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春天不必进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春天是万物齐发的季节,人体各脏器也频繁地活动起来, 所以春天也应当进补。
祖国医学认为,春气通肝,春天易使肝旺。肝通目,若肝血不足,则易使两目干涩,视物昏花。为此,春季进补重在养肝明目,我国民间素有食粥的习俗。营养学家认为,在米粥中加入一些补品或药物,既可食用又可当补品,真是一举两得,药粥种类很多,分列于下。
梅花粥 取白梅花5克,粳米80克,先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两三分钟即可,每餐吃一碗。可连续吃三五天。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气,激发食欲。食欲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者食用则可精力倍增。
桑葚粥 桑葚30克(鲜桑葚则6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将桑葚洗千净,与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该粥可以补肝养血,明目益智,适合于肝亏肾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及须发早白等症的体虚者。
决明子粥 炒决明子10克,大米60克,冰糖少量。先将决明子炒至微香,取出待冷却后熬汁。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后加入冰糖,沸后即可食用。该粥清肝、明目、通便。对于目赤红肿、怕光多泪、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等症,效果极为明显。
猪肝绿豆粥 新鲜猪肝100克,绿豆60克,大米10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先将绿豆、大米洗净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慢熬,煮成八成熟之后,再将叨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煮好后再加调味品。这种粥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可使人容光焕发,特别适合那些面色暗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弱者。同时,它对患有慢性肾炎、水肿的病人亦有可观疗效。
仲春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哪个月份吗,是四月份。四月份应该如何养生呢,四月份是保护肝脏的很不错的季节哦。如何去保护肝脏的呢,一些养肝明目的食谱是不错的选择呢,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的作用,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下面就来看看这些养生的食谱的制作吧。
双耳粥
材料:黑木耳30公克、白木耳30公克、红枣5枚、白米80公克。
作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加入锅内炖煮成粥,再加入适量冰糖即可。
功效:滋阴养肝。
猪肝菠菜汤
材料:菠菜50公克、猪肝25公克,盐、酒、醋以及太白粉适量。
作法:菠菜去黄叶洗净,猪干洗净、切片,用盐、酒、醋、太白粉拌匀备用,放入500C.C.的水,加调味料,水滚后先放菠菜,倒入猪肝片,继续烧开约2分钟,加葱即可。
功效:疏肝明目、补血通脉,是调养肝病首选。
蛤蜊蒸姜
材料:蛤蜊1斤、姜50公克、盐。
作法:蛤蜊吐沙吐净,将蛤蜊、姜加水800C.C.蒸煮,加一点点盐调味,蒸好喝汤即可。
功效:清肝利湿、滋阴。
柴胡疏肝饮
材料:柴胡、香附子、白芍、生麦芽、枳壳、川芎、甘草各30公克。
作法:将上述药材放入锅中,加入300的水熬煮至100C.C.,去渣取汤,加入适量冰糖服用。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宽中
关于适合仲春养生的一些食谱,大家都知道了吧,可以看出的是这些食谱具有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和效果。同时也可以有健脾胃的作用,春季这些食物可以有滋阴去燥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免疫力,大家可以试试的哦。
春天必备的暖身养生粥
粳米粥 第一,具有养血止血、敛阴润燥、通利肠胃的作用,适合平时血虚肠枯而致大便秘结,尤其是老年(老年食品)慢性便秘、习惯性便秘(便秘食品)以及痔疮便血、小便不利、高血压(血压食品)引起头晕等患者食用。猪肝粥第一,宜食猪肝粥配制:粳米250克,猪肝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猪肝粥具有补血(补血食品)明目、养肝健脾的作用,适合贫血头眩、目疾、肝病等患者食用。
菠菜粥 第二,宜食菠菜粥配制:菠菜500克,粳米200克,猪油(油食品)25克,精盐5克,味精3克,胡椒粉2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菠菜粥具有养血止血、敛阴润燥、通利肠胃的作用,适合平时血虚肠枯而致大便秘结,尤其是老年(老年食品)慢性便秘、习惯性便秘(便秘食品)以及痔疮便血、小便不利、高血压(血压食品)引起头晕等患者食用。
