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常分娩是什么样的
1、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入盆)。胎头以半俯屈状态以枕额径进入骨盆入口,由于枕额径大于骨盆入口前后径,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径上,胎头枕骨在骨盆左前方。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胎头衔接,部分初产妇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
2、下降 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下降动作贯穿于分娩全过程。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有: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压力经胎轴传至胎头;宫缩时宫底直接压迫胎臀;胎体伸直伸长;腹肌收缩使腹压增加。
3、俯屈 当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降至骨盆底时,原处于半俯屈的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使下颌接近胸部,变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周径为枕下前囟周径,以适应产道,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4、内旋转 根据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大于横径的特点,胎头到达中骨盆时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称内旋转。胎头于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动作。内旋转使胎头适应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大于横径的特点,有利于胎头进一步下降。枕先露时,胎头枕部位置最低,枕左前位时遇到骨盆肛提肌阻力,肛提肌收缩将胎儿枕部推向阻力小、部位宽的前方,胎枕自骨盆左前方向右旋转45°至正枕前位,小囱门转至耻骨弓下方。
5、仰伸 当完全俯屈的胎头下降达阴道外口时,宫缩和腹压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两者的共同作用使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前的方向转向前,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胎头的顶、额、鼻、口、颏由会阴前缘相继娩出。当胎头仰伸时,胎儿双肩径沿左斜径进入骨盆入口。
6、 复位及外旋转 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度称为复位。胎肩在盆腔入口继续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线旋转45度时,胎儿双肩径转成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胎头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度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为外旋转。
7、胎肩及胎儿娩出 胎头完成外旋转后,胎儿前(右)肩在耻骨弓下先娩出,随即后(左)肩从会阴前缘娩出。胎儿双肩娩出后,胎体及胎儿下肢随之取侧位顺利娩出。至此,胎儿娩出过程全部完成。
二、正常分娩的注意事项
顺产过程注意事项
分娩共有三个产程。而第一个产程是产妇最痛苦和最难度过的阶段,宫缩和阵痛让产妇难以忍受,此时可做一些小事来稍微缓解疼痛。
能做的事:
1、阵痛的时候最好大口呼气
缓解阵痛的基本方法就是采用呼气式呼吸法。如果强忍疼痛的话身体就会变得僵硬,产痛就会增加。通过大口地呼气可以释放疼痛的感觉。
2、变换姿势,尝试找到感觉
随着胎头的下降,产妇阵痛的部位也会有所改变,所以尽量找到感觉舒服的姿势以便更好地放松。
3、按压、抚摸、温暖身体
用手按压、抚摸疼痛的地方可以在疼痛中让自己稍微放松一些。用热水袋放在腰部,让身体温暖一些,也可以舒缓身体、缓和疼痛。
由于阵痛的时候子宫是一面前倾一面向下收缩的,所以把身体略微前倾不仅可以减少疼痛,还可以让肌肉放松。晚上侧卧的姿势好一些,如果是白天的话就尽量坐起来。
