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荪的生长条件介绍
营养:竹荪在自然界多见于竹林内。但是竹林并不是竹荪的唯一生境,现已发现在多种阔叶树上能生长。竹荪也是一种腐生菌,其营养来自竹类或其它树木的根、叶腐烂后形成的腐殖质和其它有机物质。
温度:菌丝在4-28℃均能生长,15-22℃为最适温度,26℃以上生长缓慢,菌丝对低温有较强的抵抗力。子实体在10-15℃分化,15-28℃生长,气温达22-25℃时子实体大量成熟。28℃时菌蕾发育缓慢,35℃时停止发育。
湿度:竹荪是喜湿性菌类,通常只有当空气相对湿度达95%以上时,菌裙才能达到最大的张开度。
酸碱度:在自然界里,竹志生长处的土壤pH多在6.5以下,在竹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需要微酸性的环境。光线:菌丝生长不仅不需要光线,而且光对其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自然界里,竹荪处于竹林、草丛的荫蔽之下,若将它暴晒在阳光之下,很快就会萎缩。
二、竹荪的食疗保健作用
竹荪属于生理碱性食品,长期服用能调整中老年人体内血酸和脂肪酸的含量,有降低高血压的作用。
另外,竹荪还有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腹壁脂肪贮积的作用。云南省的苗族人民还有将竹荪和糯米一同泡水喝,用以治疗伤症、病弱和咳嗽,并有止痛、补气的作用。贵州民间还将竹荪用于治痢疾、细菌性肠炎以及白血症等。竹荪所含的多糖是具有高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在抗肿瘤、抗凝血、抗炎症、刺激免疫以及降血糖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对艾滋病也有抑制作用。短裙竹荪多糖具有一定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作用,可抑制人工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其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
另外,在中性至碱性条件下,竹荪可发挥抑菌作用,且抑菌成分对高温、高压稳定,竹荪对食品防腐有奇效,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因此在煮熟的菜肴中,加入竹荪,便可保存较长时间而不致于腐败变质。
三、竹荪的栽培技术要点
1、栽培季节。一般分春、秋两季。我国南北气温不同,具体掌握两点:一是播种期气温不超过28℃,适于菌丝生长发育;二是播种后2-3个月菌蕾发育期,气温不低于10℃,使菌蕾健康发育成子实体。南方诸省竹荪套种作物,通常为春播,“惊蛰”开始堆料播种,“清明”开始套种农作物;北方适当推迟。
2、场地整理。菇床先开好排水沟,床宽1米,长度视场地而定,一般以10一15米为好。床与床之间设人行通道,宽20一30厘米,床面“龟背形”,距离畦沟25-35厘米,防止积水。
3、播种方法。竹荪播种采取一层料、一层种,菌种点播与撒播均可。每米2培养料10公斤,菌种5瓶,做到一边堆料,一边播种。
4、复土盖物。堆料播种后,在畦床表面复盖一层3厘米厚的腐殖土,腐殖土的含水量以18%为宜。复土后再用竹叶或芦苇切成小段,铺盖表面,并在畦床上罩好薄膜,防止雨水淋浸。
5、套种作物。在竹荪床旁边套种黄豆、脾豆、高粱、玉米、辣椒和黄瓜等高秆或蔓藤作物。当竹荪播种复土后15一20天,就可在畦旁挖穴播种农作物种子,按间隔50-60厘米套种一棵。
6、田间管理。播种后,正常温度培育25-33天,菌丝爬上料面,可把盖膜揭开,用芒箕或茅草等扦插在畦床上遮阳,有利于小菇蕾形成。菌丝经过培养不断增殖,吸收大量养分后形成菌索,并爬上料面,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很快转为菇蕾,并破口抽柄形成子实体。出菇期培养基含水量以60%为宜,复土含水量不低于2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为好。姑蕾生长期,必须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相对湿度不低于90%。菇蕾膨大逐渐出现顶端凸起,继之在短时间内破口,尽快抽柄撒裙。竹荪栽培十分讲究喷水,具体要求“四看”即一看盖面物。竹叶或秆草变干时,就要喷水;二看复土。复土发白,要多喷、勤喷;三看菌蕾。菌蕾小,轻喷、雾喷;菌蕾大多喷、重喷;四看天气。晴天、干燥天蒸发量大,多喷、阴雨天不喷。这样才确保长好蕾,出好菇,朵形美。
四、竹荪的食用做法推荐
竹荪母鸡汤
这倒真是再简单不过的菜了,只要原料够好——真正的土养的老母鸡,而且不要超过三斤的那种。将土养老母鸡去毛、淘尽内脏、减去鸡屁股并洗净鸡身后,先烧滚一过水,将老母鸡整个儿地浸在滚水中焯去血腥气,捞出后冲一下。砂锅中一次性加满水,放入老母鸡,加拍松的生姜块一个、料酒一小勺,先大火烧开后,用小火慢慢炖。炖鸡时,为了防止汤水溢出,可以在砂锅上架两根竹筷,再盖上锅盖。大约三小时后,鸡汤已经呈现金黄色。这时可以将已经用水发过的竹荪切段,投入鸡汤中,再炖,等竹荪充分浸润了鸡汤的味道后,根据个人口味加盐,关火,撒一点点葱花增香,就可上桌了。
要点:给鸡焯水时不要弄破鸡皮;水发竹荪要多浸泡一会儿,才会去除那股怪味儿,竹荪不要放多,否则会夺鸡汤的鲜味;如果老母鸡肚子里油很多,要挖出来扔掉一点,尤其是在夏天对于喜欢清淡的人来讲。
竹荪红螺汤
功效:养肝明目,温中补肾。
用料:红螺肉400克,豌豆苗50克,竹荪10克,料酒、精盐、味精、葱段各适量。
制法:将红螺肉洗净切片,放沸水锅中焯透捞出。竹荪用清水泡软,洗去泥沙,切去两头,再用清水漂洗成白色时捞出,切成段。豌豆苗去杂洗净。坐锅加清水,放入竹荪、料酒、精盐、螺片,烧煮开后放入豆苗、葱段,略煮片刻,加味精起锅。
用法:每周1~2剂,分数次服用,用量不限。
