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传统典籍 >> 道学渐法之金丹大道 >> 丹道五大流派

中派李道纯祖师之《中和集》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中和集
元. 李道纯
李道纯简介:

李道纯(1219—1296),字元素,都梁(今湖南武冈县)人,号清庵,又号莹蟾子,本为道教南宗创始人白玉蟾的二传弟子,后来加入了全真道,他是一位道兼南北、学贯三教的一代宗师。
其丹法南北兼收,并融会了禅宗的心性之学,又吸收理学家对「中和」的论述,主张先性后命,“先持成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得其身”,最后达到“性命双 全、形神俱妙”。丹法中特别强调「守中」。所谓守中即守玄关;阴静阳动,静极生动,「只这动处便是玄关」。修炼者但於二六时中,举心动念处下功夫,玄关自 然得见,见得玄关,药物、火候、运用乃至脱胎神化,都不出此一窍。
先辟傍门九品,次分内丹为顿、渐二种。渐法又分三乘,顿法为最上一乘,乃夙有根机者所宜修,只须一直了性,则自然了命,其法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静为 丹基;无为为丹母,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窒欲惩忿为水火交,性情合一为金木并,洗心涤虑为沐浴,存诚定意为固济,戒定慧为三要,中为玄关,明心为应 验,见性为凝结,三元混一为圣胎,性命打成一片为丹成,身外有身为脱胎,打破虚空为了当。其学自成一家,他精研道意广授门人,方法多变,实为一代玄门宗 匠。其著述有《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注》,《太上大通经注》、《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全真集玄秘要》、《道德会元》、《清 庵莹蟾子语录》、《中和集》、《三天易髓》等。



中和集卷之一

都梁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撰

门弟子损庵宝蟾子蔡志颐编


维杨损庵蔡君志颐,莹蟾子李清庵之门人也,堪破凡尘,笃修仙道,得清庵之残膏剩馥,编次成书,题曰《中和集》,盖取师之静室名也。
大德丙午秋,谒余印可,欲寿诸梓,开悟后人。余未启帙,先已知群妄扫空,一真呈露。谓如天付之而为命,人受之而为性。至于先天太极自然、金丹光照太虚、不 假修炼者,漏泄无余矣。可以穷神知变而深根宁极,可以脱胎神化而复归无极也。抑以见道之"有物混成",儒之"中和育物",释之"指心见性",皆同工异曲, 咸自太极中来。是故老圣"常善救人",佛"不轻于汝等",周公"岂欺我哉?"览是集者,切忌生疑。
当涂南谷杜道坚书于钱塘玄元真馆
中和集卷之一

玄门宗旨

太极图

释 曰"圆觉",道曰"金丹",儒曰"太极",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释氏云:"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易•系》云:"寂然不动,感而遂 通",丹书云:"身心不动以后,复有无极真机",言太极之妙本也。是知三教所尚者静定也,周子所谓"主于静者"是也。盖人心静定未感物时,湛然天理,即太 极之妙也。一感于物,便有偏倚,即太极之变也。苟静定之时谨其所存,则天理常明,虚灵不昧,动时自有主宰,一切事物之来俱可应也。静定工夫纯熟,不期然而 自然至此,无极之真复矣,太极之妙应明矣,天地万物之理悉备于我矣。

《礼记》云:"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谓静定 中谨其所存也,故曰中;存而无体,故谓"天下之大本"。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也,故曰和;发无不中,故谓"天下之达道"。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 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也。老君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即子思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同一意。中也、和也, 感通之妙用也,应变之枢机也,《周易》"生育流行,一动一静"之全体也。予以所居之舍 "中和"二字匾名,不亦宜乎哉!

身、心、世、事, 谓之四缘。一切世人皆为萦绊,惟委顺者能应之,常应常静,何缘之有?何谓委?委身寂然,委心洞然,委世混然,委事自然。何谓顺?顺天命,顺天道,顺天时, 顺天理。身顺天命,故能应人;心顺天道,故能应物;世顺天时,故能应变;事顺天理,故能应机。既能委,又能顺,兼能应,则四缘脱洒。作是见者,常应常静, 常清净矣。

古云:"常灭动心,不灭照心。"一切不动之心皆照心也,一切不止之心皆妄心也。照心即道心也,妄心即人心也。"道心惟微",谓微 妙而难见也。"人心惟危",谓危殆而不安也。虽人心亦有道心,虽道心亦有人心,系乎动静之间尔。惟"允执厥中"者,照心常存,妄心不动,危者安平,微者昭 著,到此无妄之心复矣,无妄之道成矣,《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太极图颂


中○者,"无极而太极"也。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一阴一阳,两仪立焉。○者两仪也,○者阳,动也,○者阴,静也。阴阳互交而生四象。○者, 四象动而又动曰老阳,动极而静曰少阴,静极复动曰少阳,静而又静曰老阴。四象动静而生八卦。乾一兑二,老阳动静也;离三震四,少阴动静也;艮五坎六,少阳 动静也;兑七坤八,老阴动静也。阴逆阳顺,一升一降,机缄不已,而生六十四卦,万物之道至是备矣。上○者,气化之始也;下○者,形化之母也。知气化而不知 形化,则不能极广大;知形化而不知气化,则不能尽精微。故作颂而证之。
颂二十五章


道本至虚,至虚无体。穷于无穷,始终无始。

虚极化神,神变生气,气聚有形,一分为二。

二则有感,感则有配。阴阳互交,乾坤定位。动静不已,四象相系,健顺推荡,八卦兹系。运五行而有常,定四时而成岁。

冲和化醇,资始资生。在天则斡旋万象,在地则长养群情。

形形相授,物物相孕,化化生生,奚有穷尽。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错综,隐显相扶。

原其始也,一切万有未有不本乎气;推其终也,一切万物未有不变于形。

是知万物本一形气也,形气本一神也,神本至虚,道本至无,易在其中矣。

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人物居中,自融自化,气在其中矣。

天地,物之最巨。人,于【疑衍】物之最灵。天、人,一也。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变在其中矣。

人之极也,中天地而立命,禀虚灵以成性。立性立命,神在其中矣。

命系乎气,性系乎神。潜神于心,聚气于身,道在其中矣。

形化则有生,有生则有死。出生入死,物之常也。

气化则无生,无生故无死。不生不死,神之常也。

形化体地,气化象天。形化有感,气化自然。

明达高士,全气全神,千和万合,自然成真。

真中之真,玄之又玄,无质生质,是谓胎仙。

欲造斯道,将奚所自?惟静惟虚,胎仙可冀。

虚则无碍,静则无欲,虚极静笃,观化知复。

动而主静,实以抱虚,二理相须,神与道俱。

道者神之主,神者气之主,气者形之主,形者生之主。

无生则形住,形住则气住,气住则神住,神住则无住,是名无住住。

金液炼形,玉符保神,神形俱妙,与道合真。

命宝凝矣,性珠明矣,元神灵矣,胎仙成矣,虚无自然之道毕矣。

大哉神也,其变化之本欤!
画前密意


易象第一

易可易,非常易。象可象,非大象。常易不易,大象无象。常易,未画以前易也;变易,既画以后易也。常易不易,太极之体也;可易变易,造化之元也。大象,动 静之始也;可象,形名之母也。历劫寂尔者,常易也;亘古不息者,变易也。至虚无体者,大象也;随事发见者,可象也。所谓常者,莫穷其始,莫测其终,历千万 世,廓然而独存者也。所谓大者,外包乾坤,内充宇宙,遍河沙界,湛然圆满者也。常易不易,故能统摄天下无穷之变;大象无象,故能形容天下无穷之事。易也, 象也,其道之原乎?

