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有十二位,代表十二个月。实际上地支是什么呢?是天文上黄道十二宫的代名。所谓“宫”,就是部位;所谓“黄道”,就是太阳从东边起来,向西方落下,所绕的一圈,名为黄道面。这种黄道面,每一个月都不同。如我们晚上看天象,每一个星座,从东方出来,共有二十八星宿(天文的知识,在上古时我们中国最发达),而这二十八宿,在黄道面上,每个月的部位也都不同;于是依据这个现象,抽象地归纳为十二个部位,用十二个字来表示。实际上这是天文的现象,变成为抽象的学问,构成了后世算命的位置作用。
这一套学问,现在看来好像很简单,但真正用心探究,其中学问甚多,也可见我们上古时老祖宗的文化智慧、科学哲学,都发达到最高最高点;因为科学数字太大,很复杂,普通一般人的智慧没有如此的天才容纳得下。于是把它简化了,用五行、天干、地支来代表,使人人都能懂,只有文化到了最高处,才能变成最简化。可是它的弊病,是后人只知道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
这个抽象的名词,里面实际是有东西的,包括的学问很大;可惜我们后世只把它用在看相、算命、卜卦这一方面去了。
你觉得《易经杂说》好像都是些平常的话,说明你的文字功夫已经很深了,但是从你提出的疑问发现,你可能根本没有读过吧?
《易经杂说》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易经》的讲记。其中,前部分主要介绍了《易经》的一般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后部分着重解释了六十四卦(始“乾卦”,终“未济卦”),而以对“乾卦”的解说为最详。内容包括:卦名、卦辞、爻辞,以及解释它们的《彖辞》、《象辞》、《文言》等。具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晓的特点。
朋友的影响成功地让我对《易经》产生兴趣,可惜古文晦涩难懂,内容博大精深,自己很难沉下心来深入学习,机遇巧合下找到了《易经杂说》,作为入门读物,通过行业专家的分析解读,学习《易经》中的道理。?
作者南怀瑾,一代国学大师,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除此之外,对于医学、卜算、天文、拳术、剑道、诗词等皆有专精。南怀瑾著述丰富,有《 论语别裁 》《 孟子旁通 》《 原本大学微言 》《 老子他说 》等三十多种著作。
打开书阅读,就好像一位智者朋友讲着故事、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把深奥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毫无晦涩之感。
书中最先介绍的《易经》三原则和三个内涵很有意思。
三原则:变易,简易,不易。
(1)变易 :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时间在不断流逝,我们的每分每秒都不一样,变化是永恒的。既然如此,世事无常,我们何不抱以平静的心态坦然面对一切,不让意外扰乱思绪。生命注定有会有起起伏伏,每一次都是宝贵的成长经历。
(2)简易 :大道至简。人如果能获得足够的智慧,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世界的本质很简单。正如历史中的谋士,掐指一算便能预知未来。俗话说,善易者不卜。大抵就是说,读懂易经的人能够获得真正的人生智慧,便能和上帝一样预测未来,而不需要借助工具。在此引用一句南师的一句话,觉得深有道理。
(3)不易 :万事万事虽一直在变,可其本体永远不会改变。正如人的性格,一旦形成,无论未来发生了什么,面对选择,我们总是会做出类似的决定,而这个绝对最终会将我们指向唯一的归宿,这大概就是古代谋士能预测一个人命运的原因吧。
三个内涵:理,象,数。
理指原则和道理,象指现象和现状,数指万事万物具体的数字,比如长短高低。此三点是万事万物皆有的。就以我们做俯卧撑为例,理是为了锻炼核心肌肉群,象是我们做的动作,数是肢体的幅度。象和数的变化会影响到理的效果。从表及里看事物,便能更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
今天暂时就到这里,明天继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605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