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民谚云“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足可见足三里穴灸法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足三里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上,《内经》强调“气脉常通”,“脾胃乃后天之本”,可见,要想长寿,保持足阳明胃经的通畅相当重要,常推长寿筋,则有延年保健之效。 (该法源于王文全老先生)在推筋导络的学说中,将足阳明经筋在小腿循行的区域称做“长寿筋”。小腿前面的骨头就是我们俗称的“迎面骨”,在迎面骨的外侧是胫骨前肌,这条肌肉与长寿筋大部分重合。
在胃有病时,筋肉会发生“离股”,就是迎面骨与肌肉之间有了一条缝,宽几毫米至一厘米,长从几厘米到数寸,轻则短、窄,重则宽、长。
此时我们将筋肉推回原位,胃病可以应手而愈。以下是推长寿筋治疗胃病的方法,平时我们也可以自己摸一摸,按一按,如果发现有筋变硬的情况,就可以自己推一推,推到不痛不酸,放松后筋肉柔软就可以了。
推长筹筋法:
1以掌根着力,接触皮肤的面积尽量大。
2 推筋时力量向下,同时偏向里,就是向骨头方向推。
3速度不应过快,以3~4秒钟从上至下推一遍为度。
4每天推三到五次。
按推筋方法的讲究,从小腿到脚趾都可以推筋,是一种古老而不为人知的方法。若能把筋都推顺,经脉自然都是通畅的,不但可以活到天年,而且应该是健康的天年,可谓“常推长寿筋,健康享天年”。
《内经》曰:『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又曰:『胃为黄肠。』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
足阳明胃经穴歌
四十五穴足阳明,头维下关颊车停,
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对人迎。
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
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梁门起,
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
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
下巨虚跳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内庭厉兑经穴终(左右九十穴)。
取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三里,与井荥俞原经合也。
起于眼下的承泣穴,下环口再到额角附近的头维穴,经过头、胸、腹至大腿的前面到足的第二趾外侧的厉兑穴为止,和足太阴脾经相表里、相结合。
主治:腹胀、腹痛、下肢痛、血液病、虚寒等。
《内经》里面说:“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为黄肠。
脾胃是黄色,所以胃又叫黄肠;大肠属金色白称之为白肠,小肠属火色红则为红肠。
甜味的东西都可入脾胃,像麦芽糖,蔗糖是甜的,是天然的糖,会入脾胃。现在市面上的糖是人工糖,身体排不掉,多吃反而增加身体的负担。
胃的本身是黄色的,叫黄土。所有的食物,吃进去以后,像大地的泥土,吸收营养的东西就会肥沃。
胃经,是多血多气的。早上七点到九点,是胃经在管。所以在早上五点到七点大肠经旺的时候排大便,接下去正好胃经旺,而这是就是早餐的开始。
头维穴
大肠经循行完了以后交接给胃经,气血就进入头维,阳明胃经的第一个大穴。 正好在发际转角的地方,有一个凹洞,这个穴道,跟本神在同一条线。 头维,额角入发际,本神旁一寸五分,从神庭旁上开四寸半。头维穴是足阳明跟足少阳之会。?
下关穴
张开就有个洞,闭起来就没有了。当下巴脱臼了,扎下关。主要治症包括,中耳炎 ,牙科。 可治牙科、下巴脱臼 、耳流脓 。下脸针的时候,先下合谷,再针下关。
颊车(鬼床、曲牙)
主治:三叉神经痛、颜面神经痛、牙痛、腮腺炎。
针法:本穴直对口角,下针亦向口角(地仓)沿皮刺一至一寸半。
下巴咬牙时,肌肉会起来。肌肉会跳动的地方就是颊车穴。颊车穴可治疗中风 、口歪眼斜。用地仓透颊车。地仓透颊车,面部中风用的,病人口歪眼斜。治口张不开,口噤不语、失音,面部中风、口歪眼斜,都可以。
