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一种出现在孕妇和产妇身上的危险疾病,它严重威胁着孕妇和产妇的生命。妊娠合并心脏病有两种,一种是先天性的心脏引起的,它在妊娠前就存在,还有一种是由于妊娠诱发的心脏病。那么,妊娠合并心脏病怎么护理才能减少对胎儿的危害?
1、妊娠合并心脏病
一、胚胎各期对致畸药物的反应
胚胎早期(着床前期):此期药物对孕体的发育毒性影响是“全或无”。
胚胎期(器官形成期):此期为致畸高危期。
二、用药基本原则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不要延误用药
尽量避免孕早期用药
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
新药和老药同样有效时应选用老药
三、妊娠合并心脏病常用药物
(一)利尿剂
速尿(呋塞米):可作为多数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选。
利尿酸钠:与速尿同属高效利尿剂,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但副反应较速尿严重。
(二)抗凝剂
低分子肝素:对胎儿无影响
香豆素类(代表药物-华法林):早孕期大剂量应用有致畸作用
(三)血管扩张剂
肺血管扩张剂有助于降低肺动脉压,减少右向左分流,但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对于血液动力学平稳的患者来说,不推荐常规使用血管扩张剂等能干扰患者血液动力学平稳的药物。
西地那非:为5型磷酸二酯酶(PDE-5)的选择性抑制剂。12.5-25mgQ8h-Q6h口服。
(四)抗生素
分娩前若无感染不常规使用抗生素,分娩后常规使用以预防感染。
可选用(B类):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等。
慎用(C类):氯霉素类及喹诺酮类。
禁用(D类):氨基糖甙类及四环素类。
(五)缩宫素
缩宫素对先心病患者会产生更为严重血流动力学影响,发生心肺功能衰竭、肺动脉高压危象等风险。应谨慎。
(六)强心剂
洋地黄制剂:
不主张对妊娠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洋地黄。
早期心力衰竭者,可给予快速洋地黄制剂。
不主张用饱和量,以备随孕周增加、心衰加重时抢救用药,病情好转即停药。
(七)镇静剂
首选地西泮(安定)
产褥期慎用杜冷丁
围生期心肌病禁用吗啡
(八)降压药
选择原则:对胎儿无毒性,不影响心排出量i肾血浆流量及子宫胎盘灌注量,不致血压急剧下降或卞降过低
妊娠期可用:硫酸镁,酚妥拉明,拉贝洛尔
慎用:硝普钠:
禁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类药物
(九)抗心律失常药物
孕期可安全使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普萘洛尔(心得安),维拉帕米(异搏定),地高辛。
孕期可谨慎使用:奎尼丁,β受体阻断剂
孕期避免使用:苯妥英钠: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2、过期妊娠的危害
1、也许会造成宝宝缺氧:
过期妊娠,因为时间长了以后胎盘会老化,胎盘功能也会开始衰退,所以造成了胎盘供给胎儿的氧气量对比以前就会减少很多,所以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会造成胎儿缺氧,严重时还会导致宝宝在宫内死亡。就算是以后宝宝顺利地来到这个世上,其健康状况也比正常分娩儿差,有很大的可能会由于脱水、贫血、肺部感染等而夭折。
2、羊水量减少:
妊娠时,子宫内充满羊水,宝宝的生活环境都是在羊水里面的,所以羊水是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羊水量比较适宜的话是妊娠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判断方式。妊娠时间延长,超过42周后,羊水量就会慢慢开始变少,到后来就会不足100毫升。羊水过少对于以后生产的时候是非常不好的,会造成宫口开张缓慢,第一产程时间延长。
3、胎儿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原因在于胎盘老化,功能低下,胎儿从胎盘中获得的营养物质跟以前相比就会变得很少,有时候还会变得营养不良。胎儿表现出皮下脂肪过少,皮肤有皱褶,头发与指甲较长,看起来跟同龄人相比会有些老。因为营养不足,妊娠时间虽较正常长,但体重不会增加,有时候还会降低。
4、手术分娩可能性增加:
过期妊娠时,因为孩子整个状况不是很好,胎儿颅骨又较硬,骨缝变窄,所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胎头不变形以适应产道,那么就比较容易出现事故。所以一定要依靠手术的帮助,统计显示手术者达63.8%。
5、新生儿并发症增加:
据临床资料统计,过期妊娠所生的新生儿,跟同时出生的正常分娩的孩子相比较,会更加容易生病,像是刚刚出生的宝宝颅内出血发生率可高达2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达37%。其中如酸中毒等发生率也会有所提高。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可使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什么是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产科合并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三位原因,占非直接产科死因中的第一位,发病率为1 %- 4%。心脏病女性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危险主要是循环血量的增加,使得心脏负荷不了,导致心脏代偿失调(即为心输出量不能满足人体代谢需要),从而威胁到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原因
