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原料越嫩越好,这样的茶叶口感好,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如果茶叶越老,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就会流失,茶叶的口感也会变差。所以,我们在购买茶叶时,要注意观察茶叶的颜色,如果发现茶叶的颜色比较深,那么就不要购买了。另外,我们还可以用手摸一摸茶叶,如果茶叶表面有一层白霜,,那么这种茶叶就不要购买了。
很多人说选茶要选细嫩的,粗梗老叶的就不好,其实不是这样的,茶并不是粗老的就不好喝。
任何一片刚采摘的茶树叶片,按照不同的加工方式,可以做成不同的茶。按照绿茶的方法做就是绿茶,按照红茶的方法做是红茶。
而且茶叶炒制过程中是不加油、盐等任何佐料的,只是炒制方法的不同就可以让一片树叶表现出不同的外形、颜色、滋味、功效,说茶是千变万化其实一点儿都不过分。
但是,就像苹果树有国光、金帅、红富士等不同的品种一样,茶树的品种也多种多样。
对应不同的茶树品种,就有它们最适宜的加工方式。
比如江浙一带的茶树品种制作成绿茶最好喝;福建、台湾、广东的很多茶树品种更适合制作成乌龙茶;而云南、广西等地的茶树叶片则制成黑茶味道更佳。
不同的做茶工艺要求叶片的成熟程度也不一样,就绿茶来说,越细嫩越好,而乌龙茶的工艺要求鲜叶原料在一芽三四叶为好,太细嫩的话反而做不出乌龙茶的特色了。
所以我们平时喝绿茶时常见芽头较多,用玻璃杯来泡,尤其可以欣赏绿油油的茶芽在杯中起舞,像极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勃勃生机。
而喝乌龙茶时,则可见泡完后的叶底宽大肥厚、刚劲有力,丝毫不软弱、不娇嫩,这些都是成熟的叶片,它们有自己象征成熟的魅力。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几类茶中最简单的,对原料的嫩度要求不高,由嫩到老都可以。
按原料嫩度白茶还可以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个等级。即白毫银针全是芽尖,白牡丹是一芽一到二、三叶,贡眉、寿眉用的原料就更加粗老了。但四个等级的茶品各有特点,不能说哪个就一定好,哪个就一定不好。
细嫩茶和粗老茶的区别,大体有以下几个:
1、价位的差别
同一类茶,用料细嫩的原料成本高、等级分类高,定价也就高。用料粗老的茶品,等级低,价格就相对低些。
但是它们是各有特点的,要么说茶的好坏不能只看价格,还是要喝,要品,选择适合自己的才好。
2、口感滋味的差别
老嫩不同的干茶外形不同,茶汤的滋味也不同。
细嫩的茶滋味释放快,茶汤喝起来特别鲜爽,但是不耐泡,一般两三道之后就没味了。
粗老的茶滋味释放慢、茶汤厚重,要更耐泡一些。
3、营养价值不一样
茶叶里的营养物质是存在于不同的部位的,嫩芽里的营养成分可能老叶里没有,但老叶里经过岁月留下的好东西,新生的嫩芽里可能也见不着。
除了营养物质,类似的还有决定茶汤香气的物质、影响茶汤口感的物质,都存在于嫩度不同的叶片上。
所以说,喝不同嫩度的茶可以补充不同的营养成分,饮食营养要均衡,喝茶也是如此。
4、冲泡方法不一样
根据嫩度的不同,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冲泡方式。
高温会把嫩芽烫坏,也会使芽叶里的滋味一股脑儿的全跑出来。所以泡细嫩的芽尖茶时,需要适当的降低水温,这样就不把嫩芽烫坏,而且会使芽叶的滋味慢慢地释放出来,延长冲泡时间。
用料粗老的茶可以直接用沸水冲泡。老叶角质层厚,只有沸水才能将里面的滋味物质激发出来,也可以多泡一会儿,适当延长出汤时间,或者焖泡、煮饮可能另有一番滋味。
有人说茶就是一片可以喝的树叶子,但是有没有想过,树叶子这么多,为什么唯独这一片被喝了几千年,被喝遍了全世界。
喝茶益思,茶对大脑思考的益处可能远远大于它给身体带来的好处。
茶又是一种媒介,它承载了太多与之有关的文化和故事。
新生的嫩芽有它的珍贵,粗老的叶片也有它经历的风霜。茶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从小到大,从稚嫩到年老,它都在展示不一样的自己。
它的精彩存在于它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如同我们的一生,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精彩。而即使有些许遗憾,也会因此而更值得回味吧。
问题一:怎样品出茶的好坏? 1、各种茶叶均有不同的外形。如冻顶茶为半球形、铁观音为全球形、文山包种茶为条状、龙井为片状形等。
2、茶叶的色泽以色度光艳带油光且色泽均匀为主,除了龙井颜色较绿外,其余皆呈蛙皮色。
3、茶叶条索愈结愈好。因为茶叶愈嫩条索才能揉捻得愈结。
4、身骨重实为佳。因茶菁幼嫩者肉厚,成茶条结实,而老叶时叶张薄,条索松,与一般茶叶较轻飘。条索以完整的好,且粗细大小相近者为佳。
5、茶叶与茶梗愈干燥越好。
6、香气留香愈久愈好,若有“焦”、“烟”、“酸”、“霉”等其它异味,或混浊不清等杂味则为下品。