鳝鱼血治面瘫,把新鲜的鳝鱼血一涂上去,血一干,拉的力量很强,就把脸拉回来,歪左边,就涂右边。
承泣
承泣是足阳明、阳蹻、任脉会穴,禁针。这穴道用来诊断。这眼珠子,下眼袋拉开一看,如果眼翳从下往上升,就知道是足阳明胃经的问题,所以用在辨证很有帮助。
四白
斗鸡眼是因为婴儿时期,父母不懂,在睡觉的时候,开着灯,小baby脖子很软没有力气,但眼珠子会找光,对这世界很好奇。然后眼睛就对着光,看久了眼睛就偏一边。
巨髎是手阳明、足阳明、阳蹻脉的会穴。巨髎是在颧骨下方,这里有动脉,可以下针,但不要太深。
有人拔牙完很痛,在这下针,止痛效果会很好。用最多的是治牙痛 ,还有这边局部的肌肉麻痹。
地仓
地仓是手阳明、足阳明、阳蹻脉的会穴。地仓在嘴角旁边,脸上有天仓跟地仓,眉毛边,叫天仓。 有人天仓凹下去,完全没有天仓,也有人完全没有地仓。天仓没有的话,一种是没有祖业,或身体很差的时候,天仓也是会凹下来的。没有地仓表示是小偷或身体的胃气不够。
胃经在脸上走,所以脸都是胃经,所以很多年轻男女有青春痘,青春痘都在胃经上面。胃很热,又吃很凶,吃了半天,痘痘就会比较多,又再通宵熬夜,痘子就长出来,都在胃经上面。
大迎,地仓颊车中间是大迎。大迎再下来是人迎,这些穴道你知道就好了,很少用,人迎有人迎脉,这条大筋最上方就是人迎、中间就是水突,再下来就是气舍。
这几个穴道在用的时候,水突比较常用,治疗瘰疬 ,治甲状腺肿大 ,下针的时候把大筋捉住,不要碰到血管,顺着指甲进去,扎五分进去,在治甲状腺肿很好用。这人迎很少下针,但用来摸脉,人迎脉有的话,胃气就有,病人就不会死。脉有三部九候,三部即人迎脉,寸口脉,趺阳脉。
缺盆穴
缺盆穴在琵琶骨、锁骨正中间。这穴道不会下针。
由缺盆穴再下来是气户,气户跟缺盆隔了一个骨头,跳一个骨头下来就是气户,再来就是库房。与任脉相距四寸的距离,到了乳根后面是两寸。
乳中,从乳中一路往上看,到缺盆的地方是足阳明经过的地方。“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庭乳根”。这几个穴道,都每隔一个肋骨一个穴。 近取穴一定是乳房的问题,下针的时候不是直下,要斜剌。
膺窗,屋翳、乳根,是治乳房硬块 的地方。
乳房是足阳明胃经所经过,乳头的地方是肝经经过。
初次喂母乳,奶水很胀,但奶水出不来。先用葱白把乳头涂一下,葱白辛辣发散,然后把葱反过来,用葱背后的毛一扎一下,奶水就出来了,效果很好。
再来是乳根,一般来说,膺窗,乳中、乳根,乳中不下针,膺窗、乳根都可以下。如果说下针在膺窗跟乳根,可以帮女人丰胸,到时还有丰隆穴,也可以丰胸。
乳癌之针灸治疗
乳癌 ,这是现代的医学理念。过去用岩,硬的意思,硬的像岩石一样。中医的观念,奶水就是月经。
从两点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女在生完小孩哺乳期间,有人花了十个月、一年,在喂母乳的期间,几乎没有月经。偶尔有,还是有人有,因为奶水比较多,所以同时会有母乳,又同时有月经。大多数的人是的没有月经的。可是在喂乳的时间,虽没月经但照样很多人在怀孕。所以说,为什么妇女没有月经,却还会怀孕?因为卵就是卵,月经就是月经,这是两件事情。
中医认为奶水就是月经,而这个是心脏在管。心脏是神明所在,是意志、心情之所主。如果说妇女们每天心平气和,开心、不动怒,那月经来时胸部会胀,胀满以后等月经来了,奶水就会顺着足阳明胃经、冲脉入子宫卵巢。一路月经开始排,排的时候,胸部慢慢会消,排完了,胸部的胀满也没有了,这是第一个证据。刚才讲的,没月经照样会怀孕,这个证明中医是对的。第二个证明是妇女结扎后就不会怀孕,但结扎的妇女月经还是有月经。
奶水就是月经,所有的癌症都是因过多的营养没有去消导,癌在西医定义不是病毒、细菌,而是细胞的增生。细胞为什么会增生,因为吃太多。
喂母乳的时候,奶水没有排出来,淤积在管腺、乳腺里面,这些乳水我们要想办法把它排出来。有几种方式,第一种吸出来,小孩子吸出来,但有些小孩子力量不够,但你也不能用拔火罐,因为力量控制不住。用人为的去吸,不管是先生或太太自己去。在喂完小孩后,决定不喂了,有两个星期的时间,乳头会胀满得很厉害,会发炎,不能碰,因为很痛。给西医看就是打退乳针,西医不知奶水就是月经,也不知道心脏在管这些问题。西医研发了退奶针,无形的去替代了心脏工作,也就伤了心脏。打了退奶针也就等于是身体告诉心脏,“去睡觉,我来帮你做”一样。
也就好像糖尿病,当血糖很高时,西医给你吃降血糖的药或打胰岛素,这样的动作等于叫胰脏去睡觉,你的事我来做。那这一辈子,你就要依赖胰岛素或降血糖的药物。到有一天,还是控制不住时,胰岛素没有用了,降血糖的药也没有用了,而你血糖还是很高,那你怎么办,这是一条不归路!
