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的小编发现,传统的中医艾灸在我们的身边逐渐流行开来,很多人都采用艾灸的疗法来治疗自身的一些疾病,但也有一部分人群向我们的小编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艾灸到底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在身边的美容院做艾灸安全吗?为此我们的小编专门采访了很多著名的中医医师,来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关于艾灸,它是我国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灸法。艾灸的步骤比较简单,具体就是以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然后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
那么进行艾灸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吗?专家表示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而且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一定的相近之处,并且在中医应用中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医生会对患者采用针、灸并用的方式,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都有深远的影响,但我们现在日常所说的针灸,多数时候只是指针疗,艾灸很少使用。所以我们可以得知艾灸对我们的部分疾病的治疗还是很有疗效的,但是前提是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艾灸。
要进行正确的艾灸,是因为艾灸是以火熏灸,如果施灸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引起我们皮肤的烫伤,另一个方面,施灸的过程中有一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以上就是施灸的禁忌。所以我们在进行艾灸时,一定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以免因小失大,造成更大的伤害。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解答的关于艾灸的全部问题了,如果大家有进行艾灸治疗的意愿,还是建议大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艾灸治疗,一定不要随便选择治疗的地点,因为不正确的艾灸不仅仅对治疗疾病无效,而且会使我们自身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精华.艾灸不仅能治疗疾病而且在古代就是用来养生和保健的,那么呢,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欢迎大家的阅读!
艾灸养生保健的作用
艾灸不仅可以防病,而且治病作用广泛。
艾灸养生保健及防病治病的原理包括了调节人体阴阳、调和人体气血、温通人体经络、扶正祛邪等。艾草堂认为:依据中医的阴阳理论,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就能保持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艾灸可以调节人体阴阳,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起到养生保健作用,对于阴阳失衡的病患者,艾灸可以使其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从中医的气血理论来看,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机能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气血调和,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依据中医的经络理论,人体经络是机体气血执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执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如果遭遇寒溼等病邪的侵犯,人体经络往往会遭受闭阻,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借助其药物和温热作用,温暖肌肤经脉,以活血通络,因此能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另外,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人的免疫功能正常,则抵抗力强,疾病便不易产生。艾灸通过对大椎、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的正气,增强人防病治病的能力。艾草堂研究认为,艾灸不同的穴位和部位可以产生不同的养生作用。无论是调节阴阳、调和气血,还是温通经络,扶正祛邪,都可以帮助人体保持机能的正常,起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作用。
灸法养生,不但简便易行,为人们所喜爱,更主要的是效果卓著。《内经》"灸则强食生肉";"阴阳皆虚,火自当之"."陷下则灸之"。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瘥,瘴疠温疟毒不能著"。宋窦材《扁鹊心书》"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医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养生灸,不仅可用于防患于未然,治未病,治未乱,抗早衰,而且亦用于治已病,治已乱。艾草堂艾灸养生馆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艾灸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推出了适合现代人养生的一系列艾灸养生专案,顾客反应效果很好,对调理亚健康效果显著。
艾灸养生保健的方法
艾灸的养生作用十分的丰富,既可以激发和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又可以温经散寒、扶正祛邪、通经活络,受到医家的重视。艾灸是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保健良方,保健功能十分的显著,因此得到很多人的推崇和信任。艾灸是通过点燃艾绒通过对穴位的 *** 作用,起到养生和保健的作用,是一种简单而比较容易从左的有效养生和治疗病症的方法。
第一、艾灸养生保健灸法
艾灸足三里穴。犊鼻穴下的三寸位置就是足三里穴,它和胫骨前缘有着一横指的距离。简单准确找到穴位的方法推荐,正坐屈膝,用手去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一寸的位置便是。经常用艾针灸足三里穴可以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预防疾病的功效,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薰热即可。
第二、艾灸命门穴
