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季节养生 >> 春季养生

春季养生,如何“春捂”(春季养生的妙招)

生活常识网 2023-05-02 09:27:57

春季养生,如何“春捂”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夜卧早起,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古人又云:“春捂秋冻,”难道就是让我们春天多穿衣服吗?其实不然,古人是告诉我们要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增减衣物。

“春捂,捂首足”

春天,乍暖还寒的时令,天气早晚湿冷、午日阳光,一天的温差极大。这时,就需要我们不要过早的脱掉我们的大衣外套,不要为了美丽而“楚楚冻人”。

“春捂”讲究的是捂首足,尤为着重保证头部和双脚的温度。注重头部的健康,避免细菌、粉末的吸入,引发气管炎、皮炎等慢性病症;注重双脚的保暖,不要过早的换上裙装、单鞋,预防风湿入骨,引起关节炎、风湿病。

“春捂,莫过头”

很多家长,认为春天要多穿衣物,就把孩子们一个个捂得鼓鼓的,穿着毛线衣、小棉袄。可是,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呢。因为,如果孩子穿得多,捂出了汗,刚好被冷风一吹,抵抗力差的很容易就伤风感冒了。

“春捂,增减衣”

忽冷忽热的春季,白天可能还是晴空万里,傍晚马上就会出现倒春寒,我们自己一定要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防患于未然。

春天适宜披发、松衣来舒张自己,缓解压力,不要把头发绑得过高,衣服穿得过紧;

春天,天气忽冷忽热,我们最好早晚增添衣物,中午适量减衣;

最好,穿着一些宽松的、吸汗性强的棉质的衣物。

“春捂道理确实好,春捂方法要记牢”!

春季养生的妙招

春季养生的妙招

一、春季养生的三大法宝

1、春寒料峭多多晒背

春天天气无常,气温变化大,很多人容易患上感冒。刘森海介绍,俗语说"二月休将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甚至是"吃了端午粽,再将棉衣送",所以春日不管多暖,一定要注意"春捂"。

除了"春捂",对付春寒的好方法还有"晒背"。因为"春来不可背寒,寒则伤肺",强调御寒的重要部位就是背,避风晒背不仅能暖背通阳,还能起到补充人体阳气的作用。

晒背的最好方式是穿着背心,一边运动一边晒太阳,最好在上午9时之前晒背,晒背的时间不要太长,以一小时左右为宜。在晒太阳时,还可以摘掉帽子,让阳光从头顶的百会穴进入人体,效果更好。

2、春困之人散步缓行

初春时节,气温回升,不少人都容易犯困,即所谓的"春困",生活和工作效率都会受干扰。如何简单有效地提升我们的精气神儿呢?专家建议,居室多开窗通风有益防春困,早起早卧、坚持午睡也是方法之一。最主要的"防春困神器"就是经常伸伸懒腰使阳气舒展,散步缓行使困乏消散。

此外,容易春困的人还应少吃火锅,以防滋生内热,让头脑更易疲乏困倦。他特别指出,由于春天阳气上升容易使人头痛、头晕,如果此时有此症状,千万不要当成春困不以为意,而应忌酗酒、忌辛辣,多饮菊花茶,情况严重者最好及时就医。

3、防止春燥喝蜜最好

随着天气渐暖,春燥也让很多人头疼。刘森海说,蜂蜜水润春燥。中医理论认为,风多易燥,外邪侵袭人体,很易入里化热,表现为咽干口渴、咳嗽、便秘。蜂蜜味甘、性平和,主要含葡萄糖和果糖,还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苹果酸、维生素等成分,是春季最理想的保健饮品。每天早晚冲上一杯蜂蜜水,既可润肠通便,又可预防感冒,还有清除体内毒素的作用。

二、春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1、忌“春捂”不当。

很多人都知道春捂秋冻,但做起来却出现两个极端:年轻人靠着火力壮不捂,早早就穿起了单衣和单鞋;老人、小孩却容易捂过头,捂出了汗还“顽固”地不脱衣服。

专家支招:“春捂”有三大要点:第一,别急着“换季”。冬季衣物先别急着收起来,等气温稳定了再换季;第二,随时增减衣物。春天气候变化异常,早晚温差变动大。可以带件衣服备用,晚上睡觉时搭条小毛毯,避免寒气损伤阳气;第三,别捂出汗。捂过头了也会导致感冒、抵抗力下降。

2、忌一犯“春困”就睡。

在春日暖洋洋的阳光照射下,人体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容易导致大脑缺氧,进而招惹到“瞌睡虫”。但一困就睡,却对健康很不利。睡得时间太长会进一步减少脑部血流量,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可能越睡越不醒,反而更疲惫。

