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研究称我国甲流疫苗保护率达873%

中医世家 2023-07-29 03:54:05

历时一年,追踪观察9万余人,北京市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获得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实际保护效果数据,并首次证实接种甲流疫苗不存在美国1976年接种猪流感疫苗后发生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现象。该研究报告近日刊发在最新一期国际知名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领衔这一研究的北京市cdc免疫预防所所长吴疆主任医师介绍,在北京市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北京市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支持下,该中心研究小组对95244名2009年接种甲流疫苗者展开追踪,观察其接种后是否得到了实际保护。研究期间,研究小组收到的不良事件报告发生率及主动监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既往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研究报道相一致。

该研究有两个重要发现。一是研究小组通过对北京31家具有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能力的医院开展主动搜索,结果在全部9万多名接种者中未发现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这一结果消除了人们对美国1976年接种猪流感疫苗后发生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暴发现象的疑虑。

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研究者在26.9万多名中小学生中,通过比较接种组与未接种组在2009年10月9日至11月15日期间的发病情况,结果发现疫苗接种组的发病率为35.9/10万,未接种组发病率为281.4/10万,由此计算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流行病学保护率为87.3%。同时,研究还发现,随着学校接种率的上升,疫苗还表现出了良好的间接保护效果,未接种疫苗的人会因为周边大量人员的接种而得到保护。

扩展阅读:一、甲流的并发症 甲型流感易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等。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以下特殊人群如(1)妊娠期妇女。(2)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感染甲流后死亡率较高。

二、甲流的检查一、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清学诊断:可使用间接ELISA,抗原捕捉ELISA,荧光免疫法等;

3.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由于PCR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等特点,已用于猪流感病毒基因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

4.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吸出物,痰或肺组织)分离猪流感病毒,常用的方法有鸡胚接种法和细胞培养法,现有的诊断方法中,病毒分离法是较敏感的,但需要2-3周时间。

二、胸部影像学

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影像,严重病例片状影像范围广泛。

三、甲流的症状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潜伏期时长1~7天,多为1-3天。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发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8℃,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咳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四、甲流的病因1.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证。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4.高危人群

(1)妊娠期妇女。

(2)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3)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

(4)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5)年龄≥65岁的老年人。

五、甲流的概述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

绵阳新冠疫苗保护率的持久性如何?新冠疫苗成都生物疫苗保护率


疫苗保护率的持久性如何?
已有数据显示,与常规疫苗一样,新冠疫苗接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接种者体内的抗体水平都会在下降,全程免疫后6个月,18到59岁的人群和60岁以上的人群,各类疫苗目标剂量组中和抗体水平大概会有1.4到12.4倍不等的下降。
但是抗体水平下降,并不表示疫苗的保护力不存在,它降到什么样的水平保护力就会消失,目前还在收集数据进行研究。
部分单位开展的加强免疫的研究结果显示,全程免疫后6个月到12个月,打加强针的话,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中和抗体显著提高。这说明,疫苗第一阶段的免疫已经产生了非常好的免疫记忆,这种免疫记忆维持时间至少可以达到一年。
其他问题:
1、病毒变异,现在的防控措施还有效吗?
目前我们的防控措施仍然有效。
这个结论基于两个基本的认识:
①科学界对这个病毒的认识。它仍然是个冠状病毒,它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已经基本清楚。
②基于我们国家目前防控工作的实践。因为我们现在的防控措施处置广东疫情、辽宁疫情、云南疫情等将近30多起疫情,效果是显著的。
2、暑假还能不能外出旅行?
①疫情高中风险地区的人员要取消外出旅行。
②其他地区的人员出行前要认真查询旅行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状态,要暂缓前去高、中风险地区旅行。
③无论到哪里旅行,都要做好个人预防,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和减少到室内人员拥挤的场所。在室外活动,也要注意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
④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特别是那些尚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或者全程接种新冠疫苗但还没有满14天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尽量不去外地旅行。
3、60岁以上人群和12到17岁青少年的疫苗接种情况如何?
60岁以上老年人的接种工作,已经全部纳入到接种范围,截至7月28日,全国已经有1.5亿60岁以上老人接种了疫苗。
对于12-17岁未成年人的接种,采取的是分地区、分年龄段的方式,稳妥有序地推进,截至7月28日,已经累计接种了1248万人。
4、提供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混合接种是否可行?
目前我国在新冠疫苗接种的过程中,不同技术路线疫苗不能替换。
也就是说,首针接种了灭活疫苗,后续就要用灭活疫苗来完成。如果是接种了CHO细胞的重组冠状病毒疫苗,后续的第二针、第三针也只能用CHO细胞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来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中有此规定。
即使同一个企业的同一个品种的疫苗不能完成接种,后续也要用相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来完成后续的接种。
5、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的接种是否必要?
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需要对全人群都进行第三剂的疫苗接种。
初步观察,对已完成免疫接种一年以内的普通人群,暂没有必要进行加强针接种。但是对完成免疫超过6-12个月,并且免疫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因工作需要要去高风险地区工作的人员,在国内从事高暴露风险职业的这些人群,是否有必要、什么时间开展加强针的接种,正在进行研究。

这次的甲流疫苗,人要注射,会有什么不良反应?需要注意些什么?什么样的人,不宜注射?

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专门用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此前也曾被称为猪流感)的疫苗,在我国简称为甲流疫苗。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确诊病例增长迅速。预防甲型H1N1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 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知识 一、接种甲型流感疫苗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愿的,但必须严格按照四个步骤确保疫苗接种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即“知情告知,登记问询,疫苗接种,留院观察”。 二、有疫苗接种禁忌症的人员不宜接种甲型流感疫苗。甲型流感禁忌人群与季节性流感的禁忌人群相似,如:对鸡蛋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正在感冒发热,或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者;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严重过敏体质者,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年龄小于3岁者等,都不宜接种甲型流感疫苗。 三、接种后需要观察30分钟,方可离开;出现轻微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电话咨询接种单位;一般两周时间内不宜服用抗病毒药物。 四、接种者应在24小时保持接种部位的干燥、清洁,不要马上洗浴,多休息;接种部位如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的现象,属于正常反应,24小时后即可恢复;若出现红肿情况,可冷敷接种处,若疼痛或出现硬结,可热敷接种处。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症状,应立即赴医院就诊。 根据目前的资料,疫苗适用人群的年龄为3岁以上人群。优先考虑的人群为:关键岗位的公共服务人员、学生及教师、慢性病患者等。具体接种人群由实施省份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苗供应量及疫情监测结果等因素确定。卫生部将根据国内外孕妇人群临床实验进展,适时提出该人群的疫苗使用意见。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局部疼痛、红肿,全身的不良反应是轻度发热、头疼等等,与季节性流感疫苗基本相同,还没有发现罕见的不良反应。

甲型H1N1流感时下正值流行期。老百姓对接种甲流疫苗充满了期待,但对其安全性也有点担心。“甲流疫苗安全

(1)①(唯物论)根据甲流疫情,落实防控工作;根据不同人群分批次接种甲流疫苗等,体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唯物论)防控方案的出台;疫苗的研制和分批次接种等,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③(唯物论)甲流疫苗的研制、实验、生产和接种等,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④(认识论)对甲流疫苗实验研制到安全接种,提高了诊治、预防的技术水平等,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⑤(认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甲流诊断技术不断改进,到疫苗的研发等,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措施:如勤洗手,勤开窗通风,加强身体锻炼,平衡膳食,有基础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9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