夏至为什么要吃馄饨?在夏至这天,北方吃面,而南方则流行吃馄饨。“夏至吃馄饨,热天不疰夏”,那么夏至为什么要吃馄饨呢?民间有三种说法,小编带你去看看。
夏至为什么要吃馄饨?
“馄饨一吃,不长痱子”。江南地区夏至日讲究要吃馄饨,说是吃了馄饨,可包夏日不苦夏,健康度过。相传宋朝宫廷中,每年夏至,御厨们就会包夏至馄饨供帝后妃嫔食用,甚至宋朝宫廷还有一道“芒种馄饨”的着名面点。
夏至为什么要吃馄饨?有三种说法:
1、夏至吃馄饨使人聪明。馄饨,古人称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而“馄饨”又与“浑沌”谐音。盘古开天,浑沌初分,吃了馄饨可得聪明。民间还将吃馄饨引申为打破浑沌,开辟天地。
2、夏至吃了馄饨,游泳不怕水。夏季是游泳的时节。煮馄饨时,等水开了下锅,经过“三滚三冷”,见一个个馄饨浮了起来就可以捞上来吃了。由于馄饨在水里最终都会浮上来,不会沉到水底。于是,就有在夏至这天吃了汤馄饨,游泳时人也始终会像馄饨一样浮在水上,不会被水淹的说法。
3、夏至吃“馄饨拌面”,长寿。夏至这天吃馄饨时,有的人在馄饨里拌面条。吃了馄饨可以免“疰夏”,用面条的长比拟夏至的长昼时间,取长寿的好彩头。而夏至以后,正午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因此,民间又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在清代,夏至祭神十分盛行,民间须吃面食,以示敬神。由此可见夏至这天,北方人吃面条也好,南方人吃馄饨也好,都是过节祭神的习俗。
老金华人吃馄饨更讲究,要在中午吃。除了中午吃馄饨,夏至早上还得喝粥,据说这样可以防治一些夏季常见病。夏至后,天气闷热,疾病很容易发生,民间就有用苋菜包馄饨给小孩子吃的习俗。主要是预防孩子夏天生病。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推荐的最为科学的膳食金字塔结构,进食量从底层到顶层逐渐减少,依次为各种谷物、蔬菜水果、各类动物食品、奶类食品,最后一层是油。讲究“食物多样”原则,馄饨、饺子类食物非常符合这种最被国内外营养学家们推崇的营养标准。
馄饨总体营养成分配伍合理,人们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各种营养成分不仅齐全,而且符合上述金字塔结构给出的比例:面粉做的皮——谷物类食品,青菜——含量一般都比较丰富,优质蛋白——馅中的猪肉或鸡肉、羊肉等分量适中,人们调馅时一般还会放点油特别是植物油——补充了植物类脂肪。
馄饨汤里配以紫菜、虾皮汤,含丰富的蛋白质、钙、碘,有效补充了高温多汗,人体消耗多的矿物质、维生素,尤其老年人常吃一些虾皮,对提高食欲和增强体质都很有好处,还能预防自身因缺钙所致的骨质疏松症。
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夏至吃馄饨包含一种祈求平安度夏的良好愿望。吃过馄饨,为孩童秤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自己动手做馄饨
馄饨皮的做法很简单,取适量的面粉加水揉成面团,放置半个小时醒面,等准备好馅时再揉面、擀成1毫米的薄皮、最后切成方片。
一般馄饨馅只用葱和大肉,但也可根据自己的喜爱随便搭配,如羊肉配韭黄、三茹鲜肉等,总之,牛肉、鸡肉、各种水产、时鲜蔬菜水果、各色豆制品等都可为制馅之选。肉类最好采用肥瘦各半,剁成碎肉,小葱要挨刀切细;将剁好的肉茸、葱或其它选料放入盆中加姜味、盐、生抽、味精、清油等调匀,馄饨馅就做好了。
馄饨的包法也很简单,取一张四方型面片,在一个角上放适量馅,然后向下卷两圈,再将两边的对角捏在一起,您瞧,一个馄饨就包好了!
