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①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②。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③;养④之覆⑤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⑥。
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虽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故此,万事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顺其自然。因而,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生长万物而不居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①势:万物生长的自然环境。一说:势者,力也;一说,对立。②莫之命而常自然:不干涉或主宰万物,而任万物自化自成。③亭之毒之:一本作成之熟之。④养:爱养、护养。⑤覆:维护、保护。⑥玄德:即上德。它产生万物而不居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
这一章是着重讲“德”的作用,可以看作是三十八章的继续。老子在这章里再一次发挥了“道”以“无为”的方式生养了万物的思想。本章里的“玄德”即“上德”。老子认为,“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但“道”和“德”并不干涉万物的生长繁衍,而是顺其自然。“德”是“道”的化身,是“道”的人世间的具体作用。万物成长的过程是:一、万物由“道”产生;二、“道”生万物之后,又内在于万物,成为万物各自的本性;三、万物依据各自的本性而发展个别独特的存在;四、周围环境的培养,使各物生长成熟。
在前面的某些章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老子关于“道”和“德”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了解到“道”、“德”与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这一章同样论述的是“道”以“无为”的方式生养了万物的学说,有学者认为,“老子提出‘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见解,说明万物是在无为自然状态中生长的。‘莫之命’,即孟子所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的意思。万物的生长,是顺应着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而长的,各自适应着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而生长的,根本就不可能有所谓主持者加以安排,然后才能生长的。这一点,是老子反对鬼神术数的表现,反对有神论的表现,就万物的生长却需要依据着客观自然界存在的规律来说,老子称之为‘道生之’。就客观自然界存在的规律具体运用于物的生长来说,老子称之为‘德畜之’。万物生长,既然必须依据自然界的规律,而为自然界的规律的具体运用,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但万物的尊道贵德,也仅为对自然界的规律的依据与运用,不是另有什么主宰者加以命令与安排的,这种现象,老子认为是无为自然的状态,所以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我们同意以上所述观点,因为道之创造万事万物,并不含有什么主观的意识,也不具有任何目的,而且不占居、不主宰,整个过程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万事万物的生长、发育、繁衍,完全是处于自然状态下。这就是“道”在作用于人类社会时所体现的“德”的特有精神。显然,这是一种勿庸置疑的无神论思想,它否定了作为世界主宰的神的存在,这在先秦时代的思想界应该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021年8月7日? 晴朗
文/至善至柔
一直喜欢老子的《道德经》,每一篇拿出来都是一段经典,如上善若水,如道可道,非常道。
今天我要学一学,说一说我最喜欢的这一章,因为短短的不到百字,却把道与德描述的精恰万分,却又恰到好处,圣人就是圣人的智慧,后辈们学就完了!
势: 这里指万物生长的自然环境的意思。一说:势者,力也;一说,对立。
莫之命而常自然: 不干涉或者主宰万物,而任万物自化自成的意思。
覆: 维护、保护的意思。
玄德: 即上德的意思。它产生万物而又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又不自恃有功。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虽然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但是环境却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
所以说,万事万物要不尊崇道而珍贵德。道之所以被人们所尊崇,德所以被人们所珍贵,就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却不加以主宰,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因而,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万事万物都受到抚养和保护。
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却又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却又不主宰,这就是玄远的德之奥妙与高深莫测之所在!
道与德就如同我们的长辈一样,ta生育我们,养育我们,却又不约束我们;ta爱我们,宠我们,却又不主宰我们!
冥想:
冥冥中我来到了一座特别古老却又简朴的建筑物前。我打开门,有一道非常悠长的通往地下室的楼梯。
楼梯的间距又宽又矮,左右的距离刚好适中,走起来特别的舒服,楼梯两旁的墙壁上,一面刻着有些模糊的甲骨文,
仔细一看,看到了道可道,非常道几个字,虽然不能识别太多字,但隐隐感觉刻的是整部《道德经》。
墙壁的另一面是人物壁画,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墙壁上方蔓延着紫藤花,一直延伸,寻着花香的指引一直向前。
快走到尽头时闻到屋子里面飘出淡淡的清香和悠扬的乐曲,有一道开着的门,我慢慢的试探的靠近,刚刚迈进屋子,就看见有几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在品茶聊天。
几位老者对我招手示意,感觉似曾相识,却又感觉不曾相识,我走过去轻轻地坐在了一个空余的石凳上。
屋内烟雾缭绕,远远的有位翩翩少年不知道在弹的是什么琴,也不知道弹的是什么曲子,只是感觉把我融入在了屋子的氛围当中!
转头听到几位老者正在谈古论经,他们声音温婉,一丝丝钻如我的耳中,我似乎不仅在倾听,还时不时的加入其中。
只听到其中一位老者说: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这不正是我今日所学的《道德经》吗?
还有一位老者说:无为无不为,心想事竟成!
而此时,我是谁?谁是我?我心中所想又到底是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601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