7、入口感觉醇厚甘滑,并使口腔长时间保有茶香味为佳。
8、茶汤入口苦涩味重、味淡,或有菁臭味皆为下品,若苦涩只是短暂现象而能即时回甘则无妨。
9、茶汤中的沉淀物愈少愈佳。
10、水色以浓厚明亮为佳,若混浊暗淡则不好。 那要看你品鉴的是哪种茶叶,因为各种茶叶本身就有它的特点:
茶叶的品质好坏 ,可以通过色、香、味、形四个方面的来评价。而用这四个方面来评定茶叶质量的优劣,通常采用看、闻、摸、品进行鉴别。即看外形、色泽,闻香气,摸条索,开汤品尝。
看色泽----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特点。 绿茶色泽灰暗、深褐,质量必定不佳。绿茶的汽色应呈浅绿或黄绿,清澈明亮;若为暗黄或混浊不清,也定不是好茶。红茶应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若汤色时间暗淡,混浊不清,必是下等红茶。乌龙茶则以色泽青褐光润为好。
看外形----从茶叶的外形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如好的龙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钉;好的珠茶,颗粒圆紧、均匀;好的工夫红茶条索紧齐,红碎茶颗粒齐整、划一;好的毛峰 茶芽毫多、芽锋露等等。如果条索松散,颗粒松泡,叶表粗糙,身骨轻飘,就算不上是好茶了。
闻香气----各类茶叶本身都有香味,如绿茶具清香,上品绿茶还有兰花香、板栗香等,红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乌龙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气低沉,定为劣质茶;有陈气的为陈茶;有霉气等异味的为变质茶。就是苦丁茶,嗅起来也具有自然的香气。花茶则更以浓香吸引茶客。
尝滋味---- 茶叶的本身滋味由苦、涩、甜、鲜、酸等多种成分构成。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可口,同时,不同的茶类,滋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有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则淡而无味,甚涩口、麻舌。上等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低级红茶则平淡无味。苦丁茶入口是很苦的,但饮后口有回甜识别茶叶的好坏可以从其外形、色泽、味道来评价,一般来说, 绿茶干茶色泽为墨绿色或翠绿色,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是悦鼻的板栗 香;乌龙茶外形一般是条形或颗粒状,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 带有自然的花香。红茶有碎茶和条形茶之分,红碎茶外形是匀度好, 色泽黑褐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且鲜,条形红茶在外形上是紧 结显毫,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且鲜。这些特征都是好茶的体现。 购买散装茶时,可以用两个手指捏茶条,如能研成粉末的,说明 茶叶较干燥,其水分含量约在6%―7%,是合格的标准。如不能研成 粉末,只能研成细片状,说明茶叶已吸湿,干燥度不足,其含水量常 在9%以上,不宜购买这种高含水量的茶叶。另外抓起一些嗅之有茶 香,无霉闷异味者为正常产品。选购小包装茶时应看清或问清包装日期,一般小包装茶超过一年以上者,极易吸湿变质。另外,购买时要 注意辨认包装的质量、完好程度和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一般说来,茶叶的品质是由色、香、味、形4个因素构成的。
一、干看评外形
首先,用双手捧起一把茶叶,放于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叶的香气。一是看是否具有熟板栗的香气;二是辨别香气的高低;三是嗅闻香......>>
问题二:如何辨别和品尝茶叶的好坏呢? 茶叶的品质好坏,在没有科学仪器和方法鉴定的时候,可以通过色、香、味、形四个方面的来评价。而用这四个方面来评定茶叶质量的优劣,通常采用看、闻、摸、品进行鉴别。即看外形、色泽,闻香气,摸身骨,开汤品评。 ①色泽----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特点。绿茶中的炒青应呈黄绿色,烘青应呈深绿色蒸青应呈翠绿色,龙井则应在鲜绿色中略带米黄色;如果绿茶色泽灰暗、深褐,质量必定不佳。绿茶的汽色应呈浅绿或黄绿,清澈明亮;若为暗黄或混浊不清,也定不是好茶。红茶应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有些上品工夫红茶,其茶汤可在茶杯四周形成一圈黄色的油环,俗称金圈;若汤色时间暗淡,混浊不清,必是下等红茶。