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泡好一壶茶,就必须了解茶器并会运用。茶文化是一门非常博大精深的学问,光是烹茶、品茶的器具,茶圣陆羽便设计了二十四种茶器,而这二十四种茶具,仅仅只是用来烹茶和品饮的。
由于陆羽设计的二十四器有些不太常用,有些也取而代之了,所以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我们日常会用到的茶器,也是不少的哦。
1、煮水器:包括水壶和炭炉,一般在逼格高的地方才能见到,由于用炭炉煮水时间比较长,所以现在用得较多的是随手泡,更方便快捷一些。
2、茶盘:就是底座,用来放置茶壶,茶壶漏出来的水流入茶盘中,以免弄湿桌子,用于湿泡法。
3、壶承:和茶盘一样的作用,不同的是用于干泡法。
4、茶巾:茶杯、公道边缘或杯底有茶水时,可以用茶巾擦拭。
5、茶壶:这个就是用来泡茶用的茶器,常用的有盖碗和紫砂壶。
6、公道杯:又称“茶海”,是用来盛放茶壶里的茶,便于均匀分茶给客人。
7、茶滤:架在公道杯上,用于过滤茶叶和茶渣的。
8、水盂:用于装清洗好茶杯茶壶后的废水,还有洗茶时不要的茶水。
9、茶荷:用来装茶叶,可给客人观赏干茶。
10、闻香杯:一般茶艺表演上会用到,用来闻茶汤香气用的,与茶杯配套使用。
11、品茗杯:也就是茶杯,给客人喝茶用的。
12、杯托:用于垫放品茗杯的。
泡茶时不可缺少的“茶道六君子”,也要认识并学会使用。
1、茶漏:放在壶口上,漏取干茶,防止茶叶外漏。
2、茶筒:用来盛放茶艺用品。
3、茶勺:又称“茶则”,用来盛取茶叶。
4、茶针:用于疏通壶嘴,以免茶渣阻塞造成出水不畅。
5、茶匙:又称“茶刮”,协助茶勺将茶叶拨至茶壶中。
6、茶夹:用于夹洗杯子,也用于夹取叶底,便于欣赏。
上面总共介绍了18种泡茶用的茶具,虽然有点多,但是每件都是泡茶中经常用到的。可见泡茶是一件多么讲究的事情,一杯小小的茶汤就动用了那么多器具。以后喝茶的时候,我们要心存感恩去感谢泡茶的人啊!
各种茶适合的茶具
各种茶适合的茶具,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具对于茶道的重要性,每种茶的茶性不一样,在冲泡中也应该选择合适对应的茶具泡饮。以下分享各种茶适合的茶具
各种茶适合的茶具1 绿茶
绿茶是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鲜叶的天然物质,在冲泡绿茶的时候,我们一般选用的是 玻璃直筒杯,正确的冲泡绿茶能使口感更好,而且喝起来更加健康
选用玻璃直筒杯,是因为它质地透明,传热快、不透气,用玻璃直筒杯泡茶,茶叶在整个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逐渐舒展的情形以及茶汤的颜色,都可以一览无余,冲泡绿茶时,茶叶的走向和茶汤颜色的变化,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别有风趣的享受。
玻璃杯绿茶
白茶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基本工艺过程是萎凋、晒干或烘干两道工序。白茶可选用 白瓷壶杯具,或反差很大的内壁施黑釉的 黑瓷茶具,以衬托出茶的白毫。也可选用 玻璃壶、盖碗或紫砂。老白茶中的牡丹、贡眉、寿眉,其实也是可以用紫砂壶来泡或者用玻璃壶和瓷壶煮饮。
玻璃壶煮老白茶
黄茶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流程是杀青、做形(包括揉捻)、闷黄、干燥,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我们在冲泡黄茶的时候,一般选用的是 玻璃杯、瓷壶、玻璃壶或者是盖碗,因为这样的话,才可以将茶的颜色衬托得更加艳丽。
(青茶)乌龙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和干燥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可使用 瓷壶、盖碗或紫砂壶冲泡。一般用紫砂壶较多,紫砂壶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
而且乌龙茶要先“洗茶”,洗茶完之后就要用沸水加入冲泡,并随时保持温度。茶香浓郁持久。紫砂沏茶,香味醇和,汤色澄清,保温性好,即使夏天茶汤也不易变质。
瓷壶乌龙茶
黑茶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可以用 瓷壶、紫砂、盖碗冲泡。实际上我们一般使用紫砂壶去冲泡
