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磷中毒该怎么治疗
1、清除毒物,防止继续吸收
首先使病儿脱离中毒现场,尽快除去被毒物污染的衣、被、鞋、袜,用肥皂水、碱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彻底清洗皮肤(敌百虫中毒时,用清水或1%食盐水清洗),特别要注意头发、指甲等处附藏的毒物。眼睛如受污染,用1%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以后滴入1%阿托品溶液1滴。对口服中毒者若神志尚清,立即引吐,酌情选用1%碳酸氢钠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在抢救现场中,如无以上液体,亦可暂以淡食盐水(约0.85%)或清水洗胃。敌百虫中毒时,忌用碳酸氢钠等碱性溶液洗胃,因可使之变成比它毒性大10倍的敌敌畏。对硫磷、内吸磷、甲拌磷、马拉硫磷、乐果、杀螟松、亚胺硫磷、倍硫磷、稻瘟净等硫代磷酸酯类忌用高锰酸钾溶液等氧化剂洗胃,因硫代磷酸酯被氧化后可增加毒性。洗胃后用硫酸钠导泻,禁用油脂性泻剂。食入时间较久者,可作高位洗肠。应用活性碳血液灌流(HPA)可以清除血中有机磷毒物,对抢救小儿重度有机磷中毒有良好效果。
2、积极采取对症治疗
保持病儿呼吸道通畅,消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给氧。发生痉挛时,立即以针灸治疗,或用短效的镇静剂,忌用吗啡和其他呼吸抑制剂以及茶碱、氨茶碱、琥珀酰胆碱、利血平、新斯的明、毒扁豆碱和吩噻嗪类安定剂。呼吸衰竭者除注射呼吸兴奋剂和人工呼吸外,必要时作气管插管正压给氧。及时处理脑水肿和肺水肿,注意保护肝、肾功能。心脏骤停时速作体外心脏按压,并用1∶10000肾上腺素0.1ml/kg静脉注射,必要时可在心腔内注射阿托品。在静滴解毒剂同时适量输液,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但须注意输液的量、速度和成分。在有肺水肿和脑水肿的征兆时,输液更应谨慎。严重病例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抢救过程中还须注意营养、保暖、排尿、预防感染等问题,必要时适量输入新鲜血液或用换血疗法。
二、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发病原因
有机磷农药可因食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而中毒。小儿中毒原因多为:误食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食物(包括瓜果、蔬菜、乳品、粮食以及被毒死的禽畜、水产品等);误用沾染农药的玩具或农药容器;不恰当地使用有机磷农药杀灭蚊、蝇、虱、蚤、臭虫、蟑螂及治疗皮肤病和驱虫,母亲在使用农药后未认真洗手及换衣服而给婴儿哺乳;用包装有机磷农药的塑料袋做尿垫,或用喷过有机磷农药的田头砂土填充"土包裤"代替尿垫等;儿童亦可由于在喷过有机磷农药的田地附近玩耍引起吸入中毒。
人体大部传出的胆碱能神经(包括运动神经,交感、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及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的传导,靠其末梢在与细胞连接处释放的乙酰胆碱以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如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特别是皮质深部的锥体细胞、尾核、丘脑等神经细胞间冲动的传递,也有乙酰胆碱参与。胆碱能神经传递必须与胆碱能受体结合产生效应。胆碱能受体分为毒蕈碱型及烟碱型;前者分布于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心肌、平滑肌、腺体等效应器官,后者分布于植物神经节及骨骼肌的运动终板内。在正常情况下,释放的乙酰胆碱于完成其生理功能后,迅速被存在组织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而失去作用。
当有机磷进入人体后,以其磷酰基与酶的活性部分紧密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而丧失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以致体内乙酰胆碱大量蓄积,并抑制仅有的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使中枢神经系统及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最后转入抑制和衰竭,表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①某些副交感神经和某些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胆碱能毒蕈碱受体兴奋,则出现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瞳孔收缩、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毒草碱样症状。
②运动神经和肌肉连接点胆碱能烟碱型受体兴奋,则发生肌肉纤维震颤或抽搐(痉挛);重度中毒或中毒晚期,转为肌力减弱或肌麻痹等烟碱样症状。
③中枢神经系统细胞触突间胆碱能受体兴奋,引起功能失调,开始有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谵语等兴奋症状,严重时出现言语障碍、昏迷和呼吸中枢麻痹。
④在循环系统方面,既可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毒蕈碱样症状,又可有血压上升和心率加快等烟碱样症状。
三、有机磷中毒后的症状
大量一次食入或吸入浓的毒物后,短的3min以内发病,一般在30min~12h以内发作。根据不同的类型神经受损,临床表现可以分3类:
1.副交感神经和分布于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胆碱能受体兴奋,表现腺体分泌增加,可见大汗、流涎和支气管分泌物增多。虹膜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胃肠平滑肌兴奋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心血管系统受抑制而致心跳缓慢,血压下降,此与毒蕈中毒症状相似故称毒蕈碱样作用。
