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黄婷
绪论
张道陵是中国道教创始人。然须指出对于这种说法迄今学术界、宗教界尚有不同的观点,但时至今日国内外的传统观点大都认为道教起于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在位)时的张道陵。例如法国学者安娜·塞德尔曾指出“当天师张道陵(公元142年)以神化的圣人老子自居,并宣布了一种新的天道,而老子《道德经》也成为一种神圣的经文,被赋予宗教诠释的时候,上面提到的那种宗教就变成了道教。”1
张道陵被道教徒尊称为“天师”,后其法号为子孙世袭,也称“天师”,故世人将张道陵和他的后世子孙通称为“张天师”。随着道教的传播和影响的扩展,张天师亦成为世人瞩目的人物。从古到今,从南到北,中华大地上一直广泛流传着历代张天师的传说。
本文拟对张天师传说进行初步探讨。本文对记录张天师传说的历史文献和现代口头资料做了比较系统的整理、爬梳,对各类张天师传说文本做了主题和类型归纳,在此基础上,对张天师传说的形象内涵以及叙事特征进行探讨。
一、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所谓张天师,最初是指东汉天师道的创始人张道陵。
张道陵,“东汉五斗米道创立者。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相传为汉留侯张良后裔。年少时研读《老子》及天文地理、河洛图谶等书。曾入太学,通五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东汉明帝时任巴郡江州(今四川重庆)令,后辞官隐居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修习长生之道。朝廷数次诏征,皆不从命。东汉顺帝年间(126-144),闻蜀地多名山,民风纯厚,易于教化,乃携弟子入蜀,居鹤鸣山(一称鹊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修道。自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号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造作道书二十四篇,创立五斗米道(即‘正一盟威之道’)。尊老子为教主,奉《老子》五千文为经典。撰《老子想尔注》,以‘佐国扶命,养育群生’为己任。……唐僖宗时封陵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宋理宗册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加封为‘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道教尊奉为祖天师,又称‘降魔护道天尊’。”
五斗米道是中国道教创建最早的一个道派,它的出现标志着道教组织的产生。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又因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一说张道陵自称天师),也称“天师道”。天师道自汉末创立以来,历经魏晋南北朝的变革,唐宋元明的兴盛,清朝民国的盛衰交替,一直延续到现在。“天师”法号,由张氏后裔世代承袭,至今为止,共传承六十三代,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孔子世家的“天师世家”。因此,“张天师”便成为张道陵及其后世子孙的通称。
最早较为详细记载张天师传说的是东晋葛洪撰的《神仙传》。此后,张天师传说就开始频频出现于古代文献之中。如唐代杜光庭撰的《道教灵验记》、宋代洪迈撰的《夷坚志》、元代赵道一编撰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明代张正常等撰的《汉天师世家》、清代娄近垣编撰的《龙虎山志》等。
至于张天师传说的现代口头资料,大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开展的大规模民间文学普查活动中得到了搜集整理,主要见于全国各地编纂的民间文学集成本。如《灌县民间文学集成》、《鹰潭民间文学集成》、《京山民间故事集》、《湖北民间故事传说集》、《耿村民间故事集》、《南阳民间故事》、《丹阳的传说与歌谣》、《金门民间故事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卷》等。另外,江西龙虎山民间文艺专业工作者和群众文化工作者出于炽热的乡土情感,收集了不少张天师的传说,结集出版了《道教与龙虎山传说》。
我的家乡江西省鹰潭市的龙虎山是天师道的祖坛及府邸(天师府)所在,我自幼就听到不少张天师传说。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曾多次回到家乡,前往上清镇(天师府所在地)做调查访谈。2004年1月,我访问了鹰潭市贵溪文化馆的周沐照先生,他向我介绍了张天师传说在鹰潭一带民间口头流传、搜集情况,并提供了他多年搜集并整理出版的张天师传说资料。2004年3月、7月我又两次前往天师府采访了天师府住持张金涛先生及徐才金、曾广亮等几位当地人,从他们口头采录了一些张天师传说。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保存于我国古代文献中的张天师传说,以及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资料中搜集保存的张天师传说,江西龙虎山民间文艺专业工作者和群众文化工作者搜集整理的张天师传说,和本人在家乡上清镇田野调查中采录到的少量张天师传说。
二、前人研究成果的简介
据本人目前所搜集的资料看,国内对张天师传说有专门研究的学者是民间文艺学家刘守华先生。刘守华先生撰写了《宗教与艺术的融合——论张天师传说》一文,文章对张天师传说的故事内容、形象构成、艺术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另外在他的著作《道教与民俗文学》中也有短节论及张天师传说。刘守华先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民间口头文学与部分笔记小说中的张天师传说。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文化馆的群文工作者周沐照先生收集了不少张天师的传说,撰写了《论龙虎山道教与民间文学》一文。文章主要谈张天师传说的分布、传说内容的分类及含义、传说反映的问题。周沐照先生的研究对象是民间口头文学中的张天师传说。
此外,在国内学术界鲜见有对张天师传说进行专门研究的学术著作。
另外,法国学者傅飞岚撰写了《张陵与陵井之传说》一文,他运用历史地理学派理论对张陵与陵井的传说的渊源进行了严密的考证。
鉴于目前国内张天师传说研究的匮乏状态,本文拟对张天师传说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对长期被忽视的张天师传说研究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本文研究思路的介绍
张天师是被社会各阶层广泛传唱的具有特殊身份的历史人物。张天师传说既保存于庄严肃穆的道教文献里,又可见之于经史典籍、笔记杂纂等文人笔墨间,更长期流传于家长里短、活泼生动的民间口头叙事作品中。虔诚的教徒、潇洒的文人、普通的民众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熟悉的语言、逻辑、结构表述了和正在表述着属于“他们”的张天师。可以说张天师传说是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一个交汇点。
本文通过比较系统的整理、爬梳,对记录张天师传说的资料进行基本分类,并采用民间文艺学的方法,对各类张天师传说文本做了主题和类型归纳,以求尽可能地展现各类文本的内容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各类文本中的张天师形象进行了分析,试图探讨每一种形象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对张天师传说的各类文本做出叙事分析,从而深入研究其所体现的叙事特征。
第一章 张天师传说的文本略述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道教中,天师道是创建最早、嗣教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道派。因此,以张氏后裔为代表的天师道被视为道教的正统,其势日盛。作为天师道的世袭教主,历代天师的事迹被社会各阶层所重视,被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记录和保存。本人经过比较系统的整理,将保存张天师传说的历史文献和现代口头资料基本分为三大类型:道教典籍、笔记小说、民间传说。作为宗教领袖人物,被其教徒顶礼膜拜的同时将其事迹神化以吸引更多的信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在我国纷繁复杂的道籍中存有不少张天师的传说故事。同时,中国的一些文人又热衷于搜集怪力乱神之事,“以发明神道之不诬”,而张天师这个“鬼王”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符合了他们的需要,因而在众多文人的笔记小品乃至官样文章中都有了张天师的身影。张天师以符水治病,驱妖捉鬼,为百姓消灾祈福,他的形象不断被民间百姓所模塑,千百年来各地人们按照自己的习惯、爱好、需要在编辑、传唱着张天师的故事,从而在民间不断涌现出许多有关张天师的生动活泼的传说。
一、道教典籍中的张天师传说
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作为天师道的创始人,在我国道教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而其后世天师更是屡屡被皇家看中,被选派为世俗政权在宗教领域的代言人,宋元以后更是“提举三山(龙虎山、閤皂山、茅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事、总领江南道教”,3真可谓是地位显赫,而六十三代绵延不绝的天师传承又是除了儒家圣人孔子世家之外没有一个世家大族可以相提并论的。因此,在道教典籍中张天师传说的记载自然占据了相当的位置。道教典籍中的张天师传说集中在神仙传记和张天师家族性文献当中,如《神仙传》不仅对祖天师张道陵生平作了最初的描述,而且还详细记载了“七试赵升”的天师传说,在形象刻画了赵升这一张道陵门徒的同时对天师的未卜先知、神奇道术、慧眼视人做了侧面勾勒。《道教灵验记》则记述了张天师降十二玉女以及治盐井的传说。《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用了整整一卷文字演绎祖天师张道陵的生平,刻画了一个神通广大、仙法高妙的道家仙人。张天师家族性文献《汉天师世家》及《补天师世家》记载了历代张天师的神奇传说,可谓是张天师传说之集大成也。为更好地展现其内容特征,本节按七大主题对这些传说进行基本分类
(一) 奇异出生
1、第一代天师张道陵。母初梦天人自北斗魁星中降至地,长丈余,衣縤衣,以蘅薇草授之,既觉衣服居室皆有异香,经月而不散,感而有孕。于东汉光武建武十年甲午正月望日生于吴地天目山。时黄云覆室,紫气盈庭,室中光气如日月。复闻昔日之香,淡日方散
2、第二十一代天师张秉一。母杨氏,梦神人履金龟下降,觉而有振,怀十有五月而生。5
(二)神人异相
1、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年及冠,身长九尺二寸,庞眉广额,绿睛朱顶,隆准方颐,目有三角,伏犀贯脑,玉枕峰起,垂手过膝,美鬚髯,丰下锐上,龙踞虎步,望之俨然。6
2、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生有异姿,绀眉碧瞳,迥出尘表。7
(二) 少异
1、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5岁时尚不能言,一日闻鸡鸣,忽失笑赋诗曰:“灵鸡有五德,冠距不离身,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翌日,宴坐浴仙池碧莲花上,人始异之。8
2、第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承。四岁效作禹步,有雷声隐隐,人异之,再作则大震,乃授儒书,日记万言,文章书画卓冠时彦。9
3、第五十一代天师张显庸。幼时曾误堕井中,众莫知,待明旦汲水者以告,始得出。井极深广,衣冠绝无沾湿,濡足而已。10
(四)道术灵异
1、第二十一代天师张秉一。自幼学道,既长,目光如电,夜能视物,尝负剑行山泽间,一日叱一老树,雷即震裂,打死巨蟒二和小蛇百余。11
2、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澥州盐池水溢,民罹其害,上命治之,继先乃书铁符令弟子祝永佑投入池中,逾顷雷电交加,怒霆磔死蛟孽于水面,盐池复常;宫中闻有妖,上命祛之,继先曰:“臣闻邪不干正,妖不胜德,陛下修德,妖必自息,未卜先知。”不久,仁济亭果有妖凭一少年,继先叱之,少年生而妖绝;京师疫,书铁符投大瓮,贮水以饮,疫者皆愈;岁大旱,命祷之,雨三天;一日,忽题写“赤帝御龙行末伏,嫦娥分月入深山”于翛然亭壁,人莫测其意,迨“靖康之变”,其言始验。12