目前,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是患有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脏代偿失调的准妈妈,可因长期慢性缺氧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也可因缺氧引起子宫收缩,发生早产。
按照妊娠合并各种心脏病的发病率不同,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依次排列如下:
1、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约占65%-80%)
风湿性心脏病以二尖瓣狭窄最多见,约占其中2/3-3/4,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之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近年逐渐减少。
2、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约占20%-35%)
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能够成功妊娠的先心病育龄女性越来越多,因此妊娠合并先心病的患病率逐渐上升。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以往无心脏病病史及体征,突然发生以左心衰竭为主的全心衰竭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
4、围产期心肌病
只发生于妊娠晚期至产后6个月的扩张性心肌病。其特征为既往无心血管疾病病史的孕妇,出现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5、心肌炎
为心肌本身局部病变或弥漫性炎性病变,可发生于妊娠任何阶段,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
6、其他类型
如贫血性心脏病、梅毒心脏病以及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
由于胎儿生长发育以及母体循环、呼吸系统工作量加重,均使氧消耗量不断增加,至分娩时达高峰(比未妊娠时增长20%)。妊娠期全身含水量逐渐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子宫逐渐增大,压迫下腔静脉,使下腔静脉压上升;加上重力的缘故,大多数孕妇的小腿及脚踝处发生水肿。妊娠晚期,子宫明显增大,致横隔抬高,心脏呈横位,血管屈曲,右心室压力升高等,以上变化都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症状
心力衰竭早期表现
1、轻微时的表现为:活动即有心慌、胸闷、气短,脉搏在110次/分以上,呼吸在24次/分以上及肺底部可听到少量持续性湿啰音等。
2、较严重时表现为:咳嗽、咯血及粉红色泡沫样痰(其内可找到心衰细胞)、唇面发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明显浮肿、静卧休息时呼吸脉搏仍快、肺底部有持续性湿啰音及肝脾肿大、压痛等。
3、严重时表现为:端坐呼吸、口周颜面发绀更重、心动过速或心房纤颤等。
4、栓塞
妊娠期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上心脏病伴有的静脉压增高及静脉血液郁滞,易于并发栓塞症。血栓可能来自盆腔,引起肺栓塞,使肺循环压力增高,从而激发肺水肿,或使左至右分流逆转为右至左分流。若为左右心腔交通的先心病,则血栓可能通过缺损而造成周围动脉栓塞。
5、感染性心内膜炎
无论风心病或先心病均可因菌血症而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不及时控制可促发心力衰竭而致死。
6、心力衰竭
心脏病患者若原来心功能已受损或勉强代偿,可因妊娠而进一步心功能代偿不全。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可以让孕妇更好的诊断妊娠合并心脏病,而且还能及时治疗妊娠合并心脏病,避免对孕妇的影响。
妊娠合并心脏病诊断
由于正常妊娠的生理性变化,可以表现为一些和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如心悸、气短、踝部水肿、乏力、心动过速等。且心脏检查时可能会有出现轻度扩大、心脏杂音。妊娠还可使原有心脏病的某些体征发生变化,增加心脏病的诊断难度。
妊娠期合并心脏病诊断依据:
1、过往病史
妊娠前有心悸、气短、心力衰竭史,或曾有风湿热病史;体检、X线、心电图检查曾被诊断有器质性心脏病。
2、临床症状
(1)有劳力性呼吸困难,经常性夜间端坐呼吸、咯血,经常性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
(2)有发绀、杵状指、持续性颈静脉怒张。
3、心电图检查:有严重的心率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情况。
4、X线检查:显示心脏显著扩大,尤其个别心腔扩大。
5、B超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肌肥厚、瓣膜运动异常,心内结构畸形。
心脏病孕妇心脏功能分级
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依据患者生活能力状况,将心脏病孕妇心脏功能能够分为4级:
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II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活动后心肌、轻度气短、休息时无症状。
