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里讲的尾闾,是指腰椎以下的尾锥骨。大多数动物在出生后尾脊骨的方位和它们在母胎中的方位一致。但人不同,人只要一站起来尾脊骨就不正了,要向后翘。尾闾中正就是要将尾脊骨收至人在母胎中的位置。人最重要最大的骨骼架子,是骨盆大胯和整条脊椎。大胯为虎,脊椎为龙,其连接点就是尾骨。尾闾中正了就是龙虎相汇,神气归真。否则就是神形不合,龙虎不交。
人是否尾闾中正,有时候很难看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尾闾中正是比较难做到的,因为我们从学走路起就开始尾闾不正了,也习惯于尾闾不正了。我以前说过练杨氏太极拳能做到尾闾完全中正的是百万分之一的概率,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全世界大概有一亿人练包括国家套路在内的杨氏太极拳,在这一亿人中,能做到完全尾闾中正的不会超过一百个人。
人类自然站立,尾闾都是不正的。要想正,膝盖要弯曲,屁股要向前收。所以尾闾中正跟膝盖也有关系。膝盖不曲尾闾不正,弯曲太多,膝过脚尖。所以有些人把膝盖练坏了,跟这些人不懂得尾闾中正也有关系。只有尾闾正了才能找到真松。
古拳谱曰:尾闾中正神贯顶,在行拳走架过程中,如果尾闾中正了,可以让人的精神提起来,说明尾闾在太极拳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条外形看不见的小小尾闾骨是身形身法的核心,它可以左右一个人的拳架。
尾闾重要性是由太极拳修炼方法决定的。太极拳是一个系列,包含无极、太极和两仪,王宗岳《太极拳论》开篇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易经》又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虽然太极是由内向外生发的,但习练太极则需要由外而内修炼,先练两仪,再练太极,后练无极。创编杨式太极拳的一代宗师杨露禅,自幼好动,喜欢武术,成年后三下陈家沟、前后历经十余年拜师学艺,在此基础上创编出有别于外家和陈氏炮拳的传统杨式太极拳,也正因为杨露禅创编的传统杨式太极拳,才使得太极拳从乡野以命相搏的谋生手艺转变成京城皇宫八旗子弟强身健体项目,让太极拳名闻天下,家喻户晓。从杨式太极拳创编演化历程看,太极拳有两仪拳而来,太极拳是建立在扎实的武术功底基础上的拳种。武当派习练太极拳,也是从练筋骨皮开始,至少经过三年传统武术训练才开始习练太极拳,最后修炼无极打坐,也是由外到内、由动到静的修炼过程。当前,传授、习练太极拳不外乎两种方法,一是枝叶习练法,就是从外形套路入手,由外到内训练过程,通过拳架外形来调整骨盆和脊柱乃至四肢百骸的内在骨架结构,二是枝干习练法,就是从武术基本功入手,由内而外训练的过程,以正骨盆、理脊柱为核心,通过传统武术开肩、开胯、开肋等方法,调整身体外形。从杨式太极拳创编历程、武当太极拳习练步骤、目前太极拳习练方法看,其最终结果就是要从练骨盆、练脊柱开始,练骨盆和脊柱的核心在于练尾闾。
下面讲一讲松尾闾的四步功诀。
第一步是垂尾闾。
同学们练三心并站庄,一开始就练垂尾闾。按前述三心并站庄练法的请求,尾闾下垂,呈似坐非坐相。能否练好垂尾闾的要害正在于尾闾下垂指向地面的地位能否正确。初练功者下蹲程度小,尾闾与指所在的联机成一向后的斜线,随下蹲的程度加大,其联机亦渐趋笔挺,待成笔挺线时,即可转进第二步。
第二步,泛臀。
臀部往外泛。泛臀是开后胯的意思,不是撅屁股,脚尖往里扣,膝盖往里拧,胯关节往外翻,一翻一拧,把后面撑开,臀就往外翻出去了。两足平行站立,上身不动,两股骨头(髋关节部)向外后撑,膝内扣轻轻内收,大腿根内侧松开,向后收,臀向后突(上身勿前倾),但不是上翘。这一行动可以拔开腰骶关节,抓紧臀后面的骶髂关节(这是一个假关节,除妇女妊娠后期外,一般不克松动),从而使臀向后、外泛(亦做翻)张,至骶髂关节能松动,即可转进第三步。
第三步,扣尾闾。
尾闾往前扣。随着泛臀的熬炼与下蹲程度的添加,尾闾逐步移到指所在的后面,尾闾与指所在的联机呈向前倾斜的直线,于是尾闾从下垂形态酿成向前扣的形态。指所在可以从三角形中点渐向前移,直至两足联机中点。待下蹲到大腿呈程度状时,即可进进第四步。
第四步,转尾闾(亦喊尾闾划圈)
两足尖稍向外撇,两手向前或侧平举,开端尾闾做前后划弧摆动,继而做左右划弧摆动,最后做转圈行动。此式微与形神庄中的转腰涮胯行动似同实异。彼是力催形动,转动整个骨盆;此乃丹田气动,转动仅正在尾闾。昔人把尾闾转动喻为钟锤、钟摆,一是证实其重看程度,一是为隐瞒。须知这是腰胯全松卖前之事:尾闾灵动自如,气机圆活无滞,已达全身一家、意气合一之境界;与开端即以意念为用而变动一些混元气不可混同。
转尾闾,会扣尾闾了,骨盆不动,转动尾闾骨。能转尾闾,过去叫尾闾如钟锤、如钟摆。这句话是太极拳祖师讲的。因为周身的气通过尾闾来发动后,阳气就上升了。怎么去调动全身的气呢?
靠尾闾,尾闾轻轻一动,就把会阴的气提起来。这是一个关口。尾闾不会动,会阴的精气自然上升是不大容易的。道家功讲,练丹重视精气,怎么办呢?
提谷道,谷道往上一提一缩(缩谷道的目的是让尾闾动一动,如尾闾不动弹,光缩谷道,阳气往上上天梯不好上),尾闾一动弹,气就引过来了,它自己往上升。这是从内景上讲的。我们不练周天功,不着意它,但我们练功的时候,周天自己会动,里面自然而然要变化。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uantongwushu/598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太极拳的平衡之理
下一篇: 太极的腿功很重要,到底怎么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