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百家论道

易经入门学习教程第08章,天地乾坤在线学习

网络 2023-09-22 05:45:08

《易经入门学习教程》第08章 天地乾坤


一、乾卦解读

◆卦辞:元亨,利贞。

乾卦以龙为象征,讲述男性(或主要指男性)开创事业的全过程。阴主“静”而阳主“动”,所以,乾卦具有“动”的特性。又因为乾卦的六个爻皆为阳爻,所以乾还具有“健”的特性。震卦也是主“动”,但只是阴转阳时的初动,没有“健”这一特性。这个“健”和“动”两大特性贯穿了六个爻,理解爻辞时,一定要结合这二特性,也正因为有“健”这一特性,才使乾卦有足够的“动力”。所以,象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是对乾卦的感叹,注意,这个万物可以指整个宇宙的万事万物,这时的乾是指绝对的乾,是大“乾”。如果占卜时是问某个家庭、某个公司或某件事,这时的“乾”就是家庭中的“父”、公司的创办人或某件事的直接肇事人。如果占上卜对象变了,你仍将乾比作真实的“天”,这就误解了易经。你所占卜的事情,它一定有一个主宰,这个主宰就是“乾”,就是“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行。”这是讲“天”所产生的“万物”要发生许多变化,而这些变化的原因都是这个“天”所引起的。“大明终始,六位始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六爻皆阳,故称大明。大明的全过程分为六个阶段,以龙为象征来表现不同的作用。

之所以用“龙”来作比方,是因为龙具有“强健、好动”的特性。有人认为以龙比喻乾卦,这是根据二十八宿天象青龙而来,也有人认为龙是“龙马”,指雄性的领头马,总之龙的特性最适合代表乾卦。六龙其实是一个龙在六个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潜龙、见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刚才讲道乾道的特点是健而动,这个“动”不是乱动、瞎动,是按规律在动,所以称为“正性命”。“性”指事物固有特性,例如性格、本性等都是天生的。“命”是“性”的结果,有什么样的性就有什么样的“命”,所以这二字经常连在一起使用。“各正性命”就是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来运动。这样才不致形成大乱,所以能保合大和。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是上一句的结果,各正性命乃至大和,这样就能产生万物,且万物咸宁。庶是“多、众”的意思,庶物就是万物,万国也指万物。乾卦的一种理想结果,也是儒家的美好愿望,因为事实上,阳气好动,如果没有阴气的协助,则一定四处碰壁,到处争斗,伤及自身。只有阴阳调和才能万国咸宁。

元亨利贞,在第七章已经详细讲述,以后也将不再解释。整句卦辞的意思是:乾卦从一开始就非常亨通,有利于事物的发展,必将取得较好的结果。

◆初九爻:乾龙勿用。

潜龙,潜伏在水底之龙,比喻能力还没有开始发挥的人或事。勿用,这也是第七章细讲过的,并不是不用的意思,而是正在积蓄力量,做准备工作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潜在水底之蛟龙,正在积极聚集力量,做好工作,为将来的理想而努力。一般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有知识有文化,好比潜龙,正如小象所说“阳在下也”,但因缺乏各方面的经验,需要应付各种复杂事务的锻炼,在现象上,初九爻是最下面的爻,处于只是“勿用”的阶段。

◆九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见龙在田的“见”通“现”,是“出现”的意思。利见大人的“见”是“面见”之意。整句意思:龙发挥自身的力量,有了一片广阔的用武之地,得到更高层人物的赏识。上面所说的大学生经过几年埋头苦干,作出了成绩,逐渐成为了骨干,领导也开始重视这个小伙子。这正如小象所说“德施普也”。九二爻是下经卦的中爻,正是英雄用武之时。

◆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惕,警惕,高度地思想集中。厉,严厉。“终日乾乾”这很难解释,不管其它书上如何翻译,小雅总觉得缺少理由,便怀疑是否原文有误,于是查阅了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这才发现原来的文字是“终日键键”,这样就非常好理解,也不难解释了。九三爻是下经卦的上爻,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自己的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将影响手下人的工作,因此必须整天有充沛的精力,时时刻刻严厉要求自己或部下,这样才能做到没有过失。小象说“终日乾乾,反复道也”就是说不断地给自己提醒加油,使自己保持健壮。

◆九四爻:或跃在渊,无咎。

“或”表示不是全部,不是始终,只是部分或一时。整句意思:一时跳出深渊,这并没有什么过失。九四爻位于上经卦的下爻,说明地位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处于高层人物,为最高层服务。无论是工作的方式还是工作的内容,都比前面要跨出一大步,所以爻辞中用了“跃”字。小象说“进无咎也”,意思是积极进取是可以的。

◆九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五爻是上经卦的中爻,是整个卦的最高最尊位置,因此,爻辞用了一个“飞”字,说明已经能达到自己能力的最高处,又因为乾卦阳气充足,所以仍然利见大人。注意,既然达到了最高位置,为什么还有比自己更高的“大人”?这是因为九五爻只是一个爻位,这是行政权力最高的位置,还有比这更高的退居的爻位,你只是到了这个行政最高位,所以小象说“大人造也”,造,就是到达的意思。这时你也是许多人的“大人”了。

◆上九爻:亢龙有悔。

亢,kàng,本意为颈,《说文解字注》上说“鸟飞而下”,飞到最高处开始向下的鸟为亢鸟。因此,飞到最高处开始向下的龙称为亢龙。上九爻为最上一爻,已经达到最高层,没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是以有悔。小象说“盈不可久也”正是此意。占卜遇到这一爻,就要功成身退,否则就凶险。

任何事必定遵循物极必反的规律。上九爻已经到了阳极,阴气开始产生。处于这一爻的人,如果能无为,不图功名,放手让他人干事,则吉,反之则一定有悔。

二、坤卦解读

◆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牝马,就是母马,古代用牡表示公牲畜,牝表示母牲畜。为什么用牝马来象征坤卦呢?主要有2方面的原因,一是与乾卦的龙马相对应,另一更主要的原因是,母马比其它母性动物更具有温顺而健壮的性格。坤卦的特性正是“顺、藏、生”,牝马全部具有。大象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讲的“藏”和“生”二个特性。

