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春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季春暖花开,这个时候也是非常的适合养生,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想要养生,但是不知道怎么很好的进行养生,今天小编也是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养生的法则,一起来详细看看吧。
法则一——养阳
我们都知道春季是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的季节,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养生也是要注意侧重于养阳。我们也是要根据阳气发生的特点来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我们是可以选择一些温性的食物来进补。平补的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法则二——养阴
对于阴虚的人群来说一定是不要食用一些过于甜腻、油炸多脂肪、生冷粗糙食物。在春季很多疾病都是可能复发,比如说阴虚者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病人,所以我们是可以采取一些蜂蜜疗法,来很好的养阴。将蜂蜜隔水蒸熟于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250毫升,煮开后调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调匀后饮用。这些均有养阴益胃之功效。阴虚内热体质者,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
法则三——养肝
春季我们的容易肝阳旺盛,这样是会使得我们出现头痛、眩晕,这就是需要我们很好的进行养肝了,我们是可以通过每天食用一些香蕉或者是橘子,也是可以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经常的饮用一些。另外,还可用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
法则四——养脾
春季是我们肝气旺盛的时候,而肝气旺盛也是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也是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的症状,所以我们是尽可能不要吃一些酸性的食物,这样是会加重状况,应该是多食用一些蔬菜和野菜。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一些关于春季养生的法则了,大家在春季也是要很好的注意这些问题,我们在养生的时候也是需要很好的顺应每个季节的变化,养成一些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大家是有不错的帮助。
春季养生的妙招
一、春季养生的三大法宝
1、春寒料峭多多晒背
春天天气无常,气温变化大,很多人容易患上感冒。刘森海介绍,俗语说"二月休将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甚至是"吃了端午粽,再将棉衣送",所以春日不管多暖,一定要注意"春捂"。
除了"春捂",对付春寒的好方法还有"晒背"。因为"春来不可背寒,寒则伤肺",强调御寒的重要部位就是背,避风晒背不仅能暖背通阳,还能起到补充人体阳气的作用。
晒背的最好方式是穿着背心,一边运动一边晒太阳,最好在上午9时之前晒背,晒背的时间不要太长,以一小时左右为宜。在晒太阳时,还可以摘掉帽子,让阳光从头顶的百会穴进入人体,效果更好。
2、春困之人散步缓行
初春时节,气温回升,不少人都容易犯困,即所谓的"春困",生活和工作效率都会受干扰。如何简单有效地提升我们的精气神儿呢?专家建议,居室多开窗通风有益防春困,早起早卧、坚持午睡也是方法之一。最主要的"防春困神器"就是经常伸伸懒腰使阳气舒展,散步缓行使困乏消散。
此外,容易春困的人还应少吃火锅,以防滋生内热,让头脑更易疲乏困倦。他特别指出,由于春天阳气上升容易使人头痛、头晕,如果此时有此症状,千万不要当成春困不以为意,而应忌酗酒、忌辛辣,多饮菊花茶,情况严重者最好及时就医。
3、防止春燥喝蜜最好
随着天气渐暖,春燥也让很多人头疼。刘森海说,蜂蜜水润春燥。中医理论认为,风多易燥,外邪侵袭人体,很易入里化热,表现为咽干口渴、咳嗽、便秘。蜂蜜味甘、性平和,主要含葡萄糖和果糖,还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苹果酸、维生素等成分,是春季最理想的保健饮品。每天早晚冲上一杯蜂蜜水,既可润肠通便,又可预防感冒,还有清除体内毒素的作用。
二、春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1、忌“春捂”不当。
很多人都知道春捂秋冻,但做起来却出现两个极端:年轻人靠着火力壮不捂,早早就穿起了单衣和单鞋;老人、小孩却容易捂过头,捂出了汗还“顽固”地不脱衣服。
专家支招:“春捂”有三大要点:第一,别急着“换季”。冬季衣物先别急着收起来,等气温稳定了再换季;第二,随时增减衣物。春天气候变化异常,早晚温差变动大。可以带件衣服备用,晚上睡觉时搭条小毛毯,避免寒气损伤阳气;第三,别捂出汗。捂过头了也会导致感冒、抵抗力下降。
2、忌一犯“春困”就睡。
在春日暖洋洋的阳光照射下,人体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容易导致大脑缺氧,进而招惹到“瞌睡虫”。但一困就睡,却对健康很不利。睡得时间太长会进一步减少脑部血流量,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可能越睡越不醒,反而更疲惫。
