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说起近现代的花器大师,大多都会提到朱可心、蒋蓉、汪寅仙等,而再细数民国时期时,大家好像都知之甚少了。
我们今天要讲的,便是民国时的一位花器宗师,他一生创制紫砂花货精品甚多,仅新品种类就达二百余种,是紫砂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名匠艺师之一。
他的名字,叫冯桂林。
冯桂林,宜兴周铁镇人,1918年迁居宜兴蜀山北厂,师从范大生、程寿珍。
其擅长刻画及仿生自然塑器,制品精致细腻,深沉肃穆,线条简巧沉稳,设计创制极富巧思,有千奇万状信手出,鬼斧神工难类同之感。
冯桂林梅桩套组
2012瀚海春拍
RMB1,092,500
此壶借鉴杨凤年之梅桩造型,但对梅气质的提炼更为完美,完整刻画了梅桩苍劲奇倔的节疤,俏丽多姿的身段。
制作技巧高超熟练,毫无修琢之气,尤其对细部桩节的生态,梅枝的结构、花朵的刻画传神写意。
朱可心大师亦对此壶极为推崇,赞不绝口,曾借于身边进行鉴赏。
冯桂林竹壶套组
2012嘉德春拍
RMB230,000
此壶体取方竹枝干,上下对称,嘴以三弯曲流,塑竹枝叶状,把以圆把式,并出一枝竹叶呈风中飘动状态。
虚嵌盖,便利制作,四面转动,吻合贴切。上塑扭曲竹节,两旁附几片竹叶,各个角度观之,都具灵秀之气。
该壶平滑光润,骨肉亭匀,把玩得体圆顺,为紫砂壶上品之作。
冯桂林松鼠葡萄桩
2017观宇春拍
RMB575,000
此套紫砂茶具,壶为树桩型,鋬与流嘴皆是葡萄藤条所化,皆有自然藤条之绞拧纹路,隐隐藏于其内。
流嘴三弯,有藤枝疤节,颇显老味。壶鋬下端发出两支藤蔓,自然攀爬于壶体,藤上有松鼠嬉戏其间,藤蔓上枝条生发自然,枝叶活灵活现,生机勃勃。
通观整壶,浑然一体,流、把、钮处理得恰到好处,具有天然意趣。
冯桂林松鼠葡萄壶
2014远方春拍
RMB437,000
冯桂林所制此壶曾获国际大奖的,上海四海壶具博物馆也收藏了一件他所制松鼠葡萄。
松鼠寓十二生属相中鼠之意,而鼠与中国古代干支计时法中地支里的子相对,并称作子鼠,松鼠葡萄相配是多子多福之意。
此壶最大的亮点,乃是壶身靠流侧饰以「螭龙」,神态灵动,非常少见。
冯桂林东坡提梁壶
东坡提梁制作难度极高,又以汪宝根、冯桂林二人所制最为著名。
冯桂林制此壶,充分发挥捏塑梅桩特长,在原作基础上作较大的变动,壶流、壶钮、壶提均采用梅桩铁杆枝节处理。
以苍老劲挺、勃勃生机来表达东坡提梁壶耐冰霜雪露,不畏艰辛之品格,充分显示冯桂林的高超技艺。
冯桂林大五竹壶
壶做大竹节形状,四角接四颗小竹节形状的圆筒,整体近似四方形,底略平。
流、柄、盖钮及壶身钧做竹节形,盖倭角,与口扣合严密,整器器身大气周正,砂质细密,极有韵味。
冯桂林鱼化龙
壶身通体作海水波浪云纹,壶身两侧各塑一鱼一龙浅浮雕,神韵灵动。
壶盖有一可活动龙首伸出云端,龙首口内之舌亦可活动,随壶注水倾斜,龙舌能吐出,妙趣横生。
壶把为龙尾造型,整壶饱满,气度非凡。
冯桂林上合桃壶
此壶为筋囊花器,壶体较扁,壶身分为五瓣筋囊,等分均匀,线条颇具张力,囊块饱满,壶盖与身密合,壶流一弯,出水流畅。
壶鋬从囊凹处舒展而出,强化形体的平衡感,盖钮以捏塑手法抟成小桃及小枝桃叶五片,形体逼真。
对于喜爱紫砂壶的人来说,我们应该知道这些大师的名字,市场和投资者的目光或许在流转改变,但真正好的作品,总有天会被青睐。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顾景舟】 【蒋 蓉】【汪寅仙】 【徐秀棠】 【吕尧臣】
【谭泉海】 【徐汉棠】 【李昌鸿】 【鲍志强】 【顾绍培】
【周桂珍】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何道洪】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汪寅仙】 【吕尧臣】 【谭泉海】 【徐汉棠】 【李昌鸿】 【鲍志强】 【顾绍培】 【周桂珍】 【何道洪】 【徐安碧】 【邱玉林】 【李守才】 【季益顺】 【吴 鸣】 【曹亚麟】 【谢曼伦】 【储立之】 【毛国强】 【曹婉芬】 【沈蘧华】 【潘持平】 【吴 震】 【张红华】 【沈汉生】 【王石耕】 【范洪泉】 【凌锡苟】 【朱建伟】 【汤鸣皋】 【许艳春】 【杨勤芳】 【刘建平】 【蒋新安】 【高建芳】 【储集泉】 【周尊严】 【程 辉】 【何挺初】 【陈建平】 【史国富】 【咸仲英】 【夏俊伟】