坤卦也有“健”的特性,不过,这一特性与“顺”、“藏”相结合,具有跟随龙马、辅助龙马的能力,所以坤卦也同样“元亨利贞”。和乾卦一样,也有自己的“事业”,不过,这个事业不是靠自己创出来,而是依附于龙马的事业,龙马成功自己也成功,龙马是牝马的“主”。所以“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之所以先迷后得,是因为坤卦为全阴爻,而阴爻主静,必须要等龙马行动之后找到牝马的缘故。

西南得朋与东北丧朋,在上一章已经详细说明,整句卦辞的意思是:坤卦从一开始就非常亨通,对温顺贤良的母性有较好的前景。对于君子所要实现的事业,将从迷惘困境中走出,并得到上级的重用,西南方能得到朋友相助,而东北方失去朋友相助。一生较为平安美好。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个天不是指天空,而是指乾卦这个天,坤卦要顺承的天。万物也不是宇宙万物,而是乾坤所生万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是指坤能藏物,是以有德。“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是指所藏之物,又能滋养万物,使万物咸宁。“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是指牝马和大地同属一类,不论走到哪里,始终保持柔顺的美德。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这正是前面所说,坤卦不好动,不具有开创能力,只有配合顺承的能力,一旦找到了“主”,一切顺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上一章已经讲过,西南为坤,当属同类,东北属艮,艮乃终止之意,但为何“有庆”实有疑点。“安贞吉”是指坤卦以静为主,不会象乾卦那样冲锋陷阵、甘冒危险,所以平安吉祥。

◆初六爻:履霜,坚冰至。

履,本是鞋子,引伸为踩,履霜,就是踩在霜上的意思。坚冰至,(感觉到)冰冻天气的来临。为什么会有这句爻辞呢?这需要了解阴阳的特性。阳主“动”而阴主“静”,“动”则容易被别人所知,人们经常说“静观其变”,意思是对方不动,你不能知道他的意图,只要一动就可以被人看出。而“静”正好与这一特性相反,静能感知一切,当你完全入静之后,可以听到许多你平常感觉不到的声音,这不是幻觉。

初六爻位于坤卦底部,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感知。另外,坤卦在一开始,尚未得主时,没有可顺之主,只有静观其变,等待乾卦的到来。所以,小象说“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坤卦在开始之初,不需要开创,也没有远大抱负,所要做的就是熟悉环境,做一些他人不愿做的小事,这样,将来才能成大德。

◆六二爻: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直,为正直,其小篆为“”,《说文解字》有“直,十目所视无所避”,也就是说十个眼睛盯着无法避开,引申为正直之意。方,其甲骨文为““”,形状象两船并立,《说文解字》中有“方,并舟也”,《诗经》中也有“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尔雅》中有“大夫方舟”等皆为“并行”、“相辅相成”之意,引申为“稳定”之意。那么,“直方大”是什么意思呢?诚心诚意地顺承辅佐(乾卦的事业),使之稳定地成长壮大。经文中的标点乃后人所加,难免有误。

“习”是演习、练习,引申为学习、进取之意。为什么不习也没有什么不利呢?因为六二爻是下经卦的中爻,是应该发挥作用的时期。坤卦不需要去开拓创新,需要发挥的是顺承辅助作用,是将乾卦的冒进速度有效地控制和把握住,从而使乾卦的事业不致于过失,看上去是阻碍了乾卦的发展进度,实际上是稳定了发展的局势。所以坤卦不需要进取,不习无不利。

小象说“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也是上面所说的意思,正直有诚意地辅助,从而使之稳步发展,即使不进取开拓,也没有任何不利之处。补充一点,大家占卜时,不要遇到此卦就认定是女性的卦,遇到乾卦就认定只适用于男性,这是不对的。有些女性性格很要强,而有些男性性格温顺,具体情况一定要区别对待。可以说坤卦更适合女性,不可以说只适合女性,乾卦也是。

◆六三爻: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章”本指音乐篇章,十音为一章,就可以表现出来,引申为“章显才华”之意。“含章”就是内含的才华章显出来。“贞”,在上一章已经说过,是问卜之意。为什么才华章显就需要占一下呢?下一句的“或”帮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有才华彰显的人,不一定都有大用,只是一部分或某一时期。“无成有终”,因为坤卦是以协助的身份参加,因此不需要有什么成就,但不管成败如何,坤卦自身都是善终。

六三爻是下经卦的上爻,已经处于领导位置,这时应该显示自己辅助方面的才能,或许能(与乾卦)一起完成上层所给的任务。小象说“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也是这个意思,在适当时候显露才华,有可能使工作发扬光大。

◆六四爻:括囊;无咎,无誉。

囊,口袋。括囊,将口袋扎起来,引申为包罗万象,任何东西都收藏起来。无咎无誉,没有什么好的坏的,这是指收藏到口袋里的东西不分好坏统统兼收。一般书上认为无咎无誉是指括囊这件事情不好不坏,这是说不通的,一方面是古人理解不对,另一方面标点不对导致今人误读。

坤卦之所以这样做,是一种小心谨慎的做法。乾卦开天辟地消耗很多,作为乾卦的帮手,将各种有用没用的东西收藏整理起来,以备需要时使用,防止粮需不足。六四爻为上经卦的下爻,属于高层人物要考虑全局,但又不象阳爻一样去第一线,只是辅助乾卦考虑一些后勤之事。小象说“囊无咎,慎不害也。”意思是将什么都收藏起来,这是没有错的,小心一点,这也是没有害处的。

◆六五:黄裳,元吉。

裳,在古代,上面穿的为衣,下面的裙为裳。黄裳是尊贵吉祥之物,在大型正规场合必须要这样穿。这句爻辞 的表面意思很简单,就是指身着黄裳显示大的吉祥,看不出还有其它什么意思。我们再看一下小象才能明白其背后的意思。小象说“黄裳元吉,文在中也。”文,本指纵横交错的纹理,引申为明白事理、文化、文才等。整句爻辞是指表面上不需要做什么事情,只要容仪天下、显示文静安祥,但心内一定要明白事理,知道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不可做,要有文化素养,这样才有元吉的结果。

