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太白阴经》遁甲篇研究综述
唐·李筌所撰《太白阴经》计十卷[①],其中第九卷为“遁甲篇”,是为兵阴阳的内容之一[②]。关于遁甲的源流,《四库全书总目·遁甲演义》载云:
考《大戴礼》载明堂古制,有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之文,此九宫之法所自昉,而《易纬·乾凿度》载太乙行九宫尤详,遁甲之法实从此起。……故神其说者,以为出自黄帝、风后及九天元女,皆依托,固不待辩,而要于方技之中最有理致。考《汉志》所列,惟《风鼓六甲》、《风后孤虚》而已,于奇遁尚无明文,至梁简文帝乐府始有“三门应遁甲”语,《陈书·武帝纪》遁甲之名遂见于史,则其学殆盛于南北朝。《隋志》载有伍子胥《遁甲文》、信都芳《遁甲经》、葛秘《三元遁甲图》等十三家,其遗文世不概见。唐李靖有《遁甲万一诀》,胡乾有《遁甲经》,俱见于史志。至宋而传其说者愈多,仁宗时尝命修《景祐乐髓新经》,述七宗二变,合古今之乐,参以六壬、遁甲,又令司天正杨维德撰《遁甲玉函符应经》,亲为制序,故当时壬遁之学最盛,谈数者至今多援引之。自好奇者援以谈兵,遂有靖康时郭京之辈以妖妄误国,后人又挽杂以道家符箓之法,益怪诞不可究诘。于是六壬盛行而遁甲之学几废。[③]
按上文谓用遁甲术法谈兵者以始郭京,盖与事实不合,《太白阴经》兵阴阳法中全载“遁甲”之术,则自唐已有之矣。又约成书于清末的《奇门遁甲统宗》在述其源流时提到:
宋之仁宗以洗马杨维德幕六壬则曰《神应经》,纂奇门则曰《符应经》,今亦不得见其全,得毋好古之士尚有什袭而藏者乎?明之宸濠称乱,王守仁收览异术,乃有李成君者进以《奇门真传》,今之所谓李氏奇门也;仇鸾门下士有林士徵者,以奇门占兵,屡有奇验,锦衣陆炳序其书而传之,呼为林氏奇门;陶仲文以李、林二氏之书参以他书而缪紊之,曰《陶真人遁甲神书》。盖胜国以奇门著见者,三家而已。
明之遁甲著作如此,则唐以前有关奇门遁甲的文献之亡佚更甚矣。何丙郁在《从科学史观点试谈奇门遁甲》一文中指出[④],现存最早提及遁甲的文献是东晋葛洪(公元283年?~343年?)的《抱朴子·登陟篇》,其文云:“按《九天秘记》及《太乙》、《遁甲》云:‘入山大月忌三日、十一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四、二十六日、三十日,小月忌一日、五日、十三日、十六日、二十六日、二十八日,以此日入山必为山神所试。”[⑤]何先生又指出:“近人严敦杰引《太平广记》唐贾耽运式之事,解释这是指奇门遁甲运式的操作。那么唐朝可能已经有奇门遁甲了。”“唐朝可能已经有奇门遁甲”论断可以变为肯定,即唐朝已经存在奇门遁甲了,《太白阴经》明确有遁甲篇。现在流传于世的比较系统的遁甲式法与李筌《太白阴经》遁甲卷的占法基本一致。今存完整的遁甲文献以宋·杨维德的《遁甲符应经》(三卷)为最早,另外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后集卷二十的最后一部分亦为遁甲、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四卷)、明·茅元仪《武备志》卷177-182所辑录的《奇门玄览》和《景祐遁甲符应经纂》、明·王鸣鹤《登坛必究》卷之四有“辑奇门说”。清以后的奇门遁甲著作渐多,要之皆以《太白阴经》所载为其源头。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卷十论及遁甲时云:“今术士所知者,大致出《太白阴经》。”[⑥]
现代学者对于奇门遁甲的研究不是很多,据李零先生《中国方术考》所论,当前出土的古式有八件,除了一件古式的性质有待研究外,其他七件古式皆属于六壬式[⑦]。说明六壬式在西汉特别流行,而遁甲的流行则当在六壬之后。严敦杰先生在《式盘综述》一文中介绍了一些遁甲式的排盘、飞宫、局数和阴阳二遁格局的基本情况[⑧],其所据原理当取法于宋《景祐遁甲符应经》。专门讨论奇门遁甲的著作当属何丙郁先生一九九七年十月三日在西北大学的讲演[⑨],这篇文章从科学史的角度对奇门遁甲的源流及通过实例进行排盘进行了解说。何丙郁先生的另一篇文章《科技史与文学》[⑩],对文学作品里提到的一些奇门遁甲的术语从科技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其它的著作与文章皆为应用性研究,与本文所论关系不大,故不烦引述[11]。
二、《太白阴经》遁甲篇研究的意义
唐·李筌所著《太白阴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影响巨大的兵书[12],其中尤以兵阴阳内容之丰富而著称。然该书自成书以来虽广为后世兵书所采用,但近代以来对它的学术研究却颇为不足。同时,由于《太白阴经》在传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讹误,而后世学者对它的研究较为欠缺,以致一些文本错误一直流传至今。目前对于《太白阴经》研究的仅见成果是张文才、王陇二先生所著的《太白阴经全解》,书中对文本进行了一些简略的注解,然于兵阴阳相关的部分尤多疏略。本文拟对其卷九遁甲篇的内容做一些讨论,希望能在参考后世传本遁甲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基本学理加以复原,借以疏通该篇文献的一些难点和叙述廓略之处,并进而为探讨中古以后兵阴阳文献的基本形态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参考。
1、传统兵阴阳学的再认识
对传统兵阴阳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先秦两汉时期,特别是新中国以来出土的地下文献中的兵阴阳研究,与简帛文献研究热一起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如田旭东先生在《张家山汉简<盖庐>中的兵阴阳家》中对《盖庐》中兵阴阳家“以方向定吉凶的择日之术”和“关于五行相胜之术”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同时她在《<孙子>有关兵阴阳的内容》一文中认为“兵阴阳也就是阴阳之术在军事中的运用”,《孙子》一书中涉及到了属于兵阴阳的顺逆、兵胜、相地形、风角等内容。连劭名先生在《张家山汉简<盖庐>考述》一文中[13],讨论了阴阳五行在军事上的应用。顾钦先生在《从<左传>灾异、占卜、战争记载看兵家阴阳思想》的文章中对占卜与战争的关系进行了阐述[14]。王光华先生对先秦时期军事上的禁忌(大部分是兵阴阳的内容)进行了一些探讨[15],如对孤虚、咸池、刑德、兵忌、晦日、五行相生克以及地形等在战争中是怎样被应用的等等,皆有所疏通和诠释。从兵阴阳的发展史看,这些研究皆未能涉及中古以后的兵阴阳材料,其研究限于先秦文献本身的简约及出土文献的残断,故对中国传统兵阴阳系统的揭示仍存在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的余地。
至于中古时期,特别是魏晋以后的兵阴阳研究,至今则基本上还处于阙如状态。从文献学角度考察,如唐·李筌的《太白阴经》(共10卷,卷8~10为兵阴阳)、宋·曾公亮、丁度的《武经总要》(共40卷,卷16~20为兵阴阳)、明·茅元仪的《武备志》(共240卷,卷148-188为兵阴阳)等兵书中,都记载了大量有关兵阴阳方面的内容,可见其重视程度。另外,兵阴阳思想在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应用也是相当广泛的,从汉至清的诸多战争中也多有兵阴阳的应用实例[16]。
2、文献校勘学的新探索
由于目前学术界对数术文献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在传统文献的整理研究中也表现得很突出,其中少量的点校、整理著作也往往会出现较多的疏误。如《太白阴经全解》一书中,就存在不少涉及数术理解方面的问题,今就研读“遁甲篇”所见辑集数例,以示其略。
1、“假令阳[遁]用天元、上元一局,甲己之日,夜半生甲子,即子在甲时也。授以直符天蓬,加北方六戊;所以加六戊者,以甲子常为六戊故也。鸡鸣乙丑,授以天蓬直符,加南方六乙,尽癸酉十时,皆以天蓬加干至寅戊。甲戌则转直符用天芮;他皆仿此。”(页504)[17]
此中所谓的“天元”当指夏历干支而言[18],而其后之标点亦颇有可商之处,今别作董理如下:
假令阳[遁]用天元上元一局,甲己之日,夜半生甲子,即子在甲时也,授以直符天蓬加北方六戊,所以加六戊者,以甲子常为六戊故也。鸡鸣乙丑,授以天蓬直符加南方六乙。尽癸酉十时,皆以天蓬加干。至寅戊甲戌则转直符用天芮,他皆仿此。
此中的关键问题还不是那些琐屑的标点所在,而是从遁甲式盘的排法中可以发现这里的“寅戊”出现的比较奇怪,下文“假令阳遁用天元中元七局”段中也出现同样的句子:“皆以惊门加宫。至寅戊甲戌则移生门加宫。”《太白阴经全解》注云:“钱熙祚于‘寅戊’下校注:‘此二字有误。’按六十花甲子表中,只有‘戊寅’,而无‘寅戊’,似为‘戊寅’之互乙。”但是“皆以天蓬加干至戊寅”句颇让人费解,如果将“寅戊”略去,也就是在阳遁上元一局时,天蓬为直符,“皆以天蓬加干”,这样就文从意顺了,因此可以推测“寅戊”当为衍文,盖原文传抄过程中“甲戌”形讹作“寅戊”,后之校刻者改校后却未删原讹之字,遂致前后句意扞格难解。下文“假令阳遁用天元中元七局”段中所出现的“寅戊甲戌”讹同,亦当删“寅戊”二字,“十时一易门”,阳七局直使顺时针旋转,至之癸酉时都为惊门加宫,至甲戌旬首则移至己所在的宫,该宫所对应的直使(《太白阴经》多称直事)正为生门。
2、“阴遁逆行,以直符、直事加宫。直事者,直事上之门也;时干者,时下所得之宫也。然则直符十时一易,其门十时一易也。”(页504)
此中有两处可疑,一是“直事者,直事上之门者”不通,等于没有解释何为直事,依文例推测可知后一“直事”当为“直符”之误作。二是“时干者”疑为“时宫者”之讹,本节起第一段中已经提到“时干”,并释作“时下所用之干也”,根据本段下文“时下所用之宫也”句,知此“时干”当为“时宫”讹作,“时宫”即时干所泊的地盘之宫。
3、“凡三奇直使者,为三奇得六甲所使奇也。即乙为甲戌、甲子使,丙为甲寅、甲申使,丁为甲辰、甲寅使,三奇为吉门,合得此时者为尤良。”(页504-505)
“即乙为甲戌、甲子使,丙为甲寅、甲申使,丁为甲辰、甲寅使”一句中“甲寅”出现两次,宋·杨维德《遁甲符应经》载“甲戌、甲午,乙为使;甲子、甲申,丙为使;甲辰、甲寅,丁为使。”[19]故“丁为甲辰、甲寅使”无误,同时根据下面的局例“北方休门下有六丙,日奇而临甲子,六丙所使者是也”,可推出丙为甲子使,所以原句应为“乙为甲戌、甲午使,丙为甲子、甲申使,丁为甲辰、甲寅使”。《太白阴经全解》认为因前文有“丙为甲寅”句,于是将“丁为甲辰、甲午”中的“甲寅”改为“甲午”,此判断是错误的。
4、“太乙贵神,可向,不可背。白奸者,天大奸神,不可向,可背也。”(页508)
太乙贵神,“太乙,北辰神名。亦为古代术数之一种,与六壬、奇门遁甲合称‘三式’,”[20]此解释单独从太乙名称来解释是没有疑议的,但是在《太白阴经》中应该不是作为三式之一的太乙式来说的,与后面的白奸神相对应,所以它应该是作为一个贵神吉神来讲的。
