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百家论道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四十一章

网络 2023-09-21 06:45:13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四十一章

来源:大道家园整理作者:任法融道长时间:2015-11-23 11:15:13 繁體中文版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至大师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注解: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清静无为的真常之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空洞虚无,至为微妙,完全不同于凡见的万事万物。天性纯全,未被后天机智情欲凿丧的上等之士闻之,必能领悟其奥妙,躬身以行。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天性半备的中等之士闻此道,虽能略知其中奥妙但较肤浅,半信半疑,因而若行若止,顾虑重重。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下等之士,其天性全被七情六欲、机智巧诈而蒙蔽,不知进道修德,只想贪享世味,追逐名利,其心其行,背道而驰。因而,他们闻知恬淡无为的大道,根本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哈哈大笑。如果不被这般人嗤笑,就不足以显示它的重大意义了。

“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关于上士闻“道”的勤行、下士闻“道”的大笑,于此立言明示:

明了大“道”的人,不露锋芒,含藏内敛,不尚机智,庸庸愚愚,似无所知;对大“道”有进向的人自然无为,潜默自修,暗然自养,事事不敢为天下先,处处以为已不足;讲“道”之人,言行举止,平常自然,于众生同处,而丝毫不出风头,无异常人。

“上德若谷,”

“无为”之德,谓之“上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而,广大之德,亦如谷之空虚一样,能容能纳而不见其德。

“大白若辱,”

彻底明白妙道之人,修内而忘外,不择贵贱,不介是非,忘其尊卑,居下而自安。

“广德若不足,”

有大德的人,谦虚自慎,常常感到自己德不足。

“建德若偷,”

建德之人,虽积德已厚,却自以薄处。

“质真若渝,”

天真纯素,真诚不妄之人,内心虽朴实敦厚,外貌如素体,可随方就圆,顺五色而变。

“大方无隅,”

端方正直的人,虽坦然大公,堂堂正正,却似一大中至正之圆,无棱无角,不伤害他人。

“大器至大师兄,”

成大器的人,无不经受长期磨炼,艰苦奋斗。姜尚直至八十余岁才辅佐文王灭纣兴周,大展宏图,功勋卓著。此乃“大器至大师兄”的典型例子。

“大音希声,”

大“道”“听之不闻”,犹“视之不见”,因而,最大的声音是无声,谓之“希声”。

“大象无形,”

“道”无形象,“视之不足见”。因而,最大的物象是无形之象。

“道隐无名。”

虚无自然的真常之道,隐含在天地万物之内,无名象可睹可闻。此谓“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大“道”虽无形象,下士闻之而大笑,但只有“道”善于辅助,万物才得之以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598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