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下肢动脉硬化日常如何预防,下肢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妙手生春 2023-07-31 08:40:43

一、下肢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本病的发病年龄大多在50~70岁。男性病人比女性多见,女性病人仅占20%左右。

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为患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如腹主动脉下端或髂动脉发生闭塞,则行走后整个臀部和下肢有酸胀、乏力和疼痛,如症状发生于小腿,则提示可能为股动脉闭塞。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肢缺血加重,在安静状态下足趾、足部或小腿也会出现持续性的静息痛,在夜间更为剧烈,病人常抱足而坐,彻夜不眠。患肢足趾、足部或小腿肤色苍白、温度降低、感觉减退、皮肤变薄、肌肉萎缩、趾甲增厚变形、骨质稀疏。在严重缺血下产生趾、足或小腿部溃疡、坏疽。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更易产生,而且易演变成湿性坏疽和继发感染,可同时发生全身中毒症状。

当动脉管腔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时,患肢动脉搏动随之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如闭塞在腹主动脉下端或两侧髂动脉,则双侧股动脉搏动均减弱或消失,如闭塞在一侧髂动脉,则一侧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如闭塞在股动脉下端,则股动脉搏动可扪及,但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不能扪及。故体表动脉扪诊常可初步确定动脉闭塞的部位,但需

注意约有6%的正常人足背动脉也不能扪及故应结合症状和其它辅助检查来作出诊断。

二、下肢动脉硬化的危害有什么

1.间歇性跛行典型症状是肌肉疼痛、痉挛及疲乏无力,被迫停止活动。当病人在一定速度下行走相当路程时,即在下肢的一组肌肉(最常见者为小腿部)因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缺氧反应,产生一种紧张、痉挛痛或剧痛,以致不能行走,迫使病人需要站立或休息 1—5分钟后,疼痛才可消失。如再行走一段路程,疼痛又复出现。行走速度相等。

2.静息痛是最突出的动脉硬化症状,在晚期,当病人平睡后10—15分钟发生,这是缺血程度严重的表现,使患肢在休息时也感到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最初在足趾发生难以忍受的疼痛,尔后逐渐发展至足底部,甚至足踝部。如将肢体抬高,疼痛加剧;放低或稍作活动,站起来行走片刻,症状减轻或消失。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肢体怕冷,沉重无力,麻木感,刺痛感,甚至烧灼感。

文章阐述无法针对患者个人情况,为了方便患者及有需要的人更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相关信息,权威专家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并根据病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拨打血管病专家热线咨询,专家将直接为您提供就医指导和健康咨询。

三、下肢动脉硬化日常如何预防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0.74%,男女比约为6:1~9:1,且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逐年提高。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

最早出现的症状有:脚发凉、怕冷、麻木、患足趾甲增厚、皮肤干燥变薄及间歇性跛行等。其中,间歇性跛行是典型的早期动脉缺血的指征,它的特点是走一段路后,便感到下腰、臀部、大腿内侧或小腿部、脚底板有疲累感、麻木疼痛,刚开始可能走1000米以后疼痛,逐渐走500米、300米就痛,最后可发展到走100米、50米即痛。而常被误诊的老寒腿、脉管炎都没有这个特点。有这种症状的老年人,不要认为是衰老现象,需警觉到可能是下肢肌肉缺血的信号,并立即就医检查。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人群

调查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龄等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人群,需要提高警惕。其中吸烟与糖尿病的危害最大,二者均可使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高3~4倍。对于活动少的人来说,他们体内的血液流动缓慢,代谢缓慢,血液中的杂质较多,也容易形成血栓。

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在于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的硬化的危险因素,如严格监测身体指标,戒烟。人体在35岁以后,动脉开始有脂质沉积,就应当关注自己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情况,每年定期到医院检查。早、中期患者可接受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血管扩张及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的药物。如果出现重度间歇性跛行,不行走也发生疼痛或坏疽则需要手术治疗。