3、第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明年召见仕智殿,命书赵天君符,恍惚有神虎哮吼之声,英宗嘉叹;命建祈晴醮于朝天宫,檄召雷神,有巨鹰蓝距赤翅,挟大风而唳,攫檄排云去,观者骇然,应时晴霁;代宗景泰改元,入贺,命建保镇国祚醮于大德观,有天花云篙之瑞;命建金箓、黄箓二大醮于灵济宫,有卿云覆坛、鸾鹤群至之瑞;八年春入朝,英宗登宝座,辄有影响,命书符劾之,明旦有异鸟毙毡下;又御奉天殿闻空中如木石坠压声,命禳谢,其声遂绝。13
4、第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同治四年游粤东,遇一异人赠黑玉印一方。后抵沪城,因屡遭回禄,求书避火符者甚众,以黑印盖之得免,人见有黑面金甲者附符;出川经重庆,得一布贾述神告以剑赠,曰青龙阁会馆有巨蟒,天阴朝夕吐气如云,遂仗剑以登,书雷火符焚之,怪灭。14
(五)收徒
1、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七试赵升。这七试为:“第一试,辱骂不去;第二试,美色不动心;第三试,见金不取;第四试,见虎不;第五试,偿绢不吝,被诬不辩;第六试,存心济物;第七试,舍命从师。”七试后赵升得道成仙。
2、第十九代天师张修。江西大贾刘迁者,诣十九世天师张修传授都功法箓。第二年死于金陵(今南京),过两夜复苏,说是被冥官所追,忽有金光自天而下,黄衣使者乘空而至,执素简读曰:“刘迁身佩正一箓,名在上天,非地司所籍,大限既足,可延三十年。”由是遂披褐修道,入龙虎山师奉天师。15
(六)传道
1、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初居阳平山,感太上授以经箓之法;汉安元年上元节,感太上授《正一盟威》之道及《太上三五都印》诸品经箓,或云《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又著《老子想尔注》,创立了道教;永寿二年,游渠亭山奉太上玉册,敕命为“六合无穷高明大帝”,既而太上敕为第六代道之外孙,而东海小童君为保举师,太上为度师,封道陵为天师。16
2、第六代天师张椒。尝游鄱阳湖,月夜有一老翁登舟渴曰:“闻师家以仙道立教,愿拜师而无品阶可进,今者不意仙踪远驻近津,获挹光仪,乞示蕴奥,以启昏愚。”天师遂告曰“昔者得道之士,皆由皈戒而入,然质心于戒,莫若质戒于心,则万法皆空,一真常存。”翁闻知遂称谢而去。俄顷,异光照耀,失翁所在,从者惊疑,椒笑曰“此龙伯也,水族是掌,大道未闻,故来请耳。”17
(七)仙化
1、第五代天师张昭成。年119岁而化,面色如生,即葬后,墓生灵芝百本。一日,忽见骑鹤空中,彩云拥簇。后启棺视之,惟冠履存焉。18
2、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中秋节集家人饮酒极欢,酒阑作颂,忽迅雷大作,有虹随现,光满山谷而化。19
二、笔记小说中的张天师传说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蒲松龄的自嘲之词该是许多写作笔记小说文人的知音之调,谈鬼搜神的笔记小说自然少不了身为“鬼王”的张天师。《三异笔谈》、《阅微草堂笔记》、《谐铎》、《此中人语》、《夷坚志》、《子不语》、《咫闻录》等一批笔记小说保存了相当多的张天师传说。我将其中符合传说性质的笔记小说整理挑出,共计53篇。下面将这53篇笔记小说中的张天师传说进行一番简要地分类评述。
(一) 道术灵异
“道术灵异”主题传说讲述张天师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斩妖除魔等各种法力显灵的内容。其中又可细分为除妖驱邪、比法争胜、沟通神幽、天师权威、治理人世五种类型。
1、 除妖驱邪
这类传说在笔记小说中所占比例最大,目前笔者所搜集的53篇有关张天师传说的笔记小说中有28篇都属于这一类型,这也符合张天师作为法师的初始身份。
(1)除蛇妖。某地蛇妖肆虐,百姓苦不堪言官吏无计可施,上报朝廷,延请天师天师大显神通,除去蛇妖,保一方平安。
异式:天师难为,请其他神灵帮忙。
(2)除鼠精。某地一户人家有精怪作祟,弄得家户不宁;延请天师,天师作法除去妖怪;事后查明,是鼠精作怪。
(3)诛鱼精。鄱阳湖黑鱼精作怪,百姓苦不堪言;渔民中有人以身涉险,除妖未果,被鱼精害死;延请天师,天师请人帮忙,作法除妖;天师与鱼精相斗,最终除妖成功,鄱阳湖重归太平。
(4)除狐妖。某书生被狐妖迷惑而不自知,反而借着狐妖的妖术四处招摇撞骗;遇到天师,天师察觉,故意与之交往,伺机除妖;狐妖想骗取天师法印,被天师识破,将计就计,作法除妖成功。
(5)驱邪
A、驱鬼。某人鬼上身,常有异常行为,无人能治;延请天师,天师来到,查明真相,作法驱鬼成功;病人得以痊愈,感谢天师。
异式:天师作法驱鬼失败,病人死去。
B、驱鳖精。某女丈夫误吃了鳖精之子,鳖精和虾精一同前往报仇;此女被两精纠缠,家人请天师除妖;天师派法官前往此户人家除妖,到达前夕,两妖因害怕天师威名连夜跑了。
C、驱狐妖。有户人家里闹狐妖,家人无奈向城隍庙和县令告状求救;狐妖本领高强,城隆庙和县令制伏不了;城隍发状词给天师,请天师除妖;天师发出除妖令符,狐妖逃之夭夭。
D、驱蝙蝠精。某总署内后院楼房传闻有蝙蝠精,新任总督请天师来清除蝙蝠精;天师作法火驱蝙蝠精。
E、驱白石精。某人迷信法术,招来白石精戏耍;其亲人中有与张天师相熟的,写信向天师求符保平安;天师收到信后,立即发符,此后家中万事太平;十年后,某人去世,神符上的神将回到天师处复命。
F、驱螺精。有户人家儿子结婚之日,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新娘;这户人家用尽办法也分辨不出真假新娘,最后无奈暂缓婚礼;主人亲自赶往龙虎山向张天师求助;天师算出此妖与新郎注定有一段姻缘,建议让两个新娘一起嫁入男方家,并告诉主人此妖一个月后会自动离开;主人半信半疑,但还是按天师所言行事;果真一个月后有一新娘自动离去;事后发现,假新娘是田螺精所变。
G、驱不明怪。太师孙媳邪魅上身,整天疯疯癫癫;恰好天师进京办事,太师请天师给孙媳驱邪治病;天师作法将此妖捉住,驱赶至海外荒岛。
2、 比法争胜
这一类型传说在笔记小说中不多,目前我所搜集的只有三例。分别是:
(1)同行争胜。南京潘姓道士不满张天师独得的崇高礼遇,意图与之斗法,挫杀天师的威名;在天师横渡长江之时,潘道士作法阻挠,天师察觉;天师作法,轻易就取得胜利,潘道士也因此而法尽人亡。
(2)天师鬼师之争。江西赣州地区有一张姓人氏,会一些旁门左道,靠行瘟害人以谋取钱财,当地百姓敬畏之下,将其声名传播开来,又讹传为“张仙师”,引起天师不满;天师微服前来探究,试探之下,发现“张仙师”本来面目,以法术破其妖术,并责令其改过自新。
(3)法毙假鬼。张天师前往友人家做客,不料当地一些无赖不识天师厉害,蓄意戏弄;晚间天师休息时,无赖们在屋外装神弄鬼恐吓天师,天师先以对付小鬼办法应付,不能奏效,气急之下,使出威力奇大的法术,无赖们作法自毙;村民对天师愈加敬重。
3、 沟通神幽
这类传说在笔记小说中亦常有记载,下面以三个个案加以说明:
(1)交友城隍。地方官员想要微服私访天师府,天师却未卜先知,预先迎接;官员询问原因,天师告之以城隍已先行通知;官员不信,天师即声明刚与城隍聊天,因为走得匆忙,城隍误踩积水,查验城隍庙,果然应验。
(2)受神参拜。天师为人驱妖成功,被人挽留暂住,临近年关,天师辞以必须回府受众神参拜;主人强留,并辟地为天师受参拜之所,盛情难却,天师因陋就简,准备礼节;好事者暗中偷窥,时节到时,果然众多神仙一一来参拜天师,最后太岁来到,好事者被法术所伤。
(3)天师通幽。天师府法官丢失银两,气急之下悬梁自尽;天师为探明真相,作法通幽,使人能与冥间鬼魂通话;鬼魂告之以事实,并请天师作法减轻其痛苦,天师应允;天师作法使人魂灵归位,验之以阴间之事,一一灵验。
4、 天师权威
张天师曾被认为是人间“鬼王”,掌管天下众鬼,因此他的高超法力的一个独特表现就是对鬼怪的治理掌管的权威。
(1)权放狐仙。某书生与天师同行,晚间见一狐仙向天师恳求成神,天师不允;书生一时兴起,帮劝天师,天师最终应允,并以三年为期;三年后,书生朝拜一地观音庙,被其所戏弄,后得睹观音面容是狐仙所为;书生大加斥责,狐仙羞愧而去。
(2)天师治哑。书生袁某梦遇崆峒道人,道人邀他入山修道成仙,并嘱咐不得对外泄露此事;醒后袁某即将此事透露给友人;道人大怒,罚袁某为哑巴;袁父为救子,呈文天师府,请张天师救助;天师命当地城隍审理此案,尽快了结此事;半年后,袁生恢复正常。
(3)误纵黑蟒。天师延请某先生为其馆教,宾主相交融洽;先生常见天师府一老仆生活异常可怜,善心使然,为其求情;天师告之以是蛇妖,被困拘于此受罚,先生不信,苦苦请求,天师无奈应允;先生随老仆同行,发现其果然是一黑蟒精,得知天师府内实为鬼怪拘禁之地。
5、 治理人世
张天师因为法力高强,往往被人视为无所不能,一旦有无力解决之事即托之于天师,天师也因此而治理了不少人间事情。
种沙。东南沿海年年潮水为患,无人能治,谣传有妖;官吏无法,上报朝廷,延请天师,除妖治潮;天师畴计,派人前往;法官依计行事,貌似作法,实则行人事,借除妖而以铁符种竹之法根治潮患;百姓依从,治潮成功。
(二) 人际交往
笔记小说中记载的张天师传说也并非一概是夸耀称颂天师法力,其中有不少是记述天师与人交往或因人成事的篇章。目前我所搜集的笔记小说中有12篇是记载张天师此类事件的。为叙述方便,又将其细分为官场交往、同门往来、寻常交往三个类型。
1、官场交往
张天师是一个世袭的封号,官居二品,虽是闲散之职,但品佚在身,官场交往却是不能免俗。仅举几例:
(1)觐见皇帝。天师进京朝觐皇帝,时值皇帝心情不佳;皇帝为难天师,命天师祈雨,成则赏,败则罚;天师不敢逆天行事,又怕皇帝问罪;龙王建议天师将此事奏明天帝,请求救助;皇帝欲问罪天师祈雨不灵,此时,后宫出现千万张神符;皇帝惊慌,不敢轻举妄动,放了张天师。
(2)官员往来。清初,张天师因与前明王朝有所瓜葛,心有疑惧。而时任巡抚的李翔凤即以此恐吓要挟天师,天师受惊不过,软语恳请,最后只得精心画符四十余张;李巡抚以此邀功,反被训斥。
2、同门往来
第一任张天师虽被尊为道教创始人,但其后道教教派林立,修行道士众多,对于张天师的地位也多有冲击。历代天师对于同门中人的道法显示也不是一味地争强好胜,相反,往往采取高姿态以求得和平共处。
(1)礼让吕祖。某地一书生被妖女所迷,无法自救,听人劝告,准备前往延请张天师;出门得遇一道人,授其法箓,擒妖成功;道人名声大振,以至有人传言他的道术超过了张天师;天师府众法官不服,怂恿天师与之争胜,天师却谦虚说自己并非道门第一;后来得观道人符箓,得知其是吕洞宾,更是礼让;全真道因此与天师道更加友好。
(2)试法姑苏。姑苏城有一朱道人,颇有些法术;张天师有事坐船想在姑苏城靠岸,水面却突起风浪,天师作法探其究竟;得报是朱道人在作法,天师即将自己名片遥投给朱道人,瞬间风平浪静。
3、寻常往来
(1)与郎中。叶医士医术高明,但因年轻不为人所信任;张天师途经吴县,得病,生命垂危;叶医士答应医治张天师,但要天师助他成名;天师履行诺言,对外宣称叶医士为天医星下凡;从此,叶医士名扬吴县。
(2)与馆师。天师请一饱学秀才为馆师;馆师老父病危,馆师急归;天师给馆师一神符,助他神速归家;馆师归后,忘记天师嘱咐,焚化神符,使符神无法回去复命;馆师修庙以安置符神。
(3)与少年。有一少年公子上京城送钱救父;父拿到钱后,恐连累儿子,催子归家;公子在张家湾口,见一船将行,请求搭船;次日,公子到家,其母大惊;几天后,公子前往张天师神祠,见他所搭之船正悬挂在墙上。
(三)其他
(1)天师葬父。张道陵祭扫先父墓,欲择地改葬,以求灵佑;选址云锦山(今江西龙虎山);火化先人后将骨灰做成弹丸,射入灵穴;天命所至,射入63颗;一一灵验。
(2)老君传道。最早张道陵创教时,天师道信徒多是川西山区的穷苦百姓,巴蜀中心城市成都的势力几乎空白;太上老君决定下凡现身说道,为张道陵在成都树立威名;老君派仙吏通知天师,一时成都内外市民皆知;正月十五,老君从天而降,落到成都郊外的玉局岗上,面向众人亲身传道,从此,天师道在成都威名大振。
我国春秋时代即有小说家流,志怪之风虽经圣人不语怪力乱神之语打压,却屡禁不止,相反自唐以后渐有愈演愈烈之势,明清两代记载神怪之事的笔记小说更是枚不胜举,其中记载张天师传说的亦不在少数,除去现在业己搜集的53篇,我想其中还有的传说未被我发现,这是必须说明的。
三、民间传说中的张天师传说
道教在我国影响深远,民间传说中也必然有所反映。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弃儒修道来到江西龙虎山传道,其后又进入巴蜀和汉中,称自己是西汉大臣张良的九世玄孙,创立“五斗米道”,自立为“正一大法师”。后代又屡屡被皇家封诰,天师因此而奔波四方,名声也被大江南北的人们所传唱。在前面两节中,我对记载张天师传说的主要古代文献做了一番简要梳理,接下来我将对现代口头资料中的张天师传说进行爬梳,做主题和类型的归纳。
目前流传于各地的张天师传说基本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以张天师事迹为主的人物传说,如《阴葬出鬼王》、《母教天师》、《天师与应山龙王》、《天师降魔》、《张天师出世》、《张天师收服水鬼》等;二是涉及张天师事迹的山川风物、地方风情传说,如《耙石》、《龙虎山》、《莲花石》、《端午习俗与张天师》等。下面我就以这两个大类进行论述。
(一)人物传说
在民间口头叙事作品中,张天师的人物传说不仅数目众多,而且内容纷繁复杂。通过认真梳理,可基本分为五大主题。当然,这五大主题所概括的只是张天师人物传说的主要部分,并非囊括全部,这是必须在此说明的。另外,由于篇幅有限,每一主题下每一类型基本以一个故事为例。
1、传奇出生
天师传说中张天师不凡出生的故事最具浪漫色彩,在这类传说中张天师被人们塑造成一个拥有各种传奇出生的人物,现举二例:
(1)阴葬出鬼王。一风水先生看中龙虎山,若葬于该地则子孙能出帝王,话被天师的父亲张大顺听去;张大顺妻子也梦见神人说父葬福地儿成皇帝,夫妻定计;大顺病死,妻子偷偷将其尸体晚上葬于龙虎山福地,风水先生谶言:“阳葬出人王,阴葬出鬼王。”张道陵出世后,果然日后成为鬼王。
(2)张天师出世。张天师弟兄两人,弟弟张二跟着哥嫂过,哥嫂供弟弟一人上学;一段时间,张二上学的食物总是被人偷吃,一次,张二留心抓住了偷吃的姑娘青姐;张二把青姐带回家,一家人和睦相处,青姐把自己的宝珠让张二含在嘴里,张二读书进步异常;张二受人蒙骗,将青姐宝珠吞下肚,青姐无奈必须离开;张二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青姐家,才知道青姐是一条青龙,因为宝珠被他所吞,只得返家修炼;张二离开时,青姐要他拿了天师印,并且说只要他立功积德,两人将会有相见之期;张二取得天师法印,开始除暴安良,百姓称他为“张天师”。
