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季哪种锻炼方法比较好
冬季户外运动一、徒步也即“HIKING”,是户外运动的基本构成。亦称作远足、行山或健行,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散步,也不是体育竞赛中的竞走项目,而是指有目的的在城市的郊区、不需要登上山顶,但是登山和穿越密切相关,两种活动经常结合在一起,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长途步行。徒步,根据穿越区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城郊、乡村、山地、丛林、沙漠荒原、雪原冰川、峡谷、平原、山岭、长城、古道、草地、环湖、江河等很多分类徒步。但是徒步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城郊和乡村间进行。徒步行走不单是腿部运动,而是种全身运动,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控制节奏,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脉搏尽量不要超过120次/分钟,背部肩沉背挺,用腹部深呼吸,全脚掌触地,从脚跟到脚尖位移,什么时候都要按自己的行走节奏去走,不要时快时慢,时跑时停,尽量保持匀速。冬季户外运动二、慢跑慢跑,亦称为缓步、缓跑或缓步跑,是一种有氧运动,目的在以较慢或中等的节奏来跑完一段相对较长的距离,以达到热身或锻炼的目的。慢跑,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燃脂健美。冬季户外运动三、速降悬崖速降,在教练的指导与保护下,运用各种专业登山器材,由教练现场指导器材的使用及技术动作,在天然陡壁上凌空飞步,利用绳索由岩壁顶端下降到地面。 户外运动是现当下男女性都热衷的运动之一,通常我们所熟知的户外运动包括徒步、慢跑、速降、溯溪、攀岩等等,有很多现在甚至都发展成了极限运动。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现下最流行的户外运动,并为大家重点阐明冬季户外运动时的注意事项,只有做好完全准备才能安全有效的完成你的户外运动,不是吗?冬季户外运动四、骑自行车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或bike的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在日本称为“自耘车”;在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
二、冬天运动注意事项
1.长期开车的人。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人。身体某些关节出现了炎症的人。长期不运动的人。关节部位受过损伤的人。产后妈妈。长期坐办公室的人。这些人的关节力量普遍较差,不建议开始就做大重量的力量练习,大运动量只是雪上加霜。2.冬季天气冷,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也比较紧,猛发力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甚至骨折。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好,即使走路、慢跑也一样。3.户外使用健身器材最好避免直接跟皮肤接触。在零摄氏度以下时,当人体皮肤接触到冰冷的金属,很可能造成皮肤与金属粘连,带来伤害,所以在使用金属器械时,最好戴上手套。4.在做双杠或脚蹬器等器械时,最好戴上皮质手套或穿上胶底鞋,以免脱手或滑倒。冬天户外运动注意事项5.清晨除了血糖偏低外,人体血液粘滞,加上气温低,血管收缩等因素,空腹运动可能因低血糖和心脏疾患而瘁死,故早晨起床要舒缓,适当进餐、饮水后运动。6.运动时不宜用嘴呼吸。冬季运动应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因鼻子里有很多毛,它能滤清空气,使气管和肺部不受尘埃、病菌的侵害。
三、冬季经常锻炼的好处
1、参加冬季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能锻炼不怕严寒的坚强意志,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增强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俗话说“冬练三九”就是人们长期锻炼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2、冬季体育锻炼,可以使血液循环加速,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提高人们的御寒能力。所以坚持冬季锻炼的人,抗寒能力比一般人增强8~10倍。