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用随便一种杯子去泡,选择正确茶具去泡对茶,除了注重器具的质地之外,还应注意外观的颜色。下面就茶叶与茶具的搭配讲究做一介绍。
只有将茶具的功能、质地、色泽三者谐调,才能选配出完美的茶具。陶瓷器的色泽与胎或釉中所含矿物质成分密切相关,而相同的矿物质成分因其含量高低,也可变化出不同的色泽。陶器通常用含氧化铁的黏土烧制,只是烧制温度、氧化程度不同,色泽多为黄、红棕、棕、灰等颜色。而瓷器的花色历来品种丰富,健康茶变化多端。
如以主茶具色泽为基准配以辅助用品,则更是天衣无缝。各种茶类适宜选配的茶具色泽大致如下:
绿茶:透明玻璃杯,应无色、无花、无盖。或用白瓷、青瓷、青花瓷无盖杯。
花茶:青瓷、青花瓷等盖碗、盖杯。
黄茶:奶白或黄釉瓷及黄橙色壶杯具、盖碗、盖杯。
红茶:内挂白釉紫砂、白瓷、红釉瓷、暖色瓷的壶杯具、盖杯、盖碗或咖啡壶具。
白茶:白瓷或黄泥炻器壶杯及内壁有色黑瓷。
乌龙茶:紫砂壶杯具,或白瓷壶杯具、盖碗、盖杯为佳。
茶叶的冲泡,一般只要备具、备茶、备水,经沸水冲泡即可饮用。但要把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冲泡得好,也不是易事,要根据茶的不同特性,应用不同的冲泡技艺和方法才能达到。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道具”简单、泡法自由的传统式泡法十分适合大众。
一般人在家中或办公室中常用陶瓷杯或玻璃杯泡茶,方法简便,但因茶叶与茶汤一起浸泡,易使茶汤苦涩难喝;比较实用的是泡大壶茶,要按一定的比率来放置茶叶与水量,一般标准比率为茶叶∶水=1∶50,大约冲泡5至6分钟后,把茶汤倒入另外的容器内,再慢慢饮用;如需同壶再泡,加入开水即可,但宜加长冲泡时间。
不同的茶用的茶杯是不用的,比如,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
泡茶步骤:
1.涤器:冲泡前,须用开水将所有的壶、杯冲烫一遍,既为清洁又可温热壶杯。
2.取茶:用茶匙后茶则迅速取出所需份量的茶叶,忌用手直接抓取,也不可让茶叶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避免失香变味。
3.品干茶:置茶于茶荷内,品赏干茶的色香味。
4.投茶:将茶荷内的茶叶投入杯壶。
5.润茶:先注入少量开水浸润茶叶,使茶叶展开,散发香气滋味,同时也可防止一次注入过多热水烫熟幼嫩茶叶。泡粗老绿茶或乌龙茶时,这第一遍茶水倒弃不喝。
6.凤凰三点头注水:手提水壶上下起伏三次注水入茶。一是向来宾表示欢迎、问候,二可使茶叶上下翻动,较快出味。
7.斟茶:用壶泡好茶后,可斟入小杯内饮用。为避免茶汤浓淡不均,可来回游动斟茶或利用公道杯。斟茶要将壶嘴贴近茶杯,以防止茶汤降温起泡。
8.闻香:在润茶后或茶汤泡好后嗅闻,由远而近,反复几次,品闻茶叶特有的清芬。
9.品饮:俗话讲:“三口一个品”,第一口用舌尖体会,第二口注重舌两侧的感觉,第三口回味舌根所留下的茶韵。品茶时,要让茶汤在口内停留一会儿再下咽,体会“香清甘活”四种境界。品茶需现泡现饮,茶汤放置过久均会失香、变色,失去品饮价值。
不同的泡茶方法介绍
宜兴式泡法
1、特色:此种泡法是融合各地的方法,研究出的一套合乎逻辑的流畅泡法,讲究水的温度。
2、冲泡步骤:
赏茶:由茶罐直接将茶倒入茶荷(一种盛茶的专用器皿,类似小碟)。由专人奉至饮者面前,以供其观看茶形,闻取茶香。
温壶:将热水冲入壶中至半满即可,再将壶内的水倒出到茶池中。
置茶:将茶荷的茶叶拨入壶中。
温润泡:注水入壶到满为至,盖上壶盖后立将水倒入茶公道杯中。(目的是为茶叶吸收水份并可洗去茶的不洁之嫌。)
温杯烫盏:将公道杯中的水再倒入茶盅中,以提高杯的温度,有利于更好的泡制茶叶第一泡:将适温的热水冲入壶中,注意时间以所泡茶叶的品质而定。
干壶:执起茶壶,先将壶底部在茶巾上沾一下,拭去壶底的水滴。
倒茶: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
