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
关于中成药的,
详细的可以看这里:
《很多药的名字害死人,不怕货不好,就怕营销不到位》
来我这里看病的病人,
我都会详细询问以前的治疗经过,
也就是说吃过什么药,
往往中成药必不可少的,
名字也是奇奇怪怪。
所以只说一个名字,
根本不知道还可以不可以继续吃,
中医看病要辨证论治,
中成药的使用一样需要辨证论治,
不是看个名字就吃中成药了,
往往是坏处大于好处。
药不要乱吃的。
所以,我常说,
不论你吃的什么中成药,
我先看看是什么成分的,
再决定能够不能够继续吃。
这是一。
还有一个,
现在很多好的中成药,
成分是必看的。
但是功效主治范围往往写的不全,
比如,桂枝茯苓丸,
肯定很多人都听过,很多人甚至服用过。
说明书写是专门为妇科使用的。
其实很多淤血证的男病人,
服药效果也不错。
比如那种肌肤甲错,
冬天小腿皮肤裂开,
容易脱皮的,
往往就吃了能够使皮肤光滑。
所以有时候建议病人吃桂枝茯苓丸,
还要特别交代男人也可以用。
中成药乱象由此也可见一斑。
很多中成药,能够正确使用,
效果很不错的,
还有方便服用和携带的特点,
比如:
《旅行那么好要备什么药》
我在临床中,
像保和丸,
补中益气丸,
归脾丸,
桂枝茯苓丸,
宝咳宁,
防风通圣丸,
通宣理肺丸,
就很常用。
前提是,得会用。
当然这些都是经典名方了,
但是现在却出了很多不伦不类的中成药,
画蛇添足,
另外加了很多成分,
有很多甚至加了西药成分,
很多机理都是相反的,
往往有害无益,
或者害大于益。
中成药的使用,
最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重点看组成成分,
而不是主治范围。
写公号,写文章,
主要是为了分享:
我在看病、
学医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唯一目的就是,
让找我看病的人知道我的诊疗风格,
和医学理念。
不做科普,
不做教育,
用药遵医嘱,
求医请就近,
急症到医院。
认同的欢迎转发。
不认同的请直接绕过。
最后的最后,分享这些,
自己的患者自己带,
其实也是我的中医观点:
《医生,你会摸脉吗?帮我摸摸脉》
《中药有没有副作用?吃了会不会变黑?》
《给医生多一次机会,给自己多一个希望》
《神奇的“他们说”。。。》
《为什么有些青年中医水平高?》
《为什么说医不扣门?》
……
可以移步阅读。
其他平台: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8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我这里看病,遵我的医嘱。
下一篇: 你知道吗首款“老痴”疫苗即将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