★高级工艺美术师【蒋 蓉】 【徐秀棠】 【鲍仲梅】 【徐达明】 【吕俊杰】 【许成权】 【葛 军】 【张振中】 【范建军】 【路朔良】 【顾治培】 【陈国良】 【吴培林】 【高丽君】 【倪顺生】 【尹祥明】 【方卫明】 【王小龙】 【王国祥】 【王 涛】 【韦钟云】 【孙伯春】 【庄玉林】 【何六一】 【吴小楣】 【吴亚亦】 【吴亚克】 【陆虹炜】 【怀其芳】 【束旦生】 【陈富强】 【邵顺生】 【李 霓】 【范永良】 【范建华】 【施小马】 【胡永成】 【胡洪明】 【桑黎兵】 【顾道荣】 【高湘君】 【葛岳纯】 【黄自英】 【蒋 彦】 【蒋国兴】 【韩小虎】 【鲍正兰】 【鲍利安】 【徐 南】 【李 斌】 【蒋雍君】 【赵 良】 【江建翔】 【吴同芬】 【吴群祥】 【张庆臣】 【束凤英】【惠祥云】 【周定华】 【华 健】
★工艺美术师【方小龙】 【毛 丹】 【毛文杰】 【毛子健】 【王小君】 【王生娣】 【王桂芬】 【王福君】 【王柯钧】 【王杏军】 【史小明】 【吕俊庆】 【朱 斌】 【朱 丹】 【朱新洪】 【朱鸿钧】 【牟锦芬】 【汤 杰】 【任惠芬】 【刘彬芬】 【刘剑飞】 【许华芳】 【何文君】 【何忍群】 【何燕萍】 【吴介春】 【吴开浒】 【吴扣华】 【吴贞裕】 【吴奇敏】 【吴奇媛】 【吴祥大】 【吴淑英】 【吴曙峰】 【张海平】 【张梅珍】 【张建平】 【李园林】 【李 群】【杨义富】 【汪成琼】 【沈龙娣】 【沈建强】 【邵毓芬】 【邹玉芳】 【陆 君】 【陈 成】 【陈依群】 【陈国宏】 【陈洪平】 【周 全】 【周 刚】 【周志和】 【周国芳】 【周定芳】 【周琴娣】 【房玉兰】 【范友良】 【范伟群】 【范其华】 【范国歆】 【范建荣】 【勇跃军】 【咸雨利】 【胡敖君】 【赵明敏】 【赵曦鹏】 【费寅媛】 【查元康】 【倪建军】 【倪新安】 【唐伯琴】 【夏淑君】 【徐元明】 【徐 立】 【徐 青】 【徐益勤】 【徐雪娟】 【徐 雯】 【谈跃伟】 【郭超刚】 【顾美群】 【顾斌武】 【顾 婷】 【顾 勤】 【顾卫芬】 【顾建芳】 【高俊(大)】 【曹燕萍】 【曹宇宏】 【曹奇敏】 【黄旭峰】 【强德俊】 【葛陶中】 【葛明祥】 【蒋才源】 【蒋建军(大)】 【蒋敖生】 【蒋琰滨】 【蒋艺华】 【蒋建军(小)】 【蒋丽雯】 【董亚芳】 【储 峰】 【鲁 浩】 【鲍 青】 【鲍正平】 【鲍燕萍】 【鲍利民】 【鲍廷博】 【鲍玉梅】 【潘小忠】 【潘跃明】 【谢 强】 【谢菊萍】 【戴云燕】 【李 玮】 【潘 岷】 【范卓群】 【马志远】 【马新勤】 【尹红娣】 【方华萍】 【毛顺洪】 【王奋良】 【叶惠毓】 【刘凤英】 【刘建芳】 【孙志平】 【朱建平】 【何 健】 【吴建林】 【吴建强】 【张树林】 【张哲伟】 【李 铭】 【沈寅华】 【沈 琳】 【邵泽平】 【陈文南】 【陈乐林】 【范志中】 【郑求标】 【姚志泉】 【姚志源】 【唐六琴】 【唐永财】 【徐 萍】 【诸葛逸仙】 【钱建生】 【钱祥芬】 【钱菊华】 【顾秀娟】 【高俊(小)】 【崔国琴】 【蒋金凤】 【韩洪波】 【褚婷圆】
★民间陶艺师【洪美华】 【范永君】 【束 群】 【任备安】 【顾新洪】 【袁小强】 【朱炳浩】 【查元康】 【宗良纲】 【彭淦生】 【蒯良荣】
带吊字的紫砂壶名人有哪些:(一)明朝时期的主要壶艺家:
金沙寺僧、供春、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李茂林、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邵盖、蒋伯 。
陈用卿、陈信卿、闵鲁生、陈仲美、陈光甫、沈君用、周后、邵二孙、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沈君盛、沈子澈、陈辰、徐令音、项真、陈六如、陈正明、邵亨裕、惠孟臣、徐次京、郑宁候。
(二) 清代主要壶艺家:
陈鸣远、许晋候、陈隐龙、项圣思、陈汉文、徐飞龙、华风翔、蔡乾元、惠逸公、锦春、邵元祥、彭君实、蒋志雯、史万全、史继长、邵兰孙、周候祥、杨友兰。
杨继元、王南林、邵德罄、邵玉亭、邵基祖、杨怀仁、陈文居、陈文柏、葛子厚、潘虔荣、于廷、潘大和、杨季初、张怀仁、陈滋伟、陈殷尚、邵裕亭、范章恩。
邵旭茂、邵友兰、邵友廷、潘缄雄、陈曼生、杨彭年、杨葆年、杨风年、邵二泉、邵恒昌、钱弘文、徐温庭、蒋良玉、杨履曾、陈绶馥、薛怀、邵景南、陈寿福。