III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不适,轻微日常工作即感不适、心肌、呼吸困难、或既往有心理衰竭史者。
IV级:一般体力活动严重受限制,不能进行人和体力活动,休息时有心肌、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的表现。
其中,心脏功能I-II级,既往无心力衰竭史,也没有其他并发症者的可以妊娠。心脏功能III-IV级,既往有心力衰竭史,有心脏疾病病史者,妊娠期极易发生心力衰竭,不宜妊娠。
妊娠合并心脏病怎么办
心脏病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力衰竭。对于有心脏病的育龄妇女,要求做到孕前咨询,以明确心脏病的类型、程度、心脏功能状态,并确定能否妊娠。妊娠者应从妊娠早期开始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1、妊娠期
(1)决定是否继续妊娠:凡不宜妊娠的心脏病孕妇,应选择治疗性人工流产。
(2)定期产检:能及早发现心衰的早期征象。妊娠20周前,应每2周产检一次。妊娠20周后,应每周产检一次。如发现早期心力衰竭征象,应立即住院。孕期顺利者,也应在36-38周提前住院待产。
(3)防治心力衰竭
A、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每日至少10小时睡眠,避免过劳和情绪激动。
B、饮食:要限制过度加强营养而导致体重过度增长。
C、预防和治疗引起心力衰竭的诱因: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纠正贫血,治疗心律失常,防治妊娠高血压疾病。
D、动态观察心脏功能:定期进行B超心动图检查,判断随孕周增加的心脏功能变化。
2、分娩期
心脏病孕妇的分娩方式,主要取决于心脏功能状态及产科情况,应提前选择好适宜的分娩方式。需注意的是,无论哪种分娩方式均不推荐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阴道分娩
经阴道分娩在大多数病例中具有可行性,心脏功能I-Ⅱ级者,如果没有产科并发症,原则上可经阴道分娩。
(2)剖宫产
心脏病妊娠需剖腹产的指征是:产科指征如前置胎盘或胎儿出现异常、主动脉根部扩张的Marfan综合征、有夹层危险的主动脉瘤、需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情况(取决于胎儿的孕周)、心脏功能Ⅲ~Ⅳ级、活动性风湿热、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主动脉缩窄等情况应选择剖官产。术前、术中和术后心脏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术后抗感染等均是保证手术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3、产褥期
原则——预防感染、哺乳问题和避孕等。
(1)密切监护:产后需密切监护最初的24 -48 h,因为此时仍是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时期,差幅需充分休息并密切监护,如有严重心脏病者需监护更长的时间。
(2)预防产后并发症:产后出血、肺水肿、血栓栓塞是严重的并发症,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应重点预防。一旦发现出血量较大就应积极处理,如果需要可用止血药、血制品或血浆,必要时切除子宫。
(3)心脏功能Ⅲ级以上的产妇,产后不授乳。对不宜再生育者,应劝其在产后1周左右行结扎手术。
(4)个体化心理护理: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新妈妈特别是早产儿产妇容易出现焦虑状态,此时医护人员应帮助产妇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指导产妇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同时知道家人应多多陪伴产妇,帮助调节产妇情绪。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1、一般处理
(1)加强产前检查,孕早期每2周至少由产科和内科医师检查1次,孕5个月后每周检查1次。密切观察心功能和各种症状,及时纠正各种心力衰竭诱因如贫血、上呼吸道感染、维生素缺乏、妊高征等,如发现心力衰竭早期征象,及时住院观察治疗。
(2)注意休息,减少体力活动,避免情绪激动,每天保证10~12h睡眠。宜取左侧卧位,避免仰卧,以促进血液回流、增加心排血量。
(3)增加营养,但避免体重增长过快,每周不超过0.5kg,整个孕期不超过10~12kg。饮食中富含多种维生素、优质蛋白、食物铁,孕4月起限制钠盐摄入,每天不超过4~5g,减少水钠潴留。除饮食外还需服用铁剂,防止妊娠生理性贫血。
(4)妊娠后期孕妇仰卧时,下腔静脉受压迫,造成孕妇站立时下肢静脉回流困难,减少心输出量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尤其是严重二尖瓣、主动脉瓣狭窄的孕妇。可让孕妇穿着弹性长袜,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第一产程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左侧半卧位以减轻心脏负担,以防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环境宁静舒适。
(2)专人陪伴护理,给予安慰及鼓励,消除其紧张情绪,可按医嘱给予度冷丁等镇静剂,以保证情绪的稳定。
(3)持续氧气吸入,以防母儿缺氧状态,并有助于提供安全感。
(4)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充分利用产程图进行产程的监护及母儿情况监测,每15分钟测一次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尤其注意在宫缩时对心脏功能的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心衰的先兆症状。
