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一说为今河南商丘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 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 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 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质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 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 爱恨的人。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 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 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得热烈,所以他才恨得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 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 醒与反弹。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 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 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人胜地表达出 来,全书仿fo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像力,构成了奇特的形 象,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史记》用寥寥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 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肤箧》等篇,都是 用来攻击孔子的学说,从而辨明老子的主张的。
一、庄子的神学思想
(一)“道”是宇宙的本体庄子没有专论宇宙观的文章,只在《大宗师》和《齐物论》两篇中涉及到。在 《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自本 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大极 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对道的解释,把 “道法自然”的老子学说继承下来。他明确地阐述了道的本质作用:“道”是“有情 有信”,但却“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道”是宇宙的本体,产 生万物的根源,道是超时间、空间的绝对,“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 老”,道的作用特别大,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可以主宰一切。他认为道的本质是 物质的,是混浊状态的“气”,而这“气”没有固定的形态,叫做“无”。这种物质 性的道,就是世界根源。庄周的道,实际上是指主观意识之外的,不受任何力量支配 的宇宙精神。
《庄子》还讲到“道”可生万物,对宇宙形成进行了探索。在《天运》篇中举出 了天地运行,日月其争,云雨转换等自然现象,提出了大量的物与物的运行问题,但 最后解释为物的产生归于道了。最终把物说成了一种精神的东西。什么是精神,什么 是物质,有时可以合而为一,没有什么区别。庄周还认为“物”可分化,分化就是 生成,生成也就是毁灭。“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他把“物有分”,和“齐生死”化为一体,说明了他的观点的一致性。
《庄子》在《追逐游》、《秋水》、《在宥》、《天地》等篇中,还阐述了 “无己”、 “无功”和“无名”的概念。“无己”是把自己看成是虚幻的。在头脑中忘掉一切外 物,连自己的形骸都忘掉。“无功”、“无名”就是反对人们追求功名利禄。
(二)神为宇宙之本
在《大宗师》、《寓言》、《知北游》、《养生主》、《德充符》等许多篇中都提到了 神不灭问题。《大宗师》中说:“夫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意为人的 肉体会有变化,但精神没有损伤,精神可以不断变易身体,而没有真正的死亡。在 《知北游》中,庄子明确提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的思想。
(三)气为宇宙之体
《庄子》书中贯穿整体的是“天与人一体” “通天下一气耳”等,明确提出 “气”为宇宙存在之物质元素。在《知北游》中说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 生,散则为死”。认为人的生死,只不过是气的聚散,没有什么灵魂存在。庄周本人 临死时,提出厚葬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人从自然中分离而又最终归于自然。
(四)宇宙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之中
《庄子》书中的辩证法思想极为深刻,这也是其哲学思想的精华之一。首先,认 为事物的变化在于自身运动。在《天道》篇中说:“天道运(运动)而无所积(停 滞),故万物成(生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归附);圣道运而无所积,故 海内服。”指出天道的运动,王道的运动是时刻不停的。而运动的动力在自身。在 《秋水》篇中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庄子》中深 刻地认识到了天地、王道、人、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
