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武医禅术

传统武学的萌芽与早期的道教武术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题目称武学而非武术,是因为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武术思想层面,而非技术层面。当然,对技术层面也会有所涉及,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对传统武术而言,思想和技术真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互倚互存。当然,就本文而言,重在前者。



就中国传统武术而言,并非只局限于技击,而是一门包含了诸多文化内涵的庞大体系。尽管,中国历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有“重文轻武”的传统,视武术为“末技”。一般来说,文化人往往不屑于武技;习武人中,有文化者亦是凤毛麟角。不过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古往今来,成就较高的武术家往往都并非是一介武夫,而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人。足见文武之道,相辅相成。现举几例:


如明代的唐顺之,参与过平倭。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向唐顺之请教枪法,而唐顺之则亲自持枪为戚继光示范,足见二人英雄相惜。唐顺之曾著有《武编》,在此书中他对古代传下来的武术进行了研究和注解。不过,唐顺之并非戚继光那样的行伍出身,他本人中过进士,曾出任兵部主事、翰林编修,最高做过太仆少卿。唐的文采十分出众,与王慎中、归有光合称嘉靖三大家,有《唐荆川先生文集》传世。而武术可以说仅仅是他的个人爱好。


再如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之子黄百家,乃是内家拳的传人。黄宗羲去世后,黄百家继续编纂,最终完成了《宋元学案》。黄百家在武术上师从内家拳家王征南,并著有《内家拳法》一文。此文是研究中国古代武术的宝贵资料。


清代著名的武术家、武学理论家苌乃周同样出身书香门第,是岁贡生。据《重修汜水县志》记载,苌乃周“潜心《周易》,洞彻阴阳起伏之理,遂删定古人拳谱,向背出入,条分缕析,细入毫芒”。因其对于武术的痴迷,最终放弃了科举,而一心陶醉于钻研武术,终成一代武学宗师。苌乃周的武学著作多引经据典,体现出了其本人不凡的文化功底。


近代如清末民初的孙禄堂,曾著《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皆以易学、道学论武,吸引了大批读者,一时间慕名拜访者络绎不绝。当时用传统哲学解释武学的,又岂止孙禄堂一人?形意拳家薛颠,因在教拳时常用禅、道的理论解说拳术,被人赞誉为是“所谈皆易理易数,所演皆象势象形,全革花势浮文之俗套。阐扬禅理,发为武术,学者一经指授,莫不洞明窍要,不但仅能锻炼身体,且可由此明心见性”。


还有诗、书、画、医、拳并称五绝的民国奇士郑曼青,也是文人习武之典型。其中,其拳法师承民国的杨式太极拳名家杨澄甫先生。郑曼青一生著述颇丰,有《唐诗针度》、《玉井草堂诗集》、《郑曼青画集》、《曼髯三论》、《女科心法》、《谈癌八要》、《郑子太极十三篇》、《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老子易知解》、《论语释旨》、《易全》等等。其中《郑子太极十三篇》为近代论太极拳的难得佳作,郑曼青在此书中尝试用易道、医学、物理等解释太极拳。《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出版时,更有蒋介石、于右任为此书题词,顾维钧为之作序。1949年后,郑曼青赴台湾,继续致力于太极拳的推广。晚年时,又旅居美国,将太极拳传播到大洋彼岸。郑曼青为太极拳在海外的传播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在20世纪难有与之比肩者。今天,台湾和美国的太极拳习练者,多为郑氏的门人弟子。


当代,最值得一提的是颇有国际影响力的功夫巨星李小龙。曾在华盛顿大学攻读哲学(一说为“选修”)。2009年,李小龙的武术著作在国内首次出版。只要翻阅这些著作,便不难感受到李小龙对道家思想的推崇备至。他不仅经常引用《道德经》阐释其对功夫的理解,甚至还对道家思想有过专门论述。其遗著《功夫之道》共四部分,其中第三部分即是《中国功夫中的道家思想》。不仅如此,李小龙本人也曾实修一些佛道的功法,并且对这些功法有着自己的独到理解。


这些例子,足以证明,中国传统武术乃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技艺。


可以说,传统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所吸收,其中就包括了道教丹道。对于传统武学中的丹道,这里仅仅简单举几个例子以窥其一斑:


