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 茶器

以茶会友如何倒才能见公道,以茶会友如何倒才能见公道,(以茶会友的意思)

品茶 2023-05-03 13:38:56

以茶会友如何倒才能见公道,以茶会友如何倒才能见公道,

茶席中,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布衣百姓,一律平等。既无尊卑贵贱,也无厚此薄彼,茶具中的公道杯,便是为此而设。

明洪武年间,公道杯为特制盛酒的器皿,随着历史不断更迭变迁,公道杯亦为茶道爱好者所用,慢慢公道杯亦逐渐成为茶席间不可或缺的茶具之一。

公道杯又称为“匀杯”、“茶海”、“茶蛊”,主要是为了均匀茶汤的浓度,平衡茶水的多寡,于众茶客公道,没浓淡冷暖之差,亦传递茶席之间人人平等、无厚此薄彼的意思。公道杯同时也可起到沉淀茶渣的作用。

倒茶前,先把公道杯底擦干

给客人倒茶前,先把公道杯在茶巾上蘸一下,避免底部滴水。其实,使用其他茶具也一样,比如把茶杯递给客人时,也要先把杯底在茶巾上蘸一下,保证客人在使用杯子时是干爽的。斟茶时如果不小心把茶水洒在外面,要及时用茶巾擦干,避免给客人造成麻烦。

泡茶时,“高冲低斟”

泡茶时讲究“高冲低斟”,意思是冲茶时需要悬壶高冲,用公道杯给客人斟茶时需要放低。

从茶汤口感的角度考虑,高冲意在激发茶香,而低斟则是为了避免香气散失太多。

倒茶时公道杯的杯口尽量靠近茶杯,依次巡回斟入并列的茶杯里,以不会溅出茶汤的高度为宜,该步骤美名其曰“关公巡城”。

从对客人的关怀考虑,低斟使人感受到更加恭敬,还可以防止茶汤溅出,倒茶的手势更加优雅,让主客双方都感到舒适愉悦。

切记,不要厚此薄彼

公道杯的主要作用就是均匀茶汤的质量与数量,因此,分茶时要尽量均匀,不要厚此薄彼,否则,茶少的客人可能会认为你在故意怠慢,斟到最后碗底最浓部分,要均匀地一点一点滴到各茶杯里,这样,达到浓淡均匀,香醇一致,该动作被换作“韩信点兵”。

此外,还要记住,酒满敬人,茶满欺客,倒茶,七分满就好,这样杯子不会太烫,方便拿起。且茶汤适量,不容易洒出来,便于品味闻香,观赏杯中汤色。

以茶会友的意思


会茶的解释

会聚饮茶。 宋 钱愐 《钱氏私志》:“饭罢, 岐公 会茶。”《古今小说·赵伯升茶肆遇仁宗》:“与店中 朋友 同会茶 之间 , 赵旭 见案上有诗牌,遂取笔,去那粉壁上写下词一首。”

词语分解

会的解释会 (会) ì 聚合,合拢,合在一起:会合。会审。会话。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会议。 开会 。 重要 的或中心的城市:都(?)会。省会。 彼此 见面:会面。会见。 付钱:会账。会钞。 理解,领悟,懂:会 茶的解释茶 á 常绿灌木,叶长椭 圆形 ,有锯齿,经加工制为饮料,就是茶叶; 秋末 开花,白色; 种子 可榨油;木质致密,供雕刻用:茶树。茶农。 特指“茶叶”:绿茶。红茶。花茶。沱茶。龙井茶。乌龙茶。 用茶叶沏成的饮料:

以茶会友品味人生诗句

1. 关于以茶会友的诗句
关于以茶会友的诗句 1.以茶会友的成语
不茶不饭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残茶剩饭 残留下的一点茶水,剩下来的一点食物。

茶余饭后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茶余酒后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粗茶淡饭 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三茶六饭 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茶饭无心 没有心怀喝茶吃饭。形容心情苦闷。

茶余饭饱 泛指闲暇之时。

家常茶饭 家庭中的日常饮食。多用以喻极为平常的事情。

酒后茶余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酒余茶后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浪酒闲茶 指风月场中的吃喝之事。

榷酒征茶 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

三茶六礼 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挑茶斡刺 指寻事生非。
2.关于茶的古诗20首
1、山泉煎茶有怀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译文:越人送给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叶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一饮后洗涤去昏寐,神清气爽情思满天地。再饮清洁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飞雨落洒于轻尘中。三饮便得道全真,何须苦心费力的去破烦恼。

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愁看毕卓贪图饮酒夜宿在酒瓮边,笑看陶渊明在东篱下所做的饮酒诗。崔使君饮酒过多之时,还会发出惊人的狂歌。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3、品令·茶词

