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镇康县什么茶叶最出名

品茶 2023-12-04 06:36:05

镇康县什么茶叶最出名

镇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在这里,种植着许多丰富多样的茶叶品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普洱茶。普洱茶是一种经过发酵处理的茶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健康功效,因此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推崇。在镇康县,您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普洱茶,并且了解到茶叶的文化和历史。同时,也可以欣赏到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俗文化。如果您是茶叶爱好者,那么一定不要错过镇康县这个美丽的地方。

近年来,镇康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理念,依托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资源和较为丰富的古茶树资源禀赋,大力开展古茶树、古茶园认定申报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古茶树资源,增加群众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保障。

镇康县乌木大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毅是当地古树茶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的带头人之一。十多年来,张毅致力于对家乡生态茶园进行改良改造,继承古法技艺制茶传统,精挑细选茶原料,专注做古树纯料普洱茶,为家乡茶叶的优异品质发声。

2019年至2020年,在相关部门协助支持下,张毅的镇康县乌木大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向云南省科技厅成功申报并组织实施了云南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示范——古树茶园保护与开发利用技术示范项目10万元资金,采取“合作社+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的运行模式组织实施古树茶园保护与开发利用技术示范应用推广。

项目选派高级农艺师为科技特派员,扶持古茶树保护与开发利用技术示范户5户、面积10亩,辐射带动古树茶园保护与开发利用20户、面积50亩;主要开展古树茶园保护宣传、建立古树茶数据库、档案库、产品实物库,对古树茶实行园区界定保护、单株挂牌保护和分类保护、完成美化净化园区环境、实行无公害化耕作管理、推广古树茶科学采摘技术、古树茶园修剪技术等内容。

项目的实施对高效开发利用镇康地方特色高优生态古树茶种资源、增加农户收入、为市场提供优质消费品均起到了科技示范带动和推广普及作用。

截至目前,镇康县有茶园10多万亩,已取得有机茶园认证3000亩,有机认证转换期认证面积7700亩,有机茶认证年产量36吨。同时,茶叶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已有6款产品的二维码追溯体系得到应用。 (施文明 罗新珍)

十大顶级普洱茶

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有大益、下关、陈升号、福今、澜沧古茶、斗记、宝和祥、合和昌、雨林古茶坊、润元昌。

1、大益

大益集团的前身为云南省原国营茶厂之一的勐海茶厂,这个光辉的历史前身让大益集团添色不少。近年来,大益的茶品在市场上得到很大的反响。

它成熟而稳定的制茶工艺,尤其是在熟茶的发酵方面颇有建树。比较魔性的是,大益出产的产品既能满足大众的品饮需求,在高端茶的发展方面也毫不示弱。

2、下关

下关沱茶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41年的云南省国营茶厂——下关茶厂。既然以“沱茶”二字作为该集团名字的元素之一,可想而知下关的沱茶最为出名。其中创制于1902年的“松鹤”下关沱茶,是拥有百年历史的知名茶品。

此外,下关的一大特色便是“烟味”,有些老茶客的眼里,烟味是普洱茶的标配,因此烟味也成了下关的一大标签。

3、陈升号

是云南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于2009注册成功的商标,发展至今,已成长为普洱茶中大树茶领导品牌,该商标于2011年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俗话说,“班章为王”,它的独特与霸气使之别具一格。也因此,班章造就了陈升号,陈升号以班章闻名。在众多产品之中,老班章是陈升号的标杆产品,此外,陈升号的霸王青饼和陈升一号也令众多茶友竞相追捧,且好评不断。

4、福今

作为“班章普洱茶”概念的初创者,福今的名声自然不会弱势。令福今名声大燥的是“大白菜”和“孔雀”班章等生态系列普洱茶品。虽然在“大白菜”和“孔雀”初创期间是在勐海茶厂与兴海茶厂的生产车间制作的,但并未丝毫影响何氏兄弟创立福今的念头。

而后福今自立茶厂,推出福今普洱茶茶品,生产出标杆产品茶王青饼及特制系列,受到了消费者深深的喜爱。

5、澜沧古茶

澜沧古茶的前身是始建于1966年的景迈茶厂,成立至今,一直以芒景·景迈山的千年万亩古茶园和邦崴古茶树群为原料。作为高端熟茶的鼎鼎大名者,澜沧古茶俘获了不少熟茶爱好者的芳心。乌金号、0081和0085都是澜沧古茶的熟茶明星,独得消费者芳心。