《易纬·乾凿度》:“‘太乙取其数,以行九宫’。郑玄注:‘太一,北辰之神名也,[21]。”太乙,亦作“太一”。《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22]。”术数家认为太乙是天之贵神,并创制出“太乙行九宫法”。太乙与六壬、奇门遁甲合称“三式”。此卷主要讲述遁甲,也涉及到太乙的内容。此处太乙为贵神,可向,不可背。白奸为奸神,可背不可向。与后面提到的推亭亭白奸法中的“背亭亭击白奸”不同。由此可知,在用式盘占吉凶时,如果遇到贵神就向之,如果遇到奸神就背之。如果贵神与奸神相对,就背贵神击奸神,如背亭亭方击白奸方、背孤击虚等,这种规定可能是借助吉神或是地位较高的神明的气势来压制奸邪或是敌方,以期取得成功。
5、“三奇吉门合太阴,以胜光、小吉、从魁加地四户,是谓福仓,远行、出入、移徒,皆吉。”(页505)
“三奇吉门合太阴”大吉,明·程道生《遁甲演义》载:“天三门加除、定、危、开地四户,是谓福食,远行出入皆吉[23]。”《遁甲演义》谓天三门是指太冲、小吉和从魁三神所在,此与《烟波钓叟赋》之说合,故疑《太白阴经》之“胜光”亦为“太冲”之误作。又“福仓”疑为“福食”之讹,从字面意思看,“福食”义为可以修福得食,而福仓则谓得福之地,前者可因行动得福报,后者则为行动的归宿地,而从文中所载之宜于“远行、出入、移徙”的断语看,当以“福食”为是,故疑《太白阴经》之“食”为“倉”字形讹。
6、“凡要事在三宫、在天乙,大吉加四仲,名玉堂,时天乙理事于玉堂之中,欲出行当此之时,百事可利,逃亡者得。”(页509)
“欲出行当此之时”句意牵连费解,当断作“欲出行,当此之时”乃安。
7、“凡九天之神在六甲,朱雀之神在六丙,太阴之神在六丁,勾陈之神在六乙,六合之神在六己,白虎之神在六庚,玄武之神在六辛,入地之神在六癸,凡欲逃亡隐匿,必须从天门入地户……”(页509)
“入地”之神盖蒙下文“入地户”而讹,遁甲小直符八神中有“九地”无“入地”,此“入”字当为“九”字形讹。又“入地之神在六癸”之前的内容与后面的“凡欲逃亡隐匿,必须从天门入地户”是两个意思,所以“入地之神在六癸”后应该句断。
8、“次移卯上算置丑上,云:“兔入牛栏伏不起。”(页512)
“”字当即“栏”字繁体“欄”之俗讹字,宋·杨维德《遁甲符应经》正作“栏”字[24],《全书》径改作正字可也。
第一章 遁甲式法概述
第一节 遁甲三盘的基本布局与奇仪组成
遁甲又称“奇门遁甲”(唐以前称“遁甲”,宋以后多称“奇门遁甲”),它与六壬、太乙合称为三式,“是以式即一种模仿宇宙结构的工具进行占卜”[25],故又称式占。式作为一种实用的选择术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如《周礼·春官》大史条下所谓之“天时”,就是式的早期名称[26]。严敦杰先生《式盘综述》介绍了遁甲式、太乙式和六壬式的演局方法[27]。李零先生在《中国方术考》一书中提到唐·李筌《太白阴经》卷九遁甲式法,但未作申论,今参考传世文献略述其法。
遁甲式盘由天、地、人三个盘组成,其中地盘只是表示方位,是八卦九宫的固定格式,人盘则由八门组成,天盘则布列九星。人盘八门、天盘九星与地盘八卦的对应关系有歌诀概括云:
坎居一宫是蓬休,芮死砷宫第二流。更有冲伤并辅杜,震三巽四总为头。
禽心死五心开六,惊柱常随兑七游。更有任生居艮八,九寻英景文理求。[28]
根据这一起例诗我们可以绘成以下三盘合图:
这就是遁甲式盘未动时天、地、人三盘配合的基本格局,即天蓬、休门居坎一宫,天芮、死门居坤二宫,天冲、伤门居震三宫,天辅、杜门居巽四宫,天禽、居中宫,天心、开门居乾六宫,天柱、惊门居兑七宫,天任、生门居艮八宫,天英、景门居离九宫。
遁甲式盘除了由以上三盘的显性因素组成外,在其运转使用前还有一个隐性的组成要素,即其天、人二盘运转时,其起点所在的地盘位置要随占时而变化,此变化的依据可视为三盘局法运作的隐性要素。
阳遁冬至后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逆布三奇,顺布六仪。(页503)
阴遁夏至后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顺布三奇,逆布六仪。(页503)
明·吴国仕《造命宗镜集》(卷七奇门类):“二遁三元当周局,顺逆三奇与六仪。冬至阳遁,逆布三奇,顺布六仪;夏至阴遁,顺布三奇,逆布六仪。乙丙丁是三奇,六甲首是六仪,即甲子管六戊,甲戌管六己,甲申管六庚,甲午管六辛,甲辰管六壬,甲寅管六癸,此为六仪也。”[29]何谓三奇六仪?《太白阴经》云:“直符者,六甲、六仪是也。甲子常为六戊,甲戌常为六己,甲申常为六庚,甲午常为六辛,甲辰常为六壬,甲寅常为六癸。”[30](页503)此中所列戊己庚辛壬癸即是六仪,六甲隐遁六仪之中,即甲子遁戊,甲戌遁己,甲申遁庚,甲午遁辛,甲辰遁壬,甲寅遁癸,所谓“直符者,六甲、六仪是也”,是说直符的确定要因占时旬首的六甲而定,但六甲又隐遁在六仪中不显,故于盘中实仅列六仪以推直符,而直符本身则是六甲所泊之宫星(九星),因为当九星处于六甲符头所在宫时即为直符,后代通常直接称为九星直符。
“三奇”指“乙为日奇,丙为月奇,丁为星奇。”[31](页504)《奇门遁甲》解释说“三奇者,按经云日乃木之华,阳之精,所成乙木为日奇也。本理按经云:正月日出于乙,故以乙为日奇。丁火南方离明之象,老人星凡形见于丁位,故以丁为星奇。月照交到丙而下明,故以丙为月奇也。六乙属太阳,六丙属太阴,六丁属星曜,乃三光也。遁甲之法以甲乃太乙人君之象,为十干之首,常隐六仪之下,故谓之遁甲。所畏者,庚金能克甲木,庚为七煞之仇也。乙乃甲之妹,甲以乙妹妻庚,乙庚合而能救甲,故乙为一奇。丙乃甲之子,丙火能克庚金而救甲,故丙为二奇。丁乃甲之女,丁火亦能克庚金而救甲,故丁为三奇。”[32]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旧乃木之华,阳之精”,所以称乙为日奇;“丁火南方离明之象,老人星凡形见于丁位”,所以称丁为星奇,“月照交到丙而下明”所以称丙为月奇。
阳遁和阴遁三奇六仪的排布,六甲与“戊己庚辛壬癸”的对应关系如下:
六甲: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六仪:戊 己 庚 辛 壬 癸
阳遁顺仪逆奇: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乙奇 丙奇 丁奇
一戊 二己 三庚 四辛 五壬 六癸 九 八 七
阴遁逆仪顺奇: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乙奇 丙奇 丁奇
九戊 八己 七庚 六辛 五壬 四癸 一 二 三
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是九宫数[33],把三奇六仪填入九宫八卦图中(如下图)
假如冬至上元阳一局,六甲所遁之六仪起坎一宫,顺布六仪,如甲子戊起坎一宫,则己居坤二宫,庚居震三宫,辛居巽四宫,壬居中五宫,癸居乾六宫;逆布三奇,丁布离九宫,丙布艮八宫,乙布兑七宫。其他类推。
假如夏至上元阴九局,逆布六仪,如甲子戊起离九宫,则己居艮八宫,庚居兑七宫,辛居乾六宫,壬居中五宫,癸居巽四宫,顺布三奇,坎一上布乙奇,坤二上布丙奇,震三布丁奇。其他类推。
第二节 遁甲三盘的转动发用
一、直符、直使
式盘的转动发用比较复杂,它的排盘包括直符、直使和小直符的排布。直符在前面讲三奇六仪时提到过,《太白阴经》云:“直符者,六甲、六仪是也。”但是《太白阴经》在课式里面也提到“直符天蓬”、“直符用天芮”,这种提法跟后来是一样的。直符也就是天蓬、天芮、天冲、天辅、天禽、天心、天柱、天任、天英九星,当处于旬甲所在的宫时,其星即为直符。直使是指休门、死门、伤门、杜门、开门、惊门、生门、景门八门,也是视其旬甲而定。对于直符、直使,明·吴国仕《造命宗镜集》有所叙述:“直符者,乃是本旬甲得的九星,随时干转。直使者,乃是八门所得之门为使。”[34]
直符直使的旋转发用是按照“观旬首以取符使”的规律[35],即“直符加临时干,直使加临时支”[36],《太白阴经》载:“常以直符加时干[37]”(页504)。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六:“直符随时干,视所用时干泊在地盘何宫,即以天盘直符移在此宫。直使随时宫,视所用时辰泊在地盘何宫,即以天盘直使移在此宫。”[38]
假如冬至阳一局,甲子时起坎一宫,天蓬为直符,休门为直使。甲戌时起坤二宫,天芮为直符,死门为直使。甲申时起震三宫,即以天冲星为直符,伤门为直使。甲午时起巽四宫,即以天辅星为直符,杜门为直使。甲辰时中五宫,即以天禽星为直符,死门为直使[39]。甲寅时起乾六宫,天心星为直符,开门为直使。余仿此。
《太白阴经》云:“然则直符十时一易,其门十时一易也。”(页504)这是由于直符直使是由六甲符头决定的,即依六十甲子时的天干序数循环的,故一个甲子符头管十个时辰。假如冬至阳一局,甲子时起坎一宫,一直到癸酉时,皆以天蓬为直符,休门为值使。甲戌在坤宫,天芮星为直符,死门为直使,一直到癸未时,其直符、直使皆同。其阳遁顺推,阴遁逆推。
二、小直符
小直符是相对于大直符(九星直符)而言的,又称为“神盘”、“直符活局”,它是由直符、螣蛇、太阴、六合、勾陈、朱雀、九地、九天组成,又称“八诈门”。阴遁时将勾陈、朱雀换为白虎、玄武,它的位置是由大直符所临之宫决定的,即大直符落在哪一宫,与之对应的小直符就落在哪一宫。由于小直符前后左右的顺序是确定的,所以小直符确定以后,其他各门就随着移动,还是根据阳顺阴逆的规律来旋转。因此就有了:“小直符加大直符”,“以八诈门之直符加于九星直符所临之宫,阳顺阴逆,则六合、太阴、九天、九地之方见矣。”[40]
“八诈门”前后左右顺序有一歌诀已将其概括:
直符前三六合位,太阴之神在前二。
后一宫中为九天,后二之神为九地。
据此歌诀依阳顺阴逆,可以很快排出八诈门的布局。以下图形是从明·茅元仪《武备志》[41]中截取的,其顺序无变化。
《太白阴经》对九神的涵义、排序也有记载:
“凡九天之上,可以力胜;九地之下,可以伏藏;太阴之中,可以潜形;六合之中,可以逃亡。即直符后一所临之宫为九天,后二所临之宫为九地,前二所临之宫为太阴,前三所临之宫为六合。(页506)
假令阳遁直符临九宫,则九天在四宫,九地在三宫,太阴在七宫,六合在六宫。他皆仿此。阴阳皆用天遁为奇,其九天临甲,九地临癸,太阴临丁,六合临己,为大吉。”(页506)
《太白阴经》有关九神的一些记述与以上所提到的歌诀是相同的:“直符后一所临之宫为九天,后二所临之宫为九地,前二所临之宫为太阴,前三所临之宫为六合”。奇门遁甲神盘(八诈门),包括直符、九天、九地、玄武、白虎、太阴、六合和螣蛇,但是在格局中比较常用的是九天、九地、太阴和六合,关于这四神的位置及吉凶宜忌在《遁甲演义》中有描述:“九天之上好扬兵,九地潜藏可立营;伏兵但向太阴位,若逢六合利逃形。”[42]《古今图书集成》之《奇门遁甲》就九天、九地的涵义有解说:“按《孙子本义》云:九地者,幽隐之至深也;九天者,刚健之至极也。藏于九地言守之至深,动于九天言攻之至极也。九天乃天之杀伐之气,运在此方,亦可藉此气扬兵威武。九地乃地之蒙晦之气,运在此方亦可以藉此气遮藏形迹。太阴之中可以逃亡。”[43]最后地盘、人盘、天盘组合,在阳遁一局甲子日甲子时占,其遁甲格局可图示如下:
