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序。文王所定。其次以往复循环。其行取对偶交互。故名曰易。或二卦。或四卦。或八卦。推之至三十。至六十四。莫非依此例以相次序也。故屯蒙相继。需讼相环。各以其对或反为往来也。而讼之下。则续以师比。师比亦相交也。其爻之阴阳数同而位异。故主客殊观。正反殊用。情性不类。名实不同。而恰相比。以成一循环。此后天自然之气。生化之序。所推移也。师之为象。以水居地中。水为天一所生。地六所成。以其类聚。故命曰师。师者众也。类相聚也。有其众而不乱。聚其类而不乖。其气感以应。其力合以大。其数累以积其德均以和。是谓之师。有其主者有其从者。有其任使有其服役。有教以率之者。有顺以化之者。有平均以结契者。有比类以切磋者。是皆师之所为。而卦之所象也。
师卦之象。坎在坤下。坤为厚重。坎主险陷。二卦异德、而同用。故象师旅之事。亦喻师长之意。师旅聚众。以集武力。杆灾害。除暴乱。安良善。其旨光明。其行险恶。其本正大。其施强狠。其处重镇。其出猛鸷。其德涵容。其志猜忌。其在内恩惠。在外威严。在上仁慈。在下栗惧。故其应也。一阴一阳。一柔一刚。其施人也。一仁一义。仁以养众。义以拒祸。仁以安民。义以去害。此圣人杀伐之事。诛讨之行。而于卦也。为地水师。地以涵水。水流而不侵地。犹国以蓄兵。兵备而能保国。其义一也。若推之师长之义。亦可象焉。师严而后道尊。教行而后化广。师以卫道。教以去邪。唯严则风淳俗美。广则国泰民安。扑作教刑。不率教者无赦。法以正众。不守正者必诛。取地水之师。比教化之主。其象固无忤也。而称其指。则重在军旅之用。以将继讼而决争。合群以御侮也。曲之不直。良之不安。力之不足。理之难论。不有师旅。何以自存。不藉众力。何以自保。故有讼者。终必有师而已争者。终及于战。师为战备也。以厚行险。以柔用刚。不得不然。则师之为义。亦时矣哉。
就卦象言。上坤下坎。五阴一阳。阳爻居内卦正位。当位而不当权。主下而不主上。比在下位之长。而听命以督率群众者也。阳少阴多。阳贵阴贱。贵于下而得中。贱于旁而有众。此师旅之象。亦师长之德也。夫师之得名。非以其众而已。乃由众中得一人为之长。而群集听命焉。行止有序。上下有度。升陟有法。动静有宜。出入有时。聚散有伍。进退有步。联接有方。一人使之。众人从之。一人挥之。众人应之。不乱其行。不越其秩。率教勿怠。守命弗渝。而后谓之师。师者。行贵整严。道贵尊一。用贵敏捷。法贵亲睦。故师者人所望也。国所赖也。不徒以众称也。若乌合之众。不得称师。游怠之群。不得名师。以其非师象也。以坤厚载。行坎险陷。其德既刚。其道乃柔。此保民而王之所由赖也。率类而生之所由安也。师之为用大矣哉。古者教人者称师。建军者称师。文武不同。名称乃一。则以其本不殊也。皆以安民生。利人情。增民德。进民族福也。故师旅者。保国御侮之用也。非以示威也。卫民制暴之用也。非以为害也。主其事者必得人。所谓仁义之士。人道之全者。而后当之无愧。亦犹教学之师长也。盖以卦象一阳正位。其意甚明。苟乖此义。师道废矣。安能望其成师之德。致师之用哉。故师者、国之保卫。民之护持。如赤子之乳母也。得道则吉。失道则咎。此师象之异于他卦。而师名之异于他称也。
师卦之辞。以师为卦名。固由象所生。而初制卦。则无此名。则以卦命象。亦犹今之以名命卦。不过有此象。当有此卦。当有此事而已。而后圣因之。乃得师之名。成师之称。达师之用。则师之所本。道立、德名、制用是也。故师字始于卦。而师制本于卦象也。夫师字从自从帀。一示其高厚。如坤之德。一示其周布。如水之流。犹象二卦之合也。虽古书异于今体。其所取义不外乎此。可见师之字。与师之名。皆从卦出也。师在今日。分师旅师长二类。一属于众义。一属于正义。众则成军。正则成教。盖卦本含此二义也。五阴环列。众也。一阳居内卦之中。正也。既有其众。复得其正。则用之于外。当为军之师旅。用之于内。当为教之师长。取象无殊。致用则异。凡卦皆然。而师尤着耳。由师旅言。军必有师。师者师之长也。故从师字出头。而帅率本一字。以有长可率众也。由教育言。学必有长。指导训诲。以教弟子。或属父兄。或称先生。师者即父兄先生之代称也。师以行教。亦如军师。贵在督率群众。同趋于正。众有所仰望。同遂其生。此师之为师。不仅为一军之师。或一业之师己也。盖人民毋不奉之以遂生循道。以安以乐。则全国莫不有师。而师遂为人类切要之制。不问其为师旅。抑师长也。
师:贞,丈人吉,无咎
此师卦彖辞。言全卦之大用也。以师本德由坤出。故先贞。贞者正也。有守也。坚固不易。洁己不失。安逸不乱。慎行不妄。此为贞德。坤之常行师道以之而师者众之主也。必有德望以副之。有德则足以自重。有齿爵以充之。有年则足以自尊民之所悦。唯年与德。天下之达尊也。是曰丈人。丈与杖古同。丈人一老而德至者也。既备其德。复得其寿。受命率众。民莫不服。此师之为众所敬也。而天亦佑之。故丈人吉。夫丈人为师之主。行师之功。则所谓吉者非其一人也。凡其所率者。无不吉矣。以师之用。将有所讨伐也。将有所禁御也。势必至于争。则决斗之事也。杀伤之事也。聚众以临之。持兵以威之。坚阵以迫之。勒骑以逐之。其行已险。其处已危。则其于数也多凶。而以师之克贞。帅之得人。有德以固之。有齿以镇之。则转凶为吉。反危为安。此所以因丈人之吉。而占全体之无咎也。咎者天也。无咎人也。人定胜天。则丈人之吉也。故师之道贵贞。而其位贵得人。得人而贞。尚何咎哉。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此申释彖辞之义也言丈人之占即王者之象王者不必自将苟以正正众得人而率之则天下归服矣盖全卦以一阳居弟二爻上与五应一阳行五阴间。上下相从。故日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上坤下坎。外顺内险。故有师之象。而得师之功。毒宇或作毒。古育字。亭毒即生育之义。但此处亦含毒害之义。盖对内则亭毒。对外则毒害。以师行敦。则化育之功。以师抗敌。则杀伐之用。而天下之民。莫不从顺。则其吉可知。既吉自无咎矣。要之师之取义。在能容象而率之有方。集民而使之有道。一则以安内。而民得其生。一则以攘外。而民保其族。此王者之业也。其为吉固矣然不以贞守不以人任则其吉否亦未定也圣人垂教微意至深至切读者毋忽畧之。