六五爻是上经卦的中爻,地位尊贵,因此不需要再去做一些琐事。但地位显赫,万民敬仰,举止行为必须为人师表,同时对乾卦顺从,这样才符合坤卦的特性。如果违反这样的原则,虽然爻辞上有“元吉”二字,也一定是凶险无比。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天地玄黄,玄为天之色,黄为地之色。这样的解释很容易让人误解玄色为青色或兰色,其实,玄色为近黑色,玄,就是深邃,深得看不见任何东西,黑古隆咚的颜色。天什么时候才为深黑色呢,只有当阳光被遮住时才会是黑夜。所以,这一爻辞是指阴气超过了九五之尊,挡住了君王的光辉,于是必有一战,而且是异常地残烈。

上六爻为上经卦之上爻,已经超过君位,也是阴爻的极限,一般情况下,物极必反,坤卦干预乾卦的政事,导致流血冲突。小象说“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这时乾卦的龙也已经势单力薄了,这样才会有其血玄黄的结果。

三、乾卦文言解读

《文言》是孔门弟子后期所作,对乾坤二卦用儒家思想来诠释,后来,周易就成了儒家的经中之经了。易经反映万事万物的规律,当然也能反映儒家思想。十二辟卦可以被用来表示月份的阴阳消长,风水也可以将四维与天干地支组合成二十四山,可见,易经八卦只不过是一种代表符号,占卜家赋予它合理,那它就是算命的工具;儒家赋予它思想,它就是儒家经典。

八卦就是一种符号,象二进制一样的符号。这种符号应用到算珠上就是算盘,应用到电脑上就是计算机,应用到易经中就是八卦。所以,易经可以为儒家所用,也可以为道家、fo家所用,用它来解释现代中国也可以。可以说周易中的《十翼》是儒家经典,也可以说通行本周易是儒家经典,但不能说易经只是儒家经典。前面小雅的解读虽然在一些细节上与下文略有不同,但总体思想上并没有与儒家相违背。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这一段内容,小雅认为不是孔子所说,乃孔子弟子的言论,将元、亨、利、贞分为四种品德,这样一分导致无数后人曲解易经。下文当中的“子曰”部分可能的确是孔子所言,因为孔门弟子即使当老师,也只能称“有子”、“曾子”等加上姓,用以与先师孔子相区别。

其字面意思是:元是诸善之首,亨是完美之荟萃,利是各得其宜的和谐,贞是事情的主干。君子本体为仁,因此能领导众人;美好言行集于一身就一定是各方面符合礼仪规范;对万物有利,则必定暗合道义;忠贞坚忍就足以使事业成功。作为君子就要身体力行符合这元亨利贞四德。

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象潜龙这一类人是有德而归隐的人,他不会因世道风气的影响而改变自己,也不会因为名声而活着;怀才隐居于世人之中而不会有屈才的烦闷。高兴时就出来为民做有点德之事,一受到阻力就归隐,没有人可以将他请出来,这就是潜龙的性格。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这句是解释九二爻,因其居中符合中庸之道,即“信”于中庸之“言”,“谨”于中庸之“行”,让邪念空闲不用而保存真诚,与人为善而不自耀其功,德性广博而感化世人。这就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的君子品德。

君子终日乾乾,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这句解释九三爻辞,君子要不断增进品德修养,做人做事要讲忠信,这就是进德。撰文着书要说实话、说良心话,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只有内外相一致,才有功业可居。预知事情能发展何种地步,就做到何种地步,这样的人可以与他讨论事情的微妙之处;预知事情能有何种结果,就以何种结果终止,这样的人可以与他存问道义。因此,处于高位就不能骄傲,处于低位也不需要忧虑。这样时时警惕,虽有危险也无大碍。

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这句解释九四爻辞,人的一生之中,居于高峰和低谷的事情并不是邪气所致。进与退之间并不恒定,这也不是你与众不同。事业上无进展时,就就在德业方面多下功夫,积极进取,这样才能做到无咎。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这句解释九五爻辞,其实省略了一些主语,即(德高望重之人登高一呼,则)支持此人的民众积极响应,相互团结在一起,(支持这个品德高尚之人,即九五爻这个龙)之所以有这种现象,这是和“水顺从湿地而走,火顺着干燥处而烧,云跟随着龙,风常伴着虎行”等道理是一样的。

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这句解释上九爻辞,字面意思几乎不需要翻译,贵而无位,高而无民,一方面是说该爻已经超过九五之尊,另一方面是指民众为九五所用,因此才会“贤人在下而无辅”。这时如果无所作为还可以,如果仍然放不下事情,则必然有悔。

潜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是处于下层之故。见龙在田(字面上是时间未到,这是说不通的)。终日乾乾是指认真做事。或跃在渊自己尝试。飞龙在天是天下大治的局面。亢龙有悔是末路穷尽之意。用九是天下已治。

这段文字通俗易懂,并没有翻译的必要,值得一说的是“时舍也”,小雅几乎翻遍了所有古今解释,没有一个是让人信服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此呼吁专家们不要忽悠读者。此处是不是文字有错,我们可以留下疑点来讨论,不要强行把不相干的意思混进来。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龙勿用是阳气潜藏之故。见龙在田,这时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俱进之意。或跃在渊,事业到了需要变革之时。飞龙在天,德高而权重都已经到了顶点。亢龙有悔,已经超过了顶点。用九,这是自然规律的体现。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乾元是从一开始起就亨通顺利。利贞是指事物的禀性和气质。乾从一开始就是大利来奉献天下,而从不宣扬,真是伟大啊。纯阳刚健,其性刚强,其行劲健,是因为纯阳的缘故。六爻的变化,旁通各种情势。分不同时段,假借六龙来说明乾道性质。云行雨施,济助天下。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以成就德行作为行为本分,因为人的行为是每都可以看得见的。之所以称之为潜龙,一是因为德行要隐藏而不是好表现,唯恐他人不知。二是品德的修行还没有完成,所以还没有达到“用”的地步。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君子通过学习不数年积累知识,用多问来辩明是非,用宽广的胸怀与人相处,以仁爱之心来行事。这就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的君子品德。