6、斗记

斗记的好口碑首先来源于斗记品牌创始人陈海标,仅仅是为了一个产品包装,他自创了十八褶叠法、泥鳅边来包裹茶品,每七饼一提,笋壳包之,竹篾扎之,放入手提箱,只为了保证茶品在运输途中的安全。

其次是斗记的产品,无论是大小树还是春秋茶,都会在茶品的包装上清晰的表明。最后,斗记的茶品以大斗、金斗、颠峰之斗最为出名,吸粉无数。

7、宝和祥

源于云南普洱茶历史上著名老茶庄共同的集团品牌称号,有“宝和祥”标识,便为云南普洱茶的一线产品。如今的勐海宝和祥茶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李文华为创始人。近年来,宝和祥脍炙人口的茶叶经典产品有纪廿,2012布易班、乌金号、易武秋兰、兰亭熟等。

8、合和昌

于2010年在勐海成立,是普洱茶中的一个高端品牌,以拼配高品质普洱茶而出名。合和昌产品经过积累,基本形成了:“星系列”、“润系列”“藏系列”、“熟茶系列”等四大系列十二款产品。其中,星系列产品包括:合和昌四星、合和昌五星和合和昌六星。

9、雨林古茶坊

雨林古茶坊全称为勐海雨林古茶坊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以专注手工制古树普洱茶的闻名,真正古树、传统手工是雨林古茶坊的理念。

在大多数消费者的眼里,雨林古茶坊给人的感受一直都是“大气和时尚”,腾蛟成凤一直是众多消费者眼中高高在上的茶品。此外,精美的包装、舒适的滋味和精美的雨林海报,赢得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10、润元昌

云南省勐海润元昌茶厂的旗下品牌。专注于高端、专业级普洱茶的开发,以布朗山茶区普洱茶为原料。近年来,润元昌的茶品在市场上持续走俏,赢得了不少忠实粉丝。

作为一个典型的茶品驱动型品牌,润元昌以春茶发酵的熟茶深受业界好评。从新产品上来说,润元昌的陈皮普洱茶和单泡装普洱茶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四大普洱茶叶产地是在哪里?

普洱茶最早产于云南省普洱府(今普洱市)。今产地已经扩展到云南的勐海、勐腊、普洱、耿马、沧原、双江、临沧、元江、景东、大理、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广南、西双版纳,贵州的盘县、榕江,广西的扶绥、昭平,福建的南靖,广东的乳源、连山、茂名及海南的昌江、琼中、乐东、保亭、陵水等地。

而普洱茶最主要的四大产区为普洱(原思茅)茶区、西双版纳茶区、保山茶区、临沧市茶区。

一、普洱(原思茅)茶区

思茅地处云南省中南部,省内与临沧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相邻,西南与缅甸交界、东南江城县与老挝、越南交界,面积45385,人口二百多万。北纬22°02’-24°50’,为云南省面积最大地区。北部山势排列紧密,往南向东南、西南散开,呈扫帚状,北高南低;最高海拔3370公尺,最低海拔317公尺。主要河川澜沧江由北部临沧边境贯穿境内西南部。北回归线从中部景谷、墨江附近穿越,将全区大致分成南北二大部分。年平均温度15~20℃,年平均相对湿度77~85%,年平均降雨量1100~2200毫米。在十个辖区县市中,每个县市均有生产茶叶,其中以思茅市、景东、景谷、澜沧、江城等地为主要生产县市,而滇绿、滇青均有大量生产。

经专家考察论证,在思茅市内7个县的29处密林中,有近8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有镇沅县千家寨2700余年和2500余年的两棵野生茶王树、普洱县困卢山和板山两棵千余年的野生古茶树、景谷县正兴一棵千余年的野生古茶树,澜沧县邦崴千余年过渡型古茶树,景迈、芒景村千余年栽培型的万亩古茶园。以上等等属于云南普洱茶珍贵文化资产,均集中在思茅市。

