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进价5元,出售2000元?保健品诈骗屡屡出现,为何老年人还会上当

中医世家 2023-07-30 20:21:20

不得不说,我国保健品市场,实在是良莠不齐,参差不齐。

按照我国相关条规规定,保健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不能治疗疾病。

但偏偏商家们就是故意混淆概念,再加上各种营销、套路以及忽悠等,最终发现---世上从来没有保健,只有赚钱。

进价5元的保健品,结果以400倍卖给老年人

近日,浙江杭州钱塘区公安分局就侦破了一起关于“向老年人非法销售保健品”的案件,该案团伙非法获利将近400万元,被害人遍布全国。

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占据大多数,而所谓的保健品,仅仅只是进货5元,经过包装后以2000元的价格出售给老年人。

(图源网络)

最关键的是,受害者面对民警的询问,却还替犯罪嫌疑人求情,声称他比自己儿子还关心,都相当于把他当做自己的干儿子。

(图源网络)

但实际上,受害者这位干儿子,一直以来将其备注为“仆人”,犯罪嫌疑人通常假意嘘寒问暖,通过连哄带骗的方式,向老年人高价推销所谓的“名贵滋补品”。

(图源网络)

与其吃保健品,倒不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要想延缓衰老、增强体质,有很多不错的保健方法,比如积极调理饮食结构、多吃有营养的食物,都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比起吃所谓的保健品,倒不如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均衡,对于延缓衰老和增强体质更有帮助。

在饮食中咱们需要注意哪些?

1、多吃豆类

生活中常见的豆类食物非常多,豆腐、豆皮、豆腐干和豆浆等,不仅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而且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也十分丰富。

如果平时经常吃豆制品,不仅可以为身体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而且还能起到强化骨骼、改善肌肤弹性的效果。

2、多吃肉蛋鱼

肉蛋鱼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必备食物,但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讲,为了避免消耗不良或摄入过多热量,平时很少吃这些营养丰富的食物。

殊不知肉蛋鱼含有的大量的优质蛋白和胶原蛋白,以及蔬果中无法摄取的维生素B12等,这些营养物质可以有效抑制衰老,并提升身体免疫力。 

3、多吃蔬果

对于喜欢清淡饮食的老年人来讲,蔬菜和水果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美食。

这两类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更为丰富,而这种营养元素又是合成胶原蛋白的重要元素之一。

明明保健品诈骗屡屡出现,为何老年人一次又一次上当呢?

电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关于老年人保健品诈骗的新闻,浪费钱还不说,有时甚至还可能会耽误疾病的正规治疗。

但为何这样的骗局,老年人又一次又一次愿意去相信呢?

暂且不说这群老年人本身对健康意识需求的渴望,那些推销保健品的人为何如此得逞,关键是他们更比我们懂得老年人的心理。

尤其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儿女的缺失,让老年人更容易陷入孤独,突然来一个推销员隔三差五就拜访问候,再加上送点小礼物,陪陪说话,自然容易让老年人产生好感。

而多少时候,作为子女的我们,享受着他们每日烧饭洗衣的照料,不能帮助他们分担不说,就连买个保健品,还要指责一二,试问又有考虑到老年人的心情呢?

多抽出时间陪陪老年人,在跟他们交流时,保持耐心和精力,除了关心他们吃饱穿暖,还需要像孩子一样,了解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当他们在唠叨时,也不要带着不烦恼的情绪,耐心听他们说。

即便不说话,安静地听他们说话,他们也会觉得很开心。

#进价5元保健品400倍卖给老年人#

诈骗手段花样翻新,保健品坑老为何屡禁不止?

对于诈骗这个词汇,其实每个人都不陌生,无论是什么年龄层段,只要是有手机,就存在手机号被泄露的可能,而且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容易接到一些诈骗电话或者是诈骗短信,在很多年之前,网络并没有如今这么发达,很多人都会选择电话诈骗,但是如今诈骗方式层出不穷,除了通过网络之外,很多骗子也将目光瞄准老年人,认为老年人钱非常好骗,当然也有一些老年人比较明智,不会被这些骗子忽悠,但也有一些老年人,掏出自己一辈子积蓄,只为了买一些保健品。

老年人与保健品其实作为儿女,对于老年人身体健康一直都比较注重,但是想必很多人也听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是药三分毒,如果身体有一些不舒服,可以专门进行针对性治疗,但是并不喜欢自己父母,如同吃饭一样吃一大堆保健品,这对于身体反倒是一种负担,而且一些保健品,大多都属于三无产品,其中,可能并没有任何保健成分,而完全是由淀粉所制成,但这种骗局却让很多老年人掏空腰包。