武学经典《易筋经》、《洗髓经》据说传自达摩,不过究其内容,与道教丹功更为相近。这两部经书版本很多,但无论哪个版本,都会出现的阴阳、精气神、经脉等内容。这显然非佛教所有,却是道教修炼历来所重视的。还有金水、玉茎、昆仑、元海等等,乃是丹道特有的术语。且在《易筋经》文中,更出现过“顺施成人,逆用成仙”这样明显的道教痕迹。佛言成佛,何言成仙呢?可以这么说,即使此二经中的功法与古印度瑜伽之类的气功或佛教中的某些功法存在某些关联,如今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这两部经实际上已是完全被丹道理论改造过的面貌了这两部经的出现,不仅反映了中国佛教对道教的吸收,也证明了道教内丹功法确实对武术有所影响


清代苌乃周在其武学著作中多次谈及丹功修炼相关内容,并且用到道教内丹隐语。近代的武术学者徐震曾对此评论说:“(苌乃周)崇信信道教,想要练成‘金丹不坏之体’、‘超凡入圣’这是他的落后面。”徐如此评价,用今天的眼光看来显得十分幼稚可笑。但从反面印证了苌氏受道教影响很深的事实。


武侠小说中关于所谓“内功”的描述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正是对融入传统武术中的道教内丹修炼的一种经过艺术夸张的表现。如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所写的“欲练此功,必先自宫”的葵花宝典,根据台湾学者龚鹏程《葵花宝典》一文考据,古代的某些修炼者为了避免欲根不净、元阳走泄,的确采用过净身修行的方法。通过本文,再阅读小说,同样可以对小说中的相关情节有一个较为实际的认识。


丹道和传统武术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特别是道教丹道学对人生命的探讨、对健康的追求,对于今天的人们仍具有启发意义。尽管近些年来,丹道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仍显曲高和寡。相对而言,武术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很多人通过习练太极拳以及其他拳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如果以武术作为丹道修炼的“方便法门”,不仅可以有利于道教丹道思想的传播,使更多人的健康受益,而且也可以使人们对传统武术有更全面的认识,有利于传统武术的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武术本身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是许多外国人,正是通过中国传统武术开始了解中国文化,并由此喜欢上中国文化。特别是太极拳,被很多国外的人士称为“哲学拳”,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欢迎。但目前,我国学者对传统武术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体育领域,而对其的文化内涵的发掘还远远不够。与此同时,道教的一些养生功法,也受到很多国内外人民群众的喜爱。可以说,不论丹道还是传统武术,都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目前,我国学者对传统武术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体育领域,而对其的文化内涵的发掘还远远不够。


此外,还有很重要一点。传统武术的功力训练中广泛汲取佛道二教的修炼方法,但由于历史久远,相关领域研究过于薄弱,导致这些功法资料面临失真、甚至失传的可能。上世纪,曾有武术学者采访过笔者的师爷、太极梅花螳螂拳第五代传人阎学信。后来,这位学者在其著作中记述螳螂拳的功法,包括了“达摩祖氏三回九转还阳法、太乙真人八段锦、鲁狄仙十二洞动功”。笔者曾对其中的鲁狄仙是何方神圣百思不得其解,后在研究道教的过程中发现:鲁狄仙实为陆地仙之误也,其功法应为陆地仙十二动功,乃是以十二个陆地神仙命名十二种功法。武术学者由于对宗教缺乏了解,竟然生造了一个神仙,并将动功误记作洞功,闹了一个大笑话。原本深入民间、考察传统武术,乃是一好事。但是出现这种失误,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太乙真人八段锦这种功法,据笔者了解,现在已经十分罕见,几乎失传。笔者还曾了解到,北京白猿通背拳门内也有一套八段锦,与今天流行的版本不同,内容更为复杂,风格更为古朴。或据此可认为,太乙真人八段锦也是一套类似的功法。这些功法若保存到今天十分不易,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整理和挖掘。


成功的例子,如:1993年,由武汉体育学院承办、郧阳地区体委、武当拳法研究会承办的国家体委科研课题《武当拳派源流、拳系及内容研究》获“科技进步三等奖”。此课题考察了武当功夫的历史和现状,介绍武当功夫独特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否认了“张三丰无其人”、“武当无拳”等论点