第二章 太白阴经遁甲篇局法解例
第一节 直符直使局法解例
一、直符用例
凡课式之法,常以直符加时干[44]。直符者,六甲也;时干者,时下所用之干也。(页504)
假令阳(遁)用天元上元一局,甲己之日,夜半生甲子[45],即子在甲时也,授以直符天蓬,加北方六戊,所以加六戊者,以甲子常为六戊故也。鸡鸣乙丑,授以天蓬直符,加南方六乙,尽癸酉十时,皆以天蓬加干,至甲戌则转直符用天芮[46]。他皆仿此。其阳遁可知。阴遁逆行,以直符、直事加宫。(页504)
阳遁上元一局,“甲己之日,夜半生甲子”,甲子时戊起坎一宫,根据顺仪逆奇,按九宫顺序排列。此时为甲子时,所以天蓬为直符。直符十时一易,乙丑时仍以甲子为旬首,故直符不变,“直符加时干”,所以天蓬直符加六乙,即天蓬加到三奇中的乙位上,因六十甲子中乙共出现六次,故称六乙。到甲戍时则转入阳遁二局,甲戌遁六仪之己中,故以天芮为直符,在坤二宫。阳遁顺行,阴遁逆行。其布局如下(甲子时):
甲午 天辅 辛 |
乙 天英 |
甲戌 天芮 己 |
甲申 天冲 庚 |
甲辰 天禽 壬 |
天柱 丁 |
丙 天任 |
甲子 天蓬 戊 |
甲寅 天心 癸 |
二、直使用例
直事者,直事上之门也;时干者,时下所得之宫也。然则直符十时一易,其门十时一易也。
假令阳遁用天元中元七局,甲己之日,夜半生甲子,即以惊门加第七宫。鸡鸣为乙丑,即以惊门加八(六)宫[47],尽癸酉十时,皆以惊门加宫,至甲戌则移生门加宫,而奇门所在,及为吉凶成败,按而详之。他仿此。阴遁则逆数。(页504)
阳遁中元七局,“甲己之日,夜半生甲子”,即甲子时,戊起兑七宫,所以惊门为直使,阳遁顺行,乙丑时惊门加在地盘乾六宫,“直使十时一易”,到癸酉时皆为惊门加宫。甲戌时则移局为下元艮八宫,故以艮八宫所在之生门为直使,“星符每逐时干转,直使常随天乙奔”[48],所以生门直符加临时干所在地盘之宫。此时布局如下(甲子时):
丁 杜门 |
庚 景门 |
壬 死门
|
癸 伤门 |
丙 |
甲子 戊 惊门 |
己 生门 |
辛 休门 |
乙 开门
|
第二节 遁甲吉格局法解例
一、“吉门偶尔合三奇,值此须云百事宜”[49]
“凡三奇之日,宜以出行。奇者,乙、丙、丁,皆为吉干,与善神并,故无凶耳。若开、休、生三吉门有天上三奇合之,临一方,即其方之门为吉,道路清虚,可以出行、修举百事,皆吉[50]。”(页504)
三奇表时间,乙丙丁皆为吉干,开、休、生、伤、杜、景、死、惊表方位,开、休、生处于北方“三白”之位,称为三吉门。如果三奇之时合得三吉之位,所临之方,为吉,此时百事皆宜。如“乙丙丁三奇与开休生三吉门,其中各一临之方为三奇之灵,此时此方百事皆吉。”[51]
“假令用阳遁天元一局,甲己之日,日出为丁卯,天乙直符在四宫,开门临震三宫,下有六乙与日奇合[52],东方出行吉。生门临离九宫,有六丁与星奇,南方可以出行。”(页504)
阳遁天元一局,甲己之日,天蓬为直符,休门为直使,丁卯时休门直使到巽四宫,顺转,开门临震三宫,下有六丙日奇,所以东方出行吉。生门临离九宫,与六乙日奇合,所以南方出行吉。其布局如下(丁卯时旬首为甲子):
休
辛 |
生
乙 |
坤
己 |
震 庚 开 |
壬 |
丁 |
丙 |
甲子 戊 |
甲寅 癸
|
二、三奇得使
“凡三奇直使者,为三奇得六甲所使奇也。即乙为甲戌、甲子使,丙为甲寅、甲申使,丁为甲辰、甲寅使,三奇为吉门,合得此时者为尤良[53]。”
“乙为甲戌、甲子使,丙为甲寅、甲申使,丁为甲辰、甲寅使”句中有误,当校作“乙为甲戌、甲午使,丙为甲子、甲申使,丁为甲辰、甲寅使”[54]。经过勘误后我们再解析三奇得使局法用例。
“假令阳遁用天元上元一局,用甲己之日,日入癸酉,天乙直使在一宫,以直符天蓬加六癸,休门直事加一宫,北方休门下有六丙,日(月)奇而临甲子六丙所使者是也。他皆仿此。”(页505)
根据以上三奇得使的规定,我们可以将局法绘成下表(阳遁一局,癸酉时):
杜门 甲午 辛 |
景门
乙 |
甲戌
己 |
伤门 甲申 庚 |
甲辰 壬 |
杜门
丁 |
生门
丙 |
休门 甲子 戊 |
天蓬 开门 甲寅 癸 |
三、三奇游六仪
“凡三奇游于六仪,利为公私和会之事,谓乙、丙、丁游于六甲之上。若甲寅有乙卯,甲子有庚午,此为玉女守门户之时也。天乙合会,利为其事,要在三奇在六仪者。”(页505)
关于三奇游六仪,《遁甲符应经》言之更明:“六仪者,六甲也。三奇者,乙丙丁也,谓乙丙丁游于六仪之上。甲子旬有庚午,甲戌旬有己卯,甲申旬有戊子,甲午旬有丁酉,甲辰旬有丙午,甲寅旬有乙卯,此为玉女守门之时,有罪无疑,故利宴乐也。假令甲己之日,申庚午是玉女守门之时也。”[55]从文义言,则是指由旬首定直符、直使而布之六仪,在得到时干动局之三奇加临时而出现的六个可能的局。
第三节 遁甲凶格局法解例
一、伏吟 反吟
“凡子加子,直符、直事各伏其位,名曰伏吟;子加午,直符、直事各易其位,名曰反吟。虽致奇门吉宿,皆凶,惟可以纳财。”(页504)
“子加子”指动盘甲子加于静盘甲子,直符、直事其位置不变,所以称作伏吟格。“子加午”,指动盘甲子加于静盘甲午,其位置相对,所以称作反吟格。当然这里仅仅是说“子加子”,其实运盘之后动盘六甲与静盘六甲重合者皆可称作伏吟,同理凡是直符、直事位置相对皆可称作反吟,天盘甲戌加临地盘甲辰也是反吟。《遁甲符应经》卷上:“伏吟:子来加子为伏吟,不宜用兵,宜敛货财。凡六甲之时,门伏皆伏吟,余仿此。反吟:子来加午为反吟,不利举兵动众,利散恤仓廩之事,门符冲对皆是。”[56]如遇伏吟、反吟即使遇到奇门、吉宿也主凶,只可以接纳钱财,其他诸事不宜。
二、三奇入墓
“凡三奇入墓,凶,不用。
假令六乙日奇,虽得日奇,未时不可出,谓乙属木,木墓在未也。丙丁火,火墓在戌,戌时不可出。
一云六乙临二宫,六丙、六丁临六宫,入墓。”(页506)
三奇入墓来源于五行寄生十二宫的原理,即五行在十二个月从生长到死亡的过程。十二宫分别为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墓又叫库。指万物成功而藏之库中,有如人死后而最终归于坟墓。”[57]
三奇入墓在唐之前可能有两种不同的规定,一种是“[葛]洪曰:三奇入墓者,谓乙未时为日奇入墓,乙为日奇,木墓在未,故为日奇入墓;丙戌为月奇入墓,丙为月奇,火墓在戌,故为月奇入墓。”[58]另一种是《太白阴经》下文提到的“一云六乙临二宫,六丙、六丁临六宫,入墓。”这种说法在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二)引王璋的说法:“三奇墓者,谓六乙日奇下临二宫,六丙月奇到六宫,六丁星奇下临八宫,是谓三奇入墓也。假如阴遁四局,丙辛日庚寅时,六丙月奇下临六宫,是谓月奇入墓。凡遇三奇入墓,纵有奇门,不可举兵百事,皆凶也。”[59]依《太白阴经》中的记载只要乙奇临二宫,丙奇、丁奇临六宫,即符合三奇入墓的格局,但在上面提到的《遁甲演义》的记载却为“六丁星奇下临八宫”是丁奇入墓,丁奇入墓在后世的传承中可能有变革。
三、六仪击刑
“凡六仪击刑,皆不可用。
假令阳遁甲子天蓬为直符,加卯时为击刑,谓子、卯刑故也。虽得奇门吉宿,不可用。三刑者,子刑卯,卯刑子;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辰、午、酉、亥四位自刑。”(页506)
何谓“三刑”?清·张尔岐《风角书》(卷五)中认为“谓之三刑者,刑上、刑下、自刑也”。同时对三刑有具体的解释“子刑卯,卯为刑下,子为刑上;丑刑戌,戌为刑下,未为刑上;寅刑巳,巳为刑下,申为刑上;卯刑子,子为刑下,卯为刑上;辰刑辰;巳刑申,申为刑下,寅为刑上;午刑午,戌刑丑,丑为刑下,戌为刑上;申刑寅,寅为刑下,巳为刑上;酉刑酉;戌刑未,未为刑下,丑为刑上;亥刑亥。凡刑下来者,祸浅;刑上来者,灾深;自刑者兼刑上刑下,其灾尤深。”[60]
“六仪”指六甲,“六仪击刑”指六甲地支相刑与自刑。甲子直符见卯,为卯刑子;甲戌直符见未,为戌刑未;甲申直符见寅,为申刑寅;甲寅直符见巳,为寅刑巳。此为地支相刑。甲辰直符见甲辰,甲午直符见甲午,此为地支自刑。六仪击刑之局为大凶,遇此之时,即使遇到奇门吉宿也不可用事。《太白阴经》下面所列举的局例:“假令阳遁甲子天蓬为直符,加卯时为击刑,谓子、卯刑故也。虽得奇门吉宿,不可用。”此局为甲子直符见卯,子卯刑,即为六仪击刑。
四、趋三避五
“凡天道不远,三五复反。假令阳遁用天元上元一局,甲己之日,平旦为丙寅三,即三在寅也;戊辰五,即五在辰也。他仿此。其阳遁,可出入、举百事,当趋三避五,可以明天道。”(页507)
“平旦丙寅三,即三在寅也”、“戊辰五,即五在辰也”,所谓“三”、“五”是指三宫和五宫,“直使加震宫,三为生,故宜向三;直使加中宫,寄坤二宫为死,所以要避五。”[61]《遁甲符应经》卷中引《三元经》解释趋三避五的原因为:“《经》曰:天道不远,三五复返。之三避五,恢然独处。三为生气,故之三也。五为害气,故避五也。三为威,五为武,盛于三,衰于五。匹马只轮,无有反顾。假令冬至上元阳一局,甲己之日丙寅时,宫得三,此时为生气,则为百事吉,故曰之三。至戊辰时宫得五,为害气,故曰避五,百事凶。”[62]从以上解释可以得知“趋三避五”,时下得三宫可趋之,时下得五宫须避之。
五、天网四张
“凡天网四张,万物尽伤,谓时得六癸也。此时不可造作百事。又神有高下,必须避也。假令天网在一宫,神高一尺;在二宫,神高二尺,逾越避之。
天网为天干六癸之象征意义,时下得六癸就称作天网四张格,是一凶格,此时百事不宜。此处与上面所说的“时逢六癸,众人所视,不知六癸,出门则死。谓六癸之时,时下得癸,凶也”重复。但是天网在九宫的高低是不一样的,一宫时天网高一尺,二宫时天网高二尺,由此可知宫数越高,天网越高。尺寸低时“必须匍匐而去,以左右肩纽而前行十步吉”,但是当尺寸高时,“虽合奇门吉宿也不宜用”[63]。正如《烟波钓臾赋》所述:“天网四张无路走,一二网低有路宗。三至四宫行入墓,八九高强任西东。”[64]同样,在《遁甲符应经》也有类似的记载:“《经》曰:天网四张,万物尽伤,此时不可举造百事,又神有高下,必须知之,谓时下得六癸之时也。假令天乙在一宫,即天乙所加宫也。当此之时必须匍匐而去,以左右肩纽而前行,过十步吉。若天乙高二尺以上可消息,避天网匍匐而去也。”[65]天网四张时为大凶之局,不可造作百事。
第三章 太白阴经遁甲篇之兵法用局
“《经》曰:征伐皆有向背,知之者胜,不知者败。其太岁、太阴、将军、月建、日时、大时、小时、亭亭、白奸、游都、太乙、黄幡、豹尾、五帝、六符、生神、死神、大雄[66]、地睢、日德、孤虚,岁月日时、刑杀大小,审而用之,可以知其胜负,易其成败。其临神者,惟死神、地睢、虚星可向,白奸亦可向。”(页510)
“征伐皆有向背,知之者胜,不知者败。”是谓征战之时,于遁甲式法之外,还须结合此众多的神煞以谨慎推演布局,以尽可能于帷幄之中运筹周密,而求可决胜于帷幄之外。
第一节 推吉凶位所在法
一、吉凶宿断
“凡时下及天乙直使所在得吉宿者,吉;得凶宿者,凶。时下得吉宿,谓直符所加;时下所得三星[67],此谓吉宿也。
假令阳遁天元上元一局,甲己之日,平旦为丙寅,即以直符加六丙,六丙在八宫,八宫为天任,是谓时下得天任星也。他仿此。”(页507)
其布局(阳遁上元一局丙寅时)如下:
(甲午) 辛 |
乙 |