2.运动神经肌肉连接点胆碱能受体兴奋,表现肌肉纤维颤动或抽搐,晚期则见肌无力或麻痹。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胆碱能受体兴奋可见血压上升、心率加快、体温升高等症状,这与烟碱中毒的症状相似,称烟碱样作用。
3.中枢神经细胞触突间胆碱能受体兴奋,则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中毒早期有头晕、头痛以后出现言语障碍、神志不清和阵发性抽搐等,有机磷中毒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
四、怎么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
1.有关部门对有机磷农药应健全管理制度,并向群众讲解其用法、用途及毒性;
2.被药物污染的用具和包装品必须彻底清洗后才能移作他用,最好废弃不用;
3.喷洒药物的人员务必按照规定,严格执行用药注意事项;
4.哺乳期妇女尽可能不参加接触有机磷农药的工作;
5.已接触者,哺乳前应脱换衣帽,做好清洗工作,再接触婴儿;
6.喷洒过有机磷农药的瓜果须经过规定时间后方可采食;
7.禁食被有机磷农药毒死的禽、畜、水产品;
8.室内有小婴儿居住者,在用敌敌畏消灭室内蚊、蝇时,须将小儿及其食具移离;
8.决不能将有机磷农药涂洒于小儿头皮、衣服、被褥以消灭虱、蚤;
9.勿用喷洒过有机磷农药的田土填充"土包裤"及尿垫;
10教育小儿勿至正在喷洒或喷洒过农药不久的田间玩耍;
11.要向群众说明有机磷农药的早期中毒症状,以便及时发现患者,免致延误治疗。
有机磷中毒是指奶牛误食有机磷污染的饲料而发生的中毒。主要有机磷有敌敌畏、乐果、敌百虫、内吸磷(1059)、对硫磷(1605)等。
症状
奶牛中毒初期主要表现精神兴奋,肌肉震颤,站立不稳,流涎,呼出的气体有特殊的气味。以后,奶牛则出现精神沉郁,甚至昏睡,眼结膜潮红或发绀,瞳孔缩小,呼吸困难,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腹泻且带有血液,后期则出现麻痹,窒息死亡。
治疗
(1)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0.25毫克/千克体重,如果1小时后,症状不减轻,则重复注射,一般到瞳孔散大,心跳加快为止。
(2)静注解磷定,30毫克/千克体重,或氯磷定30毫克/千克体重,一般用生理盐水配成5%溶液静注。
(3)经消化道中毒可用温水洗胃,经皮肤中毒时,可肥皂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洗刷皮肤。
(4)强心补液,安钠咖30毫升、10%葡萄糖1000毫升、0.9%生理盐水1000毫升,维生素C50毫升,一次静注。
1、迅速清除毒物,限制毒物吸收。迅速脱离中毒环境,清除呼吸道阻塞, 清洗皮肤脱去污染衣物在其阶段必须及时的更换患者的衣服,用清水或 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发毛和指甲,常用2%碳酸氢钠溶液,30% 的乙醇皂和氧化镁溶液。因几乎所用的有机磷农药都有经皮肤吸收毒性, 而且大多数品种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在全身中毒症状出现前不易察觉, 避免通过皮肤再吸收。眼部污染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冲洗。 2、洗胃及时、正确、彻底洗胃,是抢救成败的第一个关键。最有效的洗胃 是在口服毒剂30分钟内,但服毒后危重昏迷病人即使超过24小时仍应 洗胃。 3、解毒剂的应用:对中毒病人立即建立静脉通路,早期合理应用阿托品是 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应用原则为早期、足量、联合、 中服用药。 4、对症治疗:有机磷中毒主要致死原因有水肿、休克、心脏损害,特别是 中枢性呼吸衰竭和急性水肿,因此应加强对重要脏器的监护,保持护理 道通畅,吸氧或使用机械辅助呼吸,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导致有机磷中毒的原因主要有农药、化肥等物质,因此劳动者患有机磷中毒的几率比较大。特别是在夏天,由于天气炎热,人体大量排汗再加上衣服比较单薄,有机磷很容易侵袭人体内,造成身体中毒,那有机磷中毒主要有哪些症状呢?
1、中毒症状
(1)轻度中毒症状
有机磷中毒常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等症状,比较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咳嗽等症状,甚至导致肺水肿的出现,这是因为有机磷进入机体后,使机体的副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故而出现以上症状。
(2)烟碱样症状
有机磷进入机体后,是体内的乙酰胆碱在横纹肌神经处过度兴奋和刺激,导致脸面、眼睑、四肢以及全身的横纹肌发生肌纤维颤动,甚至导致全身肌肉产生痉挛,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瘫痪或呼吸衰竭。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乙酰胆碱刺激机体中枢神经后出现头晕、头痛、疲乏、共济失调、抽搐和昏迷的症状。
(4)其他症状
部分有机磷中毒患者,还可以出现接触性皮炎和中毒性心肌损害,这是因为有机磷中毒后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去,就在皮肤表层蓄积所导致,或是呕吐物没有及时清洁,导致皮肤过敏所导致。
2、常规护理
(1)有机磷接触中度患者,要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的清水反复冲洗皮肤和粘膜;
(2)有机磷吸入中毒患者,要移动导空气新鲜,环境清洁的地方休息,严重时要及时吸氧;
(3)要及时清理有机磷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以防加重病情。
3、预防措施
(1)要加强农药的管理、家中的农药要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
(2)农作物喷洒农药时,使用农药人员要穿长筒靴、戴口罩、戴帽子、穿长袖,不要长时间的劳作,用完后要换衣服,清洗干净皮肤;
(3)不要用剧毒的农药在家中灭苍蝇、蚊子等;
(4)不要吃被农药毒死的家禽和牲畜,发现可疑人员时要及时送医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89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嘴唇上火起疙瘩怎么办,去火偏方推荐
下一篇: 针尖上有奇效|浅谈白贵敦老师治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