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原因
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了台风。
台风源地
台风源地,指经常发生台风的海区,全球台风主要发生于8个海区。其中北半球有北太平洋西部和东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5个海区,而南半球有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西部和东部3个海区。从每年台风发生数及其占全球台风总数的百分率的区域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全球每年平均可发生62个台风,大洋西部发生的台风比大洋东部发生的台风多得多。其中以西北太平洋海区为最多(占36%以上),而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至今尚未发现有台风生成。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源地又分三个相对集中区:菲律宾以东的洋面、关岛附近洋面和南海中部。在南海形成的台风,对我国华南一带影响重大。
台风大多数发生在南、北纬度的5°~20°,尤其是在10°~20°占到了总数的65%。而在20°以外的较高纬度发生的台风只占13%,发生在5°以内赤道附近的台风极少,但偶尔还是有的,如福建省气象台就发现1970~1971这两年中,西北太平洋共有3个台风发生在5°N以南区域。据近十多年来卫星资料的分析,发展成台风的扰动云团,在几天前即可发现,所以实际上扰动的初始位置比以前发现的位置偏东。如北大西洋上,以前认为发展成台风的初始扰动大多数产生在大洋的中部,而有人根据云图分析,认为每年有三分之二台风的扰动起源于非洲大陆。这些扰动一般表现为倒V形或旋涡状云型,它们沿东风气流向西移动,到达北大西洋中部和加勒比海时,便发展成台风。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台风的初始扰动位置,也要比以前发现的位置偏东。
国际上以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强度并进行分类:
热带扰动级别
(由于热带扰动是热带风暴的前身,为了对其研究和追踪,有一套独特的分级方式):
以反映热带扰动的结构好坏程度分为Low(表示差),Medium(表示一般),High(表示好)。一旦其加强成热带低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就会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告(TCFA),这时的扰动可能是Medium或High级别。但是,并非所有系统在获升格为热带低压前都会发出TCFA,尤在当前东亚命名机构为日本气象厅(JMA)的情况下,若JMA相当迅速地命名,JTWC可能在非惯常发报时间发布TCFA,也可能直接升为热带低压(这样的情况较少见)。
台风结构
台风是一个强大而具破坏力的气旋性漩涡,发展成熟的台风,其底层按辐合气流速度大小分为三个区域:①外圈,又称为大风区。自台风边缘到涡旋区外缘,半径约200-300km,其主要特点是风速向中心急增,风力可达6级以上;②中圈,又称涡旋区。从大风区边缘到台风眼壁,半径约在100km,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区域,破坏力最大;③内圈,又称台风眼区。半径约5-30km。多呈圆形,风速迅速减小或静风。
台风内各种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水平分布可以分为外层区(包括外云带和内云带)、云墙区和台风眼区三个区域;铅直方向可以分为低空流入层(大约在1公里以下)、高空流出层(大致在10公里以上)和中间上升气流层(1公里到10公里附近)三个层次(图1台风结构示意图)。在台风外围的低层,有数支同台风区等压线的螺旋状气流卷入台风区,辐合上升,促使对流云系发展,形成台风外层区的外云带和内云带;相应云系有数条螺旋状雨带。卷入气流越向台风内部旋进,切向风速也越来越大,在离台风中心的一定距离处,气流不再旋进,于是大量的潮湿空气被迫强烈上升,形成环绕中心的高耸云墙,组成云墙的积雨云顶可高达19公里,这就是云墙区。
台风中最大风速发生在云墙的内侧,最大暴雨发生在云墙区,所以云墙区是最容易形成灾害的狂风暴雨区。当云墙区的上升气流到达高空后,由于气压梯度的减弱,大量空气被迫外抛,形成流出层,而小部分空气向内流入台风中心并下沉,造成晴朗的台风中心,即台风眼区。台风眼半径约在10~70公里之间,平均约25公里。云墙区的潜热释放增温和台风眼区的下沉增温,使台风成为一个暖心的低压系统。
台风在低层主要是流向低压的流入气流。由于角动量平衡,在内区可产生很强的风速,在高层是反气旋的流出气流。上下层环流之间通过强上升运动联系起来,这是台风环流的主要特征。台风中最暖的温度是由下沉运动造成的,它出现在眼壁内边缘以内,这里有最强的下沉运动。在台风低层最大风速半径处,辐合最强,最大风速值半径的大小随高度变化甚小,并处于眼壁之中。
台风能量
台风结构的不对称性也是人们注意的特点。分析表明,无论是在台风内区和外区都有明显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对于台风发展和动量及动能的输送等有重要的作用。天气尺度的台风是大气中很强的动能源,因而对大气环流的变化和维持应有重要的影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能量问题上还有人指出,角动量的水平涡旋输送在台风外区很重要;另外,在外区动量的产生和输送也很重要,它们在台风能量收支中不应加以忽略,这些都与台风的不对称性有关。
台风灾后卫生防病知识
今年第11号台风“海葵”来势凶猛。为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有关台风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切实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我们梳理了相关卫生防病知识以供参阅。
一、注意饮用水卫生