九三,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三爻为阳多重叠之处,因而为重刚,但又不得中,处于上不在天,下不在田的位置,用现在的话说处在半空中,处在危境之中。但因为充足又发奋图强,处处小心谨慎,所以,虽危无咎。

九四,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九四爻也是为阳多重叠之处,因而为重刚,但又不得中,处于上不在天,下不在田的位置。至此为止和上一句相同,“中不在人,故或之”,这是解释“或跃在渊”的“或”。不过古今专家的解释很勉强,认为九三爻和九四爻在卦象上为人道,但人立于地,所以九三在人而九四符合“中不在人”,小雅不信此解释,也没有更好的解释,所以这儿是一个疑点。

小雅在解释时认为“或”是指一部分,可以指时间,也可以指部分人。此处,显然不是指“部分”的意思,而是“疑惑”之意,这是不同的理解,有待于大家一起讨论。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 况于鬼神乎?

所谓的大人,能与天地同德(天地无偿地生养万物之德),与日月同明(日月给万物带来光明),让人们按四时季节劳作,体察鬼神吉凶之事。先天的自然规律不相违背,后天可以改造之事也要符合。不违天时,也不违地、人和鬼神。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所谓“亢”的意思,只知道进而不知道退,只知道存而不知道亡,只知道得而不知道丧。这样能算圣人吗?既知进也知退,又不失正大光明,这才是圣人的标准。

四、坤卦文言解读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 承天而时行。

坤卦因其全部阴爻而柔顺至极,动则顺应乾刚,因其阴爻主静而常养万物,所以德合四方,与乾阳相合而成常态,包容万物而养育使之光大。坤道之顺,顺承天而应于时。这里面的“化光”一词,引用孔颖达的解释,是否正确有待讨论。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积善之家,一定会积德造福于后代,积不善之家,也必有后报。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长期变化而成,不是一朝一夕突发而至,从其根源来看,都是渐变而来,包括臣弑君,子害父等都是不能为之提前辩识,这才酿成大祸。坤卦初爻说“履霜坚冰至”就是指这样的顺序。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直,为正的意思,方,有义的意思。君子用“敬”来“直内”,在心里正直,用“义”来“方外”,使外部感化。敬义双立而德就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即不怀疑其所作所为。这是按字面来翻译的,至于“义”和“方”究竟有什么关系,小雅自己也有疑点。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阳刚而阴柔,阴柔而具美德,美德而不彰显。这样的美德用以辅助乾阳以成大事,成大事而不居功。所以说,地道,也是妻道、臣道。因此,地道虽然自己不亲自做成大事,却有成大事的结果。

天地变化,草木蕃; 天地闭,贤人隐。 易曰:「括囊;无咎,无誉。」 盖言谨也。

天地变化,阴阳交融,云行雨施,草木才生长茂盛;天地闭塞,阴阳不交,英雄无用人之处,因此,贤人隐居不出。这就是坤卦六四爻所说“括囊,无咎,无誉”,无为处事,谨言慎行。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君子以黄色居中而通四周纹理,即身居四通八达的重要位置,内含美德,流传四方,影响周边各方,这正是完美至致。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阴超出本位对阳产生怀疑,就会有战争。因为没有阳而阳正在产生的过程中,这才称为龙。似乎没有离开阴,处于阴阳混杂的状态,所以称为血。之所以称玄黄,这是因为玄为天之色、黄为地之色,天地交杂的状态。

五、本章学习重点

1.为什么说乾卦象征创业过程?

2.为什么说坤道为地道、妻道、臣道?

3.文言说了些什么?

六、常见问题

问:乾卦表示创业,如果我是一位学生,或一个正常上下班和职员,并没有创业,乾卦能表示什么?

答: 用创业过程让人比较容易地理解,并不一定局限在创办企业这类事情之上。乾卦表示的真正意义是从无到有,从有到衰败的全过程。例如,将乾比作父,子女都父所生,从没子女到有子女,然后再到父的生命结束。

开发人员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也能用乾卦来表示。项目从没有到有必然有一个筹划过程,可以看作乾龙勿用。项目开始开发可以理解为见龙在田。开发一段时间必然遇到难题,所以要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关键问题解决之后,项目上升到另一高度,得到领导重视,这就是或跃在渊。项目趋于完成,你也成了项目的核心人物,这就是飞龙在天。项目结束后,将全过程作一些总结,为以后开发提供指导,这便是亢龙有悔。

问:坤卦表示妻道,为什么上文说不一定代表女性?

答:如果在家庭之中,夫妻之间,表示女性比较恰当。但坤道除了表示妻道外,还可以表示地道、臣道,总之,一切顺从、服务于人的现象都比较符合坤道。

一个人,在公司里处于总经理秘书,而在家却是一家之主,那么,他在公司则象征为坤卦,在家中则象征为乾卦。乾卦的特性是开创局面,坤卦的特点是顺从、配合。

问:用九和用六有什么意义?

答:用九和用六有两种说法,一说占卜时六爻全为静爻时使用;一说六爻全为动爻时使用。如果是前一种说法,那么卦辞就显得多余了,因互,后一说法可靠性大一点,不过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六爻全动的可能性少得几乎没有。

那么用九和用六究竟有什么用呢?我想这应该是很朴素的一句话,就是说明一下用九和用六的总原则。“用九,见群龙无首,吉”,“龙”是奋发有为的象征,“无首”是指不要为首,即不要做老大,引申为不要居功,要功成而身退。这是天道固有的品德,所以小象说“天德不可为首也”。

虽然乾卦为纯阳卦,有能力去发展,但到了上九爻时,阳极而阴生,阳气衰竭,开始有悔,如果再不身退,则必然有害。

“用六,利永贞”,坤卦为纯阴卦,主安静、谐和。任何事情一动则必有损耗,例如战争,即使打了胜仗,也必定自损三千。而静则几乎很少的消耗,让动的东西慢下来、缓下来,则利永贞。小象说“永贞,以大终也”。