所以,身体一定要自己做,不能找代用品。初期是乳房有硬块,是因为奶水堵在里面,没有排出来而己,只要把它吸出来就好了。但奶水吸不出来怎么办,用按摩的方式,放松深呼吸,慢慢推。每天慢慢推,就软掉了。还有如果很硬怎么处理,千万不要去做切片。过去有个针叫刀针,与九针里面的刀针很类似。
刀针跟切片是一样的,会把管腺,淋巴伤到,会产生很多结缔组织及淤块。我们已经知道它是淤了,若再切片,过程中间又会有很多瘀血,造成更多的伤害在里面。所以说,做了半天,一点用也没有。如果有用,就没那么多妇女死在乳癌上面。
产生硬块后,直接放生姜上去,用艾绒去烧。用灸的方式非常好,下针也非常好,下针要按经络来走,叫循经取穴。如硬块在胃经上面,就在胃经的子穴、母穴或郄穴,依照虚实来下针。
现在的女人,听到乳癌就变色。因心脏在管奶水。你是情志有忧,抗生素又吃很多,心脏受到伤害。所以我们人需要维他命C。但要以吃食物来获得,而不是吃维他命的药片。所以,营养片虽吃了很多,但都是在伤害心脏。等你摸到硬块时,更慌,更紧张,又更伤心脏,又更排不出来,造成恶性循环。
西医找女性荷尔蒙等代用品。因为西医不晓得这也是心脏在管。一般心脏自己会调整,把奶水排到大肠去。但西医一介入,又吃女性荷尔蒙。一吃女性荷尔蒙后,很灵哦!情绪变很好,潮热都没了,让你觉得这药真好!其实你错了,女性荷尔蒙又取代了心脏的工作。但这是心脏的工作啊! 现在研究出来,吃荷尔蒙会造成心脏损伤、心脏瓣膜闭锁不全。
我们有很多经络都经过乳房,按这些经络来取舍,在有硬块的地方去灸,在最初期,100%会好,连药都不需要。然后要告诉妇女,要保持心情愉快,让自己开心,很多事不要去想它。
膺窗跟乳根用在美容,可让胸部大一点。
不容
从巨阙外开两寸是不容。不容就是食物不容纳!吃东西很胀,不能容纳,就在不容上治疗,这是所谓的近取穴。不分虚实寒热,只有在手脚上面,才有子母补泻。
比如说有一个人说心口很痛,喝水就吐。心口痛 ,就是心脏巨阙,喝水会吐 就是不容!所以,中医针灸穴道有它的名称和意义。
承满就是上脘旁开,承满的意思是你吃一点就饱了,胃口不开,吃不多,一下就饱了,这是近取穴。
关门穴,顾名思义,就是不想吃东西,吃东西就想吐,跟不容一样,知道就好了。以任脉的穴位为准,这些穴道为辅,比如胃痛扎中脘,如果扎完还有痛,可以在旁开两寸的穴道再扎。
隔盐灸神阙,灸完后,肠鸣腹泻 还有就可以配合天枢穴。太乙和滑肉门都可以用在长高 ,下针,灸都可以。小孩想长高,可以帮他灸。
增高三个穴道:身柱、太乙、滑肉门。灸完胃口大开,再灸身柱,小孩子就会长得人高马大。
天枢穴
主治:妇女病(如月经不调、白带多、痛经),肠疾病(如肠鸣、腹胀腹泻、痢疾、消化不良及尿路感染)
天枢这个穴道,正在神阙外开两寸。是大肠的募穴。
大肠的募穴还有一个意思,当病人便秘时,要确定便秘是堵在大肠、小肠或十二指肠里面,还是在胃里面。就看大肠的募穴天枢,手放肚脐旁,一按天枢,病人大叫惨叫一声,这是燥矢,就是病人有干的宿便。
这种燥矢若不出来,会让人发精神病,横膈膜在心肺的下面,小肠属火,食物跟水的残渣在大肠,小肠火在下面烧,水会因此气化上来,气化上来以后,有大肠的燥气,很脏的气在里面,这横膈膜会把浊气隔掉,让气不会往上走。只让清气上升。当燥矢太强时,横膈膜挡不住了,人就会发狂奔走。神经病患者,十个病人九个便秘。
宿便有两种,一种是寒,一种是热。寒的定义是大肠没有蠕动了,没有蠕动了就累积很多,但病人不会感到难过。一种是热,肠子有蠕动,但大便排不出来,肚子会痛,小朋友半夜肚子痛,就是热。有东西在里面,不管寒热,就叫实。
便秘时肚子痛就叫热实。还有一种是寒,叫寒实,寒就是没有动。热实的病人,小便是黄褐色的,寒实是清白的。
腹四针(中脘关元天枢)
中脘脐上四寸(胃的募穴),脐下三寸是关元(小肠的募)。脐左右两寸是天枢(大肠的募),这四个穴道治一切消化道疾病。
外陵穴至气冲穴
阴交穴外开两寸叫外陵,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一路下来二寸全是阳明经。
石门穴外开两寸,是大巨,关元穴外开两寸是水道,这都是近取穴,肠鸣 、腹泻 都可以治。