因为原矿紫砂料的紫砂壶他是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也就是透气性,使茶叶得到了良好的透气,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泡茶的口感, 而且在紫砂里面是含有微量的铁元素,泡茶的时候使人体得到了吸收。
紫砂壶黑茶
红茶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经过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生产出来的,红茶可选 内挂白釉紫砂、白瓷、青花瓷、暖色瓷的壶杯具或者玻璃壶过滤茶具。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发酵程度较高,它的魅力在于瓷质细洁而色白,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靓苍翠,图案装饰雅俗共赏。青花瓷泡红茶,能使红茶的汤色清晰,为之泡红色之上选。
白瓷红茶
花茶
花茶不属于目前常见的六大茶类。常见的茉莉花茶,要经过采茶、制茶等近15个步骤。其中,让茶、花的味道能合二为一的关键步骤就是窨制工艺。花茶冲泡当选 青瓷、青花瓷等盖碗、盖杯、壶杯具。瓷器传热不快,保温适中,与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而且造型美观,装饰精巧,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现代小资生活中,更多人年轻人的选择。
青花瓷盖碗花茶
花草茶
花草茶是以花卉植物的花蕾、花瓣或嫩叶为材料,经过采收、干燥、加工后制作而成的保健饮品。花草茶起源于欧洲,一般特指那些不含茶叶成分的香草类饮品,所以花草茶不是茶。但是最近今年花草茶受众越来越多,这里也介绍一下花草茶适配的茶具。花草茶一般用 玻璃壶杯具、瓷壶杯具或者盖碗冲泡。
花草茶属无发酵茶类,且主要选用幼嫩无污染的花蕾、花瓣制作,冲泡时水温不宜过高,因为在高温和恒温条件下花草茶中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和芳香物质会迅速被破坏而减少,且泡出的花草茶色泽变深、味道变涩。另外在冲泡的过程中,壶及杯具要加盖密闭,尽量减少香味的散失。
玻璃杯花草茶
几乎所有茶都可以用盖碗和瓷壶冲泡
盖碗,堪称万能泡茶利器。只要把握好各种茶的特点,就能够泡出好茶。盖碗泡茶可能是最能接近茶叶原味的方法了,盖碗可操作性强,易于评品茶香,能清晰观察叶底。这样泡茶,能影响茶叶品质的客观因素就相对低很多了。而瓷壶的传热不快,保温适中,而且与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既健康又能较好地保证茶叶的香味,而白瓷又能更好的衬托茶汤的颜色。
紫砂盖碗
紫砂壶适合冲泡发酵程度较高的茶
发酵程度越高的茶越适合用紫砂壶等陶器冲泡,例如半发酵的乌龙茶、全发酵的红茶、后发酵的黑茶,是可以用紫砂壶冲泡的。而绿茶、黄茶、白茶(老白茶除外)、花茶则不太适合。
紫砂壶
生活是种感觉,泡茶、品茶也是种感觉,茶经过“炒、煎、煮、泡”后,才能成为一壶好茶;茶就是道人,茶道衍生茶德,我们感恩做茶、采茶农人,及雨露、土壤、天地,饮茶者饮水思源,关怀环境,不知不觉中也有了茶德。中华博大的茶文化需要每一个人去品味和传承。品味一壶好茶,从用对茶具开始。
各种茶适合的茶具2 各种茶适合用的不同茶具
绿茶的茶叶比较细嫩,一般可以用无纹的透明玻璃杯冲泡,或者用白瓷、青瓷的盖碗,这样可以利于观赏,黄茶的话可用奶白瓷或者黄釉瓷器的茶具,可以使其颜色衬托的更加美观。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类,一般选用白瓷壶或者盖碗冲泡,也可以黑釉的瓷器茶具,红茶可以用紫砂壶或者陶瓷材质的茶壶,这样可以保留茶叶的香味,喝起来更有口感。
乌龙茶可以用白瓷质地的盖碗、盖杯或者壶等,也可以用紫砂材质的茶具,可以吸收茶叶的香味,黑茶可以用紫砂壶或者白瓷的茶具,有利于提升茶汤的口感,还能防止香味散发。
各种茶适合的茶具31、绿茶:可选用透明无花纹的玻璃杯,或是白瓷、青瓷、青花瓷无盖杯、盖碗等。
以无花纹的玻璃杯为最佳,因为这种茶具可以更好的观赏绿茶的形态和色泽。
2、黄茶:可选用奶白瓷、黄釉瓷器和以黄、橙为主色的五彩瓷壶、杯具、盖碗、盖杯等。能够使茶的颜色被衬托得更艳丽。
3、西湖龙井:可选用白瓷壶杯具,或反差很大的内壁施黑釉的黑瓷茶具,以衬托出茶的白毫。
4、红茶:可选用内壁施白釉的紫砂茶具,白瓷、红釉瓷的瓷壶、盖碗、盖杯等。能更好的烘托红茶如玛瑙般的茶色。
5、乌龙茶:可选用白瓷质地的壶、盖碗、盖杯,或是紫砂质地的茶具。衬茶色,聚拢茶香。
6、黑茶:可选用紫砂壶、白瓷杯具,或是飘逸杯等茶具。
7、花茶:可选用青瓷、青花瓷、粉彩瓷器的瓷壶、盖碗、盖杯等。