专家支招:解决春困要抓住两个黄金时间点:一是起床后;二是午饭后。《黄帝内经》提到:“夜卧早起”。就是说春季可以稍晚点睡(晚11点),但要早起(早6点半),以顺应人体阳气的生发。起床后不妨伸个懒腰,做做干洗脸,按摩太阳穴和涌泉穴。散步则可以放在午饭过后,在阳光下走30分钟左右,然后再睡个不超过30分钟的午觉。
5大春季养生秘籍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想拥有健康体魄就必须重视春天,要在春天开始养生,以下是我为你收集的5大春季养生秘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不多吃酸常食甘
中医提倡春天饮食中应“省酸增甘”,这是春季养肝的基本法则。因为在春天人的肝脏阳气旺盛,再吃酸性食物,会导致肝气过于旺盛,而肝旺就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的饮食是忌酸倡甘甜的。
要避免过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鹌鹑、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螃蟹等。多食用甘温补脾的食物,如山药、春笋、菠菜、大枣、韭菜等。
TIPS:春天应该多进食补,选择具有温热特性的食物可以助阳,适当多吃些可达到养护阳气的目的。在烹饪的时候多放些葱、蒜、韭菜、蒿菜、芥菜等辛辣的蔬菜,水果也应选择温和的.食用。
不要“蜗居”,常运动
春季常运动对身体很有好处。因为春天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升发,我们应该借助这一点,好好养阳。想想看外面的世界万物复苏,百花放百鸟飞,在这样的环境,人也容易感到生命的旺盛与活力。而养阳的关键是“动”勿“静”,要积极到室外锻炼,去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
TIPS:体质差点的女性不要气得太早去锻炼,最好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特别是要注意在锻炼前喝些热水、牛奶、蛋汤等热汤饮,运动的强度不要太大。
不怒常笑身体好
春天不是个应该生气的季节,也不是适宜生气的季节。前面提及春季肝阳亢盛,如果情绪过于急躁或者起伏过大,就容易伤到脾脏。所以,要做到心胸开阔,身心和谐。而且心情过于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也使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所以为了健康与美丽,应该多多放开胸怀,笑口常开,这样会青春常驻。
TIPS:当被什么事情“气到”时,最好深呼吸10次左右再开口说话,不要被急怒的火气伤到自己的身心。遇到什么事情先想一想,伤心的时候不要憋着,适当地发泄是好事。
不忘进补
春天,要注意在日常饮食上的品种多样化,保证机体能够得到丰富而充足的营养素供给。
中医养生认为,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就不容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在惊蛰之后,天气变暖,各种动物开始活动,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人们需要进行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或病毒的侵袭。
TIPS:我们可以根据春天人体阳气逐渐生发的特点,选择其平补、清补、柔补的饮食原则,以免适得其反。要注意保阴潜阳,多吃清淡的食物,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不在阴湿环境久留
春天开始回暖,空气中的水分渐渐增多,显得湿气很重。特别是南方的春天,雾霾、潮湿、闷热,给细菌的生长居提供了环境。所以要保证居室及办公室内的通风透气,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多晒晒被褥和衣服,晚上睡觉的时候要保持室内干燥透气。可以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避免发生湿疹。
TIPS:春季气温多潮湿,女士们更要注意个人卫生,穿在身上的内裤一定要保持干爽。也要注意晾晒的衣服要在通风透气的地方晾晒,不让细菌滋长。
春季养生原则是春捂秋冻。立春以后不能立刻脱下厚的冬装,要逐渐脱下冬衣,以免伤害自己的阳气。其次要注意舒畅情志不能烦躁要适当的活动但是又不能剧烈活动。在饮食上,春天要多吃荠菜香椿春笋等帮助人体阳气升发的食物。春天还可以适当多吃一点酸味的食物因为酸入肝,春天又是肝的主令。春天睡觉要夜卧早起,晚上睡得要比冬天晚一点起来的要早一点。
春季需要注意的事项
衣服脱得太快。春季气温刚刚回升,但时有反复而且昼夜温差较大正是乱穿衣的时候。不爱开窗北方春季多风,很多人因为担心灰尘进屋而不爱开窗。其实春季通风,比任何季节都重要。运动量过大,春天万物复苏,适合做些舒缓的户外运动养好阳气,提高一年的免疫力。但此时切忌运动量过大。吃得重口春季人体阳气渐旺,应选择甘平或甘温的食物和药物来补益阳气健脾和胃,并适当吃一些具有升发疏理肝气的食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unjiys/251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春季养生先降火,教你方法去火
下一篇: 春季养生要补阳,这些食物帮助滋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