2、道术灵异
天师修炼得道后,其神通就被大肆渲染,而历代天师也通过与各种困难的争斗显现其不凡的本领。其中又可细分为除妖驱邪、大展神通、比法争胜三种类型。
(1)除妖驱邪
天师降魔。青城山恶魔肆虐,百姓苦不堪言,延请天师除妖;天师想用配药之米来除妖,恶魔则利用王长的善心站污法米;天师化艾草为猛虎、变菖蒲叶为宝剑,与恶魔相斗,打败妖魔;天师怕自己走后,恶魔依然坑害百姓,就用艾草菖蒲困住恶魔,百姓纷纷效仿。
(2)大展神通
小天师上朝。某朝皇帝不信天师法力,宣昭天师觐见;这代法师年幼,人称小天师;小天师上朝后,皇帝故意刁难,设椅不设几,且连进三碗茶,小天师施法派值日功曹接茶;皇帝见其果然神通,不敢怠慢,天师法力神通也由此而得证。
(3)比法争胜
天师斗法。李天师乘张天师修炼之际霸占龙虎山,张天师回来,发生争执;天师斗法,李天师不敌;终极斗法,置身炼炉,李死张胜,但天师眼睛亦炼为上翻。
3、人际交往
(1)与皇帝
张道陵创教之时自称天师,而后“天师”之名传唱愈广,唐以后更被最高统治者所认可,成为统治阶级的一份子。而在民间,大家更为接受的是天师的另一个身份—“鬼王”(或叫“魔王”),无论何种身份,张天师与皇帝都有了交往的必要,也因此在民间流传出了许多传说。例如:
两“天”之争。朱元璋夺得天下,担心自己杀戮过多,有违天命,患上心病;张天师察言观色,以天命形式昭告天下朱元璋是上天所派;朱元璋赏赐丰厚,张天师得意忘形,吹嘘天下仅有“三家半”(道、儒、释三家外带皇帝半家);朱元璋心下有气,欲罢黜天师,又投鼠忌器,张天师心虚,只能自降身份。
(2)与官员
一幅对联万两银。五十代天师张国祥为壮天师府的门面,请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书写楹联;董其昌派人送来对联,张天师发现只有下联;为了壮门面,张天师不得不忍痛给董其昌送去银子五千两,这才求到了上联。
(3)与平常人
张天师与猎神张五郎。溪州府张五郎到梅山学法回家路过龙虎山时没有拜访张天师,天师恼怒,与之争斗,太白金星讲和;张五郎回家之后,专做猎户,意外身亡,托梦告诉其他猎户他上天为神;天师从不为猎户作法事。
(4)与狐狸精
在笔记小说中也有不少张天师与狐仙的故事,但正如前文所略述的,笔记小说中张天师与狐狸精是站在对立面上的,狐狸精往往是为了衬托天师法力高强而设置的。而在民间口头叙事中,张天师与狐狸精的传说则拥有更多的内涵,两者的关系也因之而有所变化。例如:
九节狐狸戏皇帝。张天师初到龙虎山,百姓见他会画符捉妖就称呼他为“画符先生”;天师一次捉到一只狐狸精,狐狸精为逃得性命,便怂恿天师与它合作以获得更大利益;狐狸精在京城皇宫作乱,张天师揭榜治乱;皇帝赏赐,在狐狸精的授意下,天师争得“天师”封号;天师感激狐狸精,为之树牌并供奉。
4、天师府权威
天师府中藏龙卧虎,看似低贱的苦力,往往是受罚的神怪。因此百姓口中津津乐道他们的故事。例如:
郝夫子救乌龙太子。湖北京山人郝敬到天师府做客,看见大厅里绑了个青年,青年告诉他自己也是京山人,因为违背玉帝旨意降雨获罪被天师关押;郝敬向天师求情,天师答应放人;青年要带郝敬一起回家,原来他是一条青龙,而且下雨是有求必应。
5、天师失灵
纵然是天师,人们对他的能耐还是有几分怀疑,几分嫉妒,于是也就出现了一些嘲讽天师法术虚假的故事。例如:
真不真来假不假。明代中叶,龙虎山大旱;正巧天师在京城祈雨回来;庄稼汉们想请求天师求雨,又怕天师不答应;谁料天师主动要为庄稼汉们召唤雷神雨师降雨;谁知正当天师手舞足蹈祈雨时,一道闪电打来,天师命丧黄泉。
(三) 山川、风情传说
由于历代张天师均居住在龙虎山,龙虎山也因此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许多优美的故事也与这清丽的山水风情相互连接,而中间的桥梁无一例外地都是张天师。
1、山川篇
龙虎山被道书列为第二十九福地,作为道教发祥地的龙虎山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澈的芦溪河蜿蜒而过,奇异的丹霞山簇拥林立,美丽的山水风光与奇幻的天师法力相结合,催生了许多朦胧瑰丽的山水传说。
(1)仙水岩十景
龙虎山下仙水岩有十座造型奇特的山峰,其形成原因在百姓口中都与张天师有关,现择其突出者作一简介。
A、莲花石。莲花仙子十姐妹在上清修炼,其中最小的白莲仙子与凡人相爱成婚;天师选址建宫,地基正好压坏莲花地,引起众莲花仙子不满,日夜咒骂天师;天师得知,以仙凡不得通婚为由与众仙子相斗,最终借用天兵之力得胜;白莲仙子不甘被捉拿,自毁道行,化作芦溪河中一莲花石。
B、仙桃石。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回花果山路过龙虎山,不小心掉一仙桃于此地;仙桃修炼成精,采药以医治百姓,天师的威信大减;天师寻仇,与之相斗,仙桃不敌,化作龙虎山的一座仙桃石。
(2)其它地方
A、耙石。余江某村年年洪水泛滥;一年,张道陵途经此地,施法做一草耙治理洪水;洪水退后,张天师手书“耙石”二字,该村因此而得名“耙石村”,流传至今。
B、鲢鱼套。湖北武昌江面上,有一回水湾,曾有鲢鱼精在此兴风作浪,危害百姓;百姓上告,官府无法,只得延请天师;天师作法,并请一会水的凡人用法剑斩杀鲢鱼精;风平浪静,百姓为纪念天师,将此地叫做鲢鱼套。
2、风情篇
张天师不仅与龙虎山的山山水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出许多或优美动人或令人捧腹的传说故事,而且还影响了民间的生活习俗乃至百姓信仰,这些也都流传开来,绽放出许多精彩的有关张天师的传说。
(1)崇道信念
张道陵是道教的创始人,在世代天师的影响之下,天师府方圆百里之内,其他宗教信仰都被大众无意识地舍弃了,这在传说当中得到了间接地反映。如:
三教争地。张天师、孔圣人、如来佛都看中了龙虎山这块宝地,争执不下,有凤鸟停留;三人赌约,猜中凤凰停处是何宝物者永占此地;张天师猜法印宝剑,孔圣人猜笔墨纸砚,如来佛猜佛珠莲台,天师胜出,得占宝地。
(2)民风民俗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是一个张天师却影响了几处风俗。仅举两例:
A、送春牛。太上老君的青牛怪勾引老君的姑娘急急,被老君在正月十五贬至人间随张天师学道;张天师训练神牛,神牛终成正果,急急也得以与之相会并被封为牛王菩萨;此后每年正月都有送春牛活动。
B、端午节习俗与张天师。后汉时期,四川之地一到五月,病疫毒虫猖撅,百姓遭殃;张天师带着徒弟四处传道治病,用菖蒲和艾草来救治百姓,非常见效;百姓纷纷效仿,每年端午时节,四川人就会把菖蒲和艾草挂在门口以辟邪。
除了本章从三个主要类别略述的有关张天师传说,方志中亦有许多张天师传说的记载。最多的就是由清代娄近垣编撰于乾隆庚申年(公元1740年),集龙虎山文史资料和自然风光之大成的《龙虎山志》以及由陶成等编纂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的《江西通志·广信府志》。此外,尚有许多官家正史也记录了历代天师的事迹传说,例如《元史》、《明史》等。
有些张天师传说还被以碑文铭刻的形式保存。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立碑记事的传统,隋唐以来,有不少记录张天师传说的碑文。如立于保大八年(公元950年)的“新建信州龙虎山张天师庙碑”中就记录有:“时巴蜀初平,神奸未刈。……遘兹妖孽,毒我烝人。……天师存心绛阙,精彻苍星。玉荤来过,因受驱治之法;金墉至此,爱膺诰命之文,平变怪之披猖,致生灵于清净。……”这则传说说的就是张天师巴蜀除妖。除此以外,尚有立于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的“贵元思真洞天碑”、立于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的“上清正一宫碑”、立于延祐四年(公元1317年)的“敕赐玄真妙应渊德慈济元君之碑”都有关于张天师的传说记载。
以上为了分析方便和表达清晰,将张天师传说的三种主要文本形态分节各自概述,但是这三种文本之间并非各自封闭独立,井水不犯河水,它们之间其实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是在三种文本形态中存在着许多相同的主题。例如无论是哪种文本形态,都有刻画张天师“道术灵异”这一主题的传说,虽说各自选取的例子不同、叙述角度不同、审美情趣不同,但都是围绕着表现张天师神通广大、道术高强这一主题的。其他如“传奇出生”、“人际交往”等主题也在三种文本形态中相互沿袭。张天师传说中不同文本的相同主题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这恰好说明了张天师传说流传范围的广阔及流传时间的漫长。二是三种文本形态中有不少情节一致的张天师传说,只是言语表述略有不同。以“玉局洞老君传道”这一传说为例,道教典籍中的范本《道教灵验记》中就有详细的记载,同样在陈商祥的笔记小说《蜀都碎事》中也有反映,民间口头传说中也有关于“玉局洞老君传道”的故事(可见之于周沐照先生所辑录的《道教与龙虎山传说》)。更多的一些天师传说则有着两种不同的文本形态,例如“斗八部鬼帅”、“五斗米仙”、“张天师修道”、“虚靖巧舌答徽宗”等八则传说可见之于道教典籍也可见之于民间传说,文人笔记中并未收录:“天师斗法潘烂头”、“朱真人试法”“三祭文天祥”则可见之于文人笔记小说和民间传说,却未保存于道教典籍中:“种沙”则可见之于文人笔记和道教典籍中,民间传说中并未收录。对于有些情节内容相仿而文本不同的张天师传说,现在我们已经很难作出追根溯底的历史探究,哪类文本出现的时间更早,或者说某一相似内容的天师传说哪种文本才是真实源头?这些虽然都是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但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故而此处略而不论。
第二章 张天师传说的形象探讨
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曾指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条干流。第一条是上层文化,从阶级说,它主要是封建地主阶级所创造和享用的文化。第二条是中层文化的干流,它主要是市民文化。第三条是下层文化,即由广大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文化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它要侵入被统治阶级的民俗文化是必然的。但是,就是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文化中,也不能排除民俗文化对上层文化的基础作用及不断影响。”2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钟老将中华文化分为上中下三层,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鉴于张天师传说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先从信仰的角度将中华传统文化划分为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同时世俗文化又借鉴钟老的文化分层理论划分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张天师传说正是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交汇点。本章试图通过对张天师在不同文化文本中的形象分析来透视其深层文化内涵。
一、道教典籍中的张天师形象探讨
在道教文化领域,张天师是个拥有神圣品格和权威的理想化的道教首领形象。道教典籍中的张天师传说中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神奇的法力,还赋予他以威严慑人的权威,又在点滴之间增添了些许庄重的长者风范。
(一) 神奇威严的教主
对于道教徒而言,张天师尤其是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不但是一个具有神通本领的天师,他更是一个有着神奇经历、高高在上、威严无比的教主。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合乎道教规矩,是教徒们学习的典范。在徒众们将这个心中的偶像写入道教典籍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是诚惶诚恐、毕恭毕敬的。也因此使得在道教典籍中的有的张天师的传说虽然母题与民间传说大致相同,但由于创造者在创作过程时出发点的根本不同——一个是怀着对教主的崇拜心情,另一方是出于对于传奇人物的喜好——导致了相似母题的传说却折射出不同形象。
以“天师出世”母题为例,在道教传说中,教徒们为了自神其祖,他们将中国原始神话英雄的感生异貌原型纳入其中。因此在历代天师的出世中有着许多感生异貌神话。如第一代天师张道陵:母初梦天人自北斗魁星中降至地,长丈余,衣縤衣,以蘅薇草授之,既觉衣服居室皆有异香,经月而不散,感而有孕。于东汉光武建武十年甲午正月望日生于吴地天目山。时黄云覆室,紫气盈庭,室中光气如日月。复闻昔日之香,浃日方散。年及冠,身长九尺二寸,庞眉广额,绿睛朱顶,隆准方颐,目有三角,伏犀贯脑,玉枕峰起,垂手过膝,美鬚髯,丰下锐上,龙踞虎步,望之俨然。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生有异征,嗣成假寝,梦神人飞空而至曰:“吾自华盖山来游君家,愿见容也。”觉而真人生。21第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母高氏梦长庚星如虹下流,化为白凤集于怀而娠。22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生有异姿,绀眉碧瞳,迥出尘表。