(甲戌) 己 |
(甲申) 庚 |
(甲辰) 壬 |
丁 |
丙 (天任) |
(甲子) 戊 |
(甲寅) 癸 |
时下及天乙直使所在宿用“直符加时干”得到,如以上局例,阳遁天元一局丙寅时,直符天蓬加六丙在艮八宫,艮八宫为天任,天任星为小吉,得吉宿。
“天乙所在吉宿者,假令阳遁天元上元一局,甲己之日,夜半生甲子,甲子为天蓬,即以天乙直使在天蓬宿。鸡鸣为乙丑,乙丑为天芮,即以天乙直使为天芮宿。
凡吉宿者,天辅、天禽、天心为大吉,天冲,天任为小吉。凶宿者,天蓬、天芮为大凶,天英、天柱为小凶。大凶者,有旺相气变为小凶。小凶者,有旺相气变为平。其吉宿有旺相气大吉。”(页507)
阳遁天元一局,甲己之日甲子时,天乙直使在坎一宫天蓬宿,乙丑时在坤二宫天芮宿,仿此可以推出天乙直使其他时辰所在宫:丙寅时在震三宫天冲宿,丁卯时在巽四宫天辅宿,戊辰时在中五宫天禽宿,己巳时在乾六宫天心宿,庚午时在兑七宫天柱宿,辛未时在良八宫天任宿,壬申时在离九宫天英宿。
二、天三门地四户
“凡欲远行、出入、举百事、逃亡,当令天三门加地四户[68],出其下,吉。天三门者,太冲、从魁、小吉是也。地四户者,除、定、危、开是也。
假令正月建寅,即卯为除,午为定,酉为危,子为开。他仿此。太冲、从魁、小吉,天之私门[69];六合、太阴、太常,地之私户[70]。此临开、休、生三奇吉门,从之出入、远行、举百事,皆大吉[71]。又以月将加时上视之,勿忘太冲[72]。太冲者,天门也。卒有急难,天门出吉。”(页505-506)
天三门地四户推法又结合六壬式法而加以配合论定。天三门指六壬十二神之神后、大吉、功曹、太冲、天罡、太乙、胜光、小吉、传送、从魁、河魁、登明十二神中的从魁、小吉与太冲。地四户指建除十二神之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中的除、危、定、开[73]。
地四户的排法比较容易,从下表可以看出十二个月份地四户的所在。
月份 建除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子 |
丑 |
正月 |
建 |
除 |
满 |
平 |
定 |
执 |
破 |
危 |
成 |
收 |
开 |
闭 |
二月 |
闭 |
建 |
除 |
满 |
平 |
定 |
执 |
破 |
危 |
成 |
收 |
开 |
三月 |
开 |
闭 |
建 |
除 |
满 |
平 |
定 |
执 |
破 |
危 |
成 |
收 |
四月 |
收 |
开 |
闭 |
建 |
除 |
满 |
平 |
定 |
执 |
破 |
危 |
成 |
五月 |
成 |
收 |
开 |
闭 |
建 |
除 |
满 |
平 |
定 |
执 |
破 |
危 |
六月 |
危 |
成 |
收 |
开 |
闭 |
建 |
除 |
满 |
平 |
定 |
执 |
破 |
七月 |
破 |
危 |
成 |
收 |
开 |
闭 |
建 |
除 |
满 |
平 |
定 |
执 |
八月 |
执 |
破 |
危 |
成 |
收 |
开 |
闭 |
建 |
除 |
满 |
平 |
定 |
九月 |
定 |
执 |
破 |
危 |
成 |
收 |
开 |
闭 |
建 |
除 |
满 |
平 |
十月 |
平 |
定 |
执 |
破 |
危 |
成 |
收 |
开 |
闭 |
建 |
除 |
满 |
十一月 |
满 |
平 |
定 |
执 |
破 |
危 |
成 |
收 |
开 |
闭 |
建 |
除 |
十二月 |
除 |
满 |
平 |
定 |
执 |
破 |
危 |
成 |
收 |
开 |
闭 |
建 |
此处只是指出了天三门是太冲、从魁和小吉,没有具体说明天三门如何推出的。《遁甲演义》记载了天三门的起法:
“入式歌云:‘天乙会合女阴私。’所谓天乙会合女阴私之事,要在三奇临六仪与三奇吉门合太冲、从魁、小吉。天三门加除、定、危、开地四户,是谓福食,远行、出入皆吉。歌云:‘本月将名加时支,十二月将顺遍数,太冲小吉与从魁,三方游祸天门便。’以月将加时支顺数也。假如正月雨水后用午时出行,则以月将登明加于时支午宫,登明在午上,神后在未,大吉在申,功曹在酉,太冲在戌,戌方为天门,天罡在亥,太乙在子,胜光在丑,小吉在寅,寅方为天门,传送在卯,从魁在辰,辰方为天门。余仿此。
以授时历看,审订太阳过宫,方可选用。如去年十二月大寒节某日时刻日躔玄籽之次,太阳在子,以神后出将加用时。世俗但知登明为正月将,却不知待雨水节后某日时刻日躔娵訾之次,太阳方过亥宫,以登明天月将方可用。登明天月将加用时,以次轮去,如遇从魁、小吉、太冲即是天三门也。如得本日贵人到乾亥,就是贵人登天门。”[74]
从《遁甲演义》中可以得出天三门的起法“以月将加时支”,十二月将神与时支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神后 |
大吉 |
功曹 |
太冲 |
天罡 |
太一 |
胜光 |
小吉 |
传送 |
从魁 |
河魁 |
登明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五月 |
四月 |
三月 |
二月 |
正月 |
玄枵 |
星纪 |
析木 |
大火 |
寿星 |
鹑尾 |
鹑火 |
鹑首 |
实沈 |
大梁 |
将娄 |
诹訾 |
通过上表可以推出“正月雨水后用午时出行”时天三门的所在,即将登明加在午宫,依次类推得到“神后在未,大吉在申,功曹在酉,太冲在戌,戌方为天门,天罡在亥,太乙在子,胜光在丑,小吉在寅,寅方为天门,传送在卯,从魁在辰,辰方为天门”。
文中提及到了太冲天马方,“歌曰:‘太冲天马最为贵,卒然有难宜逃避。但当乘取天马行,剑戟如山不足畏。’[75]”由此可以看出太冲天马方亦为吉方,借此梳理一下太冲天马方的推法。《遁甲演义》载“将支加在用时支,顺轮十二逢卯止。卯止宫为天马方,此方避难真亨利。”[76]即天月将支加在用事时支,顺数至天月将支的卯止,与卯所对应的地支即为天马方。下以一局例来说明:
“假如正月雨水前后用子时,月将数至卯在辰上,逢卯字到辰,其辰上天马方也。登明在亥,以亥加子宫,则子在于丑矣。”(如下表所示)
神后 |
大吉 |
功曹 |
太冲 |
天罡 |
太一 |
胜光 |
小吉 |
传送 |
从魁 |
河魁 |
登明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五月 |
四月 |
三月 |
二月 |
正月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子 |
天三门地四户推出后,其再结合遁甲式法,如天之私门(太冲、从魁、小吉)或地之私户(六合、太阴、太常)加临开、休、生三奇吉门,从吉门出入、远行及其他事宜都为大吉。此时也要重视以上所释的太冲天马方,因为太冲为天门,如遇急难,从天门出吉。
三、遁甲穿壬法
“凡天罡加四孟,天乙在内,宜处百事;天罡加四仲,天乙在门,出处百事皆败;天罡加四季,天乙在外,宜出行,百事皆吉。他仿此。(页509)
天罡加四季,即神在外,煞在内也。天罡加四孟,即神在内,煞在外也。如天罡加四仲,神在门,煞即入也。余皆仿此。[77]”
对比以上两段文字可以看出,把《六壬大全》的“煞在内也”、“煞在外也”、“煞即入也”去掉,其内容是一致的,《太白阴经》的“天乙”跟《六壬大全》的“神”是一个概念,这一现象的存在可以推测,古人在占卜推算吉时吉方时并不单纯使用一种式占,为了大吉,可能使用两种以上的占卜方式,六壬式在此可能为遁甲的一个辅助工具,前述“天三门地四户”局中已然如此。
“凡要事在三宫、在天乙,大吉加四仲,名玉堂,时天乙理事于玉堂之中,欲出行当此之时,百事可利,逃亡者得。神后加四仲,名明堂,时天乙出游门垣之外,游行四野,当此之时,举造百事皆吉,逃亡者得。徵明加四季,名曰绛宫,天乙伏藏于深宫之中,行于私宴,当此之时,不可出行,逃亡者皆得用。
凡天乙之理于三宫,四时迭用,要在于天乙大神,背之必败,当从向克。春三月,天乙大神理于玉堂宫,大吉是也;大吉为生气,其冲小吉,为百鬼死。夏三月,天乙大神理于明堂宫,神后是也。神后为王坐,其冲胜光,为负。秋、冬三月,天乙大神理于绛宫,徵明是也;徵明为常生,其冲太乙,为积刑。”(页509)
以上内容在后来有关遁甲的文献已经不存在了,而被列入了六壬式。如宋·祝泌《六壬大占》就记载了类似的内容:
绛宫时
登明加仲,天罡加孟,是天乙神在内,大吉为煞。气在外,外死而内生,可入不可出,宜主不宜客,利守不利动,利老不利少,利短不利长,利后不利前,闻忧不忧,闻喜不喜,急难以登明攻太乙,吉。逃亡者出从魁、传送下,吉。凡天乙大神理于三宫,四时迭用。秋三月、冬三月,天乙大神理此宫此时,三奸在巳,捕亡于天上,巳所临之下,追之必得。占贼尚在,占宿宜止,占下营吉。兆内尤为吉也。
明堂时
神后加仲,天罡加季,是天乙出游于八极之外。天罡为煞,煞在内,内死而外生,可出不可入。下克上,利主人;上克我(下也),利客、利前不利后,利少不利老,利长不利短,闻忧必忧,闻喜必喜。出军从神后击胜光,胜,吉。逃亡者出太冲下,吉。夏三月,天乙大神理此宫,此时三奸在午,捕亡于天上,午所临之下,追之必得。占贼非已去则伏匿。(一云未去有伏兵)占病弗留,利以攻战,宜举百事,逃亡难获。
玉堂时
大吉加仲,天罡入仲,是天乙神在门,登明为煞。(一云主煞欲出,死煞欲入)生煞欲入,彼我相伤,两军俱败,宜主不宜客,利长不利短,利少不利老,利后不利前,闰忧半忧,闻喜半喜。急难以大吉攻小吉,(一云以魁击罡)逃者出河魁下,吉。捕亡者得口,半吉半凶,多败少成。春三月,天乙大神理此宫,此时三奸在未,捕亡于天上,未下追之必得。占贼欲去,占宿宜上路。(一云宜中途止)占下行宜行,机谋游师,吉。(《六壬大占》)[78]
对比《太白阴经》和《六壬大占》的内容可以看到,《太白阴经》是将玉堂、明堂和绛宫按照一个方面来分述,而《六壬大占》则是将绛宫时、明堂时及玉堂时的特点进行综述。《六壬大占》的绛宫时为“登明加仲”,而《太白阴经》作“登明加四季”,然《太白阴经》前载要事三宫之大吉、神后皆加四仲,则疑此登明所加之“四季”乃“四仲”之误作,如此则与《六壬大占》所载者合,另外,《六壬大占》对三时的吉凶宜忌的描述更加详细,由此可以得出李筌时代遁甲与六壬还是有较多的联系的。
第二节 出师安营咒法
出师安营(一名真人玉女反闭局)
“《经》曰:诸有正宿安营,四直顿兵,深入敌境,恐有掩袭,乃作真人闭六戊法;逃难隐死,作玉女闭局法。千凶万恶,莫之敢干。故(古)人精微,去道不远,故能洞幽阐神,非真人逢时,必不能行也。”(页511)
出师安营有两种局法,一种是为“深入敌境,恐有掩袭”而作的真人闭六戊法,六戊为天门,闭六戊法应该是将天门关闭,从而可以“千凶万恶,莫之敢犯”。另一种为“逃难隐死”而作的玉女闭局法。下面对这两种局法的操作情况略作分疏。
一、闭六戊法
“先置营讫,于某旬上,以刀从鬼门行起,左旋画地一周,次取其中央之土一斗置六戊上。六戊者,天罡神也。刀即置取土之处埋之,咒曰:“太山之阳,恒山之阴,盗贼不起,虎狼不伤,城郭不完,闭以金关,千凶万恶,莫之敢犯。”便于营中宿。若令出入,验之法[79]:取犊母在营中,犊子安营外,犊子终不敢入营中。甲子旬,戊在辰,余仿此。”(页511-512)