(五)阴阳之中相互转化
《庄子》书中的对立统一观点,认为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对立统一。在《在宥》、 《秋水》、《则阳》、《齐物论》中均有揭示这种规律的论述,“于是乎喜怒相疑、遇智 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因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所以“物 无非彼,物无非是。……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则阳》中 又说:“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认为安与危、是与非、生与 死、缓与急等都是对立的,是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书中还说明了事物在对立 统一中还可以互相转化的原理。其中一条认为转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在《则 阳》中说:“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从量化的 转变看到了质变。在《人间世》篇里又谈到了事物可向相反方向转化。“且以巧斗力 者(凭借智巧角力取胜),始乎阳(开始用公开办法),常卒乎阴(最后就用秘密的 办法),泰至则多奇巧(用异乎寻常的诡计);以礼饮酒者,始乎治(有规矩),常卒 于乱(饮多了乱了规矩),泰至则多奇乐。凡事亦然(一切都是这样),始乎谅(诚 实),常卒于鄙(险恶);其作始也简(微小),其将毕也必巨(巨大)。”意思是说: 以巧斗力,开始正大光明,最后是以阴谋决胜负,多用奇巧之计谋。以礼饮酒,开始 饮酒有规矩,最后常以乱告终。大至多有奇乐,乐极、昏醉,则乱必生:其他事情也 一样,开始于尊贵,必将以鄙弃告终。这些论述虽然还在神秘虚无主义“道”的支 配下,但却具有了明确的辨证法因素。(六)天人合一^ 《庄子》书中提出了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大宗师》中说:“天与人不相胜 也”。即天则人;人则天,两者相同相合,差不太大。因为天人合一,进而认为,真 ^人之所以与众不同,置生死于度外,因为他懂得这些全是天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人只能安而顺之,而不可能更改。《庄子》认为:“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是不可以改变天的。只有认识了一切事物的发生,而且都是必然发生的,才可对任 何事物变化,都不动激情。既然人性属自然属性,同自然没有差别,那么人就应该回 归自然,应该保持内心中的宁宁安泰,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逍遥自由。
二、庄子的神治体系
(一)庄子的大医医世观
1.信念是人生的主宰。
一天,庄子靠椅而坐,仰天而叹,沮丧得如失魂落魄一 样。弟子侍立在旁,说:“先生为何嘘叹?人之形体真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 死灰吗?今之靠椅而坐者,不是昔之靠椅而坐者吗?”庄子道:“问得好。而今我丧 失了自我,你可明白?”弟子道:“自我是什么?弟子愚钝,实不明白。”庄子道: “天下万物,都是彼此相对。故没有彼就没有此,没有你就没有我,这就是相反相 成,可不知是谁使成这样的?是冥冥之中的道吗?道又是什么样子?骨骼、五腑六 脏,遍存于一身,自我究竟是什么?我与谁亲近些呢?都喜欢它们,还是有所偏爱? 如此,则百骨九窍、五腑六脏彼此有臣妾关系吗?如果皆是臣妾,这些臣妾之间到底I是相互制约呢?或是轮流为君臣呢?难道其中真有主宰者吗?唉,人生一旦接受精:气,成就形体,不知不觉中精力就耗尽了。天天与外物争斗摩擦,精神耗尽象马飞奔一样,而自己却不能制止,不亦太可悲了?终身忙碌而不见成功,颓然疲役而不知归 宿,可不哀邪!虽说身体不死,有何益处?心神也随身体消亡,可不谓大哀乎!人之 生时,本来就这样茫然吗?亦或只我独觉迷茫而别人都不迷茫吗?”
2.坐天子之位不可好庶人之剑。
战国时代,赵国的赵文王特别喜欢剑术。投其 所好的剑士们纷纷前来献技,以至宫门左右的剑士达三千人之多。他们日夜在赵文王 面前相互拚杀。每年为此而死伤的人数以百计,但赵文王仍兴趣不减、好之不厌,整 天与剑士为伍而不料理朝政。于是,民间尚剑之风大盛,侠客蜂起,游手好闲之徒日 众,耕田之人日益减少,田园荒芜,国力渐衰。其他诸侯国意欲乘此机会攻打赵国。
此时,庄子前往游说,为国君进言,医治国君怪癖。庄子说剑有三种,即天子之剑, 诸侯之剑和庶民之剑,委婉地指出赵文王的所为实际上是庶民之剑,而希望他能成为 天子之剑。赵文王问:“不知先生要持什么样的剑?长短何如?”庄子答:“臣持什么 剑都可以。不过臣有三剑,专为大王所用。请允许我先言后试。”大王点头,道: “愿闻三剑究竟何样?”庄子道:“此三剑分别是: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大王 好奇相问:“天子之剑何样?”庄子道:“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国、泰山 为愕,以晋、卫两国为背,以周、宋两国为首,以韩、魏两国为把,包以四夷,裹以 四时、绕以勃海,系以恒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 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按之无下,挥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维。此剑一出,匡正诸侯,威加四海,德服天下。此即我所谓天子剑也广文王听后,茫然若 失。又问:“诸侯之剑何如?”庄子道:“诸侯之剑,以智勇之士为锋,以清廉之士为 愕,以贤良之士为背,以忠圣之士为首,以豪杰之士为把。此剑直之亦不见前,举之 亦不见上,按之亦不见下,挥之亦不见旁。上效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效法方地,以 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动,四海之内,无不宾服而听 从君命。此乃诸侯剑也。”文王听了,频频点头。文王接着问:“庶人之剑又如何?” 庄子道:“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浓眉长须者所持也。他们衣服前长后短,双目 怒光闪闪,出语粗俗不堪,相击于大王之前,上斩脖颈,下剌肝肺。此庶人之比剑, 无异于斗鸡,一旦不慎,命丧黄泉,于国事无补。今大王坐天子之位却好庶人之剑, 臣窃为大王深感遗憾!”赵文王听了,马上起身牵庄子双手上殿。命厨师杀鸡宰羊, 好酒好菜款待庄子。赵文王绕桌三圈。庄子见了,道:“大王且请安坐定气,臣剑事 已奏完毕了。”文王坐下,沉思良久。
