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之美 说到喝茶,有人喜欢仪式感,追求茶道的生活艺术;有人喜欢随心,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其实任何事情都一样,复杂和简单遵从内心就好。
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而茶道的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目前主要有两大派,中式茶道和日式茶道。 日式茶道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日本本土,但吸收了中国的茶文化,且具有日本民族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日式茶道讲究寂静寥雅之心,于草庐轻舟之上敬而服;注重饮茶之礼和茶之雅意;人归于茶,茶归于禅,是谓出世之茶。 中式茶道 中国茶道出现很早,虽然很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但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中式茶道讲究修身养性明哲,书案焚香煮茶。
是享受而不是枯寂;注重以茶养人,以茶明心;茶御于人,人乐于茗,是可入世之茶。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 茶道与茶器 在这两种茶道精神的影响之下,茶具也受到影响。故日式茶道爱用铁壶银壶陶,中式茶道早期推崇金银,但是自从元清两次汉文化统治终结之后,陶瓷器兴盛起来,且价格低廉,受大众所喜爱,但是当今世界小别而大同,国内手工银器被挖掘,加银器本身有消毒杀菌的功能,银壶烧水煮茶可谓是上等之做,被茶界人士称之为最高茶器,茶席上的一轮明月。就这样银茶具终将找回自己的位置。
一个人品茶没有干扰,心更容易虚静,精神更容易集中,情感更容易随着飘然四溢的茶香而升华,思想更容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品茶不仅可以是人与自然的沟通,而且可以是茶人之间心与心的相互沟通。
在品茶时才能做到“在枯寂之苦中见生机之甘”,才能在不完全的现实世界中享受一点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中日两国茶文化的相同点
1) 中日两国的茶文化都注重精神的内涵。
中国茶文化强调“中庸”、“禅茶一味”、“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中国人饮茶注重“品”字,“品茶”不但能鉴别茶地优劣,还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中国茶文化把茶看作人与自然融合过程中的媒介,把饮茶当做实现天人合一的途径之一。
明代的文士茶正是文人逸士寄情山水,畅怀于大自然的绝佳体现。日本茶人则是赋予身边所有器具以生命,享受人与自然、人和物、物与物相融合的意境。
2) 中日两国的茶文化都与本国的民族文化密切相关,都以茶为载体将自己的精神理念体现在茶道的实体活动中。
中国茶文化讲究在品茗的同时进行赋诗、赏花、品画、听曲等文艺活动,由此,与茶事相关的诗画多不胜数。同样,日本茶道则将书画、建筑、工艺、烹饪、宗教、礼法等一同导入茶事,使之成为日本文化的结晶与代表,成为最具美丽的日本传统文化体系。
意大利学者马里奥·佩徳凯斯认为:“茶道是外国人了解日本文化的一个窗口。”因此我们可以说,不了解茶道,便无法理解日本的文化。
中日两国茶文化的不同点
两国茶文化的背景文化不同。
中国茶文化起源于药用,因此,它与中国道教的养生思想关系密切。尤其是在中国茶文化初步形成的唐代,茶多与神仙思想相关联,并由此升华到精神文化领域。而日本茶道的形成在于禅学的渗入。
在完全形成后的日本茶道里,“禅”成为其思想的内核,茶人被看作是在家的禅者。因此,较之讲求茶地药理成分、强调饮茶的健身效果的中国茶文化来说,日本茶道更注重茶文化中的禅味,善用暗喻的方式来表现禅境,追求内省、修炼的禅者风范。
两国茶文化的形成过程不同。
中国茶文化是从其食用价值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而日本茶文化的发展却经历了相反的过程,即首先得到确立的是其精神文化,而后普及至实用。中国茶最早是用于药,然后才用于饮用,780年陆羽著《茶经》才给茶注入了文化的内涵。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茶文化却截然相反。日本高僧将茶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带到日本,因此,它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15、16世纪成立的日本茶道更强调了艺术品味和精神内涵,而不是茶地实用性。
两国茶文化的载体不同。
中国近代出现的茶馆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而日本茶文化的载体主要是茶室。
随着中国近代茶馆业的兴起,更是将饮茶与文化联系到了一起,有评书茶馆、京剧茶馆和曲艺茶馆,老舍还利用“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特点,创造出经典剧作《茶馆》,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中国茶文化的大众性。而日本的茶道有严格的程序,在日本讲究的人家中都设有茶室。茶室注重古色古香,摆设极为讲究,关于日本茶室的古典建筑亦是一门学问。
