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人墨客之间,茶艺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对于一位文人来说,茶艺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修养。在文人的茶艺道路上,选择合适的茶器同样至关重要。茶器不仅仅是饮茶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品。不同的茶器,不仅形态不同,茶味也会因此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文人茶艺来说,选择什么样的茶器显得尤为重要。在选择茶器时,不仅要考虑茶器的外形和材质,还要考虑到其对茶味的影响,从而提高品茶的享受。
适合在办公室使用的茶具。
1、飘逸杯
飘逸杯是最适合在办公室使用的茶具之一。
飘逸杯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内胆的设计,这种内胆能够能够将茶叶和茶水隔开,非常方便。
可以控制冲泡的时间,防止茶叶在沸水中浸泡太久,避免造成茶汤太浓太涩。
一些更贴心的飘逸杯设计了更简易的滤水装置,不用将内胆取出,只需按下按钮就能将茶水分离。
茶杯通体透明,既可以观赏茶叶在水中的变化,也能够随时观察茶汤的颜色。
不占空间,不会弄湿桌子,还能最大程度保持茶叶的风味。
虽然缺少了那么一点喝茶的仪式感,但能让喝茶这件事和办公环境完美融合!
2、迷你茶具
盖碗、紫砂壶等可以说是泡茶的主力军了,
在寸土寸金的办公室,不想凑活喝茶的茶人用迷你盖碗、迷你紫砂壶等迷你茶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迷你茶具具有独特的体型优势,小巧简洁,占地面积小,节省了有限的办公空间。
迷你茶具很好地保留了茶具的原有的优点,比如盖碗的便捷性、紫砂壶的透气性等等。
而且无论从泡茶品茶的专业性,还是一次的出汤量,都能满足。
迷你茶具出的茶汤刚好一杯的量,随泡随喝,再也不用担心茶汤过凉。
迷你茶具所具备的仪式感是很多人选择它时最注重的一点,一个人的自斟自饮,一边工作一边享受茶香。
3、茶水分离杯
泡茶时最令人抓狂的就是茶叶和水混在一起,每次都会喝到一嘴茶叶。
茶水分离杯的贴心之处在于,它设置了放置花茶、茶叶而设的茶仓。
通过中间的滤网,使茶叶和茶水分离,避免茶叶浸泡时间过长。
当你想泡茶叶时,把茶叶放到滤网中,将杯子翻转过来,轻松旋转茶仓即可「开锁注茶」和「锁仓降温」。
一款设计独特的茶水分离杯,不仅功能巧妙且拥有强大的密封性。
还能根据个人喜好,掌控茶水的浓淡,喜欢喝浓茶的,就让茶与水充分融合。
喜欢喝淡一点,就让茶水分离,少泡一会,浸泡完以后,关闭茶仓,然后开盖喝茶。
有了茶水分离杯,即使是工作繁忙,也能在办公室随时享受一杯好茶,还原茶水真味。
4、快客杯
快客杯将茶壶与茶杯一体化,茶杯盖在茶壶上面,既能够作为茶壶的盖,翻下来就刚好作为茶杯喝茶。
茶壶的滤嘴与壶身连为一体,增强了美观性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滤水和清洗的效率。
快客杯既不占用空间,操作步骤也不复杂,还能轻松做到茶水分离。
快客杯的造型百花齐放,典雅端庄,大气神秀,将便捷效率与茶道的艺术气息融为了一体。
茶杯盖在茶壶上,形成了一个完整整体的快客杯,也透露出传统文化中“圆满”的气韵。
5、懒人泡茶机
懒人泡茶机又名自动泡茶机,是专门为那些喜欢喝茶又懒得泡茶的人设计的。
它将功夫茶盘、热水机和智能泡茶机进行了有机结合,既节省了空间,又去掉了繁琐的步骤。
让功能单一的泡茶机焕发了新的生机,拥有烧水、茶水分离、隔离茶渣等功能。
懒人泡茶机体型不大,可以放在办公桌的一角,不占空间而且美观大方。
在喝茶时,只需要按下一个按钮,烧水、泡茶即可自动完成。
加热速度快,不占用太多的办公时间,非常适合上班族使用。
在不喝茶的时候,卸下茶仓,它又自动变成了一台热式饮水机器。
6、AI智能泡茶壶
对于那些不懂泡茶也没时间泡茶的人来说,AI智能泡茶壶算得上是一个福音了。
AI智能泡茶壶可以通过分析使用者的喜好、习惯、所在地域、身体状况等信息,帮使用者挑选当前最适合的茶叶。
利用智能芯片和传感设备,解决上班族们“喝什么茶”、“怎么喝茶”等问题。
喝茶之前,只要放入茶叶、加入水之后,AI智能泡茶壶会根据需求自动调整泡茶时间和水温。
AI智能泡茶壶拥有AI智能语音对话的功能,可以直接进行语音控制,操作非常简便。
当你的茶泡好了而你却忘记时间的情况下,AI智能泡茶壶可以通过语音对你进行提示。
除此之外,智能泡茶壶还可以与手机APP进行链接,实现手机远程操控。
当你因为开会不在办公室时,可以通过手机遥控,提前泡好一杯茶。
有了它,即使不懂泡茶,一样可以泡出一杯好茶,在工作的间隙享受茶香带来的愉悦。
这么多办公室茶具,总有适合你的那一种。
现代茶艺茶器具介绍
用现在人的观点来看,饮一杯茶用这么多复杂的器具似乎难以理解。以下是我整理的现代茶艺茶器具介绍,欢迎参考阅读!