1、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
2、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保持清洁并经常倒空清洗
3、对取自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的临时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消毒
4、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
5、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漂白粉,精片,必须放在避光、干燥、凉爽处,如用棕色瓶拧紧瓶盖
存放。
二、注意食品卫生
1、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
2、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
3、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
4、食物生熟要分开
5、碗筷要清洁消毒后使用
6、不要到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
三、注意环境卫生
1、洪水退去后,应消除住所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
2、清除井水污泥并投以漂白粉消毒
3、应将家具清洗再搬入居室
4、整修厕所,修补禽畜圈
5、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
四、加强家畜的管理
1、猪要圈养,搞好猪舍的卫生,不让其尿液直接排入河水、湖水、塘水中猪粪等要发酵
后再施用
2、管好猫、狗等家禽动物
3、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喷洒灭蚊药
4、栏内的禽畜粪便也要及时清理。
五、做好防蝇灭蝇、防鼠灭鼠、灭螨防螨等媒介生物控制工作
1、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
2、室内用苍蝇拍灭蝇,食物用防蝇罩遮盖
3、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夯实
4、人群较集中的地方,也是鼠类密度较高的地方,当发现老鼠异常增多的情况需要及时向。
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5、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净,不要在草堆上坐卧、休息。
台风带来的强降水还会造成泥石流、滑坡及山洪灾害,人员如不及时躲避、牲畜不能及时转移,会造成极大的死伤。那么,如何防御台风?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台风的防御措施,供大家参阅。
台风的防御措施
1、台风期间,尽量不要外出行走,倘若不得不外出时,应弯腰将身体紧缩成一团,一定要穿上轻便防水的鞋子和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带子扎紧,以减少受风面积,并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系紧帽带,或者戴上头盔。
2、台风天行走时,应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稳,顺风时绝对不能跑,否则就会停不下来,甚至有被刮走的危险;要尽可能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要特别注意落下物或飞来物,以免砸伤;走到拐弯处,要停下来观察一下再走,贸然行走很可能被刮起的飞来物击伤;经过狭窄的桥或高处时,最好伏下身爬行,否则极易被刮倒或落水。如果台风期间夹着暴雨,要注意路上水深,10岁以下儿童切不可在水中行走,应用盆或桶之类东西载着幼儿渡过水滩。万一不慎被刮人大海,应千方百计游回岸边,无法游回时也要尽可能寻找漂浮物,以待救援。
3、船舶在航行中遭遇台风袭击,应主动采取应急措施,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络,弄清船只与台风的相对位置。还应尽快动员船员将船只驶入避风港,封住船舱,如是帆船,要尽早放下船帆;如果你是开车旅游,则应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如果你住在帐篷里,则应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如果你已经在结实房屋里,则应小心关好窗户,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图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4、强台风过后不久,一定要在房子里或原先的藏身处呆著不动。因为台风的“风眼”在上空掠过后,地面会风平浪静一段时间,但绝不能以为风暴已经结束。通常,这种平静持续不到1个小时,风就会从相反的方向以雷霆万钧之势再度横扫过来,如果你是在户外躲避,那么此时就要转移到原来避风地的对侧。
台风的预防常识
一台风来临前
1、密切关注台风动向,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的报道或通过“96121”气象咨询电话、普通广播、电视、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
2、要弄清楚自己所处的区域是否是台风要袭击的危险区域。
3、要了解安全撤离的路径;以及 *** 提供的避风场所各级 *** 要做好预案。