两国对于茶文化的规范仪式不同。
中国人认为“道”是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和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说道,在中国众多的饮食娱乐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但它不像日本茶道有着严格的规范的仪式,所以我们更多的把中国的茶道称作“茶文化”。
日本茶道规则为“四规七则”。所谓“四规”即“和、敬、清、寂”;“七则”指用于接待客人时的准备工作:“茶要提前准备好;炭要提前放好;茶室要冬暖夏凉;室内插花要像野花一样自然;遵守规定时间;即使不下雨也要准备好雨具;一切为客人着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民族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有何异同?日本的茶道传自中国,但是经过多年演变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一个体系了。中国叫茶艺,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在唐宋主要用煮茶,明代因为朱元璋觉得太过奢侈所以改成泡茶。日本的茶道和中国的茶艺相比太过于重视仪式感了,每一道工序都包含了太多他们说的精神内涵,其实不是仪式感不好,但是凡事不能太过,我个人觉得日本茶道太过了,把喝茶反倒放到不重要的位置去了,有点本末倒置。
我心目中的茶艺应该是,一人独饮谓之禅茶,有一定的仪式感,可以看看书,也可以反思一下这段时间的自己,也可以什么也不想就是静静的喝茶。也可以几个朋友一起喝,三五个好友聚在一起以茶媒,可以俗也也可以雅,天南地北的聊。就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那种意境。首先声明日本茶道是中华茶道的分支,没有中华数千年来的历史文化传承,没有小日本的茶道,我了解的是日本茶道在烹茶过程中,是特别讲究精细的茶末的。而中国则将重点放在茶叶上,日本后期种茶、制茶、煮茶、饮茶的方法,以及茶器、道具等皆取源于中国。
到了江户时期,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茶道,明显地表现是其构成要素不同。其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茶食、点茶、茶花、建筑、道具。中国茶道,其主要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茶艺、茶人、主题、程序、环境。这样看来,中国茶文化更讲究意景日本茶道源于中国,但和中国茶道有着很多不同。这源于地域文化,理解发展等方方面面取向造成了中日饮茶文化的差异。
首先既然上升到“道”的高度,就不是民间日常的泡茶了,需要用同一个层面的“道”去对比。最怕的是用高端日本茶道对比我们的日常喝茶,就相当于用别人的金砖来对比我们的红砖。茶道本身包含的东西就比较多,从环境、流程、着装、礼仪到茶器、茶叶、水,等方方面面,融合了文化、美学、价值观等等,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我们看到的日本的茶道,大部分都是纪录片里的,在日本来说也是只有少部分人才接触得到的高端茶道,而中国的茶,则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不管寻常百姓家,或者街边路旁的茶楼,这些和日本的茶道从层面上来说,是不应该放在一起对比的,中国同样有高端的茶道,只是我们日常见不到。
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和煎茶道,日本抹茶道传承自宋代点茶,“煎茶道”传承自明清煮茶,而真正的唐朝煎茶道日本没有传承,只有中国的研究者在做。
相同的是,因为文化的相似及茶道传承关系,所以在茶器、礼仪等方面还是很很多共同点的,不同的是日本所谓的茶道,更多是少部分人的自我标榜价值,并不像中国,家家户户都会备些茶,茶在中国更深入民间,而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茶叶出产,也有很多地区保留有独有的喝茶方式!
日本茶道跟中国茶文化同生一脉,始于盛唐,成形于宋朝,流行全球于现代。
日本茶汲取了中国茶文化中的养分,并把日本国家中的精神文化政治宗教信仰等人文元素融合在其中,形成了今天别具一格的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的仪式感强,冲泡茶的功夫细致入微十分严谨,严格上的操作连泡茶的第几个环节用第几只手指都有所讲究。茶道的繁琐。“和、敬、清、寂”乃日本茶道四规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中国茶文化有其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等特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qi/76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同样是雕刻区别为何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