易师卦继讼之后。可见讼之终。必至于兵争。古人以兵凶战危为戒。而讼辞亦云终凶。则讼之所以凶者。不止官刑囹圄之辱。身物损害之灾。必将由小争而动众忿。由细故而启大兵。其所至不仅讼之凶矣,故讼者争之小。师者争之大。讼者凶之始。师者凶之成。而古人戒于患先。慎于作始。知其将至。则预为制之。此师之凶仍可免。而兵之灾仍可避。则不独可救讼之敝。且足以保人民之生。此师之义。由凶而吉。由危而安。明正其旨。以晓世人有备无患之道.此师卦虽继讼。究反能挽讼之失。以争弭争。以杀止杀。故武字为止戈。而师辞主贞吉也。且师者有长率之义。以众中得长者率之。不似群之无首。此所以称为师也。军旅固然。教学亦然。以一率众。以长率群。乃师之象。亦师之用也。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此申释卦象之用明彖辞之义。溯圣人立教之旨也。夫师者成于众。而得其正。行于险而守其贞以正则不偏。不偏则公。公则得众?以贞则不暴。不暴则恕。恕则容民。公恕成德天下咸服。故不怒而威。不严而畏。不姑息而怀其仁。不苛刻而悦其义。近者服从。远者归顺。有众以为守。有民以为用。如地得水。而生濡万物。浸润无量而不溃决。不漏泄。以安以和。以保其国。以定其邦家。是君子有取于师之所为也。前言丈人吉。明师道之贵在德齿。而位亦随之。德以致位。齿以延福。天之所锡。唯此丈人。以能服众而安民也。众聚而不乱。群力所集。而不为暴。兵事所设。而不履凶。以其基于贞。正于正。故虽毒天下而民莫不悦。虽动天下之众。而国不摇。虽役天下之民。而民不叛。其本固也。夫地水类也。君子与民。亦类也。师卦以地聚水。而比君子容民畜众。此因象成用。因道立功者也。民之为师。初无殊其为士农工商也。居所以保。行所必备。故有其民。即有其兵。有其众。即有其用。不言师而独言民众。尤见民众为兵之本也。民众归服。兵强师多。民众叛离。兵师何有。故能容民畜众者。自能有其坚甲利兵也。且民众之聚。不待武力。上下之和。不受侵伐。虽不设兵师。亦足自卫。况民众悦附。师旅易成。朝投其器。夕集于场。人人皆兵。更何忧乎师之不足。故圣人于此。但以容民畜众为言也。容者安之。畜者利之。安必有所保。利必有所用。则容民畜众。不为战争。而战争自易备矣。故有国者。不患无兵。患无民。不忧难战。忧无众。舍本逐末。民众不附。肘腋皆仇。兵多战烈。亦奚济哉。故君子取师之义。在此不在彼。
初六:师出以律,否藏凶
此师初六爻辞也。初爻为师之始动。其于人事。即师之始出。师出必以律也。夫师以众成。众则易乱。乱则易败。故师出必先有纪律。纪律所以严师之行也。师行虽暂。师众虽限。而其出也。先有一定之制。其时与地。其来或返。其上至下。其行或止。莫不定于一律。是谓之律。有律则师。无律则乱。师之出也。求有功也。乱以行焉。不败何待。故吉凶之分。在有律与否。臧善也。吉也。爻辞应作两句读。言师出以律否。而定其臧凶也。以律则臧。否则凶。古文简括故也。夫师之出。兵事以成。兵凶战危。原无吉占。而称臧者。言师出之善也。善则免凶。不曰吉而曰臧。明其非吉事也。然自有善恶之辨。亦有免不兔之分。师之初出。果以律也。则善矣。免于凶矣。若否。则必凶矣。明断师出之凶否。而重在律。可见君子之治师。有所先矣。夫师者。动众劳民。不得已而用之。为以保我疆土。卫我国家。其行虽扰民。其旨在安民。则其出也。必求所以减民之惊。去民之怨。则师之所至。必民居安堵。匕鬯不惊。民生自在。工商不扰。方足以安内而攘外。保良而御恶。今若不以律。先自优其民。失其业。间阎骚然。田野不耕。市井毁坏。工商不营。则民必畏而怨之。骇而远之。先失其民。是必败之肇。先隳其社会。是必亡之期。则师之凶。不待交战而已决矣。故师之贵律。不必战时。即初出也。亦必慎守。观始知终。察去知返。故于初六爻辞。以律之有无。而定其师之臧凶也。此圣人慎用师旅之微意。而先示于初爻中。读者宜注意焉。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此申言爻辞之义也。后人或以是爻辞否臧皆凶为诂。是失原文之义。果皆凶者。则前何以有贞吉之占哉。贞正而固。坚而断。有守不失。有节不移。即律是也。有律为贞。失律则失贞矣。贞则吉。失律则凶。一正一反。一善一恶。判若观火。更何疑乎。律者师之守也。犹人之节操。失之则无守。其中已摇。不凶何待。况师以行险。兵以履危者乎。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此师九二爻辞也。九二为师正位。即师之主。其用在主持全师。指挥有众。而地居下位。当承王命。以昭勋业。服远方。故爻辞如此。言九二在师之中。以阳率阴。以位正众。其地至中。其行至正。中正之吉。天之道也。凡辞之吉者免咎。以吉能解咎也。师之为道。恒鳞咎凶。兵事所至。战争不已。咎凶之来。不易避免。九二以得位之正。当时之中。乃迪吉而无咎。不独免咎。且有功勋。受王之宠。王者。主也。下者。承上者也。九二承上而得位。则受赏宜矣。御众而有功。则锡命必矣。王三锡命者。言其功业彪炳。不止一赏也。夫师之用。为保国卫民。安内攘外。王师者得位有功。则师之道成。而国民胥赖。受命既频。策勋已至。则威倾远近。恩施万邦。不独一方之畏服已耳。故大将之用。扶危定倾。仁者之师。靖近怀远不必争于战场。而外人来服。不必角于甲铠。而匪盗潜逃。以其德可怀。威可畏也。其劳如此。则王宠必隆。其重如此则威望必远。故其致国治安。致世太平。一人之业。万民之怀。此九二之所以为吉。而得王三锡命之占也。