赵文王自听庄子畅论三剑后,三月未出宫门。自此戒绝好剑之痛,一心治理国 家。那些剑士自觉再无出头之日,个个心怀忧惧,不久都纷纷逃散或自杀了(《庄子 ?杂篇?说剑第三十》)。
3.散人与宰相各有所好。
《庄子·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 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 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 有只鸟,其名为凤凰,您可听说过?这凤凰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 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 鼠,恰好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 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4.开“山中宰相”之先河。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 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 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 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miao堂之上。请问二大夫, 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 二大夫道:“自然 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 尾而行哩。”
5.“潦倒心”是士人的绝症。
《庄子?山木》载:一次,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 服,脚着草绳系住的破鞋,去拜访魏王。魏王见了他,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 庄子纠正道:“是贫穷,不是潦倒。士有道德而不能体现,才是潦倒;衣破鞋烂,是 贫穷,不是潦倒,此所谓生不逢时也!”
庄子在本章中明确指出,对于代表着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来说,物质上的贫困并 不是疾病,精神上的堕落才是不可救药的绝症。
(二)庄子的小医医人观
1.自立自强是人生立足之根本。弟子问:“人与天地相比,谁大谁小,谁贵谁 贱?”庄子道:“人成形于天地,受气于阴阳,立于天地之间,犹如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一般,实在太渺小了,又凭什么自尊自大?计四海之位于天地之间,不似蚁穴之在 大漠中乎?计中国之在海里,不似小米粒之在大仓库中吗?天地万物无数,人不过是 其中之一;人与万物相比,不似毫毛之在马体乎?”弟子似有所悟,道:“先生的意 思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吧?”庄子说:“有这方面的意思。”弟子问:“那么我以天 地为大、以毫末为小,可以吗?”庄子道:“不可!任何物体,从度量上讲无法穷尽, 从存在的时间上讲又无休无止;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来无始,去无终。因此,大智 大慧的人对待远近的看法是:小而不以为少,大而不以为多,知量上各无穷也。他博 通古今:远古虽遥不可及,但不感困惑;近虽伸手可及,亦不踮脚去取,知时间上各 无起止也。他知天道有盈虚消长、得失存亡,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他明白天道坦 荡,故生而不悦,死而无憾,知终始之变化也。计人之所知的东西,远不如其所不知 的东西多;其生之时,不如其未生之时长久。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如此则迷 乱而无所获世。由此观之,又怎能知道毫末就足以定为至小至细的界限呢?又怎能知 道天地就足以穷尽至大之域呢?”弟子道:“我明白了。先生您是说:大中有小,不 要以大为大;小中有大,不要以小为小。”庄子道:“似不确切。不如说:大上有大, 小下有小。大无穷,小亦无穷。”弟子问:“那物里物外,怎样来分别贵贱,怎样去 区别小大?”庄子道:“站在道的立场去看,万物无贵无贱;站在物的立场来看,自 贵而相贱;以世俗的观点来看,贵贱不在自己本身,都以外在的荣辱毁誉作标准。以 外在的差别去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 小。如果懂得天地如同株米,毫末如同丘山,则无所谓大小之别也。古时候尧、舜相 禅让而称帝,但子之与燕王哈相禅让而亡国;商汤王、周武王相争而称帝,但白公争 夺王位却自取灭亡。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梁之行,贵贱有时,不一定常贵常贱。 大柱可以撞破城门却不能塞住洞口,用途不同也;骐骥一日奔驰千里,捕鼠不如狸 猫,技能有别也;猫头鹰夜能抓蚤,明察毫末,但白天即使双目圆睁却不见丘山,性 能有限也。帝王禅接有不同的方式,或同姓相传,或传给他姓;三代间继承的方式也 不同,或父子相继,或兴兵讨伐。但如不合时宜,有背世俗。则称之为篡夫。如合其 时,顺其俗,则称之为义士。可见贵贱有时,不由自主也。我说弟子,你怎能了解贵 贱之门、小大之家?”