乌龙茶则以色泽青褐光润为好。 ②香气----各类茶叶本身都有香味,如绿茶具清香,上品绿茶还有兰花香、板栗香等,红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乌龙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气低沉,定为劣质茶;有陈气的为陈茶;有霉气等异味的为变质茶。就是苦丁茶,嗅起来也具有自然的香气。花茶则更以浓香吸引茶客。 ③口味----或者叫茶叶的滋味,茶叶的本身滋味由苦、涩、甜、鲜、酸等多种成分构成。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可口,同时,不同的茶类,滋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有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则淡而无味,甚至涩口、麻舌。上等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低级红茶则平淡无味。苦丁茶入口是很苦的,但饮后口有回甜。 ④外形----从茶叶的外形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因为茶叶的好坏与茶采摘的鲜叶直接相关,也与制茶相关,这都反应在茶叶的外形上。如好的龙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钉;好的珠茶,颗粒圆紧、均匀;好的工夫红茶条索紧齐,红碎茶颗粒齐整、划一;好的毛峰茶芽毫多、芽锋露等等。
问题三:怎样辨别茶叶好坏。。。 一般说来,判断茶叶的好坏可以从察看茶叶、嗅闻茶香、品尝茶味和分辨茶渣入手。
1.观茶(察看茶叶)
察看茶叶,就是观赏干茶和茶叶开汤后的形状变化。所谓干茶就是未冲泡的茶叶;所谓开汤就是指干茶用开水冲泡出茶汤内质来。
茶叶的外形随种类的不同而有各种形态,有扁形、针形、螺形、眉形、珠形、球形、半球形、片形、曲形、兰花形、雀舌形、菊花形、自然弯曲形等,各具优美的姿态。而茶叶开汤后,茶叶的形态会产生各种变化,或快,或慢,宛如妙曼的舞姿,及至展露原本的形态,令人赏心悦目。
观察干茶要看干茶的干燥程度,如果有点回软,最好不要买。另外看茶叶的叶片是否整洁,如果有太多的叶梗、 *** 、渣沫、杂质,则不是上等茶叶。然后,要看干茶的条索外形。条索是茶叶揉成的形态,什么茶都有它固定的形态规格,像龙井茶是剑片状,冻顶茶揉成半球形,铁观音茶紧结成球状,香片则切成细条或者碎条。
茶叶由于制作方法不同,茶树品种有别,采摘标准各异,因而形状显得十分丰富多彩,特别是一些细嫩名茶,大多采用手工制作,形态更加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1)针形――外形圆直如针,如白毫银针等。
(2)扁形――外形扁平挺直,如西湖龙井、茅山青峰、安吉白片等。
(3)条索形――外形呈条状稍弯曲,如 *** 毛尖、庐山云雾等。
(4)螺形――外形卷曲似螺,如碧螺春等。
(5)兰花形――外形似兰,如太平猴魁、兰花茶等。
(6)片形――外形呈片状,如六安爪片、齐山名片等。
(7)束形――外形成束,如江山绿牡丹、婺源墨菊等。
(8)圆珠形――外形如珠,如泉岗辉白、涌溪火青等。
此外,还有半月形、卷曲形、单芽形等等。
2.察色
品茶观色,即观茶色,汤色和底色。
(1)茶色
茶叶依颜色分有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等六大类(指干茶)。由于茶的制作方法不同,其色泽是不同的,有红与绿、青与黄、白与黑之分。即使是同一种茶叶,采用相同的制作工艺,也会因茶树品种、生态环境、采摘季节的不同,色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细嫩的高档绿茶,色泽有嫩绿、翠绿、绿润之分;高档红茶,色泽又有红艳明亮、乌润显红之别。
(2)汤色
冲泡茶叶后,内含成分溶解在沸水中的溶液所呈现的色彩,称为汤色。因此,不同茶类汤色会有明显区别;而且同一茶类中的不同花色品种、不同级别的茶叶,也有一定差异。一般说来,凡属上乘的茶品,都汤色明亮、有光泽,具体说来,绿茶汤色浅绿或黄绿;清而不浊,明亮澄澈;红茶汤色乌黑油润,若在茶汤周边形成一圈金黄色的油环,俗称金圈,更属上品;白茶,汤色微黄,黄中显绿,并有光亮。
将适量茶叶放在玻璃杯中,或者在透明的容器里用热水一冲,茶叶就会慢慢舒展开。可以同时泡几杯来比较不同茶叶的好坏,其中舒展顺利、茶汁分泌最旺盛、茶叶身段最为柔软飘逸的茶叶是最好的茶叶。
视茶汤要快,要及时。茶汤的颜色也会因为发酵程度的不同,以及焙火轻重的差别而呈现深浅不一的颜色。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则,不管颜色深或浅,一定不能浑浊、灰暗,清澈透明才是好茶汤应该具备的条件。
(3)底色