象日: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言九二之象。诚能弘师之用。成师之德。非徒为一时之功。一国之安。其至也。天下胥服。万国永绥。则其为吉。非寻常之吉。必承天之宠。则其受赏。非一度之赏。必王三锡命。有其德乃称其位。有其功乃膺其命。此取于卦象之正。而恰应乎丈人之选者。固非徒号善战。只称知兵者。所能望也。故师之大用。不在战争。而在德业。师之大功。不止保一国。而在怀万邦。仁者无敌于天下。其九二之谓乎。夫卦象九二以独刚居下位之正。以险道行广厚之中。内健而外巽。守正而行远。此其为师之至用也。天宠者非人所能予夺也。三锡者非时所能侥幸也。必有其本。以立其基。复有其道。以弘其德。乃克受此宠锡也。爻辞之意。先重德业。而后功赏。德业既钜。功赏斯加。故一人之威。为万邦所怀。一师之用。为天王所倚重也。全卦以此爻为主。亦为最吉。孚丈人之名。得中正之道。其余各爻。不能比也。譬之三军司命是也。
六三:师或舆尸,凶。
此师六三爻辞也。师卦大用。在一能御众。进退有节。若违此则凶。故初六爻辞。明言师之吉凶。在有律与否。而九二爻辞。则明言得人主持。功成誉远。可见师之致用。必得其众而善使之。必下服其上。上任其下。内和外整。命专令严。指挥无忤。行止有定。而后功大而国保。威远而敌怀也。至六三爻则不然。六三以阴行阳位。以险临厚地。其势交迫。其时易乱。爻辞所云。盖言其所至之凶也。以六三处阴阳之淆矢纪律之正。有僭越之命。无指挥之专。故进则易败。退则易溃。出不克整。止不克安。内失其人。外乖乎众。此名师而非师也。其凶必矣。舆尸有二义。一、舆、众多也。尸主也。多主之师。命令不一。其凶由于自乱也。一、舆、升也。尸、死人也。战而至于升死人。则其溃败可知。其凶由于自奔也。而皆不能战也。战则无功。然爻辞之意。取义在象。舆尸者。象之所包。以六三前后。一阴一阳。进则群阴相煽。退则孤阳失主。而六三又阴阳相争。刚柔相敌。其所属不一。所任不专。一军而数将。一役而多谋。众无所适从。命不知谁出。则舆尸之为多主。本卦爻象也。而不曰多主。曰舆尸者。则亦自有意。以六三居下卦之末。邻群阴之闲。而以阳位接九二之阳爻。阳乘诸阴。阴厝于阳。阳已老。为尸象。阴多而共升阳。为舆象。故作升死人。或升神主解。亦通。易之文字。皆含数义。此例也。以象包数类故也。第六三之辞。以内外之交。进退未定。行止犹渝。故用或字。或言其不定也。言或至如此。至者以人事定之。天数有之。必人事孚之。天人交至。乃见其迹。三四人爻。尤必决于人事。故乾爻或跃在渊。亦此意也。人事之至。可移天数。如知其凶也。而预防之。则免矣。故言或者。明吉凶由人事自致也。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此申释爻辞之义。而进一层言之。以人事虽善。凶虽可兔。仍无功也。盖言六三之时不宜。位不当。虽师众不能克敌。故曰大无功也。大指师言。亦明此爻之不宜于进也。无功则徒劳。以众而徒劳之。则虽免凶亦不足取。故释文之意。重在戒师之轻动也。若舆尸而进。其凶必甚。固不止无功也。
六四:师左次,大无咎也
此师六四爻辞。言六四爻之宜退也。前六三爻大无功。则进已不可。而六四亦然。六四以阴行阴。处势宜巽。在上卦之始。为坤道之应。退以为用。则不涉于险。故日左次无咎。左次者。退避也。右进左退。次言其有定序也。全师以退。有相宜之地。非奔溃也。凡师能进则进。不进则守。进守俱难。则唯退舍。以求自全。六四阴柔之地。不宜久抗。故左次无咎。如必坚守。是有咎矣。又左次者。卦象也。阴降而逆行。阳升而顺行。六四阴也。从左以次降。此时位所宜也。卦之所示。本气数之常。定顺逆之道。由天运而迪人事。由时地而占进退。六四亦人爻。尤重在人。此古圣人所以明象制辞。立辞定意者也。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言卦之所象。辞之所指。莫不有常。人亦应之。六四以常而气左降。人亦以常而师左次。顺常不失。自免于咎。即以师言之。既不进矣。又艰于守。则乘时以退。按地以保。亦道之常。不失其常。自无咎矣。故战不必克而贵全师以保。师之强弱。不在进取或固守。而贵临机应变。此免咎。在乎审时度势者也。兵凶战危。首重审慎。一涉粗率。其害必大。故师之爻辞无一不主谨慎。无时不先保全。则可见圣人用兵之心矣。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帅,弟子舆尸,贞凶。
此师六五爻辞也。师六五居上卦之中。为众阴之正。其位甚宜。而以群阴联接。恒易失主。则象使然。其爻辞所称。则以六五位正时宜。故田有禽。有所获也。田者下地。阴之所也。而此田字。亦作田猎解。以六五出师于田。亦聚众所为。古者练习兵事。恒假狩猎行之。四时皆有田事。所以集农而习武也。师之用、不专在战守。六五重于练习师众。故以田为言。田之有禽。亦犹攻而有获。而圣人仁义之师。备而不用。不求攻伐。亦不懈于武事。则一年四时。举田猎以阅武备讲射御以试兵术。其意在保国安民。而不为穷兵黩武。人人知兵。而战事不常见。师旅精强。而无患多兵。此寓兵于农之制也。故六五不言攻有获。而言田有禽也。有禽则利可知。执言者。有所守也。六五正位。得所守。故利执言。犹曰名正而言顺也。且执言者。为有所声讨。如仗义执言之类。言师既精强。练习有素。则明天之讨。代天之诛。有其资矣。故因田有禽。而知其利于声罪致讨。可见古圣不轻用兵之微意也。师出必有名。有名则有功。有功则有德。功成德立。是以免咎。故曰无咎。以其正位而行宜。应时而事当。善备于内。克动于外。此无敌之师也。更奚咎哉。然六五以群阴之交。于僭越之虞。与六三同。六三有或舆尸之占。六五亦有舆尸之象。其意一也。长子帅师者。位正而得也。弟子舆尸者。阴多而僭也。故一则贞。一则凶。长子帅师。为孚丈人之吉。故贞。弟子舆尸。乃犯六三之嫌。故凶。贞凶二字二句。一指长子。一指弟子。其例与初六同。臧凶贞凶。皆分释上二句也。以六五正位。当有长子帅师之贞。以群阴僭越。当有弟子舆尸之凶。皆象所固有。辞乃分析释之。弟子犹子弟也。众而不当位也。师之所患。在众而失律。故凡凶者。必其乱也。