“甲子旬,戊在辰,余仿此”,此法为闭六戊法,六戊分别为戊辰、戊子、戊戌、戊申、戊午,“甲子旬,戊在辰;甲戌旬,戊在辰;甲申旬,戊在子;甲午旬,戊在戌;甲辰旬,戊在申;甲寅旬,戊在午”[80]。《武备志》卷一百八十一“释真人闭六戊法”目下又云:“《经》曰:诸止宿、安营、避病、去害者,当用真人闭六戊之法,为术先置其地户在旬中六戊上。假令甲子旬在戊辰,以刀从门起左行画地一周,次取中央土一斗,分置六戊之上,六处各置一升,乃置刀于取土处,入中央呪曰:‘泰山之阳,恒山之阴,盗贼不起,虎狼不侵,城郭不完,闭以金关,千凶万恶,莫之敢干。’呪毕仍在中宿,不复去也。欲验六戊之法,即取犊牛特,系母于营中,犊终不敢入来也。欲令入,去一戊土,犊便从空上入来矣。假令甲子旬,戊在辰;甲戌旬,戊在寅;甲申旬,戊在子;甲午旬,戊在戌;甲辰旬,戊在申;甲寅旬,戊在午是也。”[81]
二、玉女闭局法
奇门遁甲的演局排盘及选择吉时吉方是极其复杂的,所需时间较长,在事情不急,如上官赴任、远行经商、婚丧嫁娶等事情上可以慢推细排。但是当情况紧急,尤其在行兵作战,又遇“阴阳二遁有闭塞,八方皆无门可出”之时[82],无暇仔细排盘推算,却需要立刻作出决策,此时遁甲也有它的应急变通之法,即用玉女闭局法,推出天门地户。此则“缓则从门,急则从神”。《太白阴经》关于此法的描述如下:
以刀画地,常以六为数:室中六尺,庭中六步,野外六十步,手持六算,算长一尺二寸。假令甲日从甲上入,乙日从乙上入,戊日从东西南北入[83],入局竟从今日日辰起。
假令子日,即以第一算置子上,第二算加丑上,第三算加寅上,第四算加卯上,第五算加辰上,第六算加巳上;下六时依次去。便呼云:“鼠行失窟入[狗]市[84]。”便移子上算置戌上,度算讫,大呼云:“青龙下!”次移丑上算置卯上,云:“牛入兔涂食时(甘)草[85]。”度讫,就便呼云:“朱雀下!”次移寅上算置巳上,云:“猛虎跳,鸢来到。”度算[讫],便呼云:“勾陈下。”次移卯上算置丑上,云:“兔入牛栏伏不起。”便大呼云:“白虎下!次移辰上算置午上,云:“龙入马厩因留止。”度讫,便呼云:“玄武下!”次移已上算置申上,呼云:“螣蛇宛转来[申里]。”[86]度讫,便呼云:“六合下!”两算夹一算,先成为天门,后成为地户。避难出天门,入地户,乘玉女上去,吉。仍呼玉女所在云:“庚上玉女来护我,无令百鬼中伤我!”敌人不见我,以为束薪。独开天门,而闭地户,咒会(毕)交乎,以算闭门而去,勿反顾。以刀画地,即地脉不复得见。(页512)
《太白阴经》关于玉女闭局法的记载有些空缺,现以《遁甲演义》将其校勘和补充。如每日入局方位,从“假令甲日从甲上入,乙日从乙上入,戊日从东西南北入,入局竟从今日日辰起”看出,除了戊日从东西南北入局外,其他九干皆从用事日辰入局。而玉女闭局法跟天三门地四户类似,也是遁甲式法结合六壬式法而论定,只有八干,又因此局法是推天门地户,而六戊为天门,六己为地户,所以此局法所用应为除戊己以外的八干。
玉女闭局法是将六壬十二神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配合使用的,它们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经过度算移筹,推出天门、地户和玉女。每一日辰的入局都自有它的体系,《太白阴经》中以子日入局为例,记述了移算方法及如何成天门地户。《遁甲演义》卷三同时载了午日入局局法:
“若午日,即从午上命上第一筹。
马入龙泉饮甘水,便移午上筹安辰上。
羊羔易位入酉乡,便移未上筹安酉上。
猿猴踊跃向猪中,便移申上筹安亥上。
鸡飞扑落来羊位,便移酉上筹安未上。
狗入鼠穴捕其子,便移戌上筹安子上。
猪入虎穴自投死,便移亥上筹安寅上。
喝筹讫,但两支夹一干,先成者天门,后成者为地户。[87]”
据《遁甲演义》“十二图式”[88]可以将十二支日的天门、地户、玉女及十二地支何支闭天门地户绘表如下:
|
天门 |
地户 |
玉女 |
闭天门 |
闭地户 |
子日 |
丙 |
乙 |
庚 |
丑上取筹 |
申上取筹 |
丑日 |
丙 |
乙 |
辛 |
丑上取筹 |
申上取筹 |
寅日 |
丙 |
庚 |
乾 |
丑上取筹 |
辰上取筹 |
卯日 |
庚 |
丁 |
壬 |
辰上取筹 |
亥上取筹 |
辰日 |
庚 |
丁 |
癸 |
辰上取筹 |
亥上取筹 |
巳日 |
庚 |
壬 |
艮 |
辰上取筹 |
未上取筹 |
午日 |
壬 |
辛 |
甲 |
未上取筹 |
寅上取筹 |
未日 |
壬 |
辛 |
乙 |
未上取筹 |
寅上取筹 |
申日 |
壬 |
辛 |
巽 |
未上取筹 |
戌上取筹 |
酉日 |
甲 |
癸 |
丙 |
戌上取筹 |
巳上取筹 |
戌日 |
甲 |
癸 |
丁 |
戌上取筹 |
巳上取筹 |
亥日 |
甲 |
丙 |
坤 |
戌上取筹 |
巳上取筹 |
在遇紧急状况需要立即做出判断时,只需按以上天门、地户和玉女的方位,“吉事出地(户),入天门,乘玉女而去,勿返顾。凶事,出天门,入地户,乘玉女而去,勿返顾。”[89]即可求吉得吉,避凶得遂。
第三节 推吉凶日法
遁甲选择也要参考黄黑道吉凶之说,《太白阴经》遁甲篇中所载的“推恩建黄道法”,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凡天罡下为建,建为青龙,黄道次神;太乙即为除,除为明堂,黄道次神;胜光即为满,满为天刑,黑道次神;小吉即为平,平为朱雀,黑道次神;传送为定,定为金匮,黄道次神;从魁为执,执为天德,黄道次神;河魁为破,破为白虎,黑道次神;徵明为危,危为玉堂,黄道次神;神后为成,成为天牢,黑道次神;大吉为收,收为玄武,黑道次神;公正(功曹)为开,开为司命,黄道次神;太冲为闭,闭为勾陈,黑道次神。”(页511)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将建除十二客、十二月将和黄黑十二道神的对应关系绘成下表:
建除十二客 |
建 |
除 |
满 |
平 |
定 |
执 |
破 |
危 |
成 |
收 |
开 |
闭 |
十二月将神 |
天罡 |
太乙 |
胜光 |
小吉 |
传送 |
从魁 |
河魁 |
徵明 |
神后 |
大吉 |
功曹 |
太冲 |
黄黑十二神 |
青龙 |
明堂 |
天刑 |
朱雀 |
金匮 |
天德 |
白虎 |
玉堂 |
天牢 |
玄武 |
司命 |
勾陈 |
黄黑道 |
黄道 |
黄道 |
黑道 |
黑道 |
黄道 |
黄道 |
黑道 |
黄道 |
黑道 |
黑道 |
黄道 |
黑道 |
从上表可以看出,凡是逢上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神的就是黄道日,逢天刑、朱雀、白虎、天牢、玄武、勾陈的是黑道日。上表是天罡下为建时的排盘情况,同样,如果天罡下为除,则十二月将神依次往后顺推。
常以正、七月加子,二、八月加寅,三、九月加辰,四、十月加午,五月、十一月加申,六月、十二月加戌。(页511)
宋·祝泌《六壬大占》载此更为明确:
“假如正七月出行修造,择黄道日以青龙加子,明堂加丑,天刑加寅,顺推之,余月仿此。二八月加寅,三九月青龙加辰,四十月加午,五十一月加申,六十二月加戌是也。[90]”
此即是说,在具体推排黄黑道所在时,要根据占时所在的月份来确定黄黑十二神之首“青龙”所在的位置,然后再顺布其它十一神,如八月占,则此时黄黑道所在的位置就是以青龙置于十二地支之寅位,然后顺排明堂于夕、天刑于辰等等。
黄道六吉神的代表涵义为:“金匮宜财物,青龙寿命长。玉堂招仆畜,天德合家昌。司命人多吉,明堂子更良。行造常择善,始终更吉祥。”[91]临黄道时非常吉利:“黄道所临为福神,任从行造不殃人。太岁之方犹不畏,况其诸煞及将军?”[9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或是民间在操办重要事情时通常会说选个黄道吉日的原因了。
第四节 推出击方位法
亭亭白奸法跟孤虚法类似,都是应用于军事,而且在兵阴阳家看来此法非常重要。《烟波钓叟歌》云:“更得直符直使利,兵家用事最为贵。常从此地击其冲,百战百胜君须记。”[93]亭亭方和白奸方的推法《太白阴经》的记述较为简略:
“常以月将加时辰,神后下为亭亭所在;次析十二月时,其寅、申、巳、亥神后;白奸所在神后时,白奸在寅,常行四孟。亭亭常以白奸囚于巳、亥,格于寅、申。”(页511)
《太白阴经全解》于“格于寅申”下注引钱熙祚语云:“此条有脱误。”按《遁甲演义》对亭亭白奸的解释及其推法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王璋曰:亭亭者,天之贵神也,背之击其冲为胜。推法:以天月将加所用正时,神后所临之宫,即亭亭居其上也。如正月雨水后,太阳某日过亥,乃登明将。将者,太阳也。午时用事,即以天月将亥加午,子到未宫,即是亭亭在未上是也,宜背之,背者坐其上也。白奸者,天之奸神也,合于巳亥,格于寅申。一云:背亭亭击白奸,以天月将加所用时,寅午戌三宫见寅申巳亥,即孟神,白奸居孟神之位,白奸常居寅申巳亥之位是也。如正月午时用事,以亥加午,亥即白奸,在午,宜击之。又如正月卯时用事,以亥加卯,数至辰上得子,亭亭在辰也。数至午上得寅,白奸在寅是也。背亭亭者,大将背抵亭亭之位而击向白奸之方是也。
白奸方 巳申亥寅巳申亥寅巳申亥寅
日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亭亭方 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五寅卯辰
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亭亭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五寅
白奸 亥寅巳申亥寅巳申亥寅巳申[94]”
十二天月将与十二月份及十二地支有固定的对应关系:
十二月 |
十二 |
十一 |
十月 |
九月 |
八月 |
七月 |
六月 |
五月 |
四月 |
三月 |
二月 |
正月 |
月将 |
神后 |
大吉 |
功曹 |
太冲 |
天罡 |
太一 |
胜光 |
小吉 |
传送 |
从魁 |
河魁 |
徵明 |
地支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我们以上文《遁甲演义》中的内容为例,试对亭亭方与白奸方的推法作些解释。从上表(正月午时)中可以看出:正月雨水后,太阳某日过亥,为登明将。午时用事时,将天月将徵明亥加在午上,子移到未宫,神后临未宫,即是亭亭在未上,背亭亭击其冲。而白奸方则是“以天月将加所用时,寅午戌三宫见寅申已亥,即孟神,白奸居孟神之位,白奸常居寅申巳亥之位是也”。正月午时用事时,午在亥上,亥正好为四孟神之一,所以白奸在亥。又如正月卯时用事时,以亥加卯上,神后临辰宫,午上得四孟神之一寅神,所以午为白奸所在方。
附录一 待质录
通过对《太白阴经》遁甲卷的疏通、整理及初步探讨,我们仍然遇到不少理法不明的内容,在此列出以求教于方家。
1、天遁、地遁、人遁
“凡三奇与生门合,太阴合,得人遁奇;与休门合,为天遁奇;与开门合,得地遁奇;与太阴所合,皆吉[95]。常以六丁所合为太阴,天乙后二宫亦名太阴。
假令阳遁[用]天元上元一局,甲戌在坤宫,为直事前二宫,乾六甲在二宫,天乙在后二宫,皆合于六宫,故曰巽遁用阳,他仿此。(页505)”
解析以上局例,阳遁天元上元一局,甲戌在坤宫,坤宫为二宫,休门为直事在一宫,照此推,甲戌应在直事前三宫,而文中“为直事前只宫”,不知如何推出的。“天乙在后二宫,皆合于六宫”也不知如何排盘的。
