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长久之计 (cháng jiǔ zhī jì)
简拼 : cjzj
近义词 : 持久之计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计:计划,策略。长远的打算。
出处 : 《战国策·赵策》:“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汉书·元帝纪》:“东垂被虐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长久之计。
成语用法 : 作宾语;指长远的打算
例子 : 却把那袈裟留下,以为传家之宝,岂非子孙长久之计耶?(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
产生年代 : 近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在这里是培植,培养的意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字面意思是十年的时间才能培植出一颗参天大树,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一个有用之才。常用来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管子·权修 第三》:“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译文:(做)一年的打算,没有什么比得上种植庄稼;(做)十年的打算,没有什么比得上栽植树木;(做)一生的打算,没有什么比得上培养选拔人才。)
扩展资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出处《管子·权修 第三》的历史背景即作者:
1、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任齐国丞相40多年,帮助齐桓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人才观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2、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后代,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早承家担,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至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是故有“管夷吾举于士”。
3、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8772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长江天险
下一篇: 长林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