腹水治疗:神阙上一寸叫水分,水分和水道常合并在使用。可通利水消肿,用于腹部的水肿比较好,有一种灸法叫“悬针灸”,就是专门治疗腹水。下肢水肿是“下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
中极外开两寸,叫归来。看这两个字,睾丸不见啦,睾丸上缩到腹部,下针归来就好了。因为男人的睾丸缩到里面去了。还有一种症很特殊,睾丸会一直转,西医会把睾丸拿掉,不然一转,血管会转在一起,血液会坏死。以后介绍到肝经会更多,肝经直接络到阴器的地方。
从曲骨外开二寸是气冲,孕妇禁针。
气冲这个穴道平时可以用灸的。这些穴道,中极、气冲、关元都围绕在妇人子宫、卵巢这边,所以可以助孕。
髀关穴至梁丘穴
找伏兔,这个穴道过去跪着时,肌肉隆起就像兔子一样,所以叫伏兔穴。但跪着找穴道,从膝盖头往上六寸,叫伏兔穴。贺普仁用它治疗下肢麻木。
从伏兔穴再往上六寸,就是髀关穴,伏兔有时用到,髀关几乎没有用到,这些穴道多半是治抽筋、脚没有力。 伏兔穴管的像脚膝冷 。
阴市、梁丘与犊鼻穴。从膝盖头上二寸,往外开一寸,这个穴道,叫阴市,这个穴道叫梁丘。在膝盖头外侧有个直角的骨头,这个直角骨头上一寸,有个奇穴叫解穴。
倪师医案:
阴市是近取穴,平常是治膝盖冰冷 ,好像有水在里面一样,近取穴。古代可能就有夜市,为什么呢?我有一个病人脚痛,脾经、胃经痛,下完针就不痛了!但回去后,晚上又痛,这就奇怪了?老是发在晚上,问它做什么工作,回说“夜市里卖东西!”。好吧!就下阴市,下一针,马上就好,也从此就好了。因为晚上在交易嘛!很好玩的!
梁丘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在炎症时用来消炎用的。举例:有人膝盖受伤,偏偏伤在膝盖头,膝盖头每天在那弯来弯去,最不好收口。我们曾经有个护士,膝盖摔破了,但膝盖也没办法不动,变得通通是脓。西医就把盖子拿掉,把脓清出来,但再长一次又化脓。药都还没用,梁丘一下去,病人就觉得好痒,二十分钟针起来,整个膝盖伤口就结在一起,效果很好。梁丘是消炎穴,而青春痘老是生在足阳明胃经上面,这都是下梁丘很好的时候。针梁丘穴,摸两个肌肉中间,针下去。无所谓补泻,主要是消炎,像红肿都可以用。
解穴有几种功能,第一种,下完针以后,比如说下太渊、经渠时,不小心扎到动脉,胀起来了。这个时候,肿在这边,下对面的解穴,解穴就是当下针后的针感、很痛、很难过,包括下针肿起来,一下解穴,病人会感到有个东西跑,就那么快,压力马上就去掉了。
过去武功高强的点穴,点穴后解不掉,解穴一点就解掉了。有两个,一个在脚上的梁丘,一个在手上是少府穴。
犊鼻,这个犊鼻穴在那里,膝盖的盖子跟胫骨中间有个韧带,中间这个叫做犊鼻。下针如果下得很深,会伤到膝盖的油囊。旁边有两个凹洞,称膝眼,膝眼属经外奇穴。
五穴四针(治疗关节炎 )
治疗风湿关节炎、膝盖伤痛的时候,有五穴四针。第一个穴在膝盖的头叫鹤顶,再加上两个膝眼。在双膝眼上下针时,要注意针下去的角度,要呈八字形。从上面看是直角,从前面看是八字。扎膝盖的地方,针是直进直出,不要捻针,因为有油囊在里面,如果是捻针的话,一旦把油带出来,膝盖会受伤。再来是阳陵泉和阴陵泉,胆经的阳陵泉透脾经的阴陵泉用三寸针,五穴但用四支针,可治所有膝盖的问题,效果都很好。
足三里穴:胃经合穴
膝下三寸,胻骨外廉大筋内宛宛中,两筋肉分间,举足取之。极重按之,则跗上动脉止矣。足阳明胃脉所入为合土。
主胃中寒,心腹胀满,肠鸣,脏气虚惫,真气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闷不已,卒心痛,腹有逆气上攻,腰痛不得俯仰,小肠气,水气蛊毒,鬼击,痃癖,四肢满,膝胻酸痛,目不明,产妇血晕。
秦承祖云:『诸病皆治。』
华佗云:『主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胸中瘀血,乳痈。』