这些神异迹象的出现显示张天师不仅史有其人而且天师的神圣法力乃上天所赐,因此他代理天帝治理人间鬼事,掌管道教是理所应当的。
相反,在民间传说《张天师出世》中,人们看到听到的则是另一个张天师:张天师将青龙宝珠吞下肚,而且是拿了青龙家传的天师印后开始除暴安良,因此百姓称他为“张天师”。也就是说张天师本来是个凡人,只不过和我国四大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中的牛郎一样碰到了一个来历神奇的仙女——青姐——靠了她的帮助才成为神仙的。在这则传说中,张天师更多的是以一个勤劳朴实、聪明能干的农家子弟的面目出现的。他与兄嫂相依为命,善良刻苦,因此获得了青姐的帮助,虽然由于一次过失两人要分离,但张天师不畏艰难险阻找到了青姐的家,也因此而获得了天师法印,并且靠它为百姓做好事,最终名扬天下。从这则相同母题的传说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虔诚的道教徒与民间大众对于张天师形象的不同认可:相对于普通大众眼中一个心地善良因而获得好报的邻家青年的张天师,在道教徒眼里,却是一个有着非凡出生、非凡经历、行事非凡的教主,他的一切都是神圣的,他的行为是天定的,他代天牧民、替天行道,是顶礼膜拜的偶像。
(二) 慧眼视人的师长
对于一般的教徒而言,张天师是一不可亵读必须恭敬的教主,对于曾经见闻过天师或者曾受教过的道众而言,张天师又是一个慧眼视材的师长,《云笈七笺》的《七试赵升》这一传说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七试赵升》是张天师传说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其大致情节:是天师传道时,说不久将有赵升前来学道,先不让其进门,并要门人辱骂他,赵升不为所动,四十余日雨露加身而不去;天师又让他去守田,晚间变化出一美女引诱赵升,赵升不为所诱;天师在赵升行走路上故意变化出金钱,赵升目不斜视;命赵升上山砍柴,变化出老虎威吓赵升,赵升则以自己为修道之士喝退猛虎;天师又悄悄命人诬陷赵升买东西不付钱,赵升亦不与之计较,用身穿长袍抵押而归;又变一邋遢脏汉投靠赵升,赵升倾己之力以相助;最后,张天师将自己的弟子带到悬崖之上,指着峭壁之上的一株桃树遍问弟子有谁敢下去摘桃,赵升领命前往,天师又跳崖而下,众弟子中惟有王长、赵升跟随其下,也因此而得到天师真传。虽说这则传说中浓墨重彩描绘的是赵升,但支撑赵升坚持下去的唯一理念就是对张天师的信仰,张天师才是这则传说中了了几笔就勾勒清晰的形象,也是这一道教典籍所要突出的主人公。赵升因为他潜心向道、立下决心,因此也就被张天师作为教育门人的榜样,更被道教徒们传为凡人修道的典范。
(三) 法力通天的神仙
张天师这一传说形象无论是在道教典籍的记载里还是文人的笔记小说中抑或是民间的口头叙事中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对张天师法术的崇拜,除去他的外在身份,张天师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一个能够呼风唤雨的活神仙。在道教典籍中此类传说的记录可谓是连篇累犊。
例如《历代天师传》中所载: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澥州盐池水溢,民罹其害,上命治之,继先乃书铁符令弟子祝永佑投入池中,逾顷雷电交加,怒霆磔死蛟孽于水面,盐池复常;宫中闻有妖,上命祛之,继先曰:“臣闻邪不干正,妖不胜德,陛下修德,妖必自息。未卜先知。”不久,仁济亭果有妖凭一少年,继先叱之,少年生而妖绝;京师疫,书铁符投大瓮,贮水以饮,疫者皆愈;岁大旱,命祷之,雨三天;一日,忽题写“赤帝御龙行末伏,嫦娥分月入深山”于翛然亭壁,人莫测其意,追“靖康之变”,其言始验。
第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明年召见仕智殿,命书赵天君符,恍惚有神虎哮吼之声,英宗嘉叹;命建祈晴醮于朝天宫,檄召雷神,有巨鹰蓝距赤翅,挟大风而唳,攫檄排云去,观者骇然,应时晴霁;八年春入朝,英宗登宝座,辄有影响,命书符劾之,明旦有异鸟毙毡下;又御奉天殿闻空中如木石坠压声,命禳谢,其声遂绝
又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对第一代天师张道陵青城山治鬼传说的描述,对张天师道法神妙的刻画可谓是淋漓尽致:青城山原被八大鬼王率领众多恶鬼所占领,张天师领得正一盟旗之后,带着法印宝剑前来降妖除鬼。天师化莲变火、丹笔分山、过火穿石震慑群鬼,又变化成大鹏鸟、金刚神击退鬼王,最后又以玉符变山恐吓群鬼,且以两鼠噬咬玉符悬绳威逼众鬼就范。其中的记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道教徒们心目中对张天师法术的敬服,而一物降一物的写法(鬼王变龙,天师即化鹏;鬼王又变成魔鬼,天师相应地变成金刚)。则又使人有似曾相逢的感觉,佛教中佛道斗法的故事、民间传说中神魔相斗的定式与这则传说的写法有颇多相似之处。但张天师化作的金刚“长七十二万丈,广二万圆”的体魄想来也只有道教徒们才能脸不变色心不跳的信口而吹了。
张天师的法力高强为世人所认同,因而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寻常百姓都在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张天师展示神通的故事。与他们不同的是,道教徒眼中的张天师所施展的都是有着程式可寻、可以效仿的仙家道术。他是神仙,更是他们的教主——顶礼膜拜、精心学习的对象。
二、笔记小说中的张天师形象探讨
相异于道教典籍中庄严肃穆的一代教主,文人笔下的张天师是一个经常出入于富贵之家为之驱妖除怪的法师形象。同时,他又顶着官方大员的帽子,所交游者非富即贵,文人笔墨中亦记载了不少他官场交往的轶事。少了些庄重,多了份谐趣;少了些惊天动地,多了份奇幻神秘;少了些虔诚教徒的吹捧赞颂,多了份雅逸文人的趣谈闲话……张天师也在这点点滴滴中完成了从万人景仰的一代教主向寻妖拿怪的江湖法师的角色转换。
(一) 驱妖除怪的法师
因为两千年前圣人的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中国的鬼神信仰就一直未曾步入正统文人的心灵殿堂从而成为他们的精神主宰。一代代作为中国精英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播者,阳春白雪的领唱人,他们义无返顾地将自己的思维寄托交给了“仁义”为本的君子之道,佛教的西方妙境、道教的洞天福地虽曾让他们的心境稍起涟漪,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却始终牢牢把握住了他们的心脉,“尽人事而听天命”是其行为准则,寄托于鬼神的做法被他们不屑地唾弃。但这些传统文人在“正事”做完稍事休息之余,又有“好事者”会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投射到那些家长里短、神奇怪异之事上来,以满足自己作为“人”的那份好奇之心,此风自那干宝之后迅速弥漫开来。流传大江南北的张天师传说恰好迎合了他们的这一需求,但被文人记载的张天师却迥异于道徒们的表述,他们是带着好奇、欣赏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张天师的,而最令他们着迷的当然是法师的拿手好戏——驱妖除怪了。
《夷坚志》中《同州白蛇》一则传说,记载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道号虚靖)前往同州斩杀作恶多端的蛇妖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文中先以一官员丧生之事着力描写同州白蛇的妖力高超,危害百姓;接着写天师受命前来,命内外诸神禀告实情,谁知蛇妖之威竟然压得这些神仙都不敢具实以告,天师责令之下,探得蛇妖虚实;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天师与蛇妖斗法场面:“初飞一白符,寂然无闻。次飞赤符,继以黄符。良久,风云勃兴,雷电四起,青气黑雾,蔽满山谷,见者危惧。……大蛇呀然张口,意欲吞坛,引其身绕下层四五匝。张左手执州印,右手执玉印,端立对之。蛇缩恧挫沮,进退不可,躯干渐低捶,似若为一山所压,冲第三级而止。即飞剑杀之。……”百姓的困苦、蛇妖的肆无忌惮、众神仙的束手无策都衬托出张天师道法精妙。也因此,一个法术高强、斩妖除魔的法师形象通过洪迈的记载使得后人能为之击节叫好。同类题材的传说记载还有很多,例如《续子不语》中的《亡父化妖》、《履园从话》中的《朱方旦》、《谐铎》里的《上清宫除妖》等。
在除妖的传说当中,有一类故事中的张天师形象略有不同,在这类传说中,张天师往往不是除去妖怪以免后患,而是将其赶跑或震慑以阻止其继续为害。如《咫闻录》中的《治狐》,张天师即以铁符将戏弄人家的狐妖吓跑即可;又如《履园从话》中的《张氏怪》,张天师书写檄文一道,婉词劝不明怪物离开张宅,而并未施法夺其性命。传说中最有意思的一则就是大才子袁枚《子不语》中所记载的《归安鱼怪》,说张天师不打归安县过,原因在于:一黑鱼精杀了归安县令以自代,反而将该县治理得井井有条、路不拾遗。一次天师路过,却发现妖气,于是作法将鱼怪抓住埋在公堂下面并且说等他下次路过时就放它出来,天师不愿食言又不愿纵妖,因此天师不过归安县。
从以上两类除妖传说分析,可见文人笔下的张天师并不是一个性格乖戾、见妖即杀的道士,而是一个有着善恶判断并坚持一定原则的法师。在他身上,我们似乎也看得到文人士大夫们所要求的“外圆内方”的处世态度。
(二) 洛守规矩的官员
张天师在驱妖除怪时是以一法力深厚的法师面目出现在文人笔下的,但这个法师与民间传说中疾恶如仇、除妖勿尽的法师有所不同,对于那些作恶不大、危害不深的妖怪张天师往往手下留情,多以驱退警告之法而已。这时的张天师似乎也多了些文人色彩,或者说,若将在文人笔下的张天师神圣法力的外衣去掉,其实质应该还是传统士人的价值观而已。这,在张天师与人交往的传说中体现得更为突出一些。
《虞初新志》中《纪袁枢遇仙始末》传说中记载:杭州书生袁枢遇一道人,说可以传他仙法,但不可告之于他人,袁枢与他人言之,获口哑之祸。袁家无法,只得求助张天师,“方得天师移覆,外给治哑符二道,并仰浙江杭州府城隍公文。……”文中,张天师是以转发公文的形式要求杭州府城隍协助审理此案,并非“查过界”而直接办理。张天师的行为是非常符合中国官场规则的,只不过张天师的公文往来是掌控鬼神之事的城隍判官之类而并非县府诸官而已。文人笔记中记载了相当多的张天师与这些“官吏”交往的传说,如《咫闻录》中的《治狐》:“……(张天师)曰:‘此狐势大,非郡邑城隍所能制也。故城隍牒之于余。’又问:‘城隆之文从何来?’曰:‘府之后园,有一池,文来则浮水面,早晚必往池觇之,……若查非妖,乃真有病,则不发符,仅移城隍,不移郡邑也。’”每日都有公文往来,与各地城隍牒报相传,治理鬼怪之事情井然有序,张天师实乃“治世之能臣”。
张天师除去与各个府县城隍山神打交道外,他与人世的芸芸众生也过往甚密,无论是与同门道友的切磋还是与官场人物的寒暄他都表现出彬彬有礼、进退有度的大家风范。例如《闻见异辞》中所记录的《朱道人试法》这则传说。苏州朱道人法力颇高,一次闲来无事,作法戏弄正在乘船过江的张天师,张天师船只顿时遇上大风大浪。天师派神人探察得知是朱道人所为,“即遣神赍名片掷下”。朱道人立即停法,风平浪静。“遣神”、“掷下”既为警告,“赍名片”又不失大家风范,言外之意——我乃堂堂天师,不与你一般计较,快快停止吧——表露无疑。真实的天师是否有如此举动不得而知,但清代文人许秋垞笔下或者说心目中的张天师就是应该这般的,其他文人笔记中的张天师也大致如此。
当然,君子的模范孔圣人都曾受窘于童子,张天师整日礼让有度,但亦有失手之处,这也被当作趣谈而记录下来。例如《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张天师被纪晓岚作弄的故事,纪晓岚当面追问天师他的符灵不灵。天师老老实实地说有时灵有时不灵,纪晓岚继续问道既是神符为何不灵呢,张天师则很自然的回答说神符治理如同官场办案一样,有时可以获批准而有效,有时又被驳回而无效。更有意思的是,纪晓岚偷去天师朝珠却要天师用神将取回,借此取笑天师,天师也只有笑对。事情虽小,其中细节却大可探询,天师上朝也必须佩带朝珠,遗失之后亦会惶然,进退之间,颇多讲究。天师不但熟识鬼律,亦明晰人法,或者说张天师本就将人鬼之事做相同处理了。
三、民间传说中的张天师形象探讨
张天师是一世袭称号,自祖天师张道陵起至末代天师张恩溥止共传六十三代。道教传说中的张天师指称明确,而民间传说中的张天师除少数篇目主人公是确指以外,其余大多数篇目都是泛指。这些传说中的张天师是以张道陵为原型所创造出来的具有广泛概括意义的道士形象,是“箭垛式人物”。这是在一定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借助神奇幻想对天师形象进行夸张虚构的产物,传说中的张天师不仅是一个宗教人物,更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
(一) 道法高超的仙人
民间传说中的张天师被称为“鬼王”,他最拿手的本事是除妖驱邪。哪里有妖怪,哪里就有张天师的身影。例如:《天师降魔》、《怒斗白果精》、《小天师上朝》三则民间传说中,无论是天师化艾草为猛虎、变菖蒲叶为宝剑,与恶魔相斗,打败妖魔的经历;还是天师依仗仙家法力,与白果精相斗,除妖成功的传奇;抑或是小天师施法派值日功曹接茶的故事,都无一例外地彰显出张天师在民间百姓眼里那神奇光芒。