不能做的事:
1、不要从一开始就过分关注阵痛。
2、阵痛开始后会持续很长时间,所以注意力不要从一开始就过分集中,不要详细地记录什么,这会让自己感觉到紧张、疲劳,而这些首先会影响到交感神经,阵痛就愈加难忍。
3、不要高声喊叫。如果持续地高声喊叫,会打乱缓解阵痛的呼吸节奏。
4、阵痛来临的时候不要过分用力,要根据助产士的指示,该用力时用力,该放松时放松。
三、正常分娩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般为8~12小时,24小时以上则为滞产,后面是详细解释。 分娩的全过程是指正式临产开始到胎盘娩出为止称为总产程,总产程分为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
1.第一产程 第一产程是指正式临产至宫口开全所需的时间。也就是说从宫口未开至宫口开大10厘米,第一产程所需的时间最长,是处理好正常分娩的关键,第一产程又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是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颈口开大2~3厘米,这期宫颈扩张缓慢,平均2~3小时开大1厘米,约需8小时左右,活跃期是从宫口开大2—3厘米至宫口开全,这期宫颈扩张速度明显加快,约4小时即开全。 子宫收缩的强弱,宫口开大的快慢,胎头下降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难产的因素均能在第一产程表现出来,因此在临床上用产程图来观察产程的进展程度,即把临产后每一阶段的检查记录在产程图上并划出一条曲线,其中有产程各阶段的时间界限。如曲线异常,即超出产程的时间界限,有产程延长的趋势,产科医生会根据产妇的临床表现找出影响产程的原因,并进行适当的处理。比如产程图上显示子宫口开大缓慢,则要观察产妇是否宫缩乏力,是否有宫颈水肿等等。如出现胎头下降梗阻,则要检查胎头与骨盆是否相称,胎头的位置是否异常如枕后位、枕横位等,以便做出相应的处理。
2.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是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初产妇平均约1个多小时。大于2小时为第二产程延长。此期又称胎儿娩出期,对产妇及胎儿的预后很重要。产妇要和助产人员很好配合,用力要适当,不要乱动臀部,以免造成会阴严重裂伤,影响产后恢复。此期如时间延长大于 2小时,胎儿在骨盆内时间延长,加之每次宫缩和腹部压力使胎头撞击骨盆底,容易造成胎儿颅内出血。因此应避免二程延长,必要时需要产钳和胎头吸引器助产。
3.第三产程 第三产程为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的时间,一般需5~10分钟,不超过30分钟。如30分钟后胎盘仍未剥离,有胎盘粘连的可能,则需人工剥离胎盘,粘连严重甚至需剖宫术。第三产程延长可致产后大出血,因此第三产程要注意子宫收缩情况和严密观察产后出血量。 综上所述正常产程为三个产程之和,即从正式临产至胎盘娩出所需时间要小于 24小时,—般为8~12小时,24小时以上则为滞产。
四、分娩前都哪些征兆
分娩前一周征兆主要一般有以下几种:
1.破水
由于子宫收缩不断加强,子宫内学水压力检测增高,羊膜囊破了,“胞浆水”流出,此时称为破膜。大多数产妇只在临产后才破膜,仅有少数产妇临产前破膜,称为“早破水”。这时,应立即平卧送医院传产,一般在破膜24小时内临产。
2.阵痛
所谓的产前阵痛就是胎儿分娩前,子宫收缩所产生的疼痛。当胎儿发育完成,孕期即将结束,子宫会开始收缩,让胎儿缓缓从子宫颈下降,藉由不断地收缩紧绷,推动胎儿。在子宫颈开两指以后,子宫收缩的频率及强度会越来越增加,也就是越来越密、越来越痛,大约3至5分钟收缩一次,每次持续30至40秒;在接近子宫口全开的时候,子宫收缩可密集到1至2分钟收缩一次,每次持续45至60秒。
当胎儿下降到骨盆,压迫到耻骨,疼痛的部位会从上腹部转移到下腹部。这就是阵痛。
进入产程后的疼痛,即为真正的阵痛,阵痛会造成子宫颈逐渐扩张和变薄,真阵痛的疼痛强度是越来越强,疼痛持续的时间是越来越久,每一次阵痛间隔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不会因为走动而减轻。当初产妇阵痛密集到3到5分钟一次,经产妇有规律阵痛时,应该尽速到医院待产。
3.便意感
你好,怀孕后由于子宫渐渐的变大,往前压迫到膀胱,膀胱的内容量愈来愈小,所以当尿液积到某一程度时,便有尿意感以致于勤跑洗手间,可是却仅涓涓细流,不像以前澎湃。
4.孕妇腹部轻松感
初孕妇在临产前1-2周,由于胎儿先露出头部下降进入骨盆,子宫底部降低,常感上腹部较前舒适,呼吸较轻快,食量增多。
生孩子前注意事项有哪些
生孩子前注意事项有哪些,生孩子对于女人或者是整个家庭都很有意义,对于准妈妈来说,临产前一段时间孕妇们总是忧心忡忡,那么,以下分享生孩子前注意事项有哪些。