因为花茶是需要闷泡的茶品,盖子可使香气聚拢,揭开盖的时候,才能香气扑鼻,最好的体现出花茶的品质。
本着以上的原则,对于不同种类的茶进行茶具的搭配,就可以更好的衬托茶的色泽、形态、香味。
首先我们得有一个概念,茶器与茶与饮茶方式是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在不断变化的,并非一成不变,那么从理论上讲,一套完整的茶具就并非是完全固定的,更何况泡茶可以简单到一壶一杯,也可以很讲究,讲究到整个茶席布置都具有仪式感,风雅茶事,回归故里。
一套完整的茶具到底包括哪些?茶小逸今天就以最常见、最典型的几种泡茶饮茶方式来与大家一一讲解。
一、盖碗冲泡法
盖碗冲泡法是最基础常见的,也是适用最广的,几乎六大茶类都可以用盖碗来冲泡。
1、对应的常见茶类
晒青绿茶、烘青绿茶、炒青绿茶、滇红、白牡丹等等。
2、用到的茶具包括
主器具:烧水器、盖碗、公道杯、品茗杯
辅器具:水洗、茶滤、茶巾、茶道六君子(茶则、茶针、茶漏、茶夹、茶匙、茶筒)、茶渣桶、茶盘或干泡台、盖置、茶宠、茶叶罐、茶席、茶荷等。
注意:盖碗冲泡花茶直接品饮,不需要品茗杯。
二、玻璃杯冲泡法
玻璃冲泡法主要针对外形条索漂亮的绿茶、黄茶。
1、对应的常见茶类
绿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竹叶青、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细嫩的名贵绿茶。
黄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广东大叶青等。
2、用到的茶具包括:
主器具:烧水器、玻璃杯
辅器具:水洗、茶巾、茶盘、茶则(茶荷)、茶匙、茶席、茶叶罐等。
三、壶泡法(紫砂壶)
1、对应的常见茶类
壶泡法主要针对的是高香类的茶,如:乌龙、铁观音、武夷岩茶等;需保温时间长的茶,如:普洱茶、红茶等。
2、用到的茶具包括:
主器具:烧水器、泡茶壶、公道杯、品茗杯
辅器具:水洗、茶滤、茶巾、茶道六君子(茶则、茶针、茶漏、茶夹、茶匙、茶筒)、茶渣桶、茶盘或干泡台、盖置、茶宠、茶叶罐、茶席、茶荷、养壶笔等。
注意:高香类的茶还需要用到闻香杯。
以上泡茶方式主要针对一些相对正式的场合,如若自己平时冲泡或简洁或讲究仪式感,快乐随心便好。偶尔,我们也给泡茶加点仪式感,仪式感是对生活的重视,让泡茶成为享受和感动,而不仅仅是喝茶止渴,让一茶、一盏的仪式感,装饰我们的生活。
好茶,岂止于茶
茶好器不对,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做好茶具,让喝茶更快乐
茶具名称有:茶盘,茶叶罐,茶壶,盖碗。
具体使用方法:
1、茶盘
茶盘是用来盛放茶杯、茶壶、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有圆月形、棋盘形、扇形,也可以是单层或夹层,夹层用以盛废水,也可以是抽屉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
使用方法:
端茶盘时,要先将上面的茶壶、茶杯、公道杯拿下,以免失手。用完后不可让废水长时间留在茶盘内,而是用干布将其擦干。
2、茶叶罐
茶叶罐,形状各异,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而且,不同的形状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名贵与否,而且价钱也是不同的。
使用方法:
茶叶罐用完后要立刻密封好,以防茶叶受潮或者走味。
3、茶壶
茶壶是一种供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主要用来泡茶,由壶盖、壶身、壶低、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扳)等部分。
使用方法:
使用茶壶时,不可将壶嘴对着客人,而应朝向自己。用茶壶倾倒茶汤时,一定要用手指扶住壶盖,以免茶壶倾斜时,壶盖滑落摔碎。
4、盖碗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此外,盖碗也可当做品茗杯使用。
使用方法:
用盖碗茶时,要先揭开碗盖,再嗅盖香,最后闻茶香。不可将碗盖、碗身、碗托三者分开,否则既不美观也不礼貌。
现代茶艺茶器具介绍
用现在人的观点来看,饮一杯茶用这么多复杂的器具似乎难以理解。以下是我整理的现代茶艺茶器具介绍,欢迎参考阅读!
1.主茶具