常变第二

常易不变,变易不常。其常不变,故能应变;其变不常,故能体常。始终不变,易之常也;动静不常,易之变也。独立而不改,得其常也;周行而不殆,通其变也。不知常,不足以通变;不通变,不足以知常。常也,变也,其易之原乎?

体用第三

常者,易之体;变者,易之用。古今不易,易之体;随时变易,易之用。无思无为,易之体;有感有应,易之用。知其用,则能极其体;全其体,则能利其用。圣人 仰观俯察,远求近取,得其体也;君子进德修业,作事制器,因其用也。至于穷理尽性,乐天知命,修齐治平,纪纲法度,未有外乎易者也。全其易体,足以知常; 利其易用,足以通变。

动静第四

刚柔推荡,易之动静;阴阳升降,气之动静;奇偶交重,卦之动静;气形消息,物之动静;昼夜兴寝,身之动静。至于身之进退,心之起灭,世之通塞,事之成败, 皆一动一静互相倚伏也。观其动静,则万事之变、万物之情可见矣。静时有存,动则有察;静时有主,动则可断;静时有定,动罔不吉。静者,动之基;动者,静之 机。动静不失其常,其道光明矣。

屈伸第五

暑往寒来,岁之屈伸;日往月来,气之屈伸;古往今来,世之屈伸。至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皆屈伸之理也。知屈伸相感之道,则能尽天下无穷之利也。

消息第六

息者消之始,消者息之终。息者气之聚,消者形之散。生育长养谓之息,归根复命谓之消。元而亨,易之息也;利而贞,易之消也。春而夏,岁之息也;秋而冬,岁 之消也。婴而壮,身之息也;老而终,身之消也。无而有,物之息也;有而无,物之消也。息者,生之徒。消者,死之徒。自二气肇分以来,未有消而不息之理,亦 未有息而不消之物。通而知之者,烛理至明者也。

神机第七

存乎中者,神也;发而中者,机也。寂然不动,神也;感而遂通,机也。隐显莫测,神也;应用无方,机也。蕴之一身,神也;推之万物,机也。吉凶先兆,神也;变动不居,机也。 备四德自强不息者,存乎神者也,贯三才、应用无尽者,运其机者也。

智行第八

智者,深知其理也;行者,力行其道也。深知其理,不见而知。力行其道,不为而成。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深知也。自强不息,无往不适,力行也。知乱 于未乱,知危于未危,知亡于未亡,知祸于未祸,深知也。存于身而不为身累,行于心而不为心役,行于世而不为世移,行于事而不为事碍,力行也。深知其理者, 可以变乱为治,变危为安,变亡为存,变祸为福。力行其道者,可以致身于寿域,致心于玄境,致世于太平,致事于大成。非大智大行者,其孰能及此?

明时第九

通变,莫若识时;识时,莫若明理;明理,莫若虚静。虚则明,静则清,清明在躬,天理昭明。天之变化,观易可见;世之时势,观象可验;物之情伪,观形可辨。 丽于形者,不能无偶;施于色者,不能无辨。天将阴雨,气必先蒸。山将崩裂,下必先隳。人将利害,貌必先变。譬如巢知风,穴知雨,蛰虫应候,叶落知秋。又如 商人置鸡尾于舟车之上,以候阴晴。天当晴则尾直竖,天将雨则尾下垂。无情之物尚尔,而况人乎?今人不识时变者,烛理未明也。

正己第十

进德修业,莫若正己。己一正,则无所不正。一切形名,非正不立。一切事故,非正不成。日用平常设施酬酢,未有不始于己者。一切事事理理头头物物,亦未有不 自己出者。是故进修之要,必以正己为立基。正己接人,人亦归正;正己处事,事亦归正;正己应物,物亦归正,惟天下之一正,为能通天下之万变。是知正己者, 进修之大用也,入圣之阶梯也。

工夫第十一

清心释累, 绝虑忘情,少私寡欲,见素抱朴,易道之工夫也。心清累释,足以尽理。虑绝情忘,足以尽性。私欲俱泯,足以造道。素朴纯一,足以知天。

感应第十二

寂然而通,无为而成,不见而知,易道之感应也。寂然而通,无所不通。无为而成,无所不成。不见而知,无所不知。动而感通,不足谓之通;为而后成,不足谓之 成;见而后知,不足谓之知。此三者,其于感应之道也远矣。诚能为之于未有,感之于未动,见之于未萌,三者相须而进,无所感而不通也,无所事而不应也,无所 住而非利也。尽此道者,其惟颜子乎?

三易第十三

三易者,一曰"天易",二曰"圣易",三曰"心易"。"天易"者,易之理也。"圣易"者,易之象也。"心易"者,易之道也。观"圣易",贵在明象,象明则 入圣。观"天易",贵在穷理,理穷则知天。观"心易",贵在行道,道行则尽心。不读圣人之《易》,则不明"天易"。不明"天易",则不知"心易"。不知" 心易",则不足以通变。是知《易》者,通变之书也。

解惑第十四

气之消长,时之升降,运之否泰,世之通塞,"天易"也。卦之吉凶,爻之得失,辞之险易,象之贞晦,"圣易"也。命之穷达,身之进退,世之成败,位之安 危,"心易"也。深造"天易"则知时势。深造"圣易",则知变化。深造"心易",则知性命。以"心易"会"圣易",以"圣易"拟"天易",以"天易"参" 心易",一以贯之,是名至士。

释疑第十五

变动有时,安危在己。祸福得丧,皆自己始。是故通变者,趋时者也。趋时者,危亦安。通变者,乱亦治。不失其所守者,困亦亨;不谨其所行者,丰亦昧。晦其明 者,处明夷而无伤;恃其有者,居大有而必害。至远而可应者,其志同也;至近而无与者,其意乖也;至弱而能胜者,得其辅也;至刚而无过者,有其道也。益之用 凶事,济难也!睽之见恶人,免怨也。不恒其德者,无所容;不有其躬者,无所利。独立自恃者无功,恐惧修省者获福。益于人者,人益之;利于人者,人利之;信 于人者,人信之;惠于人者,人惠之。畏凶者无凶,畏眚者无眚,畏祸者福必至,忽福者祸必至。予所谓安危在己,复何疑哉?

圣功第十六

圣人所以为圣者,用易而已矣。用易所以成功者,虚静而已矣。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所不察;虚则能受物,静则能应事。虚静久久,则灵明。虚者,天之象也。静 者,地之象也。自强不息,天之虚也;厚德载物,地之静也。空阔无涯,天之虚也;方广无际,地之静也。天地之道,惟虚惟静。虚静在己,则是天地在己也。道经 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其斯之谓欤?清即虚也,虚静也者,其神德圣功乎?