《千金翼》云:『主腹中寒胀满,肠中雷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腹痛,胸腹中瘀血,小肠胀皮肿,阴气不足,小腹坚,伤寒热不已,热病汗不出,喜呕口苦,壮热,身反折,口噤鼓颔,肿痛不可回顾。口噼,乳肿,喉痹不能言,胃气不足,久泄利,食不化,胁下支满,不能久立,膝痿寒热,中消谷苦饥,腹热身烦狂言,乳痈,喜噫,恶闻食臭,狂歌妄笑,恐怒大骂,霍乱,遗尿失气,阳厥,凄凄恶寒,头眩,小便不利,喜哕,脚气。』
《外台秘要》云:『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冲目。』
东垣曰:『饮食失节及劳役形质,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气、荣气、清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阳气,是五阳之气,先绝于外。外者天也,下流入于坤土阴火之中;皆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当于三里穴中,推而扬之,以伸元气。』又曰:『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又曰:『气逆霍乱者取三里,气下乃止,不下复治。』又曰:『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噎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以补之。』又曰:『六淫客邪及上热下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错取于胃之合(三里穴),大危。』又曰:『有人年少气弱,常于三里、气海灸之,节次约五七十壮,至年老热厥头痛,虽大寒犹喜风寒,痛愈恶暖处及烟火,皆灸之过也。』
主治:消化不良、胃痉挛、视力减退、高血压、失眠、腹痛腹泻、便秘、呕吐、头痛、胀气、胸胁痛、口腔溃疡、腰痛瘫痪、贫血、下肢前侧痛、泌尿生殖系统。
最准确的定位手法:手指头顺着这个胫骨,从下往上推过来,推到高骨挡手处,外开一个指头,就叫足三里。
足三里是非常常用的大穴,所有胃病都可以治(但吐血除外)。有个穴道叫冲阳脉,找到足三里,按住足三里,冲阳脉就没了,这代表你找到穴道了。
中医的观念是男人年过三十,多灸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阳经的合穴,五俞穴是金水木火土。胃经本来就是土经,胃经的本穴就是足三里,属性相同。
引火下行:脚不能走远,脚没有力扎足三里。灸和针都可以用,宜多灸。另外它可以把燥热的气导下来,比如灸中脘、关元,灸得太过了。再灸足三里,它会把热往下导。后面还会介绍到灸膏肓穴。灸的时候,感觉很燥热,就灸足三里,把火气往下导。
这个足三里是胃经本身的合穴,也是属土为本穴,虚症、实症都可以在这治疗。如果乳癌硬块正好在乳中的下方,足三里就很好用。
在治疗病人有血压上升的时候。中医说是阳亢,脸充血,西医说是血压很高,可在足三里下五分,斜刺到足三里穴,阳明热就慢慢泻下来了。
常常灸足三里,可让人健康长寿。脾胃为后天之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临床上有很多看法。在治病的时候,不管是肝癌、肺癌,或感冒。处方下去,病人如果胃口恢复,就代表救回来了。胃口没有回复,所谓胃口没有恢复就是,病人不感到饿,不会想要吃,代表胃气还没有回来,就是没有胃气。如果胃气回来,代表病人就救回来了。
奇穴—阑尾穴
在足三里下一寸,阑尾穴。
所有的穴道,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也帮助知道病好了没有!现在这个病人来了,如果有盲肠炎患者,在这个穴道上一般可以按压到疼痛 。
上巨虚、条口与下巨虚
足三里下三寸,叫上巨虚。再下三寸,叫下巨虚。下巨虚上一寸叫条口穴。
上巨虚穴顾名思义,对乳房的硬块很好,把上面巨大的东西虚掉了。
下巨虚,肚脐以下硬块 ,比如女人子宫卵巢有肿瘤,可以在下巨虚治疗。当我们发现实症,实就是有东西。虚就是没有东西。遇到实症是用泻的手法,泻时逆向行针,补泻做完再往前扎一点,就是泻。