与书面文学相类同的,口头文学不仅是人类心理生活主要的调适方法,而且它们也是以象征的手法来达到调适心理的目的。“具有象征能力(symbolic ability)是人类有异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所谓象征就是把感情思维经由实际上无关联的具体形象或符号表达出来。”在口头文学作品中,通过语言符号的象征可以把感情和思维表达发泄出来,表达发泄的聚焦点无疑是作品的主人公形象。这一大众创造的主人公形象不但可以使某个创造者亦即某个个体的感情思维得以宣泄表露,同时也可以使一个群体的——通常是这一形象流传地的群体——生活体验、思想意念、好恶喜憎、坎坷遭遇得以表达出来。
由此可见,张天师传说中的鬼怪精灵虽说是虚构的幻想形象,但并非全无依凭的想入非非。用现代科学眼光加以探究,它们不过是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对于感到陌生、威胁人类生存的自然与社会暴力的象征性反映。同样的,与这些邪恶势力作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张天师就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肃穆敬容的道教教主,也不是那个恪守规矩的二品官员,而是人们反抗邪恶暴力、争取自由幸福的创造精神的外化。如同人们将史有其人的包拯进行改造一样,处于重重压力之下的封建社会的大众也把张天师给重构了,在他们的脑海中张天师是一个有能力在自己面临灾害时给予希望与保障的并且乐于施以援手的世间神仙。
(二) 和善可亲的邻里
在民间传说中,张天师不但是一个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仙人,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例如出自江西贵溪的传说《母教天师》:“传说张天师来龙虎山修道时,凡事不管,门户不出,专心在道观修行,想尽快成真登仙”。一天,他母亲来到道观劝他施法降雨,以解百姓干旱之苦,被天师以“百姓遭难,乃天意所为,孩儿不能有违天命”拒绝。母亲无奈,只能以自己“就要渴死了,快拿水来”为借口,促使张天师举起青龙宝剑,在石山上劈出一道泉,解除了当地的苦旱。这里的张天师与民间凡人无二,奉守着“百事孝为先”的伦理观念。孝道是儒家极力推崇的,儒家的孝观念对民间有很大的影响,在民间广泛流传着以孝为主题的传说。即使在这则讲述道教教主故事的传说中,人们也忘不了儒家的孝,体现出我国民间文化中儒道混合的特色。这则传说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张天师母亲之口说出的“学道者,应以德为本,德乃道之根”。在我国,民间传统心理一直是排斥纯粹的宗教修炼的。相反,在老百姓看来,真正能修道成功的只有通过“积德”来完成。无论是土生土长的道教、异土移植的佛教还是其它在中华大地传播的宗教,功德圆满都是每个修炼者成功的不二法门。这则张天师传说折射出了我国典型的民众心态。
有些传说还突出地描绘了他通情达理、关心民众疾苦的品格。例如《郝夫子天师府救乌龙》中讲,明嘉靖时,户部给事中郝敬到天师府做客,看见柱子上锁着一年轻人,年轻人告诉郝敬它是乌龙太子,因违反天意降雨被锁在天师府受罚,请郝敬帮它求情。郝敬向天师求情放了乌龙太子,天师十分通情达理,觉得郝敬的话有道理,就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奏请许可后,把乌龙太子放了。另一则传说《张天师偷盐》中讲,一天,张天师上天去办事,看到天上有许多盐砖,想起百姓没有盐吃,就跟玉帝要,玉皇大帝不给,天师就偷了四块回去。后来玉帝发现,派天兵天将来追天师,情急之下,天师把盐砖扔进海里了。后来天师回到人间,就告诉百姓把海水拿来晒盐,从此,百姓就吃上盐了。
从上面几则传说当中可以看出,在百姓眼里,张天师是一个具有普通人情怀的亲切的邻家长者,他通情达理、和善可亲,既疾恶如仇又关怀百姓疾苦。我们知道,传说中的人物是一个“箭垛式人物”,人们往往把自己的理想、愿望乃至于一些美好的祝福都归功于这类人物。
(三) 刚愎凶横的法师
与道教典籍、文人笔记中的张天师形象不同,民间传说中的张天师除了在多数情况下以正面形象出现,还在某些故事里扮演反面角色。这类故事主要是附着在地方上的山川风物传说,例如《莲花石》、《云锦石》、《尼姑背和尚》等篇就是如此。当那些由动植物精灵幻化而成的女性真心实意来人间追求爱情时,当那些真心相爱的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美满的婚姻时,张天师怀著偏见进行干预,人们就不能不把他作为扼杀青年男女正当爱情婚姻的封建邪恶势力来看了。
在这类传说中,张天师所扮演的形象都是封建卫道士。他成了封建礼教的化身,满口仁义道德,所打的旗号也是冠冕堂皇——除妖为民,实际上却是一个气量狭小、睚毗必报的小人。除妖的宝剑成了压制自由的大棒,灵验的法术成了摧残幸福的檄文,张天师也因此而由一个为民除害的法师蜕变成大众所唾骂的对象。虽然最后的结果是追求幸福与自由的人们被代表封建正统势力的张天师给镇压了,但他们也以自己的行动以及毫不屈服的决心传递出人们的渴望。莲花仙子不愿被捉,情愿将自己的毕生功力化为一簇燃烧生命的火焰,(《莲花石》)大众的激情也在这簇火焰中得到了宣泄;《僧尼峰》中尼姑至死也不肯放下自己的爱人而逃走,最终这对情侣以化石的方式达到了他们生死相依的愿望。这不是理想的失败,相反,它以最有力的手段回击了世俗那压抑人性的社会规则。那么,这时的张天师又如何了呢?往往是一个胡子被烧、气得大叫大跳又无计可施的杂毛老道出现在人们的口头文学中。
通过对这些传说中张天师形象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叙述者从不同的叙述立场出发,建构出不同的张天师形象。但仔细揣摩之下,发现这些形象折射出叙述者在塑造时的一种共同情结——侠义情结。
侠义情结的核心是对“侠”的赞美和向往。所谓“侠”,他必须具备两点:一是“侠”者的胸怀,必须有悲天悯人、引天下之责在我的“仁义”的精神,即他在道德伦理上是“善”的;一是“侠”者必须拥有实现其救济弱小、维护天道的能力,即他在实现途径上是“真”的。
与之相对应的,传说中张天师共时态的存在着两种身份:一个是作为法力通天的神仙而存在的虚构身份,一个是作为以“佐国扶命,养育群生”为己任的天师道教主而存在的真实的身份。张天师既是神仙,又是凡人的双重身份为世人所追求的侠义精神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张天师是通过修炼成仙的,修炼的原则之一就是“修德行”。因此,张天师为百姓除妖驱邪,为百姓祈福禳罪,为百姓治病消灾。可以说传说中的张天师是“善”的。(当然,有些传说中的张天师并非如此,例如民间传说中我就专门就张天师作为“凶狠的法师”这一形象作过分析。但存在于三种文本形态中的大多数张天师传说反映出来的则更多的是其作为人们希望与力量代言人这一正面形象。)
张天师最擅长的莫过于诸如画符念咒等仙术,以及规模宏大的“斋蘸”仪式,这也就成为他行侠仗义的手段,张天师传说中天师作法救民的记载比比皆是。这是因为一方面,道教是以法术见长的宗教,它不仅将我国自古流传的方技术数包容无遗,而且汇聚了民众想象力的精华,形成一套宗教礼仪和斋蘸程式,本身具有很强的神秘色彩,而张天师所执掌的正一教派恰恰是道教符篆派的代表;另一方面,这些法术长久地存在于乡野道教活动中,己经成为民众熟悉和信赖的禳灾去病的方式。因此他们很自然地将这些法术作为实现侠义精神的重要手段,既有神奇性又有可信度。在传说中只是根据需要随意将法术的功用放大了些或缩小了点,正是这些附着着正义之气的张天师在传说中显示着超凡的能力,涤荡着世间的不平。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着强大的异己力量(社会的压迫以及自然、疾病灾害的侵袭),他们需要有人协助他们战胜这一切,他们借用思想力量的伟大来补偿实际力量的渺小,因此他们塑造出传说中法力通天的神仙人物,企图利用神力扫除异己力量,了却现实中驱散不去的压抑的阴影。因此,将有着“善”的品性且神力无穷的张天师与他们心中渴望出现的“有能力、能够除暴安良、救助身处弱势的人们的英雄形象”相结合就成为最佳选择之一。于是,在这些传说当中,张天师成为侠义情结的外化符号——一个名符其实的仙侠,形成了充满了宗教色彩的侠义情结。
张天师以他的“真”与“善”为世俗的侠义精神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场景,成功地完成了侠义精神的外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天师传说是促进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相互结合、相互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即是说,张天师传说是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交汇点。另一方面,中国封建社会里人们的阶层划分是比较清晰的,尤其是“士”们与“农、工、商”三个阶层之间在文化认同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就是我前文所说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别。在很多场合下,由于二者具有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而导致二者的文化文本大相径庭。但侠义情结的普适性使得二者之间有了交汇的可能,无论是作为精英文化的代表者的文人士大夫们还是作为大众文化或者说是草根文化的表达者的普罗大众们都认可甚至赞美侠义精神,具有侠义情结。成为侠义情结的一个显化符号的张天师自然就成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碰撞而产生的绚烂的文化火花。
当然,张天师传说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并非仅仅是国人的侠义情结这一点,如前文所述,从各种天师形象分析来看,可以探讨的文化内涵很多,例如宗教领袖或英雄人物的“感生异貌”文化观念、中国伦理关系中的“师生关系”、神权与皇权或者说宗教传播与世俗政权的关系、地方风物的神仙附会等等。本文限于篇幅及本人学识水平仅就侠义情结这一点进行了探讨,对其它一些文化内涵则匆匆略过,未遑细论。
第三章 张天师传说的叙事分析
历史是叙述的历史,历史人物是被叙述的人物,以我国的著名民族英雄岳飞为例,历史学者孙江等人的研究向读者描绘了一幅南宋以降由官方主导的岳飞叙述的变迁“路线图”:华夷之辨的代言人到忠臣孝子的定格再到反满谱系的中坚。这一系列主题的变迁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岳飞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的岳飞”,“叙事”与“历史”貌合神离。这在任何一个历史人物身上都可以得到验证,传播时间越久、传播地域越广的人物体现的越为突出,张天师恰恰是这么一个很有趣的人物形象——前文已经解说过,张天师并非某个张姓天师的尊号,而是自张道陵开始传承了六十三代的张天师这一群体的集体代名词,汉末至民国,近两千年的时间传承足够其容纳各种形式的叙述。并且在前面章节中我们已经详细分解过张天师传说,其流传地域及社会阶层范围都是极为广泛的——虽然不同于孔子世家自汉以后就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尊为圣人,张天师世家有的是皇家册封的天师,有的则是自号为天师,但无论是道教的神圣叙事、官方的正统叙事(正史)、中国社会精英文化的代表者文人的叙事还是民间的大众叙事系统都自然地用“天师”称号来指代这一特殊群体。
一、叙事类型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叙事一般可分为民间叙事和文人叙事两大类。民间叙事的叙述者是广大民众,基本上用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文人叙事的叙述者是各类知识份子,其传播方式主要是书面的、文字的传播。但本文研究对象——张天师传说,却有其特殊性。作为道教中最显赫的教派的世袭领袖人物,道教典籍中有许多有关张天师的传说,因此,在对张天师传说进行叙事分析的时候有必要加入宗教徒的神圣叙事。下面我将从神圣叙事、文人叙事及民间叙事三大类型切入进行分析。
(一) 神圣叙事
所谓神圣叙事,主要是指由宗教教徒个人或集体对自己所信奉的教派、教义、教主所做的理解、加工、改造等表述活动及其结果。神圣叙事的主体一般而言都是虔诚的宗教徒。有时,一些宗教领袖本人也是神圣叙事的始作俑者,例如佛经当中众多的由佛祖本人讲喻的佛经。本文所要分析的张天师传说中亦有不少是历代张天师自己的亲力所为。
神圣叙事最突出的特征即在于它具有或者说它被赋予了“真实性”。“真实性”表现为在神圣叙事过程中,叙事的表述者与接受者(并非聆听者)对表述的内容是无条件认可其为“真”的,被“他者”所理解为超现实的表述内容——张天师变化万端、降妖除魔、呼风唤雨、开山截流——在他们看来都是客观实在的(“他者”则将之目为“传说”)。因此,神圣叙事的张天师传说都无一例外地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场景、时间、地域,乃至于参与人物以及现在所能寻觅的证据以供人们验证。
第二个特征是唯一性。唯一性则表现为对于相同的内容的表述必须是统一的,无论是主体框架、发展轨迹,还是情节结构,甚至于表述语言、局部细节都是相同的。这一特点与民间叙事截然不同。“民间叙事是老百姓的艺术创作,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而存在,口头性是它的基本特征,与此相关则有易变(不稳定)、易散失、往往无主名、允许集体增删并因增删者地域民族不同而形成多个版本(地域性异文)、广为流传而在流传中发生种种变异(历时性异文)等特点。”24表现在张天师传说这一特定目标上则是:神圣叙事中的张天师传说虽有不同的载体——相同内容的张天师传说常见之于不同的道教典籍中,例如“张天师与十二玉女”、“张天师修道”、“青城山治鬼”等故事都可在不同的道教经典中看到——但其内容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有些典籍中的某则传说可能删减了一些细节,但不会出现有细节不一致的情况。