象曰:长子帅帅,以中行;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明师之吉凶全系乎此。而世之治师者。当知所取法乎。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此师上六爻辞也。师卦诸爻。以众就于正为用。故凡有众者。莫不本师之义。以使令之。统御之。以自安其国。保其家。而慎勿失其正也。正者。道之至中。行之至当。守之至宜者也。于事曰中。于用曰正。不中则无所秉。不正则无所承。故有众者。不导以正。则相聚为乱而已。遑言致用哉。师之所以为师。在家曰家督。在国日主帅。其所以督之帅之。莫不有所正。是谓之政。家政也。国政也。均正己以正人。莫不有所命。家长之命。国君之命。莫非政之所行。正之所施。故正而后有政。政而后有命。有政命以行之施之。家于焉齐。国于焉治。而师之道于焉成。上六爻辞。即所以明夫政命。而见夫师道者矣。夫师之大用。非独为军旅之备也。前已言之。推其所至。则平治之功。家国之道。盖有家者、务使之齐。有国者、务使之治。家齐国抬。天下以平。此师之所以名师也。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师。下民。众也。君师。正也。以正正众。以众就正。此君师之政治。而下民有所遵循。家国之政命。而有众得其率御也。故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大君之命。政命也。开承之功。齐治也。而本于至正焉。不正则不得治齐。不得称命。则不得谓为国家。有若无也。失其道。则家为败家。国为亡国。不正以命之。则败亡可待。此非师道也。故爻辞明述其旨曰。小人勿用。小人用则失其正矣。小人不正。而用之则胥不正。更何望于齐治乎。
开国承家。言创业垂统之功。而明师之大用。可见圣人于师卦之象。取义极弘。既不限于军旅之制。复不尽于讲学之途。其在彖象。则曰君子以容民畜众。而申毒天下、而天下服之意。其在九二。则曰万邦永怀。而明正位立功。由近及远之意。其在上六。则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而绍师贞丈人吉之意。无非为推师之道。广师之德。以见齐家治国之本。为政成治之基。其旨深切。其辞简括。固为易经言政治之始。亦即大学修齐之学与治平之用。而莫不本于正。正者。正心以正身。正己以正人。此大学正心所由重也。格致者。需讼之义。而诚正以下则始于师。诚意固乾坤本义。师以坎合坤。先主贞吉。即内诚而外正也。行于事功。又为内正而外诚。诚无不正。正无不诚。正而不诚。是伪君子。诚而不正。是真小人。皆不足语于师道。故师辞。以正行诚。以贞致用。唯正则能成政。唯贞则能立物。此开国承家。齐治之功。实即诚正之效。君子在位。有所为也。必治平之业。而必始于身心。故师上六。极论其功,以与彖辞师贞丈人吉相应。贞正。一也。丈人大君。一也。全卦一致。而包罗万有。故为人道之主。家国兴亡。人民安危。胥系乎此。其为用亦大矣哉。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大君之命。即前王三锡命之意。唯有功者受之。而功之成于正。奖之加以正。上下同正。国无不正。政之所成。治之所隆。此师道之所以弘也。隆者易替。成者易覆。势理然也。上六居极地。集群阴。最易为小人所乘。小人者正之反。君子之仇。今曰小人勿用。为虑远矣。小人用必乱邦。是败师之功也。反正为邪。反功为祸。吉反为凶。利反为害。此师反而为比。则大君之命。丈人之吉。皆反而比之匪人。自乱其国家矣。虽众有何益哉。辞之垂戒。至明切矣。
师卦取义。在合众而能统率。集力而能运用。不徒以其人众巳也。盖在卦象。一阳五阴。阳居下正位。阴环拱于前后。阴从阳命。刚以柔行。故协于师义。果非有纪律。有顺从。主得其权。众听其令。则凡五阴一阳卦。皆与师同。而不得称师者。则可见其名之由正位来。义之由当权来。无位无权。则纪律不立。命令不严。虽有其众。直乌合耳。故反师为比。比者匪也。匪盗之聚。呌嚣奔突。虽多不足以用。故不得名师。而师者、出以正义。行以正名。止以正道。刚柔相济。权变有常。此王者之师。恒备而不用。天下畏其威。人民依其力。而不为暴。不以害民。不以怨众。此仁人无敌之义。师之大道也。故师者。人道所不可缓。而国政尢资要焉。一反其所为。则成比匪。比匪与师一邪一正。一治一乱。其为众同。其所以御众者不同。此兵与盗之分也。
怎么从易经卦象上解读某件事发生的时间 90分 九二为内卦中爻,阳爻居阴位,不当位当中,升卦 九二原来是小过卦 的九四,九四在小过卦的上震里,震为东为春,引申为春祭,即是简单水菜类的^祭,九四变成升卦的九二后,与六五对应,能够被六五信任产生了诚信,因此九二进行^祭,表示对变化后获得诚信的感恩。这与萃卦六二的祭祀,道理相同。上卦《萃》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这里九二虽不当位却与六五正应,而且爻位当中环境有利,在与六五结交中更自身阳刚,实力占据优势,反是六五更需要支持,只是因为六五位尊,才不得不表示某种尊敬,一点薄祭绰绰有余,当然“无咎”。九二虽不当位,但在处升环境中未必不好,那可能终于成为升的基础。
这一“爻辞”与萃卦的六二相同。萃卦的六二,柔顺中庸,与刚健中庸的九五相应;这一卦,刚中的九二与柔中的六五相应,也同样的与人神相互感应的情形相似。对神只要诚心诚意,简单的祭祀,也能获得保佑,不会有灾难。所以象传说:九二刚中而应,具诚信美德者,以其与六五相互悦应,志得而道行,受福而有喜。