3、冬季锻炼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外进行,不断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人体造血机能发生明显变化,身体对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一碗药”就是这个道理。4、冬季体育锻炼,接受阳光的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仅能杀死人体皮肤、衣服上的病菌,对人体有消毒作用;还能促进身体对钙、磷的吸收作用,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尤其对正在长身体的中学生来说更为重要。据调查,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比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身高要高4~8公分。5、冬季锻炼还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增加了大脑氧气的供应量,这对消除大脑长期工作带来的疲劳,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四、冬季锻炼应适当增加运动量
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除了有益于心肺功能外,本身还可以消耗很多热量,在连续运动25分钟以上的条件下可直接动用体内的贮存脂肪作为热量来源,因此是健身和减肥不可缺少的主打锻炼内容。选择有氧运动形式的前提,一是自己真正喜欢的项目,二是有条件进行规律练习的项目。如果你喜欢滑冰,但只有条件每星期练1次,那它就只能算是一项娱乐,而起不到健身的作用。每星期3次、每次30~40分钟是保持状态或取得进步的底线。当然,如果你能够一次爬山2小时,1星期2次也可以达到锻炼目的。以运动环境区分,也可以把有氧运动分为户外与室内两种。冬季进行滑冰、跑步、爬山等在自然环境中的运动会因为气温较低而消耗掉更多的热量。但也经常因受到风雪。沙尘,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而无法正常进行,所以你要准备一个锻炼的“应急预案”,以防运动的连贯性被打断。跑步是适合冬天的运动之一,温度较低避免了夏天跑步身体大量失水的问题,而且简单易行。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冬天地面硬度增加,对下肢关节不利。跑步的首选地面是土路,其次是塑胶跑道,再其次是柏油马路,最不可取的是水泥或地砖路面。另外,要注意做好热身与放松活动,所穿着的运动鞋的质量也不可忽视。爬山比跑步多些乐趣,少些枯燥,容易坚持较长时间。但选择一条恰当的路线也不简单,因为当爬山被作为是一项锻炼而非观光游览时,它就要求你保持一定水平的心率,不能走走停停。山也不能太陡峭,以免发生危险。向上爬山时对关节的冲击力小于跑步,但关节的活动幅度较大。下山时对关节的冲击力增加须量力而行。如果一次运动后48小时下肢还不能完全恢复,就不要勉强练下一次。可以把爬山与其他有氧运动轮流进行,这样更有利于避免出现伤痛。室内的有氧运动一年四季没有什么不同,好处是不受天气影响,没有后顾之忧,缺点是少了些变化与新鲜感。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运动,要想保持或提高有氧运动能力与减肥的效果,每星期最好做一次强度练习,也就是变速练习。具体做法是:先热身10分钟,然后进行6~10次高强度与低强度的交替练习。高强度的标准按RPE(自我感觉难度等级)是正常说话很困难,但努力还能说出话来,低强度的标准是稍做努力可以说话,每次高强度练习的时间根据体能不同可以从1分钟到5分钟,低强度时间可以相同或者加倍。无论你选择哪种运动形式、哪种运动器械,原则都是一样的。提高强度的方法可以是通过加快速度,也可以是提高坡度,心率上去了,目的也就达到了。通过每周1次的变速练习,有氧运动的整体效果会显著提高,身体的代谢率也会保持与提高。2.力量练习——许多女性锻炼者对于身体肌肉成分的多少并不太关心,认为只要体重或围度达到心目中的标准,肌肉多少没关系。这种想法绝对是个误区。原因是肌肉在静止状态下比脂肪要多消耗20%的热量,这意味着肌肉多的人比体重相同。脂肪成分高的人的代谢率高得多。有些女性担心力量练习会使肌肉过分发达,影响美观。其实,这种现象的发生机会很低,因为女性体内的睾酮(男性激素)很低,所以肌肉的大幅度增长是不可能的。利用力量练习来提高代谢率的关键在于练习动作的选择。相比单关节的动作(比如肱二头肌弯举),多关节的全身运动效果要好得多。这些练习包括杠铃提铃至胸、硬拉。下蹲,甚至挺举。如果你每次进行力量练习时选择其中之一,用可以全力完成10~15次的重量做3组,再辅之以其他练习,可获得很好的效果。有研究证明,锻炼者在做了3组由提铃至胸、下蹲与卧推组成的循环练习之后,身体代谢率的提高可以保持48小时。如果你选择用循环练习的方式来练力量,需注意在练习之中不间断,把6~12个动作一气完成。比如,卧推、下蹲,哑铃侧平举。提铃至胸、仰卧起坐、肩上推。硬拉、弯举、俯身划船等。每个动作30秒,两次循环大组之间休息1~3分钟,总共可以根据体力练1~3个循环。要注意上下肢动作、单关节动作与多关节动作交替进行。