4、气象台根据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预报时采用“讯息”、“警报”和“紧急警报”三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同时,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向社会发布蓝、黄、橙、红四色台风预警讯号,公众应根据预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5、公众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准备充足且不易腐坏所需的食物、净水以及常用药品、应急灯、漂浮器材以及有关的生活必需品等,检查通讯装置。
6、买保险这点已经被有头脑的人所接受,但大多数人尚无此种意识。
7、在手头准备一定数量的现金。
二台风来临时
1、台风来临的时候,要检查自己的准备措施是否完善,以及居住区域是否安全。
2、要听从当地 *** 和有关部门的安排,不要在有危险的范围内活动。如果被通知撤离,要立即执行,以确保人身的安全。
3、关紧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以及固定物是否牢固。家庭要注意室外易被吹倒的物品如太阳能热水器、电视天线等加固,将养在室外的动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内特别是楼顶、凉台上的花盆、杂物。
4、取下悬挂的东西,检查电路、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电话线路是否正常。
5、高层住宅居民应将置于阳台外墙上、房顶上的花盆、杂物等转移至安全地带,以免被大风吹落造成伤人事故。
6、居民没有急事千万不要随意外出。如果你没有被通 知离开房屋,那么就留在结构坚固的建筑内,要计划好当强风来临时,自己将怎样行动。如果你家有冰箱,将冰箱开到最冷档,以防停电引起食物过早变质;拔掉小 的电源插头;浴缸和大的容器中充满水,以备清洁卫生的需要。当外边的风变得越来强时,要远离门窗。如果你在楼中居住,要呆在一楼的内间。如果你住的是多层 的楼房,要呆在一楼或二楼的大堂内并且远离门窗需要时躺在桌子下面或者是坚固的物体下面。
7、如需离开住所,要尽快离开,并且尽量和朋友、家人在一起,到地势比较高的坚固房子,或到事先指定的洪水区域以外的地区;把你的撤离计划通知邻居和在警报区以外的你的家人或亲戚。
8、不要在移动房屋、危房、简易棚、铁皮屋、临时建筑、在建工程避风;不能靠在围墙、市政公用设施如路灯、吊机、施工电梯、脚手架、电线杆、高压线、树木、广告牌、铁塔等旁避风,以免被台风刮倒引致人员伤亡。
9、有急事外出时,尽量乘坐计程车或公交车,千万不要在河边或小桥上行走,不要在强风影响区域开车。
10、要停止一切高空及户外危险作业。
11、停止各种露天集体活动和室内大型 *** 。
12、当家门口积水时, 这时不能凭老经验走路,尽量绕开积水。实在绕不开,最好用木棍先试探,一防水深,二排除水下有窨井等危险情况。千万别为了赶时间而冒险趟过湍急的河沟。
13、路上看到有电线被吹断,掉在地上,千万别用手触控。尤其是下雨天,积水极易导电,也不能靠近,马上拨打电力热线95598,通知电力抢修人员。
14、如果家中突然停电,最好把电脑、电视等电源插头拔掉,关掉电灯。家里用应急灯或蜡烛照明。同时,向95598询问停电原因等情况。
15、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者要注意两点:一是给热水器加满水;二是拔掉插头,切断热水器电源。
16、家中有老人、残疾人、在家休养的病人等弱势群体,无法赶回时,要提前告知救助联络号码或请邻居关心。因台风侵袭急需帮助时,应及时向当地 *** 、街道办事处、社群、村、医疗救助机构及民政部门求助。
台风的危害
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1、强风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2、暴雨
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台风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
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 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位上升5~6米。风暴潮与天文大潮 *** 位相遇,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 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
台风形成的原因是:
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了台风。
扩展资料:
1、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 的通知,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为超强台风、强台风、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热带低压六个等级。
2、台风根据近几年来台风发生的有关资料表明,台风发生的规律及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季节性。二是台风中心登陆地点难准确预报。三是台风具有旋转性。四是损毁性严重。五是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六是强台风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
3、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台风登陆后带来的风暴增水可能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参考资料:_台风? ?_台风等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46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37.6度算发烧吗_发烧了如何治疗
下一篇: 喉咙肿痛吃什么药_如何预防喉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