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9号上午,中国道学论坛创始人、世界老子学会执行会长董延喜,在灵宝市道德讲堂,以“作为老子著经地,灵宝人应该怎样面对《道德经》”为题,与一百多名老子文化爱好者一起分享了他的悟道心得和弘道体验。
讲座由灵宝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跃峰主持。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被誉为“中国网络弘道第一人”的董延喜先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董延喜先生曾任河南电视台三门峡记者站长,现任《中国道学论坛》《中国道教论坛》总编,世界老子学会执行会长。董先生长期以来以弘扬中国传统优秀传统文化为已任,三十多年潜心研究《道德经》,以现代视野、通俗话语对《道德经》进行生活化解读,努力把《道德经》从书本道学演绎为人生道学、生活道学、传家道学,有力推进了《道德经》的通俗化、大众化和现代化。董先生创办的道网传媒成为全球最大的老子文化传播交流平台和学术资源库,拥有会员粉丝超百万;所创作的《道德经传家版》,成为深受普通百姓欢迎的非常接地气的大众读本;他在全国各地讲授老子文化四百多场,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作为《道德经》的诞生地,灵宝人应该怎样面对《道德经》?下面,把时间交给董先生,让他为我们详细讲述,大家欢迎!
董延喜老师说,26年前我曾在灵宝亚武山为上千人讲《道德经》,亚武山前山门的对联“奇峰秀水萦紫气道教圣地,玉树琼花绕祥云神仙洞天”就是在下撰写的。灵宝市这些年老子文化产业突飞猛进,业态已基本形成,但提升空间依然很大。
(一)灵宝人应该在在传承、延续《道德经》方面有所建树
灵宝为什么叫灵宝?灵者,灵气之谓。函谷关是一个灵气十足大道场。宝者,宝典之谓,《道德经》就是修齐治平的无上宝典。这部稀世宝典,就是在灵气十足的大道场诞生的。
灵宝是老子著经地,是中国道学文化发源地。在灵宝,老子以天道之理与人伦之德相统一创生了他的道德文化体系。老子道德文化在灵宝这方古老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不管你知不知道老子,读没读过《道德经》,灵宝人的精神血脉里都注定传承着老子文化的基因,流淌着道德文化的血液。
“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的根底、中国文化的最高精神;《道德经》是人类文化史上最璀璨的宝典,是迄今为止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灵宝人应感恩老子的眷顾,让我们出生在道德文化的摇蓝里,从小就沐浴着道德文化的阳光。
老子《道德经》是中华民族的的精神命脉。作为一个灵宝人,我们应该为拥有老子文化圣地而自豪。但我们在自豪、骄傲的同时,还要在传承、延续道德文化血脉中有所建树。我非常庆幸自己出生在周口,那里是老子的故乡,也非常庆幸自己能在老子著经地工作多年,能把道德文化当作自己和家族的精神血统代代相传。我为什么对灵宝那么亲?灵宝是我第二故乡,是我的灵魂的安放之所。有幸生于老子诞生地,工作在老子著经地。庆幸平生与老子和《道德经》结缘,这是何等的幸福?一本《道德经》读了三十二年,还在继续,把传播大道当作一生的使命。
人生“三大叩问”: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往哪去?灵宝人应该这样回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从道中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往道中去;我是谁?我是道的传人!每个灵宝人都担负着的“为天地立道心,为众生铸道魂,为中华续道统,为往圣继绝学,为社会臻和谐,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每一个灵宝人都应该把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变成文化自强、文化担当的实际行动。每一个灵宝人都应该成为优秀的行道人、传道人、弘道人!
(二)《道德经》距离我们有多远?