*** 为外卦下爻,阴爻居阴位,当位不当中,小过卦 的六二上来变成升卦 的 *** , *** 到来形成升卦的上坤,也就是 *** 来到了新地方,理应对新地方进行献祭,表示对新地方的尊敬与感恩之情,同时也展现自己带来的文化与信仰,说明自己的文明还在延续,因此“吉无咎”。“王”,君王。亨通享、飨、祭祀。“岐山”,在周境内,周人祭奠文王祖父古公(音胆)父之处。“吉”,吉祥。“无咎”,没有错误没有灾祸。
*** 当位不当中,环境不利虽当位却与初六敌应,与六五也不成近比,状况并不是很好,因此君王才要祭祀祖先,以求先祖保佑。不过 *** 毕竟阴柔当位,总可自保无虞,这种状况下这已是吉了,正如文王被囚h里七年,但终于能够归周,就是因为恭顺缘故。不利状况可以自保就是吉祥,小灾小难平安度过也是“无咎”。
*** 柔顺得正,可以顺利的升进,就像君王升岐山祭祀,吉祥,没有灾难。因为祭祀必然诚心诚意,只要诚心诚意,任何事都可以成功;所以,在升卦中也以祭祀比喻。象传说:殷王设祭岐山,使西伯王季主祭者,乃说明 *** 上顺君王,下顺天下之贤,因能建立事功,而德位俱升。
最近有什么比较好听的音乐呢?不得不爱――潘玮柏
天空――蔡依琳
闭上眼睛默念三遍――七朵花
我不想忘记你――《偷天换日》
想唱就唱――张含韵
再说一次我爱你――刘德华
周易每一卦都会有六个爻辞,用哪个爻辞来解释本卦断卦方法很多,也很灵活,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只能大致说两句,供你参考:
1、朱熹的断卦法:这个比较流行,也适合现在的的三枚铜钱的起卦法,起卦时多会有变爻,根据变爻情况再决定按哪爻爻辞还是卦辞断。详细可以厚度,这方面内容极多。
2、梅花易术:一般要考互卦和变卦,综合来断。
3、六壬:要装卦、六亲、世应等,装卦较麻烦,但断卦规律性强。
其它:真正断卦 要参照的东西很多,方法也不唯一,但要注意灵活掌握,比如还要综合看错卦、综卦、内卦、外卦、再配月令、五行等等来分析,总之,活到老学到老,永无止境。
易经解读十三卦卦象的意思天与火从物上辨虽不同但从类上归却同聚因为它们皆能同明均能照天下这叫君子虽不同但却能和天下
易经中每一卦的解析第1卦 乾为天(乾卦) 刚健中正 上上卦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事业: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自有天佑,春风得意,事业如日中天。但阳气已达顶点,盛极必衰,务须提高警惕,小心谨慎。力戒骄傲,冷静处世,心境平和,如是则能充分发挥才智,保证事业成功。经商:十分顺利,有发展向上的大好机会。但切勿操之过急,宜冷静分析形势,把握时机,坚持商业道德,冷静对待中途出现的困难,定会有满意的结果。求名:潜在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只要进一步努力,克服骄傲自满情绪,进业修德,以渊博学识和高尚品质,成君子之名。外出:利于出行,结伴而行更佳。婚恋:阳盛阴衰,但刚柔可相济,形成美满结果。女性温柔者更佳。决策:可成就大的事业。坚持此卦的刚健、正直、公允的实质,修养德行,积累知识,坚定信念,自强不息,必能克服困难,消除灾难。第2卦 坤为地(坤卦) 柔顺伸展上上卦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事业:诸项事业可以成功,得到预想的结果,但开始出师不利,为困境所扰。切莫冒险急进,须小心谨言慎行,尤其不可单枪匹马,独断专行。取得朋友的关心和支持最为重要,在他人的合作下,共同完成事业。因此,应注重内心修养,积蓄养德,效法大地,容忍负重,宽厚大度,以直率、方正、含蓄为原则,不得贪功自傲,持之以恒,谋求事业的成功。经商:机遇不很好,切莫冒险,以稳健为妥,遇到挫折,务必即时总结经验。注意储存货物,待价而沽,处处小心为是。求名:比较顺利,具备基本条件,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不追求身外之物,即可吉祥。外出:宜结伴而行。可去陌生的地方。婚恋:阴盛。以柔克刚,女方柔顺,美好姻缘,白头到老。决策:忠厚、温和,待人真诚,热心助人,因此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往往因不提防小人而受到伤害,但无大碍。性格灵活,工作方法多样,可以左右逢源,得到赞许。难,消除灾难。第3卦 水雷屯(屯卦) 起始维艰下下卦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事业:起初多不利,必知难而进,小心翼翼,勇往直前,灵活机动,可望获得大的成功,时机到来时一定要抓住,却也不得操之太急,且仍有困难,务必有他人相助,故平时应多施恩惠。经商:创业初期步履艰难,多有挫折。坚定信念最重要,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应积极进取,行动果断,打开出路。若仍无法摆脱困境,则应退守保全,等待机会,再展宏图。求名:积极争取,主动追求,可以成功。外出:慎重为好,有危险,宜改日动身。婚恋:好事多磨,忠贞纯洁,大胆追求,能够成功,婚姻美满。决策:初始困难,但若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前途不可估量,但往往不为他人理解而陷于孤独苦闷,事业会因此处于困难状态,需要得到贤德之人的帮助才能摆脱。如能以乐观主义精神处世,能取得成就。第4卦 山水蒙(蒙卦) 启蒙奋发中下卦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
《周易》六十四卦中“谦”卦是如何解释的?白话文解释
谦卦:通泰。筮遇此卦,君子将有所成就。