分茶:将公道杯的茶汤倒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洗壶,去渣:先将壶中的残茶取出,再冲八水将剩余茶渣清出倒入池中。
倒水:将茶池中的水倒掉。清洗一切用具,以备再用。
泡茶需掌握技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饮茶,然而茶是具有其特性的,同样的茶在不同的人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一般而言,泡茶技术,主要是根据茶类的不同、加工方法的不同、茶的特性等方面去把握茶的用量、开水的温度、冲泡的时间等。
泡茶首先要讲究的是用水。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要求有三点:甘而洁,活而鲜,贮水得法。现代人泡茶用水一般都用天然水,天然水包括泉水(山水)、江水(河水)、溪水、井水、湖水、雨水、雪水等。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溪水、江水(河水)、泉水属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而蒸馏水为人工软水。
水的温度也很关键的。按照唐朝陆羽的理论:当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沸声时,是第一沸;当锅边缘连珠般的水泡向上冒时,是第二沸;水面波浪翻腾着也就是第三沸了。“三沸”之后,不宜接着煮,因为水已煮老,不能再饮用。
另外,注水手法的变化也会使茶汤的滋味产生变化。同一道红茶由不同的人泡出来差别很大,除去一些水质、器皿的影响外,注水出汤的手法是一个关键,同一种大红袍,不同的手法会影响茶叶中物质释放的先后与快慢,滋味呈现自然不同。
泡茶目的在释放茶里的物质,冲泡时顺其性,茶汤便好喝。对于芽叶细嫩的、不发酵的茶来说,冲泡时需要悬壶高冲,以降低水温,并使茶叶在水中充分滚动,以达到受热均匀,才能使茶叶绽放美丽的形状。另一方面,要使茶叶受热均匀,就不可定点冲泡,那样会使得定点部位的茶叶过分受热以至茶叶细胞被烫死。
如果茶是要显出高香的,就应该高冲,以让味道充分显出来,比如绿茶和花茶等。对于类似普洱、铁观音和岩茶这样的注重韵味的茶,一定要低冲,而且不能从中间注入。注水要定点且力度要均衡,环绕注水就如兵困围城,茶劲将发却被压郁闷死;应该顺势而为,有流畅之意。
用一种茶,不同的冲泡手法泡出来的茶的味道也不同。比如同为武夷山大红袍,用沸水直冲,就会香气高扬,但不持久,滋味霸道回甘却不明显;中投法入水,提壶高冲却不直接淋在叶上,香气轻扬幽远,滋味鲜爽顺滑。从清理茶盘、摆放茶杯、烧水、提壶,这些泡茶前的准备工作都应安静,这样就把外界的喧闹“隔绝”在外。等壶里的水开了以后,放在桌面上,当水已经不再翻滚,安静后,拎起开水壶,让水从壶嘴流出,水流均匀平稳地顺着杯子的边沿平滑流入。
还有,茶叶品鉴时,心境也很关键。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体会出茶叶本身的自然韵味。泡茶亦是如此,心态平和安静,注水出汤自然顺畅和谐;心情不平,茶性不解,泡茶的时候难免乍呼,泡出来的茶汤也会有这样那样的.诟病。
正统的诏安式茶艺欣赏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饮茶泡茶方式,而且所使用的茶具方面也存在不同之处。下面我们来认识下诏安式茶艺吧,诏安式属于福建省漳州市的一个小县城,是福建与广州接壤的县,与广东的泡茶方式可能会有点影响。
诏安式茶艺是福建闽南一带居民所特有的泡茶方式。它较为讲求泡茶的技术,因此皆以宜兴式标准单口茶壶,配上蛋壳杯来泡茶。
备茶﹕壶把方向与主泡者约呈45度角,将欲用之茶叶置于纸中,折叠包起后,以手压碎约一一三次,并依茶形整理出──碎、断、条三类,置于一侧备用。
烫壶﹕诏安式泡茶法是不绑壶盖的。先将壶盖斜置于壶身上,以热水一并烫过。烫壶最应注意的是其时效性的掌握,一般控制恰当,壶壁刚好热透后,紧接着置茶,应可随即闻到被蒸散出来的茶香。