就是欣赏茶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色泽。除看叶底显现的色彩外,还可观察叶底的老嫩、光糙、匀净等。
一般情况下,随着汤温的下降,汤色会逐渐变深。在相同的温度和时间内,红茶汤色变化大于绿茶,大叶种大于小叶种,嫩茶大于老茶,新茶大于陈茶。茶汤的颜色,以冲泡滤出后10分钟以内来观察较能代表茶的原有汤色。不过千万要记住,在做比较的时候,一定要拿同一种类的茶叶做比较。
3.赏姿
茶在冲泡过程中,经吸水浸润而舒展,或似春笋,或如雀舌,或若兰花或像墨菊。与此同时,茶在吸水浸润......>>
问题四:怎么鉴别茶叶的好坏什么样子的茶叶是好的呢 (一)注意名茶造假,检查产地是否正确。
1. 去老字号或大茶庄购买名茶。
由于正宗的名茶产量有限,所以通常只在原产地的一些茶店和外地一些老字号有售,普通的小商贩很难拿到正宗的名茶。然而,人们买茶通常会冲着名茶去,所以越是名茶,造假的可能性越大,我们在一般茶庄里买到的通常可能是假的或“真假互拼”的“名茶”。为防买到假名茶,最好去一些老字号或大茶庄购买。
2. 注意检查产品标识。
为防买到假名茶,在购买有包装的名茶时,要注意茶叶产地、厂名是否与名茶产地相符,如果不符则一定是假名茶――茶可能是真茶,但不是正宗的名茶。例如婺源毛尖茶,其产地应该是婺源,如果包装上或者商标卡上打出的产地是庐山,那么就是假名茶。此外,诸如不是信阳产的信阳毛尖、不是庐山产的庐山云雾等都是假名茶。
茶叶外包装上正确的标识是:注明厂名、厂址。分装商还要标明分装的日期和分装商名称。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著名的茶庄在名茶产地都有茶场,它们的产品包装会打着自己的品牌,但茶叶的原产地一定是名茶的产地。
3. 不要过于相信原产地保护标签。
名茶产地通常都会采取原产地保护措施。如苏州为了防止假冒当地产的洞庭山碧螺春,会对每位茶农出产的茶叶进行严格统计,然后根据产量发给原产地保护标签。按照规定的比例,卖多少茶叶发多少标签。按理说,贴有这种标签的茶叶应该一定是真茶。然而,只要舍得花钱,正宗的原产地标签照样能够买到,价格还不贵,100元一张。因此,面对网上茶店、实体茶店里的原产地标签时,消费者要相信自己的品尝感受而不是人云亦云。
(二)不喝第一遍茶
泡茶时,第一泡茶水要倒掉,不能喝。从茶艺、茶道的角度来讲,这样做可以让干燥的茶叶与水初步融合,叫“润茶”;从健康的角度讲,这样做可以洗掉茶叶上的灰尘等有害物质,所以这一步也叫“洗茶”。
(三)谨慎对待便宜货
优质的茶叶都有一定的价格标准,而且极品的产量很低,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茶类,如白茶、黄茶,产量就更低,有些甚至在原产地以外很难买到。因此,如果在茶店里看到过于便宜的名茶,必定有问题,要么是假的,要么是质量较差。
当然,辨别真假茶需要消费者具有一定的茶知识。
(四)价高不一定质优
贵的就一定是好的吗?也不尽然,现在商贩们也懂得反着用“便宜没好货”这句话,比如十几块的衣服没人要,标价1000就有人抢着买。茶叶也是一样,你不是觉得便宜就可能掺假吗?那好,我就按极品茶的价格卖。一些不法商人就是把过期陈茶或者外地低价茶染色包装后高价出售。遇到识货的批发商,他们才会从冷冻柜里取出正宗的新茶。前文所提到的“铅铬绿碧螺春”、“废弃茶叶”使用的就是这个思路。所以买茶叶时,关键不是看价格,而是看你懂不懂得辨别茶叶。
(五)简单几招辨茶叶优劣
下面介绍几个粗辨茶叶的方法,如果想更专业地识别假茶,就需要大家努力学习茶叶知识了。
一看。
1. 看净度。正品茶不能含有杂质。如果看到样茶中带有较多茶梗、叶柄、茶籽的,说明此茶质量差,价格不会太高。如果茶中夹有泥沙、草木叶、竹片等杂质,说明此茶质量更差。
2. 看茶叶的条索。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形状,因此购茶前要知道所购茶的基本形状,购买时加以对比,不符的通常不是真茶。另外,看茶叶条索的松紧、粗细、扁圆、轻重。条索状茶紧结而重实的质量好,细而碎的质量差;珠形茶要求细圆紧结;扁形茶要求扁平,光滑,挺直。
3. 看色泽。不同品种的茶叶有不同的颜色特点,如绿茶、白茶、黑茶、黄茶等。也许你记不住每一种......>>
问题五:如何辨别茶叶的好坏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而茶叶种类也是不计其数。可以说,品茶已经成了一种文化、一种传统。既然已经是一种文化,其学问就不是本人能完全把握,在此只能妄言几句,仅供参考:1、制作工艺决定茶的品种,而不决定品质。从制作工艺来看,主要有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等。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全国有18个产茶省,包括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等。红茶有祁红、滇红、川红、金骏眉、坦洋工夫、汪洋工夫等。