《象辞》说:本卦外卦为坤为地,内卦为艮为山,地中有山,内高外卑,居高不傲,这是谦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谦让为怀,裁取多余昀,增益缺乏的,衡量财物的多寡而公平施予。
邵雍河洛理数解卦谦和忍让,尊人自卑;利用谦虚,万事可达。吉:得此卦者,吉利平安,步步高升。谦虚忍让者前途大好,骄横者必招败。谦受益,满招损。
傅佩荣解卦手册时运:眼前平顺,步步高升。财运:物价合理,利益保障。家宅:近山之居,合家平安。身体:内郁之症,放宽心胸。
易经中卦象的名词解释由 天 地 雷 风 山 水 火 泽 8个卦像组成。就是八卦。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 . 爻有阴阳两类, ―为阳爻- -为阴爻.每卦又有三爻, . 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 最下一横叫初爻, 中一横叫二爻, 上一横叫三爻。 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 乾为天, 坤为地, 震为雷, 巽为风, 艮为山, 兑为泽, 坎为水, 离为火, 总称为经卦, 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 则构成六十四卦。
易经八卦的易经八卦中六十四卦解释易经所延伸出来的六十四卦的详细解释 :第1卦 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第2卦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第3卦 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第4卦 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第5卦 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第6卦 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第7卦 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第8卦 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诚团结的道理。第9卦 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 下下卦 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第10卦 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 中上卦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华八百年。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A(咬)人。”因此,结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兑柔遇乾刚,所履危。履意为实践,卦义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进取的意思。第11卦 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 中上卦 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
易经八卦的易经八卦中六十四卦解释易经所延伸出来的六十四卦的详细解释 :第1卦 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第2卦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第3卦 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第4卦 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第5卦 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第6卦 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第7卦 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第8卦 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诚团结的道理。第9卦 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 下下卦 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第10卦 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 中上卦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华八百年。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A(咬)人。”因此,结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兑柔遇乾刚,所履危。履意为实践,卦义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进取的意思。第11卦 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 中上卦 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
