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百家论道

宋元时期:元代净明宗师黄元吉

网络 2023-09-20 20:40:29
繁體中文版

黄元吉(1271~1355)为元代净明道士。字希文。与谱入温陵处士黄天麟讳权公同龄。在净明道系谱中称净明嗣教、旌阳三传。出身豫章丰城(今属江西)望族。十二岁入西山玉隆万寿宫师事清逸堂朱尊师,朱尊师死后,又得朱师王月航之教。王卒,复得刘玉器重。黄元吉事刘如父,刘玉临终前嘱其嗣教,乃于西山择地立玉真、隐真、洞真三坛以授弟子。至治三年(1323),黄元吉游京师,极得公卿士大夫赞誉。 泰定元年(1324),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朝京师,向元廷推荐黄元吉并称“宜表异之”。元廷因之赐号“净明崇德弘道法师、教门高士”,为“玉隆万寿宫焚修提点”。未行,玄教大宗师张留孙挽留其住崇真万寿宫。次年卒于京师。遗嘱火葬,弟子负遗剑归西山,由徐异嗣教,为第三代传人。黄元吉毕生以阐扬刘玉学说为己任,其阐释发挥净明忠孝学说的言论,由弟子陈天和编集为《中黄先生问答》,收入《净明忠孝全书》卷六。他认为“只要除去欲念便是净,就里除去邪恶之念,外而便无不好的行检”;并认为居处端庄、斋戒沐浴、以崇香火,仅是外貌之净,应内外交养,以达真净。“学者但当行持能净、能明、能忠、能孝,久久至于真净、真明、真忠、真孝”。他对修道之士崇尚的“真人”。阐释为:“净明教中所谓真人者,非谓吐纳按摩休粮辟谷而成真也,只是惩忿窒欲,改过迁善,明理复性,配天地为三极,无愧人道,谓之真人。”认为十二真君皆慕孝道之教而成真,说明道由心悟,关键是内心的修炼。弟子问及有无罪福因果之事,则答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大凡人作善者,譬如下五谷种子,分明是春种秋收,作恶者譬如弯弓入阵,决定有报箭来。”黄元吉继承和弘扬刘玉的净明忠孝思想,并将刘玉生平言行,辑为《玉真先生语录》(分内集、外集、别集)三卷。由黄元吉编集,净明道第三代传人徐异校正的《净明忠孝全书》,是净明道的基本经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595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