二、西双版纳茶区

西双版纳素有“民族文化博物馆”的美誊。在这块被誉称为“勐巴拉娜西”的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千百年来各民族繁衍生息,和睦相处,同生共荣,共同创造了西双版纳丰富多彩、独特鲜活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种植茶叶的历史有1700多年,有众多的古茶树,有的树龄达1700余岁。有六大古茶山,三个古茶庄,一条茶马古道贯连内地。普洱茶含有150余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延年、消脂、美容的神奇功效,深受海内外的欢迎。普洱名茶主要有普洱贡茶、勐海肾茶、大益牌普洱茶、竹筒茶等。

西双版纳年平均温度18~21℃,年平均相对湿度80~82%,年平均降雨量1200~1400毫米。为云南省纬度最低、平均海拔最低、温度最高、降雨量最高,但普洱茶生产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的区域。属亚热带气候既无酷暑亦无严寒,日照充足、相对湿度大、雨量充沛,土质以砖红壤和赤红壤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的勐海享有『大叶茶故乡』的美誉,也被尊称为『普洱茶的原产地』。辖区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以及11个国营农场。于境内还有全世界唯一在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雨林区,在国内外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物王国」的美誉,为全世界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199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接纳为生物保护区成员。

以往,传统普洱茶最知名的产地,厂方以勐海茶厂、地区以六大茶山茶区最为人所称道,所在地区都在西双版纳辖区,挟着优良文化传承与优质气候地理环境,可说主宰数百年普洱茶主流市场。近年,因普洱茶市场再一次兴盛,过度采摘与不实茶品重创这传统品牌;若不再有适当的措施保护品牌与产地,西双版纳的数百年的优良茶质与品牌,将成为历史名词。

三、保山茶区

保山地区是云南省开发极早,也是一个沉淀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的边疆多民族地区,以今保山市为中心的怒江中游流域约8000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丛考古学上证明,在战国中期以前,“哀牢夷"已形成了具有统治机制的部落联盟,继而又建立「哀牢国」,一个兴盛一时的奴隶制国家。

保山市于汉朝时称「永昌郡」,明朝先后置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永昌军民府“保山”,于今使用名称即首见于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设保山县为“府附郭”之时。保山是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古代有着频繁的商贸活动;在对日抗战时期,这里也是滇西战役的主战场,著名的“滇缅公路"即由此通过,更加突显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在目前云南普洱茶生产地区来说,保山所生产的晒青毛茶普遍不受重视。然据笔者了解,保山地区目前尚有不少栽培野生茶区幷没有完全开发,相对于西双版纳勐腊、景洪、勐海等地都已经被过度采摘的情况,此地区的茶质仍然十分厚质饱满,适度管理与正确制作,仍十分具有开发价值。目前已有茶叶集团在保山投资设立大型茶厂,所收购的茶菁涵盖保山、临沧、思茅等绝大部分茶区。

四、临沧市茶区

为通往缅甸和东南亚的重要门户,素有滇西南“边陲宝地”和通向东南亚、南亚“黄金口岸”之称,因滨临澜沧江而得名。临沧市现属辖地,古代亦属「永昌郡」管辖。清朝改土归流后,乾隆十二年(1748年),隶属永昌府(保山)。政权转换后,1952年将大理专区的缅宁县(现称临沧县),保山专区的双江、耿马县,普洱专区(现称思茅地区)的沧源县等4县划出,建立了缅宁专区。1953年和1956年间,又从保山、大理专区划入了镇康、顺宁(今称凤庆)、云县3县;并把专区名称改为临沧专区,1970年正式改称临沧地区。

临沧市茶区的勐腊县年平均温度15~20℃,年平均相对湿度70~82%,年平均降雨量920~1800毫米。辖区临沧、凤庆、云县、永德、镇康、双江、耿马、沧源等地,都有茶叶生产,除晒青茶外,凤庆与云县所生产的滇红可说是高经济作物,为云南省在全世界的知名特产。

临沧市是目前云南省产茶量最高的地方,原本以绿茶为主、红茶次之。从2003年开始,云南普洱茶热潮引发,许多以生产绿茶为主的茶区相继生产晒青毛茶。栽培野生茶目前以勐库较为人所熟知,而临沧南部地区以永德附近为传统大量青毛茶产区。2004年开始,许多大小型茶厂不断进驻临沧市设厂,多数集中在中南部地区。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609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