中和集卷二

都梁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撰
门弟子损庵宝蟾子蔡志颐编

金丹妙诀

金丹图像说

下四图,法象显明,至道玄玄之旨。
安炉图


撑天柱地太模糊, 谁为安名号玉炉?
曾向此中经锻炼, 出无入有尽由渠。
立鼎图


不无不有不当中, 外面虚无里面空。
决烈丈夫掀到看, 元来那个本来红。
还丹图


威音那畔本来明, 昧了皆因着幻形。
若向丹中拈得出, 圆陀陀地至虚灵。
返本图


道本无为法自然, 圣人立象假名圈。
平常日用全彰露, 打破方知象帝先。

二图诀

取出 中画,补 还复乾,纯阳命本固,无碍性珠圆。
受触全天理,离尘合上禅,采铅知下手,三叠舞胎仙。
口诀图


譬喻图


火候图


十一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初一 初三 初六 初八 十一 望十四 十六 十八 二十 二十三 二十六 二十八

子 丑 寅 卯 辰 己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玄宫 进 徐进 沐银河 过玉关 止 仑山 退 徐退 浴绛宫 守中 战

复 临 泰 壮 夬 乾 姤 遁 否 观 剥 坤

初九 九二 九三 九四 九五 上九 初六 六二 六三 六四 六五 上六

金丹内外二药图说

外药可以治病,可以长生久视。
内药可以超越,可以出有入无。
大凡学道,必先从外药起,然后自知内药。高上之士,夙植德本,生而知之,故不炼外药,便炼内药。
内药无为无不为,外药有为有以为。
内药无形无质而实有。外药有体有用而实无。
外药,色身上事。内药,法身上事。
外药,地仙之道。内药,水仙之道。
二药全,天仙之道。
外药了命,内药了性。
二药全,形神俱妙。
外药
初关,炼精化气。先要识天癸生时急采之。
中关,炼气化神。调和真息,周流六虚。自太玄关逆流至天谷穴交合,然后下降黄房入中宫。乾坤交媾罢,一点落黄庭。
外药图

上关,炼神还虚。以心炼念,谓之七返。情来归性,谓之九还。
内药图

内药:
内药乃炼神之要,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内药,先天一点真阳是也。譬如乾卦 ,中一画交坤成 ,坎水是也。中一画本是乾金,异名水中金,总名至精也,至精固而复祖炁。祖炁者,乃先天虚无真一之元炁,非呼吸之炁。如乾 中一画交坤成坎了。却交坤中一阴入于乾而成离 ,离中一阴本是坤土,故异名曰"砂中汞"是也。
┍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 虚化神 神化炁 炁化精 精化形
已上谓之顺
┍ 万物含三 三归二 二归一
┖ 炼乎至精 精化炁 炁化神
已上谓之逆.丹书谓:"顺则成人,逆则成丹。"
上药三品精、炁、神
体则一,用则二。何谓体?本来三元之大事也。何谓用?内外两作用也。
内药 先天至精 虚无空炁 不坏元神
外药 交感精 呼吸炁 思虑神
初、中、上关图

一、 炼精化炁 初关有为,取坎填离。
二、 炼炁化神 中关有无交入,乾坤阖辟。
三、 炼神还虚 上关无为
此三段工夫到,则一。若向这里具只眼,三教之大事毕矣。其或未然,细参后事。
一、炼精化炁
归道,乃水府求玄。丹书云:"癸生须急采,望远不堪尝。"所谓采者,不采之采谓之采也。苟实有所采,坎中一画如何得升?精乃先天至灵之化,因动而有身,身 中之至精乃元阳也,采者,采此也。譬如 乾乃先天至灵,始因一动交坤而成坎,即至灵化元精之象也。坎为水,坎中一画元乾金,假名曰:"水中金"。金乃水之母,反居水中,故曰"母隐子胎"也。采铅 消息难形笔舌,达者观"雷在地中,复,先王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之语,思过半矣,余存口诀。
二、炼炁化神
崇释则离宫修定。丹书云:"真土制真铅,真铅制真汞,铅汞归土釜,身心寂不动。"斯言尽矣!既得真铅,则真汞何虑乎不凝?炼炁之要,贵乎运动,一阖一辟、 一往一来、一升一降,无有停息。始者用意,后则自然。一呼一吸,夺一年之造化。即太上云:"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正此义也。达 者若于乾坤易之门,与夫复(上 下 复卦图)、姤(上 下 姤卦图)图之内上留意,炼气之要备矣。
三、炼神还虚
图工夫到此,一个字也用不着。
三五指南图局说
紫阳真人《悟真篇》诗云:"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希,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还从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成入圣基。"只此五十六字,贯彻诸子百家,丹经子书。若向这里具只眼,参学事毕。其或未然,向注脚下商量。
{初}"三五一都三个字",三元、五行、一气也。"古今明者实然希",亘古亘今知者鲜矣。"东三南二同成五",东三,木也。南二,火也。木生火,木乃火之 母,两性一家,故曰"同成五"也。"北一西方四共之"。北一,水也。西四,金也。金生水,金乃水之母,两性一家,故曰"共之"。"戊己还从生数五"者,土 之生数也。五居中,无偶,自是一家。所谓"三家相见"者,三元、五行混而为一也,故曰"三家相见结婴儿"。所谓婴儿者,亦是假名,纯一之义也,故曰"婴儿 是一含真气"也。"十月胎成入圣基"者,三百日胎,二八两药,烹之炼之,成之熟之,超凡入圣之大功也,故曰"入圣基"也。
{中}以一身言之,东三木也,我之性也。西四金也,我之情也。南二火也,我之神也。北一水也,我之精也。性乃心之主,心乃神之舍,性与神同系乎心,东三南 二同成五也。精乃身之主,身者情之系,精与情同系乎身,北一西方四共之也。戊己中土,意也。四象五行,意为之主宰,意无偶,自是一家也。修炼之士,收拾 身、心、意,则自然三元五行混而为一也。丹书云:"收拾身心为采药。"正谓此也。收拾身心之要,在乎虚静。虚其心,则神与性合;静其身,则精与情寂;意大 定,则三元混一。此所谓三花聚,五气朝,圣胎凝。
{末}情合性谓之金木并;精合神,谓之水火交;意大定,谓之五行全。丹书云:"炼精化气,为初关,身不动也。炼气化神,为中关,心不动也。炼神化虚,为上 关,意不动也。"心不动,东三南二同成五也。身不动,北一西方四共之也。意不动,戊己还从生数五也。身、心、意合,即三家相见结婴儿也。作是见者,金丹之 能事毕矣,神仙之大事至是尽矣。至于丹书种种法象,种种异名,并不外乎身、心、意也。虽然犹有不能直下会意者,今立异名法象图局于后,具眼者流,试著眼 看。
譬喻图