图解易经六十四卦的内容简介《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的书,《易经》中用来卜筮的主要工具是由八卦而演化出来的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就是占卜的断辞,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哲理,可以很好地使人把握未来,引领人们走向成功。正是由于六十四卦隐藏着无穷的未知,所以历史上曾有无数学者以其毕生精力研究其中的玄机,以期能占断天机,破解人生诸多谜题。在这其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秘藏绝版书《断易天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时还加入了原书中没有的婚姻、比赛、天气等不同事情的预测方法,方便读者活学活用。下篇为原书的卷三、卷四,翻译了原书对六十四卦的逐一讲解,并运用大量图表将各爻、各卦在不同事情上的吉凶进行了整理,使读者查阅起来更加方便。在最后的附录中,《图解易经六十四卦?断易天机》还收录了原书卷五和卷六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历代占筮名家关于六爻预测的歌赋秘诀,以满足读者在了解六爻预测法之后的提高需求。
图解易经六十四卦的介绍书名。《图解易经六十四卦?断易天机》即以《断易天机》为底本编辑而成,用图解这一现代手法对其进行了简洁而生动的诠释。全书依据《断易天机》之体系,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相当于原书的卷一、卷二,将原来的歌诀进行了整合,又加入了一些易学的基础知识,以一页文字一页图解的方式讲解了六爻预测的起卦、装卦步骤和分析方法,使读者不必再纠缠于那些难懂的古代歌诀和不甚清晰的预测步骤,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六十四卦-易经六十四卦详解-六十四卦金钱课-64卦图先天八卦:乾南,兑东南,离东,震东北,巽西南,坎西,艮西北,坤北。
《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易经六十四卦易经六十四卦 第1卦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
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
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第2卦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
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
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
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
循正道,获取吉利。
第3卦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
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
运,必欣欣向荣。
第4卦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
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
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
第5卦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
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
第6卦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
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
第7卦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
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
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
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
第8卦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
