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家庭普洱存放时间多久

茶百科 2023-12-03 02:54:38

家庭普洱存放时间多久才能喝?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普洱茶存放的时间越长,茶味越醇厚,口感越好。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都适合长期存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般来说,普洱茶的存放时间最好控制在3年以内,超过3年的普洱茶就不要再喝了。因为这样的普洱茶,茶性已经发生了变化,喝了反而对身体不好。那么,什么样的普洱茶适合长期存放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家庭普洱存放时间多久

普洱茶能放10年到20年。

普洱茶不会过期,普洱茶、黑茶等属于全发酵茶叶,保质期可达10年到20年,因此国家没有对它们制定保质期,这类茶叶存放得当反而能提高品质。

普洱茶怎么存放

1、直接存放:普洱茶包装多纸袋或是竹笋壳包装,可以直接存放,无需在外层再包上塑料袋,以防止阻碍空气的流通。同时,存放普洱茶,不需要也不适宜采用冰箱冷藏。

2、纸箱存放:如果你不是茶叶商和收藏茶叶的爱好,只是单纯的喜欢喝茶的话。用这样简单的纸箱来保存是一个最省事省力的方式。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纸箱靠近墙壁和放在地上。因为墙壁和地上的湿气比较大,会导致茶叶受潮。可以放置在一些书架或者木制的架上。

3、罐子存放:用罐子来存放茶叶,是最科学的方式。这样的保存方式比较适合一些茶叶爱好收藏者。因为罐子存放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茶叶受潮以及不会因为接触到空气而发生氧化反应。而且,罐子存放还有醒茶的功效,一举两得。这里的罐子推荐:紫砂罐或者陶罐。

4、塑料袋存放:可以选择微波炉用的保鲜袋,因为这一类保鲜袋大多有微小的透气孔,把茶叶装到塑料袋不用扎口后再放到纸袋里,方便取用,既防潮又方便。

二:家庭普洱存放多长时间

普洱保质期与茶的品种有关,不同的普洱,保质期是不一样的。比如云南的普洱茶,保质期为10-20年。如果是生茶的话,保质期在10-25年。如果是熟茶的话,保质期在8-15年。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勐海、勐腊、普洱市、耿马、沧源、双江、临沧、元江、景东、大理、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等地。

三:普洱茶家庭存放

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性,很多茶友为此也感受到了藏茶的乐趣,还把买来的普洱茶存放在家里,亲身体会普洱茶“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的转化过程。

但是,家庭存茶势必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今天,旗舰店“藏品普洱”掌柜就来和茶友们聊聊,家庭存茶普遍存在的3个问题,以及解决之道。

▲普洱茶存放

藏品普洱,藏品牌好普洱,每天一篇专业原创文章,150多款明星老茶介绍,分享品牌普洱茶鉴别、购买、存放、冲泡等专业干货知识,尽在

一、家庭存茶的环境比较杂乱

大部分人在家里存茶时,由于住房面积有限,没法做到把一个房间独立出来,作为专门的茶仓。这就导致家庭存茶的环境比较杂乱,很多人会选择把茶叶放在客厅、书房等开放的空间里,这就免不了让茶叶受到杂味异味的干扰。

▲普洱茶存放

这种情况下,怎样保证存茶有一个好的仓储环境呢?我们给的建议是,既然没有存茶的大环境,那就营造一个稳定的小环境。怎么说?

找来一个瓦楞纸箱,把存茶放进去,然后用胶带封好。纸箱可以防潮,又能隔绝异味,普洱茶存放在里面,整个环境是非常稳定的,利于存茶的后发酵转化。记得生茶和熟茶要分开放在不同的纸箱里。

▲纸箱存放普洱茶

二、无法实时查看茶叶的情况

一些茶友应该会有这样的体验,由于平时比较忙,无法经常去查看茶的情况,过段时间再去看茶叶保存得如何时,却发现茶饼已经出现一些异常情况,要么受潮了,要么饼面变红了等。

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如果您平时工作太忙,无暇顾及藏茶,建议您做个记录表,提前写下未来半年查看茶叶的时间,可以一个月查看一次,同时在手机备忘录上做好提醒,到时候按时查看茶品情况就行。

▲普洱茶存放

如果是家里的茶品摆放过于杂乱,要找的茶找不到,导致疏忽照看,那就把藏茶重新分类好,放入纸箱后,在纸箱外面贴好品名、入库日期等标签,方便到时候查找。

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存放茶叶的地方,装个摄像头,定时巡检,一旦有异常情况方便及时处理。

三、温湿度条件不达标

家庭存茶,由于缺乏实时的检测,也没有专业的仓管人员,温湿度条件往往不达标,要么高温高湿,藏茶容易受潮发霉;要么温度湿度过低,难以保证茶品正常转化。

存茶最好选择不被干扰的环境,温度要在15~35℃之间,湿度最好保持在40%~75%之间。要想做到合理的监测,最好在存茶的地方放置一个温湿度计,定时巡检,实时调整仓库的温湿度。

▲茶仓温湿度计

总之,普洱茶的家庭储存,要求不高,也不低。茶友们在存茶时,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候就要根据普洱茶的基本储存要点,因地制宜调整存茶环境。如此一来,存茶将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声明:文章由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589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