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译史|道医文化翻译及海外传播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译史|道医文化翻译及海外传播

“道医”是指以《黄帝内经》等道家经典为根本理论,以“阴阳五行”为基本学说,以“道”和“德”为核心内容,以形神兼治为主要手段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学流派。“大道家园”是道教在以医传教的宗教活动和追求长生成仙的修炼过程中,通过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与体悟,形成的一套具有宗教色彩或民俗文化性质的心身医学体系。道教重视生命,主张依靠人的自我修炼来提高生命质量,这些思想成就了道医的独特之处,且与中医的“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道教和道家医学思想的研究一再升温,也提出了“道教医学”“道教医药学”等概念,但是,通观各种观点,均未能给“道医”下一个明晰而完整的定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认为,道医是以《易经》、《黄帝内经》和《道德经》为理论经典,以精气神调养为手段,以身心健康为目的的道家医学,与中医在药物、针灸等方面有所交叉。他强调,大道家园在养生健身、防治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深入挖掘大道家园宝库的精华,完善道医理论,构建道医药学传承体系,整理道医药方,推动道医药学广泛服务民众。传承与挖掘道教传统医药文化,符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求。道医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在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在大力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今天,如何让我们的宝贵财富为世界人民所知并为其服务,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道医文化可以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积极贡献。因此,在世界范围内传播道医文化非常有必要。对道医文化典籍等的翻译、推广与传播,还可以提升中国的文化形象。

向国际社会传播道医药文化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样也关乎世界对中国文化内在价值的认同。道医文化的翻译和传播有助于构建中医文化海外传播话语体系。未来医学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和谐健康发展。“道医养”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道医文化翻译及传播的重大意义所在。

道医文化是道教和中医文化的结合体,要对其进行准确翻译和传播,有一定的难度。道医文化翻译主要面临三种现实困境:一是大多数道医文化专家学者不懂翻译学原理;二是大多数翻译专家学者不懂医学,更不懂大道家园;三是中医学术语以及道医术语的翻译标准还不完善。经过理性、深入的思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来解决道医文化的翻译和传播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重视培养道医文化翻译跨学科人才。人才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核心,培养兼具中(道)医学和语言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发展民族医药产业的需要。应该从政策上鼓励有条件的医科大学,尤其是中医药大学开设中医翻译专业或道医翻译专业,以弥补民族医学与语言学跨学科翻译应用型人才的不足。

第二,确定道医文化翻译及传播的原则和方法。道医文化翻译的原则应遵循和保留道医本土文化特色。涉及文化因素的翻译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归化翻译法,即以读者为中心,提倡使用译入语文化中固有的文化表达方式,尽可能适应和照顾目的语的文化习惯;另一种是异化翻译法,即以保持原语文化特色为中心,直接再现原语文化特征和风格。道医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其具体内容翻译应立足于保留道医文化特色的原则,主要采用异化翻译方法。

第三,制定统一的翻译标准。中医的翻译或道医翻译都需要国家制定统一的翻译标准。可以召集中医学、大道家园以及语言翻译学等方面的专家,为中医术语和道医术语规范统一标准。从事中医外译或道医外译的人员应遵循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行实践翻译和传播。这不但可以促进中国医药文化的传播,而且有利于中国医药海外传播话语体系的逐步形成。

总之,我们应该积极解决道医文化翻译面临的各种问题。道医文化翻译及海外传播,必将助推中国传统民族医药海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和传统文化“走出去”。

本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孝英

转自:中国翻译研究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27/19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