条口透承山穴(糖尿病诊治)
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一个杯子灌满水,另一个杯子灌半杯的水。现在各丢一块方糖下去,糖是一样的剂量,那么少水的那个杯子的水会比较甜。这就是糖尿病粗浅机理。
现代医学检验,只看到血,没看到还有水,所以没有验水报告。可是身体上有百分之七十是水。糖尿病患者一般表现为“三多一少”,说明身体是处于缺水的状态,而如果单单用胰岛素治疗,让血糖下降,这不是只在那半杯水做文章而已,最重要的是要把缺失的那半杯水补起来。凭空让东西变不见,那是魔术。以物质不灭定律来说,当用胰岛素把糖消失,糖不会凭空不见,而是糖会沉积在下面。日积月累以后,血糖慢慢会积在脚底下,脚就慢慢硬化。只要脚破一点伤口就不能收口,这就是糖尿病足。
所以在治糖尿病时第一个要务是把水补足,中药里有很多生津的药。第二个要务就是把陈旧的糖导引回身上。所以,在糖尿病初期的时候,中医开始治疗时,会有一段时间血糖变得比较高,这是正常的!因为这是老糖从脚底回到血中,本来糖就不会积在脚底,吃了西医降血糖的药,打了胰岛素才会沉淀下去的。这时,我们把下面积的糖去掉,同时把水补满。
条口透承山:承山在膀胱经,两个大肌肉中间。条口穴一针,可以透到承山穴。专治五十肩,比如说病人肩抬不起来,从对侧条口穴下去,拿三寸针,一路透到承山穴,透针时叫病人抬手。
下巨虚。下巨虚治女子乳房硬块,腹部硬块都可以。那以上巨虚治肚脐以上最好。肚脐以下找下巨虚。这硬块局限在足阳明胃经上面。
丰隆穴与导痰针灸法
主治:痰多、下肢神经痉挛麻痹、眩晕、头痛、哮喘、胸腹痛。
顾名思义,可以此穴可以丰胸。针灸美容时要做疗程隔天扎针。
丰隆穴最有名是用在去痰。丰隆穴是很有名的导痰穴,导痰的方式很特殊。针扎到丰隆穴以后,左右转捻针,病人感到酸时就是气到了。气到了后,针慢慢起针,但针不要出来,只要提到皮层。再把它倒过来,斜针45度,往身体的上方下针。然后再捻针,病人感到酸麻后,再慢慢把针提出来,又到皮层,再往下45度下去,下去以后,针就留在那边20分钟。就是导痰术。
古时说丰隆穴治“见鬼好笑”,什么叫见鬼好笑,意思是没有什么事自己在傻笑。这种其实是痰湿蒙蔽心神。
解溪穴与冲阳穴
解溪是胃经的母穴,属性是火,母穴的意义是虚症治此。
所谓的虚症,像头痛在胃经,已痛好几年了,就扎对侧的解溪。顺着这经络下针,虚症在这治疗。
冲阳,摸到动脉,动脉下就是冲阳,大约在解溪穴下二寸,冲阳穴是胃经的原穴。有冲阳脉代表胃气还在。
《素问》说,冲阳是禁针,因为过去针很粗,像火柴棒那么粗。冲阳穴里面有个动脉,一下针就会扎到动脉。但现在针很细,摸到冲阳脉时,先把脉拨开来,针就下去了。这是下针的手法。因为它是原穴,原穴补泻都可以做,实症、虚症通通可以治。
陷谷、内庭与厉兑穴
陷谷, 从内庭上二寸是陷谷。是足阳明胃经的俞穴所在,俞穴治“时间病”,就是按照时辰发病,胃经气血流注的时间是上午七点到九点。假设有个病人每天早上七点开始到九点就不痛了,这样不用管他在那个经络,只要是按时间发的病,都可以下这个胃经的俞穴。
每天早上脸肿。起床脸肿最主要的原因是晚上喝水太多,水气排不掉。胃经走在脸上面,所以会在脸肿 ,在陷谷穴下针。
内庭,是胃经的荣穴主水。厉兑穴是井穴,属金。厉兑是子穴,但子穴正好是井穴时。
有个法则,叫做“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遇到要在井穴做补泻的时候,如遇到井穴是子穴,就改用荣穴。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时,就补用合穴。
牙痛治疗:下牙痛下阳明经,上牙痛扎大肠经。所以牙痛合谷出现的时候,一定是上牙。采对侧治疗,门牙痛两边一起下。若里面化脓发炎就下梁丘。下牙痛扎内庭,全部都痛,内庭合谷两个都扎。近取穴扎颊车、下关等。
厉兑是胃经的井穴, “井主心下满”,心下是指心脏的下方,像心口的闷痛,因为胃经经过胸口这样下来。病人有心口痛,胃经的下方直接络到肝经,中间经过肾经。我们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 ,最常用的穴道就是厉兑,这针一下去,病人会感到好像有扫把在洗刷心脏,这是非常好用的穴道。
