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苏联时期传奇间谍穆卡谢逝世,享年102岁

妙手生春 2023-07-28 12:52:07

穆卡谢出生于1907年8月13日,1937年进入苏联工农红军总参谋部侦察局开设的侦察学校学习。1939年至1943年,穆卡谢在美国洛杉矶以副领事的身份作掩护,向苏联发送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当时,包括查理・卓别林和沃尔特・迪斯尼在内的不少好莱坞明星都是领馆的常客,穆卡谢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1943年,穆卡谢回国,1955年又被派出国从事情报工作,直到1977年才叶落归根。在这20多年里,穆卡谢的工作范围很广,“必须在世界几个不同的洲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而且从未出任何差错。

晚年的穆卡谢主要培养新人,还撰写了很多侦察学方面的教科书。

他号称“千面人”,是苏联最传奇的间谍大师,为何却因一枚硬币暴露身份?

作为一份古老且神秘的职业,间谍又被称为隐蔽战线人员,哪怕是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各个国家仍有许多间谍在活动,而战争年代,间谍对于战争双方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他就像一只安插在敌营心脏的刀刃,甚至能左右战局的走向。



在二战时期,曾涌现了一大批名噪一时的间谍,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有的人默默无闻至死仍然不为人所知,而有的人却青史留名,留下了诸多的传奇故事,今天笔者就为大家讲述号称有"千面人"之称的苏联最传奇的间谍大师,他就是鲁道夫·阿贝尔。

鲁道夫·阿贝尔是20世纪最成功的苏联间谍,他被克格勃誉为"谍王",素有千面人之称,鲁道夫·阿贝尔在德国和美国潜伏了几十年,为苏联源源不断的输送了大量绝密情报,名头享誉一时。


1903年鲁道夫·阿贝尔出生于英国的纽卡斯尔本维尔,1921年阿贝尔随家人重新返回了莫斯科,1925年他加入苏联红军,在苏军无线电营受训服役,由于阿贝尔出生于英国,而籍贯又是苏俄,父亲又是德裔俄国人,因此他精通英语、俄语和德语等6国语言,且都是完全不带口音的正宗腔调。

阿贝尔不仅有语言天赋,他在摄影、绘画和科学、音乐上都有所建树,试问一个精通欧洲六国语言又懂无线电,还多才多艺的人怎么会被埋没呢?适逢战争年代,这样的人最适合干什么?当然是间谍的不二人选了.

1927年,阿贝尔被克格勃的前身,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选中,派往英国、法国和挪威等国执行情报任务,并接受情报训练,由此阿贝尔正式成为了一名职业间谍。


1939年底,德军入侵波兰,而苏联决定派间谍打入纳粹组织内部,当时的阿贝尔被选中,还伪装成了德国侨民混进了拉脱维亚,从此阿贝尔开始了他在欧洲战场上的传奇间谍之路。

一开始进入德国的阿贝尔还只是一个普通人,不到4年的时间,他已经打入了纳粹情报部门的核心位置,纳粹有两大情报机构,一个是德国的党卫军,一个是国家秘密警察,或者称其为盖世太保,阿贝尔凭借出色的能力周旋于两大组织之间,还备受信赖,他也充分利用了两大组织之间的矛盾,左右逢源又互相挑拨,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纳粹机密情报。

阿贝尔潜伏期间,干过两件相当传奇的事情,一个是帮助苏联将境内搞破坏的德军一网打尽,一个是将纳粹安插在苏联全国的1000多位间谍名单细数交给了苏联,1944年夏,德军陆军参谋长莱勃斯和情报部门共同制定了旋风计划。

此计划是企图秘密运送一支德军深入苏联的大后方,破坏苏联铁路和重要交通设施,首次的打击地址选在苏联喀尔巴阡山地区,并由德军的施瓦茨堡上尉带领30名精兵实施,阿贝尔掌握该情报后,一方面将计划通知到了苏联,一方面也开始精心布置,将自己的心腹间谍假扮成施瓦茨堡上尉,空投到苏联,和这30名德军汇合,一举把他们全部带到了伏击圈,而全部人员也被擒获,使德军破坏计划付之东流。

第二次行动是发生在纳粹组织战败的前夜,当时德国纳粹有一项野心勃勃的计划,他们挑选了1000多名纳粹间谍,并让他们整容,整成集中营关押犯人的模样,随后将犯人杀死,放出假扮的纳粹间谍,让他们以新的身份潜伏在欧洲各国,暗中伺机破坏。