蒋德休、吴月亭、陈觐候、朱石梅、陈荫千、瞿应绍、邓奎、申锡、邵大亨、邵形龙、何心舟、梅调鼎、华祯祥、华君德、许升候、潘沂宝、邵正来、潘仕成。
史维高、魏孟民、王元美、吴芷来、陈用乡、胡耀庭、邵柏原、路衮补、陈文叙、蕉雪子、吴阿昆、周永福、于子良、冯彩霞、黄玉麟、余生、赵松亭、金士恒、吴阿根。
蒋裕泰、陈光明、程寿珍、陈懋生、潘志茂、王东石、王胜长、邵俊根、邵赦大、邵友廷、邵湘甫、邵云甫、沈瑞田、陈伯亭、陈研卿、卢兰芳、邵维新、俞国良、邵云如、韩泰、江案清、蒋万丰、王玉林、范鼎甫。
(三) 民国时期的壶艺家:
李宝珍、吴虎根、杨莲生、蒋燕亭、范大生、程金寿、光裕、冯桂林、汪宝根、陈少亭、王玉仙、吴纯耿、沈孝鹿、邵陆大、范勤芬、刘福兆、江祖臣、金阿寿、汪生义、范臣甫、裴石民、顾景舟。
(四) 当代著名壶艺家:
王寅春、王石耕、丁洪顺、王福君、王振国、王生娣、王秀芝、毛国强、叶惠毓、许燕春、刘惠大、刘风英、刘建平、吕尧臣、朱复、任淦庭、朱可心、汪寅仙、沈遽华、沈汉生、李昌鸿、李碧芳、李美金、李正华、李慧芳、束风英、吴云根。
吴亚亦、吴群祥、吴鸣、陈珍庆、陈福渊、陈钢、陈国良、陈进海、陆巧英、 陆文霞、何道洪、何挺初、邵新和、张红华、张锁坤、张守智、房玉兰、范永良。
范若君、范其华、范早大、周桂珍、周尊严、周定芳、季益顺、施福生、施小马、 施秀春、赵洪生、胡永成、咸仲英、高海庚、高洪英、高建芳、高振宇。
凌锡苟、夏俊伟、顾绍培、顾惠君、徐汉棠、徐达明、徐建国、徐维明、徐元明、徐雪娟、 徐瑞平、曹婉芬、曹亚麟、谢曼伦、蒋蓉、蒋小彦、储立文、潭泉海、潘持平、潘春芳、鲍志强、鲍仲梅。
扩展资料:
材质特点:
紫砂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状、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稳定性差,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
紫泥主要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综合分析,紫砂泥属于粒土--石英云母系,颇类制瓷原料的特点,因此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为多种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
绿泥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团山泥则是紫泥和绿泥混杂共生一起的泥料)。绿泥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红泥(或称朱泥)则是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的泥料,矿形琐碎,需经手工挑选。周高起云:“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乃变朱砂色。”
因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之后变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因为产量少,早期除销往南洋的水平小壶用朱泥制作胎身外,一般只用作化妆土装饰在紫砂泥坯上。
至于朱泥的胎土,不过是制壶陶手,为了求得更精细的泥料,将红泥以洗泥沉淀,得到约140目到180目细孔的泥料,制成细如滑脂的朱泥壶。
朱泥的土质成份,最大的特色是含有极高的氧化铁,约在14%到18%之间,这是朱泥所以烧成后壶身成为红色的主要原因。
由于朱泥的泥性甚娇,成型工艺难度亦高,而朱泥由生坯至烧成,因收缩率高达30%至40%,故一般成品良率约仅七成。
参考资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qi/87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紫砂方器好不好主要看这五个方面
下一篇: 紫砂壶的矜印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