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过多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人们在生活中如果饮食不当或者在紧张等情绪下很容易会出现胃酸过多的情况,另外患有肠胃疾病的人也很容易会出现胃酸过多的症状。胃酸过多常会导致反酸、呕吐或烧心等症状,导致人体不适。那出现胃酸过多胃痛的症状该怎么办呢?
1、鸡蛋壳甘草汤
材料:鸡蛋壳100克,甘草30克。
用法:将鸡蛋壳洗净后焙干,和甘草一起研磨成极细粉末,将二者混匀后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3-5克,每日3次,以温开水送服。
作用:鸡蛋壳含有大量的碳酸钙,还含有碳酸镁、磷酸钙、胶质等物质,有较强的综合胃酸的作用;甘草又能缓急止痛,使用本方有较好的制酸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之人出现饭后吐酸水、烧心胃痛等不适。
注意事项:研磨的颗粒要尽量精细,以免食入后损伤胃黏膜,同时注意患有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在出血期间最好不要使用本方,以免加重出血症状。
2、嚼食花生仁
花生仁经过胃蠕动搅拌成糊状,其油脂会附着在胃黏膜上,既可以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还能是胃酸分泌减少,特别适合于因胃酸多引起的胃炎、轻度溃疡等患者食用。
用法:用生花生仁,饭前空腹是服用,每次嚼食12粒左右,每日2次,可以使胃酸分泌显著减少,改善胃部烧灼疼痛不适症状。
3、红枣姜末
用干红枣10-12枚,去核后烧至半焦状,加入生姜末60克,一起放入汤锅中,加水450毫升煎煮,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不适。
4、元胡陈皮散
材料:元胡30克,陈皮6克。
做法:用醋适量,将元胡炒成黄色,然后与陈皮一起研磨成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2-3克,每日3次,以温开水送服。
功效:元胡的止痛效果非常好,痛陈皮一起服用可以用来改善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不适等症状。
5、注意事项
含有气泡的碳酸汽水是属于碱性溶液,因此有的人就会认为胃酸过多胃痛的时候喝点汽水综合胃酸就好了。然而这种方法只能中和胃酸起到暂时止痛的作用,但是同时产生的碳酸气体会更加刺激胃壁,进而有导致大量胃酸的分泌,胃又痛起来。这种只解一时止痛,却产生恶性循环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1)一天三顿要定时定量,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后严格遵守。
(2)建议少吃多餐,如果还没到正餐时间,可以补充一些食物,但不宜过多,一定要记住这不是正餐,正餐还是要按正常来吃。食物以软、松为主,一些比较韧性、爽口的东西不宜多吃,因为这些东西最难消化。零食可刺激胃酸增加,不易过饱,以免刺激胃窦引起胃酸分泌增多。
(3)入睡前两三个小时都最好不要吃东西,否则容易影响入睡,如果觉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4)戒烟、酒、咖啡、浓茶、碳酸性饮品(汽水)、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都是最伤胃的。胃的脾性喜燥恶寒,因而冷饮和雪糕也必须要戒,食物以热为好。胃喜燥恶寒,除了冰的东西以外,其他寒凉的食物像绿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5)蔬菜水果类的食物是人体不能缺乏的,所以应该足量。但最好煮得软一点再吃,这样胃会好受一点。菜和果皮的纤维比较多,可以适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
(6)非急性情况下,不提倡吃药,因为长期吃药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愈。如果需要,提倡去看中医,中医的良方对于养胃特别有效。
(7)建议吃弱碱性的食物,弱碱性的食物可以中和多余的胃酸,比如:豆腐、豌豆、大豆、绿豆、油菜、芹菜、番薯、莲藕、洋葱、茄子,南瓜、黄瓜、蘑菇、萝卜等。
(8)宜食低脂、低糖食物,而高脂和甜食均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避免摄入刺激胃酸增加的调味品,如辣椒、咖啡、芥末等。
(9)宜食含碱成分的食物,如乳类、血、酱油,菠菜、油菜、关头卷心菜等新鲜蔬菜与水果,而少食含酸的食物。多吃碱性食物如苏打饼干,焦面包,多饮红茶。严重的胃酸过多症,可用生姜和普洱茶一起煮,喝汤。
病情分析:俗语“烧心”其实是“烧胃”也就是胃酸过多了,一般服用小苏打或胃舒平,它们均可以降低胃酸的浓度,但一旦并发有胃溃疡或胃穿孔症状,那么用小苏打就不合适了,因为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刺激胃粘膜,反而使胃酸分泌更多;气体的存在也有加剧胃穿孔的危险.氢氧化铝一来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来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氯化铝,治疗效果好一些。 意见建议:饮食要求有以下几点: 1、减少胃酸和粗糙食物对病变部位的不良刺激。 2、避免吃刺激性及促进胃液分泌的食物,如多纤维的芹菜、韭菜、黄豆芽、海带以及肉汤、鱼汤、浓缩果汁、辣椒、芥末、烈性酒等,酸的水果如草莓、红果等也不宜食用。此外,甜食、红薯也要尽量少食。 3、避免吃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饭菜要软、烂、容易消化,以减轻胃的负担。 4、进食定时定量,必需时少食多餐。这可减少游离胃酸,减轻对胃的腐蚀。另外,进食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5、夜晚经常胃痛或烧灼不适,睡前可喝些温热牛奶、豆浆或粳米粥等。此外,苏打饼干、烤馒头片对减少胃液分泌、中和胃酸也有一定益处,病人可适当多吃一些。 6、日常膳食富含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植物脂肪。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30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