图一

图二
身、心、意,曰三家。精、气、神,曰三元。精、神、魂、魄、意,曰五气。铅、汞、银、砂、土,曰五行。三家相见,曰胎圆。三元合一,曰丹成。
大德三年,纯阳诞日,书于銮江中和庵。
玄关一窍 (赠门人)
夫玄关一窍者,至玄至要之机关也。非印堂、非顶门、非肚脐、非膀胱、非两肾、非肾前脐后、非两肾中间,上至顶门,下至脚跟,四大一身,才着一处,便不是 也。亦不可离了此身,向外寻之。所以圣人只以一"中"字示人,只此"中"字,便是也。我设一喻令尔易知,且如傀儡,手足举动,百样趋跄,非傀儡能动,是丝 线牵动。虽是线上关棙,却是弄傀儡底人牵动。咦!还识这个弄傀儡底人么?休更疑惑,我直说与汝等。傀儡比此一身,丝线比玄关,弄傀儡底人比主人公,一身手 足举动,非手足动,是玄关使动。虽是玄关动,却是主人公使教玄关动。若认得这个动底关捩,又奚患不成仙乎?
试金石
夫金丹者,虚无为体,清静为用,无上至真之妙道也。世鲜知之,人鲜行之。于是圣人用方便力,开善诱门,强立名象,著诸丹书,接引后学。盖欲来者诵言明理, 嘿识潜通,则行之顿超真境。奈何后人不穷其理,执着筌蹄,妄引百端,支离万状,将至道碎破为曲径旁蹊,三千六百,良不得其传故也。况今之无知浅学,将圣人 经旨妄行笺注,乖讹尤甚,安得不误后来?虽苦志之士,亦不能辩其邪正,深可怜悯!予因是事,故作此《试金石》而辨其真伪,俾诸学者不被眩惑,决然无疑,直 超道岸。圣师曰:"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为根,谁知些子玄微处,不在三千六百门。"予谓祖师老婆心切,故作是诗也。若复有人作如是见者,大地皆黄 金。其或未然,须当试过,于是乎书。
九品:
┏━ 下 ━┓       ┏━ 邪道
┃━ 中 ━┃ 三品 ┃━ 外道
┗━ 上 ━┛        ┗━ 傍门
渐法三乘:
┏━ 下 ━┓ ┏━ 安乐 ━┓
┃━ 中 ━┃乘 ┃━ 养命 ━┃ 法
┗━ 上 ━┛ ┗━ 延生 ━┛
最上一乘:无上至真之妙。
傍门九品
下三品
御女房中、三峰采战、食乳对炉,女人为鼎,天癸为药,产门为生身处,精血为大丹头。铸雌雄剑、立阴阳炉。谓女子为纯阳,指月经为至宝,采而饵之,为一月一 还。用九女为九鼎,为九年九返。令童男童女交合,而采初精。取阴中黍米,为玄珠。至于美金花,弄金枪,七十二家,强兵战胜,多入少出,九浅一深,如此邪 谬,谓之"泥水丹法"三百余条,此大乱之道也。乃下品之下,邪道也。
又有八十四家接法,三十六般采阴。用胞衣为紫河车、炼小便为秋石、食自己精为还元、捏尾闾为闭关。夫妇交合使精不过,为无漏。采女经,为红圆子。或以五金 八石修炼为丸,令妇人服之,十月后产肉块为至药,采而服之。如此谬术,不欲尽举,约有三百余条。乃下品之中,外道也。
又有诸品,丹灶炉火,烧爇五金八石,勾庚干汞,点茅烧艮,拨灰弄火,至于灵砂外药,三逊五假,金石草木,服饵之法四百余条,乃下品之上,外道也。
右下三品共一千余条,贪淫嗜利者行之。
中三品
休粮辟谷、忍寒食秽、服饵椒木、晒背卧冰、日持一斋,或清斋,或食物多为奇特,或饮酒不醉为验,或减食为抽添,或不食五味而食三白,或不食烟火食,或饮酒食肉不籍身命,自谓无为。或翻沧倒海,种种捏怪,乃中品之下也。
吞霞服气、采日月精华、吞星曜之光、服五方之气,或采水火之气,或存思注想,遨游九州为运用。或想身中二气化为男女,象人间夫妇交采之状为合和。一切存想,种种虚妄等法,乃中品之中也。
传授三归五戒,看诵修,习传信,法取报应,行考赴取归程,归空十信,三际九接,瞻星礼斗,或持不语,或打勤劳,持守外功,已上有为,乃中品之上,渐次近道也。
右三品一千余条,行之不怠,渐入佳境,胜别留心。
上三品
定观鉴形,存思吐纳,摩拂消息。八段锦,六字气,视顶门,守脐蒂,吞津液,搅神水。或千口水为活,或指舌为赤龙,或擦身令热为火候,或一呵九摩求长生,或炼稠唾为真种子,或守丹田,或兜外肾,至于煮海观鼻,以津精涎沫为药,乃上品之下也。
闭息行气、屈伸导引、摩腰肾、守印堂、运双睛、摇夹脊、守脐轮,或以双睛为日月,或以眉间为玄关,或叩齿为天门,或想元神从顶门出入,或梦游仙境,或默朝上帝,或以昏沉为入定,或数息为火候,或想心肾黑白二气相交为既济。乃上品之中也。
搬精运气、三火归脐、调和五藏、十六观法、固守丹田、服中黄气、三田还返、补脑还精、双提金井、夹脊双关、握固内视,种种般运,乃上品之上也。
右三品一千余条,中士行之亦可却病。
渐法三乘
下乘者,以身心为鼎炉,精气为药物,心肾为水火,五脏为五行,肝肺为龙虎,精为真种子,以年月日时行火候,咽津灌溉为沐浴,口鼻为三要,肾前脐后为玄关,五行混合为丹成。此乃安乐之法,其中作用百余条,若能忘情,亦可养命。与上三品稍同,作用处别。
中乘者,乾坤为鼎器,坎离为水火,乌兔为药物,精、神、魂、魄、意为五行。身心为龙虎,气为真种子,一年寒暑为火候,法水灌溉为沐浴,内境不出、外境不入 为固济,太渊、绛宫、精房为三要,泥丸为玄关,精神混合为丹成。此中乘养命之法,其中作用数十条,与下乘大同小异。若行不怠,亦可长生久视。
上乘者,以天地为鼎炉,日月为水火,阴阳为化机,铅、汞、银、砂、土为五行,性情为龙虎,念为真种子,以心炼念为火候,息念为养火,含光为固济,降伏内魔 为野战,身、心、意为三要,天心为玄关,情来归性为丹成,和气熏蒸为沐浴。乃上乘延生之道,其中与中乘相似,作用处不同,亦有十余条,上士行之,始终如 一,可证仙道。
最上一乘
夫最上一乘,无上至真之妙道也。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静为丹基,无为为丹母,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窒欲惩忿为水火交,性情合一为金木并,洗心涤虑 为沐浴,存诚定意为固济。戒、定、慧为三要,"中"为玄关,明心为应验,见性为凝结,三元混一为圣胎,性命打成一片为丹成,身外有身为脱胎,打破虚空为了 当。此最上一乘之妙,至士可以行之,功满德隆,直超圆顿,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中和集卷之三