专家支招:解决春困要抓住两个黄金时间点:一是起床后;二是午饭后。《黄帝内经》提到:“夜卧早起”。就是说春季可以稍晚点睡(晚11点),但要早起(早6点半),以顺应人体阳气的生发。起床后不妨伸个懒腰,做做干洗脸,按摩太阳穴和涌泉穴。散步则可以放在午饭过后,在阳光下走30分钟左右,然后再睡个不超过30分钟的午觉。

春季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讲究时令季节,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养生妙方。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春季中医养生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春季中医养生方法 1、要勒于运动

春季是运动锻炼的最佳季节。春光明媚,空气清新,暖风拂面,万物勃发。这种环境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行气活血。由于寒冷的冬季.人们多在室内活动,室外活动很少,因而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亦有不同程度下降,肌肉和韧带长时间不活动,更是萎缩不展.收编无力。进人春季后就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宜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旅游、练气功、钓鱼等。这些户外活动,可以使你充分享受到空气中游离双动的负离子.它们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

2、要美容保健

春天,人们不仅应该从健康的角度加以注意,美容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天气渐暖,室外活动增多了。养生保健网专家认为,阳光、空气及环境气候均能引起皮肤的可见性改变。为了避免皮肤老化,春季尽可能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攀晒,户外活动应先涂上防晒油、润肤剂.并注意补充水分。水是美容佳品,春天一定要多喝些水。饮水的方法是:早晨空腹或饭前宜饮水,而睡前不要喝水,以免引起眼皮肿胀,进而发展成眼袋。饮水以矿泉水和鲜果汁为最佳,清淡的茶也是很好的饮品。

3、要懊避风邪

中医认为,“风者,百病之始也”。意思是,许多疾病的发生,常与风邪相关联。春季养生保健的关键是要避风。现代医学亦很重视气流(即风)与键康的关系,因为气流的变化可影响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陈代谢和精神状态。适度气流使空气清沽、新鲜,对健康有益,而反常的气流则有害于人体健康。由于春季多风的作用,加剧了空气与皮肤的热量交换,使体内的热量过多散失.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在春季一定要注意防避风邪。

4、要精神愉快

春季调摄精神,应合于春天大自然万物生发的特点,“使其志生”,即通过调节情态,使体内的阳气得以硫发,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和谐。春应于肝.在志为怒,表现为稍受刺激则易怒,因此在精神修养上要做到心脚开阔.情绪乐观,遇事戒怒。“怒”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因为怒不仅伤肝,而且还可伤心、伤胃、伤肺。从而导致各种疾病,所以怒是所有人最忌讳的一种情绪。

5、要保暖防寒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时节,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由于冷空气的活动,气候多变,温差幅度很大。因此,“春捂”即“春不忙减衣”是顺应阳气生发的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穿着一方面要宽松舒展,另一方面要柔软保暖,体弱年老之人尤其要注意保暖,当心“春寒伤人”.室温最好保持在15℃以上,睡眠时也要盖稍厚一点的被子以不出汗为原则。

6、要早睡早起

春天气温回升,春风轻拂,使人皮肤腠理逐渐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各器官负荷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种镇镇、催眠作用,使身体困乏.民间称之为“春困”。克服“春困”的最好方法就是顺从人体的自然变化规律,遵守春季养生保健知识指南原则:要早睡早起,保证一定的活动时间及睡眠。清晨起床,松解衣扣,散披头发,放松形体,在庭院中漫步,呼吸新鲜空气.使思想意识、灵气生发不息。

春季饮食养生原则 春季不宜食肝脏

高濂的《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有“春不食肝,为肝气旺,脾气败;若食肝,则又补肝,脾气尤败甚,不可救。又肝旺之时,不可以死气入肝,恐伤魂也”之说。是因为春季本来肝气偏旺,若食肝,则肝得补,肝气更旺,脾受克必更甚而弱,且肝旺之时食肝,不但伤脾,而且因死气入肝而伤魂(根据五行的对应,魂出于肝)。在春天,肝的功能尤其活跃,必定会有大量的尚未分解的有毒物质,所以春季还是少食肝为妙。而且,动物肝脏的胆固醇含量很高,食后会使血脂升高,高血脂的人更应该少吃或不吃肝。

忌黏硬生冷,肥甘厚味,少食多餐

由于受春季旺盛的肝气的影响,本来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就欠佳,若再食用黏硬生冷、肥甘厚味之类不易消化之物(如年糕、雪糕、油腻的、辛辣味重的),都会使脾胃进一步受到损害,运化不良,气机呆滞,而容易生痰、生湿,产生疾病。

温补阳气,助阳升发

春天,在饮食方面,要遵守《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原则。就是说,春天人体的阳气应该与自然界的阳气一同升发,故在饮食方面,宜适当多吃些既能温补阳气又能帮助阳气升发的食物。根据性味原理,应吃一些味辛性温,入肺经的食物。温能补阳,辛能发阳,入肺经又可以使皮毛的汗孔打开(因为肺主皮毛),有助郁热发散。而且初春多风寒,辛温的食物能解除、驱散体表的风寒邪气,更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如韭、蒜、葱。但是,对于阴虚或阳盛体质的人来说吃这些东西并不适合。有胃病的人,辛温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较大,也要少吃。