宋代: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译文: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4、满庭芳·茶

宋代: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译文: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

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司马相如虽有渴疾,一觞一咏,引来群贤宾客。相如起做灯前,酒兴文采,风姿挺秀。竭尽胸中万卷诗篇,文辞充沛,犹如三峡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归家,文君并没入寝,两人相对,坐在小窗前面。

5、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唐代: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译文:芳香的茶树丛掩隐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叶上那滴滴神露凝聚着纯洁的光华。更有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采回了这珍奇的细嫩茶芽。晨雾紧贴着石涧奔湍的山泉蒸腾而上,采茶之处离山崖之顶也不过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圆有方,色泽绝非一般,茶叶品质如圭如璧,真是美玉无瑕。我吩咐家人用华贵的茶具去煎这难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弥漫到远处的人家。这纯和的茶香让我的灵魂得以净化,并以自然的本真荡去内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来那甘露一般的斋饭,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个天下。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谁不惊叹,恐怕更珍贵于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3.描写“会友”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会友”的诗句有

1.《和黄执礼六首》

年代: 宋 作者: 胡寅

尚德南宫勇北宫,羡君兼有古人风。

无双自昔称江夏,第一于今鄙解空。

会友更求三以上,策名应簉二之中。

须惭纇语赓黄娟,但可厨人作酱蒙。

2.《永遇乐·山谷家风》

年代: 元 作者: 刘秉忠

山谷家风,萧原作潇,据抄本改闲情味,只君能识。会友论文,哦诗遣兴,此乐谁消得。壶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还明日。似南华蝶梦醒来,秋雨数声残滴。诗书有味,功名应小,云散碧空幽寂。北海洪尊,南山佳气,清赏今犹昔。一天明月,几行征鹰,楼上有人横笛。想醉中、八表神游,不劳凤翼。

3.《新年第二夜答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

年代: 唐 作者: 戴叔伦

阳春已三日,会友闻昨夜。可爱剡溪僧,独寻陶景舍。

4.《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

年代: 唐 作者: 独孤及

关西仕时俱稚容,彪彪之鬓始相逢。天地变化县城改,

独有故人交态在。不言会合迹未并,犹以岁寒心相待。

洛阳居守寄酂侯,君著貂冠参运筹。高阁连云骑省夜,

新文会友凉风秋。青袍白面昔携手,冉冉府趋君记否。

云分雨散十五年,始得一笑樽酒前。未遑少留骤远别,

况值旅雁鸣秋天。二华旧游如梦想,他时再会何由缘。

赖君赠我郢中曲,别后相思被管弦。

5.《云母泉诗》

年代: 宋 作者: 李华

晨登玄石岭,岭上寒松声。朗日风雨霁,高秋天地清。

山门开古寺,石窦含纯精。洞彻净金界,夤缘流玉英。

泽药滋畦茂,气染茶瓯馨。饮液尽眉寿,餐和皆体平。

琼浆驻容发,甘露莹心灵。岱谷谢巧妙,匡山徒有名。

愿言构蓬荜,荷锸引泠泠。访道出人世,招贤依福庭。

此心不能已,寤寐见吾兄。曾结颍阳契,穷年无所成。

东西同放逐,蛇豕尚纵横。江汉阻携手,天涯万里情。

恩光起憔悴,西上谒承明。秋色变江树,相思纷以盈。

猿啼巴丘戍,月上武陵城。共恨川路永,无由会友生。

云泉不可忘,何日遂躬耕。

6.《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年代: 唐 作者: 祖咏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7.《山行阻雪呈同游诸友》

年代: 宋 作者: 刘宰

幽寻本无急,聊以会友生。

尘中妨剧谈,故作林下行。

仆夫问归路,夜闻风雪声。

何妨小迟留,妙理细重评。
4.关于赞美茶的诗词名句
个人很喜欢的

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还有一首宝塔诗格式的茶诗,是现代草根诗人胡秉言所作

《茶》



茗嫩,一枪

铜壶水,煮三江

紫砂瓷素,仙琼玉浆

陆羽邀神农,禅坐细品尝

清高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饮狂

淡淡清香飘千古,修身听命日月长
5.有关茶的诗词名句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 钱起《与赵莒茶宴》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 张继《山家》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陆游《幽居初夏》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 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 李涛《春昼回文》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 储光羲《吃茗粥作》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 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 黄庭坚《送王郎》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 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 —— 皇甫冉《寻戴处士》

午醉醒来,红日欲平西,一碗新茶乳面肥。 —— 王之道《南乡子(寄和潘教授元宾喜晴)》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 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 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 大须《暮雪》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 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 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 吴文英《无闷·催雪》