说起老子文化,很多人认为很神秘。其实大道就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在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就在老百姓的农家院里。老百姓挂在嘴边上的常言说,俗话讲,自古道……有许多就是从老子《道德经》里直接化出来的人生哲学。比如老子说,“江河所以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咱站洼坑里,把高岗留给人家”。老子说“少则得,得多惑”,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贪多嚼不烂”。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实话不中听,中听没实话”。老子说,“美言可以市尊”,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良言一句三冬暖”。老子说,“圣人被褐怀玉”,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别看衣裳破,怀里有干货”。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人在做,天在看”……
在灵宝函谷关,有一座老子骑青牛的雕像。老子为什么骑牛不骑马?因为慢节奏的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俗话说“慌慌张张,打破沙缸”;常言道“存住气不少打粮食”,这与老子所说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十分吻合。人一急躁,就容易头脑发热,做错事。慢节奏生活是一种从容,是一种优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养生方法。如今国人像按了快进键,处处追求快,拍照, 要立等可取; 坐车, 要高速高铁; 创业, 要一夜暴富; 结婚, 要闪电速度。结果是速度带来烦恼, 便利加重急躁, 人们早已失去了老子骑牛那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和能力。
自古说 “不听老子言,吃亏在眼前”,道是一只无形的手,冥冥之中掌控着成败得失。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听了老子的话,什么时候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就出现太平盛世;什么时候不听老子的话,什么时候社会的道徳判断出问题,就乱象纷呈。作为一个个人、一个家庭也是一样:听了老子言,成功在眼前;不听老子言,吃亏在眼前。这是老百姓从自己千百年的成败得失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
常言道 “老子不讲古,后生不靠谱”,这与老子“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相吻合,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善于建德的人不为外物动摇,善于抱道人的不会半途而废,以道德传家的人必定受到子孙后代的敬仰、爱戴、感恩和祭祀。老子说:“故人之所教,我亦教人,吾将以为教父。”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前人以道教化于我,我亦以道教化后人,吾将成为以道教化众生的教父。“老子不讲古,后生不靠谱”这句话,与老子上面的说法有曲同工之妙。
(三)灵宝老子文化产业急待壮大 ,《道德经》主题文化小镇“东方道源城”将是灵宝未来的一座新城。敝人27年前就开始创意策划灵宝老子文化产业。 1991年就曾游说灵化老总重建函谷关楼。作为编导为灵宝拍摄过《金龙腾飞》《正是山秀果香时》等电视纪录片,参与创意过灵宝黄金首饰城的创建、灵宝新县城的创建。
目前全国文化主题小镇的建设方兴未艾,昨天下午到函谷关镇考察了函谷关文化主题小镇的建设情况,非常高兴地看到今天老子养生城的开工兴建。作为《道德经》的诞生之地,函谷关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函谷关是老子的著经之地,也是老子、尹喜两位"博大真人"的相会之地。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道学老子和庄子并称,却少有人知庄子把老子与关令尹喜并称为"古之博大真人"。没有函谷关关令尹喜,就没有伟大的《道德经》。尹喜又称文始真人,是老子的弟子,著有《关尹子》九篇,又称《文始真经》,言修道养寿妙理,为历代高道大德所推崇。仅这位尹真人的文化题材就可以打造一个养生文化主题小镇,但目前这个宝贵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展示出来。函谷关大道场与鹿邑升仙台大道场是两个最大的道德能量场,是十分难得的修道养生宝地。所以灵宝市以函谷关大道场为中心举全市之力来打造一座“东方道源城”:《道德经》主题文化小镇。以《道德经》为依托打造国际教学中心、研究中心、展示中心和传播中心。以道家养生、武术养生、道医养生等为依托打造大型道家养生基地。以老子文化主题古街,主题公园、主题酒店、主题游乐为依托打造文化消费项目。以《道德经》为主题,把影响贯穿东西;以《道德经》为纽带,把魅力撒向海外;以旅游为桥梁,把产业做大做强。东方道源城必将成为一个骨子里透着老子文化性格的独一无二的新型大型景观园林城,成为让国内外朋友精神得到洗礼,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升华的天下无双的老子文化旅游孤品。成为高铁旅游时代和文化消费时代全世界文化消费的旅游胜地。