冬季运动注意别伤风感冒
冬天运动无论是选择健身房还是户外,相比夏季都更要注意伤风感冒的问题。因为在冬天温差变化较大,所以更加容易造成运动后出汗而受凉。
正确做法:
1、运动时穿的衣物要适宜
运动时衣物应选择厚薄适宜、质地轻软的衣服,不要过紧。刚开始在户外进行锻炼时,要穿多点儿;运动过程中,若要减少衣物,不要一次脱太多,最好等到身体充分发热后再逐渐减少。
2、运动后防寒保暖要做好
运动后如果出汗较多,应及时把汗擦干,换去潮湿的运动服及鞋袜等,同时应在汗湿的头发上套一顶干燥的帽子,防止热量散失过快。
另外,肢体末端及耳朵等部位的保暖也相当重要,可以采取戴手套、戴耳罩等方法。
3、运动后莫立即洗浴
运动后不要立马洗澡,运动后毛孔张开,此时就算是洗热水澡也会容易遭受风寒侵袭。而且,洗澡的过程及洗澡后也很容易保暖工作做不到位。
冬季运动注意莫运动损伤
冬季运动由于天气寒冷,人体的各器官系统会保护性收缩,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力和伸展性都会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再加上空气湿度较小,使人的身体发僵,不易舒展。如果这时在身体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突然进行超负荷运动,就特别容易造成肌肉和韧带的拉伤和撕裂。
正确做法:
1、运动前热身很有必要
运动前一般要做热身及准备工作,而冬天的热身运动更要做,且要比平常进行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使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性能慢慢地适应锻炼的需要。
一般来说,当感觉身上微微出汗说明热身已经做足,可以开始运动了。
2、运动前能量的补给
运动前除了选择舒适的衣物外,最好还要依据身体状况补充一些能量,以免运动时能量供给不足而晕倒或发生其他不适的症状。比如运动前喝点儿热牛奶或麦片,这样做不但可以补充水分、缓解饥饿感,还能起到暖身的作用。
3、运动锻炼方法要适宜
冬季寒冷,使得身体的脂肪量比其他季节都有所增长,体重和体围也会相应增加。所以,冬季运动要提高锻炼的强度和力度,增加动作的组数和次数。可是,爆发性的无氧运动很容易引起身体不适,甚至造成运动伤害。
所以,冬季运动锻炼最好还是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以改善机能,发展专项素质,消耗体脂,防止脂肪过多堆积。
4、肌肉拉伤后的应急处理
如果发生肌肉拉伤,会出现局部疼痛、压痛、肿胀、肌肉紧张、痉挛、功能障碍等现象。有些严重的伤者除有以上症状之外,还会产生皮下出血,触摸局部有凹陷及 一端异常隆起等现象,这可能是出现了肌肉断裂。
对于肌纤维部分断裂者,早期可冷敷、加压包扎,48小时后开始按摩治疗,手法一定要轻缓。对于怀疑发生肌肉完全断裂者,应在局部加压包扎,固定患肢,立即送医院确诊,必要时要接受手术治疗。
冬季运动注意学会呼吸
冬季室外干燥寒冷,运动时要注意呼吸方式,并注意呼吸的节律。鼻黏膜的血管丰富,腔道也比较弯曲,对空气有加温加湿的作用,所以最好要用鼻子呼吸。
当需要口腔辅助呼吸时不要大口喘气,可轻轻咬住牙,舌头抵住上腭,让空气从牙缝里进去,也可透过围巾或者口罩帮助呼吸。
冬季运动注意选最佳时间
冬季运动锻炼时间最好选在下午14-19点之间。一般健身爱好者有长年早起健身的习惯,但在冬天就不太适用。下午光照充足,植物在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后空气反而会比较清新。
而且,此时室外温度比较高,人体自身温度也较高,体力比较充足,很容易兴奋,很容易进入运动状态。
冬季运动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无论运动前或运动后,都应及时补充水分。冬季户外锻炼所需要的水分同夏季一样多,水可以是普通水或运动饮料等。
另外,寒冷的天气会使许多人想喝一杯热咖啡或热巧克力再出去锻炼,但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会造成人体失水。
冬季运动后切忌马上吃过热食物
运动后不宜马上吃过热的东西。因为你的身体还处于冷的状态,倘若立即吃太热的食物, 如稀饭、热牛奶、热面条等,消化道黏膜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致使微血管破裂、出血。
另外,运动后立即进食也不利于食物的彻底消化和吸收。
冬季运动注意莫选择大雾天室外运动
在大雾的时候,不仅空气中的水分多、尘土多,而且气压较低,容易造成呼吸困难,汗液也不易蒸发。所以,冬季遇到大雾天最好在室内活动。这时不妨在家里跳跳绳,虽然简单,但健身效果极佳。
1.适当热身
冬季锻炼前的热身活动是很重要的,做好热身,肌肉关节拉伤的风险会降低很多,天气寒冷,适当让身体产生热量,锻炼也能更快进入状态。
2.避开突变天气