2.心智的超脱胜于生死、利害。
弟子问:“您不知利害,那至人也不知利害吗?” 庄子说:“至人可神了!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冻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 不能。象这样的人,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对待生死尚且无动于衷,何 况利害之端呢?”
3.天道自然,不固执我见则无是非之说。
弟子问:“辩论可否确定是非?”庄子 答道:“假使我与你辩论,你胜了我,你就果真是,我就一定非吗?我胜了你,我就 一定是,你就一定非吗?我俩有一个是,有一个非吗?亦或都是,亦或都非吗?我与 你无法判断,则人各执己见,有所不明也。那我们请谁来订正呢?请意见与你相同的 人来裁判,既与你相同了,怎能判定呢?请意见与我相同的人来裁决,既与我相同 了,怎能判决呢?请意见与我你都不同的人来裁决,既与你我都不同,又怎能断定你 我究竟谁是谁非呢?请意见与你我都相同的人来裁决,既与你我都相同了,又怎能裁 定?那么我与你与人都不能确定谁是谁非,再又靠谁来判定呢?”弟子深感困惑苦 恼,问:“那怎么对待是非问题呢?”庄子道:“事物皆有两面。从彼方面看,无不是 彼,从此方面看,无不是此。自彼方看问题看不清楚,自此方看问题则很明白。故彼 出于此,因彼而有此,彼此并生也。既然这样,那么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 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因此圣人不拘泥于是非之途,而明照于天 道。此亦彼也,彼亦此也。彼亦有一是非,此亦有一是非,果真有彼此吗?果真无彼 此吗?如彼此俱空,是非两幻,彼此不对立而互为偶,则道存于其中了。这就叫道 枢。执道枢而立于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以道言之,是无定 是,非无定非。照之以自然之明,而不固执我见,则无是非之说也。天地一指也,万 物一马也。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路,物称之而有名。物固有所然,物固 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因此,粗与细,丑与美,正与斜,道通为一。其分 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有旷达者知通为一!”
4.身心俱安之道。
师徒二人出了山,留宿于庄子故友之家。主人很高兴,命儿 子杀赝款待。儿子问:“一赝能鸣,一赝不能鸣,请问杀哪只?”主人道:“当然杀不 能鸣的。”第二天,出了朋友之家,没走多远,弟子便忍不住问道:“昨日山中之木, 因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赝,因不材被杀。弟子糊涂,请问:先生将何处?”庄 子笑道:“我庄子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是而非,仍难免于累 ……”庄子欲言又止,弟子急待下文:“那又怎处世呢?有材不行,无材也不行,材 与不材间也不行,究竟如何是好?”庄子沉思片刻,仰头道:“如乘道德而浮游则不 然:无誉无毁,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不肯专为。一下一上,以和为量,浮游于万 物之初,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还有什么可累的呢?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至于物之 性、人伦之情则不然:成则毁,锐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厚,不肖则欺。怎 能免累呢?弟子记住,唯道德之乡才逍遥啊!”弟子道:“道德之乡,人只能神游其 中;当今乱世,人究竟怎样安息?”庄子道:“你知道鹌鸫、鸟是怎样饮食起居的 吗?”弟子道:“先生的意思是说:人应象鹌鹑一样起居、以四海为家,居无常居, 随遇而安;象鸟一样饮食:不择精粗,不挑肥瘦,随吃而饱;象飞鸟一样行走,自在 逍遥,不留痕迹?”庄子微笑着点点头。
5.明“道”之理,虽死犹生。
回到家不到一年,庄子的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 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 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太 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 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 不感悲伤了。”惠子仍愤愤不平,质问道:“生死之理又如何?”庄子说道:“察其生 命之始,而本无生;不仅无生也,而本无形;不仅无形也,而本无气。阴阳交杂在冥 茫之间,变而有气,气又变而有形,形又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 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她虽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还悲 哀地随而哭之,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惠子说:“理虽如此, 情何以堪?”庄子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 之委(托付给)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 于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生者,假借也;假借它而成为生命的东西,不过是尘垢。死生犹如昼夜交替,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死生都是一气所化,人情不了解 此理,故有悲乐之心生。既明其中道理,以理化情,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况且得 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