尸厥放血
《针灸大成》所有井穴都在治尸厥,尸厥就是昏迷 。一开始介绍到十宣放血,所有的井穴本来就是用在急救上面。可是急救时,少商、商阳等等的井穴直接把手一抓。指头尖一次放完。因为指头放速度比较快,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井穴在旁边之故。
心下满时会胀满闷到,血一放出来,胀满马上就没了,病人就会醒过来。井穴本身就是它的子穴、经穴。所以厉兑治心脏病效果很好。
腹部的秘密
腹部是人体生命点的重要部位,腹部正是六条阴经聚会的地方,所以腹部是先天最容易寒凝的地方,犹如中国的北方一样。根据寒则凝的定律,寒凝最容易使有形的物质特别是脂肪凝结积聚。
俗话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腹部往往是首先形成肥胖的根源,长此以往痰湿瘀毒、脂肪寒凝积聚于腹部,堵塞经脉,造成经脉不通,气机升降不畅,严重影响了经脉正常运行,腹部越积越大,甚至久积成病。所以说腹部积聚的形成便成为了万病的根源。
“揉腹法”调理慢性病,中老年人很受用
当慢性病老是引发身体不适,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你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吧,只要把它推开揉散,会发现你身体的不适症状也随之消失。这里介绍的这个健身法,就是“揉腹法”。
“胃不和则寝不安”,是说肚子不舒服就别想睡踏实觉。有人长期睡眠不好,或眠浅易醒,或辗转难眠,或噩梦不断,只能靠安定来麻醉神经,真是痛苦不堪。这种情况我建议你赶紧推推肚子,会很容易找到阻滞点,然后细心将它推散揉开,坚持下去,你就可以告别漫漫长夜忧愁枕,一觉睡过日三竿了。
有人胸窝下用手一推咕咕有水声,开始时水声很小,揉的地方还有些痛,这是“浊气裹水”;越揉水声越大,打了几个嗝或放了屁以后,整个肚子就成了水声一片,这是把死水给推活了,很快就可以从膀胱排出了。这种浊水你不将它排出,它可以长期停在胃肠之间影响脏腑的正常运行。为什么有些人不爱喝水呢?是因为本来就有水堵在胃肠之间下不去。
使用艾益生砭石自动揉腹仪对于寻找腹部结节效果极好,一旦有结节可重点按揉。砭石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能激发人体的生理潜能,改善微循环,代谢细胞垃圾,活化细胞,营养细胞。建议休息天或者睡觉前揉腹,可以把腹部分为4个部位,一个部位15分钟,先揉右天枢位置`~再胃脘部~再左天枢位置~再关元处,正好是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肚子上的几个救命穴
专治脾胃问题的中脘穴
中脘穴的位置是在上腹部,脐上4寸的位置。艾灸中脘穴有什么功效呢?艾灸中脘穴可以保养脾胃,还可以通腹降气。其实我们看它的位置就能知道它的功效,中脘穴的位置和胃很近,所以这个穴位主要可以治疗一些脾胃疾病,比如腹胀、腹泻、腹痛、肠鸣、反酸、呕吐、便秘等,此外对食欲缺乏、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等因脾胃不和引起的病症也很有效。只要是脾胃不好,都可以艾灸中脘穴来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所以脾胃对于人的身体很重要,而艾灸中脘穴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健脾胃的方法.
肚子上的长寿大穴——神阙穴
腹部常用的保健穴有很多,我首先来讲讲神阙穴。从字面意思上来看,“神阙”就肯定是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在中国只有最重要的才会封之为神呀!