(四) 灵宝县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平均家家一本《道德经》,人人学习《道德经》,学生会背《道德经》,社会践行《道德经》,从家风、乡风、民风入手,真正把灵宝建成老子所希望的道德之乡。 去年函谷论道时就说过,灵宝《道德经》申遗工作应该抓紧进行,早日完成。
(五)今天我们怎样读经典?灵宝人要叫响“传承大道,我有责任”的口号,每个灵宝人都要把“当好文化使者,讲好老子故事”当成自己的份内之事。要当好文化使者,首先要学好《道德经》。要把《道德经》融化在骨子里,变成做人骨气;流淌在血液里,变成做人底气;绽放在生命里,变成做人正气。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道德经》?我想送给大家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读一部经典,胜万卷杂书。我个人的读书分为两大阶段,前三十年博览群书,后三十年一部经典。小时候爱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书,等当了兵,提了干,就拼命买书,十八年间藏书近万册。儿女成家分走了两个书房的书,现在还有两间屋子的书。前三十年因为从事记者工作,读书破万卷,立志成杂家,对写作确实很有帮助。从三十六岁转业到地方,开始读《道德经》,这三十多年就读这一本书。2000多年来知识大爆炸,书本何止万卷、万万卷,永远不可能读完。但智慧不会爆炸,智慧还是那些智慧。《道德经》被誉为“经中之经”“万经之王”“千古绝学”,是人类的最高智慧。《道德经》是一部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书;是一部充满生命能量,能让灵魂再生的书;是一部百读不厌、常读常新的书;是一部一辈子都读不完的书。《道德经》是一部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老年养福、修道养真的宝典。现代社会许多人对物质的追求超过了对精神的追求,渐渐泯灭了道性,丢失了本真。《道德经》可以让我们道性复活,找回那个原本快乐无忧的真我,可以让我们打开心结,度过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
第二句话是:留一部经典,胜万贯家财。我的这本书为什么叫《<道德经>传家版》?尽管古往今来《道德经》译注版本有2000多种,但还没有一本是从传家角度创作的。我给儿孙留什么?文化传家传什么?不少人辛辛苦苦打拼一辈子,就是想给儿孙多留些钱财,结果是钱财传家祸害子孙,富二代们几乎成了败家子的代名词。钱财传家富不过三代,能传到第三代的不到百分之十三。古人讲,诗书传家,可传五代,道德传家,十代以上。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庭教育离不开经典的引领,一部《道德经》就是家道、家风、家教的最好教材。让《道德经》变成传家文化,去净化每一个家庭,点亮每一个生命,我们的整个社会就会变成老子所希望的道德社会。
第三句话,诵一部经典,登万丈高台。“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个人高远见识和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零岁至十三岁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这个阶段背诵的东西到八十岁也忘不了。赋予孩子一个“经典”的生命背景,可以开启生命的无穷智慧。在世界文化的群山中,老子文化是最高的一座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智慧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能够在十三岁之前背诵《道德经》,你会终生受用不尽。经典是精神血统,是生命能量,是人生境界,是心灵归宿。有了经典陪伴,你就能建立起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精神防护体系,你的生命就会绽放出无比绚烂的光彩。
王跃峰部长最后说,方才董延喜先生结合灵宝实际,紧紧围绕《道德经》距离我们有多远?灵宝人如何在《道德经》传承传播中有所建树?我们今天该怎样读经典?灵宝老子文化产业如何发展壮大?等问题,用通俗化、大众化、趣味化的表述,分享了他三十年悟道、行道、修道、传道之体验,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董先生表示感谢!继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责任和义务,灵宝市作为《道德经》的诞生地,我们更要认真研习这一经典,努力从中汲取道德养分,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28/29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五——《汉字的字元·基数与序数》
下一篇: 从老子到庄子之关尹子——卷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