都梁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撰
门弟子损庵宝蟾子蔡志颐编

问答语录
洁庵琼蟾子程安道问三教一贯之道
莹蟾子宴坐蟾窟,是夜寒光清气,真洁可掬。
门人琼蟾子,猛思生死事大,神仙不可不敬慕,功行不可不专修。稽首拜问曰:"弟子尝闻,自古上圣高真,历代仙师,皆因修真而成道,必以铅汞为金丹之根蒂,不知铅汞是何物?"
师曰:"夫铅汞者,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金丹之本也。非凡铅、黑锡、水银、朱砂。奈何谬者不知真玄,私意揣度,惑坏后学,徒费岁时,耽搁一生,深可怜悯! 若不遇真师点化,皆妄为矣。"紫阳真人曰:"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正谓此也。我今为汝指出:"真铅、真汞、身心"是也。圣师云:"身心两个 字,是药也是火"也。又云:"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西南者,坤也。坤属身,身中之精,乃阴中之阳也。如乾中一爻入坤而成坎,外阴内阳,外柔 内刚,外坤内乾,坎水之中有乾金,故强名曰"水中金"也。夫汞者,心中之气也,阳中之阴也。如坤中一爻入乾而成离,外阳内阴,外刚内柔,外乾内坤。离火之 中有坤土,故强名曰"砂中汞"也。精气感合之妙,故强名立象以"铅""汞"喻之,使学者知有体用耳。以此推之,无出身心两字。身心合一之后,铅汞皆无也。
问:"如何是抽添?"
曰:"身不动,气定,谓之抽。心不动,神定,谓之添。身心不动,神凝气结,谓之还元。所以取坎中之阳,补离中之阴而成乾,谓之抽铅添汞也。"
问:"如何是烹炼?"
曰:身心欲合未合之际,若有一毫相扰,便以刚决之心敌之,为武炼也。身心既合,精气既交之后,以柔和之心守之,为文烹也。此理无他,只是降伏身心,便是烹 铅炼汞也。忘情养性,虚心养神,万缘顿息,百虑俱澄,身心不动,神凝气结,是谓丹基,喻曰"圣胎"也。以上异名,只是以性摄情而已。性寂情冥,照见本来, 抱本还虚,归根复命,谓之"丹成"也,喻曰"脱胎"。
问:诸丹经云:"用工之妙,要在玄关。"不知玄关正在何处?
曰:玄关者,至玄至妙之机关也,宁有定位?着在身上即不是,离了此身向外寻求亦不是。泥于身,则着于形;泥于外,则着于物。夫玄关者,只于四大五行不着处 是也。余今设一譬喻,令汝易于晓会。且如傀儡,手足举动,百般舞蹈,在乎线上关棙,实由主人使之。傀儡比得人之四大一身,线比得玄关,抽牵底主人比得本来 真性。傀儡无线则不能动,人无玄关亦不能运动。汝但于二六时中,行住坐卧,着工夫向内求之,语默视听是个什么?若身心静定,方寸湛然,真机妙应处,自然见 之也。"《易•系》云"寂然不动",即玄关之体也,"感而遂通",即玄关之用也。自见得玄关,一得永得,药物火候,三元八卦,皆在其中矣。时人若以有形着 落处为玄关者,纵勤功苦志,事终不成。欲直指出来,恐汝信不及,亦不得用,须是自见始得。
譬如儒家先天之学,亦要默而识之。孟子云"浩然之气,塞乎天地之间",曰"难言也",且难言之妙,非玄关乎?且如释氏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使人神领意会,谓之不传之妙。能知此理者,则能一彻万融也。
问:或谓崇释与修道,可以断生死,出轮回。学儒可尽人伦,不能了生死,岂非三教异同乎?
曰:达理者奚患生死耶?且如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原始返终知周万物,则知生死之说。所以性命之学,实儒家正传。穷得理彻,了然自知,岂可不能断生死轮回乎?
且如羲皇初画易之时,体天设教,以道化人,未尝有三教之分,故曰:"皇天无二道,圣人无两心。"当来初画一者,象太极也。有一便有二,象两仪也。一者阳 也,一者阴也,一阴一阳之谓道。仰则观于天,上画一画以象天,俯则察于地,下画一画以象地,中画一画以象人,故三画以成乾图,象三才也。两乾断而成坤图, 象六合也。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画而成坤。以一身言之,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心之 神气也。立地之道,曰柔与刚,身之形体也。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意之情性也。心、身、意象乾三才也。神气、性情、形体,象坤之六合也。《易》曰:"远取诸 物,近取诸身。"此之谓也。
问:《系•辞》云:"六画而成卦。"先生云:"六画而成坤"者,何也?
曰:汝未知之,若谓六画而成卦者,文王重卦也。文王未重卦之前,岂可谓无三才六合乎?先贤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天之乾坤也。"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地之乾坤也。"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人之乾坤也。以此推之,乾坤两卦,三才六合备矣,又岂以重卦言之哉?所谓六画而成卦者,重卦之后,名为后天也。
问:若谓未重卦之前,三才六合备矣。而《系•辞》云:"以制器者,尚其象。"未必因器而设象,因象而制器乎?
曰:因象而制器。
问:三皇以下,圣人制器,皆以重卦言之。若谓因象制器,文王未重《易》之前,岂有重卦之名乎?
曰:非也。前贤云:"须信画前元有易。"所以文王未重卦之前,六十四卦俱备。
问:卦若不重,六十四卦从何而得?
曰:变卦所生也。一卦变八卦,八卦变六十四卦。且如乾卦三爻,上两爻少阳,下一爻老阳,支出巽卦来,阳变为阴,乾之巽,天风姤也。举此一卦,诸卦皆然。
问:卦不重而有六十四卦,文王如何又重之?
曰:卦不重而变六十四卦,乃羲皇心法,道统正传,诱万世之下学者同入圣门。重卦而生六十四卦者,乃文王、周孔,立民极,正人伦,使世人趋吉避凶,立万世君 臣父子之纲耳。故性命之学,不敢轻明于言,亦不忍隐斯道。孔子微露于《系•辞》,濂溪发明于《太极》,《通书》也。盖欲来者熟咀之而自得之,此学不泯其传 矣。
问:一阴一阳之谓道。如何说?
曰:阴阳者,乾坤也。乾坤出于太极,太极判而两仪立焉。两仪,天地也。不言天地,而言乾坤者,贵其用,不贵其体也。
或曰:乾阳也,坤阴也。如何又云天地?
曰:天地即乾坤也,乾坤即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以太极言之,则曰天地;以易言之,则曰乾坤;以道言之,则曰阴阳。若以人身言之,天地形体 也;乾坤,性情也;阴阳,神气也。以法象言之,天龙地虎也,乾马坤牛也,阳乌阴兔也。以金丹言之,天鼎地炉也,乾金坤土也,阴汞阳铅也。散而言之,种种异 名;合而言之,一阴一阳也。修仙之人,炼铅汞而成丹者,即身心合而还其本初,阴阳合而复归太极也。
问:三五一,是何也?
曰:三元、五行也。东三南二,是一个五;北一西四,是两个五;中土,是三个五,是谓三五也。以人身言之,性三神二是一个五,情四精一是两个五,意五是三个 五也。三五合一,则归太极。身心意合一,则成圣胎也。紫阳真人云:"三五一都三个字三元五行一气是也,古今明者实然稀世鲜知之。东三南二同成五东三性也, 南二神也,北一西方四共之北一精也,西四情也。戊己还从生数五土数五,意也,三家相见结婴儿三家者,身心意也。婴儿者,三五合一而成用也。婴儿是一含真气 婴儿是真一之异名,十月胎圆入圣基工夫十月,脱出凡胎,超凡入圣也。"以此求之,金丹之道,实入圣之基也。
问:《系•辞》云:"天地设位,易行乎中。"如何?
曰:天地设位,人生于中,是谓三才。故人与物,生生而不息。所以不言人与物而言易者。圣人言:"乾坤,易之门。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如金丹以乾坤为鼎器者,天地设位也;以阴阳为化机者,即易行乎中也。元始采药,无穷行火,候之不息也。
问:辟户谓之乾,阖户谓之坤,一阖一辟谓之变。如何?