神圣叙事的第三个特征便是世俗性。例如:
第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明年召见仕智殿,命书赵天君符,恍惚有神虎哮吼之声,英宗嘉叹;命建祈晴醮于朝天宫,檄召雷神,有巨鹰蓝距赤翅,挟大风而唳,攫檄排云去,观者骇然,应时晴霁;代宗景泰改元,入贺,命建保镇国祚醮于大德观,有天花云篙之瑞;命建金箓、黄箓二大醮于灵济宫,有卿云覆坛、鸾鹤群至之瑞;八年春入朝,英宗登宝座,辄有影响,命书符劾之,明旦有异鸟毙毡下。又御奉天殿闻空中如木石坠压声,命禳谢,其声遂绝。
这样的表述是符合道教徒尤其是“正一派”道徒的叙事主体身份的,在他们眼中或者说“他们的张天师”应该是也必须是一个掌握着通过画符施法就能通天达地的神仙人物。同时,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对于宗教的态度都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虽说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派别,且在早期太平道起义被镇压之后就一直对皇权自动地采取了依附的态势,没有象佛教那样出现过“三武灭法”的惨剧,但对于世俗权力的惶恐之感却是深深地嵌入到了每个道教徒的思想深处的。正一道这个传承近二千年的道教派别的有识之士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反映到他们的叙事作品——张天师传说中,就是神圣叙事中的张天师严格恪守着一个人臣的本分。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模糊地分辨出神圣叙事的主体们那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营造出天师神鬼莫测的法力及周边环境(神仙本体),试图说明“他们的天师”的地位超然性,借此抬高道教的整体地位;另一方面,张天师毕竟又是世俗社会的一员,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下,他也必须依附于皇权而存在(世俗个体),因此,传说中的张天师不得不屡屡接受皇帝的任务,为之驱妖除怪、祈福禳灾。
(二) 文人叙事
所谓文人叙事,其叙述者是各类知识份子,其传播方式主要是书面的、文字的传播。文人叙事主体往往是以个体面目出现的。与道教徒们的神圣叙事不同,文人叙事即使是集体编著,也是单个的相加,它更多地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意识,其表述的过程与表述的结果都是有着自觉的艺术追求的。当然,它们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共性,也就是封建文人的文化要求。文人叙事中的张天师传说是文人“求实”、“求雅”、“求趣”的产物。
例如《纪袁枢遇仙始末》:
康熙庚辰,正月二十六,钱塘厚生袁枢,字惠中,梦一长须斑白者,自称崆峒道人,邀以入山,修炼三载,可证仙籍。且戒其弗泄;即寤,即与同人言及之。次夕复入梦云:“再泄吾言,当令汝哑。”晨起,若有人促之行,至一亩田,果见所梦道人,拉之同往。倏忽已至关外,枢以亲老固辞。道人投药一丸,忧然入腹,遂不能言。遇友引归,举家惶怖。中丞张公廉得之,知为观风所拔士,询其始末,枢具以笔对。怜其贫,捐奉十金与之。遂下有司,捕获大索,十日不得。其父具呈,乞移咨江西天师府。七月十七日,方得天师移覆,外给治哑符二道,并仰浙江杭州府城隍司公文。中丞公亟传枢,亲赍公文,诣庙焚之。归即先吞一符,觉遍体烦惫,骨节有声。夜梦一人,手持城隍谕单,上书“二十六日于堂,传袁生员面谕。”至期,复梦其引入神署。烛光中,见神冠服危坐曰:“已遣金甲神往请真人矣。”少顷,见道人偕金甲神至,城隍延之宾坐。道人向枢曰:“因汝有厄,故罚哑一年。”城隍曰“天师文内,令其能言。若仍哑,何以覆命。”道人曰:“既天师传命,不满一年,亦宜半载为期。然此后仍当慎言耳。”遂命之归。至二十八日,又吞一符,以天师符内嘱间七日再服故也。八月初一日子时,梦人令其发声,即语言如常。屈指果即半载。赴戟门谢中丞,公曰:“天师来札云,为汝建坛作法,炼一金甲神来,三日有验,今信然矣。”其事颇涉怪,为儒者所不道。然昔人谓城隍之神,与山川社稷坛等,岁时致祀,以示国家怀柔百神之意,不必实有其人也。乃袍服酬对,与人世达官无异。又世外仙人,惝恍难信,而枢亲见之于城市中,城隍目为真人,必非妖魁可托。至天师爵身相丞,数千年来,自诛泗外,鲜与比盛,今以其移覆中丞公书观之,则封号亦不为幸致也。然非中丞公重士恤灾,委曲救拔,亦安能使天师建醮遣神若是哉。又枢语余云:“方哑时,友人母病,意中欲有所叩,忽信笔书云:‘丁丑丁丑,二人相守,玉兔东升,大家撒手。’其母至丁丑日丑时殁,至今不知其所以然也。”尤足诧异云。25
与道教徒们的“真实性”追求不同,“文人的张天师”实有其人,但更重要的必须是与他们一样有着高雅兴致同时又是非常有趣的张天师。中国是个信史的国度,文人一直遵循的是“无征不信”的“实录”原则,甚至发展到将神话“史化”的程度——孔圣人的“夔一足”之辩,司马迁的“三皇五帝世家”都是例证。表现在对张天师的表述上就是传说开篇即有确切的时间地点及人物,例如上篇传说的开头:康熙庚辰,正月二十六,钱塘庠生袁枢……表面上,这与神圣叙事的“真实性”特点并无不同,但两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神圣叙事中要求的是绝对的真实,这种真实,讲述者与接受者都无条件的采纳。而文人叙事的出发点则是求雅、求趣,用志人之法以志怪。因此,虽然在文人叙事中对“实”的要求体现的比较突出,但文人传记张天师故事,主要着眼点却是如何将张天师传说得饶有趣味,迎合文人读者的需求。
相对于求实,文人叙事更大的特点是求趣。文人志怪,虽有出于“发明神道之不诬者”目的,但更多的则是满足“雅爱搜神,喜人谈鬼”的文人趣味追求。历代文人士大夫,在卸下儒家精神所模塑的兼济天下的精神重担之后,往往会任由自己的创造力驰骋于“小道”,张天师传说之类的志怪志人作品在宋明以后的大量出现正是这种需求的集中释放。因而,我们读到的文人叙事中的张天师都并非是一个食古不化、冷漠无情的宗教领袖,而是颇有情趣的人间法师。例如《咫闻录》中的《治狐》,《履园从话》中的《张氏怪》,袁枚《子不语》中所记载的《归安鱼怪》。其故事亦是委婉曲折,引人入胜。仍以上篇传说为例,袁枢奇异变哑,张天师神奇救治,哑病神妙得解,说者娓娓道来,听者回味无穷,实是文人叙事的经典之作,较之“聊斋”也不遑多让。
(三) 民间叙事
所谓民间叙事,一是指民众的日常叙事,一是指民众的艺术叙事。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出于生存需要、安全需要,个人在群体中,出于交往的需要,都离不了叙事这一行为方式。而民众的艺术叙事,则形成民间传承的种种精神产品,神话、传说、故事、叙事诗、谚语、民间小戏等等。现实生活的平凡,往往使民众忘记自我甚至失去自我,而他们在这种艺术创造活动中,却能获得自我尊重、自我成就的满足,于是在幻想中重新找回了自我。
在张天师传说中,民间叙事最大的特征就是世俗性。主要表现在民间叙事以内容反映民众心理、民众思想和趣味为旨归。民间叙事则是在传播扩展与代代相承中聚合众力而成,民间叙事的艺术加工,更多的是反映了集体无意识。作为民间叙事的叙述主体,民间大众表现出迥异于道教徒与文人的价值取向,这是“他们的”张天师。民间叙事中的张天师成为大众心理的显化,这从几个方面得以验证:一部分口头叙事中的张天师是一个足智多谋、法力高强又有求必应的法师。在这里,张天师是民间大众理想的、智慧以及力量的化身,体现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例如:
《鲢鱼套》讲述了张天师斩杀鲢鱼精的事迹。鲢鱼套是武汉市保留至今的一个地名,“据说从前有条鲢鱼精常年在这里兴风作浪,危害过往船只和百姓安宁,人们拿它没办法,就将牲畜丢进江里祭它。鲢鱼精越闹越凶,后来,人们只好每年把一对童男童女丢进江中,这样才得平安。不知有多少无辜伢崽为此葬身江心,弄得人心惶惶。人们一状告到官府,官府也没法,只好派人请鬼王张天师来斩妖。张天师来到鲢鱼套,仔细观察了这个回水湾,一眼看到水底有一条鲢鱼精。他找了个会潜水的痢痢崽,叫他下江去斩妖。痢痢崽是个凡家俗子,如何斩得妖!张天师就给他一把斩妖剑,斩妖的办法也讲给他听了。痢痢崽带上斩妖剑,一头扎进水里,把剑刺进龙宫门口一个白胡子老头颈上后,转身就跑。刚刚跑上岸,江里顿时翻江倒海,掀起一阵狂浪。原来白胡子老头就是鲢鱼精,被刺伤后,痛得乱翻乱滚,不一会,就死了。风平浪静后,只见一个鲢鱼头漂出水面,满江血水。从那以后,这里就平静了。后来人们便把这个地方叫做鲢鱼套。”26位于长江之滨的武汉,在历史上不止一次被滔滔洪水所吞噬。斩妖不用说出自虚构,故事中所讲的旧时代被洪水所困扰的民众从软弱无力地祈求鱼精施恩到期望张天师奋勇斩杀水怪的心态转变,却具有很强的历史感。
一部分传说中的张天师又是百姓的影子,从张天师身上人们看到了自己,或者说他们表述着自己,例如:张天师修道的故事,张二与其它民间传说中主人公一样,勤劳善良、百折不挠,最终争取到了幸福。
民间叙事第二个特点是颠覆性。例如,一部分张天师传说是在对张天师的反讽中完成了人们的集体幻想,张天师成了压制、破坏他人幸福的符号,也因此成了被取笑讽刺挖苦的对象。人们在加工、改造、传播此类传说时获取了整体的归属感和力量,法力高强的张天师此时只不过是只纸老虎,例如《莲花石》、《云锦石》、《僧尼峰》等篇就是如此。在这类传说中,民间叙事表现出与主流观点的矛盾性,在主流话语中被肯定的执掌宗教神权的天师这一正面形象到了民间叙事中就成为一个穷凶极恶的法师。当然,民间叙事与主流话语在相当程度上又是互补的,主流话语所塑造的张天师是民间叙事创造的蓝本,而民间叙事的许多作品极大的丰富了主流话语语境的张天师形象。
民间叙事的颠覆性还表现在民众创作心理上的逆相建构性。例如《授法救白蛇》:白蛇被法海镇压雷峰塔底,其妹青蛇向天师求救;初时天师见它是妖,坚决不允,谁知青蛇忽然以长辈身份压服天师,天师只得助其修炼;最终青蛇历经三关,并借得天师兵力,打败法海,救出白蛇。在这则传说中,高高在上的张天师其实还是妖怪的后辈。其中凸显的是我国民众对于许多神圣人物的一种逆相建构的认识心理——越是地位尊崇的神圣人物在一些民间叙事作品中越是被极力地贬低并加以嘲讽。张天师传说是如此,其它宗教题材中也有相类似的反映,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就曾嘲笑佛祖是妖怪的外甥事实。这些传说中,往往是妖怪理直气壮而仙佛们则是理屈词穷。民间口头文学的这一做法,撕下了那些宗教领袖神圣庄严的面具,还原了他们世俗甚至可鄙的一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大众心理。
本节内容从叙事主体角度切入,将张天师传说作了不同叙事类型的分析。乍看之下,似乎各种叙事类型的张天师传说之间是泾渭分明。其实,虽说三种叙事类型的张天师传说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其文本也大不类同,但无论是哪种叙事类型,哪类叙事文本,它的指向或者说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张天师这个被符号化了的道教人物。因此,不同叙事类型的张天师传说在某种程度上说又有着许多相合之处。其一,除开当下直接搜集到的民间口头故事,绝大部分张天师传说的传承是通过文人笔墨完成的。文人叙事作品自不必言,神圣叙事作品也多是通过文人之手将之敷衍成文,传诵至今的。而古代的民间叙事实际上也是寄居在文人叙事的文本中才得以传承至今的。对于古代的民间口头创作来说,此种寄居更几乎是唯一的存在方式,脱离一定的文本,我们将无从了解以前的民间叙事。其二,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张天师传说,既是传说,那么可以说目前文中所引种种文本,或者说进行探讨的各种叙事其最初形态应该都是民间立场的,只不过其后又有宗教徒及“好事”文人录载、改编甚至自创了一些张天师传说,但这并不能完全褪去张天师传说的“传说性”——民间叙事的特点。其三,张天师本身是一宗教人物,所有有关他的传说都不能无视他作为道教领袖的身份,无论是神圣叙事、文人叙事还是民间叙事都先天地带上了染有宗教色彩的有色眼镜。整体而言,神圣叙事、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表现在张天师传说这个独特的个体上,三者是异质的,又是互补的,更是交融的,是叙事范畴内客观存在的“三角”,非常复杂而微妙地相互渗透与交叉着。
二、叙事结构分析
我国学者杨义认为:“中国人对结构分成两个层面来看:一是结构之道,一是结构之技。西方的结构主义的很多议论实际上还停留在结构之技的层面上,而中国人更重视结构之道对结构之技的支配作用。这样谈论结构,我们才能理解结构的多层性和整体性,才能理解结构同文化与人的内在关系。”27因而在进行叙事结构的研究时,我将从“结构之道”和“结构之技”之间的关系入手,结构之道是深层结构,结构之技是表层结构。
张天师传说的叙事结构不能被视为是某一单独的存在,事实上,目前所搜集的张天师传说是一个融合了神圣叙事、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的混合体,因此,在进行结构分析的时候,也有必要分类述说。
(一) 张天师传说的神圣叙事结构
首先我们来看其作为神圣叙事或者说是宗教叙事的叙述结构。神圣叙事的结构之道都在于演绎道教的人生哲学,宣扬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等宗教教义。与此相适应,其结构之技则极力渲染得道之不易。例如,《神仙传·张道陵》是一篇典型的神圣叙事作品,根据这一结构之道,传说的前半部分选述张道陵得道之难,后半部分再述张道陵先后七次考验赵升:
