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感冒按什么穴位

佚名 2023-07-26 12:28:26

感冒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了,很多人平时往往稍不注意就会患上感冒,而出现感冒症状之后不少人都会选择按摩的方式来缓解感冒症状,但是大多数人又不知道感冒要按摩哪里。那么感冒按摩需要按什么穴位?感冒按摩什么穴位好得快?

1、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与耳垂平行位置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处。

手法:张开双手,用两手的大拇指指腹放在风池穴处,其余的手指紧贴枕后部,用力按揉使风池穴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宜。

功效:风池穴能够帮助祛风,所谓的感冒也叫“伤风”,按揉风池穴对于感冒大有裨益。

2、合谷穴

位置: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五指并拢之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的最高点处。左右手各有一个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点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

3、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缘的中点处,微笑的时候鼻子与嘴唇的外侧自然形成的浅沟交点处。

手法:用食指的指腹对迎香穴进行按压2分钟左右即可,力度以稍微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清热散风,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4、印堂穴

位置:印堂穴位于额头两眉头连线的重点位置。

手法:用中指或者是食指的指腹进行按揉即可。

功效:能够帮助通鼻开窍,适用于因为感冒导致的头昏、鼻塞等不适症状。

5、涌泉穴

位置: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对涌泉穴进行点按即可。力度以感到微微的酸胀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散热生气,对感冒引起的身体乏力、鼻塞、口干等症状有缓解效果。

6、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较大骨头的下缘部位。

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对大椎穴进行用力按压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够帮助防止感冒,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发热或者是高热不退。

7、怎么预防感冒

一、加强自我防护。

特别是在流感季节要减少到人群多的地方,如果有需要的话最好是带上口罩。学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饭前便后洗手,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二、经常用冷水洗脸。

秋冬季很多人认为用温热水洗脸洗后人更舒服。事实上适当的用冷水洗脸更具有增强抗寒能力,同时还具有促进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减少分泌物的作用。因此建议在身体许可的条件下适当的用冷水洗脸。

三、经常用热水泡脚。

用热水泡脚不仅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其还有助眠,促进经络协调,提高身体免疫力等作用。因此如果可经常用热水泡脚。

四、按摩鼻沟。

特别是偶感感冒之后可用两手对搓,掌心预热之后用手按摩迎香穴使其产生发酸的感觉,这个动作不仅能防治感冒,同时还能减轻感冒引起的鼻塞等问题呢?

五、做好家庭预防。

如果家里有一个人感冒了,就要避免相互传染了。比如说不要太亲近了,保持空气的清新度,注意每天开窗换气。这里提醒一下在流感季节尽量不要与家人同用一套洗浴用品。在就餐的时候最好有公共的餐具。

六、合理饮食。

在流感季节要适当的多吃一些如大蒜,生姜,食醋等一些具有预防感冒的作用的食物。同时还要增加流质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补充水份。

七、用盐水漱口。

研究发现经常用盐水漱口可将口腔中残留的一些细菌清除掉,减少感冒菌的发作。

八、药物预防。

研究发现临床上有一些可预防感冒的药物可帮助预防感冒。因此对于那些体质较弱,容易感冒的人群可适当的备着点。

感冒有哪些治疗穴位?

按穴位防感冒:常用穴有:合谷(别名虎口,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二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最高处)。太阳(位于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之中点外开一寸处)、水沟(别名人中,位于鼻唇沟上1/3处)、风府(位于项后正中线,入发际一寸处)、风池(颈后枕骨下,与乳突下缘相平,大筋外侧凹陷处)。上述穴位每日按摩2次,每次每个穴位按摩40下以上。如在感冒流行季节,可增加按摩次数或每个穴位按摩60下以上;按摩完上述穴位后,再用双手拇指擦鼻翼30次。

治感冒的穴位有哪些?

下面几个穴位是预防感冒的。点按方法是: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钟。祝你健康!!!
防止伤风感冒的“喷嚏三动作”是经络大师蔡洪光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预防感冒的推揉方法,受益者成千上万,简单易行,手到病除。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未雨绸缪”----A.打喷嚏时就做,B.想打喷嚏时也要做,C.自我感觉身体不妥当时候即做。下面给你介绍四个穴位:风府、大椎、人中(有鼻塞情况加上迎香穴)。
一 风府 具有祛风的作用,故名风府。
位置:位于后发际中央直上一横指处。
主治:发热、鼻塞、中风不语、咽喉肿痛、后头痛、半身不遂、项强、目眩。
二 大椎 可以激发人体的抵抗力,故名大椎。
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第七颈椎为椎骨中最高大者,故名大椎。
主治:热病、头项强痛、神经衰弱、咳嗽、胸痛、呕吐、贫血等。
三 人中 具有增强大椎的作用(配素髎效果更佳),故名人中。
位置:人中沟上三分之一处(素髎在鼻背下端之鼻尖处)。
主治:中风、昏迷、休克、窒息、中暑、精神病、小儿惊风、口眼歪斜、脱肛等。
四 迎香 “迎”迎接,“香”芳香,感冒伴有鼻塞的情况加上迎香穴,故名迎香。
位置:鼻翼旁开五分,鼻唇沟内方。
主治:鼻炎、预防感冒、口眼歪斜、面痒、面肌痉挛等。
要特别强调的是:这几个穴位不需要用力去点按,一旦发现身体有反常现象,迅速用食指和中指左右推揉这几个穴位数次,争取把伤风感冒遏制在萌芽的状态。尤其是那些经常感冒或者感冒后很难好转的患者,多按照上面的穴位和方法点按几次会让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11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