曰:一阖一辟者,一动一静也。乾阳、坤阴,如门户之阖辟,即乾坤易之门也。且如阴阳,互动互静,机缄不已,元亨利贞,定四时成岁。变者,变易也。至道与神 气,混混沦沦,周乎三才万物,阖辟无穷,致广大而尽精微矣。以一身言之,呼吸是矣。呼则接天根,是谓之辟;吸则接地根,是谓之阖。一呼一吸,化生金液,是 谓之变。阖辟、呼吸,即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矣。所谓呼吸者,非口鼻呼吸,乃真息阖辟也。
问: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如何?
曰:乾父也,坤母也。乾初爻交坤而成震,震初索而得男,是谓长男。坤初爻交乾而成巽,巽初索而得女,是谓长女。乾中爻交坤而成坎,坎再索而得男,是谓中 男。坤中爻交乾而成离,离再索而得女,是谓中女。乾三爻交坤而成艮,艮三索而得男,是谓少男。坤三爻交乾而成兑,兑三索而得女,是谓少女。乾生三男,坤生 三女,乾坤共生六子,是谓八卦。以身言之,初受胎时,禀父母精华而成此身。精华者,丹经喻曰"天壬""地癸"也。初交合时,天壬先至,地癸随至,癸里壬则 成男子。地癸先至,天壬随至,壬里癸则成女子。壬癸偶然齐至,则成双胎。壬先至,癸迟至,癸先至,壬迟至,俱不成胎也。故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夫天壬地 癸者,乃天地元精、元气也,亦丹经所云"坎戊""离己",异名"铅""汞"也。节之于外,则成人;益之于内,则成丹。世人不知生男生女,实由命分,中间不 由人力。若不断绝淫欲,自为修养,直待精华耗竭,早至夭亡,大可惜也!又岂知寡欲而得男女,贵而寿;多欲而得男女,浊而夭。
问: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何?
曰:形而上者,无形质;形而下者,有体用。无形质者,系乎性,汞也。有体用者,系乎命,铅也。总而言之,无出身心也。
问:圣人以《易》"洗心退藏于密"。密是何也?
曰:诚之至也。《易》理"致广大而尽精微",圣人玩昧其理,"洗心涤虑",藏于极诚矣。
问:《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不知"中"如何执?
曰:执者,一定之辞。中者,正之中也。道心微而难见,人心危而不安。虽至人亦有人心,虽下愚亦有道心。苟能心常正得中,所以微妙而难见也。若心稍偏而不 中,所以危殆而不安也。学仙之人,择一而守之不易,常执其中,自然危者安而微者著矣。金丹用"中"为玄关者,亦是这个道理。
问: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如何?
曰:诚之昭著,虽无声可闻,无臭可知,天道亦不可掩。如道经云"大量玄玄",亦是真之至也。
问:"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如何?
曰:圣人生而知之,默而顺之天理,所谓"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得无为自然之道也。此则《中庸》所谓"诚而明"也,若谓"明而诚",正是圣人之教耳。学道 之人夙有根器,一直了性,自然了命也,此生而知之也。根器浅薄者,不能一直了性,自教而入,从有至无,自粗达妙,所以先了命而后了性也,此学而知之也。
问:夫子"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夫子乐在何处?
曰:夫子所乐者天,所知者命,故乐天知命而不忧。虽匡人所逼,犹且弦歌自娱,于《易》得"不远复,以修身","复见天地之心","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此金丹之妙也。
问:颜子箪瓢之乐,何如?
曰:颜子得夫子乐天知命,不忧之理,故不改其乐也。所以如愚,心斋坐忘,黜聪明,去智虑,庶乎屡空,亦金丹之妙也。
问:曾子被破褐而颂,声满天地,天子不得而臣,诸侯不得而友,是如何?
曰:曾子一唯之妙,口耳俱忘,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一贯之道。
问:子路问死,夫子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是如何?
曰:生死,乃昼夜之常。知有昼,则知有夜。《易》云:"原始返终,则知死生之说。"丹书云:"父母未生以前,是金丹之基。"释云:"未有此身,性在何 处?"以此求之,三教入处,只要原其始,自知其终。溯其源,而知其源。人能穷究此身,其所从来,生死自然都知也。汝曾看太极图否?太极未判之前,是甚么? 若穷得透,则知此身之前,原始可以要终也。
问:太极未判,其形若鸡子,鸡子之外,是甚么?
曰:太虚也。凡人受气之时,形体未分,亦如鸡子。既生之后,立性立命,一身之外,皆太虚也。
问:人在母腹中时,还有性否?
曰:腹中秽污,灵性岂存得住?
又问:怀胎五七个月,其胎忽动,莫非性乎?
曰:非性也,一气而已。人在腹中时,随母呼吸,一离母胎,立性立命,便自有天地。且如蛇斩作两段,前尚走,尾尚活。又有人煮蟹即熟,遗下生脚尚动,岂性也?汝究此理,则知气动也,非性也。
问:《语》云:"吾道一以贯之。"如何?
曰:圣人言身中一天理,可以贯通三才、三教,万事无不备矣。如释"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道教"了一,万事毕",皆一贯也。
问:世尊拈花示众,独伽叶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吩咐摩诃伽叶。"不知微笑者何事?
曰:世尊拈花示众,众皆不见佛心,独伽叶见佛心之妙,所以微笑。故世尊以心外之妙,吩咐与伽叶也。
问:达摩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何是见性?
曰:达摩以真空妙理,直指人心。见性者,使人转物情空,自然见性也。岂在乎笔舌传之哉?
问:儒有先天《易》,释有《般若经》,道有《灵宝经》,莫非文字乎?
曰:非也,皆圣人以无言,而形于有言,显真常之道也。释教一大藏教典及诸家语录因果。儒教九经三传、诸子百家。道教洞玄诸品经典及诸丹书,是入道之径路, 超升的梯阶。若至极处,一个字也使不着。汝问余数事,亦只是过河之筏。向上一着,当于言句之外求之。或筑着、磕着,悟得透,得复归于太极,圆明觉照、虚彻 灵通、性命双全、形神俱妙、虚空同体、仙佛齐肩,亦不为难。
问:先生云:三教一理,极荷开发。但释氏涅槃,道家脱胎,似有不同处?
曰:涅槃与脱胎,只是一个道理。脱胎者,脱去凡胎也,岂非涅槃乎?如道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即抱本归虚,与释氏归空一理,无差别也。
又问:脱胎后,还有造化么?
曰:有造化在。圣人云:"身外有身未为奇特,虚空粉碎方露全真。"所以脱胎之后,正要脚踏实地,直待与虚空同体,方为了当。且如佛云"真空",儒曰"无为",道曰"自然",皆抱本还元,与太虚同体也.执著之徒,畴克知此一贯之道哉?
洁庵曰:先生精造金丹之妙道,融通三教之玄机,随问随答,极玄极妙,岂敢自秘?当刊诸梓,与同志之士相与开发,隋珠赵壁,自有识者。
赵定庵问答
师曰:前代祖师,高真上圣,有无上至真之道,留传在世度人,汝还知否?
定庵曰:弟子初进玄门,至愚至蠢,蒙师收录,千载之幸也。无上正真之道,诚未知之,望师开发。
师曰:无上正真之道者,无上可上、玄之又玄、无象可象、不然而然、至极至妙之谓也,圣人强名曰"道"。自古上仙,皆由此处了达,未有不由是而修证者。圣师口口,历代心心相传,所授金丹之旨,乃无上正真之妙道也。
定庵曰:无上正真之妙,喻为金丹,其理云何?
师曰:金者坚也,丹者圆也,释氏喻之为"圆觉",儒家喻之为"太极",初非别物,只是本来一灵而已。本来真性,永劫不坏,如金之坚,如丹之圆,愈炼愈明。释氏曰○,此者真如也,儒曰○,此者太极也,吾道曰○,此乃金丹也,体同名异。