为何屡禁不止其实作为儿女来说,每次听到老人购买保健品,内心当中都比较烦躁,但是有时,也要站在老人角度出发,老人之所以购买保健品,就是希望自己能够身体健康,不成为儿女累赘,也希望自己能够长寿一些,能够陪儿女的时间更久,可以说出发角度非常正确,但是这种出发角度,也正中骗子下怀,对儿女以及家庭牵绊越多,就越容易上当受骗,这也是为什么,保健品骗局能够屡禁不止。

如何避免其实想要避免这种骗局也很简单,可以每年带老人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让老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着大概了解,作为儿女来说,可以针对性对于老年人进行一些保养和滋补,这样就避免老人自行购买保健品,因为在自行购买保健品过程当中,很容易被店员忽悠或者是欺骗,而作为年轻人来说,则会非常容易戳穿这种骗局。

其实骗子就是抓准老年人与社会脱节,并且对于身体健康以及长寿有着追求,所以才成功欺骗很多老年人,如果作为儿女,能够更多关注老年人生活以及健康问题,这种问题和矛盾就会减少很多,也就不会给骗子可乘之机。

老年保健品诈骗案件频频发生

我们应该了解老 人购买保健品的原因和心理,因为老 人面临身体机能下降,加上医疗机构的滞后,导致老年人更容易相信保健品的宣传,想着通过保健品来维持身体健康。
老人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那么老年人如何预防被骗呢?

1、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谎言,牢 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2、平时多关 注新 闻媒 体、社区内黑板报、宣 传栏、标语等宣 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3、远离可疑人员。提醒老年人,千万不要和 “陌生人”过于亲热,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要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4、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 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找老伴、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商量对策。
5、不要参加公司提供的讲 座、免 费旅游、免费茶才话会及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防止受其蒙蔽;不要相信有高额回报的各种投资,一般来讲,所谓年收益能“保证”超过10%的,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要盲 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一叶 蔽目。

老人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有哪些呢?

五花八门的骗局,老人屡屡中招,老人遭遇的陷阱主要有这样几类:
其一、以健康为诱饵:这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一种骗局,可以演化成许多版本。有的骗子以免费体检、免费服务为名,深入社区,忽悠中老年人“身体有病”要及早治疗;有的则在宾馆酒店、教室礼堂举办所谓的“健康讲座”,诱导中老年人购“神奇”药品或理疗器械。

其二、以亲情为诱饵:此类骗局常以当事人的子女、亲友发生车祸、欠债等意外事件为由,要求当事人转账救急。当事人听到这样的消息,常常会因为心情焦急而乱了方寸,情急之下,按照骗子的要求行事,因而上当。

其三、以发财为诱饵:此类骗局主要针对发财心切的当事人。骗子描绘只要参加他们集资、参股等投资理财活动,或者购买奇特的宝物、古董,就能获得高额的回报。骗子在开始的时候,往往会放长线钓大鱼,给予当事人一定的甜头尝尝,当敛财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随即销声匿迹,让上当者叫苦不迭。

推销假药的9种常见骗局
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而其中有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夸大功效的现象。尽管媒体关于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的报道屡见不鲜,仍阻止不了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热情。针对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骗局可谓层出不穷。
骗局1 “专家”义诊免费讲座
不法商贩在住宅小区、早市或公园推销药品、保健品或医疗器械,通过免费体检途径,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的健康隐患,从而达到推销药品的目的。
骗局2 大肆宣传疗效
正规保健品都有国家批准的功效,任何保健品最多只能起到保健或治疗时的辅助作用,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而不法商贩大肆宣传疗效。
骗局3 产品“包治百病”
莫贪小便宜,拒绝小“恩惠”。不要贪图在街边、公园里陌生人派发的传单或所谓免费派发的药、提供的身体检查以及参观等“小恩小惠”,要坚决予以拒绝,更不要留下家中电话号码,防止引狼入室,留下后患。
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及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防止受其蒙蔽。据警方称,在抓获的犯罪分子行骗心得日记中就赫然写着:只要老年人上公司参观或参加免费旅游等活动,其行骗就“成功”了一半。
犯罪分子在针对中老年人实施诈骗时,使用的方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亲情陷阱、迷信陷阱、小便宜陷阱、“安全”陷阱等等,这些陷阱往往能击中老年人的“软肋”,让人防不胜防。