“又,生门与六乙合,得人遁奇;休门与六丁合,得地遁奇;开门与六丙合,得天遁奇。所合之宫,所向皆吉。”(页505)
“又,生门与六乙合,得天遁奇;开门与六丙合,得地遁奇;休门与六丁合,而在直符前三宫,为得人遁奇。(页505)”
从两段落的对比来看,前后有矛盾,且与后世文献关于天遁、地遁和人遁的记载有出入,如《烟波钓叟歌》“天地人分三遁名,天遁日精华盖临,地遁月精紫云蔽,人遁当知是太阴。生门六丙合六丁,此为天遁自分明;开门六乙合六己,地遁如斯而已矣。休门六丁共太阴,欲求人遁无过此;要知三遁何所宜,藏形遁迹斯为美。”[96]似并不能判断在《太白阴经》中关于天地人三遁的具体定义及排盘格局。我们可以推测《太白阴经》时代天地人三遁的规定是另有一套系统,而且我们从“又”、“又”两字可推断李筌所在时期对于三遁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所以李筌在著《太白阴经》时收集了各种说法,也许到宋代才成形。当然这一质疑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2、向背择日
“《经》曰:征伐皆有向背,知之者胜,不知者败。其太岁、太阴、将军、月建、日时、大时、小时、亭亭、白奸、游都、太乙、黄幡、豹尾、五帝、六符、生神、死神、大雄[97]、地睢、日德、孤虚,岁月日时、刑杀大小,审而用之,可以知其胜负,易其成败。其临神者,惟死神、地睢、虚星可向,白奸亦可向。”(页510)
以上内容为向背择日,最后指出“其临神者,惟死神、地睢、虚星可向,白奸亦可向”,除了“死神”、“地睢”、“虚星”、“白奸”可向外,其他的神明都可背不可向。太岁、太阴、将军、黄幡、豹尾属于太岁系统神煞,大时、小时、日时属于季节、月将及日神系统神煞,至于五帝、六符、生神、死神、大雄、地睢这些术语在传世文献中已不见,所以它们具体属于哪一式占系统已不得而知。
“游都”和“日德”出现在明·佚名《六壬大全》“十天干神煞”[98],其与十天干的关系可以表列如下: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日德 |
寅 |
申 |
巳 |
亥 |
巳 |
寅 |
申 |
巳 |
亥 |
巳 |
游都 |
丑 |
子 |
寅 |
巳 |
申 |
丑 |
子 |
寅 |
巳 |
申 |
3、推五星所在法
“常以天罡加太岁,视亥上神为岁星,午上神为镇星,酉上神为太白,子上神为辰星。五星所在之次,国不可伐,大略如此。为星有迟速跳伏,以七曜算之方,定太岁月日时下之辰,不可向。”(页510)
此处提到的是五星,而文中只提到四星,疑有脱误。钱熙祚校注:“‘午上神’,疑当为‘荧惑’,‘镇星’上似有脱文”[99]。钱熙祚校注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午上神为荧惑,亥上神应为辰星,这样与后面“子上神为辰星”重复,疑“亥”有误。
“凡小时月逢大时月,正月卯,二月子,三月酉,四月午,左行四仲,周而复始。”(页510)
“小时月”和“大时月”,可能与向背择日里提到的“小时”和“大时”有关,《六壬大全》:“三月更与大时,正月起卯,逆行四仲,小时月建是也。”[100]按照《太白阴经》和《六壬大全》都是正月卯,逆行四仲(四仲指子、卯、午、酉),二月子,三月酉,四月午,五月卯,六月子,七月酉,八月午,九月卯,十月子,十一月酉,十二月午。何谓小时月和大时月?《六壬大全》“三月更与大时”,是否意味着三个月一循环的是大时月,而依月建逐月而行的是小时月?还有小时月与大时月是用来预测是什么?怎样推算的?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凡游都,正月丙,二月丁,三月口,四月庚。”(页510)
“游都”应该跟向背择日中提到的“游都”是一个概念,从“正月丙,二月丁,三月口,四月庚”来看,游都可能跟上文的大时月、小时月一样,月份也是按照丙、丁、口、庚来循环的。但是跟《六壬大全》中的游都所指可能不同,《六壬大全》所讲的十天干神煞之一的游都是与十二地支相关,分别为“丑子寅巳申丑子寅巳申”。
4、推行八干四角天乙依玄女式
“所口月游者,一名刑法。己酉月理艮宫六日,乙卯月理震宫五日,庚申月理巽宫六日,丙寅月理离宫五日,辛未月理坤宫六日,丁五月理兑宫五日,壬午月理乾宫六日,戊子月理坎宫五日。阳岁以大吉,阴岁以小吉。(页511)”
“玄女式”即为六壬式之别名,“八干”指的是己、乙、庚、丙、辛、丁、壬、戊,“四角”应该指的是“四门”:东南地户巽、西北天门乾、西南人门坤、东北鬼门艮,而且月份是从艮八宫开始,按照后天八卦顺时针进行推移的。而此局法是用来推测什么的,每个月份在一宫理五日或是六日各有什么象征意义?皆值得进一步思考。又此盘排法中有四角,可能是六壬式的一个格局。
《太白阴经全解》谓“所”下所缺字似为“谓”,又引钱熙祚注语云:“依《龙首经》天乙日游法,‘月’并当作‘日’。”[101]所缺字为“谓”字为是,而将“月游者”改为“日游者”可待商榷,因为后面的解释是以月份的不同而旋转推移的。
5、太华
“凡出入往来,青龙上明堂、出天门、入地户,四入太华中,即华盖。若天藏、天狱、天牢,,滇不可犯。”(页506)
此段内容“出天门”、“入地户”是可以解释的,即出天门戊,入地户己。青龙为黄道神,吉神。“太华”为山名,作此解释与文意不符。《文选·张衡<思玄赋>》:“‘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刘良注:‘玉女,太华神女’。”[102]将玉女解释为太华神女,似乎可以理解,因为六丁为玉女,太阴又在六丁中,所以在此可以将太华解释为太阴,同时太阴为地私门之一,八神之一的太阴“可以潜行”都为吉。“四入华盖”的“四”可能是接上面的“上明堂”、“出天门”、“入地户”后的第四个吉方,同时与后面的“天藏、天狱、天牢”三凶相呼应。此解仅为一己之见,不知是否恰当。
附录二 遁甲常识推例
《太白阴经》遁甲卷还涉及到了一些常识性的规定,今择其要者附列于此,并稍作简析,希望能对《太白阴经》遁甲篇的全面了解有所裨益。
1、十干吉凶。
《太白阴经》遁甲卷没有将时加十天干时列在一起,时逢六己、六庚、六辛、六壬、六癸在508页,而时下得六甲、六乙、六丙、六丁、六戊、六己在510页。现将其顺序调整,并结合在一起:
①凡时加六甲,一开一阖,上下交接,谓六甲之时,时下得伏吟时也。
②时加六乙,一往一来,恍惚俱出,谓六乙之时,时下得乙,吉也。
③时加六丙,道逢清宁,求之大胜,谓六丙之时,时下得丙,吉也。
④时加六丁,出幽入冥,永无祸侵,谓六丁之时,时下得丁,吉也。
⑤时加六戊,乘龙万里。当从天上六戊出,挟天武而行,吉也。
⑥时加六己,如神所使,不知六己,欲行且止,谓六己之时,时下得己,凶也。(页510)
⑦时逢六庚,抱木而行,强有出者,必有斗争;谓六庚之时,时下得庚,凶也。
⑧时逢六辛,行逢死人。强有出者,罪罚缠身;谓六辛之时,时下得辛,凶也。
⑨时逢六壬,为吏所擒,强有出者,非祸所胜;谓六壬之时,时下得壬,凶也。
⑩时逢六癸,众人所视,不知六癸,出门则死。谓六癸之时,时下得癸,凶也。(页508)
2、九星所主
“凡时下得天蓬,宜安居保国,修筑营垒,主不利客,凶神也。时下得天芮,宜崇道修德,统接朋济,凶神也。时下得天冲,不利举事,凶神也。时下得天辅,宜守道调理,凶神也。时下得天禽,宜祭祀求福,以灭群恶,例吉神也。时下得天心,宜避疾求仙,君子吉,小人凶,凶神也。时下得天柱,宜居守自固,藏形隐迹,凶神也。时下得天任,宜请褐赏贺,通达则利,吉神也。时下得天英,宜道行出入,进酒作乐,嫁娶筵宴,吉神也。”(页508)
此处列出了时下得九星时的吉凶宜忌。即天蓬、天芮、天辅、天冲、天柱、天心为凶神,天禽、天任、天英为吉神。
3、十干所主
“凡六甲为青龙,可以建福;六乙为蓬星,可以建德;六丙为明堂,可以出入;六戊为天门,可以往来;六己为地户,可以伏藏。天乙至三凶神之宫[103],六庚为天狱,六辛为天庭,六壬为天牢,天藏之中为六癸,可以隐藏也。”(页509)
此处十天干中惟缺六丁,六丁为玉女。
天干 |
甲 |
乙 |
丙 |
丁(缺)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象征意义 |
青龙 |
蓬星 |
明堂 |
[玉女] |
天门 |
地户 |
天狱 |
天庭 |
天牢 |
天藏 |
4、八神与八干
“凡九天之神在六甲,朱雀之神在六丙,太阴之神在六丁,勾陈之神在六乙,六合之神在六己,白虎之神在六庚,玄武之神在六辛,入(九)地之神在六癸。凡欲逃亡隐匿,必须从天门入地户,又参之以太冲、从魁、小吉、六合、太阴加地户[104],将出入往来,无能见者。欲去者,出天门而去;欲藏者,入地户而藏。太阴之中,凡欲逃避百鬼,当出天门入地户中,吉。
凡欲行山中宿,令虎狼鬼贼不敢近者,出天门入地户中[105],吉。”(页509)
“入地”之神的“入”字当为“九”字形讹,《太白阴经全解》未校。此段内容是八诈神与天干的对应关系,但惟缺直符、螣蛇二神,而阴阳二遁相易之“勾陈、朱雀”与“白虎、玄武”则全备。列表如下:
天干 |
六甲 |
六丙 |
六丁 |
六乙 |
六己 |
六庚 |
六辛 |
六癸 |
八诈神 |
九天 |
朱雀 |
太阴 |
勾陈 |
六合 |
白虎 |
玄武 |
九地 |
5、八门所生
“夫开门遁伏,休门生聚,生门利息,景门上书,杜门闭绝,死门射猎,惊门恐迫,伤门伤害。避恶伏匿,背杜门,向开门,吉。出行移徒,迁宫受职,入宫视事,背景门向休门,吉。有所掩袭,欲塞奸邪,背开门向杜门,吉。三奇吉门合天辅、天心、天禽,出入大吉。[106]出入开门,宜见大将军;出休门,宜见长吏;出生门,宜见帝王公卿;出伤门,宜捕猎、征伐;出杜门,宜邀遮隐匿、诛伐亡逆;出景门,宜上寿。出死门,宜丧葬吊唁;出惊门,宜掩捕斗讼。”(页510)
此段内容首先介绍了八门象征涵义,然后解释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利用各门。从“避恶伏匿,背杜门,向开门,吉。出行移徙,迁宫受职,入宫视事。背景门向休门,吉。有所掩袭,欲塞奸邪,背开门向杜门,吉”,这些例子来看,要背着所主要做的事情的门,然后向着此门对冲的门出去,盖以背为倚靠的缘故。如,跟杜门相对的门是开门,景门对面是休门,开门对面是杜门。
6、天辅之时
“凡天辅之时,有罪勿杀,斧钺在前,天乙救之,谓甲己之日时加巳,乙庚之日时加申,丙辛之日时加午,丁壬之日时加辰,戊癸之日时加寅。此时有罪,自然光辉,亦宜此时拔人之系缚。
一曰:甲己之日时下谓巳,丁壬之日时下谓辰,戊癸之日时下谓申,为天辅之时也。”(页508)
《太白阴经》记载的天辅之时跟《遁甲符应经》引《三元经》的天辅之时相似,都为“甲己之日己巳时,乙庚之日甲申时,丙辛之日甲午时,丁壬之日甲辰时,戊癸之日甲寅时。”此处乙庚之日、丙辛之日、丁壬之日、戊癸之日的天辅时都是五甲,唯甲己之日己巳时为天辅时。另一种天辅之时说法为戊癸之日时下谓申,与前面不同。天辅之时是如何推出的的问题不是很明了。从遁甲篇文章内容来看,一个遁甲术语的解析或是规定有两种说法,可以看出奇门遁甲在唐代时期还未完全成型。《遁甲符应经》载天辅之时为:“《经》曰:天辅之时,有罪无疑。斧头在前,天犹救之。甲己之日己巳时,乙庚之日甲申时,丙辛之日甲午时,丁壬之日甲辰时,戊癸之日甲寅时,是天辅时也。凡此时有罪皆自释也。”