青茶也叫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乌龙茶主要产自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因品种上的差异,乌龙茶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四类。黑茶因产区和工艺上的差别有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边茶等。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主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黄茶主要的代表有蒙顶黄芽、黄山黄芽、君山银针等。应该说,不同种类的茶只有口感上的差异,而并不存在品质上的差异。2、决定茶叶品质的是产地。爱好喝茶的人都知道,产地是世界范围内存在无数茶叶品种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决定茶叶品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也正也是买茶人首先需要考虑的。为人们所熟知的龙井、碧螺春等,上品与次品之间或者说正品与假冒产品之间区别的唯一标准当然是其是否来源于原产地。非原产地的假冒产品并非不可以饮用,甚至也很上口,但其绝不可以被称作正品。说到底,茶叶是否假冒,其实就是看其是否来源与其真正产地。 就六安瓜片来说,只要是属于六安地区境内的茶叶均可称作六安瓜片,但历史上享有盛名,作为全国十大茶王之一的六安瓜片的正产地则是在大别山腹地齐山、鲜花岭以及响洪店一带。这里的茶,被称作“内山茶”。为了保护其品质, *** 还要求该地的茶只能是手工制作,不可以机器加工。虽然,这样制作出来的茶外形不整齐,叶大,甚至显得有些干瘪,可您千万不能以貌取人。因为,越是长在高山上的茶叶,不仅没有工业污染,“内山茶”比较与“外山茶”的味道来,却更有回味,喝过绝对会留有余香。若说江南茶是清香口味的话,那么,大别山茶则是浓香味。若将江南茶较为清新的话,大别山茶则更有姚娆之美,甚至入口时还有些苦味(类似于苦丁茶),但绝对没有劣质茶的涩味。霍山黄芽也有“内山茶”与“外山茶”之分,正品在大化坪,其中乌米尖、金鸡岭、挂龙尖一代的茶口感最为上品。3、时令影响茶的口感。即使是作为同一产地的茶叶,也会因为生长时期的不同而在品质上存在区别。对于绿茶来说,可分为清明前茶叶、谷雨前的茶叶与谷雨后的茶叶三个系列,明前茶口感较为清淡、绵柔,谷雨前茶叶则相对浓烈、浓香,而谷雨后茶叶在口感上则会有些区别。因此,不同时期生长出的茶叶在价格上就有可能在价格上存在差异。金品茶一斤都在千元以上,而低端茶甚至几十元或十几几元钱也可以买到。教您鉴别绿茶质量的优劣茶叶审评时一般是从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来鉴别。正常的茶叶应该具有该类茶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含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异臭、无霉变。1.看一看。无茶梗、无叶柄者为上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及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多少;一般以芽头多、峰苗多、叶质细嫩为好;叶质老、身骨轻为次。含有较多的白毫的为高级。2.嗅一嗅。拿一撮干品茶叶放在手掌中,用嘴哈气,使茶叶受微热而发出香味,可嗅几次,以辨别香气的浓淡、强弱和持久度。还可以嗅嗅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是否有烟味、焦味、霉味、馊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3.嚼一嚼。鉴别茶叶真假与品质,用以下方法最为有效。上品茶,尤......>>
问题六:通过哪些方面来品评茶叶的好坏? 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这里粗略介绍一下鉴别干茶的方法。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一般嫩度好的茶叶,符合外形要求(“光、扁、平、直”)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
北方通称茶香。茶叶经开水冲泡五分钟后,倾出茶汁于审评碗内,嗅其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受的香气为佳。而烟、馊、霉,老火等气味,往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
