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道德经注解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八
易性章第八上善若水(性犹水也)水善(不为物所忤而已)利万物而不争(初何心哉)处众人之所恶(於我何有)故几於道(心亦如此)居善地(无所择也)心善渊(有所养也)与善仁(无分彼此)言善信(真实)正善治(无往不正)事善能(无为而无所不为)动善时(与时偕行)夫惟不争(方寸不竞)故无尤矣(亦不以为福
2024-11-08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七
韬光章第七天长地久(湛然无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心亦如是)以其不自生(此心长存)故能长生(本无生灭)是以圣人(我也)后其身而身先(无乎不在)外其身而身存(今古如此)非以其无私耶(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故能成其私(我即天地'天地即我)
2024-11-08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六
成象章第六谷神不死(此心本无生死)是谓玄牝(同此一天)玄牝之门(念头动处)是谓天地根(惟心)绵绵若存(只是如此)用之不勤(无为而已)
2024-11-08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五
无源章第四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虚中)渊乎似万物之宗(心也)挫其锐(敛神)解其纷(止念)和其光(藏心於心而不见)同其尘(混心於物)湛兮似若存(存神於无)吾不知○谁之子(吾)象帝之先○
2024-11-08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四
无源章第四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虚中)渊乎似万物之宗(心也)挫其锐(敛神)解其纷(止念)和其光(藏心於心而不见)同其尘(混心於物)湛兮似若存(存神於无)吾不知○谁之子(吾)象帝之先○
2024-11-08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三
安民章第三不尚贤(为子当孝'为臣当忠)使民不争(饱不思食)不贵难得之货(黄金与土同价)使民不为盗(如意无他)不见可欲(耳目之间'心实在焉)使心不乱(去即唤廻)是以圣人之治(多少分明)虚其心(是)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多少分明)为无为○则无不治
2024-11-08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二
养身章第二天下皆知美之为(求为美名)美斯恶已(不得美名)皆知善之为(求为善人)善斯不善已(反为恶人)故有无之相生(无必生有'有必归无)难易之相成(先难后易'先易后难)长短之相形(道本无形'自相长短)高下之相倾(天旋地转'本无高卑)音声之相和(一风所鸣'万籁皆应)前后之相随(
2024-11-08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一
体道章 第一道○(如此而已)可道非常道(可说即不如此)名(强名曰道)可名非常名(谓之道已非也)无○(此即是道)名天地之始(道生一即是天地之初)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有)名万物之母(一无生万有万有归一无)故常无(虚心无念)欲以观其妙(见物知道知道见心)常有(守中抱一)欲以观其徼(身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八十一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实在质也。美言不信。本在朴也。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极在一也。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无私自有,唯善是与,任物而已。既以为人己愈有,物所尊也。既以与人己愈多。物所归也。天之道,利而不害;动常生成之也。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顺天之利不相伤也。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八十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乎,故举小国而言也。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言使民虽有什伯之器而无所用,何患不足也。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使民不用,惟身是宝,不贪货赂,故各安其居,重死而不远徙也。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七十九
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和之,其伤不复,故有余怨也。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左契防怨之所由生也。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有德之人念思其契,不念怨生而后责于人也。无德司彻。彻,司人之过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七十八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以,用也。其谓水也,言用水之柔弱无物,可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七十七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与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则各有其身,不得相均,如惟无身无私乎,自然然后乃能与天地合德。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七十六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强兵以暴于天下者,物之所恶也,故必不得胜。木强则兵。物所加也。强大处下,木之本也。柔弱处上。枝条是也。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七十五
第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言民之所以僻,治之所以乱,皆由上不由其下也,民从上也。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七十四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诡异乱群谓之奇也。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为逆顺者之所恶忿也,不仁者人之所疾也。故曰,常有司杀也。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七十三
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必不得其死也。勇于不敢则活。必齐命也。此两者,或利或害。俱勇而所施者异,利害不同,故曰,或利或害也。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孰,谁也。言谁能知天下之所恶,意故邪,其唯圣人,夫圣人之明,犹难于勇敢,况无圣人之明而欲行之也,故曰,犹难之也。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天唯不争,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七十二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清静无为谓之居,谦后不盈谓之生,离其清净,行其躁欲,弃其谦后,任其威权,则物扰而民僻,威不能复制民,民不能堪其威,则上下大溃矣,天诛将至,故曰,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言威力不可任也。夫唯不厌,不自厌也。是以不厌。不自厌,是以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七十一
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不知知之不足任则病也。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2024-11-08
王弼注《道德经》七十
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可不出户窥牖而知,故曰,甚易知也。无为而成,故曰甚易行也。惑于躁欲,故曰,莫之能知也。迷于荣利,故曰,莫之能行也。言有宗,事有君。宗,万物之宗也。君,万物之主也。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以其言有宗,事有君之故,故有知之人不得不知之也。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2024-11-08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道德经注解热门文章
1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二十一
2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五十二
3
陈致虚《道德经转语》四十八
4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八十、八十一
5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经》七
6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十五
7
张其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8
李荣《道德真经注》二十三
9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四十一
10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十二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