道家经典.CN

叶德辉如何学习易经

根据查询个人图书馆官网显示。
1、摆正心态,学习一门知识,尤其是易经这种非常深奥的知识,要有恒心和毅力。
2、了解易经,知道大概是什么、讲什么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寻找合适的入门书籍,作为入门最好选用有翻译的书。
4、对基础方面的知识加强记忆。

《易经》原文及解释

《易经·说卦传》全文原文解释白话文

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白话】从前圣人的创作《易经》,是穷极幽深,参赞于神明的境域,所以上天产生了 很多的蓍草.天为阳,地为阴,将天一天三天五,合起来为九,用以代表《易经》阳的数目及符号,地二地四,合起来为六,用以代表阴的数目和符号.阳数阴数既立,又观察阴阳的变化,而设立卦;发挥于阳刚阴柔的道理,而设置爻;和顺于道德,调理于合谊的事理,创造了《易经》,以穷尽事物的道理,竭尽天地的善性, 以至于探讨天命的事理. 【注释】 ①蓍:古代的一种灵草. ②参天:指天一,天三及天五,相加为九,故阳数用九,天为阳,阳数奇. ③两地:指地二及地四,相加为六,故阴数用六,地为阴,阴数偶. ④倚数:就是计算数字.参天为九,所以《易经》阳爻都用九,两地为六,所以《易经》阴爻都用六. 第二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 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白 话】从前圣人的创作《易经》,是将用以和顺于性命的道理的,所以立天的道理,分为阴与阳,在《易经》六爻的位置属第五爻和最上一爻,五为阳位,最上一爻为 阴位.分地的道理,为柔和刚,柔属于阴,刚属于阳,在六爻的位置,是在最初一爻和第二爻,初爻为阳为刚,第二爻为阴为柔.又立人世间的道理,分为仁和义, 仁属于阴,义属于阳,在六爻的位置,是属于第三爻和第四爻,第三爻为阳为义,第四爻为阴为仁,六爻都是兼备天地人三才的道理,而两两相合的,所以《易经》 以六个爻画,而成卦,阴位在二四上的三个位置,阳位在初三五的三个位置,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是阳刚和阴柔的爻画,所以《易经》六十四个卦,皆是有六爻 的位置,迭有柔刚,而有章法,一点都不乱的. 第三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 《易》,逆数也. 【白话】乾为天而在上,坤为地而在下,有一定的位置;艮为山,兑为泽,交互的通气,山属于大陆性气候,泽即海洋性气候,二种气候 交互的通气,而产生了冬夏的季风;震为雷,巽为风,风雷是相互的迫击而相应的;坎为水,离为火,是相灭相生,相反相成,而不互相厌恶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等八卦,是两两相互的交错的.要数以往的事理,须从顺推,要预知将来的事理,要逆测,《易经》是用卜筮以决断将来吉凶的,所以《易经》是要用逆推的方法以 测知天下的事理. 【讲解】 宋儒根据此章,而画了伏羲先天八卦的圆图. 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巽西南,兑东南,艮西北, 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凡是对角线上的卦,都是阴爻和阳爻完全相异.明儒来知德即从此悟了相错的道理,这在汉儒,则叫做旁通. 第四章 雷 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白话】震为雷,雷是用以鼓动振动万物的,巽为风,风是用以吹 散流通的,坎为水为雨,雨是用以润湿万物的,离为日,日即太阳,太阳是用以照明天下的,艮为山为止,山是用以停止天地万象的行动的,兑为泽为悦,泽水是用 以使万物和悦生长的,乾为君为天,天是君临万物,高高在上的,坤为地,地是用以储藏万事万物的. 【注释】 ①烜:照明之意. ②说:即悦字,喜悦的意思. 第五章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白话】 宇宙造化的一切万物,从震动产生的,整齐于巽(风),相见于离(日),役养于坤(地),和悦于兑(泽), 战惧于乾(天), 劳动于坎(水以洗濯,故劳), 完成于艮(山, 山为万物所归藏之处).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 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 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 曰成言乎艮. 【白话】万物出现于震,震是东方的方位,故中国居北半球,看到太阳从东方开始照耀.整齐于巽卦,巽是东南的方位,齐的意思,是说万物 的整洁齐一呀,日照东南,在九点,十点之间,万物欣欣齐整,普被阳光之泽.离卦的意思,是象征光明的意思,这是正是日正当中,万物都能相见,是南方的方位.古圣先王坐北朝南,而听治天下,面向光明的阳光而治理天下,大致是取之于这里的启示.坤卦的意思,就是地,万物都依靠着地,而获致养育,所以说,致役 于坤(于一天的时光,约下午三时).兑卦是喜悦的意思,象征着正秋八月,是万物所喜悦的,所以说说言于兑(于一天的时间,约在黄昏,夕阳无限好,故悦). 战惧于乾,是因为乾是西北的方位,这时正是将进入完全黑暗的时候,正是阴(暗)和阳(光明)交接战竞的时候.坎卦即是象征着水,是正北方的卦,是劳累的卦,这是黑暗不见,正是万物归息的时候,所以说劳累于坎.艮,是东北的卦位,是万物所成终结的地方,也是万物开始的地方,所以说成就是在艮卦,此时形成黎 明之时,黑夜将终,白天将临的时节. 【讲解】 这就是宋儒所画的文王后天八卦方位的根据. 第六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 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白话】神明的意思,是说很神妙的使万物自然化成,而莫见其端倪,神妙莫测,所以叫做神.天地万物中,能够动荡万 物的,没有比雷(震为雷)更厉害的了.能够挠动万物的,没有比风(巽为风)更厉害的了.能够使万物干燥的,没有比火(离为日为火)更强烈的了.能够和悦万 物的,没有比泽(兑为泽为海)更令人喜悦的了.能够润湿万物的,没有比水(坎为水)更好的了.能够终止万物,始生万物的,没有比山(艮为山为止)更盛明的了.所以说水和火是相及相济,相反相生的,雷和风是不互相悖乱的,山和泽是互相以气相通的,然后天地间才能产生变化,而化成万物呀. 第七章 乾, 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白话】 乾是刚健的,坤是和顺的,震是动的,巽是入的,坎是险陷的,离是附丽美丽的,艮是停止的,兑是喜悦的. 【讲解】 这是说明八卦的卦德,彖辞的解释卦辞,都用八卦的卦德去解说,亦或谓之卦情.学者宜熟记勿忘. 第八章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白话】乾刚健有马的象征,坤和顺有牛的象征,震为动有龙的象征,巽为入有鸡的象征,坎为水有豕(猪)的象征,离为明有雉(山鸡,美鸟)的象征,艮为山有狗的象征,兑为悦有羊的象征. 