北方通常称茶口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汤苦涩,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审评水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绿茶要清碧浓鲜,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低级或变质的茶叶,则水色混浊而晦暗。
审评叶底主要是看它色泽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组织细密而柔软的叶片愈多,表示茶叶嫩度愈高。叶质粗糙而硬薄则表示茶叶粗老及生长情况不良。色泽明亮而调和且质地一致,表示制茶技术处理良好
问题七:怎样品出好茶与坏茶? 1、各种茶叶均有不同的外形。如冻顶茶为半球形、铁观音为全球形、文山包种茶为条状、龙井为片状形等。 2、茶叶的色泽以色度光艳带油光且色泽均匀为主,除了龙井颜色较绿外,其余皆呈蛙皮色。 3、茶叶条索愈结愈好。因为茶叶愈嫩条索才能揉捻得愈结。 4、身骨重实为佳。因茶菁幼嫩者肉厚,成茶条结实,而老叶时叶张薄,条索松,与一般茶叶较轻飘。条索以完整的好,且粗细大小相近者为佳。 5、茶叶与茶梗愈干燥越好。 6、香气留香愈久愈好,若有“焦”、“烟”、“酸”、“霉”等其它异味,或混浊不清等杂味则为下品。 7、入口感觉醇厚甘滑,并使口腔长时间保有茶香味为佳。 8、茶汤入口苦涩味重、味淡,或有菁臭味皆为下品,若苦涩只是短暂现象而能即时回甘则无妨。 9、茶汤中的沉淀物愈少愈佳。 10、水色以浓厚明亮为佳,若混浊暗淡则不好。
问题八:如何辨别茶叶的好坏???? 1、茶叶的色泽
好的新茶茶叶一般是清新嫩绿或者墨绿的,好的绿茶是有碧翠的颜色及非常鲜润的,好的炒青茶是为灰绿中又带点光泽的。不好的茶叶很明显的黑色焦点或者深酱色斑点,还有茶叶夹又有老叶黄叶就会颜色不统一。
2、茶叶的外形
每种茶叶都有各自的外形特征,如果茶叶的大小、粗细、长短比较均匀则是较好的茶叶,如果茶叶比较粗糙、松散而又短碎则是不好的茶叶。
3、闻茶叶的气味
好的茶叶一般会有非常明显的的茶香,有清香型、浓香型、甜香型的,不好的茶叶则会有一股焦糊味、苦涩味或者陈老味的。
4、品尝茶叶的茶味
好的茶叶泡出来的茶汤是非常甘鲜醇厚,而且口中甘味经久不去。若有苦涩、浑浊或者其他杂味则为不好的茶叶了。
5、茶叶的干湿程度
用劲捏一捏可以捏成粉末状的茶叶,说明比较干是好茶。若不能捏成粉末状的茶叶说明已经受潮了会很容易变质则是不好的茶叶。
问题九:怎么样来辨别茶叶的好坏? 新茶的特点是色泽、气味、滋味均有新鲜爽口的感觉,新茶含水量较低,茶制干硬而脆,手指捏之能成粉末,茶梗易折断。 而存放一年以上的陈茶却是色泽枯黄,香气低沉,滋味平淡,饮时有令人讨厌的陈旧味。陈茶储放日久,含水量较高,茶制柔软,手捏不能成为粉末,茶梗也不易折断。 1、观色法:新茶颜色鲜、绿意明显,旧茶则色泽发暗、发黑,绿意明显比新茶差。 2、辨味法:新茶香味浓郁,新鲜自然,旧茶香味偏淡,缺少鲜味。个别商家旧茶能够熏上香味,但这样的茶香味道不够纯正,只要仔细,一般能够辨别出来。 3、干湿分辨法:新茶刚刚上市,刚刚炒出来,除非商家造假,一般比较干燥。旧茶因放置时间较长,返潮影响会使茶叶手感稍重,用手摩擦,没有那种轻脆的摩擦音。 4、辨别细毫法:许多绿茶炒制成形后,能够形成自然的细毛,这样的茶叶一般是芽尖,价钱比较贵,喝起来口感清爽、甜香,是茶叶中的名品。但放置时间长了,会使细毛凝聚成不易察觉的小团,这样的茶叶泡出来色香味都打了很大的折扣。新茶细毛自然连接在叶片上,尚未脱落。 新茶色香味俱佳,旧茶色香味欠佳,放置时间长的茶叶喝了对人体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产生副作用,比如口味发涩、喝后胃胀等等。那么如何区分新旧茶呢?1、是观色法:新茶颜色鲜、绿意明显,旧茶则色泽发暗、发黑,绿意明显比新茶差。2、是干湿分辨法:新茶刚刚上市,刚刚炒出来,除非商家造假,一般比较干燥。旧茶因放置时间较长,返潮影响会使茶叶手感稍重,用手摩擦,没有那种轻脆的摩擦音。3、是辨味法:新茶香味浓郁,新鲜自然,旧茶香味偏淡,缺少鲜味。个别商家旧茶能够熏上香味,但这样的茶香味道不够纯正,只要仔细,一般能够辨别出来。4、是辨别细毫法:许多绿茶炒制成型后,能够形成自然的细毛,这样的茶叶一般是芽尖,价钱比较贵,喝起来口感清爽、甜香,是茶叶中的名品。但放置时间长了,会使细毛凝聚成不易察觉的小团,这样的茶叶泡出来色香味都打了很大的折扣。新茶细毛自然连接在叶片上,尚未脱落,仔细辨别,可以辨别出新旧茶的差别。 一看:看的是茶叶的外形和色泽。好茶叶的色泽基本上是翠绿的,而且芽头的条形也比较均匀。此外,还要特别留意茶叶里是否有老叶或死叶,如有,则茶叶品质一般。 二闻:如果茶叶看起来不错,那你可以接着把茶叶拿起来闻一闻。一般好茶叶闻起来会有一股扑鼻的清香;而品质不佳的茶叶闻起来会有一股霉味,像焖过似的。 三泡:现在市场上有的茶叶虽然看起来色泽不错,但有可能是在制作过程中添加过某种化学原料。所以在选购茶叶时,消费者最好能将其泡开品尝一番。一般情况下,好茶叶泡开的茶很清透,反之则浑浊。当然,消费者在泡开茶后也有必要品味一番。如果你喝到的茶清爽润喉、唇齿留香,那你选购的一般是好茶。反之,如果喝到嘴里苦涩发麻的,很可能是夏暑茶,品质不会太好.
