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中医治疗中的一种很特殊的方式,适当的刮刮身体,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那么刮哪里可以起到这些作用呢?中医推荐3个穴位。
丰隆穴
体内湿邪过多,很容易导致喉咙之中出现浓痰,并且很多疾病也会导致喉咙之中积累大量的痰,而痰多了对于身体健康来说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就要清除这些浓痰。
刮痧就有着清除这些浓痰的功效,尤其刮丰隆穴,它一个可以轻松去除浓痰的穴位,甚至经常出现的头晕、目眩通过刮它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天枢穴
很多人都有便秘这样的情况,因为肠道刚刚苏醒,它的功能还很弱,难以将身体废弃物快速排出体外,所以就会出现便秘这样的情况,但是在刮痧时只要刮一刮天枢穴便能够很好的将这种情况消灭在萌芽之中。
因为天枢穴对于肠胃保健有着很好的效果,通过刮天枢穴能够有效的解决这种情况的出现,而天枢穴十分好寻找,因为它们就在肚脐两侧两寸的部位,所以刮痧时不要忘记这两个部位哦。
血海穴
夏季空气适度大,很容易出现湿邪入体,从而让疾病出现在身体上,人在生活中想要预防疾病就要去除身体中的这些湿邪,而通过刮痧就是这样的一个方法,其中血海穴对于去除湿邪有着良好的效果。
此外,血海穴还能够有效的缓解女性月经不调、闭经这样的情况,还可以很好的防止皮肤疾病、湿疹等情况的发生,所以在刮痧时顺带着刮一刮血海穴是十分有用的。
温馨提示:我们致力于为您的生活提供健康指导,但并不能替代医生之诊断治疗,如您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分享是一种美德,交换是一种智慧!
传播中华国粹养生,传承中医外治精髓。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5 刮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每个病症所提供的刮拭部位,当经络穴位与全息穴区结合应用时,多种全息穴区治疗部位,每次选刮1-2种即可。
6 刮痧的禁忌人群有哪些1、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否则会导致创口感染和扩散。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2、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情。
3、患有皮肤溃疡等皮肤病:因为刮痧要刮皮肤表层,若有溃疡,容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4、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由于刮痧会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应慎刮。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伤:比如手臂挫伤、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5、孕妇不宜刮痧,特别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则容易引起流产。
6、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此类人群最好不刮痧,若要刮痧也应谨慎,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手法尽量放轻。刮痧会引起局部疼痛感,刮痧后不注意避风寒会导致感冒等。
刮的顺序:脾俞、胃俞、肾俞 中脘、关元(这个两穴位用点揉的方法:用刮痧板的一角点压住穴位打圈按摩) 列缺、梁丘、足三里、三阴交应MM的要求我再上个瘦腰的图:用泻法
刮的顺序:先刮后背的穴位 从上到下 之后刮天枢 最后刮 足三里
刮痧的用具 刮痧的工具有很多,如同刮痧法一样,用具也十分简单、方便,刮痧常见的工具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刮痧板: 只要是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梳子、搪瓷杯盖等,都可以用来刮痧当然,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应使用专为刮痧制作的正规刮痧板。如选用天然水牛角为材料制成的刮痧板,水牛角刮痧板有以下特点:
1)纯天然、无副作用,光滑、美观、不易损坏等优点,更加体现了自然刮痧之法的特点,避免了其他类别器械所造成的疼痛、皮肤伤害、静电等不良反应。
2)根据人体表面生理结构特点设计,既可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体各个部位刮痧,可做为点穴、手指关节部位点按、足底穴位按摩、全身按摩等的理想保健治疗工具。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水牛角本身也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刮痧润滑剂: 在开展刮痧之前,为了有效防止划破刮拭部位的皮肤,需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如麻油、色拉油都可以作为润滑剂使用。同样也最好使用专为刮痧目的而生产的专用刮痧润滑剂。如我公司生产的刮痧油是传统刮痧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方,浓缩而成的一种刮痧专用润肤制品,除包含普通刮痧油的特性与功能外,还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润滑人体皮肤、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及增强疗效等作用,具有功效强、用量省等特点。它经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法与工艺,将数种天然植物合理的加工而成,充分考虑植物药之间君臣佐使的要求,使配方最大限度发挥润肤与增效作用,除刮痧外,还可用作按摩、拔罐、足疗、美容、护肤之佳品。可配合刮痧、拔罐、按摩、足疗时使用,亦可单独使用。刮痧方法的分类和操作方法介绍 刮痧方法的分类: 刮痧刮拭方法主要可分为刮痧法、撮痧法、挑痧法和放痧法:刮痧法: 为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刮痧部位通常多在病人背部或颈部两侧,根据病情需要,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部位。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被刮部位,并用温水洗净局部,通常采用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或特制的刮板,蘸取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既可减少刮痧时的阻力,又可避免皮肤擦伤并增强疗效),在体表特定部位反复刮动、磨擦。按手法又分为直接刮法和间接刮法。