七情,即喜、怒、优、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礼记?礼运》:“何谓人 ? 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 ^苦,人之大恶存焉。”《吕氏春秋?贵生》:“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七 ③情六欲,泛指人的各种感情和欲望。《灵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七情学说认为,异常情绪可以引起脏腑 功能失调,脏腑功能的失调也常可引起情绪变化。七情的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基础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生不足喜,死不足悲”的以理化情养生观对我们正确 调养情欲有积极意义。再进一步理解,明“道”之理,虽死犹生;不明“道”理, 虽生犹死。这里,既是庄子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也是庄子认为人生要有所作为、乐观 向上的殷殷劝导。
6. “无用之用”的保身之福。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 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别显眼。但见这树:其粗百尺,其高数千丈,直指云霄; 其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好大木 材,怎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 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 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 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听了此话,庄子 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弟 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庄子又说:“树无用,不求有为而免遭斤斧;白额之牛,亢 曼之猪,痒疮之人,巫师认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会把它们投进河里;残废之 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终其天年。形体残废,尚且可以养身保命,何况德才残废 者呢?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庄子愈说愈兴奋,总结性地 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 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7.寡欲即是解脱。
庄子骑着一匹瘦马,慢慢行走在通向楚国的古道上。凛冽的 西风扑打着庄子瘦削的面孔,掀起他萧瑟的鬓发。庄子顾目四野,但见哀鸿遍野,骷 髅遍地,一片兵荒马乱后的悲惨景象。夕阳西下,暮雾四合。庄子走到一颗枯藤缠绕 的老树下,惊起树上几只昏鸦盘旋而起,聒噪不休。庄子把马系好后,想找块石头坐 下休息,忽见树下旁边草丛中露出一个空头骨来。庄子走近去,用马鞭敲了敲,问它 道:“先生是贪生患病而落到此地步的吗?还是国破家亡、刀斧所诛而落到此地步的 呢?先生是因有不善之行、愧对父母妻子而自杀才到这地步的吗?还是因冻馁之患而 落到此地步的呢?亦或是寿终正寝所致?”说完,拿过骷髅,枕之而卧。不一会儿, 便呼呼人睡。半夜时,骷髅出现在庄子梦中,说道:“先生,刚才所问,好象辩士的 口气。你所谈的那些情况,皆是生人之累,死后则无此烦累了。您想听听死之乐趣 吗?”庄子答:“当然。”骷髅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容 游佚,以天地为春秋。即使南面称王之乐,亦不能相比也。”庄子不信,问:“如果让阎王爷使你复生,还你骨肉肌肤,还你父母、妻子、乡亲、朋友,您愿意吗?”骷 髅现出愁苦的样子,道:“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8.守中即为公正。
弟子又问:“先生说,以道观之。无贵无贱,无大无小。那么 有没有一定的是非标准呢?也就是说,先生您知道万物有一个共同认可的真理吗?” 庄子说:“我怎么知道?” “那您知道您所不知道的原因吗?”庄子说:“我怎么知道?” “那么万物就不可知了吗?”庄子说:“我怎么知道?即使如此,我不妨尝试着说说。 怎么知道我所谓知不是不知呢?又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不是知呢?我且试着问你几 个问题:人睡在湿地上则会腰痛,泥鳅会这样吗?人在树上则心惊胆战,猿猴会这样 吗?这三者谁知真处?人喜欢吃蔬菜肉食,糜鹿吃草,蜈蚣爱吃蛇,猫头鹰嗜鼠, 人、兽、虫、鸟这四者谁知真味?狙爱雌猿,糜爱与鹿交,鳅爱同鱼游。毛嬙、丽 姬,人认为美;可鱼见之则深入于水,鸟见之则高飞于天,糜鹿见之则远逃于野,这 四者谁知真正的美色?在我看来,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或对我有利,或对彼有害, 利害各有其标准,我怎能搞清其中的区别?”