最后一道工序是煮馄饨,先将各种配料(黄花菜、海带丝、黑木耳、虾皮)用水洗净备用。待锅中水滚时将馄饨下入,水再滚时将配料一并倒入锅中。注意馄饨皮薄不要煮太久,略煮2~3分钟即可。
榕树凋零,残枝败叶尽被抽走,春天已然离开;石榴花盛开,开出一片红红火火的烈焰,夏天,它来了。二十四节气之夏至节气,炎炎烈日,炙热的火伞高张在空中,瓦蓝瓦蓝的天空似乎看得到热气升腾的曼妙景色。在这么一个热气腾腾的时节里,人们都爱吃冰凉的食品,那么,该时节的传统习俗会是吃些什么呢?下面,就快跟着小编一起来去看一看吧。
夏至时节个地方的饮食习俗
北京“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夏至这天,北京各家面馆人气很旺。无论面馆的四川凉面、担担面、红烧肉面还是炸酱面等等,各种面条都很“畅销”。
绍兴旧时,在浙江绍兴地区,人们不分贫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而绍兴地区龙舟竞渡因气候故,明、清以来多不在端午节,而在夏至,此风俗至今尚存。
无锡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秤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漠河漠河县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份,由于纬度高,使漠河地区在夏季产生极昼现象,时常有北极光出现,因此人们称漠河县为“中国的不夜城”、“极光城”。漠河白夜产生在每年夏至前后的9天中,即6月15日—25日,此时漠河多出现晴空天气,是人们旅游观光的最佳季节。因此,自1989年以来,漠河县把“夏至”定为旅游节,一年一次,主要在西林吉镇及北极村进行。每当夏至到来便有数万人到北极村欢度夏至节。
山东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平阴一带,夏至日祭祀祖先。
岭南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也是非常喜欢在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之说,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延续到今。“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杀狗的景致今天已不复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惯依然如故。
您可能也喜欢:夏至节气的由来及气候特点小满时节话养生,内外兼修全攻略什么是二十四节气,24节气时间查询表夏至是什么时候?2014年夏至是几月几日?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xz/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夏至节气的风俗活动及养生食物,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夏至风俗活动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
“麦粽”与“夏至饼”
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冬至馄饨夏至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的养生食物
1、黄瓜
《本草求真》里提到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所以,酷热的夏天多吃些黄瓜是有好处的。黄瓜的含水量为96%~98%,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它含的纤维素很柔嫩,这对增进肠道中腐败食物的排泄及其降低胆固醇均有一定效果。
2、苦瓜
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性严寒、能清热泻火。苦瓜的微苦味道,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热防暑。苦瓜不管是凉拌,炒还是煲汤,只要能把苦瓜做得熟、并且不失“青色”,都能达到“去火”的目的。
3、番茄
番茄性平味甘、酸,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健胃消食、生津止渴、补血养血和增进食欲的功效。大量的维生素C是人体结缔组织所需要的成分,它对软骨、血壁管、韧带和骨的基层部分有增大其动力和伸缩自如能力的作用。
4、南瓜
南瓜具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等功效,含蛋白质、胺基酸等营养素,也含丰富胡萝卜素,能保健视力、改善血糖强心固肾气。
5、鸭肉
鸭肉性偏凉,富含蛋白质,而且由于属水禽,不论煮粥还是煲汤,都可以养胃生津、软化血管,是肉类中不可多得的清凉解暑食物。很多人为了追求清凉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造成蛋白质摄入不足,体质虚弱。实际上,鲫鱼、鸡肉、泥鳅,包括瘦猪肉等,都有清暑热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注意不可过量食用。但羊肉、牛肉、狗肉等热性食品,需适量选用。
6、玉米
玉米补中健胃,除湿利水。宜于脾虚泄泻,湿热泄泻。
7、花菜
花菜有白、绿两种,有增加食欲、生津止渴、解热毒等功效,同时也含丰富的维生素C、B群、胡萝卜素。
8、丝瓜
丝瓜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历代医药典籍及其《本草纲目》皆说丝瓜能“清热利肠”。暑天吃些丝瓜汤,能消暑解热。做汤时烹煮时间不宜长,最好能保持丝瓜的鲜绿色泽。丝瓜皮及其丝瓜花一起熬水代茶,也有防暑解热之效。
9、茄子
《本草纲目》上说“茄子味甘、性寒、无毒。主治寒热、五脏劳损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肿宽肠”。《医林纂要》称茄子“宽中、散血、止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茄子中丰富的维生素P,可增强细胞间的粘着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及其增进伤口愈合。所以,常吃茄子可防治脑溢血、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症,对慢性胃炎等也有一定医治效果。
10、菠菜
菠菜可补血润肠、止渴,为避免菠菜中的草酸与钙形成草酸钙盐,建议先以热水汆烫,去除草酸再食用。
11、冬瓜
冬瓜有很好的清热解暑功效。夏天多吃些冬瓜,解渴消暑、利尿。因其利尿,且含钠极少,所以是慢性肾炎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孕妇水肿的消肿佳品。它附有多种维生素及其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
12、莲藕
莲藕具清热安神、凉血散瘀功效,含维生素B、磷、铁等矿物质,可改善贫血、消炎抗菌、降血脂、血压。
13、绿豆
工作及其劳动之余,喝一碗绿豆汤,自有神清气爽、烦渴尽去、暑热全消、心旷神怡之感,这是因为绿豆起到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
14、鲫鱼
鲫鱼补脾利水,宜于脾虚水停于胃,脾虚泄泻。不宜油炸,不宜与荠菜同食。
夏至静心有什么方法
1、游泳
除了钓鱼,游泳也是有益于祛暑消夏、锻炼身体的一项活动。与其他运动相比,游泳可以说是夏季里最清爽的一种运动了。因为游泳是在水中进行,而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大15倍。人有天生的“亲水性”,游泳往往会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因此在炎炎夏日游泳不失为一个健身舒心的好办法。
2、练习瑜伽
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
3、看书、赏花、与好友叙旧
在夏日的午后,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倒上一杯清茶,轻轻地翻开几页书, 约上三五好友一起畅谈生活乐事,也是在夏季舒心静气的一种方式。适当的运动也是夏季养生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注意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85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甲状腺炎的症状,甲状腺炎的治疗
下一篇: 心肌梗死的判断标准,心肌梗死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