直按刮法: 指用热毛巾擦洗被刮部位的皮肤,然后均匀涂上刮痧介质,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直到皮下出现痧痕为止。
间接刮法: 指在病人要刮拭的部位上放一层薄布类物品,然后再用刮痧工具在布上间接刮拭,此法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主要用于儿童、高热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开始出现抽搐者、年老体弱和某些皮肤病患者。
撮痧法: 根据手法又可分为挟痧法、扯痧法、挤痧法、拍痧法及点揉法;
(1)挟痧法: 又称揪痧法,在民间称之为“揪疙瘩”,是指在患者的待刮拭部位涂上刮痧介质,然后施术者五指屈曲,将中指和食指等弯曲如钩状,蘸刮痧介质后夹揪皮肤,把皮肤和肌肉挟起然后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一挟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巴巴”的声响,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遍,被挟起的部位就会出现痧痕,造成局部瘀血,使皮肤出现血痕的除痧方法。施行本法时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 揪痧疗法灵活,可根据病情选择施治部位,头痛、发热、身体乏力,自己可以给自己揪,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自我疗法。
具体方法如下:
1)患者伏案而坐或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治皮肤,揪痧者将中指和食指弯曲成钩状,蘸冷水后,用食、中两指的第二指节侧面相钳去夹揪皮肤,常发出响声,“揪疙瘩”之名即由此而来。
(2)点刺法: 针刺前挤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右手持持消毒的三棱针、缝衣针或注射针头对准被刺位迅速刺入皮肤1-2mm深出针,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其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手指或足趾末端穴位。
刮痧操作方法: 操作时手持刮痧板,蘸上润滑剂,在患者体表的被刮部位按一定方向用力均匀地进行刮拭,一般使用腕力,同时根据病人的病情及反应调整刮拭的力量,直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操作手法有平刮、竖刮、斜刮及角刮。 1)平刮: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一定方向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2)竖刮: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竖直上下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3)斜刮: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进行斜向刮拭。本法主要适用某些不能进行平、斜刮的部位而采用的手法。 4)角刮:用刮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 刮痧的补泻手法: 刮痧疗法分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补和泻是相互对立作用相反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手法,其与刮拭力量的轻重、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刮拭的长短、刮拭的方向等诸多因素有关。 (1)刮痧的补法: 1)刺激时间短、作用浅,对皮肤、肌肉、细胞有兴奋作用; 2)作用时间较长的轻刺激,能活跃器官的生理机能; 3)刮拭速度较慢; 4)选择痧痕点个数少; 5)刮拭顺经脉运行方向; 6)刮拭后加温灸; (2)刮痧的泻法: 1)刺激时间长、作用深,对皮肤、肌肉、细胞有抑制作用; 2)作用时间较短的重刺激,能抑制器官的生理机能; 3)刮拭速度较快; 4)选择痧痕点数多; 5)刮拭逆经脉运行方向; 6)刮拭后加拔罐; (3)刮痧的平补平泻法: 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有三种。 1)刮拭按压力大,速度慢; 2)刮拭按压力小,速度快; 3)刮拭按压力及速度适中; 刮痧常用的体位: 1、仰卧位:适用于头面部、颈部、胸腹部、四肢前侧的刮拭; 2、俯卧位:适用于头颈部、肩背部、腰部、四肢后侧的刮拭; 3、侧卧位:适用于头面侧部、前胸后背肋骨间隙及上下肢侧面的刮拭; 4、仰靠坐位:适用于前头、面部、颈前及上胸部的刮拭; 5、俯伏坐位:适用于后头、后项及后背的刮拭; 6、侧伏坐位:适用于侧头、面颊、颈侧及耳部的刮拭。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47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高血脂的原因,高血脂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