清解郁热,补充津液

明代养生家高濂的《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中说:“去冬以来,拥炉薰衣,啗炙炊饮,成积至春,因而发泄,致体热头昏,拥隔涎嗽,四肢倦怠,腰脚无力,尽冬所积之疾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漫长的冬季,人们为了躲避严寒的侵袭,喜欢睡暖床,盖厚被,吃热气腾腾的饭菜,有的人还喜欢喝些酒来御寒,体内蓄积了较多的郁热,轻者会头昏,烦闷,咳嗽,痰多,四肢重滞;严重者会得温病,甚至形成内脏的疾病。怎么办呢?对策就是饮食清淡,多食果蔬。如山药、莴笋、葱、韭菜、蒜、豌豆、荠菜、茡荠、菠菜、芹菜、香椿、马齿苋、马兰头、油菜、樱桃等。可以吃些低能量、高植物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豆制品、鱼肉等。多吃些辛温的食物或者多运动发汗,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以散热。

护肝养颜,少酸增甘

在春天,肝气本来就偏旺,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酸味入肝,此时若多吃酸味食品,就会更加增强肝气的升发,使本来就偏盛的肝气变得亢盛而损伤脾的功能。所以,春季要少吃酸味的食物,多吃些甘味的食物。因为甘味的食品入脾,能补益脾气。

中医讲坛丨董小康:从“春捂秋冻”浅谈春季养生

主讲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 董小康

俗谚有云:“春捂秋冻”,每每作为长辈对晚辈口口相传的一项 养生 规条,然而其中所以却经常为人忽略。仔细看一下,小小俗谚透达着中医从阴阳出发、天人相应的 养生 理念。

古哲无所凭借,惟善于观察天地,视天地则分万物为二,即有阴阳。天地间充斥着阴阳二气,其运行消长还有一定的时间规律。一天之中,早晨阳气渐盛,阴气渐亏,至中午阳气最盛,入暮及夜,正好相反,阳气由盛而衰,阴气渐长,至子夜最隆,如此消长反复,便有了昼夜之别,而我们最直接的体会便是白天光明温暖,黑夜晦暗寒凉。

一年之中,又有四季不同,春日欣欣,日光渐暖,是阳气渐张于外,万物复苏,生意盎然;夏日炎炎,阳气尽张于外,万物华实;秋日凛凛,阳气转而内敛,阴气渐盛,落叶秋风,一派肃杀之气;冬日清清,阳气蛰伏,阴寒冰坼,万物闭藏,阴气盛极,来春之后阴敛阳布又一轮回。

四时不同,人体阴阳气也顺应变化,所以更应该顺四时阴阳而 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三月,此谓发陈”,人应“夜卧早起,广布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使阳气外张不馁。春天要保 养生 气与阳气以适应自然界阳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阳气潜藏、阴气渐盛打基础,不应宣泄太过或内寒太甚,而伤阳气。

首先,春天勿受寒凉。春季一到,尤其是气温刚刚回暖,很多年轻人就会早早的更换春装或者饮食寒凉之物,有些在这个时候往往会贪凉而生病。且春季风邪最胜,天气乍暖还寒时候,也容易造成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诱发疾病。所以,不要急于更换单衣,气温变化较大时随时增减衣物,避免寒凉损伤阳气,也不要捂太过而过犹不及。

其次,春宜养肝。春气和肝气相通。肝体阴而用阳,可以调动全身气血。到春天来到的时候,气血从内里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所以春天的时候最好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瘦肉、蛋类、豆类、蔬菜等。一方面养肝阴,一方面行肝气,助于它的生发。另外,春季 养生 就要养“生”,因为我们身体内部的气血都往外生发,所以这个时候不要抑制自己,而要舒展自己的筋骨,多做做户外运动。

当然,春季运动要有度。对于整个冬天不怎么运动的人来说,运动应循序渐进,不要过快过猛,否则容易出现身体不适,还有可能诱发疾病。春养肝还应注意调理情志。如果整日心情郁闷,容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而若是过于愤怒或兴奋,又对脑血管伤害很大。

春天除了心情平和之外,还应做到开朗豁达,以使肝木坚实,肝气顺达。当按捺不住要发火时,最好做几个深呼吸,自我调节。春天还可以养养花草,以保持心情愉悦。

中医 养生 顺从阴阳四时,源自对于日常中的诸多体会,将人放于自然中,从天地之于人,而这些也无外乎人法天地,顺应自然而已。

扫码看《中医百家讲坛》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unjiys/304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