置茶﹕将适才在纸张上压碎的茶倒入壶中,需依﹕碎→断→条,由后下至前上,逐层置入。
时闻﹕由于是以烫杯时间的长短来掌握,所以每泡的烫杯方式稍有不同。
第一泡﹕冲水时,需将热水沿着壶口,以一半在内,一半在外的方式冲入壶内。切勿直冲,以免水流过强破坏茶形而阻塞了流口的顺畅。
烫杯﹕杯内注入三分之一的热水,双手各拿一个茶杯,以对杯方式将水倒入另两杯且旋转一两圈,从声音的清脆程度,可以立即分辨出杯子的造工精制与否,而烫杯动作之俐落灵巧更可表现出泡茶的手艺。
干壶:将壶底在茶巾上沾过,使不滴水以保持清净。
倒茶﹕在杯子之间,缓缓的轮流来回倒出,以使茶汤均匀,至茶流成滴即停。
奉茶﹕将茶送至桌中,请客人取其近者品茗。诏安式泡茶通常摆置四个杯子,若品茗者只有三人,便将第四杯倒与在座的长者或尊者。
第二泡﹕烫杯方式与第一泡略有不同的是,需将杯内注入热水至杯面呈表面张力,即将溢出为止,再以双手中指各轻拨杯子使其略倾,倒掉少许水,再以食、拇指拿起杯子,倒掉剩余的水。
第三泡﹕烫杯方式与第二泡不同的是,此泡以单手单杯轮流操作。三泡茶是诏安式所推荐的,因为第三泡以后的茶味不纯,且破坏味余韵故不取。
去渣﹕将壶底朝上,手执壶把,轻摇令茶渣自然倒出,最后,再冲入少许开水,摇晃壶身,将茶渣清出。
还原:清洁茶具,并归位还原。
喝红茶有什么好处
经常喝红茶还有防治流感、中风及皮肤癌的效果。 喝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去油腻、开胃口、助养生,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喝红茶可强壮心脏功能。喝红茶最好加牛奶,喝茶不加奶的人,体内草酸比例相对较高。草酸一般都能随尿液排出体外,但是,对部分人来说仍会有些草酸积聚在体内,最后形成肾结石。牛奶中的钙可以与草酸结合,使其顺利排除。建议晚上最好喝红茶。
如何喝红茶
喝红茶按使用的茶具不同,又可分为杯饮法和壶饮法。
一般情况下,工夫茶红茶、小种红茶、袋泡红茶、速溶红茶等大多采用杯饮法。即置茶于白瓷杯、玻璃杯中,用沸水冲泡后饮。红碎茶和片末红茶则多采用壶饮法。即把 茶叶放入壶中,冲泡后为使茶渣和茶汤分离,从壶中慢慢倒出茶汤,分置各小茶杯中,便利饮用, 茶叶残渣仍留壶内,或再次冲泡,或弃去重泡都很方便。这种方法很适宜于茶馆酒肆招待客人,或三五友人共聚议事时用。采取何种饮法,在接待宾客时,要慎加研究,因为同一饮法,有些地方认为“同饮一壶茶”是亲热的表现,但在湖南,如用壶斟茶招待客人,就会被认为不合礼节了。《清稗类钞》载:“湘人于茶,不惟饮其汁,辄并茶叶而咀嚼之。人家有客至,必烹茶,若就壶斟之以奉客,为不敬。客去,启茶碗之盖,中无所有,盖茶叶已入腹矣。”也许不用壶饮法的原因就在于此。
品位茶叶的欣赏艺术
茶人欣赏茶叶,重在从茶叶中去发掘文化美﹑艺术美﹑工艺美和自然美。茶在中国茶人的眼里是钟山川之灵异,得天地之和气的灵物。茶以名山秀水为宅,以明月清风白云为伴。在真正的茶人眼里,茶具有无限的美感。当然,茶人们在欣赏茶叶时,除了联想之外,还有具体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归纳为“五品”及“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
(一) 五品:是指调动人体的所有感觉器官用心地去品味﹑欣赏茶。包括“耳品”:注意听主人(或茶表演者)的介绍;“目品”:用眼睛观察茶的外观形状﹑茶的汤色等;“鼻品”:用鼻子闻茶香;“口品”:用口舌品鉴茶汤的滋味韵味;“心品”:对茶的欣赏从物质角度的感性欣赏升华到文化的高度这五种方式。
(二) 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都是欣赏茶叶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应综合应用﹑相互补充,才能欣赏到茶的全貌。
1. 三看