又如:对《张三丰全集》的研究,尽管,张三丰被很多人认为是内家拳的始祖,但却很少有武术研究者认真阅读过其原著。而在历代高道中,道教学者对于张三丰的研究也属于相对较少的。

一、传统武学的萌芽与早期的道教武术

中国传统武术的历史源远流长,非三言两语可概括。既然本文探讨的是传统武学和道教丹道,在切入正题之前,有必要先对早期的传统武学和道教武术作一下简单的概括。

(一)传统武学的萌芽

今天可以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武学理论,当推《庄子》中《说剑》和《吴越春秋》中“越女论剑”。由于《吴越春秋》成书于东汉,《说剑》当为更早。不过,二者皆非纯粹的武学著作。其中,“越女论剑”属于史书记载的一段,讲的是越王勾践向越女请教剑道。而《说剑》实际上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庄子借剑向赵王阐释治国之道的故事。文中虽然有对剑术的描述,但实际上是以剑道论治道,且治道是主要方面,并非纯粹探讨的武术理论作品。不过,据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讲,其祖上曾有“在赵者,以传剑论显”。可见,《说剑》这篇寓言的背景是有历史根据的,也可知当时的剑术已经形成了理论,只是具体内容已无从知晓。如今所能了解的最早有名目的武学著作是《汉书·艺文志》中所记载的“蒲苴子弋法四篇、剑道三十八篇、手搏六篇”,属于兵技巧十三家中的三家。此外,这十三家还包括了射法和蹴鞠等篇。据《艺文志》称:“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由此可知,这些武术理论是为军事作战服务的。尽管,《艺文志》中记载的这些典籍均已遗失,但可以看到那时的武术理论已经形成了一定体系,并且可直接应用于实战。

传统武术真正繁荣是在明清至民国。这段时期,各种武学著作大量涌现,如俞大猷的《剑经》、唐顺之的《武编》、吴殳的《手臂录》、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等等。本文所依据的武学材料,也主要集中于这一时期。

  1. 早期的道教武术

    今天的道教武术首推武当,然而武当功夫并非最早。早在东晋,著名的道士葛洪在《抱朴子外篇·自叙》中说:“曾受刀楯及单刀双戟,皆有口诀要术;以待取人,乃有祕法,其巧入神。若以此道与不晓者对,便可以当全独胜,所向无前矣。晚又学七尺杖术,可以入白刃取大戟。然亦是不急之末学,知之譬如麟角凤距,何必用之。过此以往,未之或知。

    葛洪的这段自叙是目前笔者所了解的资料中关于道教武术的最早记载。由“口诀要术”、“乃有祕法”等语,可知这类武技的传授十分隐秘,这倒是确实很符合道教传统。而另一方面,也能够从中推断出,当时的道教武术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足见其传承已久。而“其巧入神”、“当全独胜,所向无前”等说法则充分表明,此类武技的实战价值很高。可以说,无论是理论层次,还是实战技巧,都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了。但是,由于其传授方式颇为隐秘,加上道教内部对这类“不急之末学”也并不重视,当时的这些武技未能流传下来。倒是应了葛洪本人所说的“过此以往,未之或知”,很是遗憾!

    不过,需要指出一点:东晋时的道教武术尚未与内丹修炼融合,或者说即使有也只是浅层次的,程度不深。从葛洪所言的“不急之末学”、“何必用之”等语中明显可以看出,此类武术仅仅是在万不得已时的应急手段,不似发展到今天的道教武术,已经可以将武技作为修炼的一部分。当然,这与东晋时的内丹学尚不成熟有很大关系。根据当今丹道研究公认的说法,道教内丹理论大成时期是可以上溯至黄帝时期,然而真正普及广传却是唐末和宋朝的事情。而从现有的武术资料中看,丹道内容的大量出现也是从明清开始,这与内丹学的发展是能够大致对应的。如今的太极拳中流传着一句传自明代道士张三丰的遗训:“愿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为技艺之末。”从“不急之末学”到“不徒为技艺之末”,其中反映出了道教武术的演变。回顾历史,再看今天,丹道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影响早已不再局限于道教武术了。

    以下将详细论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05/14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