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1)茶壶:用以泡茶的器具。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以把划分。①侧提壶: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习舞状。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以盖划分。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
以底划分。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
以有无滤胆分。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
以形状分。①筋纹形:犹如植物中弧形叶脉状筋纹,在壶的外壁上有凹形的纹线,称之为筋,而筋与筋之间的壁隆起,有圆泽感。②几何形:以几何图形为造型,如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球形、椭圆形、圆柱形、梯形等。③仿生形:又称自然形,仿各种动、植物造型、如南瓜壶、梅桩壶、松干壶、桃子壶、花瓣形壶等等。④书画形:在制成的壶上,刻凿出文字诗句或人物、山水、花鸟等。
(2)茶船:放茶壶的垫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③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
(3)茶盅:亦称茶海。盛放泡好的茶汤之分茶器具。因有均匀茶汤浓度的功能,故亦称公平杯。
①壶形盅:以茶壶代替用之。②无把盅:将壶把省略,为区别于无把壶,常将壶口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代替把手提着倒水。③简式盅:无盖,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有把或无把。
(4)小茶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
①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②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③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④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⑤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⑥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
(5)闻香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倒入品茗杯后,闻嗅留在杯底余香之器具。
(6)杯托:放置茶杯的垫底器具。
①盘形:托沿矮小呈盘状。②碗形:托沿高耸,茶杯下部被托包围。③高脚形:杯托下有一圆柱脚。④圈形:杯托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竖边,上固定杯底,下为托足。
(7)盖置:放置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既保持盖子清洁,又避免沾湿桌面。
①托垫式:形似盘式杯托。②支撑式:圆柱状物,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或筒状物,从盖子四周支撑。
(8)茶碗: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汤作饮用工具。
①圆底:碗底呈圆形。②尖底:碗底呈圆锥形,常称为茶盏。
(9)盖碗: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泡饮合用器具或可单用。
(10)大茶杯:泡饮合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
(11)同心杯:大茶杯中有一只滤胆,将茶渣分离出来。
(12)冲泡盅: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盅口留一缺口为出水口,或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以使渣与茶汤分开。
2.辅助用品
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
(1)桌布:铺在桌面并向四周下垂的饰物,可用各种纤维织物制成。
(2)泡茶巾:铺于个人泡茶席上的织物或覆盖于洁具、干燥后的壶杯等茶具上。常用棉、丝织物制成。