新手小白怎么挑选普洱?防踩雷必看
产地
1.首先看产地,云南是普洱的主要生产地。
2.优选选择临沧和西双版纳产地。
3.云南普洱茶是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采取加工制成的。产自云南的普洱若不是大叶种茶,则是假冒伪劣产品!
外形
1、色泽:正宗的普洱茶,色泽为墨绿色,五年以上的普洱,会出现黑中泛红的现象,此时可以成为陈茶。
2.完整度:观察茶叶的条形是否完整。质量好的普洱茶,连茶叶老嫩都可以一目了然,老叶比较大,嫩叶则细一些。
3.嫩度:由于普洱茶的等级,是按照嫩度来划分的,嫩度是其好坏的重要因素。嫩度分级外、十级到一级、特级,嫩度越高,级数越高,品质越好。
汤色
1.当普洱茶冲泡后,大致分为两种颜色,通俗来说,一种为红色熟茶,一种为黄色生茶。熟茶汤色:清澈的红褐色,颜色很像红酒。生茶汤色:鲜艳的黄绿色。
滋味
好的普洱茶味道一定甘甜,润滑,厚重,,并具有陈香四大特点。甘甜、润滑、厚重、陈香。
气味
香气:主要看香气的纯度。由于发酵,会与微生物和酶发生反应,产生一种综合香气,这些香气,闻起来都散发着清香,令人身心愉悦。
嫩度越高的茶并非茶品质就越好
茶叶的嫩度是鉴别茶叶好坏的方式之一。同时嫩度也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而茶叶的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和条索的光润度。
但是,用茶叶嫩度鉴别茶叶品质的好坏,并不一定适合任何茶类,最起码用来鉴别普洱茶就比较片面单一,因为普洱茶是六大茶类黑茶中比较复杂的一类,分析和鉴别它还得分层,分步骤来进行。
毛茶:通常情况下,鲜叶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或者一芽三叶,对于很多普洱茶来说,如果太嫩的话,它的内含物质不会太高。
成品茶:成品普洱茶的好坏优劣是由多方面因素和条件决定的。如果原料太嫩的话,不仅内含物质不够丰富,经过长时间存放之后,只会有相对高扬的香气而没有了质感和汤感,它的耐泡度也会降低。
之所以很多人认为嫩度越高的普洱茶就越好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冲着尝鲜和物以稀为贵的角度去的,而并非真正从茶叶品质以及茶叶对身体的有益程度上考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采摘周期不频繁,较为粗老的茶叶作为原料而制成的普洱茶才是好的普洱茶。因为茶叶老,蓄积的内含物质就高,后期存放过程中更具备转化的潜力,在冲泡品饮时,茶气足、香气高,质感和汤感强,同时更加具备耐泡的性质。
茶叶的选购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如各类茶叶的等级标准,价格与行情,以及茶叶的审评、检验方法等。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这里粗略介绍一下鉴别干茶的方法。
这里提醒您,选购新茶要注意一看色泽、二观外形、三闻香气、四品茶味、五捏干湿。
一看色泽:
新茶色泽一般都较清新悦目,或嫩绿或墨绿。绿茶以颜色翠碧,鲜润活气为好;炒青茶色泽灰绿,略带光泽。若干茶叶色泽发枯发暗发褐,表明茶叶内质有不同程度的氧化,这种茶往往是陈茶;如果茶叶片上有明显的焦点、泡点(为黑色或深酱色斑点)或叶边缘为焦边,说明不好,不是好茶;若茶叶色泽花杂,颜色深浅反差较大,说明茶叶中夹有黄片,老叶甚至有陈茶,这样的茶也谈不上是好茶。
二观外形:
各种茶叶都有特定的外形特征,有的像银针,有的像瓜子片,有的像圆珠,有的则像雀舌,有的叶片松泡,有的叶片紧结。炒青茶的叶片则紧结、条直。名优茶有各自独特的形状,如午子仙毫的外形特点是“微扁、条直”。一般说新茶外形:条索明亮,大小、粗细、长短均匀者为上品;条索枯暗、外形不整、甚至有茶梗、茶籽者为下品。细实、芽头多、锋苗锐利的嫩度高;粗松、老叶多、叶肪隆起的嫩度低。扁形茶以平扁光滑者为好,粗、枯、短者为次;条形茶以条索紧细、圆直、匀齐者为好,粗糙、扭曲、短碎者为次;颗粒茶以圆满结实者为好,松散块者为次。
三闻香气:
新茶一般都有新茶香。好的新茶,茶香格外明显。如新绿茶闻之有悦鼻高爽的香气,其香气有清香型、浓香型、甜香型;质量越高的茶叶,香味越浓郁扑鼻。口嚼或冲泡,绿茶发甜香为上,如闻不到茶香或者闻到一股青涩气、粗老气、焦糊气则不是好新茶。若是陈茶,则香气淡薄或有一股陈气味。
四品茶味:
茶汤入口后甘鲜,浓醇爽口,在口中留有甘味者最好;通常取少量样品冲泡观察,好的绿茶,汤色碧绿明澄,茶叶先若涩,后浓香甘醇,而且带有板栗香味。