神阙穴其实就是我们的肚脐眼,我们在灸神阙穴时首先要平躺在床上。灸神阙的方法有很多,在神阙穴做温和灸,推荐艾益生的双头温阳仪以及眼鼻仪。
如果想温中、温补,就选用神阙穴。艾灸神阙穴可以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泻痢,五淋,妇女不孕等疾病。
延年益寿的气海穴和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地方,取穴时我们可以用横指同身寸取穴法,记住一定用本人的手,首先把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横纹为标准,这四指的宽度为3寸。关元穴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就是气海穴了,气海的位置就是脐下1.5寸。
气海穴,从它的名字我们就能体会到,这个穴是我们全身的气聚集的地方。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症都可以艾灸气海穴。有人可能不理解气虚是怎么回事,如果我们一上楼就喘,上两层楼就走不动了,这就说明是气不足,也就是气虚。气虚的人可以多灸这个穴位,这个穴位不但可以补气,还有行气调气的作用。
其实灸气海穴不仅可以治疗气虚,还可以治疗气逆,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气乱,比如有些人老打嗝,这在中医被称作呃逆。为什么会出现呃逆呢?呃逆的病位主要在中焦,是由于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可由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或情志不和,肝气犯胃,或正气亏虚,耗伤中气等引起。还有一些更年期的女同志也容易出现气机逆乱,主要表现有烦躁、易怒,其实这也是属于气机不畅,这种情况就可以灸气海穴。
气海穴再往下一点是关元穴,它的作用和神阙穴有点像,都是温中补阳的穴位。但神阙穴温中的作用更强,就是治疗胃肠疾患的作用更强;而关元穴补元阳的作用更强,什么叫补元阳呢?就是补肾阳。
女孩子中很多人都有月经不调的毛病,或月经不来,或月经延期,这些都可以通过灸关元穴来调理。只要觉得阳气不足,气血不畅都可以灸这个穴位。如果有喘不上气,或者自觉吸气吸不到底的时候也可以灸这两个穴位。关元和气海这两个穴位是人体保健非常重要的穴位,我们常灸这两个穴就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中医讲穴位的使用时,有一个原则,叫离穴不离经。就是说通常我们在用针刺治病时,找穴位要很准确;但是我们做灸疗的时候,不一定非要在穴位所在的那个点上,只要在穴位所在的那条经上面施灸就行了。而使用我们的双头温阳仪基本一次就能灸到这两个穴位。省时省力。
腹部艾灸注意事项
居家建议使用艾益生温阳仪,省时省力,功率大,热力足,随心所欲。仪器采用双头创新设计,同一时间覆盖身体面积更大,大大节省时间;采用科技陶瓷恒温加热和智能芯片控温控时的方法,实 现了仪器使用时无烟无火无烫伤。
外出旅行艾益生眼鼻仪是首选,可配合220伏电源,车载充电器,艾益生供电宝可以随时随地多场合使用,不管怎么样的突发情况都能灵活处理,满足保健需求。
以上各款艾灸仪在艾灸时,首先要注意使用艾草精油先按摩穴位,调节艾灸温度或者距离,不要烫伤皮肤。。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护住刚灸完的地方。因为刚灸完的地方一定很热,有的人不注意,穿得很少就可能着凉了。艾灸温通的效果很好,艾灸以后皮肤的毛孔是打开的,如果不注意保暖的话,寒气就很容易进入到体内,这样反而达不到艾灸的目的了。
1.
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古人常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老年人,我们不能为了一点小事就闹得全身不愉快,心情不好,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一种热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培养几种健康的爱好,为我们日常生活增添快乐与愉悦。
2.保持一个好的睡眠,睡眠对我们人体有很大的影响,睡眠质量不好,可能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比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等,建议各位老年朋友们,生活作息时间一定要把握好,不能熬夜看电影,也不能熬夜做事,这样对养生是及其不利的。
3.保持肠胃问题顺畅,肠胃问题也是我们内部器官问题,处置不当可能会影响我们生活与健康,比如,老年人,每天可以吃一些利尿的,疏通肠胃的茶类,或者水果,方便直接大便的排出,坚持每天下午5-7点排便,这样有利于我们身体毒素的清除。
4.注意饮食健康,饮食问题一向是我们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重灾区,很多人都喜欢大吃大喝,但是作为老年人,建议不要跟年轻人一样什么都吃,老年人要想更加长寿一点,首先要注意,饮食一定要清淡,多吃素菜,晚餐时间要控制在8点左右。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76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广州老太出版自传庆祝百岁寿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