(3)茶盘:摆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底。用竹、木、金属、陶瓷、石等制成,有规则形、自然形、排水形等多种。
(4)茶巾、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或用作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滴;托垫壶底;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
(5)茶巾盘:放置茶巾的用具。竹、木、金属、搪瓷等均可制作。
(6)奉茶盘:以之盛放茶杯、茶碗、茶具、茶食等,恭敬端送给品茶者,显得洁净而高雅。
(7)茶匙:从贮茶器中取干茶之工具,或在饮用添加茶叶时作搅拌用,常与茶荷搭配使用。
(8)茶荷:古时称茶则,是控制置茶量的器皿,用竹、木、陶、瓷、锡等制成。同时可作观看干茶样和置茶分样用。
(9)茶针:由壶嘴伸入流中防止茶叶阻塞,使出水流畅的工具,以竹木制成。
(10)茶箸:泡头一道茶时,刮去壶口泡沫之具,形同筷子,也用于夹出茶渣,在配合泡茶时亦可用于搅拌茶汤。
(11)渣匙:从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与茶针相连,即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渣匙,用竹、木制成。
(12)箸匙筒:插放箸、匙、茶针等用的有底筒状物。
(13)茶拂:用以刷除茶荷上所沾茶末之具。
(14)计时器:用以计算泡茶时间的工具,有定时钟和电子秒表,以可计秒的为佳。
(15)茶食盘:置放茶食的用具,用瓷、竹、金属等制成。
(16)茶叉:取食茶食用具,金属、竹、木制。
(17)餐巾纸:垫取茶食、擦手、抹拭杯沿用。
(18)消毒柜:用以烘干茶具和消毒灭菌。
3.备水器。
(l)净水器:安装在取水管道口用于纯净水质,应按泡茶用水量和水质要求选择相应的净水器,可配备一至数只。
(2)贮水缸:利用天然水源或无净水设备时,贮放泡茶用水,起澄清和挥发氯气作用,应特别注意保持清洁。
(3)煮水器:由烧水壶和热源两部分组成,热源可用电炉、酒精炉、炭炉等。
(4)保温瓶:贮放开水用。一般用居家使用的热水瓶即可,如去野外郊游或举行无我茶会时,需配备旅行热水瓶,以不锈钢双层胆者为佳。
(5)水方:置于泡茶席上贮放清洁的泡茶用水的器皿。
(6)水注:将水注入煮水器内加热,或将开水注入壶(杯)中温器、调节冲泡水温的用具。形状近似壶,口较一般壶小,而流特别细长。
(7)水盂:盛放弃水、茶渣等物的器皿,亦称"滓盂"。
4.备茶器。
(l)茶样罐:泡茶时用于盛放茶样的容器,体积较小,装干茶30~50克即可。
(2)贮茶罐(瓶):贮藏茶叶用,可贮茶250~500克。为密封起见,应用双层盖或防潮盖,金属或瓷质均可。
(3)茶瓮(箱):涂釉陶瓷容器,小口鼓腹,贮茶防潮用具,也可用马口铁制成双层箱,下层放干燥剂(通常用生石灰),上层用于贮茶,双层间以带孔搁板隔开。
5.盛运器
(l)提柜:用以放置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的木柜,门为抽屉式,内分格或安放小抽屉。可携带外出泡茶用。
(2)都篮:竹编的'有盖提篮,放置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等,可携带外出泡茶。
(3)提袋:携带泡茶用具及茶样罐、泡茶巾、坐垫等物的多用袋,用人造革、帆布等制成的背带式袋子。
(4)包壶巾:用以保护壶、盅、杯等的包装布,以厚实而柔软的织物制成,四角缝有雌雄搭扣。
(5)杯套:用柔软的织物制成,套于杯外。
6.泡茶席
(1)茶车:可以移动的泡茶桌子,不泡茶时可将两侧台面放下,搁架向对关闭,桌身即成一柜,柜内分格,放置必备泡茶器具及用品。
(2)茶桌:用于泡茶的桌子。长约150厘米,宽约60-80厘米。
(3)茶席:用以泡茶的地面。
(4)茶凳:泡茶时的坐凳,高低应与茶车或茶桌相配。
(5)坐垫:在炕桌上或地上泡茶时,用于坐、跪的柔软垫物。大小为60厘米×60厘米的方形物,或60厘米×45厘米的长方形物,为方便携带,可制成折叠式。
7.茶室用品。
(1)屏风:遮挡非泡茶区域或作装饰用。
(2)茶挂:挂在墙上营造气氛的书画艺术作品。
(3)花器:插花用的瓶、篓、篮、盆等物。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qi/72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石之茶席
下一篇: 壶承大全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