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普洱贡茶,是云南普洱茶的代表之一。它以独特的品质和悠久的历史,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是从原料采摘到成品加工,一年左右。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茶树经历了漫长的休眠期,使得茶叶内含物质丰富,滋味醇厚,香气持久。这也是普洱茶最大的特点。且,普洱茶的发酵程度越高,茶汤的颜色越深,滋味越浓厚。所以,普洱茶是越陈越香的。
古往今来,爱茶之人众多,甚至在位高权重的历代皇帝中,也不乏嗜茶如命、玩茶如痴的存在。
他们有的为茶赋诗、题字赐匾,有的精通茶道、著书立说,更有甚者设立贡茶院、御茶园......这放在现代,妥妥的是茶叶界头部带货主播啊!论带货能力,这皇家带货团队绝对是杠杠的!
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投其所好。历朝历代,都有层出不穷的贡茶,专供皇室或赏赐之用。今天就来了解下,历史上有哪些爱喝茶的皇帝为好茶带过货!
蒙 顶 山 茶
唐玄宗最爱 五朝贡茗
茶真正的兴起是在唐朝,在繁荣鼎盛的唐代,茶叶借助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得到迅速的发展。唐朝的皇帝最爱的茶有两种:蒙顶山茶为其一,产自四川蒙山,其二为浙江湖州的顾渚紫笋。
唐玄宗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蒙顶山茶因其品质优异入贡皇室,专供皇帝引用。这是唐玄宗李隆基最爱的茶,据说他与后宫嫔妃们斗茶嬉戏时,所使用的茶就是蒙顶山茶。
据了解,蒙顶山茶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长达1169年,被誉为“五朝贡茗”, 是中国历史上入贡时间最长的历史名茶。
现如今提到的蒙顶山茶是四川蒙山各类名茶的总称,有传统名茶,也有新创制的,其中品质最佳的有"蒙顶甘露"、"蒙顶黄芽(属于黄茶)"、"蒙顶石花"等。
顾 渚 紫 笋
唐代宗最爱 茶圣追捧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道:“紫者上,绿者次。”说的就是顾渚紫笋,这也是唐代宗李豫最爱的佳茗。
相传唐代宗得知陆羽精于茶道后,当时迅速下令寻找陆羽进宫,陆羽得召煎煮了一壶好茶,唐代宗饮后龙颜大悦,对他的煮茶之术敬佩不已。
龙 团 凤 饼
宋 徽 宗 亲 自 督 造
宋代饮茶文化更盛于唐朝,当时茶会、茶宴、斗茶之风在文人雅士中盛行。宋朝爱茶的皇帝比比皆是,当中最有名的要数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可谓是茶痴,他最爱喝的茶,当属他亲自督造的茶中的艺术品——“北苑龙焙”龙团凤饼,其茶饼上印着凸凹的龙凤纹饰,是用福建凤凰山北苑御茶园的茶芽压印而成。
不止爱喝茶,宋徽宗还深谙点茶之法,经常用点茶宴请群臣,为此甚至还亲自撰写《大观茶论》称赞道:“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在《归田录》中也记载道,“茶之品无有贵于龙凤者,小龙团茶,凡二十饼重一斤,值黄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易得也。”
洞 庭 碧 螺 春
康 熙 题 名 认 证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茶文化深入市井。康熙三十八年(1699)第三次南巡车驾幸江苏太湖时,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
康熙爷品尝后果然被此茶的香气所折服,赞赏有加,但念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闻名于世,一跃成为清宫的贡茶之一了。
西 湖 龙 井
乾 隆 亲 封 御 茶
清朝最爱茶的皇帝,非乾隆皇帝莫属,他和茶的故事可谓是贯穿了他传奇的一生。据传乾隆皇帝年迈禅位时,朝臣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奏本挽留他继续执政,他不为所动,端品一杯茶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也!”
乾隆帝于茶事,留下了至今仍传唱不绝的佳话,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要属他与“西湖龙井”的邂逅了。
相传乾隆爷六下江南,四次到访西湖龙井茶区,品茶赋诗“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一共写下32首赞美龙井茶的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堪称西湖龙井的头号铁粉。
乾隆帝一生爱茶无数
嗜茶如命的乾隆皇帝,一生爱茶无数,西湖龙井只是他带货的开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还品尝到洞庭湖的君山银针,十分赞许,即御封贡茶,令当地每年进贡十八斤。
乾隆南巡之旅还曾到福建省崇安县,他品尝了当地有名的“大红袍”后,初嫌其名不雅,知其传奇由来后欣然为之题匾。在福建安溪品尝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653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怎么描述普洱茶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