冬季锻炼身体,选择适合的天气也很重要,特别是户外健身的时候遇上气温骤降和大风雾霾等恶劣天气就需要停止锻炼了。
3.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锻炼穿的太过单薄,容易被冻伤,建议减少锻炼前先戴上相应的防寒套装,原则上是不影响到锻炼又能保暖,当然运动后相应的防潮也要做好。
4.运动量不宜过大
冬季运动身体疲劳感会更容易产生,过度的锻炼可能起到反效果,运动量的多少,可根据个人感觉来判断。
5.保证好睡眠质量
睡眠充足可让你的身体状态更快恢复,健身过程的体力也会更加充沛,充足的睡眠还能帮你肌肉纤维更快的修复,这样锻炼效果也会更好。
6.补充好水分
冬季健身后身体消耗会更高,水分流失也更快,身体中的水分不足很容易引起口渴、饥饿、头晕等症状,所以冬季健身做好相应的水分补充是很必要的。
冬季的健身效果比别的季节更好,我们锻炼的时候还需配合好饮食,均衡的营养,这些都是让我们新陈代谢加快,骨骼变得更加强健的必要条件。
(1)运动前做足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可以升高体温,降低肌肉的粘滞度,放松肌肉,使肌肉达到运动所需的状态。不可不做准备活动直接参与大运动量活动。
(2)合理安排训练量。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不要盲目照搬他人的训练计划,有条件的可请专业指导帮助制定训练计划。
(3)正确掌握技术动作。要在完全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后再开始练习。在做较大运动量的高负荷练习时,最好有同伴在旁保护。
在发生肌肉拉伤后,会出现局部疼痛、压痛、肿胀、肌肉紧张、痉挛、功能障碍等现象。当受伤肌肉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疼痛感会加重。有些严重的伤者除有以上症状外,还会产生皮下出血,触摸局部有凹陷及一端异常隆起等现象,这可能是出现了肌肉断裂。
一旦出现肌肉拉伤,肌纤维轻度拉伤及肌肉痉挛者,可用针刺疗法治疗。肌纤维部分断裂者,早期可冷敷、加压包扎,48小时后开始按摩治疗,手法要轻缓。对于怀疑发生肌肉完全断裂者,应在局部加压包扎,固定患肢,立即送医院确诊,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
运动中的肌肉拉伤,大多是由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尤其是冬天天气寒冷,韧带、肌肉更脆、更僵一些,肌肉比较紧,如果准备活动没做好,甚至没做准备活动就立即进行猛烈的运动,就很容易受伤。这是由于肌肉没有准备好就突然受到超负荷的刺激,经常会引起肌肉拉伤。从临床观察,这个季节运动创伤更多一些。一旦出现肌肉拉伤,轻者会影响正常工作,重者需要手术治疗才能康复。有关专家提醒:冬季进行训练的人更应时时注意预防肌肉拉伤。那么,肌肉拉伤是如何造成的呢?肌肉拉伤后该如何处理呢?
运动医学指出,肌肉主动强烈的收缩或被动过度的拉长所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都称为肌肉拉伤。在体育运动中,经常会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训练水平不够,过度疲劳,错误动作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造成肌肉拉伤。其根本原因有二:一是在完成动作时,肌肉主动猛烈地收缩超过了肌肉本身的负担能力;二是由于突然被动的过度拉长,超过了肌肉的伸展性。
冬季运动锻炼,还应注意保暖防冻。晨起室外气温低,宜多穿衣,待做好预备活动,身体暖和,再脱去厚重的衣裤进行锻炼。锻炼完以后则要及时穿好衣裤,注意保温,尤其是冬泳后,宜立即用柔软、干燥的浴巾迅速擦干全身,擦红皮肤,穿衣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黄帝内经》上说,冬季3个月,宜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所以锻炼最好是在日出后。但由于工作时间限制,人们不可能都等到早晨七八点钟日出后,可在六七点钟进行,但不宜在森林中锻炼,因为此时的森林中还在大量散发二氧化碳。冬泳最好选在午饭后一小时进行,因为此时气温较高,湿度低,能使冬泳的人体温散失慢些,坚持锻炼的时间长些。
冬日运动是对付寒冷的积极措施,但应注意,冬季是一年中的闭藏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相对缓慢,阴精阳气也都处于藏伏之中,所以运动锻炼中要注意精神内守,避免阴精阳气外泄。具体方法是:一、准备活动要充分,待热后脱去一些衣服,然后加大运动量;二、不要过于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三、锻炼后,要及时擦干汗液,若内衣已潮湿,应尽快回到室内换上干燥衣服。
对于坚持冬季长跑的人,要特别注意冰雪,防止滑倒。遇冰封雪飘大雾天气,可在室内、凉台或屋檐下原地跑步,既能收到养生效果,又能避免意外。这一办法同样适用于身居闹市,无活动场地的人采用。此外,大风、大雾、大寒、冷高压的早晨,低层空气多受污染,在露天下锻炼都是不适宜的。
