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普洱生茶需要存吗多久,普洱生茶要存放多久才好喝?

品茶 2023-12-04 17:14:24

普洱生茶需要存吗多久?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普洱生茶需要存吗多久

普洱生茶一般存放12-15年后口感最好,但一定是在保存得到没有变质的情况下。普洱生茶有着越陈越香的特点,存放超过10年的普洱生茶会有特殊的陈香,而且茶性温和,具有暖胃养身的作用。

普洱生茶和熟茶虽然都能存放几十年的时间,但是普洱生茶存放10年是最好的,因为普洱生茶未经发酵,在放置过程中内质会发生极大程度的转化,使普洱生茶长期存放时逐渐形成独特而又丰富的香气,口感也变得丰富起来。

普洱熟茶在存放3~5年是最好的时候,普洱熟茶在刚制作出来时,茶气燥热,苦涩味较味浓重。在经过陈放后,普洱熟茶的甘甜滋味就逐渐凸显了出来,能让人品味到醇香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普洱熟茶的口感比较单调,并没有普洱生茶那般丰富。

普洱茶转化要经历以下5个阶段:

新茶期|1-3年

刚刚制好的普洱茶生茶,干茶墨绿,汤色橙黄透亮,有明显的水汽,茶性较强烈,苦涩感比较明显。新茶,个性鲜明,像一匹未驯化的野马。

转化期|3-10年

这时候,我们可以发现茶的水汽已褪,茶汤已开始泛黄,茶性没那么强烈,口感开始变得醇厚。这时的茶,经过一段时间的陈化,身上有被驯化的痕迹。

陈茶期|10-15年

这时,君不见橙黄只见红汤,茶已开始起陈香,汤感醇厚,苦涩感已化为一体。茶气足,几杯下肚,手心开始出汗。

老茶期| 15-30年

这时,用红宝石来形容汤色最贴切不过,药香弥漫,轻轻呷一口,直进五脏六腑,打通全身经络,畅爽。

以上内容参考:-普洱生茶

二:普洱生茶需要存放吗

        整提的外层有笋壳叶包着的普洱生茶,只要存放在自然通风、干燥、没有异味、无太阳直射的位置便可,同时要留意存放的环境变化,确保普洱生茶不受潮就可以了。

三:普洱生茶要存放多久才好喝?

我本以为生茶与熟茶之间的转化不会成为有争议的问题,没想到竟有不少网友对“普洱生茶放久了会不会变成熟茶”这个问题感兴趣,今天小喜年就来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要说明,在自然存放下,普洱生茶无论放多久都不会变成熟茶,只会变成老生普。

我们都知道生普属于缓慢后发酵茶,熟普属于后发酵茶,你知道“后发酵”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吗?

根据国标(GB/T22111—2008)规定,“后发酵”是指:

云南大叶种晒青茶或普洱茶(生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经微生物、酶、湿热、氧化等综合作用,其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转化,而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茶是可以转化成熟茶的,但是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经微生物、酶、湿热、氧化等综合作用”。换句话来说,在一般的条件下,是不能实现生茶到熟茶之间的转换的。

那么,什么是“特定条件”呢?

特定的温度

晒青毛茶或普洱生茶要变成普洱熟茶,还需要渥堆,且在堆温为40~65℃的条件下进行。而我们买回来的成品普洱生茶肯定是在常温下储存的,即便是夏天最高的室温一般也很难达到40℃,在这种情况下,生茶如何能变成熟茶呢?

特定的湿度

晒青毛茶的含水量在10%左右,蒸压成型再干燥得到普洱生饼,这时的含水量是低于10%的。而制作熟茶时,1、2、3级毛茶发酵初期,洒水增湿28%~30%,发酵中期是20%~25%,遇到梅雨天气则减少洒水量。如果是自然存放条件下的普洱生茶,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湿度,且一旦达到这个湿度茶叶很快就会变质。

特定的微生物和酶

微生物包括外源水体微生物群、发酵场地微生物群以及晒青毛茶原料自带的微生物群,酶主要有酵母、黑曲霉、根霉、灰绿曲霉等微生物生长并分泌的的胞外酶,在这些微生物和酶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发生转化。

简单概括,就是特定的增温加湿、微生物和酶参与的渥堆发酵。

熟茶的“渥堆发酵”也是极为复杂的“一系列转化”,包括氧化、分解、降解、聚合、缩合等,而普洱生茶是紧压后的晒青毛茶经过自然缓慢氧化得到的,两者的制作制作工艺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说想要在没有人工干预的自然条件下实现生茶到熟茶的转换,除非“自然”发生极端变化,否则根本不可能。

我们再换一个思维来想,如果生茶放久了会变成熟茶,那么需要放多久呢?在1975年熟茶的人工渥堆发酵技术试制成功之前,普洱茶都是以生茶存在,如果生茶放久能变成熟茶,那么当时候存放久了的生茶为什么不直接叫熟茶?转念一想,问题都能推翻问题。

最后再说一遍,想要生普变成熟普,特定技术可以,自然存放不行。

本文为原创,

四:生普洱需要冷藏吗

普洱茶不能放冰箱里保存。

普洱茶是不可以放冰箱的。最好是放入纸皮箱后,放在保持常温、干燥的屋子保存为最好。

茶叶必须在干燥的地方。。。。不信你试一试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617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