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食物,生姜具有很多的功效,可以杀菌消毒,一般在做菜的时候,有些菜肴中会放一些生姜,增加食物的营养,不过吃姜虽然好处多多,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那么吃姜的误区有哪些?吃姜存在哪些误区?下面为大家介绍。
吃姜的误区
误区一:秋天吃姜
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会损伤肺脏,这时再吃姜等辛热之物,会加重人体的燥热失水,所以会有“夭人天年”的危害。那为什么夜不食姜呢?夜里是阳气收敛之时,天地之气都闭合了,而姜性温味辛主发散,这和自然的规律不符,这就好像我们应该夜里睡觉,白天工作,可有些人偏偏反过来,这自然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当然,有病需要用姜还得用,关键是要掌握一个度和量。
误区二:酒里放姜
生活中有人喜欢往酒里放姜,这其实是个误区。中医认为,久食姜并同时再喝酒,容易在体内形成积热,这样不仅会使得眼睛出问题,还会使痔疮加重。但在引用黄酒时可以加一些生姜,因为可调黄酒的微苦味,但注意要少量。
误区三:烂姜不烂味
另外有的人常常说“烂姜不烂味”,用烂姜来做调料,这是不对的,姜腐烂后会产生有毒物质黄樟素,有可能会诱发肝癌、食道癌等疾病。
由此,想正确用生姜来防护身体健康,就不能犯以上这些吃生姜误区,减少危害。
吃生姜的好处
1、增进食欲:传统医学认为,姜能增强血液循环,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管、促进消化、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
2、缓解疲劳:在炎热季节,姜有排汗降温、提神的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
3、口腔清洁:姜还有杀灭口腔致病菌和肠道致病菌的作用,用姜汤含漱能治疗口臭和牙周炎,疗效显著。用于姜泡茶,能防治食物污染引起的急性肠胃炎。日常我们吃松花蛋和鱼、蟹等水产时,通常会放上一些姜末、姜汁。
4、缓解妊娠反应:姜有“呕家圣药”之称,可治疗恶心、呕吐。姜汁可用于缓解妊娠期恶心、呕吐、胃不适等妊娠反应,既安全又有效。姜可治晕车晕船,若用一片姜贴于肚脐,外贴一张伤湿止痛膏,则在车、船中不用怕晕了。
5、抗衰老:姜能够抗衰老。人体在新陈代谢时会产生氧自由基,促使人体衰老。而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抗氧化酶,它能够对付氧自由基,比维生素E要强得多。
6、驱寒养血:生姜对感冒引起的头疼、全身酸痛,胃寒疼痛及寒性呕吐等症均有疗效。另外,妇女产后食用,亦能起到温经散寒,去瘀血而养新血的效果。
“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生姜不仅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烹饪佐料,也是一味中药材。
但是近年来,却有“生姜中含有一种叫作黄樟素的致癌物质。我国2005年实施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也将黄樟素列为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以后不要再吃生姜了,太可怕了,简直是慢性自杀”的言论在网上传开,让不少人对此惊恐,那么生姜真的会致癌吗?
俗话说:“家备小姜,小病不慌。”生姜是厨房里常见的一种佐料,蒸鱼、炒肉都少不了它,既可以去腥,又可以提味,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等功效。现代研究也发现,生姜含有挥发油、姜辣素、氨基酸、淀粉等,食用生姜有促进食欲、发汗散寒、止吐、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
天气炎热的时候,由于唾液和胃液分泌减少,人们往往会食欲不振。在吃饭前吃几片生姜,就 可以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促进肠胃蠕动,改善胃口;
如果夏天出现中暑症状,也可以吃几片生姜,或者喝一杯姜茶 ,有助于提神醒脑、排汗降温;
高血压患者可以用热姜水泡脚,能够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 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生姜还可以治疗失眠,取15克左右的生姜切碎,用纱布包裹放在枕头旁边,闻着生姜的气味 ,可以安神助眠;
生姜还可以预防晕车,乘车前嚼食3-5片姜片,再喝两汤匙蜂蜜 ,能够有效缓解晕车症状。
民间有“早上吃姜胜参汤,晚上吃姜似砒霜”的说法,这是因为生姜的味道辛辣刺激,对胃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尤其是 阴虚体质的人 ,如果晚上食用生姜,会对肠胃产生一定的刺激,影响睡眠,造成一系列不适反应。
另外,生姜虽好,但也要注意食用量。对正常人来说,每天吃几片生姜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能因为生姜具有某种功效,就把它当成药,盲目地食用,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生姜致癌”的说法,源于生姜中的黄樟素。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0.04%~1%的黄樟素,6个月即可诱导小鼠患肝癌。原因是黄樟素在小鼠体内首先代谢为苯乙醇形式,然后被激活转化为乙酸盐或硫酸盐,成为最终的致癌物。因此, 美国禁止将黄樟素作为食品添加剂。
但正常的生姜里黄樟素的含量极低,对人体构不成威胁,只要食用适量,就会被人体代谢掉,并不会影响 健康 。只有当生姜腐烂之后,黄樟素才会剧增,转化成致癌物。
另外,在运输过程中,生姜难免会发生腐烂。有的人在食用生姜时,认为把腐烂的生姜切掉,只吃没有腐烂的部分就可以,这也是不行的。因此,尽量不要食用烂姜,如果发现家中的生姜有部分腐烂,最好整块扔掉。购买生姜的时候,也要挑选完好无损的姜。
按照上面说的,阴虚体质的人不适宜吃生姜、要适量食用生姜、晚上不吃姜、烂姜不能吃之外,食用生姜还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1、胃溃疡患者不适宜吃生姜
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黏膜上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促使胃肠道充血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因此胃溃疡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生姜食用量,不宜多吃。
2、热性感冒患者不要喝姜汤
姜汤只针对风寒感冒患者,可以祛风散寒,但热性感冒患者再饮姜汤就会加重症状。
3、烹饪留皮不上火
留皮可以保持生姜药性的平衡,充分发挥生姜的整体功效。在烹饪寒凉性菜肴时,则应该去掉姜皮。
最后,小艾给大家讲一讲挑选生姜的技巧。
挑选生姜要仔细辨别生姜的颜色,如果表面微黄,表皮脱落,但切开里面是白色的,可能是被硫磺熏过,食用的话会伤害肝肾。
总之,不管是生姜还是其他食物,当发生腐烂的时候,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尤其是家里有长辈比较省吃俭用的,可能会把生姜腐烂的部分切掉,留下完好的部分食用,这同样会造成致癌风险,不提倡食用。#清风计划## 健康 科普排位赛#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不知道想问的是不是关于“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这个说法,中医认为天人相应,白天阳气旺盛的时候应该多活动,温补性质的药物吃下去就可以帮助阳气生发,可以摄人适当的阳性(温性)食物,例如生姜等。晚上阴气逐渐旺盛时,阳气就要收敛起来,不能再像白天那样亢奋,这时如果摄人过多的温热食物或补品,会影响睡眠、影响身体合成代谢,不利于劳累后机体的自我修复,对身体有害。因此通常情况下,白天吃姜有益,晚上则不宜吃姜。
另外,人的体质有寒热之别。热盛的人,经常感到身体有各种热的表现,这类人无论白天、晚上都不宜吃姜,而应该多吃寒凉的食物。寒气大的人,经常感到全身有各种冷或怕冷的表现,晚上如果能有姜汤驱寒,则身暖眠安,平时也适宜多吃温热的食物。
因此,所谓“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的提法并不完全准确。食物、药物的使用都有相应的适应证,用得恰当就是良药,用之不当则犹如砒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0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孕妇可以喝绿豆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