[107]这种说法跟《太白阴经》的第一种说法是相同的。
征引文献
B
《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王明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D
《登坛必究》,清·王鸣鹤,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四库禁毁丛刊》子部第34册。
《斗转星移:解开奇门遁甲之谜》,尹锋,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年版。
《遁甲符应经》(《五行大义·六壬大占·遁甲符应经》),宋·杨维德,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影印本。
《遁甲演义》,明·程道生,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810册。
G
《管氏指蒙》,旧题三国·管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续修四库全书术数类丛书》版。
《癸巳类稿》,清·俞正燮撰,涂小马等校点,沈阳:辽宁出版社2001年版。
L
《六壬大全》,明·佚名,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08册。
《六壬大占》《五行大义·六壬大占·遁甲符应经》,宋·祝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影印本。
Q
《奇门遁甲》,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古今图书集成》1986年版
《奇门遁甲统宗》,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增补四库未收术数类古籍大全》第八集遁甲集成第6册。
《奇门遁甲元机》,清·光绪癸未春刊隐山房藏板。
《奇门遁甲注评》,刘道超,周荣益,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奇门启悟》,刘文元,北京:中国商业出版2009年版。
S
《神奇之门》,张志春,石家庄:花间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史记》,汉·司马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
T
《太白阴经》(守山阁本,原名《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唐·李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37年《丛书集成初编》本。
《太白阴经全解》,张文才,王陇译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
W
《武备志》,明·茅元仪,北京:北京出版社《四库禁毁书丛刊》2000年版。
《武经总要》,宋·曾公亮,丁度,北京:解放军出版社,沈阳:辽沈书社1988年《中国兵书集成》本。
Y
《易纬》,东汉·郑玄著,常秉义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易学象数论》卷六,清·黄宗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景印文渊阁
《四库全书》经部第40册。
Z
《造命宗镜集》,明·吴国仕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060册。
《中国方术考》(修订本),李零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个人简历
邢文芳,女,1985年11月生于山东省新泰市。2002年9月——2005年6月,就读于山东省新泰一中;2005年9月——2009年6月,烟台大学读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年9月——2011年6月,浙江大学读硕士,中国古典文学专业。2009年9月——2010年12月,参与有古委会批准的“义乌文献整理”课题中《傅禹集》的初校整理工作。
[①] 《太白阴经》存世版本较多,主要有明毛晋汲古阁抄本、清钱曾述古堂抄本、清内府本等多种抄本及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清嘉庆间张海鹏)、守山阁本(清道光间钱熙祚)、长恩书室丛本(清咸丰间庄肇麟)等刻本,其中以钱氏守山阁刊本最善。今人张文才、王陇《太白阴经全解》即以守山阁为底本而参校其它诸本而成,故本文所引《太白阴经》文字,如无特别注明,皆出自《太白阴经全解》,为免繁琐,后不再一一说明。
[②] 《太白阴经》卷九的遁甲篇与卷八杂占及卷十杂式全为兵阴阳内容,另外如卷五之衅鼓、卷六阵图中的部分内容及卷七之祭又等,亦当属兵阴阳内容。
[③] 《四库全书总目》卷109,页930。
[④] 何丙郁《从科学史观点试谈奇门遁甲》,《西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⑤] 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页301。
[⑥] 《癸巳类稿》卷十,页347。
[⑦] 李零著《中国方术考》(修订本),页119。
[⑧] 严敦杰《式盘综述》,载《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
[⑨] 后以《从科学史观点试谈奇门遁甲》为名,分两次发表在《西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和1998年第4期。
[⑩] 何丙郁,《科技史与文学》西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11] 著作如张志春《神奇之门》(石家庄:花间文艺出版社,1999年)、刘文元《奇门启悟》(北京中国商业出版,2009年)、尹锋《斗转星移:解开奇门遁甲之谜》(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年)等。论文如李瑞德《奇门遁甲天人地遁法与择时练功初探》(《按摩与导引》,1991年第1期)、封正耀《逆(反)对策问题与“奇门遁甲”预测理论(术)》(《经济数学》,1996年第13卷第1期)、徐坤《奇门遁甲一企业家应对复杂性的方法》(《当代经理人》,2010年第7期)等等。
[12] 《四库全书总目》兵家类《太白阴经》下云:“杜佑《通典·兵类》取通论二家,一则《李靖兵法》,一即此经。”页838。
[13] 载《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2期。
[14] 顾钦《从<左传>灾异、占卜、战争记载看兵家阴阳思想》,载《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5] 王光华《先秦军事禁忌刍议》,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6] 如汤陈盛的硕士论文《论洪承畴军事作战的理论与实际——以松锦之役为例》(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2008年)一文,就设有专门章节讨论松锦战役中的兵阴阳使用情况。
[17] 以下所引《太白阴经》文本如无特别说明,皆据《太白阴经全解》,并在其后用括号附注页码,以便勘覆,后同。
[18] ③旧题三国·管辂《管氏指蒙》辨正朔第七:“天元、地元、人元也,历穷天道;天正、地正、人正也,敬授人时。”注云:天元起甲子,地元起甲寅,人元起甲辰,周用天正,建子;商用地正,建丑;夏用人正,建寅。鲁行夏之时也。”页382。
[19] 《五行大义·六壬大占·遁甲符应经》(《遁甲符应经》卷上),页15。
[20] 张文才、王陇译注《太白阴经全解》,页526。
[21] 东汉·郑玄著,常秉义编《易纬·乾凿度》卷下,页23。
[22] 汉·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卷二十八,页1386。
[23] 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一,页941。
[24] 宋·杨维德《遁甲符应经》卷下,页79。
[25] 李零著《中国方术考》(修订本),页40。
[26] 参李零书所论,同上,页110。
[27] 严敦杰先生《式盘综述》,《考古学报》1985年4期
[28] 《奇门遁甲注评》,页60。
[29] 明·吴国仕《造命宗镜集》卷七奇门类:“二遁三元当周局顺逆,三奇与六仪,冬至阳遁逆布三奇,顺布六仪夏至阴遁顺布三奇,逆布六仪。乙丙丁是三奇,六甲首是六仪,即甲子管六戊,甲戌管六己,甲申管六庚,甲午管六辛,甲辰管六壬,甲寅管六癸,此为六仪也。”页15。
[30] 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六:“旬首者,用事时辰其首之六甲也。旬首所泊之宫星即为直符。门即为直使,如在坎官则天蓬为直符,休门为直使。直符随时干视所用时干泊在地盘何宫,即以天盘直符移在此宫,直使随时宫,视所用时辰泊在地盘何宫,即以天盘直使移在此宫。小直符加大直符,以八诈门之直符加于九星直符所临之宫,阳顺阴逆。”页145。
[31] 宋·杨维德《遁甲符应经》卷上:“洪曰:三奇之灵宜以出行。三奇者谓六乙为日奇,六丙为月奇,六丁为星奇,与善神休生三门即吉,为三奇之灵,二吉门其中各有一共临之方即是吉。道清虚,此时此方出兵行军,征讨劫掠,扬兵耀武,发号施令皆吉。又求福,安社援,化人民。”页16-17。
[32] 《奇门遁甲》,页58501(下)。
[33] 奇门遁甲是以洛书九宫和后天八卦为基础演局的,洛书九宫的位置有一口诀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34] 明·吴国仕《造命宗镜集》卷七奇门类,页15(下)。
[35] 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一百七十七占度载:“次观旬首以取符使旬首者,用事之时所管之六甲也。看本时旬首是何甲,即从应起之宫依阳顺阴逆数之。旬首所泊之宫星却为直符,门即为直使。如在坎宫则天蓬为直符,休门为直使,余仿此。”页584。
[36] 刘道超、周荣益编著《奇门遁甲注评》,页65。
[37] 时干是指“时下所用之干也”,即所测时辰的天干。
[38] 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六,页145。