9.至德胜于富贵。
弟子问:“怎样才算了解大道的人呢?”庄子道:“了解道的人 必定通达于理,通达于理的人必定明白权变,明白权变的人才不会因外物而害累自 己。有至德的人,人火不觉热,沉水不能溺,寒暑不能害,禽兽不能伤。这是因为他 能明察安危,安于祸福,谨于去就,故没有什么东西能损害他。”弟子问:“世士真 有至德之人吗?”庄子说:“孔子即是。”弟子问:“何以见得?”庄子道:“孔子周游 列国,推行仁义,虽到处碰壁,仍坚持不懈。其忧国忧民之心,可敬可佩、可歌可泣 也。一次,孔子游说到匡地,被卫国人层层包围时,仍弹琴高歌,满不在乎。路人见 孔子,问道:‘老师您有什么可乐的呢?’孔子说:‘过来!我告诉你吧:我早就忌讳 贫穷,仍难免潦倒,命运所制也;我也早就向往腾达,仍未得富贵,时运所限也。当 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智得也;当继纣之时而天下无通达者,亦非智失也。时势 使然也。行于水中不避蚊龙,此是渔夫之勇;行于陆上不避狮虎,此乃猎人之勇;白 刃交于前,视死若生,此乃烈士之勇;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 圣人之勇也!仲由,你且坐下。我的命运自有老天安排!’不一会儿,有身披铠甲的 人走过来,向孔子道歉:‘很对不起先生!我们以为是阳虎,故包围起来。现在才明 白误认先生了,我们马上撤退!’孔子可谓通达权变的至德之人啊!”
10.具体的养生技术。
首先,庄子不同于老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发挥了老 子的“长生久视之道”,成为神仙思想。使“道”与“仙”联姻,为后世道家思想向 道教神仙信仰的转化,提供了有利契机。庄子书也因此被后世道教奉为《南华真 经》。如他在《逍遥游》篇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 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 房而年谷熟。”这是古代文献中对于神仙的早期描述。此外,《南华经》、(《庄子》) 书中多次谈到道家的修养工夫,如坐忘、听息、吐纳、周天、导引、守一、心斋等。 他在《大宗师》篇中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陈撄宁评曰:“若是众人,其息固仍以喉而不以踵 也。……庄子所谓真人之息,是指内呼吸而言,不是两鼻孔的呼吸。”庄子在《在 宥》篇中借用广成子教黄帝之言,论述长生之道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 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 原也;为汝人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阳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 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将士。我守其一,以:! ? 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示尝衰。”陈撄宁评曰:“这段文章,把长生不 ^死的道理,和盘托出,玄妙无伦。凡后世丹经所言,炼巳筑基,周天火候之说,无不 ⑩在此。”又说:“此数语抵得几百部道书,苟能照之施行,亦未尝不是极好的方法, 极灵的口诀。”以上说明,庄子的神仙思想和境界描述,在道教xiuchi中占有极其崇高 的位置。
其次,《庄子》中的养生长生思想及某些道术也为后世道教所汲取。《庄子》承 袭与发挥《老子》关于道的思想,谓“道有情有性,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 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 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并称“黄 帝得之,以登云天;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 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乎列 星”。描述真人“登高不栗,人水不濡,入火不热”,“不知说生,不知恶死;神人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至人“乘云气,骑日 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提出导引、辟谷、守一等道术及“隳肢体, 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的坐忘理论。这些都被道教汲取作为修道成仙的重 要依据。司马承祯曾在《坐忘论》中称庄子“坐忘之言”是修道之要,敬信勤行, 必能得道;并谓“炼形为气,名曰真人”;“炼气成神,名曰神人”;“炼神合道,名 曰至人”。忘掉肉体生命的存亡,便能大彻大悟,犹如清晨从长夜迷梦中醒觉(朝 彻),见到绝对的道(见独),从此便超越时间,不死不生,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超 越了肉体的生死。这与fo家由见真实而入涅盘,不生不死,颇有相通。庄子认识到人 的生命“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以“无己”、“无待”为获绝对自由之要,与fo家的 核心思想无常、无我也大略相近。后来不少中国知识分子,便是从庄学出发,归于禅 宗之顿悟。
再次,《庄子》中的“卫生之经”、“吹咆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纯气 之守”等道术也都为道教所继承和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592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道家修炼功夫在医疗上的运用
下一篇: 道医对人体“神”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