【讲解】 这是八卦取于动物之象,亦可顺此推演为其他动物.学者亦切记勿忘. 第九章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白话】乾有头的象征,坤有肚子(腹)的象征,震阳在下,有脚的象征,巽有股(大腿)的象征,坎为耳的象征,离为目(眼)的象征,艮为手的象征,兑为口的象征. 【讲解】这是八卦引伸为人身之象,《系辞传》所谓"近取诸身",此即其一,学者亦当深记.《易经》卦爻之辞,多有本此取象,故 学者欲明象数,此等皆不可忽. 第十章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 长女.坎,再索而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白话】乾是天的象征,于人伦来讲,则是父亲的象征,所以乾称父.坤是地的象征,所以称为母.震卦初九为阳,是最初索取乾卦的阳而成阳卦的,所以称为长男.巽卦是最初索取坤 卦的阴而成阴卦的,所以称为长女.坎卦再次索取乾卦而得第二爻的阳爻,成为阳卦,所以称为中男.离卦是再次索取坤卦第二爻的阴爻,而成阴卦的,所以称为中女.艮卦是第三次索取乾卦的第三爻的阳爻,而成阳卦的,所以称为少男.兑卦是第三次索取坤卦的第三爻阴爻,而成阴卦的,所以称为少女. 【讲解】这 是八卦取之人伦之象,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这是务必要记得的. 第十一章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白话】 乾卦有天,圜(圆),君,父,玉,金,寒,冰,大赤,良马,老马,瘠马,驳马,木果等现象. 【讲解】此以下说明八卦广取万物之象,学者应当知研. 乾卦纯阳刚健,故为天.天体圆,运动不息,故为圜.天之生万物,如君之主万民,如父之为家长,故为君,为父.纯粹刚强坚固,故为金,为玉,为冰.盛阳色极红,故为大赤.刚健故为良马.马健而时变则为老,身变则为瘠,色变则为驳.木果圆在上,故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 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白话】 坤卦有地,母,布,釜,吝啬,均,子母牛,大舆(车),文,众,柄,黑的象征. 【讲 解】坤卦纯阴象地.万物资生于地,人资生于母,故为母.阴柔故为布.阴虚能容,故为釜(锅子).阳大阴小,坤阴为小,故为吝啬.万物均资养于地,故为均. 为牛,生生相继,故为子母牛.能载物,故为大车.地生万物,故为文,为众.操纵万物,故为柄.阴暗故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专,为大涂, 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白话】震卦有雷,龙,玄黄,专,大涂,长子,决躁,苍莨竹,萑苇的象征.又于马有善鸣,馵足,作足,的颡的象征.于稼穑,有反生的现象.它终究会变成健,蕃鲜的现象. 【注 释】 ①馵:马左足白.音注. ②的颡:白额之马. 【讲解】震为动,故为雷.阳在下,有动荡不已的样子,故为龙.天玄地黄,震为乾坤始交,故为玄黄.一阳在下,二阴在上,故有大涂之象.专,阳初动,专静致一,故专,延叔坚作"旉",解作大布.虞翻认为不对,当作专,故本文从之.明儒来知德作车,以 为车乃动之物,亦恐非汉儒之元意.坤一索而得男,故为长子.一阳动于下,其进锐,故为决躁.震为东方,东方属青,故为苍莨竹.萑苇下茎实,而上干虚,如荻,芦之类,像震阳在下,阴在上之象.震为动,故于马为善动,故为善鸣,为馵足.反巽为白,故为的颡.阳刚在下,故于稼为反生.震阳刚躁动,故为健,为蕃 盛新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 究为躁卦. 【白话】巽有木,风,长女,绳直,工,白,长,高,进退,不果,臭的象征.巽卦在人有寡发,广颡,多白眼,近利市三倍的现象.它终究会 变为躁卦的. 【讲解】巽为入,木善入,风善入.坤一索而得女,故为长女.《洪范》曰:"木曰曲直."从绳可取直,工制木,故为绳直,为工.风无色,无臭,长在高空中,进退不定,故为白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巽二阳一阴,阴少故寡发,阳多故广颡.为白,为进退,不果,故多白眼.乾为金为玉, 巽为入,巽从乾来,故近利市三倍.震阳决躁,巽旁通震,故为躁卦.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 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白话】坎卦有水, 沟渎,隐伏,矫輮,弓轮等象征.在人则有加忧,心病,耳痛,血卦,赤的现象.在马则有美脊,亟心,下首,薄蹄,曳的现象.在车则有多眚的现象.又有通,月,盗的现象.在树木,有坚多心的现象. 【讲解】坎为水,故有沟渎,险陷,隐伏的现象.水流有曲直,可以任意矫輮,故为矫輮.弓轮为矫輮所成.险陷,隐伏,故为加忧,为心病.坎为耳,故为耳,为心病,故为耳痛,为血卦.又从乾来,乾为大赤,故为赤.在马,则因乾为马,坎得乾之中爻,坎阳在中,阳为美,故为美脊.为险陷,阳刚又在中,故为亟心.阴柔在上,故为下首.阴柔在下,故为薄蹄,为曳.于车而言,则坎为沟渎,为险陷,故多眚.水流通畅,故为通.坎中满,又水寒,故为月之象.为险陷,故为盗.于木,则因阳刚在中,为亟心,故有坚多心之象.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 其於人也,为大腹,为干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白话】离有火,日,电,中女,甲胄,戈兵的现象.于人则有大腹 和干燥之卦的现象.又有鳖,蟹,蠃,蚌,龟等象征.在木而言,则有科上枯槁的现象. 【讲解】离为日,为火,故为电.离再索而得女,故为中女.离上 下皆阳,外坚锐,故为甲胄,为戈兵.于人为大腹,因离中虚.为火,故为干燥之卦.外刚内柔,故为鳖,蟹,龟等介类.火性炎上,故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白话】 艮有山,径路,小石,门阙,果蓏,阍寺,手指,狗,鼠,黑嘴鸟的象征.在木头则有坚硬多节的现象. 【讲解】为山,一阳在坤土之上,故有小路,小石 的象征.上画阳相连,下二阴双峙而中虚,故有门阙的象征.木实曰果,草实曰蓏,实皆在上,故为阳之像.阍寺皆掌王宫之守,禁止人不能入,艮止之像.手能止物,狗能止人,鼠刚在齿,鸟刚在喙,皆艮之象.艮为小石,故为木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 【白话】 兑卦有泽,少女,巫师,口舌,毁折,附决的象征.于地为刚卤之地.又有为妾,为羊的象征. 【讲解】兑卦为泽,三索坤 而得女,故为少女.兑阴见于外,有口舌的现象.兑为口,为悦,为少女,故为巫师.兑为秋天之卦,秋天万物毁折,故为毁折.兑柔附于刚上,为刚决柔之卦,故 为决附.兑为金,为西方之卦,西方多咸地,故于地为刚卤.为少女,故有为妾之像.为悦,故于动物有羊的现象.