这情报被阿贝尔截获,当时他将1000多人的资料和整容后的照片全部用微缩相机拍下,通过秘密渠道传回了苏联,而德国二战失败后,这些潜伏的间谍也相继被逮捕了。

1945年二战胜利后,阿贝尔重新回到了苏联,但由于他是苏联最传奇的间谍,所以过了一年他又接到新的命令在美国潜伏,不过估计连阿贝尔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因为一枚5美分的硬币暴露了身份。

1953年夏,某天的一个晚上,13岁的报童詹姆斯在布鲁克林挨家挨户的送报纸,他这时收到了很多5美分的硬币,在回家艾的时候,手中的一枚硬币不小心滑落,他追上去不小心用脚踩住了硬币,谁知硬币被踩得开裂了。

显然这枚硬币是假的,而这里面不小心掉落了一小卷的微型胶卷,这是苏联间谍传递情报所用的方法,不知道是哪一个粗心的间谍弄混了硬币,给到了詹姆斯,而詹姆斯姐姐的男友恰好就是警察,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立马把胶卷上交给了联邦调查局,胶卷虽然没有破译,但布鲁克林绝对藏了间谍,特工们开始全城秘密调查,但进展却很缓慢。

4年后,联邦调查局逮捕了几个苏联间谍,其中一个人受不了威逼利诱,供出了苏联在美国的头目是一个叫马克的人,而马克就是阿贝尔,虽然不知道马克的具体地址和真实姓名,但他肯定就住在布鲁克林。

很快联邦调查局日夜布控搜索,终于将视线聚焦在了画家埃米尔·戈德富斯身上,埃米尔就是阿贝尔,而阿贝尔事先得知苏联间谍被捕,就担心自己身份暴露,换了地方,没想到还是被美国特工抓住了。

被捕前,阿贝尔已经将一些绝密情报和密码本销毁,但还是被判处了30年的监禁,由于他被誉为是苏联的谍王,掌握了太多的核心机密,苏联一直在想办法解救阿贝尔,4年后机会终于来了,1960年美国侦察飞机秘密侦查苏联的时候被击落。飞行员鲍尔斯不幸被捕,于是苏联提出拿鲍尔斯和美国谈判,双方达成一致后,交换了阿贝尔和鲍尔斯,1962年在美苏双方交换人质后,阿贝尔回到了苏联。

回到了祖国的阿贝尔一夜之间成了民族英雄,他从隐蔽战线走向了台前,晚年时也将自己在情报方面的所学全部教给了年轻人,1971年阿贝尔在莫斯科逝世,享年68岁。

苏联最成功的间谍大师是谁?

间谍,或称隐蔽战线人员,是一项古老职业,任何一国或一个时代,都会有很多间谍活跃。战争年代,间谍对于战争双方的意义更加巨大,他像安插在敌营的眼睛,甚至能左右战局。

隐蔽战线

二战时期,涌现出了大批名噪一时的风云间谍,由于间谍工作的特殊性,他们有的默默无闻至死都不为人所知,而有的却载誉青史,留下许多传奇故事。

鲁道夫·阿贝尔,就是20世纪最传奇的苏联间谍大师,被誉克格勃“谍王”,素有“千面人”之称,在德国、美国潜伏几十年,为苏联源源不断的输送大量绝密情报,享誉一时。

鲁道夫·阿贝尔

阿贝尔1903年生于英国纽卡斯尔本维尔,父母在沙俄时期流亡英国。1917年苏俄成立,1921年阿贝尔随家人重返莫斯科,1925年阿贝尔加入苏联红军,在苏军无线电营受训服役。阿贝尔由于出生成长于英国,籍贯苏俄,父亲又是德裔俄国人,因此他精通俄语、英语、德语、波兰语等6国语言,而且都是完全不带口音的正宗腔调。

不但有语言天赋,阿贝尔在摄影、绘画、音乐、科学、文化上都有建树。一个精通欧洲常用的6国语言,还懂得无线电,又多才多艺,又值战争时期,这样的人最适合做什么呢?当然是间谍的不二人员。1927年,阿贝尔被克格勃的前身,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选中,派赴英国、挪威、法国等执行情报任务,接受情报训练,正式成为“克格勃”的一名职业间谍。

苏联克格勃徽章

1939年底,德军入侵波兰后,苏联决定派出间谍打入纳粹内部,阿贝尔被选中,伪装成德国侨民进入拉脱维亚,正式开始了他在欧洲战场上的传奇间谍之路。阿贝尔刚到德国时,仅仅是个普通人,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不到4年时间,就进入到纳粹情报部门核心位置。