命门穴的位置在背后第二腰椎下方与肚脐相对的位置,是人生命力的中心,是元气所聚集的地方,如果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可以起到补肾壮阳的功效,是保健强壮的重要穴位。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薰热即可。
第三、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是位于我们肚脐位置下三寸的位置,这个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长期施以针灸可以使人体元气充足,因为 *** 这个穴位可以达到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的目的,并且能够治疗泌尿及生殖系统的各种疾病。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薰热即可。
第四、艾灸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我们腹部的正中线,肚脐上四寸的位置,用艾对此穴位的 *** ,可以治疗和调理胃部疾病。
我国以传统中药用于香薰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不同的香薰,或缓解疲劳、有助睡眠,或提神醒脑、美容养颜,都不同程度愉悦了我们的身心。
中药香薰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火的,包括蒸汽熏蒸、直接燃烧或将多种药物混合制成特定形状放入香炉内焚烧;另一类是不用火的,如制成香囊、香枕等。以下香味中药是中医善用,且适用于寻常百姓家的。
檀香。檀香素有“香料之王”的美誉,也是礼佛的常用香。它能够行气温中,开胃止痛,尤其适合因寒凝气滞引起胸腹痛、心绞痛的人群。檀香的用法一般是将香屑投入香炉内焚烧,也可以用檀香来煮水洗脸,有祛黑斑、美白的功效。
佩兰。佩兰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香草,因为它香气如兰,佩戴它可以芳香避秽,因此称为佩兰。佩兰可以清利头目,又被称为“醒头草”,它的香味淡雅,因此常被制作成香囊和香枕,西汉马王堆出土的香枕中就填满了佩兰。
艾草。汉武帝时期,各种名贵香料开始进入中原,很少有人再焚烧本土香草,唯有烧艾保留了下来。因为艾草辛温透散,薰烧艾草枝叶可驱蚊蝇、避秽气、祛尸毒,所以端午节除佩戴香囊外,各家还会烧艾以预防传染病,保家人健康。另外,由于艾草的辛香走窜之性,还常用于艾灸,以温通经脉,治愈疾病。
麝香。麝香是雄麝腺囊的分泌物,常制成香料。它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疗跌打损伤、热病神昏、中风等证。古代文人也常将它制成“麝墨”,用来写字作画,不仅芳香清幽,还能防腐防蛀,便于字画长期储存。
白芷。白芷是中医常用药,它具有散风除溼、通窍止痛的功效,常与其他香料配伍制成香焚烧,适合有感冒头痛、鼻塞的人群,另外还可以治疗疮疡、美白面板。
侧柏叶。侧柏叶有凉血止血,生发乌发之效,可以直接焚烧,还常和白芷、零陵香等配伍,用于沐浴熏蒸。《神农本草经》记载侧柏叶可以“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溼痹,生肌。”
丁香。丁香的香味浓烈、微甜,可与其他香料配伍制作成香囊佩戴,它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适合有脾胃虚寒、呃逆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症状的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香薰虽有诸多好处,却并非人人可用。由于制香的药物多为辛香燥烈之品,孕妇应慎用,尤其是怀孕初期,辛燥之品易引起胎动不安,而麝香是绝对禁用的。婴幼儿及体弱者也不宜长期使用。
常说艾灸能温补阳气,还可治疗些慢性疾病,75岁的曾奶奶也常买艾条在家里熏蒸,但她不清楚艾灸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
艾条灸法又名灸疗。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记载,由于其安全性高、能养生保健,因而流传很广,在我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中医认为,灸疗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每年夏至时,灸疗对于一些慢性病如肠胃炎、老寒腿、疮、疖,特别是小儿腹泻等效果好。这是因为,夏季人体阳气旺盛,艾条火的穿透力特别强,有事半功倍之效。
施灸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气,因此要注意禁忌: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 *** 、 *** 、睾丸等不要施灸,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女性经期忌灸。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情形下忌灸。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1 艾罐灸在艾罐底部有十多个小孔,艾罐内有一个小筒也有十多个小孔,放置特制艾粒,点燃后将艾罐放在目标穴位,可以让艾火燃烧的热力传到皮肤,逐渐深入体内,可以调和气血,温中散寒。
优点:操作简单,使用灵活,烟雾小,可以同时施灸多个穴位,尤其适宜妇女、小儿和恐惧针灸人群。
2 艾条灸
艾条灸法使用简便,艾火柔和,不会灼伤皮肤,不足之处是烟气大,容易落灰,不能同时多穴位施灸。
3 家庭艾灸须注意
一、直接灸直接灸的方法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也叫艾炷,直接放于身体穴位和痛处点燃施灸的方法。古代以艾炷灸最盛行。一般艾柱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者如蚕豆大小,中者为黄豆大小,小者为麦粒大小,皆为上尖下大的圆锥体,便于平放和点燃。直接灸有时会产生化脓甚至结痂,古代称为“瘢痕灸”。“若要身体安,三里长不干”说的就是瘢痕灸的作用。通常都要灸到化脓才说明是病邪排出了体外。这种方法由于现代人很难接受,所以应用的不多了,大多用温和灸代替了。
二、悬灸悬灸使用的工具是艾条。艾条也是用艾绒卷起来的,成圆柱的长条状。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灸5—10分钟,可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以红晕为度。操作方法,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
三、艾灸器灸 艾灸器又叫温灸器,也是一种温灸疗法。艾灸器是现代人通过对艾灸的研究,结合现代科技研发的更适合现代人养生保健的艾灸器具。它的优点是可以固定在身上更方便,不用刮灰更节省耗材,更加温和刺激性小,艾烟更少。现在市场多见的有铜制艾灸罐,木制的艾灸盒,还有竹子制成的。效果最好的还是铜质的比较好,在导热性,恒温性,耐用性上都更胜一筹。
四、隔物灸 隔物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又称 “间隔灸”。作为间隔的物品通常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灸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62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揉散腹部的阻滞点,治疗慢性病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