七试者,第一试,升到门,不为通,使人辱骂,四十馀日露宿不去,乃纳之。第二试,使升于草中守黍驱兽,暮遣美女非常,托言远行,过寄宿,与升接床明日又称脚痛下去,遂留数日,亦复调戏,升终不失正。第三试,升行道忽见遣金三十饼,升乃走过不取。第四试,令升入山采薪,三虎交前,咬升衣服,惟不伤身。升不恐,颜色不变,谓虎曰:“我道士耳,少年不为非,故不远千里来事神师,求长生之道,妆何以尔也,岂非山鬼使汝来试我乎?”须臾,虎乃起去。第五试,升于市买十馀疋绢,付值讫,而绢主诬之,云未得偿,升乃脱已衣买绢而偿之,殊无吝色。第六试,升守田谷,有一人往叩头求食,衣裳破敝,面目尘垢,身体疮脓,臭秽可憎,升怆然为之动容,解衣衣之,以私粮设食,又以私米遣之。第七试,陵将诸弟子登云台绝岩之上,下有一桃树,如人臂旁生,石壁下临不测之渊,桃大有实。陵谓诸弟子曰:“有能得此桃实,当告以道要。”于时伏而窥之者二百馀人,股战流汗,无敢久临视之者,莫不却退而还,谢不能得。升一人乃曰:“神之所护,何险之有。圣师在此,终不使吾死于谷中耳。师有教者,必是此桃,有可得之理故耳。“乃从上自掷投树上,足不蹉跌,取桃实满怀。而石壁险峻,无所攀缘,不能得返,于是乃以桃一一掷上,正得二百二颗。陵得而分赐诸弟子各一,陵自食一,留一以待升。陵乃以手引升。众视之,见陵臂加长二三丈引升,升忽来还,乃以向所留桃与之。升食桃毕,陵乃临谷上,戏笑而言曰:“赵升心自正,能投树上,足不蹉跌。吾今欲自试投下,当应得大桃也。”众人皆谏,惟升与王长默然。陵遂投空,不落桃上。失陵所在,四方皆仰。上则连天,下则无底,往无道路,莫不惊叹悲涕。惟升二人良久乃相谓曰:“师则父也,自投于不测之渊,吾何以自安。”乃俱投身而下,正堕陵前,见陵坐局脚床斗帐中。见升、长二人笑曰:“吾知汝来。”乃授二人道毕,三日乃还。归治旧舍,诸弟子惊悲不息。后陵与升、长三人皆白日冲天而去,众弟子仰视之,久而乃没于云霄也。初,陵入龙虎山合丹半剂,虽未冲举,已成地仙。故欲化作七试,以度赵升,乃如其志也。28以详细的结构之技来映衬深邈的结构之道,正是这篇传说的内在结构安排。
相对于文人叙事和民间叙事而言,神圣叙事的结构之技还有一形而上的内在逻辑——神圣叙事中的张天师传说遵循着国人的审美心理,依照着“圆形结构”这最符合人们审美理想的文化心理结构来表述着张天师成仙的传奇,并通过历代天师的类似经历重复着这一叙事之道。例如,几乎每代天师传说的叙述都遵循着“奇异出生”、“少异多才”、“斩妖除魔”、“得道仙化”这个人生循环的过程(有些比较突出的张天师传说中可能会有诸如“神人异相”、“传道收徒”等环节的表述)。这种潜隐的圆形结构对应着中国人的审美理想,具有广泛丰富的适应性和包罗万象的生活涵容力,也因此而被张天师传说的神圣叙事所包纳。
(二) 张天师传说的文人叙事结构
再来看文人叙事当中的张天师传说,应该来说,目前搜集的有关张天师传说文人叙事作品主要集中在文人笔记小说中。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言小说形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相当成熟,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便是其代表,发展到后世,各自都形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张天师传说则恰好是横跨这两大类型,一方面,张天师驱鬼除妖的故事是志怪小说的最爱,另外,历代天师中又不乏风雅之士,他们的传闻又成为志人小说的最佳素材。
从叙事结构来看,文人叙事中的张天师传说虽然都是“粗陈梗概”,但由于其深层结构有所不同,所以其表层结构还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志怪小说类别中的张天师传说的“深层结构”是要证明张天师拿妖除怪等怪异之事的真实可信,便决定了其特定的“表层结构”:将这些富有奇异色彩的的怪异之事当做真实的事件用史家之笔记录成文,因而偏重于记事。因而在叙事结构上便以证明某事的真实性为旨归,其最常见的模式为:事件——解释——证明。在文人叙事中的张天师传说往往开头就是“某地某人”,而且一些人物还都是当时的有名人物,例如《夷坚志》中的《蔡京孙妇》这则传说,其所记载的就是宋代权贵太师蔡京家的故事,这类做法就使读者一开始就对故事内容的真实性有所肯定。在接下来的奇谈异事的叙述中又往往与人情世故相联系,寓幻于真,让人在被其描绘的幻想情节所吸引的同时又不否认其现实性,最后在结尾中又加上一段作者自认的事理分析,拉上一二证明者“以发明神道之不诬”。
志人小说的“深层结构”是为了品评人物,从而决定了其特定的“表层结构”:注重“言语应对之可称者”,因而偏重于记言。张天师传说中志人的篇数所占不多,且重要集中在其与皇帝的交往记载。这类传说,人物的言语对话都是记载的重点。故事或许非常简单甚至不成其为故事,但却一定要把人物的言谈话语突出出来。而且人物最精彩的言语往往放在全篇的结尾处,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例如《皇宫对答》这则传说,开头以概述的方式介绍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然后写其十二岁时奉诏晋见,宋徽宗以龙虎是否得见问之,其答以虎则常见,龙则今睹。最后又以“此野人事也,非人主所宜嗜,陛下清静无为,同符尧舜足矣”几句话作为结束,给人印象最深的也正是这几句话,大有曲终奏雅的韵味。
(三) 张天师传说的民间叙事结构
张天师传说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属于民间传说,是历代群众口头集体创作的虚构作品。它以口头方式在群众中传播,依靠有艺术才华、语言表达能力强的讲述人传承。其结构之道就在于表现大众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渴望幸福生活,天道酬勤,付出才有回报,当然还有对社会恶势力的痛恨和鄙视等等。因此,在叙事方式上,它往往采用程式化的叙事方式去强化这一结构之道,稳定情节,增强记忆,让传说在众多人的传承中基本保持原貌不变,更让其中的核心即结构之道通过此种叙事得以加强和升华成为民众的深层意识。
一般来说,民间叙事的张天师传说结构完整,线索清楚。叙事多为单线,层次分明,层层展开,注意连续。张天师传说中的《怒斗白果精》,白果精借水——天师母亲受骗——白果精阴谋得逞——张天师怒斗白果精——白果精伏法受诛。情节完整而引人入胜,大不同于文人叙事中的只言片语式的人物剪影,也不同于神圣叙事中的声势浩大而无内容。这则传说中就用了民间叙事的经典结构“三段式”。除此以外,在其它细节描述上也采用三段式的手法——入门有三道关卡,斗法时有三场争胜等。
另外,民间叙事为了突出结构之道,其中的人物、情节往往是类型化和定型化的。例如,民间叙事中的人物关系往往是正反面人物,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的对比关系。这种结构有利于在对比中刻划人物,表现主题。张天师传说则用张天师与对手相对比(对手之中有法师也有妖怪),通过反面人物来映衬出张天师的道术高强,品行高尚等特点。在情节的发展中,往往同样或类似的事情要反复三次、五次、七次,如张天师传说中的“七试赵升”就重复多达七次。情节的每一次重复都对展开故事、描写人物、表现主题起一个强化和深化的作用。张天师传说这种基本固定的结构,定型化的人物、情节,能使传说讲述家们很容易掌握,从而用它来“旧瓶装新酒”,以不变应万变地去演义新的传说。因此,我们在阅读或聆听张天师传说的民间叙事文本时难免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除去妖怪的不同,其情节演变甚至是语言表达都有很多重复之处,这在龙虎山山川风物传说中表现的最为明显,例如《云锦石》、《莲花石》等。甚至于现在如果有人有兴趣去龙虎山做传说搜集工作的时候,依然能够发掘许多此类传说的不同版本。
三、叙事语言分析
由于张天师传说的叙事主体各异,导致张天师传说的叙事类型各异。因为张天师传说叙事类型的差异,张天师传说的叙事风格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例如,神圣叙事的张天师传说字斟句酌、庄重典雅:文人叙事则娓娓道来、温文尔雅;而民间叙事却土洋结合、雅俗共赏。
(一) 神圣叙事中的张天师传说语言分析
前文已经分析过,在神圣叙事中的张天师是一个庄重威严的道教教主形象,他的言行举止都必须符合这一身份,其表述语言就自然要为体现这一要旨而服务。
首先就是神圣叙事中的张天师传说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浓郁的幻想色彩。如《历代天师传》中记载张天师建醮时“檄召雷神,有巨鹰蓝距赤翅,挟大风而唳,攫檄排云去,观者骇然,应时晴霁”,“有天花云篙之瑞”,“有卿云覆坛、鸾鹤群至之瑞”,将张天师作法宣讲得神乎其神。
其次,神圣叙事中,张天师的言辞表达都是非常的典雅方正、古朴庄重的,雕章酌句中可以看出文本表述刻意将张天师塑模为宗教首领的努力。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张天师布道的言语板正、用词讲究:“……人生有会则离,有生则死,死者精神冥冥,不可复还。惟昔轩辕味道,松乔食霞,并白日飞升,永劫无穷,不亦美乎?……”如果我们参照以其它宗教经典,则可以清晰地发现其中的相似处:言语之间将布道者与受道者距离拉开,同时又以循循诱导之词激发受众的想象力,以布道者为中心凝聚大家的注意,不知不觉中把宗教教义灌输给听众。
对于中国的道教传说中神圣叙事,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紧紧依赖于世俗政权而获得自身崇高位置的道教派别,无论是什么时候,都必须严格遵循世俗权利所规定的表述界限。例如对张天师的称呼,以《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的张道陵传说为例,文中张道陵的称呼有“天师”、“真人”、“正一大法师”三种共计54次,其中称呼其为天师的仅有一次,即开篇“天师真人姓张氏……”,“正一大法师”三次,其余时候张道陵均被以“真人”称之。这与文人叙事及民间叙事大不类同:文人叙事中既有以“真人”称呼,也有以“天师”称呼;民间叙事当中则绝大多数场合下都是以“天师”相称。神圣叙事、文人叙事、民间叙事中“天师”称号出现的多寡也为我们揭示了张天师传说所暗含的集体潜意识:天师世家的这一“天师”称号本有犯忌之嫌,虽有一些帝王认可,但更多的帝王则是特意只尊其为“某某真人”而已。这一点对于道教徒来说是不可忘却的,但对于封建文人来说则无伤大雅,而民间大众则无所顾忌。
(二) 文人叙事中的张天师传说语言分析
文人叙事中的张天师传说运用的是长期以来文人通用的所谓“古文”语言。当然,文言也有多种语言风格。表现在张天师传说这一特殊题材上,其语言特点是保持了文言体式的基本规范,适应文人叙事的要求,采用了唐宋以来古文辞日趋平易的一格,又揉合进了一些口语因素,其中人物的语言尤为显著,于是形成了叙述语言平易简洁,人物语言则灵活多样的特点,并在叙事状物写人诸方面达到了真切晓畅而有意味的境界。
在文人笔下,张天师传说叙述语言较一般的文言浅近,行文洗练而文约事丰。一些篇幅较短者,都不过二三百字,却完整地写出了一种人情故事,又富有谐谑之趣。例如《朱道人试法》
“姑苏有朱道人,精符咒,所谓丹风翔金鼎,苍龙戏玉池,六甲风雷,一壶天地,变化直俄倾间耳。一夕,张天师擢至太湖,天气晴朗,倏起罡风,船随波上下,颠簸异常。真人将令牌一拍,召值日神驾云拏访。其时元妙观朱道人,偶仿杯水芥舟之样,戏以竹叶为舟,浮在水碗,手捻笔管,吹水不住,一叶扁舟,盘旋不已。神在云中觇之,回来禀云,是朱炼师试法。天师即遣神赍名片掷下。道人见之,呼吸遂停。真人坐舟,亦觉风平浪静矣。”29
全文仅195字,却将张天师与朱道人比试法力一事写得摇曳多姿,妙趣横生。从朱道人自恃法力高超,做法戏弄天师写起,继之写张天师泰然相应,“遣神赍名片掷下”,又以道人见名片而停法结尾,故事情节完整,交代清晰,人物虽无言语却性格特征显现,实是文人叙事之高妙所在。
篇幅长者故事委曲,情节有伸缩、详略之别,略写能尽致,详作刻画描摹也没有闲字闲笔。用文言句式,却明白如话;文字极凝练,却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人物动态、情状。
除去叙述语言外,张天师传说中人物语言所占比重也比较大,并且因人因事而多样化。在保持文言基本体式的限度内,人物语言有雅、俗之别。雅人雅语,不妨有人掉书袋,例如《谐铎》中所载“上清宫除妖”这则故事中就有“而人乃于富贵中求奇士,是犹向莲花帐底买符箓也”;俗人语、婆子语带生活气息,时而插入口头俚词俗语,其中也有庄、谐之别。这都增强了文人笔记的可读性,进一步拉大了与神圣叙事之文风的距离,更富有生活气和趣味性。
(三) 民间叙事中的张天师传说语言分析
民间叙事中的张天师传说语言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通俗。
一般而言,民间文学都具有通俗性的特点。因为它是人民口头创造、口头流传的文学。因此人们总是从表现实际生活的语汇中,或富有民族传统色彩的语汇中,选用那些人们最熟悉、最习用、最寻常的词语,做为创造材料,达到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老妪能解,极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的目的。
形成通俗性风格的第一因素是运用了民间通俗词汇。
如:脸红脖子粗/捅了马蜂窝/聪明反被聪明误/打下十八层地狱/扫帚星/狐狸精/螃蟹精/白眼张/老秃驴/爹老子/草包/软蛋/小子/黑古隆冬/鬼头鬼脑/起早摸黑/隔墙有耳/坐吃山空/偷鸡摸狗/打磕困/看热闹/铁了心/发点财/赶个早/徒子徒孙/龙王/土地公/王母娘娘/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赵公元帅