纳粹有两大著名情报机构,一个是德国党卫军,另一个是国家秘密警察(即盖世太保),阿贝尔凭借自己的能力深受两大组织信赖,他也充分利用德国党卫军和盖世太保之间的矛盾,在两方之间左右逢源,互相挑拨,向苏联提供大量纳粹最机密情报。

盖世太保首脑希姆莱(中)

阿贝尔在德国潜伏期间,有两件最为传奇的间谍经历。第一是帮助苏联将境内搞破坏的德军一网打尽,第二是将纳粹安插在各国的1000多位间谍名单提供给了苏联。

1944年夏,德国陆军参谋长克莱勃斯与纳粹情报部门共同制定“旋风”计划,该计划企图秘密运送一支德军深入苏联大后方,破坏苏联的铁路及重要交通设施。首次打击地点选在苏联喀尔巴阡山地区,由德军施瓦茨堡上尉率领一支30人的精兵实施。

阿贝尔掌握该情报后,一面将计划通知苏联,一面精心布置,将自己的间谍下属假扮成施瓦茨堡上尉,空投到苏联,和这支30人的德军汇合,然后把人全部带入苏联的伏击圈,将人全部俘虏,使德国在苏联大后方搞破坏计划破产。

二战德军士兵

阿贝尔第2次最著名的行动发生在纳粹战败前夜。当时纳粹德国有一项野心勃勃的计划,挑选了1000多名纳粹间谍,让他们接受整容,整成集中营中关押的犯人模样,然后再把这些犯人杀死,最后放出假扮的纳粹间谍,让他们以新身份潜伏于欧洲各国,伺机搞破坏。

这一情报被阿贝尔获知,并且将1000余人的资料,以及他们整容后的照片,全部用微缩相机拍下,通过秘密渠道传回苏联,纳粹德国失败后,这些潜伏的间谍大多都被抓捕。

1945年二战胜利后,阿贝尔得以重回苏联,但由于他是当时苏联最成功的间谍,因此1946年阿贝尔又接到新命令,到美国潜伏。不过,阿贝尔最终却因一枚5美分的硬币暴露了身份。

鲁道夫·阿贝尔

1953年夏天的一个晚上,13岁的报童詹姆斯·博扎在布鲁克林挨家挨户送报纸,他收到很多5美分的硬币。詹姆斯在回家路上,手中的一枚硬币不小心滑落,他追上去,用脚踩住硬币,谁知硬币竟被踩开裂了。

这枚5美分的硬币很显然是假的,他就像小盒子一样被黏上,里面掉落一小卷微型胶卷。这是苏联间谍传递情报所使用的方法,不知是布鲁克林哪位粗心的苏联间谍搞混了硬币,错给了詹姆斯。詹姆斯姐姐的男友恰好是警察,立即将胶卷给了联邦调查局,胶卷虽然没有破译,但布鲁克林藏着间谍是一定的了,特工开始秘密调查,但进展缓慢。

电影中的阿贝尔形象

4年后的1957年,联邦调查局逮捕了几名苏联间谍,其中一人经不住威逼利诱,供出了苏联在美国的间谍头目是一个叫马克的人,马克便是阿贝尔。虽然不知道此人具体地址和真实姓名,但马克就住在布鲁克林。联邦调查局再想到4年前的5美分硬币事件,两件事正好对上了,原来布鲁克林藏着大鱼。

很快,联邦调查局特工们又开始重新布控搜索,一点点缩小范围,最终将目光聚焦在画家埃米尔·戈德富斯身上,埃米尔正是阿贝尔。阿贝尔事先也得知有苏联间谍被捕,担心身份暴露,提前换了地方,但最终还是被美国特工抓捕到。

阿贝尔被捕受审

阿贝尔被捕前,已经把一些绝密情报和密码本销毁,但还是被判了30年。由于阿贝尔被誉为是苏联“谍王”,掌握着大量苏联核心机密,苏联一直在想方设法营救阿贝尔,阿贝尔在狱中也始终相信苏联会救他,4年后机会终于等来了。

1960年美国侦察飞机秘密侦察苏联时被打了下来,飞行员鲍尔斯幸存被俘虏。于是苏联拿鲍尔斯和美国谈判,最终双方达成一致,交换间谍阿贝尔和俘虏鲍尔斯。1962年,在东西德交界,美苏双方同时交换人质,阿贝尔回到了苏联。

阿贝尔重返苏联

阿贝尔回到苏联,成了国家英雄。从隐蔽战线走上台面后,阿贝尔将自己在情报方面的毕生所学,全部教给了年轻一代,1971年阿贝尔在莫斯科逝世,终年68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77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