生孩子前注意事项有哪些1 自然分娩前的注意事项
正常情况下女性自然分娩以后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有很多的,第一个是要注意产妇的出血情况,如果产后出血情况比较严重的,那么一定要及时进行止血;第二个是要给婴儿进行哺乳,这样可以提高婴儿的身体免疫力;第三个要注意的是让产妇适量的运动,这样可以提高身体的体质,促进身体血液循环。
进行了自然分娩以后的女性,一定要注意做好卫生的工作,特别是下阴部位的卫生情况。平常也要让产妇进行运动,这样是可以促进产妇的血液循环,加快产妇的身体恢复。最后是要给婴儿进行哺乳的工作,因为婴儿哺乳以后是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的,因此可以减少生病的情况发生。
紧张情绪会直接影响子宫收缩,而且会使产妇食欲减退,引起疲劳、乏力,影响产程进展。产妇要学会做深慢、均匀的腹式呼吸法,在每次宫缩来临时深吸气,同时逐渐鼓高腹部,呼气时缓缓下降,可以减少痛苦。自然分娩时会消耗大量体力,产妇需要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尽量吃些高热量的食物,如粥、牛奶、鸡蛋等,多饮汤水以保证有足够的精力来承担分娩重任。
孕妇分娩前的症状
孕妇在分娩前会出现一些临产的征兆,称为先兆临产。先兆临产的表现有以下三种:
一、假临产。孕妇在正式临产发动前会出现不规则的宫缩,这种宫缩一般持续时间小于30秒,宫缩的强度比较弱,通常在夜间出现而清晨消失,这种宫缩不会使宫颈管短缩,也不会使宫口扩张。
二、孕妇临产之前,阴道部位会排出少量血性黏液,是常说的见红,这是开始分娩的的症状表现,如果出血量比较多或者是有鲜血的时候,要及时去医院了。除此之外小便的次数也会随之增加。这些都是属于临产之前的症状表现,一旦有情况发生,都需要来到医院。
三、胎儿下降感。因胎头逐渐入盆,孕妇会感觉上腹部较轻松,进食量较前增多,呼吸较前变得顺畅。孕妇阴道部位会突然流出一些清亮液体,有的时候含有胎脂或胎粪,被称为了胎膜破裂,一般破水在规律宫缩开始之后,在胎儿分娩出来之前,孕妇破水之后要立即送到医院,避免脐带脱垂而危及到胎儿的生命。
生孩子前注意事项有哪些2 剖腹产后恢复
产后6小时以内:
躺着的姿势:术后回到病房的妈妈需要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去枕平卧的原因是大多数剖腹产选用硬脊膜外腔麻醉方式,术后去枕平卧可以预防头痛;同时,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还可以预防呕吐物的误吸。护士会将尿管引流袋及输液管妥善固定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在产妇臀下垫好卫生巾,还会定时为产妇按摩子宫,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在术后6小时内应当禁食
腹部放置沙袋:有时护士会在产妇的腹部放置一个沙袋,这样做是为了减少腹部伤口的渗血。护士们会按规定每隔一段时间为产妇测量血压,查看面色,测量脉搏和体温,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小便的颜色、尿量的多少、尿管是不是通畅等等,并将这些情况记录下来。
及时哺乳:宝宝饿了,护士会把他抱给妈妈,妈妈一定要将这最珍贵的初乳喂给宝宝。这是值得回味的经历,留给宝宝也留给自己。宝宝的吸吮还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出血,使伤口尽快复原。
禁食:在术后6小时内应当禁食。这是因为手术容易使肠子受刺激而使肠道功能受到抑制,肠蠕动减慢,肠腔内有积气,因此,术后会有腹胀感。为了减轻肠内胀气,暂时不要进食。
产后第一天(6小时以后):
躺着的姿势:产妇产后平卧6小时以后就可以枕枕头了,这时最好采用侧卧位,可以将被子或毯子垫在背后,使身体和床成20~30度角,这样可以减轻身体移动时对伤口的震动和牵拉痛,会觉得舒服一些。
止痛的办法:麻药劲过了以后,大多数产妇会感觉腹部伤口疼痛,这时可以请医生开些处方药,或者可以使用阵痛泵缓解痛苦。
尽快进食:剖腹产6小时后可以饮用一些排气类的汤,如萝卜汤等,以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减少肚胀,同时也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但是,一些容易发酵产气多的食物,如糖类、黄豆、豆浆、淀粉类食物,应该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胀更加严重。