1.主茶具
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1)茶壶:用以泡茶的器具。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以把划分。①侧提壶: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习舞状。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以盖划分。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
以底划分。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
以有无滤胆分。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
以形状分。①筋纹形:犹如植物中弧形叶脉状筋纹,在壶的外壁上有凹形的纹线,称之为筋,而筋与筋之间的壁隆起,有圆泽感。②几何形:以几何图形为造型,如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球形、椭圆形、圆柱形、梯形等。③仿生形:又称自然形,仿各种动、植物造型、如南瓜壶、梅桩壶、松干壶、桃子壶、花瓣形壶等等。④书画形:在制成的壶上,刻凿出文字诗句或人物、山水、花鸟等。
(2)茶船:放茶壶的垫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③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
(3)茶盅:亦称茶海。盛放泡好的茶汤之分茶器具。因有均匀茶汤浓度的功能,故亦称公平杯。
①壶形盅:以茶壶代替用之。②无把盅:将壶把省略,为区别于无把壶,常将壶口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代替把手提着倒水。③简式盅:无盖,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有把或无把。
(4)小茶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
①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②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③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④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⑤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⑥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
(5)闻香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倒入品茗杯后,闻嗅留在杯底余香之器具。
(6)杯托:放置茶杯的垫底器具。
①盘形:托沿矮小呈盘状。②碗形:托沿高耸,茶杯下部被托包围。③高脚形:杯托下有一圆柱脚。④圈形:杯托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竖边,上固定杯底,下为托足。
(7)盖置:放置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既保持盖子清洁,又避免沾湿桌面。
①托垫式:形似盘式杯托。②支撑式:圆柱状物,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或筒状物,从盖子四周支撑。
(8)茶碗: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汤作饮用工具。
①圆底:碗底呈圆形。②尖底:碗底呈圆锥形,常称为茶盏。
(9)盖碗: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泡饮合用器具或可单用。
(10)大茶杯:泡饮合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
(11)同心杯:大茶杯中有一只滤胆,将茶渣分离出来。
(12)冲泡盅: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盅口留一缺口为出水口,或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以使渣与茶汤分开。
2.辅助用品
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