金庸群侠传3武功全入手(完整)

【武功篇】
【门派武功】:
华山派:
岳不群武功:
—华山长拳*拳掌(起步武功)
—华山内功*内功(儒风>5级,跟岳不群学习后才传)
—紫霞神功*内功(未拜穆人清为师,儒风10级后教)
—华山剑法*剑法(华山长拳8级向令狐冲请教武功)
—太岳三青峰*剑法(华山剑法8级向令狐冲请教武功)
一宁氏剑*剑法(多次满足师娘需要的食材,可以学到)

穆人清和风清杨武功:
—狂风剑法*剑法(起步武功)
—夺命连环三仙剑*剑法(狂风剑法10级找穆人清对话)
—漫天花雨*暗器(三仙剑9级级找穆人清对话)
—神行百变*轻功(漫天花雨9级)
—独孤九剑*剑法(神行百变5级未学到紫霞秘籍,去木屋,风清扬传授。如果回答问题时选1则只传给令狐冲,令狐冲则学会独孤九剑。
思过崖武功:
—金蛇剑法*剑法(与令狐冲好感高时,三六九月在思过崖跟令狐冲对话选“去好玩地方看看”,即可进入山洞,1/3几率学到)
—云雾十三剑*剑法(同上)
—连环三仙剑*剑法(同上)
—快慢十七路*剑法(同上)
—万花剑法*剑法(同上)
—五大夫剑*剑法(同上)
—五岳剑法*剑法(以上五种剑法练到10级,思过崖和令狐冲切磋胜出后学到。)

少林寺:
罗汉堂:
—少林长拳*拳掌(起步武功)
—罗汉拳*拳掌(少林长拳8级向师傅请教武功)
—般若掌*拳掌(罗汉拳练到10级向师傅请教武功)
—少林九阳功*内功(挑战罗汉堂首座胜出)
达摩院:
—大力金刚掌*拳掌(初始武功,转职达摩堂赠送)
—须弥山神掌*拳掌:(佛法10级向师傅请教武功)
—大力金刚指*指法:(大力金刚掌9级向师傅请教武功)
—拈花指*指法(佛法10级向师傅请教武功)
—龙爪手*指法(切磋达摩堂首座赢后可得)
—如来千叶手*拳掌(挑战达摩堂首座赢后可得)
般若堂:
—分筋错骨手*指法(40级对话师傅)
—劈空掌法*掌法(45级对话师傅)
—金刚不坏体神功*内功(挑战首座赢后获得)
南少林:
—修罗刀*刀法(师傅赠送)
—达摩剑法*剑法(30级对话师傅)
—燃木刀法*刀法(35级对话师傅)
—韦驼杖法*棍法(40级对话师傅)
木人巷胜出:
—一苇渡江*轻功
铜人阵胜出:
—易筋经

武当派:
需要注意得是拳掌武功和剑术不是一个师傅。
—武当长拳*拳掌(初始武功)
—震山铁掌*拳掌(长拳8级向师傅请教武功)
—绵掌*拳掌(侠义到6级向师傅请教武功)
—绕指柔剑*剑:(基本剑法8级向师傅请教武功)
—神门十三*剑:(绕指柔剑9级,侠义6级)
—玄虚刀法*剑:(绕之柔剑和神门十三剑8级以上向师傅请教武功)
—纯阳无极功*内功 (与张三丰好感高学到)
—太极劲*内功 (与张三丰好感高学到)
全真派:
—全真心法*内功(初始武功)
—全真剑法*剑法(5级心法后学会{如果你骂了师傅那么他只教心法} )
—金雁功*轻功(全真第四个选项选赵志敬,找甄志丙学到)
—三花掌*拳掌(全真剑10级以后和师傅要,貌似需要好感度)
—重阳神掌*拳掌(6月教内比武会完胜利后得)
—先天功*内功(9月教内大会完胜利后得)
古墓派:
一天罗地网掌*拳掌(初始武功)
一捕雀功*轻功(天罗地网掌9级,龙妹妹送)
—掷针术*暗器(捕雀功5级,龙妹妹送)
—美女拳法*拳掌(掷针术7级,龙妹妹送)
—王女心经*内功(剧情发展得到)