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骤然间剧烈长跑,必须有一断时间小跑,活动肢体和关节,待肌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通过锻炼,感到全身有劲,轻松舒畅,精神旺盛,体力和脑力功能增强,食欲、睡眠良好,说明这段时间运动是恰当的;倘若感到身体软弱无力,提不起精神,疲乏不堪,食欲减,厌恶锻炼,就要注意减少运动量,或改用另一种运动锻炼方式。
运动换气宜采取鼻吸口呼。因为鼻腔黏膜有血管和分泌液,能对吸进来的空气起加温作用,鼻腔的鼻毛和鼻分泌物能阻挡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随着运动量的增大,只靠鼻吸气感到憋气时,可用口帮助吸气,口宜半张,舌头卷起,抵住上腭,让空气从牙缝中出入。
寒冬季节,坚持室外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肌体抗寒能力。所以坚持冬练的人,很少患贫血、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俗话说得好:“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冬日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因为这时气温低,体表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的黏滞性增高,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准备活动可采用慢跑、擦面、浴鼻、拍打全身肌肉、活动胳臂和下蹲等,尤其是冬泳下水前,一定要有充分的预备活动,通过慢跑、全身按摩等方法,调动肌体各部分的机能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反应能力。
1、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冬季气温低,人体四肢受冷僵硬,致使皮肤、肌肉弹性降低。如果不充分热身激活深层肌肉、活动关节,很容易造成抽筋和受伤。同时也会降低跑步的效率,比如跑步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心慌无力、动作失调等现象。
热身可以选择动态拉伸、原地小跑等,从轻微逐渐加大到全身有微热、微汗并有轻快、灵活的感觉后,方可全力投入运动。
2、注意保暖
冬季户外跑步要注意保暖,着装可以遵循“多层”的原则。最里面穿一件排汗、速干紧身衣,一来紧身衣稳定肌肉,二来排汗速干紧身衣不会将汗附着在身体周围。如果是穿棉织品,出汗会附着在身体周围,在跑步速度慢下来或步行时,就会让人感觉到很冷。
保暖层可以选择穿一件卫衣,同样不要选用容易吸汗的纯棉材质的卫衣。
3、用鼻子呼吸
冬天气温低,跑步过程中请用鼻子呼吸,避免过冷的空气对咽喉和气管的刺激,引发感冒、咽喉不适。
4、跑步结束后尽快去寒
跑步结束后要尽快换上干燥温暖的衣服,因为跑步后出汗潮湿的衣物会增加热量的损耗,降低身上的温度,导致自身免疫力的下降,很容易生病。
冬天户外跑步还请随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立即调整速度或中断跑步,切记勉强支撑。
扩展资料:
冬天跑步的好处
1、提高睡眠质量
通过跑步,大脑的供血、供氧量可以提升25%,这样夜晚的睡眠质量也会跟着提高。
2、“通风”作用
在跑步的过程中,肺部的容量平均从5.8升上升到6.2升,同时,血液中氧气的携带量也会大大增加。
3、“泵”力大增
运动中,心脏跳动的频率和功效都大大提高,心跳、血压和血管壁的弹性也随着升高。
4、促进健康
跑步可以促进白血球和热原质的生成,它们能够消除我们体内很多病毒和细菌。
5、保持稳固
经常慢跑练习,肌腱、韧带和关节的抗损伤能力会有所加强,减少运动损伤的几率。同时,皮肤、肌肉和结缔组织也可以变得更加牢固。
6、消除紧张感
慢跑可以抑制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两种造成紧张的激素的分泌,同时可以释放让人感觉轻松的“内啡呔”。
7、保持年轻
经常运动,生长激素HGH的分泌增多并且可以延缓衰老。
8、储存能量
通过跑步,肌肉肝糖原的储存量从350克上升到600克,同时线粒体的数量也会上升。
9、塑形
跑步是减肥、塑形的好方法。通过跑步,女性体内的脂肪含量可以减少12-20%。
10、锻炼意志
长期坚持运动的人,意志品质将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疲劳恢复亦很快,能迅速恢复到平静水平。
-冬季运动
-晨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61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