(1)桌布:铺在桌面并向四周下垂的饰物,可用各种纤维织物制成。
(2)泡茶巾:铺于个人泡茶席上的织物或覆盖于洁具、干燥后的壶杯等茶具上。常用棉、丝织物制成。
(3)茶盘:摆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底。用竹、木、金属、陶瓷、石等制成,有规则形、自然形、排水形等多种。
(4)茶巾、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或用作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滴;托垫壶底;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
(5)茶巾盘:放置茶巾的用具。竹、木、金属、搪瓷等均可制作。
(6)奉茶盘:以之盛放茶杯、茶碗、茶具、茶食等,恭敬端送给品茶者,显得洁净而高雅。
(7)茶匙:从贮茶器中取干茶之工具,或在饮用添加茶叶时作搅拌用,常与茶荷搭配使用。
(8)茶荷:古时称茶则,是控制置茶量的器皿,用竹、木、陶、瓷、锡等制成。同时可作观看干茶样和置茶分样用。
(9)茶针:由壶嘴伸入流中防止茶叶阻塞,使出水流畅的工具,以竹木制成。
(10)茶箸:泡头一道茶时,刮去壶口泡沫之具,形同筷子,也用于夹出茶渣,在配合泡茶时亦可用于搅拌茶汤。
(11)渣匙:从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与茶针相连,即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渣匙,用竹、木制成。
(12)箸匙筒:插放箸、匙、茶针等用的有底筒状物。
(13)茶拂:用以刷除茶荷上所沾茶末之具。
(14)计时器:用以计算泡茶时间的工具,有定时钟和电子秒表,以可计秒的为佳。
(15)茶食盘:置放茶食的用具,用瓷、竹、金属等制成。
(16)茶叉:取食茶食用具,金属、竹、木制。
(17)餐巾纸:垫取茶食、擦手、抹拭杯沿用。
(18)消毒柜:用以烘干茶具和消毒灭菌。
3.备水器。
(l)净水器:安装在取水管道口用于纯净水质,应按泡茶用水量和水质要求选择相应的净水器,可配备一至数只。
(2)贮水缸:利用天然水源或无净水设备时,贮放泡茶用水,起澄清和挥发氯气作用,应特别注意保持清洁。
(3)煮水器:由烧水壶和热源两部分组成,热源可用电炉、酒精炉、炭炉等。
(4)保温瓶:贮放开水用。一般用居家使用的热水瓶即可,如去野外郊游或举行无我茶会时,需配备旅行热水瓶,以不锈钢双层胆者为佳。
(5)水方:置于泡茶席上贮放清洁的泡茶用水的器皿。
(6)水注:将水注入煮水器内加热,或将开水注入壶(杯)中温器、调节冲泡水温的用具。形状近似壶,口较一般壶小,而流特别细长。
(7)水盂:盛放弃水、茶渣等物的器皿,亦称"滓盂"。
4.备茶器。
(l)茶样罐:泡茶时用于盛放茶样的容器,体积较小,装干茶30~50克即可。
(2)贮茶罐(瓶):贮藏茶叶用,可贮茶250~500克。为密封起见,应用双层盖或防潮盖,金属或瓷质均可。
(3)茶瓮(箱):涂釉陶瓷容器,小口鼓腹,贮茶防潮用具,也可用马口铁制成双层箱,下层放干燥剂(通常用生石灰),上层用于贮茶,双层间以带孔搁板隔开。
5.盛运器
(l)提柜:用以放置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的木柜,门为抽屉式,内分格或安放小抽屉。可携带外出泡茶用。
(2)都篮:竹编的'有盖提篮,放置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等,可携带外出泡茶。
(3)提袋:携带泡茶用具及茶样罐、泡茶巾、坐垫等物的多用袋,用人造革、帆布等制成的背带式袋子。
(4)包壶巾:用以保护壶、盅、杯等的包装布,以厚实而柔软的织物制成,四角缝有雌雄搭扣。
(5)杯套:用柔软的织物制成,套于杯外。
6.泡茶席
(1)茶车:可以移动的泡茶桌子,不泡茶时可将两侧台面放下,搁架向对关闭,桌身即成一柜,柜内分格,放置必备泡茶器具及用品。
(2)茶桌:用于泡茶的桌子。长约150厘米,宽约60-80厘米。
(3)茶席:用以泡茶的地面。
(4)茶凳:泡茶时的坐凳,高低应与茶车或茶桌相配。
(5)坐垫:在炕桌上或地上泡茶时,用于坐、跪的柔软垫物。大小为60厘米×60厘米的方形物,或60厘米×45厘米的长方形物,为方便携带,可制成折叠式。
7.茶室用品。
(1)屏风:遮挡非泡茶区域或作装饰用。
(2)茶挂:挂在墙上营造气氛的书画艺术作品。
(3)花器:插花用的瓶、篓、篮、盆等物。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616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八骏图茶叶价格多少八骏图茶几
下一篇: 云域印象普洱茶熟茶357克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