红枣粥 第三,宜食红枣粥配制:粳米250克,红枣60个,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红枣粥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合贫血、慢性消化不良、神经衰弱、失眠等患者食用。
黑米党参粥 第四,宜食黑米党参粥配制:党参、白茯苓各15克,生姜块5克,黑米100克,冰糖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黑米党参粥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目的作用,适合气虚体弱、脾胃虚弱、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患者食用。
菊花粥 第五,宜食菊花粥配制:粳米250克,干品杭白菊15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菊花粥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合头眩、目疾、高血压、皮肤疮痈等患者食用。
萝卜粳米粥 第六,宜食萝卜粳米粥配制:白萝卜250克,粳米100克,生姜丝8克,猪油25克,精盐3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萝卜粳米粥具有消食利气,宽中止渴的作用,适合因素食(素食食品)肥甘、厚味较多而消化(消化食品)力较弱的患者食用。
惊蛰标志着气候转暖,春雷的响声惊醒了冬眠的动物,包括各种引起疾病的细菌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在饮食方面,除了要以清淡为主,还要多摄入一些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来增强体质。我们向大家推荐惊蛰时节的佳肴。
凉拌银耳
银耳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补气的功能。经常服用还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致病因子的抵抗力。把大蒜切成末,差不多水也就烧开了。把事先泡好撕碎的银耳倒入开水中,稍微汆一下,其实不是要把银耳煮熟,而是去去它的异味儿。
五谷杂粮汤
名字叫“五谷杂粮汤”,因为配料都是些胡萝卜、玉米、山药这些健康食品。值得一提的是有着“小人参”美誉的胡萝卜,营养丰富、老幼皆宜,经常食用可增强免疫力,抗癌防病。会煲汤的人都知道,一般像这种要炖上几个小时的汤,调味品肯定是要等到最后才放,以免早先破坏原汁原味的香味。而且像这种排骨汤也最好不要放味精。经过两个小时的煲制,汤可以上桌了。
天气转热,屋角地面又见潮湿,健脾祛湿是近段时间的饮食主题,今天介绍这款灵芝云苓猪横脷汤,除了有祛湿润燥之效,还能助眠安神、补气抗衰老,是春日非常实用的'食疗靓汤。
做法 :(3~4人份)
1.灵芝和云苓洗净,灵芝切块,备用;
2.猪横脷和瘦肉洗净,汆水捞起;猪横脷刮白膜,冲净,切厚片;瘦肉切块;
3.将6碗水倒入瓦煲烧开,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沸,转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饮用。
功效:润燥祛湿、安神助眠、抗癌抗衰老。
祛湿菜推荐
猪横脷
不少外地人第一次听猪横脷,根本不知何物,我家阿姨也曾有过将猪横脷买成猪脷(猪舌)的经历。
其实猪横脷是猪的胰脏,为什么叫猪横脷,经本地人未被考证的解释是:粤语的“舌”发音和“蚀”一样,而广东人最讲究“意头”,怎么能“蚀本”呢?所以要讲成反义,蚀本要变为“盈利”,于是舌就叫成脷。而猪胰脏的样子和猪脷相似,又是横着长的,所以就成了猪横脷了。
猪横脷是消化器官,富含多种酵素,中医认为其能健脾胃、助消化,养肺润燥,泽颜面色,虽然少作菜肴,但入汤后汤味香浓不油腻,是粤人常用的煲汤之物。而且猪横脷还被认为有清湿热的作用,因此春夏时更常用来料理食疗汤水。
鸡骨草煲猪横脷
鸡骨草30克、蜜枣2个、猪横脷一条、生姜2片。将猪横脷洗净切块,汆水捞起;鸡骨草浸泡洗净,与生姜、蜜枣一起放入煲内,加入适量开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清肝火、健脾祛湿。
玉米花生猪横脷汤
玉米2条、花生80克、猪横脷1条、瘦肉200克、红枣6颗、姜2片。玉米去衣洗净,切段;花生洗净稍浸泡,红枣洗净去核;猪横脷洗净,刮去脂膜,切块,汆水捞起;将所有材料放入瓦煲内,倒入适量开水武火煮沸,转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饮用。健脾利湿。
猪横脷枸杞叶滚汤
猪横脷半条、猪肝半个、枸杞叶400克、姜3片。猪横脷洗净去脂膜,用盐擦洗,切片;猪肝用清水浸泡一小时,中途换水2次,切片后和猪横脷一起加少许盐、油和生抽腌好;枸杞叶择好洗净,将适量清水倒入煲内烧开,放1汤匙油,下枸杞叶和姜,待枸杞叶将熟时下猪肝和猪横脷,滚熟后下盐调味即可食用。温补祛湿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unjishiliao/703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春季药粥的功效及种类有哪些
下一篇: 几款药粥对抗春季风寒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