为什么中老年群体容易被骗?
主要是因为中老年群体大都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容易上新兴事物和物品的当;迷信的人很多,容易被迷惑;有同情心,容易被骗子的假象蒙住眼睛;法律知识不健全,对骗子的行为缺少法律判别能力;有一定经济能力,拿得出钱来。
拒绝没有门店的销售人员
我们经常在大街上看到满街拉客户的销售人员,这部分人员虽说大部分不是骗子,而起大热天的四处跑也不容易。但是他们中肯定会存在浑水摸鱼的骗子,而且不易分辨出来,因此老年人在街上碰到这类销售人员要坚决的回避。必要时还可以威胁报警,以避免其死缠烂打。
拒绝那些来路不明的贵重礼物
很多骗子为了得到老人的欢心,往往会重本买一些贵重物品送给老人。一些贪小便宜的老人看到如此贵重的物品,自然喜出望外,毕竟连他儿子也不曾送过他那么贵重的东西,于是就轻信他人,把手上的钱都安心的交了给骗子。为了避免类似惨案的发生,老年人一定要记住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道理,一个陌生人给了你那么贵重的礼物,将来肯定是要连本带利骗回来的。
1、不能贪图高收益
对于一些老年人想赚钱的心态较强,而且也没有年轻人掌握的信息多,往往看到较高的收益,就盲目去追求高收益,还有会推出一些送礼品活动来吸引老年人,可是就是有些老年人就会去贪图这些小恩小惠,往往盲目去投资,最后导致不但没有赚到收益反而弄的血本无归。

保健品诈骗老年人有哪些套路?

01
 小恩小惠,引人上钩
骗子一般通过在小区超市门口送鸡蛋、在公园门口免费测量血压的方式,声称有公益健康讲座举办,吸引老年人参加。讲座的时间一般是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避免年轻人加入。
一般地,骗子还会安排一人作托,鼓动老人参加,“来都来了”、“免费的”、“老年人图个有伴一起”,这主要是抓住老人生活比较单调,又缺乏朋友的特点。
02
 轮番忽悠,让人心动
当老人到了所谓“公益健康讲座”的时候,一些所谓的“专家”“医生”会逐个给来参会的老人看病,只要来的人“一概有病”,而且不治疗后果很严重;随后在讲座上,可以免费体验产品,还会有老人(其实是托)现身说法,称用了保健品或器械后病都好了,借此打消老人顾虑。
03
 服务到家,亲情回访
如果在公益健康讲座上还没有被说服,就有工作人员到家进行回访,像对待亲爹亲妈一样打“亲情牌”,由于很多老人平时很孤单,很容易被忽悠,心甘情愿掏出钱来买产品。
04
 免费旅游,大卖产品
骗子经常还会组织老年人去免费旅游,参观产品生产车间,其实是借机让老年人远离家人,更进一步洗脑,一般参加完免费旅游的老人,都会再次购买一大批保健品。
05
 存钱有息,大无底洞
有些诈骗团伙还会让老人把钱存在他们账户,并许诺每年给10%左右的利息,购买保健品还有优惠。事实上,只要把钱存到那里,就等于陷入了一个无底洞,除了全部买保健品外,只有另外一个结果:该团伙被查、跑路,一分钱也拿不回来。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落入保健品购物骗局
从上面的保健品诈骗套路,我们不难看出,骗子充分利用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情感特点,有的放矢地实施诈骗。老年人容易遭遇此类诈骗,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社会发展太快,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且骗子的诈骗形式专业化,有固定“话术剧本”,擅长取得中老年的信任,让老人上当受骗。
部分老年人退休或下岗后经济状况不够稳定,常期望能有机会意外致富,因此容易上假广告和推销商的当,损失钱财。
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会增强,一些骗子就利用部分老年人的心理,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进行诈骗。
人到了晚年,就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而一旦跟家人、亲戚的亲密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设防,被欺骗很容易。
老年人被诈骗,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宜在平常多关心家里老人,尽量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日常中,多与老人交流,向他们普及一些常见的诈骗套路,同时向他们普及“不要轻信所谓的包治百病的‘神药’”的观念。如果发现老人被诈骗时,应及时拨打110报警,并安抚好老人情绪。
老年人的生活往往比较孤独单调,社会一些新兴事物会让他们感觉新奇而又害怕,他们的内心是希望能得到子女的更多关心的。作为子女,如果能够给予老人足够的关怀,用爱为老人筑造防骗墙,就是最好的防骗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34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