注释:红螺肉含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性味甘凉,具有清热明目的作用。配以山珍之品竹荪,不仅味鲜美,而且有较高营养价值。
适应症:脾胃虚弱,神经衰弱,视物不清等症。
类别:药膳
竹荪烩鸡腰
特点:1、竹荪,是云南名贵野生食用菌,素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等美称。初时菌体呈卵球形,白色或淡紫褐色,成熟时包被破裂,伸出笔状孢托。菌盖钟形,有显着网络,顶端平、有孔口,上有暗绿色粘液状微臭的孢体。菌幕白色,似如长裙。生长在湿热地区的竹林落叶层下,常于夏秋季节采摘食用。
2.竹荪,色泽洁白,口感软脆,鲜美清香,富含营养。据测定,干品含粗蛋白质15~22.2%,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以及16种氨基酸,其中的谷氨酸达1.7%。谷氨酸是味精的主要成份,这是竹荪味道鲜美的原因。竹荪食法多样,更宜于做汤。竹荪烩鸡腰,色泽协调,鸡腰肥烂,竹荪脆嫩,清淡适口。是云南高级筵席汤菜之一。
原料:鸡腰200克,精盐8克,云腿30克,味精2克,胡萝卜30克,胡椒
粉1克,干竹荪30克,鸡清汤500克,蒸蛋黄糕30克,芝麻油5克,莴笋30克。
制作过程:
1.干竹荪用凉水涨发,淘洗干净,再用凉水发透,捞入热水锅中氽后,取出改刀。胡萝卜、莴笋分别在热水锅中焯熟,过凉,切成象眼块。云腿、蒸蛋黄糕切片。
2.鸡腰清洗干净,用鸡清汤氽熟,捞入冷水中过凉。用刀从鸡腰中间划一道口,撕去薄膜,沿刀日再平片为两半,入碗,加鸡清汤100克,盐2克,上笼蒸10分钟。3.炒锅置旺火,注入鸡清汤400克,依次下云腿、蒸蛋黄糕、胡萝卜、莴笋,烧开后撇去浮沫,将竹荪挤去水分放入,加盐6克、味精、胡椒粉调味,起锅入汤碗,将蒸好的鸡腰连汁倒入,淋上芝麻油即成。工艺关键:竹荪用凉水泡约2~3小时,胀透后,用清水反复洗净泥沙和杂质,即可用凉水泡上待用。
竹荪的食用方法有:竹荪排骨汤、玉带竹荪鸡汤等。
首先把竹荪和枸杞处理好之后放到水中浸泡,把丝瓜去掉皮后切成长片备用。
然后往锅中倒入适量的水,把准备好的鸡架放到锅里面,等到水沸腾以后,换成小火煮半个小时左右。此时放入准备好的竹荪和丝瓜,等到变软后,加入枸杞,最后撒上盐即可。
竹荪营养丰富,风味浓郁,味道鲜美。被称为山珍海味之花。真菌之花;女王,已被列为草药八珍。一个。那么竹荪的功能和食用方法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会介绍给你。
竹荪的功效与作用
保护肝脏
竹荪能抑制腹壁脂肪堆积,减少肝脏脂肪堆积。能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受损肝细胞,增强肝功能,预防脂肪肝、肝硬化、肝炎等常见病。
2.抗癌
竹荪竹荪含有多种酶和大分子多糖,其中大部分是杂多糖,可以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抵抗力。因此,竹荪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癌症患者可以食用。
3.健脑益智
竹荪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一些无机盐和碳水化合物。它能滋养强壮身体,促进脑细胞发育,提高记忆力,增强大脑供氧能力,明显改善大脑功能。
保护皮肤
竹荪对改善皮肤老化有很好的效果。由于竹荪含有多种氨基酸,对皮肤有很好的营养和保湿作用。它不仅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能使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为组织细胞释放更多的氧气。
5.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人们平时多吃竹荪,可以使身体吸收丰富的营养,增强体质,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此外,它还含有多种天然抗癌成分,能够抑制人体组织细胞的癌变,防止人体内各种致癌物的产生。
如何吃竹子晒太阳
1.竹荪酒
竹荪酒是在五粮液的基础上,用竹荪和猕猴桃的发酵液勾兑而成的香菇风味酒。
2.竹荪提取物
竹荪提取物是一种纯真菌调味料。不同于传统的味精和鸡精,它以化学物质和动物性成分为主要原料,提取本土真菌的风味为主要原料,彻底摆脱了工业污染和动物性疾病的威胁。它给传统调味品带来了一场新鲜健康的革命。
3.竹荪茶
竹笋茶由竹荪、藏茶、黄精和苋菜组成。适合人群:高原旅游、办公疲劳、大鱼大肉人群。
以上是关于竹荪功效和吃法的知识。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营养分析:
1.竹荪含有丰富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
2.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主治肺虚热咳、喉炎、痢疾、白带、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
3.竹荪的有效成分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
4.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从而产生降血压、降血脂和减肥的效果;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肥胖、脑力工作者、失眠、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患者、免疫力低下、肿瘤患者可以常食;
2. 竹荪性凉,脾胃虚寒之人不要吃得太多。
刚长出竹蛋的竹荪是最漂亮的,像一亭亭玉立的少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34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