四、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吃什么好

首先需要低盐低脂饮食,食盐中的钠,能增加血浆渗透压,促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对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均可带来不利的影响。下肢动脉硬化吃什么?宜吃植物油,如豆油、菜油、花生油、麻油等。

下肢动脉硬化吃什么呢

多吃些水产,如海带、海蜇、淡菜、紫菜、羊栖菜、海藻之类,这些海产品都是优良蛋白质以及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各种无机盐的良好来源,在人体内具有阻碍胆固醇在肠道内吸收的作用。中医认为这类食物具有软坚散结的功效,故经常食用,可以软化血管。下肢动脉硬化吃什么?常吃红辣椒、牛奶和鱼对动脉硬化闭塞症也是有好处的。尤其是高胆固醇者宜常吃红辣椒、牛奶和鱼。多食用植物蛋白(如豆制品)及复合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等)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液和组织中的蓄积。

动脉硬化的症状及危害 预防动脉硬化吃什么

1 动脉硬化的症状及危害早期的动脉硬化没有明显的表征,到中期才会表现出如头晕、头疼、胸闷、心悸、记忆力及视力下降等症状。在触体检查时会发现动脉变长、变硬等现象。

1.脑动脉硬死会导致脑梗死或脑出血,还有血管性老年痴呆;

2.颈动脉硬化会导致急性脑血管意外;

3.主动脉硬化会导致主动脉夹层、腹动脉瘤;

4.冠状动脉硬化会导致冠心病,严重者引起心梗;

5.肾动脉硬化会引起肾衰竭、甚至尿毒症;

6.外周动脉硬化会造成下肢缺血疼痛、间歇跛行,重则坏死截肢;

7.眼底动脉硬化会导致眼底出血、视力下降。

2 预防动脉硬化吃什么

素炒黄豆芽

原料:黄豆芽。

制法方法:

1.将植物油放入炒锅中烧热后加入花椒。

2.待散发出花椒的香味后,将花椒去除,放入洗净后的黄豆芽并翻炒至熟。

3.最后加入盐及味精即可食用。

功效:

黄豆芽中含有的维生素远远高于黄豆,黄豆芽中所含的维生素E能保护皮肤和毛细血管,防止动脉硬化。经常食用素炒黄豆芽可预防动脉硬化。

黑米粥

原料:黑米、红糖。

制作方法:

1.黑米淘洗干净,在冷水里浸泡3小时,捞起,沥干水分。

2.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将黑米放入,先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熬煮1小时。

3.待粥浓稠时,放入红糖调味,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

黑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磷、钾、镁、铁、锌等营养元素,营养丰富;具有清除自由基、改善缺铁性贫血、抗应激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黑米中含有的黄铜类化合物具有保持血管正常运行的作用,可预防动脉硬化,经常食用黑米粥对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就具有很大的帮助。

下肢动脉硬化有什么症状有哪些

像这类疾病,它症状基本上是分几步,它是逐步地加重,首先是在我们走路的时候,走几百米会脚痛,然后休息一下就会缓解,那么脚痛主要是表现在脚趾痛,或者小腿肌肉无力,等他走几百米,休息几分钟以后,他又能走了,但是距离会越来越短,然后继续发展就会变成,他不走他也痛,脚也没力又疼痛,甚至晚上痛得睡不着觉,那么这两个步骤,前边走一段时间就痛,叫间隙性跛行,这是医学的术语,那么走到后边,他不能走了,躺着他也痛,晚上睡觉他也痛,那个阶段叫静息痛,在这个基础上再继续发展,一旦脚趾或者脚出现了破损,也就是说的溃疡,他就很难愈合,甚至远端的脚趾就像,发生像碳一样坏疽,那么这样的病人,后边面临的就是截肢,它的根本原因就是说,这个动脉血管堵塞了,血液进不到远端,造成远端缺氧缺血,这种缺血性坏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48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