尽早活动:此时特别需要注意保暖以及各种管道的畅通情况;勤换卫生巾,保持清洁;腹部的沙袋需放置8小时;12小时后,产妇在家人或护士的帮助下可以改变体位,翻翻身、动动腿。术后知觉恢复后,就应该进行肢体活动,24小时后应该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条件允许还应该下地走一走,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伤口愈合更加迅速,并能增强胃肠蠕动,尽早排气,还可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产后第一个星期:
大量饮水:产后的三到五天内,妈妈的身体还是很虚弱。伤口仍然疼痛,年轻的妈妈会有便秘和肿胀的感觉,这是麻醉所引起的,因此大量饮水是非常必要的。最好引用热茶和不低于室内温度的水,这些都能促进肠子的蠕动。
及时排便:剖腹产后,由于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时排泄,容易造成尿潴留和大便秘结。因此更应该按正常的作息,养成习惯,及时大小便。
请家人都来帮忙:剖腹产的妈妈一般是5-7天出院。在出院之前,年轻的妈妈需要找好能够帮助她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做饭和带孩子的帮手。最好是爸爸能够休假,或者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能够提供帮助。因为,剖腹产分娩的妈妈比自然分娩的妈妈需要更多地“做妈妈了的感觉”,因此她们常常抱着孩子不放手,所以其他的工作应该有人为她分担。
饮食:当产妇排气后,饮食可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食物宜富有营养且容易消化。可以选择蛋汤、烂粥、面条等,然后依产妇体质,饮食再逐渐恢复到正常。这个阶段千万不要急于喝一些油腻的下奶汤,例如鸡汤、肉汤等等。
分娩后两个月内:
不要负重:现在宝宝是年轻母亲时候中的一切。这个时候,不要提举任何比自己的.宝宝更重的东西,而随着宝宝在一天天总是地长高、增重,妈妈的力量也在逐渐增强。分娩两个月左右可以尝试走楼梯了,一天之中上、下一层楼足够了,刚开始的时候甚至要比这个运动量还要小。
不要自己开车:在产后的头两、三个星期不要自己开车。踩离合器、刹车和油门此时对新妈妈来说还是一件费劲的事情,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很可能不能作出迅速的反应。
生孩子前注意事项有哪些3 临产的前几天会有什么征兆
1、阴道有少量的出血情况,分娩前24至48小时,从阴道排出少量血性粘液称“见红”,或破水,即子宫内的羊膜囊破裂,羊水流出。如果出血量较多或有鲜血时,也应及时前往医院检查。因为出血量大于平时的量,应当考虑是否有异常情况,可能是胎盘早剥,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2、腹部一阵阵变硬,可伴有轻度坠胀感,这就是子宫在收缩。子宫收缩往往持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短不一,常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宫口不会扩张。子宫规律性收缩宫缩开始不太规则,随后逐步转为规律性宫缩,而且收缩力越来越强。随着产程的进展,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1分钟,间歇期可缩短至1~2分钟。
3、小便次数增加。临产前十多天,胎先露部下降进入骨盆,子宫底也随之下降,因压迫了膀胱,使膀胱储尿量减少,小便次数就增加了。
4、阴道突然流出清亮的液体,有时含胎脂或胎粪,称为“胎膜破裂”。破水通常发生在规律宫缩开始后,胎儿娩出前。破水的孕妇应立即去医院,以防脐带脱垂危及胎儿。通常破水后24小时内会自然临产。
5、初产妇到了临产前两周左右,子宫底会下降,这时会觉得上腹部轻松起来,呼吸会变得比前一阵子舒畅,胃部受压的不适感觉减轻了许多,饭量也会随之增加一些。
6、下腹部有受压迫的一种感觉。由于下降,分娩时即将先露出的部分,已经降到骨盆入口处,因此出现下腹部坠胀,并且出现压迫膀胱的现象。
临产前胎动多正常吗
临产前胎动频繁是不正常的。孕妇可取坐位或侧卧位,将两手轻放腹壁上体会胎动。正常胎动为3~5次/小时,如果你是自行测定的胎动。一般在怀孕15至20周时,孕妇可感受到胎动,到孕28~32周时达高峰,孕38周后又逐渐减少,孕妇应从28孕周起测胎动。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小时。如果临产前胎动频繁,需要提前住院。
胎动是指胎儿在孕妇子宫腔里因自主性活动撞击子宫壁,从而引起孕妇腹部变化。胎动易受到孕妇的情绪、动作、环境刺激等影响,它是检测胎儿活动量增减的指标之一,胎动异常一般也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