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 —— 裴迪《西塔寺陆羽茶泉》

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 —— 陶振《咏孟端溪山渔隐长卷》
6.关于品茶的诗词
欧阳修的《双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高启《采茶词》: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巫祯来咏茶诗词选

茶颂

人谓百花好,我称茶独王。

一杯清肺腑,入梦亦留香。

茶珍

年年岁岁品茶新,岁岁年年会故人。

好友好茶相悦处,好诗好意独自珍。

茶与书

书斋是我家,家里备茗茶。

茶味溶书味,好香不用夸。

对饮

好酒须同酌,奇思在独行。

佳茗宜对饮,情景映杯生。

赏梅品茶

一树老梅三两枝,四花五瓣开却迟。

六壶七盏八方友,九里茶香十首诗。

饮茶

四十笑称翁,饮茶沐晚风。

翻书匆过眼,滋味入心中。

新法品茶

都市无山水,肆中购矿泉。

电壶腾雾气,俗市暂称仙。

题牡丹茶壶图

富贵花前泡苦茶,人生乐处莫常夸。

酸甜辛辣都尝遍,何事不能做到家。

“资之石泉味,特以阳芽嫩”,宫廷茶与民间茶是如何交融的呢?

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结合体,也是代表宋代的一种文化传承,中国传统茶文化有着独特的历史韵味,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是独特的历史魅力。我国是茶文化的故乡,也是其发源地,茶文化流传至今,经过时间的淬炼,留给后人很多宝贵的技艺。宋代茶文化不管是点茶技艺还是其习俗,都有着它独特的审美。

宋代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传奇的宫廷茶文化与民间茶文化碰撞下的文化审美

茶的繁荣景象在宋代显示的可谓是淋漓尽致,从黎明百姓到朝堂重臣无一例外,形成极度奢华的宫廷茶文化,又有风雅有趣的民间茶文化,茶之所以在宋代如此盛行,正是因为当时宋代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宋代中原地区的气候变化,非常适合茶的生长,温度和湿度的交替变化,更是造就了宋茶独特的口感,因此,宋代茶文化的盛行也是必然。

真上堪修贡,甘泉代饮醇。刘琨求愈疾,陆纳用延宾。

——《茶》


宋代的皇帝也都是爱茶之人,常以茶悟道,对于茶道也有极高的造诣,也常邀臣子与其品茶,蔡京在《太清楼侍宴记》中就记载其“遂御西阁,亲手调茶,分赐左右”。论爱茶之道,宋人皆爱 ,论好茶,无人能及宋代皇帝,但好茶当茶技精妙之人才能发挥其精髓,爱茶之人皆为好友。

宋代士大夫们常以茶会友,几位好友,邀约黄昏后,点茶、斗茶便是此时之趣,乐在其中。爱茶也使得宋代文人士大夫们的地位及其之高,论爱茶除了宋代皇帝要数宋代文人士大夫们,这也使得与民间的茶文化有很明显的落差,客栈、酒楼也成了宋代士大夫们长聚之地,也有雅间之称。但民间的茶文化也并非以此落寞,劳作后的茶聚,田间的茶农,都为宋代茶文化的进步及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出身、地位、学识并未阻挡宋代茶文化的盛行,不管是宫廷茶文化还是民间茶文化,都为宋代的茶文化添上一面神秘而又优美的面纱,也是不同的阶级层面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审美。

宋代茶文化的繁荣景象,离不开皇家“龙凤茶”与茶技“点茶”的文化碰撞

宋代在煮茶的技艺上,也是非常有造诣的,煮茶法、煎茶法、点茶法是宋代茶文化发展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代表一种文化,一种文化的形成必然会引起宋代士大夫们的追捧,从而形成一种人格追求。

茶的制作过程也并非一朝一夕,其中宋代的“龙凤茶”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茶,所谓龙凤茶,是在定制模具压制茶膏并刻上龙、凤、花等图案的一种饼茶。

压摸成型的茶饼就非常美观,其寓意也非常好,龙凤吉祥,当然此茶也是贡品只有皇家才有,也是皇帝为了彰显地位,区别与其它茶品。

“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

——宋徽宗《大观茶论》

宋代的点茶是当时最为金典的一种茶技,它其中包含的技巧远远超过煮茶法和煎茶法,其衡量标准也是极其复杂的,也是宋代士大夫最为痴迷的点茶技艺。

点茶主要从色、香、味三个方面进行点评:其点评技巧,在《大观茶论》中都有记载,茶当以纯白为上,香当以茶本身的纯香,味道便是点茶的精髓所在,完美的茶滋味当包括甘、香、重、滑。