作者:tommy19870903 封2009-2-17 14:56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10 江湖武功
【江湖武功】:
—奇门三才刀*刀法(30级以下输给半瓶)
—太祖棍*棍法(同上)
—松风剑法*剑法(同上)
—五罗轻烟掌*拳掌(同上)
—锁喉擒拿手*指法(同上)
—飞檐走壁*轻功(同上)
—叫花内功*内功(同上)
—五虎断门刀*刀法(30级以上输给半瓶)
—伏魔杖法*棍法(同上)
—越女剑法*剑法(同上)
—化骨绵掌*拳掌(同上)
—凝血神爪*指法(同上)
—北斗仙踪*轻功(同上)
—紫薇心法*内功(同上)
—自创武功*其他(拳掌、御剑等某一属性达到100,角色等级>80,闭关后可自创)
—易筋经*内功(征服少林寺获得)
—太极劲*内功(征服武当派获得)
—太玄神功*内功(接腊八粥任务获得。和金2差不多)
—葵花宝典*内功(征服日月教获得)
—峨眉九阳功*内功(黄真处买到)
—密宗心法*内功(黄真处买到)
—狮子吼*内功(梅庄剧情获得)
—先天功*内功(征服全真派获得)
—北冥神功*内功(在无量山洞,侠义大于30可得)
—吸星大法*内功(梅庄剧情获得)
—化功大法*内功(征服星宿派获得神木王鼎)
—紫霞神功*内功(征服华山派获得)
—段式心法*内功(黄真处买到)
—八荒六合*内功(征服灵鹫宫得)
—胡家刀*刀法(胡斐入队后杀阎基获得)
—修罗刀法*刀法(牛家村放走强盗2次后获得)
—柴刀十八路*刀法(给柴夫5个木材获得)
—凌波微步*轻功(在无量山洞,侠义大于30可得。)
—降龙十八掌*掌法(侠义值超过60打赢乔峰获得)
—落英神剑掌*拳掌(黄药师和欧阳锋争斗剧情帮黄药师获得)
—南山掌法*掌法(南树林帮助游坦之脱救后获得)
—玉箫剑法*剑法(李莫愁黄药师争斗剧情打李莫愁获得)
—苗家剑*剑法(药王庄收程灵素入队后救苗人凤获得)
—辟邪剑法*剑法(离开华山带着林平之去林家老宅,打败黑衣人后得)
—六脉神剑*指法(征服天龙寺获得)
—兰花拂穴手*指法(黄药师和欧阳锋争斗剧情帮黄药师获得)
—弹指神通*指法(李莫愁黄药师争斗剧情打李莫愁获得)
—青字九打*暗器(给猎人15个蛇胆获得。附加200个飞膘)
—寒冰绵掌*拳掌(完成【救治青翼蝠王】任务)
—空明拳*拳掌(完成【昔日皇妃】任务)
—九阴白骨爪*指法(完成【昔日皇妃】任务且侠义>80获得《九阴真经》)
—九阳神功*内功(完成【东郭狼子心】任务且福缘>80获得《九阳真经》)
—太玄经*内功(完成【腊八粥】任务且悟性<50获得《九阳真经》)
—狂风刀法*刀法(【四个淫棍】任务,队满且选择帮助田伯光)
—蛤蟆功*内功(【四个淫棍】任务,队满且选择帮助欧阳克)
—龙象般若功*内功(【四个淫棍】任务,队满且选择帮助霍都)
—神照经*内功(任务不杀狄云获得)
—斗转星移*内功(慕容复加入获得)
—南山掌法*拳掌(游坦之加入学得)

如何学习周易易经【易学入门】

因为我们一般接触到的“易经”经文,都是古人运用易学知识指导实践时的事实记述(不一定都是成功的记述,也有失败的记述)。由于年代久远,以及中国汉文字的广泛内含性(一字多音、一字多意、语言文字的地域特点),学起“经文”来就比较困难了。为了能使大家能较快地掌握易学的哲理内容,从孔子时期就将其“经文”及内容归纳提高到世界观、方法论上来学《易》了。故此,孔子及其门生在六十四卦“经文”的后面又加上了“十传”(又称“十翼
。将其亲身学《易》、研《易》、用《易》的感受与体会附于“经文”之后。告诉及警示他人和后人学《易》、效法《易》的思想和方法。因此,要想学好易学知识,就必须先掌握“十传”中所告诉我们的道理
。“十传”所讲的就是研学易学必备的一些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了,“易经”的“经文”就容易理解了。所以,学《易》不能一开始就以研读“经文”为主。否则,越学越容易糊涂。下面我将“十传”的具体内容归纳说明一下。为大家在学习中,提供掌握重点的方法。
“彖辞上传”和“彖辞下传”:通过运用“大象”的概念,从六十四卦,每一个六爻卦的整(总)体上来讲,这一卦的总体概念及其状态、意义。这里的“大象”,实际上主要是指:乾为天、坤为地、兑为泽、离为火、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所反映的内容。
“ 象传上 ”和“象传下
“文言传
”:因为“乾坤易之蕴邪”。乾坤两卦(六爻卦)是产生“易经”六十四卦的基本、基础卦。所以,此“传”主要是解释乾坤两卦的含义及规律的。
“说卦传
”:因为六十四卦中的任何一个六爻卦,都是由两个三个爻的“基本卦”上下重叠组合成的。所以,要了解任何一个六爻卦的含义,必须得先了解每一个三爻卦的抽象及具体的意义。“说卦传”就是解释组成六十四卦的八个“基本卦”(又称“八经卦”、“八卦”)各自抽象及具体含义的。
“序卦传
“杂卦传
”:是打乱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用最精练的词语,归纳了任何两个互为“反、对卦”(六爻卦)的卦义。使我们对六十四卦的卦义能简便易记。它运用了最简单的文字,表述了一个六卦具有代表性的基本意义。同时也比较了各卦意义之间的异同。
我们学习易学不是为了死记硬背其卦辞、爻辞及其经文、词句的。而是为了通过熟记这些经文、词句内容,达到我们能深刻地学习“易经”中每个六爻卦及六十四卦的思想逻辑过程以及其逻辑思维方式、方法。按现代的语言说,就是掌握一种客观地研究、分析、认识事物规律的方式与方法。
正如宋代的易学大家邵雍所著《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下》一文中所言:“知‘易’者不必引用讲解,是为知‘易’。孟子之言未尝及‘易’,其间‘易’道存焉,但人见之者鲜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605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