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 茶器

新华手工银壶匠人苏海青

品茶 2023-05-03 17:14:00

新华手工银壶匠人苏海青

初识

初见他,是通过一位老友介绍。他了解到我们寻找手工匠人的初衷后推荐了苏海青师傅,他什么也不肯说,执意要带我们去看看。

初见

还未到门口时器物与器物间的敲打声已经在耳边响起。从大门看进去一个消瘦的老人家拿着一把,已经成型的半成品银壶。皱着眉头来回打量壶嘴的位置,一边喃喃自语一边摸头苦恼,嘴里不知道在嘟囔些什么实在不忍打扰。

几分钟过去,他未察觉已在门口多时的我们。也许是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他看到了门口的我们,便招呼到家喝茶。

通过这次简单的聊天,我对这位固执有趣的老人家有了初步的了解。

匠人之路

他出生于一个世代打制手工银器的手工世家,祖辈都是银匠,一出生就伴随着敲打银器的叮咚声长大。

海青师傅说:按理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本应该比其他师傅起步早,其实并没有。父亲很早就远走和很多手艺人一起到青海、西藏、贵州等地学习打制民族器具。

那个时候,匠人几乎没有出路,父亲选择留下在外地做生意。常年不回家,母亲便不让我碰这些工具,她希望我好好读书,连画画也不让,更别说打制银壶。当时爷爷、叔伯们都是在一间小屋里打制,出来时房间也都会上锁。

后来是因为放学常去村里其他伙伴家玩耍,有机会同其他小伙伴一起学习打制。师傅看我很是喜欢且很认真,就说服了母亲。我这才有了机会,走上匠人这条路。

独具匠心

也许是这条路来之不易,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格外珍惜。

说起关于大师称号或者非遗传承人,他摇摇脑袋说到,说实话不想要是不可能的。但这个东西不能强求,而且确实还小的时候一心只想打壶,也没有心思再去上学,我们这一辈的没有几个是有学历的,不像现在年轻一辈,读完书再来学几年,就可以成大师。

时代是这样,我们改变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专注的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好,每一把壶都用心去打,在传承老祖宗的文化的同时学习现在年轻人创造力。

其实,现在这一代人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你看我们以前打一辈子壶,最愁的就是卖不出去。现在好了,他们用互联网把银壶卖到全国各地,让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我们这些传统手艺,很多做日本银壶的同行都来看我们的“一张打”。

这天,我们聊了很多,我对眼前这位老人家有着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和其他常见的匠人不同的是,他对银壶品质的追求、对时代变迁的接纳、手艺人的执着。他说作为一个手艺人首先是守好本分,专注的去做好,再在作品中投入自己的心血和精神,至于是不是大师,让品质和消费者说话。“知世故而不事故”这大概就是对苏海青师傅最好的形容词。

寸金文的壶值得收藏吗

值得收藏。寸金文,1976年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手工匠人、工艺美术师、银器制作工艺大师。该大师制作的壶受到人们的喜欢,且数量少,值得收藏,大师一直从事金银器工艺品的研究与创作。

想入一把手工银壶,听说云南鹤庆手工银壶非常好,关注了寸银匠、李小白和银壶客这几家,哪一家好一点?

云南地区的银饰广为人知。银器也较多的在云南当地人的生活中出现,从脸盆到镜子,几乎都是银器。所以就滋生了很多银匠,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再加上云南本身就是一个产银的大省,这么多年工艺的积累,自然就形成了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工艺。

纯银999银壶

云南银壶绝大多数都出自一些作坊,因为银壶手工艺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而且来说银壶属于手工艺品,判定一把好的银壶需要看其成色与记忆。并不是看单单一个品牌。

纯银999银壶

谢谢您的关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qi/84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