龙凤茶与点茶,一种是茶叶的精品,一种是茶技的经典,一个看似遥不可及,一个却是人之所向,爱茶之人对于茶叶的质量要求都很高,但并非人人都能有,但茶技却是可以经过煮茶人之手发挥出最奇妙的香味,茶技精妙之人亦可把茶发挥到极致,这也正是宋代士大夫们对于茶技的追求和人生的写照。

由此可见,宋代对于茶技艺的要求之高,从另一面也体现了宋代士大夫对于自身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凡事追求完美,注重体验,忠于实践。

宋代茶文化的延伸之斗茶,斗茶亦是斗品,也是宋代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

斗茶的习俗也是宋代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仪式,所谓斗茶,便是判断茶的质量与烹茶的技艺。斗茶从政治方面也体现了当时宋代的繁荣景象,斗茶也是宋代士大夫结交好友知己的重要场所,当然也会出现等级之别。

斗茶也称之为“斗品”,斗自然要分出高低,其茶叶便是关键,收集茶叶也是当时宋代士大夫的爱好之一,在《大观茶论》和黄儒《品茶要录•白合盗叶》中对于斗茶都有记载,从中可以看出,好的茶叶在当时是极少的,也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斗茶的精妙之处在于人的品质,可以说斗的是茶,而品的人生。

斗茶也是斗品,但斗品非斗茶,二者的精妙之处在于人,宋代把茶纳入儒学之中,茶讲究茶叶、水质、温度、手法、时间缺一不可,以此可分为上品、中品、下品,而把儒学加入其中,正是代表宋代士大夫对于茶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与审美。

以茶为乐,以茶交友,以茶学识,都是一个过渡的阶段,宋代的茶智慧在于把茶与学相结合,虚习俗,实人品。

何为斗茶?何为斗品?不过是宋代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茶与品都是在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博大的学识,论茶之品,宋代士大夫们常以诗句斗茶,其中白玉蟾在《冥鸿阁即事四首》中写到腊雪飞如真脑子,水仙开似小莲花。睡云正美俄惊起,且唤诗僧与斗茶。正是在强大的文学知识基础上,才有了宋代茶文化的盛行。

茶品便是人品,煮茶人技法娴熟程度,煮茶的手法,过程,便是宋代对于茶文化的审美,也是一种艺术活动,审美是没有统一标准的,而宋代在茶技中把审美定了一个标准,便是茶技。

宋代茶尚有等级之分,也有品级之别,把儒学文化融入茶文化中,以茶会友,以茶鉴品

宋代茶文化的盛行都是有记载的,但是茶品和人品,在宋代是如何结合的,何为茶品?何为人品?何为审美?何为人生态度?众多的疑问其实只归结于一个字“茶”。

茶尚可分别,但品如何分别,宋代以纯白为上,黄白又次,但宋代的文人们对于黄白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纯虽为上,但遥不可及,黄为又次,却坚韧而柔美,这也正体现了宋人清高自励的人格,不盲目追求方可为纯,坚强自立方可为上,这也正是茶文化带给他们的影响,注重内在的修养,有着志向远大的追求,不因黄白而自弃,不因纯白而自傲,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便是文化的熏陶所致。


资之石泉味,特以阳芽嫩。宜言难购多,串片大可寸。谬为识别人,予生固无恨。

——《王仲仪寄斗茶》

宋代的茶文化也造就了宋人淡泊名利、清雅风趣的人格追求,茶叶取之尖,立与静,宋人在煮茶和茶技的同时,也深受茶叶生长环境的影响,追求高雅,乐与静为伴,更加向往归隐山林的安逸生活,也有勇于仕途的果敢。

宋代更是把儒学融入茶文化之中,由此可见,茶品和人品都是源于文化,其精髓在于“品”。

宋代士大夫们对于人生的定义和审美,都源于茶文化,茶文化的魅力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宋人的思考,与其说是茶带来的无限惊喜,还不如说是文化的魅力,儒学的奥妙,至今无人能解。

宋代士大夫们更是在慢慢挖掘其中的精髓,将其融入到茶文化中,用日常的一种生活习惯,慢慢领悟儒学的真谛,也因此打破世俗的眼光,用言简意赅的方式向宋人展示茶文化的魅力,从而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领悟。

中国茶文化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在此期间宋代的茶文化对于后代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有着历史的考量,它是时间与技艺的结合,也是宋代文明的延伸。宋代在茶文化的熏陶之下,早已和他们融为一体,在此其中感悟茶道与人生之道,宋代的茶技艺和茶习俗之中,包含了宋代士大夫对于茶文化的追求及对于人生的追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qi/83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