《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虚无自然之谓也。两仪者,一阴一阳也。阴阳,天地也。人生于天地之间,是谓三才,三才之道,一身备矣。太极 者,元神也。两仪者,身心也。以丹言之,太极者,丹之母也;两仪者,真铅、真汞也。所谓铅汞者,非水银、朱砂、硫黄、黑锡、草木之类,亦非精津、涕唾、心 肾、气血,乃身中元神,身中元气。身不动,精气凝结,喻之曰"丹"。所谓丹者,身也。○者,真性也。丹中取出○者,谓之丹成。所谓丹者,非假外而造作,由 所生之本而成正真也,世鲜知之!
今之修丹之士,多不得其正传,皆是向外寻求,随邪背正,所以学者多而成者少也。或炼五金八石、或炼三逊五假、 或炼云霞外气、或炼日月精华、或采星曜之光、或想空中丸块而成丹、或想丹田有物而为丹、或肘后飞金精、或眉间存想、或还精补脑、或运气归脐,乃至服秽吞 精、纳新吐故、八段锦、六字气、摇夹脊、绞辘轳、闭尾闾、 守脐蒂、采天癸、煅秋石、屈伸导引、拂摩消息、默朝上帝、舌拄上腭、三田还返、闭息行气、三火聚于膀胱、五行攒于苦海,如斯小法,何啻千门。纵勤功采取, 终不能成其大事。经云:"正法难遇,多迷真道,多入邪宗。"此之谓也。夫至真之要,至简至易,难遇易成。若遇至人点化,无不成就。
定庵曰:弟子夙生庆幸,得遇老师,辛沾法乳。金丹之要,望赐点化。
师曰:汝今谛听,但为汝谈。夫炼金丹者,全在夺天地造化,以乾坤为鼎器,日月为水火,阴阳为化机,乌兔为药物。仗天罡之斡运,斗柄之推迁,采药有时,运符 有则,进火退符,体一年之节候。抽铅添汞,象一月之亏盈。攒簇五行,合和四象,追二气归黄道,会三性于元宫,返本还元,归根复命,功圆神备,凡蜕为仙,谓 之丹成也。
定庵曰:天地造化,诚恐难夺。
师曰:无出一身,奚难之有?天地,形体也;水火,精气也;阴阳,身心也;乌兔,性情也。所以形体为鼎炉,精气为水火,情性为化机,身心为药材。圣人恐学者 无以取则,遂以天地喻之。人身与天地造化,无有不同处,身心两个字,是药也是火。所以天魂、地魄、乾马、坤牛、阳铅、阴汞、坎男、离女、日乌、月兔,无出 身心两字也。
天罡斡运者,天心也。丹书云:"人心若与天心合,颠倒阴阳只片时。"又云:"以心观道,道即心也。以道观心,心即道也。"斗柄推迁者,玄关也。夫玄关者, 至玄至妙之机关也。今之学者,多泥于形体,或云眉间、或云脐轮、或云两肾中间、或云脐后肾前、或云膀胱、或云丹田、或云首有九宫,中为玄关,或指产门为生 身处,或指口鼻为玄牝,皆非也。但着在形体上,都不是,亦不可离此一身向外寻求。诸丹经皆不言正在何处者,何也?难形笔舌,亦说不得,故曰"玄关"。所以 圣人只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关明矣。所谓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维上下之中、不是在中之中。释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自己本 来面目?"此禅家之中也。儒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此儒家之中也。道曰:"念头不起处,谓之中。"此道家之中也。此乃三教所用之中也。《易》 曰:"寂然不动",中之体也。"感而遂通",中之用也。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易》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且复卦,一阳 生于五阴之下。阴者静也,阳者动也,静极生动,只这动处便是"玄关"也。汝但于二六时中,举心动念处着工夫,玄关自然见也。见得玄关,药物火候,运用抽 添,乃至脱胎神化,并不出此一窍。
采药者,采身中真铅、真汞也。药生有时,非冬至、非月生、非子时。祖师云:"炼丹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阳生。"又云:"铅见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以此求之,身中癸生一阳时也,便可下手采之,二气交合之后,要识持盈,不可太过,望远不堪尝也。
进火退符,无以取则,遂以一年节候、寒暑往来以为火符之则。又以一月盈亏,以明抽添之旨。且如冬至一阳生,复卦;十二月二阳,临卦;正月三阳,泰卦;二月 四阳,大壮卦;三月五阳,夬卦;四月纯阳,乾卦。阳极阴生,五月一阴,姤卦;六月二阴,遁卦;七月三阴,否卦;八月四阴,观卦;九月五阴,剥卦;十月纯 阴,坤卦。阴极阳生,周而复始,此火符进退之机。奈何学者执文泥象,以冬至日下手进火,夏至退符,二八月沐浴,尤不知其要也。圣人见学者错用心志,又以一 年节候,促在一月之内,以朔望象冬夏至,以两弦比二八月,以两日半准一月,以三十日准一年,世人又着在月上。又以一月盈亏,促在一日,以子午体朔望,以卯 酉体二弦,学者又着在日上。近代真师云:"一刻之工夫,自有一年之节候。"
又曰:"父母未生以前,乌有年、月、日、时?"
此圣人诱喻,初学勿错用心。奈何执着之徒,不穷其理,执文泥象,徒尔劳心。余今直指与汝,身中癸生,便是一阳也。阳升阴降,便是三阳也。阴阳分是四阳,体 二月,如上弦,比卯时,宜沐浴,然后进火,阴阳交,神气合,六阳也。阴阳相交,神气混融之后,要识持盈,不知止足,前功俱废。故曰:"金逢望远不堪尝。" 然后退符,象一阴。乃至阴阳分,象三阴。阴阳伏位,宜沐浴,象八月,比下弦,如酉时也。然后退至六阴,阴极阳生,顷刻之间一周天也。汝但依而行之,久久工 夫,渐凝渐结,无质生质,结成圣胎,谓之丹成也。
定庵曰:"下手工夫,周天运用,已蒙开发。种种异名,不能尽知,望师指示。"
师曰:"异名者,只是譬喻,无出身心两字。下工之际,凝耳韵、含眼光、缄舌气、调鼻息、四大不动,使精神魂魄意各安其位,谓之五气朝元;运入中宫,谓之攒 簇五行。心不动,龙吟。身不动,虎啸。身心不动,谓之降龙伏虎。龙吟,则气固;虎啸,则精固,握固灵根也。以精气喻之龟蛇,以身心喻之龙虎,龟蛇打成一 片,谓之合和四象。以性摄情,为之金木并,以精御气,谓之水火交。木于火同源,两性一家,东三南二同成五也;水与金同源,两性一家,北一西方四共之也;土 居中宫,属意,自己五数,戊己还从生数五。心身意打成一片,三家相见结婴儿,总谓之三五混融也。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谓之三花聚鼎,又谓之三 关。今之学人,多指尾闾、夹脊、玉枕为三关者,只是功法,非至要也。举心动念处为玄牝,今人指口鼻者,非也。身心意为三要,心中之性,谓之砂中汞;身中之 气,谓之水中金。金本生水,乃水之母,金反居水中,故曰母隐子胎。外境勿令入,内境勿令出,谓之固济。寂然不动,谓之养火;虚无自然,谓之运用;存诚笃 志,谓之守城;降伏内魔,谓之野战。真汞,谓之姹女;真铅,谓之婴儿;真意,谓之黄婆;性情,谓之夫妇。澄心定意,性寂神灵,二物成团,三元辐辏,谓之成 胎。爱护灵根,谓之温养。所谓温养者,如龙养珠、如鸡覆子,谨谨护持,勿令差失,毫发有差,前功俱废也。阳神出壳,谓之脱胎。归根复命,还其本初,谓之超 脱。打破虚空,谓之了当也。
定庵曰:金丹成时,还可见否?
答曰:可见。
曰:有形否?
曰:无形。
问曰:既无形,如何可见?
答曰:金丹只是强名,岂有形乎?所谓可见者,不可以眼见。释曰:"于不见中亲见,亲见中不见。"道经云:"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斯谓之道。视之不见,未 尝不见;听之不闻,未尝不闻。所谓可见、可闻,非耳目所及也,心见意闻而已。譬如大风起,入山撼木,入水扬波,岂得谓之无?观之不见,博之不得,岂得谓之 有?金丹之体,亦复如是。所以炼丹之初,有无互用,动静相须,乃至成功,诸缘顿息,万法皆空,动静俱忘,有无俱遣,始得玄珠成象,太一归真也。性命双全, 形神俱妙,出有入无,逍遥云际,果证金仙也。所以经典、丹书,种种异名,接引学人,从粗达妙,渐入佳境,及至见性悟空,其事却不在纸上。譬若过河之舟,济 渡斯民,既登彼岸,舟船无用矣。前贤云:"得兔忘蹄,得鱼忘筌。"此之谓也。且余今语此授汝,却不可执在言上,但只细嚼熟玩其味,穷究本源。苟或一言之 下,心地开通,直入无为之境,是不难也。更有向上机关,未易轻述,当于言外求之。