上述词语有的是惯用语,如“脸红脖子粗”、“捅了马蜂窝”等;有的是口语词,如“狐狸精”、“小子”等;有的是俗成语,如“鬼头鬼脑”、“偷鸡摸狗”;有的是民间流行的历史传统词语,如“龙王”、“土地公”等。这些特定词语口语性明显,具有鲜明的形象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长期存在,几乎家喻户晓,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构成通俗性风格的第二因素便是口语句式的灵活运用。
1、正是由于口语句式多用之于日常生活,特别是口头对话,所以在形体上通常是简短的,在句子成分上,很少用长修饰语,在句法结构上,比较起来很少用关联词语。如:
这十朵莲花,有一朵是白莲花,九朵是红莲花。白莲花最大,是姐姐,红莲花,都是她妹妹
《莲花石》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年轻人。女的叫慧贞,是仙岩尼姑庵的尼姑。男的叫妙正,是七星庙里的和尚。
《尼姑背和尚》
这些语句朴素自然、平实无华,有的甚至就是大白话,不加任何修饰,使用起来,倍感流畅。
2、由于口语句式经常是在特定的鲜明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的,因而与书面语句式比较起来,口语句式就常常表现为省略句、无主句、独语句等一些特殊句式。
张天师画了一张符,放在嘴边一吹:“着!”
《天师斗法》
皇上听了连连点头称道:“好!好!好!”
《天师府的名菜》
“看到了!”廖家后生老老实实回答。
《当不成皇帝做神仙》
上述独语句、无主句较书面语句式常用单词或短语充当句子成分,显得异常的活泼明快。
构成通俗性的第三个因素是使用通俗浅近的比喻。如:
负责“正乙宫”基建的法官名叫张四福,也急得象癞蛤蟆碰到了蛇一样,装着一肚子气到处乱蹦。
《鲁班建宫》
走到财神赵元帅像前,双脚下跪,头像鸡吃米般不断上下磕去,口中连续不断念道:“财神呀,保佑我,请赐宝贝于我……”
《龙虎山天师赐宝帽》
这些比喻不仅给人一种形象的感受,引起人们广泛的联想,而且明白易懂,表现出通俗浅近的特点来。比喻的喻体大都是人们最常见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无须解释。
构成通俗性的第四个因素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方言的运用。人们在感受到地方色彩的同时,也明显地体会到了其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
如:
哇——说
唔——你
么哩——什么
去戏——去玩
冒得——没有
娘崽——母子
崽仂——小青年
叫紧——很猛烈
打磕困——打盹
爹老子——爸爸
落过雨——下雨
困着了——睡着了
方言虽土腥味十足,却古朴自然,是原汁原味的民众生活用语。这些方言听起来亲切,无论思想上或心理上都易于与之产生共鸣。另外这些方言还增添了传说的地方色彩与乡土气息。
当然,除去通俗之外,民间叙事中的张天师传说还有其它诸如语言的整齐美、语言的丰富性等民间口头文学的外部特征,但限于篇幅,此处不做详谈。
结语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卿希泰先生曾指出道教对我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农民运动等各个方面,都曾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而张道陵正是中国道教的创始人。然而在目前兴起的道家——道教文化研究“热”中,对于这位创始人的研究远远不及其他宗教领袖,甚至其他宗教人物。
至于对以他为原型的张天师传说的研究更是几乎空白。无论是道教经籍中的道教传说,还是笔记小说中的文学叙事作品,抑或是民间传说中的口头叙事作品,都成为被学者们遗忘的角落。目前我所见到对张天师传说有专门研究的国内学者只有刘守华先生,另外江西贵溪文化馆周沐照先生作为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出于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收集了许多张天师传说,并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事实上,作为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融合下的产物,张天师传说中可资挖掘的宗教学、民俗学、人类学等有较高意义的文化价值因素非常丰富。就宗教学的价值而言,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张道陵所代表的天师道在中国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在民间的深远影响。另外,有些民间传说还可以补充历史文献之不足,给我们研究张天师和道教文化提供厚实的基础。就民俗学的价值而言,张天师传说就象一面多棱镜,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诸多特点。例如民众心态、民俗事象、民间信仰等等。就人类学的价值而言,张天师传说中的核心——张天师形象是一个符号象征体系,研究这一符号象征体系有助于我们把握传播、接受这些传说的人们的心理、社会结构。
鉴于张天师传说研究的严重匮乏现状以及张天师传说本身所含有的丰富文化价值,我选择了张天师传说作为我的研究对象。本文首先通过比较系统的整理、爬梳工作,对记录张天师传说的历史文献和现代口头资料做了类型归纳,并对各种类型的张天师传说文本进行概述,以求尽可能展现各种文本的内容特征。其次,本文将分析不同文本中的张天师形象,探讨每一种形象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最后,本文将对张天师传说的不同类型文本做出叙事分析,从而深入研究其所体现的叙事特征。但是由于本人学识的有限性,目前本人只能从以上角度做浅显的初步探讨,希望能对长期被忽视的张天师传说的研究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注释:
1 【法】安娜·塞德尔,《西方道教研究史》P22,蒋见元 刘凌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9月第一版。
2 钟肇鹏主编,《道教小辞典》P25,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3 郭树森主编,《天师道》P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2月第一版。
4 胡道静、陈莲笙、陈耀庭选辑,《道藏要籍选刊》(第六册)P104,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6月第一版。
5 张金涛主编,《中国龙虎山天师道》P183,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二版。
6 胡道静、陈莲笙、陈耀庭选辑,《道藏要籍选刊》(第六册)P104,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6月第一版。
7 张金涛主编,《中国龙虎山天师道》P202,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二版。
8 同上,P185。
9 同上,P197。
10 同上,P203。
11 同上,P183。
12 同上,P185-187。
13 同上,P198-199。
14 同上,P208。
15 同上,P182-183。
16 同上,P177。
17 同上,P180。
18 同上,P180。
19 同上,P197。
20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21 张金涛主编,《中国龙虎山天师道》P193,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二版。
22 同上,P198。
23 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P5-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
第二版。
24 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上)》,《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5 张潮,《虞初新志》卷十七,《笔记小说大观》第14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
1983年10月第一版。
26 刘汎搜集整理,《仙人爹讲的故事》,咸宁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7年编印。
27 杨义,《中国叙事学的文化阐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8 (清)娄近垣编撰,《龙虎山志》P43,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
29 (清)许秋垞,《闻见异辞》卷二,《笔记小说大观》第24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
社出版,1983年10月第一版。
参考书目:
1、《道教史》许地山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
2、《道教史发微》潘雨廷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3、《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4、《中国龙虎山天师道》张金涛主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二版
5、《西方道教研究史》安娜·塞德尔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6、《天师道》郭树森主编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2月第一版
7、《道藏要籍选刊》(第六册)胡道静、陈莲笙、陈耀庭选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6月第一版
8、《江西通志》(清)谢曼等修:陶成等纂 清朝雍正十年刊本 影印本 台湾:成文
出版社1989年3月第一版
9、《龙虎山志》娄近垣编撰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
10、《道教小辞典》钟肇鹏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11、《道教与龙虎山传说》周沐照、倪少才搜集 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
12、《张天师秘闻》抱冰子编著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1998年9月香港第一版
13、《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1983年10月第一版
14、《孔子传说的文化审美研究》陈金文著 齐鲁书社2004年5月第一版
15、《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王平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16、《道教与民俗文学》刘守华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
17、《中国民间目连文化》刘祯著 巴蜀书社1997年7月第一版
18、《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19、《简明民间文艺学教程》叶春生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1992年6
月第一版
20、《神话何为》吕微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年12月第一版
21、《仙话——神人之间的魔幻世界》梅新林著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
22、《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吴光正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第二版
23、《文学:从元素到观念》杨文虎著 学林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24、《佛教与中国文学》孙昌武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
25、《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温端政、周荐著 书海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16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道纪之《时间简史》与《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