五捏干湿:
用手指捏一捏茶叶,可以判断新茶的干湿程度。新茶要耐贮存,必须要足干。受潮的茶叶含水量都较高,不仅会严重影响茶水的色、香、味、而且易发霉变质。判断新茶足不足干,可取一二片茶叶用大拇指和食指稍微用劲捏一捏,能捏成粉末的是足干的茶叶,可以买;若捏不成粉末状,说明茶叶已受潮,含水量较高,这种新茶容易变质,不宜购买。同时,要防止以次充好,特介绍几种名优茶的特色,以作选购新茶时参考,午子仙毫:外形微扁条直,像一片兰花瓣,色泽翠绿,嫩香持久,泡于汤中,嫩芽成朵,直立于杯中,交错相映,清汤碧液,回味幽香。午子绿茶:外形紧细重实、匀齐、有锋苗,色绿润,香气嫩鲜,高爽持久显板栗香,滋味醇爽,汤色嫩绿亮,叶底嫩绿明亮。
茶叶的选购
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1.嫩度
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此外,还可以从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条也无锋苗和白毫。但是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上去的很多。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2.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以杭州地区绿茶条索标准为例: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细紧有锋苗紧细尚有锋苗尚紧实尚紧稍松粗松
可见,以紧、实、有锋苗为上。
3.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
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
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比如龙井,最好的狮峰龙井,其明前茶并非翠绿,而是有天然的糙米色,呈嫩黄。这是狮峰龙井的一大特色,在色泽上明显区别于其它龙井。因狮峰龙井卖价奇高,茶农会制造出这种色泽以冒充狮峰龙井。方法是在炒制茶叶过程中稍稍炒过头而使叶色变黄。真假之间的区别是,真狮峰匀称光洁、淡黄嫩绿、茶香中带有清香;假狮峰则角松而空,毛糙,偏黄色,茶香带炒黄豆香。不经多次比较,确实不太容易判断出来。但是一经冲泡,区别就非常明显了。炒制过火的假狮峰,完全没有龙井应有的馥郁鲜嫩的香味。
4.整碎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5.净度
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
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
上述文字,只是非常笼统的介绍。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所以如果允许,购茶时尽量冲泡后尝试一下。若是特别偏好某种茶,最好查找一些该茶的资料,准确了解其色香味形的特点,每次买到的茶都互相比较一下,这样次数多了,就容易很快掌握关键之所在了。国内茶叶品种车载斗量,非专业人士,不太可能每种茶都判断出好坏来,也只是取自己喜欢的几种罢了。我不太在各处的茶叶店买茶,一般是在产地或者是茶艺馆里买,所以一到春天就到处跑。产地的茶总的来说较纯正,但也由于制茶技艺的差别,使得茶叶质量有高低之分。茶艺馆里的茶,价钱比外面的贵出许多,但这里比较容易找到好茶,一则是可以试过知其好坏,二则比较好的茶艺馆的茶,本身就是经过认真挑选的,若无法到产地购茶,也不失为一个选择。还有就是一些比较大的茶庄,可以当场试茶。如果对某种茶很有鉴别能力,则可以到茶叶批发市场去购买,那里的茶,相比于小茶叶店,比较新,且可选的种类多,价格比较便宜。但是我自己的经验,这里一般不太容易找得到非常好的茶,特别是绿茶。因为特级绿茶价钱偏高,茶叶批发市场和小茶叶店因成本的缘故都较少经营,好茶多数被大的茶庄和茶叶公司收购。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661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我想卖茶叶哪里进货
下一篇: 如何煮好一壶老白茶呢,老白茶怎么样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