金丹或问
予观丹经子书,后人笺注,取用不一。或着形体、或泥文墨、或以清静为苦空、或以汞铅为有象,所见不同,后人岂得不惑?殊不知至道则一,岂有二哉?又近来丹 书所集,多是傍门,如解七返九还、寅子数坤申之类,不亦谬乎?予今将丹书中精要,集成或问三十六则,以破后人之惑,达者味之。
或问:何谓九还?
曰:九乃金之成数,还者,还元之义,则是以性摄情而已。情属金,情来归性,故曰九还。丹书云:"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此之谓也。若以子数至申,为九还者,非也。
或问:何谓七返?
曰:七乃火之成数,返者,返本之义,则是炼神还虚而已。神属火,炼神返虚,故曰七返。或以寅至申为七返,非也。《悟真篇》云:"休将寅子数坤申,但要五行作准绳。"正谓此也
或问:何谓三关?
曰:三元之机关也。炼精化气,为初关;炼气化神,为中关;炼神还虚,为上关。或指尾闾、夹脊、玉枕为三关者,只是工法,非至要也。登真之要,在乎三关,岂有定位?存乎口诀。
或问:何谓玄关?
曰:至玄至妙之机关也。初无定位。今人多指脐轮、或指顶门、或指印堂、或指两肾中间、或指肾前脐后,已上皆是傍门。丹书云:"玄关一窍,不在四维上下,不在内外偏傍,亦不在当中,四大五行不著处,是也。"
或问:何谓三宫?
曰:三元所居之宫也。神居乾宫,气居中宫,精居坤宫。今人指三田者,非也。
或问:何谓三要?
曰:归根之窍,复命之关,虚无之谷,是谓三要。或指口鼻为三要者,非也。
或问:何谓玄牝?
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或指口鼻者,非也。紫阳真人云:"念头起处为玄牝。"斯言是也。予谓:"念头起处,乃生死之根,岂非玄牝乎?"虽然亦是工法,最上一乘,在乎口诀。
或问:何谓真种子?
曰:天地未判之先,一点灵明是也。或谓人从一气而生,以气为真种子。或谓因念而有,此身以念为真种子。或谓禀二五之精而有,此身以精为真种子。此三说是似而非。释云:"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真。"此之谓也。
或问:何谓鼎炉?
曰:身心为鼎炉。丹书云:"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乾心也,坤身也。今人外面安炉立鼎者,谬矣。
或问:何谓药物?
曰:真铅、真汞,为药物。只是本来二物是也。
或问:何谓内药?何谓外药?
曰:炼精、炼气、炼神,其体则一,其用有二。交感之精,呼吸之气,思虑之神,皆外药也。先天至精,虚无空气,不坏元神,此内药也。丹书云:"内外两般作用。"正谓此也。
或问:敲竹唤龟吞玉芝,如何说?
曰:敲竹者,息气也。唤龟者,摄精也。炼精化气,以气摄精,精气混融,结成玉芝,采而吞之,保命也。
或问:鼓琴招凤饮刀圭,如何说?
曰:鼓琴者,虚心也。招凤者,养神也。虚心养神,心明神化,二土成圭,采而饮之,性圆明也。
或问:如何是五气朝元?
曰:身不动精固,水朝元;心不动气固,火朝元;性寂则魂藏,木朝元;情忘则魄伏,金朝元;四大安和,则意定,土朝元,此之谓五气朝元也。
或问:何谓黄婆?
曰:黄者,中之色。婆者,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51/4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