(5)预防感染,给予应用抗生素,以防创伤感染诱发亚急性心内膜炎。
第二产程护理:
(1)严密观察心脏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心衰的先兆症状,积极控制。
(2)宫口开全后,尽量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与减少产妇屏气用力,及时手术助娩,减轻心脏负荷,同时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
(3)疼痛会增加心血管的压力,因此应始终陪伴孕妇,宫缩时指导孕妇作深呼吸或作腹部按摩张口哈气等以协助孕妇减轻疼痛。
(4)胎儿娩出后立即在腹部放置1kg的砂袋,避免因子宫收缩及腹压骤减血液突然向内脏血管回流而致回心血量急剧减少诱发心力衰竭。并按医嘱立即注射镇静剂(度冷丁或吗啡)使产妇很好休息。
第三产程护理:
(1)为避免有力的子宫收缩而致回心血量增加,除有产后大出血外,尽量不用子宫收缩剂,必要时可用少量缩宫素肌肉注射,但禁用麦角新碱。
(2)若发生产后出血,可遵医嘱输血、输液,并严格控制输液输血的速度。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影响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孕妇的危害
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均可能使患有心脏病的女性心脏负担加重从而诱发心力衰竭,从而造成孕产妇死亡。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危害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心脏功能等有关。
1、病情较轻、代偿机能良好的准妈妈,胎儿相对安全,剖宫产机会多。
2、妊娠后心脏功能恶化者,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围产儿的死亡率是正常妊娠的2-3倍。
3、药物影响:某些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对胎儿也存在潜在的毒性反应,如地高辛可自由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
4、心脏病遗传:多数先天性心脏病为多基因遗传,双亲任何一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后代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机型的发生机会较对照组增加5倍,如室间隔缺损、肥厚型心肌病等具有较高遗传性。
妊娠合并心脏病食疗
患有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准妈妈应选择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等易消化食物,要注意保证饮食的低盐、低脂,多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不可一次进食太多,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建议准妈妈在整个孕期体重增加最好不超过10千克,以减少心脏负担。另外,在孕16周以后,每日的食盐摄入量约在4~5克。多吃蔬菜水果,以防止发生便秘。
妊娠合并心脏病忌吃
1、控制食盐量
患有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准妈妈应忌食含盐份高的食物,如:
(1)调味品—食盐、酱油、味精、乌醋、蕃茄酱等。
(2)腌制品—泡菜、酱菜、豆腐乳、卤味等。
(3)腊味—香肠、火腿、腊肉等。
(4)罐头—蔬菜罐、肉罐等。
(5)其他—速食面、咸面包、多量之芹菜汁、胡萝卜汁等。
2、限制脂肪量和胆固醇量
每日膳食中,尽量避免食用含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肥肉、肝、肾、脑、肺、蛋黄、鱼子等。以食用植物油及豆制品为宜。但植物油也不可过多,因过多的植物油也会促使患者肥胖。
3、忌食刺激性食物
饮食中尽量少用生姜、辣椒、胡椒面等辛辣调味品,严禁吸烟、饮酒,去掉喝浓茶、浓咖啡等不良嗜好。
妊娠合并心脏病食谱
冠心三和泥
原料:玉米500克,黄豆250克,芝麻200克,白糖100克。
做法:将玉米、黄豆、芝麻分别炒香(熟),研成细末,混入白糖拌匀,用沸水冲服,每次50~80克,1日1~2次。
功效:此方有养心神、降血脂、补肝肾、健脾胃之功效。
莲心神饮
原料:莲心3克,茯神5克,桂枝3克,白术5克,生甘草3克。
做法:将上药切碎开水浸泡代茶饮用,每剂泡20分钟后徐徐饮用,次数不拘。
功效:此方有清心安神、降压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悸怔忡、头晕目眩、心胸烦闷、气短乏力等症。
参苓鸡蛋羹
原料:人参10克,茯苓30克,生姜3片,酸枣仁10克,鸡蛋2只。
做法:先将人参、生姜切成薄片、茯苓研粉,锅内放清水加人参、生姜、酸枣仁水煎20分钟后,滤去药渣留汁,加入茯苓和水适量搅匀,再将鸡蛋打入稍煮一会即可食用。
功效:此羹具有安心神、益气血、补虚弱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血不足、气血虚弱、四肢酸软、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等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29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16岁女学生醉酒而亡,参与者被判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