[39] 中五宫寄坤二宫,所以以坤二宫死门为直使。
[40] 《武备志》卷一百七十七占度载,页584。
[41] 《武备志》卷一百七十七占度载,页586。
[42] 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一,页926。
[43] 奇门遁甲》,页58509。
[44] 时干是指“时下所用之干也”,即所测时辰的天干。
[45] 《太白阴经》载:“甲己之日,夜半生甲子。乙庚之日,夜半生丙子。丙辛之日,夜半生戊子。丁壬之日,夜半生庚子。戊癸之日,夜半生壬子。”(页502)古制一天十二时,十天干配十二地支来计时,甲、乙、丙、丁、戊为五日,正好为六十个甲子时,到己日时重复甲日的时辰。
[46] 原文‘甲戌’前误衍‘寅戊’二字,今依文例删之,详参绪论第一条校记。
[47] 乙当在乾六宫,故此“八”字当为“六”字形讹。
[48] 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一,页929。
[49] 《烟波钓叟歌》,页510。
[50] 宋·杨维德《遁甲符应经》卷上:“洪曰:三奇之灵宜以出行。三奇者谓六乙为日奇,六丙为月奇六丁为星奇,与善神休生三门即吉,为三奇之灵,二吉门其中各有一共临之方即是吉。道清虚,此时此方出兵行军,征讨劫掠,扬兵耀武,发号施令皆吉。又求福,安社援,化人民。”页16-17。
[51] 《奇门遁甲》,页58538。
[52] 据排盘来看“下有六乙与日奇合,概为“下有六丙与星奇合”之讹,同“有六丁与星奇”概为“有六乙与日奇”之讹。
[53] 《太白阴经》之“三奇直使”即后世所称“三奇得使”,《烟波钓搜赋》则作“三奇得使诚堪使”。
[54] 详参前绪论中校勘举例中的考证。
[55] 宋·杨维德《遁甲符应经》卷中,页48。
[56] 宋·杨维德《遁甲符应经》卷上,页21。
[57] 刘道超、周荣益《奇门遁甲注评》,38页。
[58] 宋·杨维德《遁甲符应经》卷中,页35。
[59] 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二,页953(上)。
[60] 清,张尔岐《风角书》卷之五,页6。
[61] 刘道超、周荣益《奇门遁甲注评》,页115。
[62] 宋·杨维德《遁甲符应经》卷中页46-47。
[63] 刘道超、周荣益《奇门遁甲注评》,页141。
[64] 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一,页927。
[65] 宋·杨维德《遁甲符应经》卷中,页49。
[66] “大雄”下原文有一“死”字,不合文例,从前后“死神”一词知此当误衍“死”字,故据径删。
[67] “时下所得三星”,应该指的是时干下得天辅、天禽、天心三大吉星。
[68] 天三门指神后、大吉、功曹、太冲、天罡、太乙、胜光、小吉、传送、从魁、河魁、登明十二神中的从魁、小吉、与太冲。地四户指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十二直中的除、危、定、开。刘道超、周荣益《奇门遁甲注评,页116。十二月将:又名十二神,寅为功曹,卯为太冲,辰为天罡,巳为太乙,午为胜光,未为小吉,申为传送,酉为从魁,戌为河魁,亥为登明,子为大吉,丑为神后。(亥为登明一月将,戌为河魁二月将,酉为从魁三月将,申为传送四月将。未为小吉五月将,午为胜光六月将。巳为太乙七月将,辰为天罡八月将。卯为太冲九月将,寅为功曹十月将。子为大吉十一月将,丑为神后十二月将。)
[69] 从文章来看天三门和天之私门所指相同,都包括太冲、小吉和从魁。
[70] 地之私户指螣蛇(巳)、朱雀(午)、六合(卯)、勾陈(辰)、青龙(寅)、贵人(丑)、天后(亥)、太阴(酉)、玄武(子)、太常(未)、白虎(申)、天空(戌)十二天将之六合、太阴、太常。
[71] “天三门兮地四户、问君此法如何处。大冲小吉与从魁,此是天门私出路。地户除危定与开,举事皆从此中去。六合太阴太常君,三辰元是地私门。更得奇门相照耀,出行百事总欣欣。太冲天马最为贵,卒然有难宜逃避。”明·程道生《逅甲演义》卷一,页926。
[72] 太冲天马 歌曰:“太冲天马最为贵,卒然有难宜逃避。但当乘取天马行,剑戟如山不足畏。歌云:将支加在用时支,顺轮十二逢卯止。夘止宫为天马方。此方避难真亨利,以天月将加所用正时顺流去,遇夘字佳处即是太冲天马方也。凡有紧急事从天马而出可避祸也,先用月将加于本时,顺数至卯即太冲。太冲,即天马方也。其月将过宫之法,即太阳也。假如正月雨水前后用子时,月将数至卯在辰上,逢夘字到辰,其辰上天马方也。登明在亥,以亥加子宫,则子在于丑矣。”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二,页945。
[73] 刘道超、周荣益《奇门遁甲注评》,页116。
[74] 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二,页941。
[75] 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二,页945。
[76] 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二,页945。
[77] 明·佚名《六壬大全》卷三,页550。
[78] 宋·祝泌《六壬大占》,页32-35。
[79] 《太白阴经全书》于“出入”注引钱熙祚云:“句有误。”按从文意看,本句是说如果要验证此法是否有效可以用后述之办法,则疑此“验之”下误脱一“之”字。
[80] 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一百八十一,页623。
[81] 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一百八十一,页623。
[82] 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三,页974。
[83] “戊日从东西南北入”,《遁甲演义》载:“一说戊日只从乾入局,己日只从巽入局”页975。笔者认为后者较为可信。因为六壬栻法中乾为西北天门,六戊为天门;巽为东南地户,六己为地户。
[84] “鼠行失窟入市”:钱熙祚于“市”后校注:“此有脱误”。《遁甲符应经》卷下载:“鼠行失穴入狗市”,“便移子上算置戌上”术曰:鼠行失穴入狗市,便移子上。第一算安戌上,大呼:“青龙下,牛入兔园食甘草。”便移丑上。第二算安卯上,大呼:“朱雀下,猛虎昫昫来入户己”,便移寅上。第三算安己上,大呼:“勾陈下,兎入牛栏伏不起”,便移卯上。第四算安丑上,大呼:“白虎下,龙入马廐因留止”,便移辰上。第五算安午上,大呼:“元武下,滕蛇宛转入申里”便移己上。第六算安申上,大呼:“六算合下。”若午日即从午上命第一算,即曰:“马入龙泉饮甘水”,便移午上算安于辰上。“羊鸡易位入酉里”,便移未算上安于酉上。“猿猴踊跃北奔豕,便移申上安亥上,“鸡飞扑落羊栏里”,便移酉上安未上。“狗入鼠穴捕于子”,便移戌上算安子上。“猪入虎穴自求死”,便移亥上安于寅上,喝算讫。页79-80。
[85] “牛入兔涂食时草”,宋·杨维德《遁甲符应经》卷下,(页79)、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三(页976)、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一百八十一(页621)都作“牛入兔园食甘草”,因“普”与“时”形相近,概为形讹。
[86] 宋·杨维德《遁甲符应经》卷下载“螣蛇宛转入申里”,较好于“螣蛇宛转来。”因为此段是将十二地支搭配十二生肖,“申”与前面的句子对应。
[87] 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三,页927-977。
[88] 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三,页977。
[89] 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三,页977。
[90] 宋·祝泌《六壬大占》,页37。
[91] 宋·祝泌《六壬大占》,页36。
[92] 宋·祝泌《六壬大占》,页37。
[93] 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二,页946-947。
[94] 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二,页946-947。
[95] 《遁甲符应经》对天遁、地遁和人遁的解释:“释天遁第一天遁者,生门与六丙月奇合,地下六丁为天遁,此时得日精之蔽也。假令阳四局,乙庚之日,酉时,天心为直符,加时干六乙,开门直使加时宫,即生门与月奇六丙合六丁于一宫是为天遁也。假令阴六局,戊癸之日,晡时,天蓬为直符,加时干六庚,休门为直使,加时宫四,即生门与六丙月奇合,临六丁于九宫是为天遁。释地遁第二地遁者,开门与六乙日奇合临地下六己,为地遁,此时得日精之蔽也。假令阳一局、丙辛之日日出,天冲为直符加时干六辛,伤门直使临一宫,日即开门与日奇六乙临六己于二宫,是谓地遁也。释人遁第三人遁者,休门与六丁星奇合前二太阴中为人遁,此时得星精之蔽也。假令阳七局,乙庚之日夜半,天任直符加时干六丙,生门加时宫,一宫即休门与六丁星奇合,前二太阴中六宫为人遁。凡得三遁之时,出门奇,百事吉。”页33-34。
[96] 明·程道生《遁甲演义》卷一,页926(下)。
[97] “大雄”下原文有一“死”字,当为衍文,今删之,详参前引本段文字下校记。
[98] 明·佚名《六壬大全》卷一,页478。
[99] 张文才、王陇《太白阴经全解》,页516。
[100] 明·佚名《六壬大全》卷八,页690。
[101] 张文才、王陇《太白阴经全解》,页517。
[102] 梁·萧统《文选》,卷十五,页157。
[103] 天乙盖指直符或直使。
[104] 太冲、小吉和从魁为天三门,可从此出。六合之神在六己,而六己为地户,后面却又加地户。太阴之神在六丁,六丁为玉女。
[105] 宋·杨维德《遁甲符应经》卷下,“出天门,入地户,遇太阴,居青龙《经》曰:‘出天门戊,入地户己,遇太阴丁,居青龙甲,所居之下百战百胜’。假令冬至上元甲己日甲子时,起兵出天门辰,入地户己,下遇太阴,卯下居青龙,子下百战百胜。又法:出天门者,天上六戊在一宫;入地户,天上六己在九宫,遇太阴在七宫,居天上青龙在一宫。”页69-70。
[106] 从上文“此临开、休、生三奇吉门,从之出入、远行、举百事,皆大吉”来看,“三奇吉门”应该是指开、休、生三门、天辅、天禽、天心又为三吉宿,主大吉之星,此时出入大吉。
[107] 宋·杨维德《遁甲符应经》卷中,页49。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03/16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广义相对论揭开奇门遁甲之谜
下一篇: 道教易学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