头一看是看干茶的外观形状,即看是芽茶,还是叶茶;是珠茶,还是条索茶,以及看干茶的色泽﹑质地﹑均匀度﹑紧结度﹑有无显毫等等。二看是看茶汤的色泽,即看茶汤是否清澈鲜艳明亮并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彩。三看叶底,即看冲泡后充份展开的叶片或叶芽是否细嫩﹑均齐﹑完整,有无花杂﹑焦斑﹑红筋﹑红梗等现象,乌龙茶还要看是否“绿叶红镶边”。
2. 三闻
即干闻﹑热闻、冷闻。干闻主要闻干茶的香型,以及有无陈味﹑霉味和吸附了其他的异味。热闻是指开泡后乘热闻茶的香味,茶香有甜香﹑火香﹑清香﹑花香﹑栗香﹑果香等不同的香型,每种香型又分为馥郁﹑清高﹑鲜灵﹑幽雅﹑辛锐﹑纯正﹑清淡﹑平和等表现形式。冷闻是指温度降低后再闻茶盖或杯底留香,这时可闻到在高温时,因茶叶芳香物大量挥发而掩盖了的其他气味。
3. 三品
茶要细细品啜。头一品主要是品火功,春茶的加工工艺是老火﹑足火﹑生青或有日晒昧。第二品是品滋味,这时应让茶汤在口腔内流动,与舌根﹑舌面﹑舌侧﹑舌端的味蕾充份接触,看茶味是浓烈﹑鲜爽﹑甜爽﹑醇厚﹑醇和还是苦涩﹑淡薄或生涩。第三品是品茶的韵味。只有带着对茶的深厚感情去品茶,才能欣赏到好茶“香﹑清﹑甘﹑活”,妙不可言的韵味。
4. 三回味
三回味是茶人在品茶之后的感受,品了真正的好茶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满口生津;二是齿颊回味甘醇,留香数日;三是喉底回味甘爽,气脉畅通,五脏六腑如得滋润,使人心旷神怡,飘然欲仙。
陆羽把茶称为“南方之嘉木”,卢仝把茶饼称为“月团”,黄庭坚把茶称为“云腴”,苏东坡把茶比作“佳人”,乾隆皇帝把茶比作“润心莲”,在这些茶人眼里,茶中不仅包含着大自然的信息,而且可联想到人类的高尚品质,可看到历史的缩影。
品茶品人生: 茶与人生
功夫茶的冲泡流程欣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功夫茶呢?不过应该经常有人会和工夫茶混在一起了吧。功夫茶其实并不是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所以才会叫做功夫茶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功夫茶的流程吧。
主人取来上好的茶叶,介绍该品种的特点、风味,依次传递欣赏嗅品一番。未放置茶叶之前,先将开水冲入空壶,谓之“温壶”,温壶之水倒进茶盘。应备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气、杂味混入。
沸水冲入壶中,刮去壶面茶沫。再冲入开水,但不要沸滚的,第一泡茶。盖上茶盖浇之开水,使壶内壶外温度一致。等候茶水泡好,用刚才温壶及润茶的茶水,清洗茶杯。在泡好第一泡茶时,提壶运行数周,为的是不让壶底水滴入茶杯串味。将温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开,依次来回浇注,或将壶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时一杯倒满再倒第二杯,免得浓淡不均,这是一般饮者容易犯的错误。
尊老爱幼、互相谦让,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功夫茶全套步骤中最讲究的一环,从欣赏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并举,玩味再三。功夫茶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从中还可以品位出沏泡的学问。
其实不要看上面写的这样其实操作起来还有有很多不容易做到的地方,每个步骤都要注意的,不然就不能体现出功夫茶里面所包含的功夫了。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qi/83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银壶为什么能被称为长寿之壶,
下一篇: 紫砂壶的三点平三点一线有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