1、胎动突然加快
原因:孕妇剧烈外伤。
孕妇受到剧烈的外力撞击,会引起胎儿剧烈的胎动。
2、胎动突然加剧
原因:胎盘早期剥离。
怀孕中期后,孕妇如果有高血压、外伤、短时间子宫内压力减少,就容易出现胎儿缺氧,加剧胎动、阴道出血、子宫收缩,严重会导致休克。
3、急促胎动后突然停止
原因:脐带绕颈、打结。
脐带过长易缠绕胎儿颈部与躯体,胎儿被卡住容易缺氧、窒息,从而造成急促运动又突然停止的现象,这是胎儿异常的信号。
孕妇临产要注意什么
1、调整床的倾斜度,或用枕头、坐垫使上身稍微挺起。这种靠卧姿势比完全仰卧更容易克服疼痛。可自己寻找觉得舒服的角度。
2、两脚张开、跨坐在椅子上,有利产道扩张。同时能减轻腰部负担。将体重负荷在椅背,身体稍微前倾位要诀。
3、出现便意时,可把网球抵着肛门到会阴的部位,然后坐在上面。也可以利用手指压迫。
分娩是难忘的时刻,盼望,阵痛,紧张,每个人都等待令人激动的那一刻来临。当宝宝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世上,当人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呱呱落地的小宝宝身上,历尽艰辛的妈妈,她将要迎来的又是怎样的一天?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劳苦功高的妈妈终于把小生命带到了这个世上。 在分娩第一天,新妈妈的身体状况会如何呢?她的饮食、起居受到怎样的限制?亲人该怎样来照顾她?
分娩后的产妇情况
在刚分娩后的24小时,产妇的体温会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在这之后,产妇的体温大多会恢复到正常范围内。由于子宫胎盘循环的停止和卧床休息,产妇脉搏略为缓慢,约每分钟60~70次;呼吸每分钟14~16次;血压平稳,变化不大,如果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明显下降。
分娩第一天,子宫底大约在平脐或脐下一指左右(子宫大约在产后10天降入骨盆腔内)。
刚分娩后,产妇会因为宫缩而引起下腹部阵发性疼痛,这叫做“产后宫缩痛”,一般在2~3天后会自然消失。
注意事项好好休息:分娩之后看到自己的宝宝,不少产妇都会心花怒放,感到非常满足,紧接着由于分娩的疲倦,会不知不觉地睡意袭来,这时,你可闭目养神或打个盹儿,不要睡着了,因为要给宝宝喂第一次奶,医护人员还要做产后处理,顺产的产妇还要吃点东西。
产后首先要注意预防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在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称为产后出血。其原因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或残留、产道损伤等有关。一旦阴道有较多出血,应通知医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分娩后半小时就可以让婴儿吸吮*,这样可尽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同时,还有利于子宫收缩。哺乳时间以5-10分钟为宜。产后第一天可以每1~3小时哺乳一次,哺乳的时间和频率与婴儿的需求以及产妇感到奶胀的情况有关。产后第一天,产妇身体虚弱、伤口疼痛,可选用侧卧位喂奶。每次哺乳后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几下,以防回奶。
自然分娩的产妇,在分娩后4小时即可排尿。少数产妇排尿困难,发生尿潴留,其原因可能与膀胱长期受压及会阴部疼痛反射有关,应鼓励产妇尽量起床解小便,也可请医生针刺,或药物治疗,如仍不能排尿,应进行导尿。
产后最初几天,产妇几乎都有便秘的困扰。这是由于肠道和腹部肌肉松弛的缘故。所以,顺产的产妇从分娩当天就可多补充液体和吃些青菜水果来加以改善。
注意会阴部卫生,每日二次用1:5000的pp水溶液清洗,会阴垫应用无菌卫生巾并及时更换。产后24小时内若感到会阴部,或肛门有下坠不适感、疼痛感,应请医生诊治,以防感染和血肿发生。
就我个人理解,分娩机制应该是不规律宫缩的先兆临产然后就是规律宫缩的临产伴随胎先露下降宫颈管消失,第一产程到宫口开全,第二产程胎儿娩出包括下降衔接内旋转仰伸等动作,第三产程胎盘及其胎儿附属物娩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23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吃虾皮补钙么,怎么吃虾皮补钙
下一篇: 补钙铁锌吃什么钙片,不能盲目补钙铁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