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道教文化里,经常出现“真人”一词,意指道家那些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真正正觉醒,觉悟的世外高人。意为得道真人,是世人和道教门徒对他们的敬称。
真人作为教的崇敬对象和效仿的榜样,但在品级上,它甚至高于一般的仙人,而且大多经过封建帝王的册封。四大真人即为其代表。
四大真人中最为人熟知应该是南华真人,也就是战国时代的道家著名学者庄周。他在唐玄宗时,追谥“南华真人”,所撰著的《庄子》一书,也被尊为《南华真经》,到宋真宗时,又名《冲虚至德真经》。到宋徽宗时,又追封庄周为“微妙无通真君”。
第二位冲虚真人,也就是稍早于庄周的道家执守“贵虚”论的学者列御寇。他在唐玄宗时,追谥“冲虚真人”,《列子》这部作者存疑的经典被当成是他的传世著作,也被尊为《冲虚真经》,到宋真宗时,又名《冲虚至德真经》。宋徽宗时,又追封列御寇为“致虚观妙真君”。
第三位通玄真人,也就是相传与孔子同时期的老子的弟子文子。唐玄宗时,追谥文子为“通玄真人”,并把当时流传的题为《文子》的这部书,尊为《通玄真经》 。
第四位洞灵真人,也就是《庄子》一书中的寓言人物庚桑楚,也叫亢仓子、亢桑子。唐玄宗时,追号这个人物为“洞灵真人”,并把当时隐士托名伪造的《亢仓子》一书,尊为《洞灵真经》。
以上四大真人,道教把他们说成老子的四大弟子,称其书为四子真经。
其实,除了这四人以外,唐朝时期被封为真人的还有关尹子,据传他就是老子西出函谷,把老子拦下来,促成传世经典——《道德经》的那个守关人——尹喜,他以独特的视角将'道"的广阔无边的玄意天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其书文辞沈博绝丽,意境深远隽永,从做事读书到待人接物,从日常生活到思想修养,从事理到道理,极大地体现了'道"的内涵。所著《文始真经》亦是道教经典。
此外,在后世之中鬼谷子、张三丰、王重阳、安期生等亦皆为得道真人。只是道德经与四子真经所代表的玄学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真人者,体洞虚无,与道合真,同於自然,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通。凡人大都渴望长生久视,有权力的帝王贵胄更是如此,他们崇敬仙人,更希望能从仙人那得到长生之术。只可惜,纸醉金迷之下,一切都是虚妄。被酒色、权力欲望掏空的身体怎么可能空灵长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28/29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老子与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