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
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
诚团结的道理。
第9卦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
下下卦
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
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
第10卦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
中上卦
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华八百年。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
“履(踩)虎尾、不A(......>>
易经中六十四卦分别代表什么第1卦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第2卦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第3卦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
第4卦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
第5卦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
第6卦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
第7卦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
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
第8卦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
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诚团结的道理。
第9卦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
下下卦
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
第10卦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
中上卦
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华八百年。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A(咬)人。”因此,结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兑柔遇乾刚,所履危。履意为实践,卦义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进取的意思。
第11卦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
中中卦
象曰:学文满腹入......>>
变师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一,属于上上卦。
原文:师:贞,丈人吉,无咎。
白话文释义:师卦象征用兵:坚守正道,即使首领也能吉利,没有灾祸。
象曰:乡人扶人为吉事,虽没肌肤,乃得其助力也;卦中尽且悦,花天锦地回头说。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
初九,出师宜利,大师吉而无咎也。
白话文解释初九:出兵打仗适宜有利,大军行动吉祥而且不会有什么灾难。
《象》曰:“出师宜利”,志在外也。“大师吉”,有所疑也。
白话文解释《象辞》说:“出兵打仗适宜有利”,表明将帅胸中有全局,智谋超群;“大军行动吉祥”,说明有内应配合,行动迅速,如臂使指。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白话文解释六五:田野中有猎物在活动。有利于捉住并陈述已掌握敌情,会获罪但没有灾难。将军统帅着全军将士向前挺进杀敌,像童子的尸体般的被俘获,占问结果是有危险。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白话文解释《象辞》说:“将军统帅全军将士向前挺进杀敌”,居中守正所以能够成功;“像童子的尸体般的被俘获”,是由于号令不力不当的缘故。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用臣七人,小人勿用。
白话文解释上六:伟大君主发令要建功立业需要重用七个忠臣来辅佐治国,但不可以任用小人来当此重任君主就会破败凶险之极.《象》曰:“大君有命开国用臣七人”,以正邦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609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易经证释河洛大旨详解
下一篇: 易经证释洛书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